○外臣部 征讨第三
蜀后主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众南征,越夷王高定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八年,丞相参军、领益州治中从事马忠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嶷别督数营,在先至佗里邑,所在高峻,嶷随山立上四五里。羌于要厄作石门于门上,施床积石于其上,过者下石,手追击之,无不糜烂。嶷度不可得攻,乃使译告晓之曰:「汝汶山诸种反叛,伤害良善,天子命将讨灭,恶类汝等。若稽颡过军,资给粮费,福禄永隆,其报百倍。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追悔之,亦无益也」。耆帅得命,即出诣嶷给粮,过军军前讨馀种。闻佗里已下,悉恐布失所,或迎军出降,或奔窜山谷,放兵攻击,军以克捷。
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以马忠为咏刀级教种,忠遂斩胄平南土。延熙三年春,使越隽太守张嶷平定越隽郡。初,越隽自丞相诸葛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诸种闻之,多渐降服。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十年,汶山平康夷反,卫将军姜维往讨,破平之。
吴大帝黄龙三年二月,遣太常潘雎、手谖逋蛱治淞曷夷。
嘉禾三年,潘平之又云銮ㄌ常五溪蛮夷叛乱,假节督诸军讨之,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
赤乌二年十月,将军薛秘南讨夷贼。
晋武帝太始六年六月,秦州刺史胡烈击破虏战死之。诏遣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护军田章讨之。
七年,モ奴单于猛叛屯孔邪城,帝遣娄侯何桢持节讨之。桢素有志略,以猛众凶悍,非少兵所制,乃潜诱猛左部督李恪杀猛。于是モ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十年八月,凉州虏寇金城诸郡,镇西将军、汝阴王骏讨之,斩其帅乞文泥等。
咸宁元年六月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破之,斩其渠帅。
二年二月,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五月,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七月,鲜卑阿罗多等寇边,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之,斩首四千馀级,获生口九千馀人,于是来降。
三年正月,使征北大将军卫咸窒时捌浦。二月,平虏护军文淑讨叛虏,树机能破之。
五年正月,虏帅树机能攻舀凉州,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十二月,大破,斩之,凉州平。
穆帝永和五年四月,征南大将军桓温遣督护滕堵式还阒兵伐林邑国王范文于虏容为四年文寇九真也
。九年三月,交州刺史阮敷讨林邑范佛于日南,破其五十馀垒范佛文之子,嗣其父位
。
升平三年十二月,交州刺史温放之帅兵讨林邑参黎、耽潦,并降之一云广州刺史滕含伐林邑,范佛诣降,与盟而退。
宋高祖永初元年,交州刺史、护国将军杜慧度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吉贝等,乃释之。遣长史江悠奉表献捷。
文帝元嘉十九年五月,龙骧将军裴方明等伐氐,克仇池。
二十三年六月,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克之。初,帝以林邑虽贡奉,而寇盗不已,所贡亦陋薄,忿其违傲,使和之。及振武将军宗悫伐之,和之遣司马萧景献为前锋,向区栗城。其王阳迈遣大帅范扶龙戍区栗城,景献攻城克之,斩扶龙,获金银杂物不可胜计。追讨即克林邑,阳迈父子并挺身奔逃。凡所获珍异,皆是未名之宝。
孝武帝大明四年十月,遣司空沈庆之讨水公江蛮。南齐太祖建元元年,南襄城蛮秦远寇潼阳。比上黄蛮文勉德寇汶阳,荆州刺史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刘人丕绪领千人讨勉德,至当阳,降之。武帝永明十年,武都王杨集始反,率氐蜀杂种寇汉川。凉州刺史阴智伯遣军主宁朔将军桓卢奴、梁季郡宋王士隆等千馀人拒之,不利,退保白马。贼众万馀人,纵兵火攻其城栅,卢奴拒守死战。智伯又遣军主阴仲昌等马步数千人救援,至白马城东千豁桥,相去数里,集始等悉力攻之。官军内外奋击,集始大败,十八营一时溃走,杀获数千人,集始奔入虏界。后魏道武天兴元年七月,渔阳乌丸库人辱官韬,聚党为寇,诏冠军将军王建讨平之。
二年三月丙子,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讨库狄部帅叶赤宥、连部帅窦羽泥于大浑川,破之,库狄勒支子沓亦于率其部落内附。真等进破侯莫陈部,获马牛羊十馀万头,追殄遗迹,并入大峨谷。
四年十二月卒。亥,诏征西大将军、常山王遵等率众五万讨破多兰部木易千、材官将军和突率骑六千袭黜佛、素古延等诸部。
六年十月丁巳,诏将军伊谓率骑二万北袭高车。十一月,大破之。
明元永兴二年正月,诏南平公长孙嵩等北伐蠕蠕为元年冬犯塞,五月闻帝亲征,乃遁走
。
五年四月,车驾西巡,诏左丞相奚斤为先驱,讨越勤部「勤」,一作「勒」。
于鹿那山,大破之,获马五万匹,牛羊二十万头,徙二万馀家而还。
泰常元年十月,徙河部落库人辱官。斌元降后,复叛归北燕。冯跋骁骑将军延普渡濡水讨击,斩斌,大破之。及获冯跋幽州刺史渔阳公,库人辱官昌,征北将军关内侯、库人、辱官提等首,生擒库人,辱官女,生缚送京师。幽州平。
三年正月,诏护高车中郎将薛繁率高车丁零十二部大人众北略,至弱水,降者二千馀人,获马牛羊二万馀头。
太武始光元年八月,蠕蠕率六万骑入阒猩甭永裘,窆ハ菔,⒗止赭阳子尉普文率轻骑讨之,虏乃退走。诏安集将军、平阳王长孙输率北部诸将尉眷,自参合以北,击大檀别帅阿伏干于祁山,斩首数千级,获马万馀匹。十二月,遣平阳王长孙输等讨蠕蠕。车驾次祁山,蠕蠕北遁,诸军追之,大获而还。
神墼年闰十月,定州丁零鲜于台阳、翟乔等二千馀家叛,入西山,劫掠郡县。州兵讨之,失利。诏镇南将军、寿光侯叔孙建击之。
二年八月,帝以东部高车屯已厄陂,诏左仆射安原率骑万馀讨之。
三年四月,敕勒万馀落叛走,诏尚书封铁追讨灭之。延和三年三月,金当川率其众围西川侯彭文晖于阴密。诏征西大将军常山王素讨获当川,斩之于长安,以犬旬。
七月,命诸军讨山胡白龙于西河。九月戊子,克之,斩白龙及其将帅,屠其城。
大延二年五月,仇池氐杨难当窃据上わ。七月庚戍,诏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诸军讨之。九月,以难当摄上わ守。
三年七月,使抚军大将军永昌王健,司空、上党王长孙道生讨山胡白龙馀党于西河,灭之。
太平真君六年八月,征西大将军、高凉王那等讨吐谷浑慕利延,军到曼头城,慕利延驱其部落西渡流沙,那急追故西秦王慕世子被囊,破之。中山公杜丰追度三危,至雪山,擒被囊及慕利延元子什归、炽盘子成龙,送于京师。慕利延遂西入于阗国。
九年九月,成周公万度千里驿上,大破焉耆国,其王鸠尸卑那奔龟兹。
十二月,诏成周公万度归自焉耆西讨龟兹。
文成大安二年二月,丁零数千家亡匿井陉山聚为寇盗,诏定州刺史许宗之、并州刺史乞佛成龙讨平之。
八月,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北击伊吾,克其城,大获而还。
和平元年二月,卫将军乐安王良督东雍、吐京、六壁诸军西趣河,征西将军皮豹子等督河西诸军南趣石楼,以讨河西叛胡。
六月甲午,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新城等督统万、高平诸军出南道,南郡公李惠等督源州诸军出北道,讨吐谷浑什寅。
八月,西征诸军至西平,什寅走保南山。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多有疾病,乃引军还,获畜二十馀万。三年六月,诸将军陆真讨雍州叛氐,仇人辱檀,大破之。五年七月,北镇游军大破蠕蠕。
献文皇兴四年二月,吐谷浑什寅不供职贡,诏使持节、征西大将军、上党王长孙观讨之。军至曼头山,大破,什寅什寅与麾下数百骑宵遁。什寅从弟豆勿来及其渠帅匹娄拔累等率所领降附。
孝文延兴元年十月,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叛。诏太尉、陇西王元贺追击,至χ罕,灭之,斩首三万馀级,徙其遗迸于冀、定、相三州为营户。
二年正月,统万镇胡民相率北叛,诏宁南将军交趾公韩拔追灭之。
三年四月,诏假司空、上党王长孙观等征吐谷浑什寅。
十月,武都王反,攻仇池。诏长孙观回师讨之。
太和元年十二月,蠕蠕犯塞,诏任城王澄率众讨之。十四年四月,地豆千频犯塞,征西大将军阳平王赜击走之。
十六年八月,诏阳平王赜、左仆射陆矶绞二将七万骑,北讨蠕蠕。
二十年闰十一月,右将军元隆大破汾州叛胡。
二十二年八月,敕勒树者相率反叛,诏平北将军、江阳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
宣武景明三年三月,鲁阳蛮叛,诏抚军将军李崇讨之。
四年十二月,诏镇南李崇讨东荆反蛮。明年,崇大破诸蛮帅樊安。
正始二年十一月,武兴国王杨绍先叔父集起谋反,诏光禄大夫杨椿讨之。十二月,又诏骠骑大将军源怀慎令讨武兴反氐。
三年正月,梁、秦二州刺史邢峦连破氐贼,克武兴是日,杨集起兄弟相率降
。
永平三年二月,秦州陇西羌杀镇将赵隽,阻兵反叛,州军讨平之。
孝明以延昌四年正月即位,四月,梁州刺史薛怀古破反氐于沮水。
五月,南秦州刺史崔暹击破氐贼,解武兴围。
正光四年二月,蠕蠕主阿那环率众犯塞,遣尚书右丞相元孚持节喻之。阿那环执孚,驱掠畜牧北遁。诏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李崇,中军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元纂率骑十万讨蠕蠕,出塞三千馀里,不及而还。
五年十二月,汾州正平阳山胡叛逆,诏复征东将军、章武王融封爵,为大都督,率众讨之。
孝昌元年十二月,以临淮王N征南大将军率众讨鲁阳蛮。
三年三月,西部敕勒斛律雒阳反于桑乾西,牧子通连别将尔朱荣击破之。
五月,以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宗正珍孙为都督,讨汾州反胡。
出帝永熙三年正月,天柱大将军高欢讨费也头于河西苦泄河,大破之,获其帅纥豆陵伊利,迁其部落于内地。
二月,东梁州为民夷侵逼,诏使持节、车骑大将军、行东雍州事泉企为东梁州行台、都督以讨之。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三月,袭胡帅夏州刺史刘平伏据上郡叛,遣开府于谨讨平之。
恭帝元年四月,茹茹乙旃达官寇广武,遣柱国赵贵追击之,斩首数千级,收其辎重而还。十一月,柱国于谨既平江陵,诸蛮骚动,诏豆卢宁蔡痰忍制浦。
东魏孝静太平二年正月,齐神武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袭击中山胡刘蠡升,大破之。三月,神武欲以女妻蠡升太子,候其不设备,乃潜师袭之。其北部王斩蠡升首以送其众。复立其子南海王,神武击之。又获南海王及其弟西海王、北海王、皇后、公卿以下四百馀人,胡、魏五万户。
十一月,齐神武讨山胡叛,平之,俘获一万馀户,口分配诸州。
北齐文宣天保三年正月,帝亲讨库莫奚于代郡,大破之,获杂畜十馀万,分赉将士各有差,以奚口付山东为民。
四年九月,契丹犯塞,帝北巡冀、定、幽、安仍北讨。十月丁酉,帝至平州,遂从西道趣长堑。诏司徒潘相乐帅精骑五千自东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终昌黎城。复诏安德王韩轨率精骑四千东趣,断契丹走路。癸卯,至阳师水,倍道兼行,掩袭契丹。甲辰,帝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麾奋击,大破之,虏获十馀万口,杂畜数十万头。乐又于青山大破契丹别部,所虏生口皆分置诸州。十二月,突厥攻茹茹,茹茹举国南奔。帝自晋北讨突厥,迎纳茹茹,乃废其主库提立阿那环子蓭罗辰为主,置之马邑川,给其廪饩缯帛,亲退突厥于朔州。突厥请降,许之而还,于是贡献相继。
五年正月,帝讨山胡,从离石道,遣太师、咸阳王斛律金从显州道常山王从晋州道犄角夹攻,大破之,斩首数万,获杂畜十馀万,遂平石楼。石楼绝险自魏世所不能至,于是远近山胡莫不慑服。
三月,茹茹仿蕹,脚训矍滋,执笃浦辰父子北遁。
四月,茹茹寇肆州,帝自晋阳讨之,至恒州黄瓜堆,虏骑走。时大军已还,帝率麾下千馀骑,遇茹茹别部数万,四面围逼。帝神色自若,指画形势,虏众披靡,遂纵兵溃围而出,虏乃退走。追击之,伏尸二十里,获仿蕹狡拮蛹吧口三万馀人。
五月,北讨茹茹,大破之。
六月,茹茹率部众东徙,将南侵,帝率轻骑于金山下邀击之,茹茹闻而远遁。
六年六月,帝亲讨茹茹诸军,大会于祁连池。七月己卯,帝顿白道,留辎重,亲率轻骑五千追茹茹。壬午,及于怀朔镇。帝躬当矢石,频大破之,遂至沃野,获其俟利蔼然、力娄阿尝吐头发郁久、闾拔延等,并口二万馀,牛羊数十万头,茹茹俟利郁久闾李提率部人数百降。
孝昭皇建元年十一月,亲戎北讨库莫,奚长城处奔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括总入晋阳宫。
武成河清三年四月,卫将军斛律光率骑北讨突厥,获马千馀匹。
后周武帝天和元年九月,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反,诏开府陆腾讨平之。先是,巴西人谯淹扇动群蛮,以附于梁,蛮帅向镇、侯向、白彪等应之。寻而冉令贤、向五子王又攻陷白帝,杀开府杨长华,遂相率作乱。前后遣开府元契、赵刚等总兵出讨,虽破翦其族类,而元恶未除。至是诏腾督王亮、司马裔等讨之。腾水陆俱进,次于汤口,先遣谕之。而令贤方增浚城池,严设捍御。遣其长子西黎谕子南王,领其支属,于江南险要之地,置立十城,远结涔阳蛮为其声援。令贤率其精卒,固守水逻城。腾乃总集将帅,谋其进趣,咸谓先取水逻,然后经略江南。腾言于众曰:「令贤内恃水逻金汤之险,外涔阳辅车之援,兼复资粮充实,器械精新。以我悬军攻其严垒。脱一战不克,更成其气。不如顿军汤口,先取江南,翦其羽毛,然后旋军水逻,此制胜之计也」。众皆然之。乃遣开府王亮率众渡江,旬日攻拔其八城。凶党奔散,获贼帅冉承公并生口三千人,降其部众一千户。遂简募骁勇,数道入攻。水逻路经石壁城,此城峻险,四面壁立,故以名焉。惟有一小路,缘梯而上,蛮惨晕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升,众军继进,备经危阻,累日乃得旧路。且腾先任隆州总官,雅知蛮帅冉伯黎、冉安西与令贤有隙。腾乃招诱伯黎等,结为父子,又多遗其金帛。伯黎等悦,遂为乡水。逻侧又有石胜城者,亦是险要,令贤使其兄子龙真据之。腾又密诱龙真,云若平水逻,使其代令贤处。龙真大悦,密遣其子诣腾。腾乃厚加礼接,赐以金帛。蛮贪利既深,仍请立效,乃谓腾曰:「欲翻所据城,恐人力寡少」。腾许以三百兵助之。既而遣二千人御枚夜进,龙真力不能御,遂平石胜城。晨至水逻,蛮众大溃,斩首万馀级,虏获一万口。令贤遁走,追而获之,并其子弟等皆斩之。司马裔又别下其二十馀城,获其蛮帅冉三公等。腾乃积其骸骨于水逻城侧,为京观。后蛮餐见,辄大号哭,自此狼戾之心辍矣。
六年四月,信州蛮渠冉祖喜、冉龙骧举兵反,诏大将军赵り率师讨平之。
建德五年二月,诏皇太子巡西土,因讨吐谷浑。
六年十一月,稽胡反,遣齐王宪率军讨平之。初,五年,帝败齐师于晋州,乘胜逐北。齐人所弃甲仗,未暇收敛,稽胡乘间窃出,盗而有之。乃立刘蠡升孙没铎为主,号圣武皇帝,年曰石平。时帝定东夏讨之,议欲穷其巢穴。齐王以为种类既多,又山谷阻绝,王师一举,未可尽除,且当翦其魁首,馀加慰抚。帝然之,乃以宪为行军元帅,督行军总官赵王招、谯王俭、滕王械忍种宪。军次马邑,乃分道俱进。没铎遣其党天柱守河东,大帅穆支据河西,规欲分守险要,犄角宪军。宪命谯王俭攻天柱,滕王谢髂轮Р⑵浦,斩首万馀级。赵王招又擒没铎,馀众尽降。
宣帝宣政元年九月,汾州稽胡帅刘受逻干举兵反。诏上柱国、越王咸为行军元帅,率众讨之。
隋高祖开皇元年八月甲午,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击吐谷浑于青海,破而降之。
二年四月,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六月,李充破突厥于马邑。
十一月,突厥沙钵悉众为寇,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帝赫怒,下诏曰:「往者魏道衰弊,祸难相寻。周、齐抗衡,分割诸夏。突厥之虏,俱通二国。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虞,惧周交之厚。谓虏意轻重,国遂安危。非徒并有大敌之忧,思减一边之防。竭生民之力,供其来往,倾府库之财,弃于沙漠。华夏之地,实为劳扰。犹复劫剥烽戍,杀害吏民,无岁月而不有也。恶积祸盈,非止今日。朕受天明命,子育万方,愍臣下之劳,除既往之弊,以为厚敛兆庶,多惠豺狼,未尝感恩资而为贼。违天地之意,非帝王之道。节之以礼,不为虚费,省徭薄赋,国用有馀。因入贼之物,加赐将士。息道路之民,务于耕织。清边制胜,成策在心。凶蠊碛薨,滴粗深旨。将大定之日,比战国之时,乘昔世之骄,结今时之憾。近者尽其巢穴,俱犯北边。朕分置军旅,所在邀截,望其深入,一举灭之。而远镇偏师,逢而摧剪,未及南上,遽已奔北,应弦染锷,过半不归。且彼渠帅,其数几五,昆季争长,父叔相猜,外示弥缝,内乖心腹。世行暴虐,家法残忍。东夷诸国,尽挟私雠,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之徒,切齿磨牙,尝伺其便。达头前攻酒泉,其后于阗、波斯、挹怛三国一时即叛。沙钵略近趣,周跗洳磕,诒率纥罗,寻亦翻动。往年利稽察大为高丽掺伤,破婆毗设,又为纥支可汗所杀。与其为邻,皆愿诛剿。部落之下,尽异纯民。千种万类,仇敌怨偶,泣血拊心,御悲积憾。圆首方足,皆人类也。有一于此,更切朕怀。彼地咎徵妖作,年将一纪,乃兽为人语,人作神言,云其国亡,讫而不见。每冬雷震,触地火生,种类资给,惟藉水草。去岁四时,竟无雨雪,川枯蝗暴,草木烧尽,饥疫死亡,人畜相半。旧居之所,赤地无依,迁徙漠南,偷存晷刻。斯盖上天所忿,驱就齐斧,幽明合契,今也其时。故选将治,兵粮聚甲,义士奋发,壮夫肆愤,愿取名王之首,思挞单于之背愎槲砑,不可数也。东极沧海,西尽流沙,纵百胜之兵,横万里之种,亘朔野而追蹑,望天涯而一扫。此则王恢所说,其犹射痈,何敌能当,何远不服?但皇王旧迹,北止幽都,荒遐之表,文轨所弃,得其地不可而居,得其民不忍皆杀,无劳兵革,远规溟海。诸将令行,义兼含育,有降者纳,有违者死。异域殊方,被其摧抑,放听复旧,广辟边境,严治关塞,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卧鼓息烽桌椭找葜朴夷狄,义在斯乎?何用侍子之朝,无劳渭桥之拜?普告海内,知朕意焉」。于是以河间王弘、上柱国豆卢柜、既俣ㄗ笃蜕涓忒τ、移蜕、溆萸、煸虿⑽元帅出塞击之。沙钵略率阿波、贪汗二可汗等来拒战,皆败走遁去。时虏饥甚,不能得食,于是粉骨为粮,又多灾疫,死者极众。
三年四月,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
五月癸卯,行军总官李晃破突厥于摩那渡口。壬戍,行军元帅窦荣定破突厥及吐谷浑于凉州。
六月,行军总官梁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出山,斩其名王。
八月,遣尚书左仆射高Τ、瞿州道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并为行军元帅以击胡。
十七年二月,太平公史万岁击西宁羌,平之。
十八年二月,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率水陆三十万伐高句丽。九月,遇疫而还。是年,突厥雍虞闾数为边患,诏蜀王秀出灵州道以击之。
十九年四月,达头可汗犯塞,遣八军总官史万岁击破之。是年,遣汉王谅为元帅,左仆射高β式、军王魃现国、赵仲卿并出朔州道,右仆射杨素率柱国李彻、韩僧寿出灵州,上柱国燕荣出幽州,以击突厥。是时启民可汗归朝,帝于朔州筑大利城以居之。雍虞闾又击之,帝复令入塞。雍虞闾侵掠不已,遂迁于河南。在夏、胜二州之间,发役掘堑数百里,东西拒河,尽为启民畜牧之地。于是遣越国公杨素出灵州,行军总管韩僧寿出庆州,太平公史万岁出燕州,大将军姚办出河州,以击都蓝。师未出塞,而都蓝为其麾下所杀,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破。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追斩首虏二千馀人。
二十年四月,突厥犯塞,以晋王炀帝也
为行军元帅,击破之。
仁寿元年正月,突厥寇恒安,遣柱国韩洪击破之。洪复为虏所败于恒安,废为庶人。诏杨素为阒莸佬芯元帅,率启民可汗北征。斛薛薛等诸姓初附于启民,至是而叛。素军河北,值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度,掠启民男女六千口、杂畜二十馀万而去。素率上大将军梁默轻骑追之,转战六十馀里,大破俟斤,悉得人畜以归启民。素又遣柱国张定和、领军大将军刘畋鹇费击并,多斩获而还。兵既定渡河,贼复掠启民部落。素率骠骑范贵于窟结谷东南奋击,复破之,追奔八十馀里。炀帝大业元年四月,大将军刘方击林邑,破之。初,高祖时,天下无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宝者。仁寿末,遣方为戎莸佬芯总管,率钦州刺史宁长真戎荽淌、防钤慰府秦雄步骑万馀及犯罪者数千人击之。其王梵志率其徒乘巨象而战,方军不利,于是多掘小坑,草覆其上,因以兵挑之。梵志悉众而阵,方与战,伪北梵志逐之,至坑所,其众多陷,转相惊骇,军遂乱。方纵兵击之,大破之。频战辄败,遂弃城而走。方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盖其有国十八叶矣。方班师,梵志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于是朝贡不绝。四年七月,左翼卫大将军宇文述破吐谷浑于曼头赤水。
五年五月,吐谷浑主保覆袁州,诏左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往捕之。定和挺身挑战,为贼所杀。亚将柳武建击破之,斩首数百级。
六年二月,武贲郎将陈棱、朝散大夫张镇州击琉球,破之,献俘万七千口,颁赐百官。
七年二月,诏以高丽高元献失藩礼,将欲问罪辽左事具帝王亲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