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部 令德
夫体自帝室,齿于宗戚,处有缎鹬美,出有藩翰之重。自非挺信厚之质,流恺悌之誉,则何以诗得裢表仪公族哉?麟趾以来,封建尤盛,乃有粹和中积,淑美兼著。事神抚人而咸悦,守法奉上而匪懈,树善以济物,推诚而待下。劳谦不伐,纯俭无骄。体仁好施,居简多恕。行已以周慎,处事以方正,宽厚以容众,贤明而通理。是皆宗室之英,本枝之秀,足以隆王国之垣,屏蔼策书之徽誉者已。盖夫立爱维亲,虽古之义,又曷尝不建贤尚德,以成固本之义。
周公旦者,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卫康叔封,冉季载,周公母弟也,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蔡侯胡,叔度之子也。度既迁而死,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
汉阳城侯德,楚元王曾孙。地节中,以亲亲行谨厚,封为阳城侯。子安民为郎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卫者二十馀人。德宽厚,好施生言好施恩惠于人而生全之
。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反,幡也。幡罪人,辞使从轻也
。家产过百万,则以振昆弟。宾客饮食,曰:「富民之怨也」。宗正向初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
淮南王安,厉王之子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
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及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知曰献,宜谥曰献」。
楚孝王嚣,成帝河平中入朝,时被疾,天子闵之下诏曰:「盖闻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楚王嚣素行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馀年,纤介之过未尝闻,朕甚嘉之」。
后汉城阳恭王祉行淳厚,宗室,皆敬之。
宜春侯正,为人谦逊。
东海顷王,肃恭王︹之子。性谦俭,循恭王法度。肃子孝王臻,性敦厚,有恩,和睦兄弟,恤养孤弱,至孝纯备,仁义兼著。
楚思王孙般,宣帝之玄孙也。初,宣帝封子嚣于楚,是为孝王。孝王生思王衍,衍生王纡,纡生般,自嚣至般,积累仁义,世有名节,而纡尤慈笃,般子恺、恺,子茂,皆以礼让至三公也。
沛王辅,光武之子。矜严有法度,在国谨节,终始如一,称为贤王。明帝爱重,数加赏赐。
琅邪孝王京,光武之子。京性恭孝,好经学。明帝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厚,莫与为比。
东平王苍,光武之子。永平十一年,苍朝京师,月馀还国。明帝遣使手诏国中傅曰:「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腰腹矣」。腰带十围,故明帝言之。
彭城王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爱敬之。恭子孝王和敬贤乐施,国中爱之。
魏邓哀王冲,幼才敏,太祖尤爱之。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尝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辩察仁爱,与性俱生。
吴丹徒侯桓,字叔武,坚族子河之子。器怀聪朗,大帝尝称为「宗室颜渊」。
都乡侯松,丹阳太守翊之子。善与人交,轻财好施。镇巴丘,数咨陆逊以得失。尝有小过,逊面责松,松意色不平。逊观其少释,谓曰:「君过听,不以某鄙数见访,及是以承来意,进尽言便变色,何也?」松笑曰:「属亦自忿,行事有此,岂有望也?」
假节开府,虑大帝子也,性聪体达,所向日新。以皇子之尊,富于春秋远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临事,遵奉法度,苍延纳师,友过于众望。
晋安平王孚,宣帝次弟也。孚温厚谦逊,性通恕,以贞白自立,未尝有怨于人。武帝元会,诏孚乘舆车上殿,帝于阼阶迎拜。既坐,帝亲奉觞上寿,如家人礼。帝每拜,孚跪而止之,又给以云 车辇、青盖车。孚虽见尊宠,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高密王泰,性廉静,不近声色。事亲恭谨,居丧哀戚,谦虚下物,为宗室仪表。当时诸王,惟泰及下邳王晃以节制见称,虽并不能振施,其馀莫能比焉。
孝王略,泰之子也。孝敬慈顺,小心下士,少有父风,东海献王越泰之子也。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操,为中外所宗。
琅邪王晷帝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既戚属尊重,加有平吴之功,克已恭俭,无矜满之色。僚吏尽力,百姓怀化。
扶风王骏,清贞守道,宗室之中,最为俊望。
齐献王攸字大猷,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每器之。武帝时,攸虽未之国,文武官属,下至士卒,分租赋以给之,疾病死丧赐与之。而时有水旱,国内百姓则加振贷,须丰年乃责,十减其二,国内赖之。及为骠骑将军,时骠骑当罢营兵,兵士数千人恋攸恩德,不肯去,遮京兆主言之,帝乃还攸兵。攸以礼自拘,鲜有过事,就人借书,必手刊其谬,然后反之。虽武帝亦惮之,每引之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长沙王又开朗果断,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河间王欠儆星迕,轻财爱士,与诸王俱来朝。武帝叹肟晌诸国仪表。
河间王欠儆星迕,轻财爱士,与诸王俱来朝。武帝会稽文孝王道子,少以清淡为谢安所称。
下邳王晃孝友廉贞,谦虚下士,甚得宗室之称。
谯王承为东海太守,有犯夜者,为吏所拘。承问其故,答曰:「从师受书,不觉日暮」。承曰:「鞭挞阍,揭粤⑼,名非政化之本」。使吏送令归家,其从容宽恕如此。又小吏有盗池中鱼者,纲纪推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耶!」
宋长沙王道怜子义宗爱士乐施,兼好文籍,世以此称之。义宗子秉,泰始中累迁吏部尚书。时宗室虽多,才能甚寡,秉少自砥束,甚得朝野之誉,为太宗所委。临川王义庆性谦虚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
建平王宠,少而阉伢。蒲文籍为人谦俭周慎,明晓政事。
南齐豫章王嶷性灏,不乐闻人过失,左右有投书相告,置趸中,竟不视,取火焚之。齐库失烧,荆州还资,评直三千馀万,主局各杖数十。武帝遣嶷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执牛推问,不许,取绢一匹,横系牛角,放归其家。为治存宽厚,故得朝野欢心。及薨,群吏中南阳乐蔼、彭城刘绘、吴郡张稷最被亲礼。蔼与竟陵王子良笺曰:「道德以可久传声,风流以浸远标称。虽复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飞翰图藻,岂伊雕篆之无水未丞相冲粹表于天真,渊照殆乎机象,经邦纬民之范,体国成务之规。故以业茂惟贤,功高则哲,神辉眇邈,睿算不遗,感缠奉车,恨百留滞。下官夙禀名节,怀恩轸慕,望隧结哀,辄欲率荆、江、湘三州僚吏,建碑垄首。庶徽猷有述,茂则方存。昔子香淳德,留铭江介,钜平遗烈,堕泪汉南。况道尊前往,惠积联绵者哉!下官今便反假无繇,躬事刊斫。须至西州,鸠集所资,⒅惺槭汤,闪趸嬗办」。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馀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旁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无得而称,理绝昭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远,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鲡馨账,帘赏林遗风,庶几玄烈,或不冫民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鹕,偕昃澳剿,刮闹⒗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言州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摧心。尝谓福齐南山,庆锺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约答曰:丞相风道弘旷,独秀生民凝猷盛烈。方范伊旦靡胖感,朝野同悲承。当刊石纪功,传华千载,宜须盛述,实允来谈。郭有道汉末之匹夫,非蔡伯喈不足以偶三绝,谢安石素族之台辅,时无丽藻,迄乃有碑无文。文献王冠冕彝伦,仪刑饶谧苑。且皇来亲谀,鸦蛴氪嗽寄算跳颖扇嗣不入第殉。炅钪急闶且岳裥砣宋琶惭颜,已不觉汗之沾背也。建武中,第二子子恪、⒃技疤子詹事孔飨,治文临川王映为扬州刺史。国家初创,映以少年临神州,吏治聪敏,府州曹局皆重足以奉禁令,自宋彭城王义康以后,未之有也。武帝尝问映居家何事?映曰:「正使刘献讲礼顾越讲《易》,朱广之讲庄老,臣与一二诸彦兄弟友生时复击赞,以此为乐」。帝大赏之。他日,谓豫章王嶷曰:「临川为善,遂至于斯」。嶷曰:「此大司马公之次弟,安得不尔!」帝仍以玉如意指嶷曰:「未若皇帝之次弟为善最多也」。嶷常戒诸子曰:「凡富贵少不骄奢,以约失之者鲜矣。汉世以来,侯王子弟以骄恣之故,大者灭身丧族,小者削夺邑地,可不戒哉!」映应接宾客,风韵韶美,及薨,朝野莫不惋惜焉。
鄱阳王锵和悌美令,有宠于武帝,在官理事无壅,当时称之。
始兴王鉴为益州刺史,不重华饰,器服清素,有高士风。与记室参军蔡仲熊登张仪楼,商略先言往行及蜀土人物。鉴言辞和辨,仲熊应对无滞,当时以为盛事。
南平王锐为左民尚书,朝直勤谨,未尝属疾,上嘉之。十年,出为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以赏锐。
江夏都王铿,清恬有学行,为南豫州刺史、都督二州军事,虽未经庶政,而雅得人心。及镇姑孰,于时人发桓温女,蒙得金巾,箱织金篾,为之严器。又有金蚕银茧等物甚多,条以启闻。郁林敕以物赐之。鉴曰:「今取往物,后取今物,如此循环,岂可熟念」。使长史蔡约自往修复,纤毫不犯。永明中,制诸王年未三十,不得畜妾。及武帝晏驾后,有劝取左右者,鉴曰:「在内不无使,役既先遗,何忍而违」。
竟陵王子良,少有清尚,京邑大水。吴兴偏剧,子良开仓赈救,贫病不能立者,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子良每劝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子良薨,故吏范云 上表为子良立碑,事不行。
南丰县伯赤斧,大祖从祖弟也。历官为奉朝请,以和谨为太祖所知。
南康王子通理,性慷慨,慕立功名,每读书见忠臣烈士,未尝不废卷,曰:「一生之内,当无愧古人」。
梁文宣侯尚之,敦厚有德器。仕齐为司徒建安王中兵参军。一府称为长者。琅邪王僧虔尤善之,每事多与议决。至天监初,追谥文宣侯。
吴平侯景,才辨识断,益政佐时,盖宗室令望。景子励弱不好弄,喜愠不行于色。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正,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长沙元王弟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词,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频莅数镇,民吏称之。推善下人,尝如弗及。性恬静,独处一室,床有膝阆,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尝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鸭疟隹、秃蓖、ㄌ宗尤敬爱之。
桂阳王象容,止蜒偶蜢,督挥挝坏ぱ粢,始亲庶政,举无失德,朝廷称之。
临川靖惠王宏,性宽和笃厚,在州二十馀年,未尝以吏事接郡县,世称其长者。
安成王秀,性方静,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弗之见,繇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秀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将发,主者取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教,所繇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秀有容观,每在朝百寮目为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师请案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秀与高祖布衣昆弟,及为君臣,小心畏敬,过于疏贱者,高祖益以此贤之。及薨,故佐吏夏侯サ缺砹⒛贡,诏许焉。当时高才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陆人垂、彭城刘孝标、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古未之有也。
南平元襄王伟,性多恩惠,尤愍穷乏,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里闾,人士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襄。平原王曼[A13C]亡,家贫无以殡,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儿对革号诉,革曰:「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言未讫,伟使至,给其丧事,得周济焉。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
鄱阳忠烈王恢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恢子范,温和有气识,为卫尉卿,每夜自巡警,武帝喜其劳苦。
邵陵王纶,武帝第六子。轻财爱士,不竞人利,府无储积,间有辄求,既得即散,士亦以此归之。
武陵王纪,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色。
后梁安平王岩,性仁厚,善于抚接。历侍中、荆州刺史、尚书令。
东平王岌,性敦和而好学。
义兴王谟子辛畹履苁粑。氖蔽,明帝所爱。
陈始兴郡王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
鄱阳王伯山举止蜒畔,层巢恍戊渡。
永阳王伯智,少敦厚,有器局。
寻阳王叔俨,性凝重,举止方正。
后魏华山王鸷有武艺,木讷少言,性方厚,每息直省闼,虽暑月不解衣冠。
松滋侯子华,为齐州刺史,在官不为矫洁之行。
阳平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
乐平王丕,少有才,晃世所称。明元爱其器度,特优异之。
乐安王范为长安镇都大将,谦恭惠下,雅性抚纳,百姓称之。
东平王翰,大武之子。初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参军,典都曹事。忠贞雅正,百寮惮之。
淮陵侯大头,性谨密,文成甚重之。
常山王素宗属之懿而年老,文成每引入访以政事,固辞疾归第。雅性方正,居官五十载,终始若一,时论贤之。
武昌悼王鉴,沈重少言,宽和好士。
京兆王继,宽和容裕,号为长者。
继子罗,字仲纲,为散骑常侍。虽父兄贵盛,而虚已谦退,恂恂接物。
彭城王勰姿性不群,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丫友鞜σ,辔蘼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性仁孝,咸阳王禧谋反被害,后诸子每乏衣食,唯勰岁中再三赈给之。
清河王怿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
河间公子兰,以忠谨见宠。孝文初,赐爵建阳子。
京兆王子推孙慰砗陀卸攘,棵廊菝卜,缤俨然得丧之间,不见于色。性清俭,不营产业,身死之日,家无馀财。赵郡王谧弟谭,性颇强立,少为宗室所推敬。
高阳王雍子砬、岷、鋈。惈爱玩琴书,起家,拜通直散骑侍郎。
广阳简王建子嘉,少沈敏,喜愠不形于色。
任城王澄子顺宣,武帝时四方无事,国富民康,豪贵子弟,率以朋游为乐。而顺笃志爱古。性謇谔,淡于利。北齐平阳靖翼王淹性沈谨,以宽厚称。
齐安王廓,字仁弘,性长者,无过行。
赵郡王琛除使持节、都督、定州刺史,推诚抚纳,拔用士人,甚有声誉。
北平王贞沈审宽恕,武成曰:「此儿得我凤毛」。
清河王岳长而敦直,沈深有器量。
兰陵王长恭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后周邵公导,颢第二子也。导为大将军,性宽明,善抚御,凡所引接,人皆尽诚。临事敬慎,常若不及。太祖每出征讨,导常居守,深为吏人所附,朝廷亦以此重之。豳公,广文帝曾侄孙。时晋公诸子及杞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繇礼,则朝野称焉。
虞国公仲子兴,性弘厚,有志度,虽流离世故,而风范可观。
广川公测,性仁恕好施,在雒阳之日,曾被窃盗所失物,即其妻阳平公主之衣服,州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盗坐之以死,不认焉,遂遇赦免。盗既感恩,请为测左右。及测从孝武西迁,事极狼狈,此人亦从测入关,竟无异志。测弟深,少丧父,事兄甚谨。从弟神誉、神庆幼孤,深抚训之,义均同气,世亦以此称之。
东平公神举,莅职当官,每著声绩。兼好施爱士,以雄豪自居,故得任兼文武,声彰内外。百寮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于今称之。
隋穆王瓒,世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
卫昭王爽有器局,所治甚有声。
右卫将军处纲,高祖族父,为性质直,在官宏济,亦为当时所称。
秦孝王俊伐陈之役,以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三十总管,水陆十馀万,屯汉口,为上流节度。陈将周罗侯、荀法尚等以劲兵数万屯鹦鹉洲,总管崔宏度请击之,俊虑杀伤,不许,罗侯亦相率而降。于是遣使奉章诣阙,垂泣谓使者曰:「谬当推毂,竟无尺寸之功,比多惭耳」。上闻而喜之。
上开府达为人,弘厚有局度。杨素每言曰:「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惟杨达耳」。
唐江夏王道宗敬慕贤士,不以地势凌人,宗室中唯道宗及河间王孝恭昆季,最为当代所重。
淮阳王道玄性谨厚,好学,多武艺,进止蜒拧。
庐江王瑗敦尚儒雅,为公子而励布衣之操。
河间王孝恭,少沈敏,有识量,性宽厚,以仁孝见称。太宗甚亲顾之,诸宗室中,莫与为比。然崇退让,无矜伐骄贵之色。
韩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其修身洁已,内外如一,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轨抑其次焉。元嘉子言巽少以才行见知,诸王子之中,与琅邪王冲为一时之秀,凡所交结,皆当代名流。
霍王元轨谦慎自守,与物无忤,为人不妄接士。在徐州,唯与处士刘元平为布衣之交。或问元平王之所长,元平曰:「无长」。问者怪而复之。元平曰:「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哉!」尝使国令徵封,令曰:「请依诸国赋物,货易取利」。元轨曰:「汝为国令,当正吾失,乃说吾以利邪?」拒而不纳。元轨初封吴王。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徵对曰:「臣愚ウ,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太宗曰:「朕亦器之,卿以为前代谁比?」徵曰:「经学大雅,亦汉之间平也」。繇是宠遇弥厚,因令娶徵女焉。
同安郡王佬奚泶窘餍宰择,婀蠊朊胖,内默如也。信安郡王司蛹已险,善训诸子,皆有令名。俗雍阋悦,乓裨缡酥。市约虻好古慕善。在宗室中,推为循良。
荣王琬,素有雅称,风格秀整。禄山反,以琬为元帅,数日薨。于时士庶冀琬有所成功,既殂谢,远近咸失望焉。
嗣吴王谖,宗正卿。恤孤,遗甥侄友爱过人,深为士大夫之有礼,教者称慕。
平王道立曾孙涵简,素恭慎,有名宗室,官至右仆射。郑王曾孙勉为太子太师。真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勉。二子缵、纳,皆廉介有节。
后唐武皇季弟克宁,凡征行无不卫从,于昆仲之间,最推仁孝,小心恭谨,武皇尤友爱之。
晋楚王重信,历事后唐明宗及闵帝、末帝,不恃贵戚,能克己复礼,尝恂恂如也,甚为时论所称。
韩王敬晖为曹州防御使,廉爱┰下,不营财利,不好妓乐,部人安之。
汉魏王承训,少弘厚,美姿仪。从帝在藩邸,辑睦宗亲,接下僚友,有士君子之风。高祖器之,每遣从帝主帐下亲军,军中有便宜事,则驰以入奏,奏必称旨,屡有恩宄⑻驹唬捍酥詈钕妥,拥芤病I,俚窞崩酃,僦良煨K究,占耙迤炷,舷蛟蘅创之业,人皆服其规略。车驾入汴,命为赤尹、尹正之务,委亲决之。每因问安事有利于国者,必具以闻帝,帝喜而纳之。及杜重威叛,援帝幸邺,以为东都留守,俾之监抚,内外咸畏而爱之。及薨,帝左右公卿大夫闻之者,无不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