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八百四十一

○总录部 文章第五

唐李揆,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改右补阙、起居郎,并知宗正表奏。

高煤醚б,允知名落,不事家产,侨居梁、宋间,薄游州县,求丐取给。天宝中,海内无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酶,呈以气质,自高时得佳句。每诗朝出,夕遍人口。李林甫奏授汴州封丘尉。

元德秀为鲁山令,秩满,居陆浑山琴觞之馀,间以文咏,牵情而书,语无雕刻。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

李泌,字长源。聪敏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尤长于诗。肃宗时,为银青光禄大夫,掌枢务。

于休烈好学,善属文,位至工部尚书。有集十卷行于世。

李端,登进士第,工诗。代宗大历中,与韩惹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钇焦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而端等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诗赋,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暧因拜官,会十子曰:「诗先成者赏时端」。先献警句云:「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主即以百缣赏之。钱起曰:「李校书诚奇才,此篇宿构也。愿赋韵正之,请以起姓为韵」。端即襞笺而献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暧曰:「此愈工也」。端自校书郎授杭州司马,卒。

吴通元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词藻婉丽,帝尤怜之。贞元初,李纾为昭德皇后谥册文,张延赏、柳浑为庙乐章,及进,皆不称旨,并诏通元重撰。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笔,无不慊然,重之如此。

刘太真,涉学,善为文。少时师事词人萧颖士,位至吏部侍郎。

李纾,字仲舒,少好学,善属文。为吏部侍郎,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诸所,论著甚众。

李益,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于歌诗。德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必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位至礼部尚书。

卢景亮为中书舍人,上《西戎利害疏》,皆指切正要,当时服其才。有文集十卷。

张宏靖为东都留守从事,献赋美二京之制,德宗嘉其文,擢授监察御史。

崔元翰性介直,少交游,惟秉一操,专业于文章。其对策及奏记、碑志、师法、班固、蔡邕,致思精密。贞元中,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

于邵以博通宏词,罴卓莆、恢、林惺槭、汤捎形募四十卷行于时。

武元衡工于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元衡位至宰相。

窦叔向,群之父也。以工诗称,官至拾遗。

柳浑志学有文集十卷,位至宰辅。浑之兄识,笃意文章,有重名于开元、天宝间,与萧颖士、元德秀、刘迅相亚。其练理创端,往往诣极。当时作者,咸服其简拔,而趣尚辩博。浑亦善为文,然趋时向功,非沉思之所及。韩愈幼孤,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士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尝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然时有才肆意,亦有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言巽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辩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谬者。愈官至吏部侍郎。

薛盛,河东人,存诚之父也。工为《拔河赋》,当时称之。

崔咸长于歌诗,或「风景晴明,花朝月夕朗。吟意惬,必凄怆г襟。旨趣高奇,名流嗟悒。有文集一十卷。

权德舆述作特盛,《六经》百氏,游泳渐渍,其文雅正而宏博,王侯将相,洎当时名士薨殁,以铭纪而请者十八九,文士推为宗匠焉。终礼部尚书。有文集五十卷,行于代。

袁滋,字德深。尝读刘恽《悲甘陵赋》,叹其褒善惩恶,虽失《春秋》之指,然其文不可废,因著甘陵赋后序滋。位终湖南观察使。

却高卿少以词学见推,有文集六十卷,位至太子詹事致仕。

孟简幼为五言诗,有名于江淮,终太子宾客。

元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仅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稹量移通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句,有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惋。十四年,自虢州长史徵还,为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雅知稹之词学,谓稹曰:「尝览足下制作,所憾不多,迟之久矣,请出其所有,以豁予怀」。稹因献其文,自叙曰:「稹初不好文徒,以仕无他岐︹繇科试,及有罪谴弃之后,自以为废滞潦倒,不复为文字有闻于人矣。曾不知好事者抉摘刍芜,尘渎尊重,窃承相公特于廊庙间道稹诗句,昨又面奉教约,令献旧文,战汗悚踊,惭忝无地。稹自御史府谪官,于今十馀年矣。训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句千馀首,其间感物寓意,可备蒙瞽之讽者有之。词直气粗,罪邱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惟杯酒、光景间屡为小碎篇章,以自吟畅,然以为律骨卑庳,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尝欲得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而病未能也。江湖间多新进小生,不知天下文有宗主,妄相仿效,而又从而失之,遂至于支离褊浅之词,皆目为元和诗体。稹与同门生白居易友善,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词,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排耳。江湖间为诗者,复相仿效,力或不足,则至于颠倒语言重复,首尾韵同意等,不异前篇,亦目为元和诗体。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小事,不足以自明,始闻相公记忆,累旬以来,实虑粪土之墙,庇之以大厦,便不复破坏,永为版筑者之娱。辄写古体歌诗一百首,百韵至两韵律诗一百首,合为五卷,奉启跪陈,或希构厦之馀,一赐观览,知小生于章句中栾卢榱桷之材,尽曾量度,则十馀年之幕,夭晃无用矣。楚深称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荆南监军崔潭峻甚礼接稹,不以掾吏遇之,尝徵其诗什讽诵之。长庆初,潭峻居朝,出稹连昌宫辞》等百馀篇奏御,穆宗大喜,问稹安在?对曰:「今为南宫散郎」。即日转祠部郎中、知制诰。朝廷以书命不繇相府,甚鄙之,然词诰所出,叭挥牍盼侔,遂盛传于世,繇是极承恩顾。稹尝为《长庆宫词》数十百篇,京师竞相传唱。所著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杂文一百卷,号曰《元氏长庆集》。又著古今刑政书三百卷,号《类集》,并行于世。

李绅六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绅形眇小而精悍,能为歌诗。乡赋之年,讽诵多在人口。位至宰相。

冯定,字介夫,累迁太子詹事,定有文学。长庆中,源寂使新罗国,见其国人传写,讽念定所为《黑水碑》、《画鹤记》。韦休符之使西蕃也,见其国人写定《商山记》,以代屏障。其文名驰于戎夷如此。

孝德裕于东都伊阙,南置平泉别墅,清流翠┠,树石幽奇。初未仕时,讲学其中。及从官藩服,出将入相三十年,不复重游,而题寄歌诗,皆铭之于石。今有《花木记》、《歌》篇,录二石存焉。有文集二十卷,记述旧事,则有《次柳氏旧闻》、《御臣要略》、《伐叛志》、《献替录》行于世。

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尝为令狐楚从事,慕楚章奏,始为今体章奏。博学︹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累为宾佐,有表状集四十卷。

温庭筠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初举进士,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相与酬饮,繇是累年不第。后为襄阳巡官,失意归江东。庭筠著述颇多,而诗赋韵格清拔,文士称之。

司空图,僖宗时为中书舍人,未几,以疾辞。晚年为文,尤事旷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有文集三十卷。

唐彦谦历阆、壁二郡刺史,有诗数百篇,吏部侍郎薛廷治之序,号《鹿门先生集》。

梁杜荀鹤,池州人。善为诗,词句切理,为时所许。既擢第,后还旧山。时田κ在宣州,甚重之。κ将起兵,乃阴令以笺辞至,太祖遇之颇厚。及κ遇祸,太祖以其才表之,寻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

罗隐有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讥讽,以故不中第。开平初,太祖以右谏议大夫徵,不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密表慰荐,乃授给事中,终于钱塘。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后唐李愚初仕梁为右拾遗、崇政殿学士,忤旨罢职,历许、邓观察判官。初在内职,磁州,举子张砺依焉。末帝贞明中,砺自河阳北归,庄宗版授太原府掾。出入崇达之门,揄扬愚之节,跫坝匏为文仲尼遇、颜回寿《夷》《齐》《非饿》等篇,北人望风称之。愚为文尚气格,效韩、柳诸公之立意。

李琪,字台秀。唐昭宗时,李父子以文学知名于时。琪年十八九,袖赋一轴谒览,赋惊异,倒屣迎门,因出琪《哑钟》、《捧日》等赋指示谓琪曰:「予尝患近年文士词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八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繇是益知名。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琪在内署时,所为制诰,编为十卷,目曰《金门集》,大行于世。

窦梦徵少苦心为文,随计之秋,文称甚高。位终翰林学士。尤长于笺启,编为十卷,目曰《东堂集》,行于世。

薛廷治中书舍人,所著《凤阁书词》十卷,《克家志》五卷,并行于世。初,廷《指阜、曛凿、混沌》、《真珠帘》等赋,大为时人所称。廷旨茸骋嘀赋数十篇,同为一集,故目曰《克家志》。

晋李象为刑部员外郎,高祖天福末,象上《二舞赋》,帝览而嘉之,命编诸史册。

崔凵俸、醚、Р、┥婢史,属词颇工流辈,罕能及之丫屿痘二十馀年,专以著述为事,不游里巷,郡人罕识其面。梁贞明中,举进士,后为翰林学士。

苻蒙,幼聪慧好学。父习为常山偏校,尝遣与文士共处。年十二,游佛寺,见壁画有杯渡道,人因题其腹曰「都缘心似水」,故以钵为舟,人稍推之,繇是笃意吟咏。经亭榭祠庙之间,皆削秭音拂,染翰题诗而去,人爱其速成,往往传诵。弱年渔猎子史,不辨经书,为文浮靡,恶微婉之言,好为宫体艳诗及嘲谑之语。位终礼部侍郎。

周张沆记览文史,好徵求僻事,公家应用,时出一联,以炫奇笔。位终刑部尚书。

王延,少学为儒,著词赋,欲从科举。会乡里乱,客浮阳,属沧帅戴思远弃镇归梁,延挈族从之,以家人贫,游丐侯门。尝以所为赋谒侍郎李琪,琪览而欣然曰:「此道近难其人,王生升我堂矣」。繇是人士称之。延后为太子少傅致仕。

马裔孙,字庆先。初仕后唐为宰相,以晋祖受命放归。后以宾客致仕,又为太子詹事。晋汉公卿以裔孙好为文章,皆欣然待之。太祖即位,就加捡校礼部尚书。冯道初仕后,唐为相,百寮上明宗,徽号凡三章,道自为之。其文混然,非流俗之体,举朝服焉。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每成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故人渐畏其高深。繇是班行肃然,无浇漓之态。

王仁裕有诗千馀首,勒成一百卷,目之曰《西江集》。盖以尝梦吞西江文石,遂以为名焉。位至太子少保。

贾纬有文集三十卷,目之为《草堂集》。终青州行军司马。

扈载少好学,善属文,赋颂碑赞,尤其所长。广顺初,随计于礼部,文价为一时之最。是岁,罡叩任,恢梁擦盅士。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