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六百九十

○牧守部 强明

古者列爵分土,以封诸侯,威福自专,政令已出。故俗既易治,民亦恭命。秦氏而下,罢侯置守,地广于曩日,势轻于昔人。至于抑兼并制,豪猾评狱,犴静乡闾,非强以立威,明以鉴物,则何以致尤异之治,兴谣诵之声乎?然则宽猛相济,韦弦在御,乃有诫之于懦,以苛为强,防之在ウ,用察为明,即古之循,良异乎斯矣。苟或强而不苛,明而不察,曲直立断而辅以简易,情伪洞见而兼以仁恕,固可以三月而报政,百年而胜残焉。

汉田广明为淮阳太守,岁馀,故城父令公孙勇与客胡倩等谋反,倩,音千见反。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言使督盗。贼止陈留,傅舍太守谒见,欲收取之。广明觉,知发兵,皆捕斩焉。而公孙勇衣绣衣,乘驷马车至围,陈留,县名。圉使小史待之,亦知其非是,守尉魏不害与费啬夫、江德尉史苏昌共收捕之。

赵广汉为京兆尹,吏咸愿为用,僵仆无所避。广汉聪明,皆知其能之所宜,尽力与否。其或负者,辄先闻知风,风,读曰讽。谕不改,乃收捕之,无所逃案之,罪立具,即时伏辜。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致也。距,闭也。使对者无疑,若不问而自知众罔觉所繇以闭其术为距也。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贾,读曰价。下同。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既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广汉尝记召湖都亭长,为书记以召之,若今之下符追,呼人也。湖都亭长西至界上界上亭长戏曰:「至府为我多问赵君」。多,厚也。言千万问讯也。亭长既至广汉,与问事毕,谓曰:「界上亭长,寄声谢我,谢,告也。何以不为!致问亭长叩头服实有之。广汉因曰:「还为我谢界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其发奸,摘伏如神,皆此类也。长老以为自汉兴治京兆者莫能及。时左、冯翊右扶风皆治。长安中犯法者从迹喜过京兆界,从,读曰纵。喜,许吏反。广汉叹曰:「乱吾法者,常二辅也,诚令广汉得兼治之,直差易耳」。

张敞为京兆尹,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越法纵舍,即足大者也。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方略耳。发伏禁奸,不如广汉。然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京兆与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浩,大也。穰,盛也。言人众之多也。穰,人掌反。郡国二千石以高第入守,及为其久者,不过三二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田延年为河东太守,选拔尹翁归等以参爪牙诛Θ,豪强奸邪,不敢发。以选入为大司农。

尹翁归为东海太守,治郡明察,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有记籍,自听其政言决断诸县,奸邪之事,不委令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披有罪者,籍也。解,读曰懈。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常至于死。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于大会之中及行县时,则收取罪人以警众也,不以无事。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以高第入守右扶风,选用廉平,疾奸吏以为右。职治如在东海,故迹奸邪,罪名亦县。县有名籍、盗贼,发其比伍中比为左右相次者,若今伍保也。翁归,辄召其县长吏晓示,以奸黠主名,教使用类,推迹盗贼所过抵抵,归也。所经过及所归投也。类常如翁归言,无有遗脱。

黄霸为[A13C]川太守吏民见者,语次寻绎绎谓抽引而出也,问他阴伏以相参考。尝欲有所伺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属,戒也,周密不泄漏也。属,之欲反,吏出,不敢舍邮亭止,舍也,食于道傍,鸟攫其肉攫搏持之也。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眉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傍。乃为鸟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毫鸩桓矣。兴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卿部书言霸具为区处区处谓分别而处置也,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所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识,记也,音式二反,吏民不知所出不知其果何术也,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

薛宣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始高陵令杨湛、栎阳令谢会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虽每案验之,不能穷竟其事。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赃,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赃牒书为书于简牒也。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或议以为疑于主守盗法有主守盗,断官钱自入。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依当时律条,减直十金则至重罪,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申眉于后申眉,言无忧也。且令自去职,不废其后,更为官者。即无其事,复封还记为君分明之记,谓所与湛书也。分明为考问,使知清白也。宣恐其匪讳,即欲验治之。湛自知罪赃皆应记与《宣书记相当。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而栎阳令游自以大儒有名轻宣,宣独移书显责之曰:「告栎阳令吏民言治行烦苛,梅W魇骨人以上枚猎悔、兀┰羧∏财数十万给为非法。(言敛取钱物以供给与造非法之用,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贾,读价,证验以明白,欲遣吏考案,恐负举者耻辱儒士游本因荐举得官,而身又是儒者,故云,故使掾平镌令平掾之名。镌,谓琢凿也。孔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令详思之,方调守言欲选人具代游守令职。游得檄,亦解印绶去。又[A13C]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辨,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辟,读曰僻。民谨朴易治。令钜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才,迁在粟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时令条有不称职,得改之。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遗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孔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言器能各有所施也。赵、魏、晋卿之家,老家之长相也。滕、薛,小国诸侯也。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怃,音诬,同也,兼也。属县各有贤君冯翊,垂拱蒙成,言自端拱无为而受县之成功。愿勉所职卒功业」。

朱博为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更,历也,音上衡反。及为刺史,行部行,下更反,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趣读曰足。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丞、尉职卑,皆黄绶,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史者行部还诣治所治所刺史止理事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属,委也,音之欲反。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不意博应,事变乃至于此。后博徐问知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徙为并州刺史,护漕都尉,迁琅琊太守。齐部舒缓养名言齐人之俗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右曹,上曹也。移病,谓移书言病也。一曰,以病而移居也。博问其故,对言惶恐言惧新太守之威。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髯,颊毛也。抵,击也,音纸:「观齐儿欲以此为俗耶?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新补置,以代移病,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顷之,门下掾赣遂赣,古送反,耆老大儒教授数百人,拜起舒迟,博出教主簿以此教告主簿。赣老生不习吏礼,主簿且教拜起,闲习乃止。又敕功曹官属多褒衣,大衣召音绍谓大乱,病#┎恢薪,诙茸越褶蚴芬陆粤钊サ厝寸博,尤不爱诸生所,至郡辄罢去。议曹曰:岂可复置谋曹耶?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言不能用,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掾史礼节如楚、赵。吏博治郡,尝令属县各用其豪杰以为大吏,文武从宜各因其材而任之。县有剧贼及它非常博,辄移书以诡责之。其尽力有效,必加厚赏。怀诈不称,诛罚辄行称,副也,以是豪强执心{{执心,之涉反}}。姑幕县有群辈八人执仇廷中,皆不得于县廷之中执仇杀人,而其贼亡,捕不得也。长吏自系书言府,贼曹掾史自白请至姑幕,事留不出功曹。诸掾即皆自白,复不出。于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丞,掾曰:「以为县自有长,吏府未书尝与也。丞掾谓府当与之耶与读皆曰预?阁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曰隐度其言口授之。占,之瞻反。府告姑幕,令丞言贼发不得有书言巳得县之文书如此。檄到,令、丞就职,游徼王卿力有馀如律令游檄职,主捕盗贼,故云如律令。王卿得敕,惶怖,亲属失色,昼夜驰骛十馀日间,捕得五人。博复移书曰:王卿忧公甚效,檄到赍阀阅诣府阀,功劳也。阅,所经历也,部掾以下亦可用,渐尽其馀矣部掾,所部之掾也,其操持下皆此类也。以高第入守左冯翊,满岁为甄。其治左冯翊,文理聪明,殊不及薛宣,而多武谲,网络张设少爱利,敢诛杀言少仁爱而不能便于人,然亦纵舍,时有大贷纵,放也。舍,置也。贷,谓宽假于下也。音土戴反,下吏以此为尽力。长陵大姓尚方禁姓尚方,名禁,少时尝盗人,妻见斫创,著其颊。府功曹受赂,白除禁调守尉。博闻知,以它事召见,视其面果有瘢,博辟左右,问禁辟读曰辟,是何等创也?禁自知情得言其得被斫之情状,叩头服状。博叹曰:「丈夫固时有是言情欲之事,人所不免。冯翊欲洒卿耻,手文拭用禁洒音先里反。手文音丈粉反,能效不禁,且喜且惧,对曰:「必死言尽死力也。博因敕禁毋得泄,语有便宜,辄记言不泄手文拭之言而外有便宜之事,为书记以言于博,因亲信以为耳目。禁晨夜发起部中盗贼及它伏奸有功效。博擢禁连守县令。久之,召见功曹闭阁,数责以禁等事,与笔札自记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积累,前后受取之事,欺谩半言断头矣谩,诳也,音慢,又莫连切。功曹惶怖,具自疏,奸赃大小不敢隐。博知其对以实,乃令就席受敕,自改而已。投刀使削所记,遣出就职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跎,博遂成就之言进达也

何武为楚内史,迁沛郡太守。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简,欲除史先为科例,以防请ⅰ。

后汉孔奋繇武都郡丞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雠,郡中称为清平。

羊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令悉逆知其状,郡内惊悚,莫不震慑。

法雄为青州刺史,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

栾巴为桂阳太守,视事七年,政事明察。

荀淑为朗陵侯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

刁题为鲁、东海二郡相,性抗厉有明略,所在称神。陈蕃为乐安太守,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馀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王吉为沛相,吉宦者,王甫养子,年二十馀,晓达政事,能断察疑狱,发起奸伏,多出众议。课使郡内,各举奸吏豪人,诸尝有微过酒肉为赃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谢夷吾为荆州刺史,雅性明达,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章帝巡狩,驾幸鲁阳,有诏敕荆州刺史入博,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帝临西厢,南面夷吾处东厢,分帷隔中央,夷吾所决正一县三百馀事与帝合。帝叹息曰:「诸州刺史尽如此者,朕不忧天下,常以励群臣」。

马严为陈留太守,下车,明赏罚,发奸慝,郡界清静。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惶急,各以状闻。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诏书敕问,使驿系道严,固执无贼。后卒如所言。

张禹为杨州刺史,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

黄昌为蜀郡太守,李根年老,多悖政,百姓称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馀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他疆。

魏仓慈为敦煌太守,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曹不满十人。

袁涣为梁相、鲜斐ぢ泪善。朱渊、袁津遣使行学,还召用之与相见,出署渊师友祭酒,津决,疑祭酒,渊等因各归家,不受署。岐大怒,将吏明收渊等,皆杖杀之。议者多非焉,涣教勿劾。主簿孙徽等以为:「渊等罪不足死,长吏无专杀之义。孔子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谓之师友而加大戮。刑名相伐,不可以训。涣教曰主簿以不请为罪,此则然矣。谓渊等罪不足死则非也。夫师友之名,古今有之。然有君之师友,有士大夫之师友。君置师友之官者,所以敬其臣也。有罪加于刑焉,国之法也。今不论其罪而谓之戮师友,斯失之矣。主簿取弟子戮师之名而加君诛,臣之实,非其类也。夫圣哲之治,观时而动,容不必循,常将有权也。间者世乱,民陵其上,虽务尊君卑臣,犹或未也,而反长世之过,不亦谬乎!」遂不劾。

司马岐为陈留相,梁郡有系囚千数,连及数岁不决,诏书徙狱于岐。属县请豫治牢具,岐曰:「今囚有千数,既巧诈难符,且已倦楚毒,其情易见,岂当复久处囹圄耶?」及囚至,诘之,皆莫敢匿诈,一朝决竟,遂超为廷尉。

陈矫为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

王修为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蜀杨洪,字李休,诸葛亮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晋苟谖兖州刺史,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陶侃为荆州刺史,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已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木,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纪瞻为会稽内史时,有诈称大将军府符,收诸军令,令受拘。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使者,果伏诈妄。刘颂为淮南相,任官严整,有政绩,旧修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

刘道规为荆州刺史,善于为治,政刑明理,州民莫不畏而爱之。

周处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前秦苻融为司隶校尉,苻坚及朝臣雅皆叹服疑狱,莫不折之于融。融观色察形,无不尽其情状。

南齐王敬则,历南兖州刺史、丹阳尹。虽不大识书,然性警黠,临州郡,令省事读辞,下教判决,皆不失理。

豫章王嶷为荆州刺史,时太祖辅政,务在约省,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遣三千馀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

裴昭明为始安内史,郡民龚元宣云:「神人与其玉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惑众。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治罪。

梁始兴忠武王心詹为荆州刺史,民辞讼者皆立,能待符教,决狱俄顷,曹无留事,民益悦焉。

安成康王秀,牧荆州。时武宁太守为弟所杀,乃伪云土反。秀明其隐慝,望风首伏,咸谓之神。

萧异为晋陵太守,下车励名迹,除烦苛,明法宪,严于奸吏,优养百姓,旬日之间,郡中大化。

萧景为兖州刺史,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职,文案无拥,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

孔休源为宣惠将军,监扬州,而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无私谒。

张缅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决断允惬,甚称赏之。

江革为会稽郡丞,行府州事。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

陈周、罗鑫豫章内史,狱讼庭决,不关吏手。民怀其惠,立碑颂德焉。

后魏崔光韶知青州事,清直明断,吏民爱之。

杨逸字遵道。为光州刺史,折节绥抚,乃心民务,或日昃不食,夜分不寝,法令严明,宽猛相济,于是合境肃然,莫敢干犯。逸为政爱人,尤憎豪猾,广设耳目。其兵吏出使下邑,皆自持粮,人或为设食者,虽在ウ室,终不敢进。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在州政绩尤美。

陆裕ㄒ舨侥痉矗┪,相州刺史简取诸县︹门百馀人以为假子,诱接殷勤,赐以衣服,令各归家,为耳目于外。于是发奸レ伏,事无不验。百姓以为神明,无敢劫盗者。江文遥为咸阳太守,勤于礼节,终日坐厅事,至者见之。假以恩颜,屏人密问。于是民所疾苦,大盗姓名,奸猾吏长,无不知悉,郡中震肃,奸劫悉止,治为雍州诸郡之最。徵拜骁骑将军。孝明初,拜平原太守。在郡六年,政治如在咸阳。

樊子鹄为兖州刺史,先遣腹心,缘历民间,采察得失。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子鹄责让、穆,并载其罪状,穆皆引伏,于是州内震悚。

宋世景为荥阳太守,县吏三正,至即见之。尝屏人密语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レ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鸡豚。又有一皇苋艘幻,薄S质扯鸡。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鸡豚,取丙丁之帽!」吏贿低贩罪。于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

淮南王他孙法寿为安州刺史,先令所亲微服入境,观察风俗,下车便大行赏罚,于是境内肃然。北齐司马子如行冀州事,甚有声誉,发レ奸伪,寮吏畏伏之,转行并州事。

彭城景思王水攸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郡内肃然。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水攸纤介,知人间事。有湿水、蚕刂、鞑菊、糯琉⒁柚菀,轨度松要臣Ω水。攸察知之,守令毕集水,攸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价直?」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

苏琼为南清河太守,郡中旧贼一百馀人,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盏酒无不即知。

冯翊王润为定州刺史,性廉慎方雅,习于吏职,レ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

郎基为[A13C]川郡守,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而台报下,并允基所陈。条纲既疏,狱讼清息,官民遐迩,皆相庆悦。

后周齐王宪子贵为幽州刺史,贵虽出自深宫,而留心庶政。性聪,过目辄记。尝道逢一人谓其左右曰:「此人是县党,何因辄行?」左右不识贵便,说其姓名,莫不嗟服。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师纳货,不言其罪。他日,此师道随例来参,贵乃问曰:「商人烧烽,何因私放?」烽师愕然。遂自首伏,明察如此。

崔兼为钜鹿太守,下车道人,以礼豪族,皆放心整肃,事无巨细,必自亲览。在县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告白须公,不虑不决」。

于仲文字次武,为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蜀中为之语曰:「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

隋乞伏惠为曹州刺史。曹、武旧俗,民多奸隐,户口簿帐,尝不以实,惠下车案察,得户数万。后为齐州刺史,得隐户数千。

裴政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俸散给,察吏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众,合境惶惧,令行禁止。

高权为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裴蕴为京兆赞治,发レ纤毫,使民慑惮。

梁彦光为相州刺史,以静镇之。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作歌称其不能理,坐是免官。岁馀,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文帝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场。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洪恩」,帝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レ奸隐,有若神明,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歌。

辛公义为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简问。十馀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寮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

韦鼎为光州刺史,中州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尝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逼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陈孝意为雁门郡丞,发奸レ伏,动若有神,吏民称之。杨元感为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赃握呦,私楸刂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道其能。

樊子盖为齐州刺史、武威太守,临民明察,下莫敢欺。薛胄为兖州刺史,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称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涂,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马王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禁道力。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海陵郡守,先是以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已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之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罪」。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レ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

唐张亮历怀州刺史,历夏、幽、麟三州都督府长史、督府长史。所莅之职,潜遣左史,伺察善恶,发レ奸隐,动若有神,抑豪强而恤贫弱,故所在见称。

武士蔽涞履┪,扬州都督府长史,移丹阳郡于都,不日而就,时论以为明弧。

李晦,河间王孝恭之子,为右金吾卫将军,兼检校雍州长史。京辇殷烦,奸豪所聚,前后官长,多不能检察。晦纠发其奸,无所容贷,甚为人吏畏服。

姚则天时,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蜀中官吏多贪暴,屡发レ奸,无所容。则天尝谓侍臣曰:「凡为官长者,能清身甚易,得寮属甚难。至于姚可谓兼之矣」。

李栖筠为浙西观察使,浙西大藩,且为中原衣食之本。栖筠明于政术,临事风生,当时嗟伏,若有神助吴溱,贞元中为京兆尹府县掾,吏等以溱自少,因缘外戚为官,当未闲习吏事有疑狱斗竞难决者,多候溱将出府,时方谘呈,冀免指摘瑕噤,诿吭氖颖,啬芘谈错,节举其利病而批押之,未尝分毫差舛,官吏过犯者,以理晓谕之,罕有责罚。

李选历湖南、江西观察使,锐于为理,持下以法,吏不敢欺,而动必知察。

嗣曹王皋累为潭、洪、荆、襄观察使。性勤俭明察,知人疾苦,多设监伺,能参听于下。将吏短长,赏罚必信,每遗人粮肉令自持,量衡以致之。官署布帛,令纵书其幅而印之,以绝吏之更易。

李宪,西平王晟之子。宪宗元和中,历卫、绛二州刺史,累迁江西观察使,后为镇南节度使。宪虽出自勋伐之家,弱冠以吏道自进,前后所至,能平反冤狱,全活无辜者数百人,政无败事,人颇称之。

杨于陵为京兆尹。先是,禁军影占编户,无以别白于陵,请置挟名敕,每五丁者得两丁入军,四丁、三丁者差以条限。繇是京师豪强,复知所畏。

刘栖楚为京兆尹,摧抑豪右,不顾患难,事无大小,必设钩钜,故时人异之。或称其机,往往有类于西汉时赵广汉者。

梁赵图镜荦ㄎ忠武留后,ü恢才播于远迩,至于符籍虚实,财虾牡潜,冈钠涓本,民之利病,无不洞知,庶事简廉,公私俱济。太祖深加慰荐,寻加特进、检校司徒。后唐张宪为兴唐尹,知留守事。宪学识优深,尤精吏道,剖析听断,人不敢欺。

晋高汉筠为曹州刺史,以勾吏积欺在已,妄扰封民,民去者半。汉筠鞫而得情,杀吏于廷,民不逾月,呼寻,比户歌之。

卢文进为昭义节度使,将吏以凶狡相尚,言讼成风,数政不能治,文进至止,鞫其罪必诛之,其事渐息。武臣临事,洁身有断,当时少比。

相里金为忻州刺史,凡部曲私属,皆不令干预民事,但优其赡给,使分掌家事而已,故郡民安之。大有声绩。

安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尝有夫妇共讼其子不孝者,重荣面诘责,抽剑令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诟骂,杖剑逐之,重荣疑而问之,乃其继也,因叱出后射之,一箭而毙。闻者以为快意。繇此境内以为强明,大得民情。

汉刘铢为青州节度使,乾讨凶颓,啻罄区下令捕蝗,略无遗漏,田苗无害。先是,滨海郡邑,皆有两浙回易,务取民利,如有所负。回易吏自置刑案,追摄士民,前后长吏,利其厚赂,不能禁止。铢即告所部,不得与吴越徵偿,及擅行追摄,浙人惕息,莫敢干命。

执心},之涉反}}。姑幕县有群辈八人执仇廷中,皆不得于县廷之中执仇杀人,而其贼亡,捕不得也。长吏自系书言府,贼曹掾史自白请至姑幕,事留不出。功曹、诸掾即皆自白,复不出。于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丞,掾曰:「以为县自有长,吏府未书尝与也。丞掾谓府当与之耶与读皆曰预?阁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曰隐度其言口授之。占,之瞻反。府告姑幕,令丞言贼发不得有书言巳得县之文书如此。檄到,令、丞就职,游徼王卿力有馀如律令游檄职,主捕盗贼,故云如律令。王卿得敕,惶怖,亲属失色,昼夜驰骛十馀日间,捕得五人。博复移书曰:「王卿忧公甚效,檄到赍阀阅诣府阀,功劳也。阅,所经历也,部掾以下亦可用,渐尽其馀矣部掾,所部之掾也,其操持下皆此类也。以高第入守左冯翊,满岁为甄。其治左冯翊,文理聪明,殊不及薛宣,而多武谲,网络张设少爱利,敢诛杀言少仁爱而不能便于人,然亦纵舍,时有大贷纵,放也。舍,置也。贷,谓宽假于下也。音土戴反,下吏以此为尽力。长陵大姓尚方禁姓尚方,名禁,少时尝盗人,妻见斫创,著其颊。府功曹受赂,白除禁调守尉。博闻知以它事召见,视其面,果有瘢,博辟左右,问禁辟读曰辟,是何等创也?禁自知情得言其得被斫之情状,叩头服状。博叹曰:「丈夫固时有是言情欲之事,人所不免。冯翊欲洒卿耻,手文拭用禁洒音先里反。手文音丈粉反,能效不禁,且喜且惧,对曰:「必死言尽死力也。博因敕禁毋得泄语,有便宜,辄记言不泄,手文拭之言而外有便宜之事,为书记以言于博,因亲信以为耳目。禁晨夜发起部中盗贼及它伏奸有功效。博擢禁连守县令。久之,召见功曹闭阁,数责以禁等事,与笔札自记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积累,前后受取之事,欺谩半言断头矣谩,诳也,音慢,又莫连切。功曹惶怖,具自疏,奸赃大小不敢隐。博知其对以实,乃令就席受敕,自改而已。投刀使削所记,遣出就职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跎,博遂成就之言进达也

何武为楚内史,迁沛郡太守。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简,欲除史先为科例,以防请ⅰ。

后汉孔奋繇武都郡丞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雠,郡中称为清平。

羊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令悉逆知其状,郡内惊悚,莫不震慑。

法雄为青州刺史,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

栾巴为桂阳太守,视事七年,政事明察。

荀淑为朗陵侯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

刁题为鲁、东海二郡相,性抗厉有明略,所在称神。陈蕃为乐安太守,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馀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王吉为沛相,吉宦者,王甫养子,年二十馀。晓达政事,能断察疑狱,发起奸伏,多出众议。课使郡内各举奸吏豪人,诸尝有微过酒肉为赃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谢夷吾为荆州刺史,雅性明达,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章帝巡狩,驾幸鲁阳,有诏敕荆州刺史入博,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帝临西厢,南面夷吾处东厢,分帷隔中央,夷吾所决正一县三百馀事与帝合。帝叹息曰:「诸州刺史尽如此者,朕不忧天下,常以励群臣」。

马严为陈留太守,下车,明赏罚,发奸慝,郡界清静。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惶急,各以状闻。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诏书敕问,使驿系道严,固执无贼,后卒如所言。

张禹为杨州刺史,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

黄昌为蜀郡太守,李根年老,多悖政,百姓称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馀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他疆。

魏仓慈为敦煌太守,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曹不满十人。

袁涣为梁相、鲜斐ぢ泪善。朱渊、袁津遣使行学,还召用之与相见,出署渊师友祭酒,津决,疑祭酒,渊等因各归家,不受署。岐大怒,将吏明收渊等,皆杖杀之。议者多非焉,涣教勿劾。主簿孙徽等以为:「渊等罪不足死,长吏无专杀之义。孔子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谓之师友而加大戮。刑名相伐,不可以训。涣教曰主簿以不请为罪,此则然矣。谓渊等罪不足死则非也。夫师友之名,古今有之。然有君之师友,有士大夫之师友。君置师友之官者,所以敬其臣也。有罪加于刑焉,国之法也。今不论其罪而谓之戮师友,斯失之矣。主簿取弟子戮师之名而加君诛,臣之实,非其类也。夫圣哲之治,观时而动,容不必循,常将有权也。间者世乱,民陵其上,虽务尊君卑臣,犹或未也,而反长世之过,不亦谬乎!」遂不劾。

司马岐为陈留相,梁郡有系囚千数,连及数岁不决,诏书徙狱于岐。属县请豫治牢具,岐曰:「今囚有千数,既巧诈难符,且已倦楚毒,其情易见,岂当复久处囹圄耶?」及囚至,诘之,皆莫敢匿诈,一朝决竟,遂超为廷尉。

陈矫为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

王修为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蜀杨洪,字李休,诸葛亮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晋苟谖兖州刺史,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陶侃为荆州刺史,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已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木,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纪瞻为会稽内史时,有诈称大将军府符,收诸军令,令受拘。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使者,果伏诈妄。刘颂为淮南相,任官严整,有政绩,旧修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

刘道规为荆州刺史,善于为治,政刑明理,州民莫不畏而爱之。

周处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前秦苻融为司隶校尉,苻坚及朝臣雅皆叹服疑狱,莫不折之于融。融观色察形,无不尽其情状。

南齐王敬则,历南兖州刺史、丹阳尹。虽不大识书,然性警黠,临州郡,令省事读辞,下教判决,皆不失理。

豫章王嶷为荆州刺史,时太祖辅政,务在约省,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遣三千馀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

裴昭明为始安内史,郡民龚元宣云:「神人与其玉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惑众。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治罪。

梁始兴忠武王心詹为荆州刺史,民辞讼者皆立,能待符教,决狱俄顷,曹无留事,民益悦焉。

安成康王秀,牧荆州。时武宁太守为弟所杀,乃伪云土反。秀明其隐慝,望风首伏,咸谓之神。

萧异为晋陵太守,下车励名迹,除烦苛,明法宪,严于奸吏,优养百姓,旬日之间,郡中大化。

萧景为兖州刺史,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职,文案无拥,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

孔休源为宣惠将军,监扬州,而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无私谒。

张缅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决断允惬,甚称赏之。

江革为会稽郡丞,行府州事。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

陈周、罗鑫豫章内史,狱讼庭决,不关吏手。民怀其惠,立碑颂德焉。

后魏崔光韶知青州事,清直明断,吏民爱之。

杨逸字遵道。为光州刺史,折节绥抚,乃心民务,或日昃不食,夜分不寝,法令严明,宽猛相济,于是合境肃然,莫敢干犯。逸为政爱人,尤憎豪猾,广设耳目。其兵吏出使下邑,皆自持粮,人或为设食者,虽在ウ室,终不敢进。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在州政绩尤美。

陆裕ㄒ舨侥痉矗┪,相州刺史简取诸县︹门百馀人以为假子,诱接殷勤,赐以衣服,令各归家,为耳目于外。于是发奸レ伏,事无不验。百姓以为神明,无敢劫盗者。江文遥为咸阳太守,勤于礼节,终日坐厅事,至者见之。假以恩颜,屏人密问。于是民所疾苦,大盗姓名,奸猾吏长,无不知悉,郡中震肃,奸劫悉止。治为雍州诸郡之最。徵拜骁骑将军。孝明初,拜平原太守。在郡六年,政治如在咸阳。

樊子鹄为兖州刺史,先遣腹心,缘历民间,采察得失。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子鹄责让穆,并载其罪状,穆皆引伏,于是州内震悚。

宋世景为荥阳太守,县吏三正,至即见之。尝屏人密语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レ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鸡豚。又有一皇苋艘幻,薄S质扯鸡。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鸡豚,取丙丁之帽!」吏贿低贩罪。于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

淮南王他孙法寿为安州刺史,先令所亲微服入境,观察风俗,下车便大行赏罚,于是境内肃然。北齐司马子如行冀州事,甚有声誉,发レ奸伪,寮吏畏伏之,转行并州事。

彭城景思王水攸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郡内肃然。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水攸纤介,知人间事。有湿水、蚕刂、鞑菊、糯琉⒁柚菀,轨度松要臣Ω水。攸察知之,守令毕集水,攸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价直?」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

苏琼为南清河太守,郡中旧贼一百馀人,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盏酒无不即知。

冯翊王润为定州刺史,性廉慎方雅,习于吏职,レ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

郎基为[A13C]川郡守,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而台报下,并允基所陈。条纲既疏,狱讼清息,官民遐迩,皆相庆悦。

后周齐王宪子贵为幽州刺史,贵虽出自深宫,而留心庶政。性聪,过目辄记。尝道逢一人谓其左右曰:「此人是县党,何因辄行?」左右不识贵便,说其姓名,莫不嗟服。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师纳货,不言其罪。他日,此师道随例来参,贵乃问曰:「商人烧烽,何因私放?」烽师愕然。遂自首伏,明察如此。

崔兼为钜鹿太守,下车道人,以礼豪族,皆放心整肃,事无巨细,必自亲览。在县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告白须公,不虑不决」。

于仲文字次武,为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蜀中为之语曰:「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

隋乞伏惠为曹州刺史。曹、武旧俗,民多奸隐,户口簿帐,尝不以实,惠下车案察,得户数万。后为齐州刺史,得隐户数千。

裴政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俸散给,察吏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众,合境惶惧,令行禁止。

高权为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裴蕴为京兆赞治,发レ纤毫,使民慑惮。

梁彦光为相州刺史,以静镇之。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作歌称其不能理,坐是免官。岁馀,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文帝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场。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洪恩」。帝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レ奸隐,有若神明,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歌。

辛公义为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简问。十馀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寮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

韦鼎为光州刺史,中州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尝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逼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陈。孝意为雁门郡丞,发奸レ伏,动若有神,吏民称之。杨元感为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赃握呦,私楸刂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道其能。

樊子盖为齐州刺史、武威太守,临民明察,下莫敢欺。薛胄为兖州刺史,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称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涂,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马王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禁道力。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海陵郡守,先是以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已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之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罪」。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レ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

唐张亮历怀州刺史,历夏、幽、麟三州都督府长史、督府长史。所莅之职,潜遣左史,伺察善恶,发レ奸隐,动若有神,抑豪强而恤贫弱,故所在见称。

武士蔽涞履┪,扬州都督府长史,移丹阳郡于都,不日而就,时论以为明弧。

李晦,河间王孝恭之子,为右金吾卫将军,兼检校雍州长史。京辇殷烦,奸豪所聚,前后官长,多不能检察。晦纠发其奸,无所容贷,甚为人吏畏服。

姚则天时,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蜀中官吏多贪暴,屡发レ奸,无所容。则天尝谓侍臣曰:「凡为官长者,能清身甚易,得寮属甚难。至于姚可谓兼之矣」。

李栖筠为浙西观察使,浙西大藩,且为中原衣食之本。栖筠明于政术,临事风生,当时嗟伏,若有神助吴溱,贞元中为京兆尹府县掾,吏等以溱自少,因缘外戚为官,当未闲习吏事有疑狱斗竞难决者,多候溱将出府,时方谘呈,冀免指摘瑕噤,诿吭氖颖,啬芘谈错,节举其利病而批押之,未尝分毫差舛,官吏过犯者,以理晓谕之,罕有责罚。

李选历湖南、江西观察使,锐于为理,持下以法,吏不敢欺,而动必知察。

嗣曹王皋累为潭、洪、荆、襄观察使。性勤俭明察,知人疾苦,多设监伺,能参听于下。将吏短长,赏罚必信,每遗人粮肉令自持,量衡以致之。官署布帛,令纵书其幅而印之,以绝吏之更易。

李宪,西平王晟之子。宪宗元和中,历卫、绛二州刺史,累迁江西观察使,后为镇南节度使。宪虽出自勋伐之家,弱冠以吏道自进,前后所至,能平反冤狱,全活无辜者数百人,政无败事,人颇称之。

杨于陵为京兆尹。先是,禁军影占编户,无以别白于陵,请置挟名敕,每五丁者得两丁入军,四丁、三丁者差以条限。繇是京师豪强,复知所畏。

刘栖楚为京兆尹,摧抑豪右,不顾患难,事无大小,必设钩钜,故时人异之。或称其机,往往有类于西汉时赵广汉者。

梁赵图镜荦ㄎ忠武留后,ü恢才播于远迩,至于符籍虚实,财虾牡潜,冈钠涓本,民之利病,无不洞知,庶事简廉,公私俱济。太祖深加慰荐,寻加特进、检校司徒。后唐张宪为兴唐尹,知留守事。宪学识优深,尤精吏道,剖析听断,人不敢欺。

晋高汉筠为曹州刺史,以勾吏积欺在已,妄扰封民,民去者半。汉筠鞫而得情,杀吏于廷,民不逾月呼,寻比户歌之。

卢文进为昭义节度使,将吏以凶狡相尚,言讼成风,数政不能治,文进至止,鞫其罪必诛之,其事渐息。武臣临事,洁身有断,当时少比。

相里金为忻州刺史,凡部曲私属,皆不令干预民事,但优其赡给,使分掌家事而已,故郡民安之。大有声绩。

安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尝有夫妇共讼其子不孝者,重荣面诘责,抽剑令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诟骂,杖剑逐之,重荣疑而问之,乃其继也,因叱出后射之,一箭而毙。闻者以为快意。繇此境内以为强明,大得民情。

汉刘铢为青州节度使,乾讨凶颓,啻罄区下令捕蝗,略无遗漏,田苗无害。先是,滨海郡邑,皆有两浙回易,务取民利,如有所负。回易吏自置刑案,追摄士民,前后长吏,利其厚赂,不能禁止。铢即告所部,不得与吴越徵偿,及擅行追摄,浙人惕息,莫敢干命。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