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臣部 贤行荐贤忠直,才识贤行。
夫居宫掖之职,亲日月之光,宣达是司,出纳惟允。而乃谦虚繇性,仁恕成风,清约自居,谨厚有裕,斯固君子之所尚,识者之攸崇者也。历代已还,良史所述,事行所异,斯可观焉。
汉北宫伯子姓北宫,名伯子
。孝文时,以长者爱人,故亲近张贺车骑将军安世之兄。孝武时为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孙收养掖庭。贺内伤太子无辜,而曾孙孤幼,所以视养拊循,恩甚密焉。
后汉郑众,字季产,南阳腿宋人。谨敏。和帝时为中常侍。以诛窦宪功,迁大长秋,策勋班赏,每辞多受少,繇是常与议事。与,音预。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和帝时,为中常侍,预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心敦敏,每至休沐,跞彰啪宾,暴体田野。
曹腾,字季舆,沛国谯人。安帝时,为黄门从官。顺帝在东宫,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特见亲爱。腾用事三十馀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及为大长秋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陟缎惫裙厮训闷涫樯,献通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按罪。帝曰:「书自外来,非腾之过」。遂寝。谧通诓晃纤芥,常称谖能吏,时人嗟美。卺嵛司徒告宾客曰:「今身为公,乃曹常侍力焉」。
栾巴,字叔元,魏郡内黄人。《神仙传》云:巴,蜀郡人。
顺帝世,给事掖庭,补黄门令,非其好也。性质直,学览经典,虽在中官,不与诸常侍交接。
良贺顺帝时为大长秋,清俭退厚。阳嘉中,诏九卿举武猛,贺独无所荐引。帝问其故,对曰:「臣生自草茅,长于宫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加士类。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史记》:赵良谓鞅曰:「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非所以为名也。商君卒为秦惠所车裂也。
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辞之。
吕强,字汉盛,河南成皋人。自小黄门再迁中常侍,为人清忠奉公。灵帝时,例封官,以强为都乡侯,辞让恳恻,固不敢当,帝乃听之。
丁肃,济阴人。灵帝时为中官,与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痰、任迦顺、莆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
吴伉,甘陵人。为小黄门博达有奉公称,知不得用。尝托病还寺舍,从容养志。
后魏赵黑,字文静,凉州人。恭谨小心。太武使进御膳,出入承奉,初无过行。累迁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封河内王。克己清俭,忧济公私。时有人欲私赂黑,曰:「官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终无所纳。
孙小,字茂翘,咸阳石安人。太武时,历冀州、并州刺史。所在清约,当时牧伯无能及也。小之为并州,以郭祚为主簿,重祚文才兼美,任之以书记,时人多之。
张宗之,字益宗,河南巩人。以忠厚谨慎为侍御中散。文成时,为东雍州刺史,以在官有称,入为内部坐大官。
张套职。哺0捕ㄊ,唐人。以积劳至曹监,中给事,累迁镇南将军、尚书左仆射。绦怨密,出入机禁二十馀年,未曾有过,繇是被孝文恩宠。
杞嶷,字道德,安定石唐人。小心慎密,恭以奉上,沉迹冗散,经十九年。后以忠谨被擢,累迁中常侍、中曹、侍御。
季坚,字次寿,高阳易人。文明太后临朝,坚为给事中,小心谨慎,常在左右。
仇俨柔和敦敏,有长者风。孝文太和中,为虎牢镇将。王遇,宣武初为兼将作大匠。废后冯氏之为尼也,公私罕相供恤。自以尝更奉接,往来祗谒,不替旧敬,衣食杂物,每有荐奉,后皆受而不让。又至其馆,遇夫妻迎送谒伏,侍立执臣妾之礼。
后唐张承业天讨形太原监军。时卢质在庄宗幕下,嗜酒轻傲,尝呼庄宗诸弟为豚犬,庄宗深衔之。承业恐卢质被祸,因乘间谓庄宗曰:「卢质多行无礼,臣请为大王杀之,可乎?」庄宗曰:「予方招礼贤士以开霸业,七哥何言之过也?」承业因耸立而言曰:「大王若能如此,何忧不得天下!」其后卢质虽或纵诞,庄宗终能容之,盖承业为之藻籍也。及庄宗初行墨制,凡除拜之命,皆成于卢汝弼之手。汝弼既自为户部侍郎,乃请与承业改官及开国邑,承业拒而不受。其后终身但称旧官而已。
张居翰,同光中为枢密使。时内职干政,拜官之务,皆出于郭崇韬。居翰自以羁旅乘时,擢居重地,每于宣授,不敢有所是非,承颜免过而已。伪蜀王衍既降,诏迁其族于雒阳。行及秦川,时关东已乱,庄宗虑衍为变,遣中官向延嗣驰骑赍诏杀之。诏云:「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其诏已经印画,时居翰在密地,覆视其诏,即就殿柱楷去「行」字,改书「家」字,及衍就戮于秦川驿,止族其近属而已。其伪官及从行者尚千馀人,皆免其枉滥,居翰之力也。居翰性和而静,谙悉旧事。在潞州累年,每春课人育,蔬种树,敦本惠农,有仁者之心焉。及明宗入雒阳,居翰谒见于至德宫,待罪雪涕,乞归田里,遂还长安焉。
○内臣部 荐贤
古者稽象纬,建官名,爰设内臣,用谨宫戒。秦、汉仍袭亲任,以隆傅近帷幄之中,受宣机密之命。其有竭节挥们谛哪芍,屹砘秤劳,伎嗽堂,魇锻圃,聍挚∫匝镉。谕跬ゼ鍪鲅贤,用熙乎帝载。致国富良士,野无遗材,经济大猷,翊亮鸿业。所以能上应四星之象,其在是乎!
勃辰之内臣晋侯问,原守于勃常ú撑也,)对曰:「昔赵衰以壶餮从径,馁而弗食,言其良且仁,不忘君也。径,犹行也。
故使处原」。从,披言也。衰虽有大功,犹简小善以进之,示不遗劳。
景监,秦孝公之宠臣,孝公欲风压之业,下令国中求贤者。公孙鞅因景监以求见孝公。
缪贤为赵宦者令,时蔺相如为其舍人。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常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赵王。召相如令,使秦、秦无意偿。赵城,相如竟全璧而归。后汉雷曙为大长秋,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宏,农Й[A13C]、川棠赵典等。
唐吐突承璀自神策中尉出为淮南监军使,及徵入,复为中尉,乃引节度使李臀相。元和十二年,徵拜门下侍郎、平章事,退涑鋈胂灾,厮夭灰怨。辅自许年侵,势过颇安外镇。登祖筵,闻乐而泣,且曰:「宰相之任,非吾所长也」。行颇缓,至京师,又辞疾归第。既朝谒,亦不领政事,竟以疾辞,罢为户部尚书。
崔潭峻为荆南监军使,时监察御史元稹谪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潭峻礼接,不以掾吏遇之,尝徵其诗什讽诵之。长庆初,潭峻归朝,出稹《连昌宫词》等百馀篇奏御,穆宗大悦,问稹安在,对曰:「今为南宫散郎」。即日转祠部郎中、知制诰。
后唐张承业为太原监军,天讨杏闹,萘跏毓獍。芷涓掾冯道归太原,承业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时有周元豹者,善人伦鉴,与道不洽,谓承业曰:「冯生无前程,公不可过」。用管记。卢质闻之曰:「我曾见杜黄裳司空写真图,道之状貌酷类焉,将来必副大用。元豹之言,不足信也」。承业荐为霸府从事焉。
○内臣部 忠直
夫策名委质,守节无二,便蕃左右,尽规竭力,皆忠之属也。《周官》寺人之职,盖所以给事宫掖,周旋禁闼,出纳王命,为之密侍,所以亲信者焉。而有天资直谅,居然异禀,事君尽礼,抗直无挠。或⒎硪圆构,或尽言而竭诚。以至保持正人,申其冤滞,辅翼储贰,制其动摇,或以成荡冠之功,或以立去恶之效,仗节死难,无所顾避,史所记皆可称述焉。
履辰献公时人。即寺人披一云:勃貂,又名勃匙,植楚。
献公使履橙ど,惫子重耳,逾垣履,乘退镀湟曼嗨毂。嫉医惠公立,畏重耳。乃使履秤胱呈坑杀,重耳。重耳闻之,遂奔齐。后返国,大臣吕甥蒈怯,谋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持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祛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履吃唬撼,嫉毒庵,馀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无蒲翟乎?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馀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
管苏,楚人。恭王有疾,告诸大夫曰:「管、苏犯我以义,遗我以礼为处不安,不见不思,然而有得焉。吾死之后,爵之于朝也」。
汉史游,元帝时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
后汉郑众,和帝初,自中常侍加位钩盾令。时窦太后秉政,后兄大将军宪等并窃威权,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众独以一心王室,不事豪党,帝亲信焉。
蔡伦,和帝时为中常侍,尽心敦慎,数犯严颜,辅弼得失。
孙程,顺帝时,自中黄门擢拜骑都尉。永建初,虞诩为司隶校尉。中常侍张防每请⑷∈苴件跞钢,而屡寝不报。诩乃自系廷尉,奏言防罪。防流涕诉帝,诩坐论输左校,防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程与宦者张贤、孟叔、马国等知诩以忠获罪,乃相率奏乞事具内臣规谏门
,时防立在帝后,程乃叱防曰:「奸臣张防,何不下殿?」防不得已,趋就东厢。程曰:「陛下急收防,无令从阿母求请」。阿母,宋娥也。
帝问诸尚书,尚书贾朗素与防善,证诩之罪。帝疑焉,谓程曰:「且出,吾方思之」。于是诩子ダ与门生百馀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梵乃入言之,防坐徙边。贾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诩。
吕强,灵帝时为中常侍。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帝问强所宜施行。强欲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帝纳之,乃先赦党人。于是诸常侍人人求退,又各自徵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中常侍赵忠、夏恽等共构强,云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强兄弟所在贪秽,帝不悦,使中黄门持兵召强。强闻。帝怒曰:「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
后魏赵黑,献文时为侍中,帝将传位京兆王子推,访诸群臣,百官唯唯,莫敢亢言者。唯源贺等辞义正直,不肯奉诏。帝怒,变色复以问黑。黑曰:「臣愚无识,信情率意。伏惟陛下春秋始富,如日方中,天下悦其盛明,万物怀其光景。元元之心,愿终万岁。若圣性渊远,欲顺神味道者,臣黑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献文默然良久,遂传祚于孝文。黑得幸两宫,禄赐优厚。是时尚书李钟牒、诙早貉〔刊肿嘀、惺、槭、汤、纱藜为东徐州,北部主书郎、孙处显为荆州选部监,公孙处为幽州,皆曰有能也,实有私焉。黑嫉其亏乱选体,遂争于殿庭。
杞嶷,孝文时自中常侍迁中曹、侍御尚书。自总纳言,职当机近,诸所奏议,必致抗直。后为泾州刺史,从驾南征,尝参侍左右,以嶷耆老,每见劳问,数追称嶷之正直。
刘鹏与王质等俱为中官。孝文迁雒,鹏尝为宫官。幽后之惑薛菩萨,鹏密谏止之,不从,遂发愤而卒。
张景嵩、毛畅,孝明时俱为黄门,每承间陈元轮恶于帝,元轮出景嵩,畅颇有力焉。灵太后反政,以妹故未即戮,率蹦谕庑喧云:「禄谷胫事。畅等恐祸。及已,乃启帝,欲诏右卫将军杨津密往杀纶。书已成,未及出,缕拗之,告太后云:「景嵩、畅与清河王息邵欲废太后」。太后信之,责畅,畅出诏书草以呈,太后读之。元绿,后妹夫也,知无废已状,意为小解。然缕薰怪不已,遂致疑惑。未几,出畅为顿丘太守,后复出景嵩为鲁郡太守。
北齐田敬宗为中官,后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参伺动静,为周所获。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殴捶服之。每折一体,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唐窦文场,德宗初为中官。泾师之乱,帝召禁军御贼,并无至者,唯文场及宦官霍仙鸣率诸中官及亲王左右从行。
刘贞亮,贞元末为宦官,性忠直蹈义。顺宗寝疾,翰林学士王叔文欲夺宦者兵权,每中官李忠言宣命,内臣无敢言者,唯贞亮建议与之争。知其朋徒日炽,虑隳朝政,乃与中官刘光琦、薛文珍、尚衍、解至等谋,奏请立广陵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大事。及太子受禅,尽逐叔文之党,政事悉委旧臣。时议嘉贞亮之忠荩。累迁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景忠信为中使。元和中,宣武军节度使韩宏为平淮西都统诸军使,齐力攻讨贼,尝径攻乌重裔之垒,重裔御之,中数抢驰,请救于忠武。李光颜以小水殷桥,贼之保也,乘其无备,使大将军田[A13C]宋朝隐袭而取之,遂平其城堑,繇是不克救重裔。宏以光颜违令,取[A13C]及朝隐,将戮之。[A13C]及朝隐勇而材,军中皆惋惜之。光颜畏宏,不敢留。会忠信至,知其情,乃矫诏令所在城系之,走马入见,具其本末。闻宪宗赦忠信,矫诏罪,即往释[A13C]及朝隐。
马存亮为内飞龙使,神策军衙前虞候豆卢著状,告宰相宋申锡与漳王谋反,中尉王守澄将以二百骑就靖恭里屠申锡之家。存亮同入见,争于帝前曰:「今谋反者申锡尔,何不召南司他相会议?今卒然如此,京师企足自乱矣」。守澄不能难,乃止。
杨复光,乾宁中为内侍。巢冠之乱,复光监忠武军,屯于邓州,以遏贼冲。京师舀贼,节度使周岌授伪命,贼使往来旁午。岌尝夜宴,急召复光,左右曰:「周公归贼,必谋害内侍,不如勿往」。复光曰:「事势如此,义不图全」。即赴之。酒酣,岌言及本朝事,复光因泣下。良久曰:「丈夫所感者恩义,所趣者利害。如不顾恩义,不规利害,非夫也。公自匹夫享公侯之贵而舍十八叶天子,而北面臣贼,何恩义利害之可言乎!」声泪俱发,岌亦为之流涕。岌曰:「岌不能独力拒贼,貌奉而已,而心图之,故召公言事」。沥酒为盟。是夜复光乃遣其假子赀守亮杀贼使于传舍。
后唐张承业为太原监军,武皇属以后事曰:「吾儿孤弱,群庶纵横,后事,公善筹之」。承业奉遗顾援,立嗣主,平内难,策略居多。庄宗深感其意,兄事之,亲幸承业私第。时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诸宅王之贵,介弟在晋阳宫,或不以其道,干于承业,悉不听,逾法禁者必惩,繇是贵戚敛手,民俗不变。或有中伤承业于庄宗者,言专弄威柄,广纳赂遗。庄宗岁时还晋阳宫省太后,须钱蒲博给伶官,尝置酒于泉府。庄宗酒酣,命兴圣宫使李继岌为承业起舞。既竟,承业出宝带币马奉之。庄宗指钱积谓承业曰:「和哥继岌小字和哥。
无钱使七哥,七哥,谓承业也。
与此一积宝马,非殊惠也」。承业谢曰:「郎君歌舞承业,自出已俸钱,此钱是大王库物,准拟支赡三军,不敢以公物为私礼也」。庄宗不悦,使酒侵承业。承业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之谋,惜钱为大王基业,王若自要散施,何访老夫不过财尽兵散,一事无成!」庄宗怒,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引庄宗衣,泣而言曰:「仆荷先王遗顾,誓为本朝诛汴贼。王为惜库物,斩张承业首,死亦无愧于先王,今日请死!」阎宝解承业手,令退。承业诟宝曰:「党温逆贼,未尝有一言效忠而敢依阿言!」舀附挥拳踣之。太后闻庄宗酒失,急召入。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叩头谢承业曰:「吾杯酒之间,忤于七哥,太后必怪吾七哥为吾痛饮两卮分谤,可乎?」庄宗连饮四锺,劝承业,竟不饮。庄宗归宫,太后使人谓承业曰:「小儿忤特进,已笞矣,可归第」。翌日,太后与庄宗俱幸其第,慰劳之。
焦彦宾为西川监军使,在同光世有军功,守道忠正,为巷伯之英秀。
○内臣部 才识
语曰之才之美,又曰多学而识。若乃位居丹禁,职重内庭,性识通明,学术优异,或精于明法,或审于音律,或知星而察变,或制艺以济时信,为道不群,故希世而可贵者也。
秦赵高始皇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军府令,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
汉赵谈,文帝时,宦者以星气幸。
李延年,中山人。武帝时,给事狗监中主猎犬也
善歌,为新变声。是时帝方兴天地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跞〕幸庀腋杷造诗,谓之新声曲。
宏恭,宣帝时为中黄门,明习法令。故事,史游,元帝世为黄门令,作《急就》一篇。
后汉蔡伦,和帝时为中常侍,有才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后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元初四年,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雠校汉家法令,伦监典其事。
李延,灵帝时为中官,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事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
赵涛中官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吴伉为小黄门,善为风角博达,事奉公称之。
后魏剧鹏,孝文时为给事中,粗通经史,闲晓文事。
王质颇解《书》学,为中曹吏,内典监,累迁至大长秋。贾粲颇涉书记。宣武末,渐被知识,得充内任。
北齐田敬宗,年十四五,便好读书,既为门侍,伺隙便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观古人节义事,未尝不感激沉吟。颜之推重,其勤学甚加开奖,后遂通显。
唐李辅国粗知书计,为仆事高力士,年且四十馀,令掌闲厩簿籍。
孙知古,为内侍。初,田承嗣于魏州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宇,知古因使宣慰,潜讽承嗣,遽毁除之。知古使还,具以闻,以承嗣同平章事奖之也。
鱼朝恩,天宝末入内侍省。性黠慧,善宣阃ㄊ榧啤。
杨复恭,幼入内侍省知书,有学术,累迁至观军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