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十二

○帝王部 巡幸第一

《易》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书》曰:「五载一巡狩,群后肆朝。蔡邕云:「天子车驾所至,民臣以为徼幸,故谓之幸」。汉制曰:「巡狩之制,以宣声教」。如此,则王者巡幸之礼,有自来矣。是故省风俗,见高年,所过必给复,所至必赦宥出警、入跸清道,而郊驾春游,秋豫从容以展义,必有节制,是谓《礼经。管子曰:「先王之游春出原,农事之不本秋,出补人之不足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盖豫行教化,勉民事而已,岂徒事车辙马迹以遍天下者乎?

黄帝南巡狩,至于东滨泽。

舜既陟帝位,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既班瑞之明月乃巡岱宗泰山四岳。所宗燔柴,祭天告至,望秩于山川东岳诸侯境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谓五岳牲礼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视百子男,肆觐东后遂见东方之国君,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合四时气节,月之小大,日之甲乙使齐也。律,法制及尺、寸、斛、斗、斤、两皆均同,修五礼五玉修吉、离、宾、军、嘉之礼,五等诸侯执其玉,三二生一死贽三帛,诸侯世子执公之孤。执缠附庸之君,执黄二生,卿执羔,大夫执雁。一死士,如器,卒乃复卒终复还器,谓圭璧如五器,礼终则还之玉帛,生死则否。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岱南岳衡山,自东岳南巡,五月至。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初西岳华山,初谓岱宗。十有一月,巡狩至于北岳,如西礼北岳恒山。归,格于艺祖,用特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言则考特一牛。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各会朝于方岳之下,凡四处,故曰四时。将说敷奏之事,故申之尧、舜同道,舜治则然。尧又可知,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敷,陈,奏进也。诸侯四时,各使陈进治礼之音,明试其言,以要其功,或则赐车服以表显其用

三十九年,南巡狩臣钦若等曰:「凡巡幸不书年月,及无还宫月日者,皆史阙」。。夏禹十六年,东狩,会诸侯江南计功一大禹至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名苗山曰会稽

周成王抚万邦,巡侯甸即政抚万国,巡行天下。侯服甸服也,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四面征讨,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兆民事,具《帝王亲征门》

穆王时,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王使造父御西巡狩。

恭王二年,游于泾上。

汉高帝初,为汉王。二年十月,如陕镇,抚关外父老。

六年十月,人告楚王信反。帝用陈平计,乃伪游忝问。二月,会诸侯王于陈,楚王迎谒,因执之。

七年夏四月,行如雒阳。如,往也。

八年三月,行如雒阳。九月,行自雒阳至。

九年十二月,行如雒阳。二月,行自雒阳至。

十二年,破淮南王布军,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帝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分惴裳锿,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帝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沭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馀日,帝欲去沛父,兄固请。帝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帝留上张饮三日。

惠帝时出游离宫,奉常叔孙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帝许之。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入居北地,河南为寇。帝幸甘泉蔡邕云:「天子车驾所至,民臣以为侥人幸,故曰幸见令、长、三老、官属,亲临轩作乐,赐以食帛、越巾、佩带之属,民爵有级数,或赐田租之半,故因谓之幸也。甘泉在阊舯厩亓止夤,自甘泉之高奴高奴,上郡之县,因幸太原,见故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留游太原十馀日。七月,自太原至长安。

十年冬,行幸甘泉。

十一年十一月,行幸代。正月,自代还。

十五年四月,幸雍始郊,见五帝。

后元二年夏,行幸或阳宫。

三年二月,行幸代。

四年五月,行幸雍。

五年正月,行幸陇西。三月,行幸雍。七月,行幸代。

武帝元光二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础。

六年六月,行幸雍。

元朔四年冬,行幸甘泉。

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础。

二年冬,行幸雍祠五础。

元鼎四年十月,行幸雍,祠五创,兔窬粢患,栋倩牛酒,行自夏阳,东幸汾阴夏阳、冯翊之县也。河东汾,音扶云切。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隹上,礼毕,行幸荥阳,还至雒阳。

五年十月,行幸雍祠五。此煊饴ぃ,即今之陇山。)登空同山名,西临祖厉河而还。

六年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改为闻喜县。春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改为获嘉县。

元封元年十月,自阊舯崩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还祠黄帝于桥山,乃归甘泉。正月,行幸缑氏,用事华山,至于中岳,遂东巡海上。四月还,登封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

二年十月,行幸雍,祠五创盒,溢檬纤溜炼莱。四月还,祠泰山,至瓠子临决河。

四年十月,行幸雍,祠五,赐ɑ刂、械溃,ɑ刂、性诎、捕ǜ、咂接邢兆、柘、艄卦、谄、浔弊》曰,刂型、ǖ酪、猿、鏊、毂、背、鱿、艄、兀、ㄏ、艄卦诎、捕ǔ那县、)历、独鹿、鸣泽独鹿,山名也。鸣泽,泽名也。皆在涿郡道县北界也,自代而还。幸河东。三月,祠后土,幸中都。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在南郡,望祀虞舜于九嶷,登天柱山在今舒州,自寻阳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邪,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三,增封泰山,还幸甘泉,郊泰础。

六年冬,行幸回中。回中在安定,萧关在其北。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太初元年十月,行幸泰山。十二月,檀高里祠后土,东临。在上郡周阳县勃海望祠蓬莱山,春还,受计于甘泉。八月,行幸安定。

二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三年正月,行幸东巡海上。四月,还,修封泰山,禅石闾石闾山在泰山下阅戏椒绞,垦韵扇,算趟哪甓,行幸回中。

天汉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幸河东,祠后土。

二年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祠明堂,因受计。还,幸北地,祠常山,瘗玄玉。

太始二年正月,行幸回中。

三年二月,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

四年三月,行幸泰山。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五月,还,幸建章宫,大置酒。十二月,行幸雍祠,次髦涟捕ū钡亍。

征和元年正月,还,行幸建章宫。

三年正月,行幸雍,至安定。

四年正月,行幸东莱,临大海。三月,帝耕于钜定(齐国县。还,幸泰山修封。六月,还幸甘泉。

后元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此,煨野捕ā。

二年二月,行幸,汽俏遄豕汽欠龇缦匾病S形,遄跏饕蛞悦宫

宣帝神爵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五凤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二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三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甘露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二年十二月,行幸阳宫在扶风合厍匚。耐,跛起,音信,属玉观属玉,水鸟,似辂。暌允。粢,糁欲切

三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黄龙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元帝初元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四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五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永光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础。

四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五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幸河东,祠后土。冬,幸长杨射熊馆。

建昭元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幸河东,祠后土。

成帝鸿嘉元年二月,行幸初陵,帝始为微行出。

永始四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帝乃帅群臣横大海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介山在汾阴东北,回谓绕过,顾龙门监盐池龙门山在今蒲州龙门县北。盐池在今虞州安邑县南,登历观历山上有观也,在河东蒲阪县,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西岳华山上高峻,故言以望八荒。殷都河内,周都岐、丰,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皆可想见,故云「迹殷、周之虚思。唐,虞风也。虚谓曰墟

元延元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冬,行幸长杨宫,从胡客大校猎宿阳宫。

三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四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绥和元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础。

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慈月,行幸河东,祠后土。后汉光武建武二年二月己酉,幸修武本邑武王伐纣,勒兵于此,改曰修武。今怀州县也。辛卯,至自修武。三年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园庙,因置酒旧宅大会故人父老光武旧宅在今随州枣阳东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

四年二月壬子,幸怀。壬申,至自怀。四月丁巳,幸邺。己巳,进幸临平。属钜鹿。五月,进幸元氏。辛巳,进幸卢奴。六月辛亥,还宫。七月丁亥,幸谯。八月戊午,进幸寿春。十月甲寅,还宫。十一月丙申,幸宛。十二月丙寅,进幸黎丘。

五年正月癸巳,还宫。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庙,进幸湖陵。县名,属山阳。又幸蕃。音皮,属鲁国。己酉,进幸郯。(,县名,属东海。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又幸临淄,进幸剧。是月,还宫。

九年六月丙戌,幸缑氏,登に辕缑氏县有缑氏山、に辕山,有に辕阪,并各在雒阳东南

十年八月乙亥,幸长安,祠高庙。有事十一陵。戊戌,进幸荆ń,衣ぶ蔌驹、聪、兀┦。月庚寅,还宫。

十一年二月己酉,幸南阳。还,幸章陵,祠园陵。庚午,还宫。

十七年四月乙夕,⼙南巡狩,皇太子及右翊公辅、楚公英、东海公阳、济南公康、东平公苍从幸颍川,进幸叶章陵。五月乙卯,还宫。《东观记》曰:上以日食避正殿,读图识,多御座庑下,浅露中风发,疾苦眩甚。左右有白大司马史病苦如此,不能动摇自强,从公出乘车,行数里病差。四月二日,车驾宿偃师,病差数日,入南阳界。到叶,以车骑省留。数日,行黎阳兵马千馀匹,遂到章陵,起居平愈。十月甲申,幸章陵,修园庙,祠旧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十二月,至自章陵。

十八年二月甲寅,西巡狩,幸长安。三月壬午,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历冯翊界,进幸蒲阪,祠后土。四月甲戌,还宫。戊申,幸河内。戊子,至自河内。十月庚辰,幸宜城。今襄州县。还,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还宫。

十九年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又幸淮阳梁、沛。

二十年二月戊子,还宫。十月,东巡狩。甲午,幸鲁,进幸东海、楚、沛国。壬寅,还宫。

二十二年闰正月丙戌,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二月己巳,至自长安。

三十年二月,东巡狩。甲子,幸鲁,进幸济南。闰月癸丑,还宫。七月丁酉,幸鲁国。十一月丁酉,至自鲁。

中和元年正月丁卯,东巡狩。二月己卯,幸鲁,进幸泰山事具《帝王封禅门》。四月癸酉,还宫,己长安,祀长陵。五月乙丑,至自长安。

明帝永平二年十月甲子,西巡狩,幸长安,祠高庙,遂。

有事十一陵。十一月甲申,进幸河东。癸卯,还宫。

三年十月,帝从太后幸章陵,观旧庐,置酒,会阴邓故人诸家子孙并受赏赐。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五年十月,幸邺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愿蒙事具帝王封禅门」。优复。诏复田租,更赋六岁,劳赐掾吏及门阑走卒。六年十月,行幸鲁,祠东海恭王陵会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南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十二月,还幸阳城,遣使者祠中岳。壬午,还宫。

十年闰四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阳,祠章陵。日北至,又祠旧宅。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还,幸南顿,劳飨三老官属。至十二月甲午,还宫。

十三年四月,汴渠成。辛巳,幸荥阳,巡河渠,因渡河登太行,进幸上党。壬寅,还宫。

十五年二月庚子,东巡狩。辛丑,幸偃师,进幸彭城。癸亥,耕于下邳。三月,徵琅邪王京会良城。徵东平王苍会阳都。又徵广陵侯及其三弟会鲁祠东海恭王陵。还,幸孔子宅,又幸东平。辛卯,进幸大梁。至定陶,祠恭王陵。四月庚子,还宫。

章帝建初七年九月甲戌,幸偃师,东涉卷津,至河内。诏曰:「车驾行秋,稼观收获,因涉郡界,皆精骑轻行,无他辎重,不得辄修桥道,远离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出入前后,以为烦扰。动务省约,但患不能脱粟瓢饮耳。所过欲令贫弱有利,无违诏书」。遂览淇园。己酉,进幸邺,劳赏魏郡守令已下,至于三老门阑走。卒,赐钱各有差。劳赐常山、赵国吏人,复元氏租赋三岁。辛卯,还宫。十月癸丑,西巡狩,幸长安。丙辰,祠高庙,有事十一陵。进幸槐里。又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造舟于泾而还。每所到幸,辄会郡县吏人,劳赐作乐。十一月,诏劳赐河东守、令、掾以下。十二月丁亥,还宫。

八年十二月甲午,东巡狩,幸陈留、梁国、淮阳、颍阳。戊申,还宫。

元和元年八月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寺,寺,具也。命司空自将徒支拄。桥梁有遣使奉迎,探知起居,二千石当坐。其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九月辛丑,幸章陵,祠旧宅园庙,见宗室故人赏赐,各寺具也有差。冬十月己未,进幸江陵,诏庐江太守祠南岳。又诏长沙、零陵太守祠长沙定王、舂陵节候、郁林府君还幸苑。十一月己丑,还宫。

二年二月丙辰,东巡狩。乙丑,耕于定陶。辛未,幸泰山。修光武山南坛兆。柴告岱宗,事见《帝王封禅门》。进幸奉高。壬申,宗祀五于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帝配,如雒阳明堂祀。癸酉,更告高祖、太宗、世宗、中宗、世祖、显宗于明堂,各一太牢。卒事,遂觐东后,享赐王侯群臣。戊寅,进幸济南。三月己丑,进幸鲁,祠东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子。壬辰,进幸东平,祠宪王陵。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行至天并关。四月乙卯,还宫。

三年正月丙申,北巡狩,济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羡、六安王恭、乐成王党、淮阳王鞅、任城王尚、沛王定皆从。辛丑,耕于怀。二月壬寅,告常山、魏郡、清河、钜鹿、平原、东平郡太守。诏曰:「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迩,解释怨结也。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华、霍,山名也,今在庐江县西南,亦名天柱山。《尔雅》曰: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东柴岱宗,为人祈福。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平原,升践是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渠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谓永平十二年修汴渠。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圣迹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构,朕甚惭焉。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乙丑,敕侍御史曰:「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奥,风申〗怅〗庵」。戊辰,进幸中山。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于县舍正堂,又祀明帝于始生堂。三月己卯,进幸赵。辛卯,还宫。八月己丑,幸安邑,观盐池。许慎云: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一十六里。今蒲州虞乡县西,九月至自安邑。

章和元年八月癸酉,南巡狩。甲申,徵任城王尚会睢阳。戊子,幸梁。己未,幸沛。九月庚子,幸彭城,东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从。辛亥,幸寿春。己未,幸汝阴。冬十月丙子,还宫。和帝永元三年十月癸未,行幸长安。诏曰:「北狄破灭,名王仍降。(,仍频也。西域诸国,纳质内附,岂非祖宗迪哲重光之鸿烈欤!迪,蹈也。言由祖宗蹈履明智,有重光累圣之德,成此大业,曰兹四人。迪哲。又曰:宣,重光也。寤寐叹息,想望旧京。其赐行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及三老官属钱帛各有差。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十一月癸卯,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庚申,至自长安。

十三年正月丁丑,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

十五年九月,南巡狩,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并从,赐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三老官属及民百年者钱布各有差。十月戊申,幸章陵,祠旧宅。癸丑,祠园庙,会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戊午,进幸忝瘟,俸核而还。忝,谓癜仓菹、兀┦,一月甲申,还。

十六年十一月乙丑,行幸缑氏,登百丕山(,即柏邳山也,在雒州缑氏县南。《尔雅》云:山一成曰「记」作「丕」,并平眉切赐百官、从臣布各有差。安帝建光元年九月戊子,幸卫尉冯石府,赐宝剑、玉驮隅。詹嫉取。

延光三年二月丙子,东巡狩。辛卯,至泰山,柴祭。及祠汶上明堂,如元和二年故事,劳赐郡县作乐。还,幸东平,历魏郡、河内。壬戌,还京,幸太学。四月乙丑,入宫,假于祖、祢。十月,行幸长安。丁亥,会三辅守令、掾吏于长安作乐。闰月乙未,祠高庙。有事十一陵,历观上林昆。

明池十一月乙丑,至自长安。

四年二月甲辰,南巡狩。三月,幸宛。

顺帝永和二年十月甲申,行幸长安,所过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赐粟,人五斛。庚子,幸未央宫,会三辅郡守、都尉及官属,劳赐作乐。十二月乙亥,至自长安。四年十一月丙寅,幸广成苑。

桓帝建和二年三月戊辰,帝从皇太后幸大将军冀府。五月癸丑,北宫掖庭中德阳殿及左掖门火,帝移幸南宫。

和平元年三月,徙幸北宫。

永兴元年三月丁亥,幸鸿池。

二年十一月甲辰,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赐所过道傍,年九十以上钱各有差。

延熹元年十月,幸上林苑。

二年十月壬申,行幸长安。乙酉,幸未央宫。甲午,祠高庙。十一月庚子,有事十一陵。十二月己巳,至自长安。赐长安民粟,人十斛,园陵人五斛,行所过县三斛。

七年十月壬寅,南巡狩。庚申,幸章陵,祠旧宅。戊辰,幸忝瘟俸,核还幸新野祠湖阳公主、鲁哀王舅寿张敬侯庙。光武姊湖阳长公主、新野长公主,兄鲁哀王舅寿、张敬侯樊重,并光武时立。十二月辛丑,还宫。

灵帝光和五年十月,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巡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幸太学。

献帝初平元年二月,迁都长安。三月乙巳,幸未央官。四年十月,太学行礼,帝幸永福门,临观其仪,赐博士以下各有差。

建安元年七月甲子,帝自长安至雒阳。八月辛丑,幸南宫。

魏文帝初为魏王。延康元年六月庚午,南征。七月甲午,军次于谯,大享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八月丙午,行曲蠡,受汉禅。

黄初元年十二月,幸雒阳。

三年正月,行幸许昌宫。三月,行幸襄邑。四月,行还许昌宫。十一月辛丑,行幸宛。

四年正月,筑南巡台于宛。三月丙申,行自宛还雒阳宫。八月,东巡。九月,行幸许昌宫。

五年三月,行自许昌还雒阳宫。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已下,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冬十月,行还许昌宫。

六年三月,行幸召陵。乙巳,还许昌宫。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魏书》载帝于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戈。矛成山林,甲曜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西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七年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坏,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雒阳宫。

明帝大和二年正月辛未,幸长安。四月丁酉,还雒阳宫。

四年八月辛巳,东巡,过繁昌,使执金吾臧霸行太尉事特牛祠受禅坛。乙未,幸许昌宫。十月,还雒阳宫。六年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喜。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九月,行幸摩陂。十二月,行还许昌宫。

青龙元年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是年正月,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

三年十一月丁酉,行幸许昌宫。

四年十月己卯,行还雒阳宫。十二月乙未,行幸许昌宫。

景初元年五月己巳,还雒阳宫初,文帝值天下三分,方隅多事,皇舆亟动,役无宁岁,盖应时之务,非旧章也。明帝凡三军巡狩,所过存问高年,恤疾苦,赐谷帛,有古巡幸之风焉。齐王正始元年八月,巡省雒阳界秋稼,赐高年布各有差。

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四月丙辰,幸太学事见《帝王文学门》

二年五月辛未,幸辟雍,会群臣赋诗。

陈留王咸会元年正月甲子,行幸长安。

晋成帝咸和五年十月丁丑,幸司徒王导第,置酒大会。

咸康元年三月乙酉,幸司徒府。

后魏道武登国二年十月癸卯,幸濡源。十一月,遂幸赤城。十有二月,巡松漠,还幸牛川。

七年七月,行幸漠南,仍筑巡台。

九年三月,帝北巡。五月,田于河东。七月,还幸河南宫,事见帝王文学门。

十年五月,幸盐池宫。六月,幸河南宫。

天兴元年正月,帝自中山行幸常山之真定,次赵郡之高邑,遂幸于邺。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乃置行台,以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镇邺。帝自邺还中山,所过存问百姓,诏大军所经州郡,复赀租一年,除山东民赋租之半。二月,车驾至自中山,幸繁垂。三年五月己巳,东巡,遂幸涿鹿,西幸马邑,观水垒源。七月壬子,还宫。

六年九月,行幸南平城,规度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辛未,还宫。

天赐元年十有二月戊辰,幸豺山宫。

二年二月癸亥,还宫。

三年二月乙亥,幸代园山,建五石亭。三月庚子,还宫。四月庚申,复幸豺山宫,登定襄角史山,又幸马城。甲午,还宫。八月甲辰,行幸豺山,遂至青牛山。丙辰,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石漠。九月甲戌朔,幸漠南盐池,渡漠北之吐盐池。癸巳,南还长川。丙申,临观长陂。十月庚申,还宫。

四年五月,北巡,自参合陂东过蟠羊山,大雨,暴水流,辎重数百乘,杀百馀人。遂东北逾石漠,至长川,幸濡源。七月,车驾自濡源西幸,会合陂,乃还宫。八月,幸豺山宫。十有一月,还宫。

五年正月,行幸豺山宫,遂如参合陂,观渔于延水,至甯川。

明帝永兴四年七月,东巡。己夕,⼙大居谑会山。戊子,临去畿陂观渔。庚寅,至于濡源,西巡,幸北部诸落,赐以缯帛。八月庚戌,还宫。壬子,幸西宫,临板殿大享,群臣将吏即以田猎所获各赐之。十二月,北巡,至长城而还。

五年正月己卯,幸西宫。三月庚戌,幸高柳川。甲寅,还宫。四月乙卯,西巡。五月乙亥,行幸阒芯晒。六月,西幸五原,校猎于骨罗山,获兽十万。七月,还幸登薄山,帝观宣武、游幸刻石颂德之处,乃于其旁起石坛而荐飨焉,赐从者大杏谏较卤戌,自大室西南巡都部落,赐其渠帅缯布各有差。遂南次定襄大落城,东逾七岭山,田于善无川。八月癸卯,还宫。丁丑,幸豺山宫。癸未,还宫。

神瑞元年正月辛巳,幸繁创,屯豕已下,至于士卒,百工布帛各有差。二月戊戌,还宫。庚戌,幸豺山宫。五月辛酉,还宫。六月戊申,幸豺山宫。丁亥,还宫。

二年四月,北巡。五月丁亥,次于参合,东幸大甯。丁未,田于四岬山。六月戊午,幸去畿陂观渔。辛酉,次于濡源。筑立蚍钐ㄉ浒仔苡。谕桥I交裰。丁卯,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南次石亭,幸上谷,问百年,访贤俊,复田租之半。壬辰,幸涿鹿,登乔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甯,登历山,祭舜庙。七月,还宫,复所过田租之半。十月辛酉,行幸沮洳城。癸亥,还宫。十一月丁亥,幸豺山宫。庚子,还宫。

泰常元年正月甲申,行幸豺山宫。戊子,还宫。六月丁巳,在上郡周阳县在蒲阪县北巡。七月甲申,帝自繇鹿陂西行。大居谂4ǖ歉山,临殷繁水而南,观于九十九泉。戊戌,还宫。十月壬戌,幸豺山宫。十一月甲戌,还宫。

二年四月丁巳,幸高柳。壬戌,还宫。五月,西巡,至于阒兴,旒煤犹镉诖竽。十二月壬申,幸大甯长川。

三年正月丁酉朔,帝自长川诏高车中郎将薛繁率高车丁零十二部大人众北略,至弱水,降者千馀人,获牛马二万馀头。三月庚戌,幸西宫。五月,东巡,至濡源及甘松。七月乙酉,西还。戊午,至于京师。

四年四月辛巳,南巡狩,幸雁门,赐所过无出今年租赋。五月庚寅朔,观渔于水垒。驾还,复一年租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甲申,还宫,复一年田租。

五年正月丙戌朔,自薛林东还,至于屋窦城,飨劳将士,大卸日班禽兽以赐之。己亥,还宫。六月丙寅,行幸翳犊山。七月丁酉,西至于五原。丁未,幸阒写笫掖痛诱叽兜邪,嗽鹿锖セ构。

六年正月辛未,行幸公阳。六月,北巡,至蟠羊山。七月,西巡,猎于祚山,亲射虎,获之,遂至于河。八月庚子,大居诙夸揪旁,赂戌还宫。十月己亥,行幸代。十有二月丙申,巡狩至于阒小。

七年正月甲辰朔,自阒形餮残行,椅蓠汲谴,痛诱叽兜腥日,赐蕃渠帅缯帛各有差。二月丙戌,还宫,赐从者布帛各有差。九月,幸水垒南宫,遂如广甯。辛亥,幸桥山。幽州见其耆老,问其所苦,赐爵号。十月甲戌,还宫,复所过田租之半。十月壬辰,南巡,出自天门关,逾恒岭,四方蕃附大人各率所部从者五万馀人。以奚斤伐滑台,不克南巡,为其声援故也。

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邺,存恤民俗。三月乙巳,田于邺,南归韩陵山,幸汲郡,至于枋头。乙卯,济河而北,西之河内,造浮桥于冶阪津。闰月己未,还幸河内,北登太行,幸高都。辛酉,帝还宫晋阳,班赐从官,王公以下至于厮贱,无不г给。五月丙寅,还次雁门,皇太子率留台王公迎于句注之北。庚寅,至自南巡。丙辰,北巡,至于参合陂,游于蟠羊山。七月,幸三会屋侯泉,皇太子率百官以从。八月,幸马邑,观于水垒泉。九月乙亥,还宫。

大武始光元年四月甲辰,东巡,幸大闫咴禄构。

二年六月,幸阒芯晒谒陵庙,西至五原,田于阴山,东至于和兜山。七月,筑马射台于长川,帝亲登台观走马。王公、诸国君长驰射,中者赐金锦缯絮各有差。八月,还宫。

四年正月己亥,行幸幽州。赫连昌遣其弟平原公定率兵二万向长安。帝闻之,乃遣就阴山伐木,大造攻具。二月,还宫。十二月,行幸中山,守宰贪蚊、庹呤数人。癸亥,还宫。

神墼年四月,西巡。六月甲寅,行幸长川。七月,还宫。八月,东幸广甯,临观温泉。九月,还宫。十月甲辰,北巡。壬子,田于牛川。十二月甲申,还宫。

三年正月癸卯,行幸广甯,临温泉,作歌。戊辰,还宫。四月甲子,行幸阒邪。嗽滦行,夷瞎猎于南山。九月甲申,行幸统万,遂征平凉。十一月乙酉,至平凉。己亥,帝幸安定。十二月壬申,东还。

四年正月壬午,次于木根山,大享群臣,赐布帛各有差。二月癸酉,还宫,饮至策勋,告于宗庙,赐留台百官各有差。三月丁丑,行幸南宫。五月庚寅,行幸阒衅,咴录河闲行液游髌鸪谢宫。九月癸丑,还宫。

延和元年二月丙子,行幸南宫。

二年二月壬午,行幸河西。三月壬子,还宫。五月己亥,行幸山北。十一月甲寅,自山北还宫。十二月辛未,幸阴山之北。

三年正月乙未,次于女水,大享群臣,班赐各有差。二月辛卯,还宫。三月甲寅,行幸河西。己卯,还宫。四月丁未,行幸河西。六月甲辰,还宫。十二月甲辰,行幸阒刑延元年。二月丁未,还宫。五月甲戌,行幸阒邪,嗽卤戌,遂幸河西。九月甲戌,还宫。十月甲辰,行幸定州,次于新城宫。十一月己丑,行幸冀州。己巳,校猎于广川。丙子,行幸邺,祀密太后庙。诸所过,对问高年,褒礼贤俊。

二年正月甲寅,还宫。十一月己酉,行幸固阳。闰月壬子,还宫。

三年二月,行幸幽州,存恤孤老,问民疾苦。还幸上谷,遂至代,所过复田租之半。三月己卯,还宫。五月丙申,行幸阒邪,嗽录,「壮叫行液游骶旁录咨昊构。十月癸卯,行幸阒惺。一月壬申,还宫。

五年正月庚寅,行幸定州。三月辛未,还宫。

太平真君元年七月,行幸阴山。九月壬寅,还宫。

三年五月,行幸阴山北。十二月丁酉,还宫。

四年正月庚午,行幸中山。二月丙子,次恒山之阳,诏有司刊石勒铭。是月,克仇池。三月庚申,还宫。

五年二月庚申,行幸庐。三月戊辰,大会于南。甲辰,还宫。五月丁酉,行幸阴山北。九月,帝自河西至于马邑,观于崞川。己亥,还宫。丁未,行幸漠南。十二月丙戌,还宫。

六年正月辛亥,行幸定州,引见长老,存问之。二月,遂西幸上党,观连理,树于玄氏。至吐京,讨徙叛胡,出配郡县。三月庚申,还宫。六月壬辰,北巡。八月,幸阴山北,次于广德宫。十一月辛未,还宫。癸未,西巡。

七年正月戊辰,次东雍。辛未,南幸汾阴。二月丙戌,幸长安,存问父老。丁亥,次昆明池,遂田于岐山阳。四月甲申,至自长安。

八年二月癸未,行幸中山。五月,还宫。

九年二月癸卯,行幸定州。三月,还宫。六月辛酉,行幸广德宫。八月,诏中外诸军戒严。丙戌,幸阴山。

十一年正月乙丑,行幸雒阳。所过郡国,皆亲对高年,存恤孤老。二月甲午,大塾诹荷匠、导菟退餍瓠。四月癸卯,还宫,赐从者及留台郎吏已上生口各有差。正平元年七月,行幸阴山。九月,还宫。十月庚申,行幸阴山。十二月丁丑,还宫。

文成兴安二年五月,行幸崞山。辛卯,还宫。七月辛亥,行幸阴山。己巳,还宫。十一月辛酉,行幸信都、中山,观察风俗。甲午,还宫。

兴光元年六月丙寅,行幸阴山。八月乙亥,还宫。十一月戊戌,行幸中山,遂幸信都。十二月丙子,还幸灵丘,至温泉宫。庚辰,还宫。

太安元年七月丙辰,幸河西。八月丁亥,还宫。

二年八月甲申,畋于河西。十月甲申,还宫。

三年六月,行幸阴山。八月,畋于阴山之北。己亥,还宫。十月,将东巡,诏太宰常英起行宫于辽西黄山。

四年正月,行幸广宁温泉宫,遂东巡平州。庚午,至于辽西黄山宫,游宴数日,亲对高年,劳问疾苦。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观沧海,大享群臣于山下,班赏进爵各有差。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纪行于海滨。戊寅,南幸信都。畋游于广川。三月丁未,观马射于中山,所过郡国赐复一年。丙辰,还宫。七月丙午,行幸河西。九月己巳,还宫。十月甲戌,北巡,至阴山,有故冢毁废,诏曰:「昔姬文葬枯骨,天下归仁。自今有穿毁坟陇者,斩之」。辛卯,次于车轮山,累石记行。

五年六月戊申,行幸阴山。八月庚戌,遂幸阒腥,尚缁构。

和平元年七月壬午,行幸河西。九月庚午,还宫。

二年三月,幸中山,至于邺,遂幸信都。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诏民八十以上一子不从役。是月辛巳,还宫。六月庚申,上幸阴山。己巳,还宫。七月壬午,行巡山北。八月丁丑,还宫。

三年二月癸酉,畋于崞山,遂观渔于旋鸿池。七月壬寅,幸河西。十一月壬寅,还宫。

四年四月癸亥,上幸西苑,亲射虎三头。五月,行幸阴山。九月辛巳,还宫。

五年六月丁亥,行幸阴山。七月壬寅,行幸河西。九月辛丑,还宫。

六年二月丁丑,行幸楼烦宫。三月乙巳,还宫。

献文皇兴元年八月丁酉,行幸武州山石窟寺。

四年十二月甲辰,幸鹿野苑、石窟寺。

五年六月丁未,行幸河西。七月丙寅,遂至阴山。八月丁亥,还宫。

孝文延兴二年闰六月戊午,行幸阴山。

二年八月庚申,太上皇帝并幸河西,拾寅谢罪请降,许之。九月辛巳,并还宫。

五年五月丁未,幸武州山。辛酉,幸车轮山。

承明元年十月辛未,幸建明佛寺,大宥罪人。

太和元年四月丁卯,幸白登山。壬申,幸崞山。

二年二月丁亥,行幸代之汤泉,所过问民疾苦。癸卯,还宫。四月甲申,幸崞山。丁亥,还宫。六月己丑,幸鹿野苑。

三年二月辛巳,帝与太皇太后幸代郡温泉,问民疾苦。己亥,还宫。四月丙申,幸崞山。己亥,还宫。八月乙亥,幸方山,起思远佛寺。丁亥,还宫。

四年四月辛巳,幸白登山。五月丙申朔,幸火山。壬寅,还宫。七月辛亥,幸火山。八月甲辰,幸方山。戊申,幸武州山石窟寺。庚戌,还宫。

五年正月己卯,南巡。丁亥,至中山,亲见高年,问民疾苦。二月丁酉,幸信都,存问如中山。癸卯,还中山。三月辛酉朔,幸肆州。

六年三月辛巳,幸武州山石窟寺,赐贫者衣食。壬午,幸方山。

七年四月庚子,幸崞山,赐所过鳏寡不能自存者衣服粟帛。壬寅,还宫。五月戊寅朔,幸武州山石窟寺。

八年四月甲寅,幸方山。戊午,还宫。庚申,行幸旋鸿池,遂幸崞山。丁卯,还宫。七月乙未,幸方山石窟寺。

九年四月癸丑,幸方山。甲寅,还宫。六月辛亥,幸方山,遂幸灵泉池。丁巳,还宫。七月戊子,幸渔池,登青原岗。甲午,还宫。八月己亥,行幸弥泽。甲寅,登牛头山。甲子,还宫。

十年四月癸酉,幸灵泉池。戊寅,还宫。六月辛酉,幸方山。

十一年五月壬辰,幸灵泉池,遂幸方山。甲午,还宫。

十二年四月乙丑,幸灵泉池。丁卯,遂幸方山。己巳,还宫。七月己丑,幸灵泉池,遂幸方山。己亥,还宫。闰九月辛未,幸灵泉池。癸酉,还宫。

十三年四月丁亥,幸灵泉池,遂幸方山。己丑,还宫。七月丙寅,幸灵泉池,与群臣御龙舟,赋诗而罢。

十四年正月乙丑,行幸方山。二月辛未,行幸灵泉池。壬申,还宫。七月丙午,行幸方山。丙辰,遂幸灵泉池。八月丙寅朔,还宫。

十六年二月壬辰,幸北部曹。历观诸省,巡京邑,听理冤讼。三月丁卯,巡省京邑。

十七年三月辛巳,幸永兴园,徙御宣文堂。八月戊申,幸并州,亲见高年,问疾苦。九月庚午,幸雒阳宫基址。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十月己卯,幸河南城。乙酉,幸豫州。癸巳,次于石济。

十八年正月癸亥,南巡。乙亥,幸雒阳西宫。二月乙丑,行幸河阴,规建方泽之所。壬寅,北巡。癸卯,济河。闰月癸亥,次句注陉南,皇太子朝于蒲池。壬申,至平城宫。癸酉,临朝堂,部分迁留。七月壬辰,北巡。辛丑,幸朔州。八月甲辰,行幸阴山,观愦ǘ∥葱。以奈涮临观讲武。癸丑,幸怀朔镇。己未,幸武川镇。辛酉,幸抚宜镇。甲子,幸柔玄镇。乙丑,南还,所过皆亲见高年,问民疾苦,贫窘孤老,赐以粟帛。戊辰,次旋鸿池。庚午,谒永固陵。辛未,还平城宫。十月辛亥,发平城宫。壬戌,次于中山之唐湖。己巳,幸信都。十一月丁丑,幸邺。己丑,至雒阳。十二月辛亥,南伐。戊辰,至悬瓠。

十九年二月甲辰,幸八公山。戊申,巡淮而东。丙辰,至锺离,将临江水。壬戌,诏班师。三月戊寅,幸邵阳。乙未,幸下邳。四月庚子,幸彭城。癸丑,幸小沛。己未,幸瑕丘。戊辰,幸舾呼舭轿,逶录仔缧一台。丙子,次于石济。癸未,至自南伐。九月丙戌,行幸邺。乙未,还宫。

二十年八月戊戌,幸嵩高。甲寅,还宫。

二十一年正月乙巳,北巡。二月壬戌,次太原。癸酉,至平城。癸未,行幸阒腥。月庚寅,至自阒幸,椅茨涎布、河洗卫胧。丙辰,次平阳。四月庚申,幸龙门。癸亥,幸蒲阪。辛未,幸长安。戊寅,幸未央殿、阿房宫,遂幸昆明池。

宣武景明三年九月,行幸邺,阅武于邺南。十月,还宫。

四年八月,行幸河南城离宫。

正始元年十二月,行幸伊阙。

孝明孝昌二年八月,帝幸南石窟寺,即日还宫。

出帝泰昌元年九月乙巳,帝幸都水,南过雒浪溜窿山Ъ河细,刺镬侗痹。

永熙二年正月己亥,幸嵩高石窟灵岩寺。庚子,又幸散施各有差。十二月丁巳,狩于嵩阳。己巳,遂幸温汤。丁丑,还宫。

三年二月辛巳,幸洪池陂,遂游田。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