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睦亲。
传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盖先王因亲以教爱,自家邦而达天下也。高辛而上,书纪靡详。若夫唐尧亲族,虞帝大孝,夏禹拜敦叙之言,《商书》垂立爱之训。周家忠厚,内睦九族二帝三代以来,何莫繇斯也!已厥后令王率循兹道,乃有赐高年之典,隆闺门之礼,慰抚恩念,发于至诚,┰乏振滞,形于轸恻。逮于弛甸人之戾,续宗正之籍,录其孤息,归其削壤,亲亲之恩,斯为至矣。其帝者之盛德欤!
唐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既,已也。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
。
周成王、燕兄弟、召公作《常棣》之诗而歌以亲之,其诗曰:常棣之华,鄂不кк承华者曰鄂,不鄂足,鄂足得,华之光明,则кк然盛。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к,к然也
。又燕宗室同姓诸侯作《湛露》之诗曰:「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湛,湛露盛貌。丰,草喻,同姓,诸侯也。夜饮之礼,在宗同姓诸侯则成之
。
汉文帝四年五月,复诸刘有属籍,家无所与。赐诸侯王子邑各二千户。
武帝初即位,方好艺文,以淮南王安属为诸父安于武帝服属为从父叔父
辨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说得失及方技赋颂,昏暮然后罢。元朔二年,赐几杖,不朝城阳王子福为海常侯,坐法失爵。武帝平闽、粤,封「福」为「缭藕,畲泳无功,以宗室故侯。
衡山王赐,淮南王安之弟也。安谋反,赐当坐收。有司请逮捕衡山王,帝曰:「诸侯各以其国为本,不当相坐」。建元三年,诸侯王来朝,帝初即位,大臣多冤黾错之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泰强,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恶。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磐石宗也。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至是,天子置酒,中山王胜闻乐声而泣,因言群臣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薰侨獗释。于是帝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元光元年四月,复七国宗室前绝属者。
昭帝后元二年二月,即位。七月,赐长公主及宗室昆弟各有差。
始元二年,以宗室毋在位者,举茂才刘辟疆、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疆守长乐卫尉长乐宫之卫尉也
。
宣帝地节元年六月,诏曰:「盖尝闻尧亲九族以和万国。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惟念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若有贤材,改行劝善,其复属,使得自新」。
甘露三年,乌孙楚主解忧,上言「年老思土,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公主年且七十,赐以公第、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岁卒,三孙因留守坟墓。解忧,楚王戊之孙也。
成帝即位,以淮阳王钦属为叔父敬,宠之异于它国。王上书自陈舅张博时事,颇为石显等所侵,因为博家属徙者求还。丞相、御史复劾钦前与博相遗,私书指意,非诸侯所宜,蒙恩勿治,事在赦前,不悔过而复称。引自以为直失藩臣,礼不敬,上加恩,许王还徙者。建始二年秋,罢太子博望苑武帝为卫太子,作此苑令受宾客也
,以赐宗室朝请者。
平帝元始元年,诏宗室为吏,举廉佐史补四百石言宗室为吏者皆令举廉,各从本秩,而依廉吏迁之为佐史者,例补四百石
。
后汉光武建武二年十二月,诏曰:「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属,所谓侯子孙所属之郡县也。录其见名,上于尚书封拜之
」。
十三年二月,诏宗室及绝国封侯者一百七十三人。明帝时,广陵王荆有罪自杀,帝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服王玺绶,食荆故国六县,又封元寿弟三人为乡侯。明年,帝东巡狩,徵元寿兄弟会东平宫,班赐御服器物。又取皇子舆马,悉以与之。
济南王康在国不循法度,交通宾客。其后人上书告康,招来州郡奸狡,渔阳颜忠、刘子彦等,又多遗其缯帛,案图书谋议不轨,事下考,有司举奏之。帝以亲亲故,不忍穷竟其事,但削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建初八年,章帝复还所削地
。
永平四年四月,楚王英有罪自杀,帝制诏英母许。太后曰:「国家始闻楚事,幸其不然。既知审实,怀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此天命也,无可奈何。太后其保养幼弱,勉饮食诸许,愿王富贵人情也」。已诏有司出其有谋者,令安田宅,许太后薨。复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留获丧事,赙钱五百万。又遣谒者备王官属迎英丧,改葬彭城。加王赤绶、羽盖、华藻如嗣王仪。追爵,谥曰楚厉侯。帝幸彭城,见英夫人及六子,厚加赠赐。
章帝建初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建初八年,章帝复还所削地庭池阁,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谓春青、夏赤、季夏、黄秋、白冬黑也。衣单衣复具曰袭
,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馀悉分布。诸王及子孙在京师者各有差。特赐东平宪王苍及琅琊王京书曰:「中大夫奉使,亲闻动静,嘉之何已?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凄怆,如何如何?间飨卫士于南宫,因阅视旧时衣服,闻于师曰: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哀自至,信矣。惟王孝友之德,亦岂不然。今送光烈皇后假觳巾各一《周礼》「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副编」。郑玄云:「副,妇人首服,三辅谓之假煨」。《汉书》「帛」字作皂」
。及衣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诗国风》曰:「《凯风》,美孝子也。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寒泉在今濮州濮阳县。
。又欲令后生子孙得见先后衣服之制。今鲁国孔氏尚有仲尼车舆冠履,明德盛者,光灵远也孔子庙在鲁曲阜城中,伍缉之。《从征记》曰:「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冠履解见锺离,意传
。其光武皇帝器服,中元二年已赋诸国,故不复送,并遗宛马一匹,血从前缮闲】字,谐龀⑽盼,涞鄹杼炻,恣猿吣菇,袂准其然也前书天马歌》曰: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顷反虏尚屯,将帅在外,忧念遑遑,未有间宁。愿王宝精神,加供养苦」。言至,戒望之如渴。六年,苍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许之,特赐装钱千五百万,其馀诸王各千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及大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床,其钱帛器物无不充备。下诏曰:「礼伯父归宁乃邦。《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之至也。昔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忠贤也,况兼亲尊者乎?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皆勿名」。苍既至,升殿乃拜,天子亲答之。七年,大鸿胪奏遣诸王归国,帝特留东平王苍,赐以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有司复奏遣苍,乃许之。手诏曰:「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为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念王久劳,思得还休,欲署大鸿胪奏,不忍下笔,顾授小黄门,中心恋恋,恻焉不能言。于是车驾祖送,流涕而诀。复赐乘舆、服御、珍宝、舆马、钱布以亿万计。和帝永元十五年,幸章陵,祠旧宅,会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
元兴元年,宗室以罪绝者,悉复属籍。
安帝元初六年,任城国相行弘奏:「王安轻易贪吝,请废之。帝不忍,以一岁租五分之一赎罪。
顺帝阳嘉元年,诏宗室绝属籍者,一切复籍。质帝即位,还王侯所削户邑。
灵帝熹平二年,愍王宠嗣,陈王国相师迁追奏:「前相魏视氤韫布捞焐裣,P曳羌阶,镏敛坏烙,兴咀嗲彩,拐甙秆槭,鞘毙轮锊,澈M蹉Φ。鄄蝗谈醇臃ㄚ,槛车传送是ㄒ。璞彼纶狱使中常侍王杏欠惺榱钍逃史杂考蚀,怯胪豕┘阑,评暇求长,生福而已,无他冀幸械茸帑,手霸诠嬲,而所为不端。迁诬告其王,罔以不道,皆诛死」。有诏赦宠不案。
中平三年,黄巾贼起,甘陵王忠为国人所执,既而释之。帝以亲亲故,诏复国。
魏太祖时,族子真字子丹,少孤,帝哀之,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明帝太和五年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伏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米右蝗顺复,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
景初中,诏曰:「陈思、王植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已下议。尚书中书、秘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撰录植前后所著赋、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晋明帝即位,西阳郡王舴抛荼士劫钞,所司奏免艄仝不问。
恭帝时,有庚戌,制不得藏户,彭城王玄匿五户,桓温表玄犯禁,收付廷尉,既而宥之。
后魏道武即位,秦明王翰子仪以事赐死。仪子纂五岁,帝命养于宫中,恩与诸皇子同时袭卫。王仪坐事死,道武欲敦宗亲之义,诏引诸王子弟令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馀人咸谓与卫王相坐,疑惧,皆出逃遁,将奔蠕蠕,唯陈留王崇独至。帝见之甚悦,厚加礼赐,遂宠敬之。素等于是亦安。
明元永兴四年十一月,内赐宗室近属南阳王良已下至于缌麻之亲,布帛各有差。
大武尝顾乐安王范之长子,良曰:「兄弟之子,犹子也」。亲抚养之。长而壮勇多知,常参军国大计。
献文时,崇旧齿拜华山王鸷曾孙襄阳侯乞斤,外都大官,甚优重。
孝文太和十一年五月,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麻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十七年五月壬戌,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帝亲与之齿,行家人之礼。又尝宴王公、侍臣于清徽堂,命黄门郎崔光、郭祚,通直郎邢峦、崔林等赋诗言志。烛至,公卿辞退,李冲再拜上千万岁寿。帝曰:「卿向以烛至故辞。复献千万之寿,朕报卿以《南山》之诗」。帝曰:「烛至辞退,庶姓之礼,在宗载考。宗族之义,卿等且还,朕与诸王宗室,欲成此夜饮」。又云:孝文诏延四庙之子,下逮玄孙之胄,申宗宴于皇信堂,不以爵秩为列,悉序昭穆为次,用家人之礼。
汝阴王天赐,景穆之子。坐贪残削,除官爵,卒。帝素服哭于思政观,赠本爵,葬从王礼。
南安王桢出为相州刺史,帝饯桢于华林都亭。诏曰:「从祖南安,既之藩任,将旷违千里,豫怀悯恋。然今者之集,虽曰分岐,实为曲宴,并可赋诗申意。射者可以观德,不能赋诗者,可听射也。当使武士弯弓,文人下笔」。孝文送桢于阶下,流涕而别。桢坐事削除。母刘太妃薨,孝文亲幸临慰。及葬,赠布帛采五百段。
齐郡王简,文成第四子。帝尝与简俱朝元明太后于皇信堂,简居帝之右,行家人礼,迁太保。孝文仁孝,以诸父零落,存者唯简,每见,立以待之,俟坐,致敬问起居,停简拜伏。文帝将议革变旧风,大臣有难色。又每引刘芳、郭祚等,密与规模,共论时政。国戚谓遂疏已怏怏,有不平之色。乃令陆凯私喻之曰:「至尊但欲广知前事,直当问其古式耳,终无亲彼而相疏也。国戚旧人,意乃稍解。至于迁雒,改官制服,禁绝旧言。东阳公丕皆所不愿,帝亦不逼之,但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至于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不犹常服,列在坐隅。晚乃稍加弁带,而不能肥稳菀堑,垡圆荒,晁ヌ逯匾嗖磺吭,鸺鞍战捣,堑牢渥铀,锛耙煨胀。跽咚浣响豆爵而利享封邑亦不减。
献文子雍为高阳王,帝时幸雍第,皆尽家人之礼。
北海王详,献文之子,领司徒侍郎、录尚书事。尝别住华林之西隅,与都亭官路密迩相接,亦通后门。帝每潜幸其所,肆饮终日,其宠如此。又详拜受,因其私庆请帝。帝频幸南第,御其后堂,与高太妃相见,呼为阿母,伏而上酒,礼若家人。临出,高每拜送,举觞祝言:「愿官家千万年寿,岁岁一至,妾母子舍也」。
孝明熙平二年八月戊戌,宴道武已来,宗室年十五以上于显阳殿,用家人之礼。
又诏曰:「皇魏开基,道迈周汉,禅建二都,德盛百祀。虽帝祚蕃衍,亲贤并茂,而犹沉屈素履,巾褐衡门,非所谓广命戚族,翼屏王室者也。今可依世近远,叙之列位」。
正光中,诏曰:「周德崇厚,蔡仲享国。汉道仁恕,淮南毕王,皆所以申恩赦戚,蠲荡旧[C260],义彰曩策,咏流前史。顷者,咸阳、京兆王自贻祸败,事繇间惑,犹有可矜,两门诸子,并可听附属籍」。中山王熙弟略以熙举兵略,遂奔梁,梁用为宣城太守。俄而徐州刺史元法僧手处城南叛,州内士庶皆为法僧拥逼梁武乃以略为大都督,令诣彭城接诱初附。略至,屯于河南,为安乐王鉴所破,略惟数十骑入城。梁寻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徵略,与法僧同还。略虽在江南,自以家祸,晨夜哭泣,与法僧言,未尝一笑。梁复除略衡州刺史,未行,会综以城归国,综长史汪革、司马祖骰附士五千人悉见擒。掳孝明敕,有司悉遣革等还南,因以徵略。梁乃备礼遣之,略之。将还也,梁为置酒饯别,赐金银百斤。梁之百官悉送别江上,遣其右卫徐确率百馀人送至京师。孝明诏光禄大夫刁双境首劳问,又敕徐州赐布帛各千疋,除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还达石人驿亭。诏宗室亲党、内外百官先相识者,听迎之近郊。赐帛三千疋,宅一区。其司马始宾除给事中,领直候栗法,光本县令,刁昌东平太守,刁双西兖州刺史。其略所至,一餐一宿之处,无不г赏。寻改封东平王。
孝昌二年闰十一月,诏曰:「顷旧京沦覆,中原丧乱,宗室子女,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
陆昕之尚献文女常山公主,无男,以昕之从兄道第四子彰为后。彰妻即咸阳王禧女。禧诛,养彭城王第,庄帝亲之,略同诸姊。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十二月,御凭愎垡见诸王,叙家人之礼,手诏为宗诫十条以赐之。
后周太祖姊建安长公主子贺兰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帝所爱。
邵惠公,颢第二子导之子,广曾侍食高祖所食会美,持以奉进,高祖悦之。
隋高祖时,河间王弘字辟恶,帝从祖弟也。父元孙死,齐为周所并。弘始入关,与帝相得。帝哀之,为买田宅。唐高祖于宗亲弥见敦睦,遂迎拜揖,如家人之礼焉。武德七年四月丙午,宴王公亲属于文明殿。高祖见长平王太妃,以尊属从家人礼,降阶再拜,酒小阑,徙坐翠华殿。帝赋诗,王公递上寿,赐帛各有差。
太宗贞观十五年五月丁未,幸济北公李第,敦亲亲也。
十七年二月辛巳朔,帝谓侍臣曰:「前代皇王,莫不疏弟爱子,唯汉明帝曾赐诸王,不令子多于弟良史书之垂美后叶,我罔极之恩,情锺诸弟」。于是内外诸王同有班赐。
五月辛酉,改葬元昌及桃怨公之礼,元昌母妻子并宥给其田宅。元昌,高祖第七子也。初封汉王,坐太子承乾事死焉。烫,宗第五子。初封齐王,亦以反死。
十八年三月甲午,幸同安大长公主第。帝以主春秋高,尝有风疾,故亲加省视,赐绢五百疋,侍主疾者赐绢有差。
胶东公道彦,淮安王神通之子。丁父忧,庐于墓侧,容貌柴毁。帝闻而嘉叹,令侍中王志图铱喻。
河间王孝恭,贞观中为襄州行台左仆射。人或告其谋反者,徵还京师,为宪司所告。赦,拜左金紫光禄大夫。
高宗以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即位,诸王及旧在藩者并加真封,满一千户,赐物三千段,中马十匹。
彭王元则薨,高宗为之举哀,赠司徒、荆州都督。柩车至京,帝复罢朝,命百官及诸亲就第展哀。及发引,帝登望春宫望之而哭。
中宗神龙元年二月,诏:「皇室子孙、诸王妃主、驸马等,自垂拱已来,非命者皆不望殡。宜令州县寻求处所,以牲牢致祭。仍追复官爵,备礼改葬其王,并令陪葬。昭、献二陵,有嗣者即令承袭,无嗣者听取近亲为后」。三月,制曰:「君臣朝序,贵贱之礼斯殊。兄弟天伦,先后之仪亦异。圣哲之制,率繇斯道。朕临兹宝枢,信在崇高,负盏、毖羲、涫茏,谥χ敬,退朝私谒,仍用家人之礼。近代以来,罕尊轨度,王及公主,曲致私情。姑叔之尊,拜于子侄。违法背礼,情用恻然。自今已后,宜从革弊。安国、相王及太平公主,更不得跞菸劳踔。乜⌒值芗俺D公主弟、姨、妹等,先告宗属,知朕意焉」。先是,诸王及公主皆以亲为贵,天子之子诸臣叔见者,必先拜告致启事。帝志欲敦叙亲族,故下制以革斯俗。
睿宗唐隆元年七月,制曰:「皇后公主既尊且亲,有迁幽之义,无戮辱之典,仓卒之时,乱兵所及,致不以礼,深用怃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韦氏可一品礼,葬悖逆庶人,可三品礼葬,所司准式」。谯王重福以谋逆死。睿宗诏曰:「集州刺史谯王重福,幼则凶顽,长而险言。皮幸⑻屐,断仁コ⑼ń。混毒弈娌,怀疾蛔幼跃于天。有国有家,莫容于代。往者颇不含忍,令幽絷。自大行晏驾,韦氏临朝,将肆屠灭,尤加防卫。洎天有成命,集于朕躬,永怀犹子之情,庶叶先亲之义。所以开置寮属,往隆刺举,冀其俊改,以怙恩荣。而诖误有徒,狂狡未息,便即私出均州,诈乘驿骑,至于都下,遂逞其谋。先犯屯兵,次烧左掖,计穷力屈,投河而毙。虽人所共弃,邦有常秘,治曳遣淮,榷自招咎。且闻其故,有恻于怀。昔刘长既殁,楚英遂殒,以礼收葬,抑惟旧章。屈法申恩,宜仍旧宠,可以三品礼葬」。
玄宗先天二年二月,诏曰:「朕奉天明命,处受睿图,而皇室子弟未能称职。堂侄馀庆承煦、绍宗行淹祚,洽尔从弟遂志谦等,不能谨身奉法,而乃轻侮国章,摈斥边隅,未为塞责。朕悯其愚昧,屈法申恩,并追赴京,令于国子监安置读书。如悔过自新,克复先训,所司条奏当议其官。皇宗亲更有左贬岭南边远州,非恶逆缘坐等色中,亦宜准此。其有见任别驾,年齿尚幼,未堪理百姓者,宜委中书门下及新兴郡王晋、李斯训等简择追赴京。其禄俸一事已上,并本州委勾,当每季付送入京分付。其馀庆等本州,禄亦准此。宗亲中有才行灼然为众推揖者,按察使具以名闻,朕当擢以不次。自今后有犯赃私、违礼经者,准法科处,刑兹无赦,庶敦睦之情必闻于九族。自家秘止,允洽于群心,宜各勉励,以识朕意」。
开元六年十一月丙申,玄宗亲谒太庙,下诏:「七庙元皇帝已上三祖枝孙,恐有失官序者,宜各五品。京官、皇妃诸家有子孙今在选叙者,量加甄择」。
十一年,太原祀后土毕,大赦天下。皇亲中有文武才用堪任使者,委宗正具名以荐,当有奖擢。
十二年,敕曰:「停继国王,礼合停废,以朕近属,特宜并封郡王」。乃降封再从兄将作大匠嗣江王衣韦为信安郡王,秘书少监嗣蜀王プ为广汉郡王,再从叔太子员外率更令、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再从兄太子员外家令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
十五年七月戊戌,幸宁王宪之第,宪诞辰也。
二十五年五月辛丑,命有司选宗子有才者。宗正荐四从叔前奉天令知正四从叔、前祁县令志远五、从弟雒阳尉遇、六、从弟酸枣丞良五、从弟武进尉フ、五从侄郑县尉瞻五、从侄前宋州参军承嗣,皆授台省官及法官、京县官。诏曰:「至公之用,本无偏党,唯善所在,岂隔亲疏。四从叔知正等咸有才名,见推公族,秉惟清之操,兼致远之资。朕每虑宗盟,不勤于德,尝悬右职,以劝其徒。先委宗卿,精为内举,量能考行,历在逾时,名数则多,升闻盖寡,光膺是选,谅在得人。固可擢以清要,迁于台阁,将观志于七子,冀籍名于八人,宜各悉行,伫闻成绩。《书》不云乎: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冀繇内而理外,必自近而及远。凡今懿戚,可不慎欤!违道慢常,义无私于王法。飞硇Ы诙髌,癖§端人,期于率先,励我风俗,深宜自勉,以副明言」。
七月,帝追念故惠宣太子,深悯其子瑗,乃下制曰:「兄弟之子,于近属而特深,恩礼之情,在诸孤而更切。故惠宣太子男乐安郡王瑗,能自砥砺,克访检续承先绩,休有令闻,宜受赐于千室,俾传芳于万叶。可食实封一千户」。
天宝三载八月,祠九宫礼毕,制皇亲五等已上及九庙子孙、诸亲三等已上未出身与出身其前兹者,选日稍优,与处分见任,更赐勋两转。
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诏持盈、尊师及仪王已下各赐物五百疋,长公主各与一子官。嗣王及郡县主各与一子六品官。皇亲五等已下及九庙子孙及亲等人见任者,并与改转。
三年正月,大赦,诏皇五等已下亲及九庙子孙有材学政理,委宗正寺拣择闻荐」。
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盗入长安,雇跏乩裰孙广武王承宏窃尊号。及京城平,銮舆自陕州还京师。十二月丙申,放广武王承宏于华州,一切不问。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诏「叔祖颍王已下,叔彭王已下弟,蜀王已下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京官,郡县主、嗣王、郡王各与一子出身。
建中元年十一月,自己卯至庚辰,出嫁岳阳、信宁、宜、芳、顺、朗陵、安阳、襄陵、德清、南华、元城、新乡等县主。初,开元中,置礼会院于崇仁里。自兵兴以来,废而不饭,郡县主多不以时,降嫁殆三十年。至有华湔咚浯δ,诠荻,不获觐见。帝初即位,特谒太庙,始与郡县主相见,尊者展其敬,幼者申其爱垤ぬ槠,感动左右。至是,皆以时降嫁,礼物资送,无大小必经圣心,戚族老幼,无不悲惑。
贞元元年十一月癸卯,日南至,上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毕,诏大长公主各与一子七品官,嗣王、郡主、县主各与一子出身。应陪位皇亲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五品一阶,六品已下及当选散官等简选日,优与处分。
五年十二月,诏:「郡县主巩耳
有正员官停者,郡主每季给钱七十千,县主每季给五十千。郡县主巩耳
已亡殁者,亦准支给。先是,其主巩耳
与官罢者,颇不自给。帝务于敦睦,有是命。
六年六月,以部国大长公主薨,其子端州流人萧位等五人并召还。
八年正月壬午,诏:「在京宗室每年三节,宜准百官例宴会。若大选集,赐钱三百千,非大选,集钱三减一。宗室任常参官者同之」。
顺宗初即位,赦制曰:「大长公主、嗣王等,各与一子官及出身有差」。
宪宗元和二年春正月,南郊,赦:宗子中有才用者,委中书门下量才叙用。
敬宗长庆四年正月,即位。三月壬子,大赦。其六宅、十宅诸王女,宜令每年于选人中择端良者降嫁。
宝历二年二月乙卯,襄阳公主自西内有敕归于里第,以其男等有请,从之公主先以罪囚于禁中故也
。
文宗以宝历二年十月乙巳即位,丁巳,以绛王薨。帝不视朝三日,诏曰:「叔父绛王为逆,贼等援立,窃窥大位,既无讨贼之意,遂使忠义御冤。及王师擒妖,义旅问罪,前驱勇气,以致歼殂。伏以太皇后慈仁,思以慰解,宜令有司量事收葬,申恩讨贼,刑礼之中,示于四方,以明朕意」。
太和元年,赦诏:「太后第二等已上亲、大行皇帝、皇太后第一等亲,委中书门下量才叙用。九庙子孙陪位者,各加两阶,仍据始封,每王后与一人出身,委宗正卿简寻图谱,取一房最深翳者充数,具名闻奏。
四年六月,敕:「越王贞实陷非辜,载在国史,子孙久废,奖录所宜,宜付宗正寺寻勘谱谍如是,后嗣具状闻奏」。至是,宗正奏阅实贞诸孙,敕付宗正寺收入属籍,仍赐陪位出身。
七月,赐十六宅诸王绫绢二万疋,以内库充。开成元年八月,诏:「朕因暇日,尝幸戚藩,引见诸王,爰加锡宴。而故信王孙林行列之间,皤然白首,问其年齿,则七十而有七。询其昭穆,则玄宗之闼镫扪鏊伎元之时,威明之礼,大体承训。迨于朕躬,惕然动怀,当食兴叹。况尊祖之义,立爱自亲,尚齿之文,繇家刑国。观其威仪甚整,视听不衰,载怀愍矜,所宜敬异。永惟烈祖之德,用锡孝孙之庆,旌其祚裔,特举徽章,遽申开府之秩,宠以分茅之贵,俾从异等,式是殊恩,可嗣信王,仍赐开府仪同三司」。初,玄宗自藩邸与宁王宪等友睦,既即位,升右都督、刺史、京师,立第宅,通宾客。及在位之久,待诸王益至。天宝末,惟永王一人出入大门,自是累朝子孙,虽白首不入宫禁。帝深思敦叙之义,因是有命。
十二月,帝于禁中会宴,诸王因命讲读。刘仲武每双日入内对诸王,仍令尚食供食二。
年夏五月壬申,帝幸十六宅,召教坊乐人五人,与诸王宴乐。
九月丙戌,封故绛王长女为江华县主,故深王第三女为长寿县主。帝敦睦情深,自近年公主、县主出降者相继。
十月戊戌,诏曰:「《书》载尧典,首陈睦族,《诗》歌周德,实美维城。朕嗣统百王,宪章二代,义虽本于叙族,道无愧于尊贤。式遵旧章,爰举成命。嘉王运循,王展、王通等,孝敬恭恪,敏裕齐庄,播兰ぇ之清芬。炳钟裰,符采易凌,沛献诗,掩楚元古人素风造次。于是师氏典训,周旋以之,固可以超金紫之贵阶,升台铉之崇秩。策勋诏爵,以宠分茅。并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赐上柱国。仍依百官例,给料钱物。检校吏部尚书安王溶检校兵部尚书。颍王桑ㄎ渥诨实郏┮瞬⒋影,俟惈赐料钱。
三年正月,金华县主临邑县主因参贺入内,上言家贫,帝愍之,各赐钱一百贯、采绢一百疋。
四月甲午,幸十六宅,赐诸王宴,颁赐有差。
四年春丁卯,夜于咸泰殿观灯作乐,三宫太后及诸公主并赴宴。
六月甲寅,故越王贞玄孙女道士玄贞进状:曾祖名珍,是越王第六男,先天年得罪,流配岭南,祖父皆亡殁岭外,虽累蒙洗雪,未还京师。去开成三年十二月内,岭南节度使卢均出俸钱接借,哀妾三代,旅榇暴露,各在一方,特与发遣,归就大茔,合诮窕袼纳ヒ,训匠ぐ猜玫耆,ㄏ挛次故,越王坟所在,伏乞天恩,允妾所奏,许归大茔。妾年已六十三,孤露家贫,更无所依」。诏曰:「越王事迹,国史著明,枉陷非韦,寻以洗雪。其子珍他事配流,数代漂零,不还京国。玄贞弱女,孝节卓然,启获四丧,绵历万里。况是近族,必可加恩,行路犹或嗟称,朝廷固须血阜,助委宗正寺、京兆府与访越王坟墓报知。如不是,陪陵任谲,阆、略、崞、湓要氯,粤罹┱赘接借,必使备礼葬毕。玄贞如愿住京城,便配宜观安置。
庚申,帝幸十六宅安王、颍王院宴乐,赐钱各五千贯、绢一千疋、银器二十事。帝与安王,颍王兄弟也,故大宴特异。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二月,南郊。赦曰:「宗子维城,本枝百代,礼既行于配祖,情敢忘于睦亲。应本朝皇亲近属,因缘伪梁之遁,遐远并仰,所在搜访,如非谬妄,即与奏闻。到京委宗正寺大勘不虚,并与量材叙录」。
三年三月丁酉,帝宴皇亲于复宫之山亭,皇子弟如家人之礼,内弟子作乐。
明宗同光四年四月,即位。时河中军校王舜贤奏,节度使李存审,今月三日弃城出奔,不知所在。教曰:寡人允副群情,方监国事,外安黎庶,内睦家亲,庶谐敦叙之规,永保隆平之运。一昨京师变起祸难荐臻于戚属之门,不测惊奔之所,虑因藏窜,滥被伤夷。言念于兹,自然流涕。宜令下河南府及诸道,应诸王眷属等,昨因变起出奔所至,即时津送。如不幸物故者,即量事收瘗以闻」。
长兴元年七月壬午,敕:「先朝诸王,顷因同光末年宫门变起,诸王多奔北京,水公路为部下所害,宜于北京留守寻访之所,各依品秩礼葬讫奏闻」。
闵帝应顺元年正月,陕州康思立言:「河中节度使、洋王从璋在任日用内省绢未填」。帝以昆仲不之报。
晋高祖从父弟ど,少而无赖,弃其家私窜,久流落于民间。及帝镇太原,访求始获之,署为牙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