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念良臣。
良臣之于君也,有股肱之喻,有心腹之寄,故存则倚任,没而追思,此哲王之所同也。汉氏而下,乃有怀其勋烈,念其才德,形于震悼,发乎叹喟。以至申命文学,颂其画像,亲枉舆驾,临其馆舍,或裒述其懿范,或存记其谠言。称咏发于章句,则赙越于夷等。逮夫罢宴停景,惊食流涕,靡涓日而发哀,遥望车而增恸。极云亡殄瘁之痛,深靡蓬予之嗟。斯足以笃爱贤之心,厚同体之义者,传所谓听鼓鼙琴瑟,而必有所思焉,其是之谓矣。
汉成帝时,西羌常有警,帝思将帅之臣追美赵充国,乃召黄门郎扬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充国。宣帝时,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
后汉光武时,祭遵为征虏将军,屯陇下。建武九年春,卒于军。光武愍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成,复亲祠以太牢。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遵之见思若此。帝数嗟叹。卫尉铫期见帝感动,对曰:「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群臣各怀惭惧。
祭彤为太仆,坐伐北匈奴逗挠,下狱免,呕血死。帝雅重彤,方更任用,闻之大惊,召问其疾状,嗟叹者良久焉。
贾复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明帝永平四年,郭丹为司徒,坐事免,卒于家。后帝回朝,会问群臣:「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刘裔对曰:「昔孙叔敖相楚,马不秣粟,妻不衣帛,子孙竟蒙寝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帝乃下南阳访求其嗣。
锺离意为仆射,以上疏出为鲁相后。德阳殿成,百官大会。帝思意言,谓公卿曰:「锺离尚书若在此殿不立」。章帝建初三年,光禄大夫周举卒,朝廷以举清公亮直,方以为宰相,深痛惜之。乃诏告光禄勋、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式闾,以光贤哲。故公叔见诔,翁归蒙述,所以昭忠厉俗,作范后昆。故光禄大夫周举,性侔夷、鱼伯夷,史鱼也。
,忠逾随管,前授牧守。及还纳言,出入京辇,有钦哉之绩,在禁闱有密静之风。予录乃勋,用登九列,方欲式序百物,亮协三事,不永夙终,用乖远图。朝廷愍悼,良为怆然。诗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复会吊,加赐钱十万,以旌委蛇素丝之节焉。
灵帝时,杨赐为太尉,以寇贼免。先是,黄巾帅张角等执随食管仲,左道称大贤,以诳耀百姓,天下襁负归之。赐时在司徒,召掾刘陶告曰:「张角等遭赦不悔,而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搔扰,速成其患。且欲切敕刺史、二千石简别流人,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何如?」陶对曰:「此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庙胜之术也」。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后,帝乃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献帝时,尚书令荀W涞郯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祖日,谓祭祖神之日,因为废乐也。共工氏泛迷队戊,胍晕祖神
。
魏太祖时,郭嘉字奉孝为军祭酒,深见委遇。会疾笃,帝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惟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又与荀J樽、飞思卧唬汗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妒椤吩唬鹤废Х钸,⒉荒苋バ,钠淙思时,事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尝言: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之,当先定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名,推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塥奉孝」,痛哉奉惜哉!」奉孝又表于天子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继续,恩隆后嗣。是以{林之
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睢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繇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钦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王粲,字仲宣,为侍中,从征吴,道卒。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
荀攸字公达,为尚书令,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令曰:「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馀年,无毫毛可非者,真贤人也」。
明帝太和中,中护军蒋济上疏曰:「宜遵古封禅」。诏曰:「闻济斯言,使吾汗出流足。事寝历岁后,遂议修之,使高堂隆撰其礼仪。帝闻隆没,叹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高堂生舍,我亡也」。
晋武帝时,太保、睢陵公王祥薨。时文明皇太后丧始逾月,其后诏曰:「为睢陵公发哀,事乃至今,虽每为之感叹,要未得特叙哀情,今便哭之」。
刘毅为青州大中正,卒,武帝抚几惊曰:「失吾名臣,不得生作三公!」即赠仪同三司,使者监护丧事。
羊祜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及薨,武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沾须鬓,皆为冰焉。
李裔为司徒,薨武帝后,思其清节,诏曰:「故司徒李裔、太常彭灌,并履忠清俭,身没家无馀,积赐裔家钱二百万,锨斛灌家半之。
惠帝时,稽绍为侍中。成都王举兵向京师,帝出御之,绍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惜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稽侍中血,勿去之」。
明帝时,王е为荆州刺史,及卒,明帝与大将军温峤书曰:「痛谢鲲未绝于口,世将复至于此,并盛不遂,其志痛切于心。е明古多通,鲲远有识,致其言虽未足令人改听,然味之不倦,近未易有也。坐视尽如何?」
成帝时,刘超为右卫将军,为帝所亲遇,藓峻之乱,超侍帝石头,峻使任让将兵入收超及侍中锺雅。帝抱持悲泣曰:「还我侍中、右卫!」任让不奉诏,因害之。及峻平,任让与陶侃有旧,侃欲持不诛之,乃请于帝。帝曰:「让是杀我,侍中、右卫者不可宥」。繇是遂诛让。及超将改葬,帝痛命之不已,诏遣高显近地葬之,使出入得瞻望其墓。追赠卫尉,谥曰忠世。将е字。
穆帝时,荀羡为兖州刺史,镇下邳,以疾笃解职。升平二年卒。帝闻之,叹曰:「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谁寄乎!」
后魏太武监国,以穆观为右弼,出则统摄朝政,入则应对左右,事无巨细,皆关决焉。泰常八年,暴疾薨,帝亲临其丧,悲动左右。及即位,每与群臣谈宴,未尝不叹息殷勤,以为自秦以来,佐命勋臣文武兼济无及之者。其见称如此。
于栗┪镇南将军卒栗┳陨,僦稳制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屈桓为镇东大将军,历官公正,帝信任之。真君四年,坠马卒。时太武幸阴山,恭宗遣使乘传奏状,太武甚惜之,谓使人曰:「汝等杀朕良臣,何用乘马?」遂令步归。赠征西大将军。
崔浩为司徒,浩死后,太武北伐。时宣城公李桓疾笃,传者以为卒。帝闻而悼之,谓左右曰:「李宣城可惜」。又曰:「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孝文时,李冲为仆射,卒,葬于覆舟山。后帝车驾自邺还雒,路经冲墓,左右以闻。帝时卧疾,望坟掩涕久之。诏曰:「司空文穆公,德为时宗,勋简朕心,不幸殂逝,⒎刳岭,旋銮覆舟,盼睇茔域,悲仁恻旧,有恸朕哀。可遣太牢之祭,以申吾怀」。及与留京百官相见,皆叙冲亡没之故,言及流涕。
孝明时,崔光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薨,车驾亲临,抚尸恸哭,御辇还宫,流涕于路,为减常膳,言则追伤。每至光坐讲读之处,未曾不改容凄悼。
孝庄帝时,李苗为冠军将军,讨尔朱世隆于河南桥,左右尽死,浮于河。帝闻苗死,哀伤久之,曰:「苗若不死,当应更立奇功」。
后周太祖时,苏绰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卒于位。帝痛惜之,哀动左右。及将葬,乃诏公卿等曰:「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吾欲全其素志,便恐悠悠之徒有所未达。如其厚加赠谥,又乖宿昔相知之道,进退维谷,孤有疑焉」。尚书令史麻瑶越次而进曰:「昔晏子,齐之贤大夫,一狐裘三十年。及其死也,遣车一乘,齐侯不夺其志。绰既操履清白,谦挹自若,愚谓宜从俭约,以彰其美」。太祖称善。及绰归葬武功,唯载以布车。太祖与群公皆步送出同州郭门外。太祖亲于车后酹酒而言曰:「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其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因举声恸哭,不觉失卮于手。至葬日,又遣使祭以太牢,太祖自为其文。
刘亮为车骑大将军、东州刺史,卒。丧还京师,太祖亲临之,泣而谓人曰:「股肱丧矣,腹心何寄!」
隋文帝时,刘行本为太子左庶子,太子虚心敬惮,未卒官,帝甚伤惜之。及太子废,帝曰:「嗟乎!若使刘行本在,男不及此」。又裴政为太子左庶子,多所规正,见称纯终,出为襄州总管,卒官。及太子废,高祖追忆之曰:「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辅,弼之应,不令至此」。
王韶,字子相,为晋王、并州行台右仆射。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谓秦王使者曰:「语尔王,我前令子相缓来,如何乃遣驰驿?杀我子相,岂不繇汝耶?」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又曰:「子相受我委寄,十有馀年,终始不易,宠章未极,舍我而死乎?」发言流涕。因命取子相封事数十纸,传示群臣。帝曰:「其直言规正,示卑益甚多,吾每披寻,未尝释手」。
元岩为蜀王秀益州总管长史。王性好奢侈,惮岩为人,每循法度。岩卒之后,王渐致非法,寮佐无敢谏正者。及秀得罪,帝曰:「元岩若在,吾儿岂有是乎!」
柳裘,开皇初,为曹州刺史。高祖思裘定策功,欲加荣秩,将徵之,顾问朝臣曰:「曹州刺史何当入朝?」或对曰:「即今冬也」。帝乃止裘。寻卒,高祖伤惜者久之。
炀帝时,长孙晟为右骁卫将军,卒,帝深悼惜之,赠甚厚。后突厥围雁门,帝叹曰:「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元寿,为右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兼左翊卫将军,从征辽东。行至涿郡,遇疾卒,时年六十三。帝悼惜焉,哭之甚恸,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后帝追思之,擢子敏为守内史舍人。
唐高祖武德中,许绍为陕州刺史、行军总管。赵郡王孝恭之击萧铣也,复令绍督兵以围荆州。会绍卒,帝闻而伤惜,为之流涕。
太宗贞观四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薨,帝手诏著作郎虞世南曰:「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奄从物化,追念勋旧,痛惜于怀。卿体吾此意,为制碑文也」。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置之灵座焉。后赐房玄龄黄银带,因谓玄龄曰:「如晦与公同辅,朕今日所赐,唯独见公」。因玄然下泣,以黄银辟恶,恐为鬼神所畏,令取金带,遣玄龄亲送于灵所。其后,帝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旦,以告,玄龄,言毕欷,侍卫莫不掩涕,因遣送御食以祭焉。明年,如晦忌日,帝复遣尚书官至第慰问妻子,其国官府佐皆不之罢。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六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阴阳书曰:子在辰,不可哭泣,又为流俗所忌」。帝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辰日」。遂哭之。
十二年,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卒,帝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氐贝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也!」未几,作诗一篇,追思往古兴亡之道。既而叹曰:「锺子期死,伯牙破琴,朕之此篇,将何所视」。因令起居郎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而焚之。世南神识感悟。
十六年,太子太师魏徵薨,帝追思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十八年,宴司徒长孙无忌以下十馀人于丹霄殿,各赐以貘皮,右卫大将军薛万彻豫焉。帝意在赐万彻,而误呼其兄万均,怆然不乐,曰:「万均朕之兄旧,不幸早亡,朕不觉呼名,岂其魂灵欲朕之赐也!」因令取皮呼万均,以同赐而焚之于前,侍坐者无不感叹。是岁,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李大亮卒,帝素服哭于雒阳苑,甚恸。
十九年,车驾征辽,中书令岑文本卒,帝亲临视,抚之流涕。其夕,帝闻岩鼓之声,曰:「文本殒逝,情深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遂命停之。
温彦博为中书令薨,太宗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岩葜仑残粤椤」。
姜确为左屯卫将军。辽东之役,以行军总管督兵攻盖牟城,中流矢而卒,时年五十一。太宗甚哀悼之,为五言诗曰:「凿门初奉卫,仗节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骑术,先亏一篑功。防身不足智,犬旬命有馀。忠悲骖嘶向,路哀笳咽远。空凄凉大树,下流悼满深。衷时人荣之。子骷硭靡匀,匪劳跏掳莩。散大夫!
高宗总章二年,司空、英国公李罐暗畚阶笙嘟。恪等曰:「贞观之初挂丫事朕,荏苒之间,四十馀载,岁月既久,情素可知。此人奉上忠贞,事亲孝谨,执心平直,终始不渝。历事三朝,未尝有过,自古贤臣,罕有其比。忽此殂逝,痛惜良深。此公为性慎,不营产业,今既亡没,当无馀财,所有捕赙,务令优厚」。因泣下久之。开耀元年十二月,太子少保郝处俊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帝甚伤悼之,顾谓侍臣曰:「处俊志存忠正,兼有学识,至于雕饰服玩,虽极知无益。然常人不能抑情弃舍,皆好尚奢侈,处俊常保其质素,终始不渝。虽非元勋佐命,固亦多时驱使。又见遗表,忧国忘家。今既云亡,深可伤惜」。即于光顺门举哀,一日不视事,祭以少牢。
玄宗开元八年,右散骑常侍褚元量卒。帝震悼久之,谓宰相:「宋皋蝴牡仍唬,涸量硕儒,且有德业。朕蚤所师习,每用尊崇,三史、《九经》,前言往行,有可以示卑益时政。规正朕躬,未尝不了了切论。昨闻其属糸广之时,唯以修书为意,永念其逝,实轸于怀。庶事宜皆优厚」。
十五年淖淦湓崛,盏塾蜗桃。斯将出猎,闻纳コ鲡。肴辉唬核整慕袢。赵嵛崮忍娱游,遂中路还宫。
二十二年八月,追赠故大理卿袁仁敬为越州刺史。
仁敬修身简俭,为政以清介称。帝思其为人,乃诏褒赠。
肃宗时,辛憔┨原节度,回纥畏之,数年无烽警之虞,卒,肃宗为之流涕。后宰臣子仪、元载等见帝,言及憔┿,然久之。
代宗大历中,宰相杨绾薨,帝惊悼久之,诏赠司空,仍宣旨谓百官曰:「天不使朕致太平,夺我杨绾之速也。甫及大殓,与卿等悲悼,同怀宰辅。赙赠恩遇哀荣之盛,近来未有其比」。
德宗兴元元年二月,在奉天,赠故永平军节度行营兵马使、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武威郡王贾隐林左仆射,赐实封三百户。隐林累有殊功,性颇朴直,初奉天围解,百寮称贺,隐林⑽枰蛑恃栽唬褐,歆け级莩枷麓笄,齑私宰谏缥藿之休,然陛下性灵太急,不能容忍,若旧性不改,虽朱Г败亡,臣亦恐忧未艾也。帝虚怀纳之,及是,思其谠言功效,故褒赠有加焉,仍赠绢百疋、米百石、丧官给。
贞元元年八月,西平王李晟既卒,时初城盐州,复盐池。帝赐宰相新盐,恻然思之,命致盐于灵座。又特遣中使至晟第存抚诸子,教戒备至。闻愿等有一善,帝喜见于色。九月,以赠太师李晟薨日近,罢九日宴会。十一年十一月辛亥,以前太子宾客李愿为左领军大将军,李凭为右威卫大将军,依前兼中丞,皆太尉晟之子,以免丧故。晟诸子同日授官者凡九人,景辰、李愿及诸弟等九人召见于延英,帝见愿等,悯然久之,曰:「朕虽在此,常念卿等追怀勋旧,何日总之?卿等咸善居襄,或出于等伦,朕甚嘉之」。各赐衣一袭、帛三十疋。
张宏靖为监察御史。时德阳公主下嫁治地,将侵宏靖家庙,宏靖拜章陈情,具述祖考之德宏靖祖嘉贞,相玄宗父延
,德宗慰抚之,不令毁庙宪。元和四年,览贞观故事,见侍中魏徵,谏诤匪躬,诏令京兆尹访其子孙及故居,其居在永兴坊已质卖,更无魏姓,折为九家矣。帝愍之,出内库钱二百万购之,以赐其孙稠及善,仍禁其质卖。
文宗开成四年,司徒、中书令裴度以疾归第。帝思其勋旧,劳问,赐与中使旁午,仍形于咏言御扎。及闻度已薨殁,帝震悼久之,重令缮写,置于灵座。
周太祖时,翟光邺权知京兆尹,光邺卒,帝初闻讣至,然惊叹曰:「天不助馀为治,贤良之臣遽此奄忽,非独予之不幸,亦民之不幸也。伤哉!」
世宗显德六年三月,枢密使王朴暴卒。帝闻之骇愕,即时幸其第,及柩前,以所执玉钺卓地而恸者数四,赏相德宗,抑外戚。
王者膺天禄之重,履至尊之势,非独内德茂也,盖有外戚之助焉,其所繇来尚矣。然而地居贵宠,家承丰富,骄侈不期而自至,礼度因纵而致败。自非见之于未朕,防之于将然,曷以免夫祸机而绥乎吉禄者矣!故有挺英果之断,躬哲惠之美,志绝乎私,爱虑极乎几深,避闺阃之嫌,思名器之重,察其才智,鉴乎古昔,但加体貌之礼,莫参帷幄之议。至有为恶自败,钪于典刑,检身无状,申之以教督。抑损斯在,惩艾兼至,用能恢至公之道,符大中之训,垂之嘉话,为方来之轨范焉。
汉文帝以皇后弟窦广国贤有行,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久念不可。而高祖时大臣馀见无可者谓见在之人
,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
宣帝后,霍光女也。宣帝自在民间,闻知霍氏尊盛日久,内不能善。光薨,帝始躬亲朝政,御史大夫魏相给事中光妻显谓其子禹、闵皆唬喝瓴懿,晃穹、畲蠼军馀业自若,犹言如故也
见曹辈。今夫给事中他人一间,汝能复自救邪?」会魏大夫为丞相,数宴见,言事平,恩侯与侍中金安上等径入出省中,时霍山自若,领尚书,帝令吏民得奏封事,不关尚书。群臣进见独来谓各各得尽言于上也
往,于是霍氏甚恶之。
元帝时,冯野王为大鸿胪数年,御史大夫李延寿病卒,在位多举野王,帝使尚书选第,中二千石定其高下之差也
,而野王行能第一。帝曰:「吾野王为三公,后世必谓我私后宫亲属,以野王为比比例,比音必媚之
。乃下诏曰:「刚强坚固,确然欲大,鸿胪野王是也。心辨善辞,可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是也。洁节俭,太子少傅张谭是也。其以少府为御史大夫」。上繇下第而用谭越,次避嫌不用野王,以昭仪兄故也。野王乃叹曰:「人皆以女宠贵,我兄弟独贱野王,虽不为三公,甚见器重,有名当世」。成帝立,有司奏野王王舅不宜备九卿,以秩出为上郡太守。哀帝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悒悒,即帝位多欲也,有所规正,封拜丁传,夺王氏权。
后汉光武时,冯衍与外戚阴兴阴就交结,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至贬黜。明帝永平中,马援女立为皇后,帝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闾ㄒ越贩抗识,啦患霸。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马防以特进就第,多牧马畜赋敛羌胡,帝不善之,数加谴敕,所以禁遏甚备。繇是权势稍损,宾客亦衰。
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谓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
阎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章精力晓旧典,久次当迁以重职。帝以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
魏太祖初,卞后弟秉当建安时得为别步司马,后尝对太祖怨言,太祖答言:「但得与我作妇弟,不为多邪?」后又欲太祖给其钱帛,太祖又曰:「但汝盗与不为足邪?」故讫太祖世,秉官不移,财亦不益。又诏曰:「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违背,天下共诛之」。
文帝黄初中,欲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按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之台阁,永为后式。
后魏孝文时,李比思皇后从父凤之子也,爵柏人侯。弟安祖、浮阳侯典祖安喜侯道念,真定侯。昆弟四人,以外戚蒙见。诏谓曰:「卿之先世,内外有犯,得罪于时。然官必用才,以亲非兴邦之选。外氏之宠,超于末叶。从今已后,自非奇才,不得复外戚谬班抽举。既无殊能,今且可还」。后列降爵,安祖等改侯为伯,并去军号。唐德宗贞元六年闰四月,诏原富平令侯遵罪停其官。初,遵县人李载配纳元陵园粪,两车愆期,或言替毁载于遵者,因寄怒以痛绝之,载所负之直不过数千,而罚之三百贯,又枷禁拽辱焉。载妹固阏训禄,屎蟮芡豕,奏言,帝命御史台鞫之,具款伏。宰臣董晋、窦参进曰:「李载不纳差科,未为巨蠹。侯遵峻其惩罚,颇越常伦,况是国亲去就有礼,毁损过甚,理当罪责,望贬澧州司户参军」。帝不欲以戚属之故而贬吏,故有是命。
宪宗元和元年九月戊戌,诏曰:「公主、郡主、驸马等所养鹰鹞按放,但于城南不得辄越诸界。其故违者,府县切加简察,录名闻奏」。
十二年十二月,以驸马都尉张克礼、郑何、刘士泾等并停正官,虑以戚属不饭,僖倒室病。
文宗开成四年正月丁夕,⼙夜于咸泰殿观灯,延安公主衣裙宽大,即时遣归。驸马都尉窦水蛔镫吩唬汗主入参,衣服逾制。从夫之义,过有所归。窦水灰、硕崃皆麓颓。
宣宗大中五年八月庚子,敕曰:「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徵科。如邑司擅行文牒隐庇兼匿要人,便委诸军诸使及府县当时捕捉,收禁闻奏。其邑司官吏及印本,缘徵封须行文牒,今即便因他事,搅扰府县。自今以后除徵封外,如缘公事,并令邑司申宗正寺寺司与酌量公事行牒,其邑司并不得擅行文牒」。
○帝王部 尊外戚
《春秋》褒纪侯之义,《大雅》咏申伯之思,盖外戚之尊,其所由来者尚矣。会自周室,降及汉家,厥政弥文,其制增重。崇母后之族贵,皇窭鲋。亲庆延祖考,宠被存没,或追崇名谥,建置寝园。或茂锡骤按,笸劣罹∈,沃罩礼以贲于泉扃,极加等之荣以光其门阀。盖王者展因亲之孝,重齐体之道焉。然能抑河润之势,监肺腑之私,时中而行,盖可宗也。
周桓王将纳后于纪,纪本子爵,故先褒为侯。一云「天子将娶于纪,与之奉宗庙,传之无穷,故封之百里。盖以为天子得娶庶人女,以其得专封也。
汉高祖为汉王元年,封吕后父吕公为临泗侯。文帝即位,薄太后母前死,葬栎阳北。帝乃追封太后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以下使奉守寝庙上食祠如法。栎阳亦置灵文夫人园令,如灵文侯园仪又景窦皇后,景帝母也。亲早卒,葬观津薄,太后诏有司追封。窦后父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济河置园邑二
。
武帝即位,尊皇太后帝母,景帝王后母也
母臧儿为平原君,追尊皇太后。父仲为共侯。仲槐,里人也。槐里起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及平原君薨,葬长陵,亦置园邑如共侯法。
昭帝即位,追尊皇太后帝母,武帝赵婕妤也
外祖赵父为顺成侯,诏右扶风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上官安上官,皇后父祖将军桀子也。初,安女入为昭帝,婕人予安为骑都尉,月馀,立为皇后。安以后父封桑乐侯,迁车骑将军。后母前死,葬茂陵郭东,追尊曰敬夫人,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宣帝地节三年,求得悼后母王媪制,诏御史赐外祖母号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两县户万一千邑,追赐外祖王,乃始谥曰思成侯。诏涿郡治冢百家长丞本号广明,故戾太子传》云:皇孙及王夫人葬广明,其后以置园邑奉守,改曰奉明
,守比灵文园,法帝母史皇孙王夫人也。室置园邑四百家,长丞奉守如法。岁馀,博平君薨,谥曰思成夫人,诏徙思成侯合葬奉明顾成庙。南置园邑长丞,罢涿郡思成园。
许广,汉宣帝许后王父也。帝即位,岁馀,封为昌成君,后封为平恩侯,位特进。广汉薨,谥曰载侯,葬南园旁,置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王奉光,宣帝皇后父也。后立帝,封奉光为邛城侯。元帝即位二年,奉光薨,谥曰共侯,葬长门南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元帝即位,以太子母王妃为婕人,予封其父楚为平阳侯。后三日,婕人予立为皇后,楚位特进。永薨,谥曰顷侯。
成帝许皇后父平恩侯嘉,元帝舅也。嘉自元帝时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八九年矣。及成帝立,久之,以特进侯就朝位。后岁馀,薨,谥曰恭侯。
赵临,成帝赵后父也。后初入宫为婕人,予帝封临为成阳侯。
哀帝傅皇后定陶傅太后从弟子也。哀帝即位,传太后,封傅妃父晏为孤乡侯。傅氏既盛,安尊重。
后汉光武郭皇后父昌,真定人。仕郡功曹。娶真定恭王女虢主。恭王,名普,景帝七代孙。
建武年,后母虢主薨,帝亲临送葬,百官大会,遣使者迎昌丧柩,与主合葬。追赠昌阳安侯印绶,谥曰思侯。
阴隆,光烈阴皇后父也,南阳人。建武九年追爵,谥隆为宣哀侯。
樊重光,武外祖也。建武十八年,帝南祠章陵,过湖阳,祀重墓。追爵谥为寿。张敬侯,立庙于湖阳。
章帝窦皇后父勋,大司徒融孙也。建初七年追爵,谥勋安成思侯。
和帝永元九年,追尊贵人帝母,章帝梁贵人也
,为恭怀皇后制,诏三公、大鸿胪曰:「夫孝莫大亲亲,其义一也。《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朕不敢兴事,览于前世。太宗、中宗,是有旧典太宗文帝中宗宣帝
,追命外祖,以笃亲亲。其追封皇太后父竦为褒亲愍侯,比灵文顺成侯。魂而有灵,嘉斯宠荣,好爵显服,以慰母心。遣中谒者与尚及扈备礼西迎竦丧,诣京师改殡,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建茔于恭怀皇后陵旁。帝亲临送丧,百官毕会。
邓训,邓皇后父也。为护羌校尉,永元二年卒官,十四年后立。元兴元年,和帝以训皇后之父,使谒者持节至训墓,赐者追封,谥曰平寿敬侯。中宫自临,百官大会。
安帝永初元年,爵号太夫人,为新野君万户,供汤沐邑。
安帝元初二年,立阎贵人为皇后。二年,以后父侍中畅为长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四年,卒,谥曰文侯。延光元年,追尊后母宗为荥阳侯。
宋杨女为章帝贵人,安帝之祖母也。安帝即位,追封谥。竦死,汉阳狱故西迎也。杨为当阳穆侯。
顺帝梁皇后父商,恭怀皇后弟叶氏侯雍子也。为黄门侍郎,永建元年袭父封。三年,选商女及妹入掖庭,迁侍中,屯校尉。阳嘉元年,女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更增国土,赐安车、驷马。其岁,拜执金吾。三年,以商为大将军,固称疾不起。四年,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明年,夫人阴氏薨,追号开封君,赠印绶。
桓帝邓皇后父香,和熹皇后从兄子也。后立,帝追赠香车骑将军、安阳侯,印绶。封后母宣为昆阳君。宣卒,赠葬礼皆依后母旧仪。
窦武,扶风平陵人,桓思皇后父也。延熹八年后,初入掖庭为贵人。帝拜武郎中,其冬,立为皇后。武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五千户。明年冬,拜城门校尉。灵帝立,拜武为大将军,更封武为闻喜侯。
灵帝建宁四年,宋皇后立,帝拜后父酆执金吾,封不其乡侯。
何真,南阳宛人,灵思皇后父也。后以选入掖庭,光和三年,立为皇后。明年,追号真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因封后母兴为舞阳君。
献帝伏皇后父完为侍中。兴平二年,后立完迁执金吾。建安元年,拜完辅国将军、仪同三司。
魏明帝太和元年三月,以中山魏昌之安城乡户千追封帝母文昭甄皇后。父上蔡令,追谥曰敬。
毛嘉,河内人,明悼毛皇后父也。太和元年,后立明帝,拜嘉骑都尉,进为奉车都尉。又封博平乡侯,迁光禄大夫。
卞广,文帝母武宣皇后祖父,明帝太和四年追谥广曰开阳君侯,后父远曰敬侯,祖母周封阳都君为恭侯。夫人皆赐印绶。
郭永,安平广宗人,文德皇后父也。明帝太和四年,追谥永为安阳乡敬侯,母董为都乡君。青龙三年,又追改封永为观津敬侯,世妇董为堂阳君,使使者奉策祠以太牢。
齐王甄后,文昭皇后兄俨孙女也。后立,父已没,帝封后母三人乐乡君。
郭满,西平人,明元皇后父也。齐王即位,追封谥满为西都定侯太后。母杜为ぱ艟。
高贵乡公卞,后父隆武宣皇后弟秉孙也。以后父为光禄大夫,位特进,封睢阳侯。妻王为睢阳乡君,追封隆前妻留为顺阳乡君,后亲母故也。
陈留王卞,后父琳,秉弟兰子也。后立时,小已殁,封大妻留曰上阳乡君。
晋武帝泰始九年,追赠景献羊皇后母汉左中郎将蔡邕女陈留蔡氏为之阳县君,谥曰穆。
王肃妻羊氏,武帝母文明王皇后母也。未崇谥号。泰始三年,下诏曰:「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故卫将军兰陵景侯王肃、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内承世胄,出嫔大国,三从之行,率礼无违。仍遭不造,频丧统嗣,抚育众裔,克成家道。母仪之教,光于邦族。诞启又圣明,祚流万国,而早世殂殒,不遇休宠。皇太后孝思泣,朴滥截杓,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主者详如旧典」。于是使使持节、谒者何融追谥为平阳靖君。其后帝追慕不已,复下诏曰:「外曾祖母故司徒王朗、夫人杨氏,舅氏尊属。郑、刘二从母,先后至爱。每惟圣善,敦睦遗言,渭阳之感,永怀靡及。其封杨夫人及从母为乡君,邑各五百户」。太康七年,追赠后祖母夏侯氏为荥阳乡君。
杨文宗,武元皇后父也。初事魏为通事郎,早卒。武帝以后父,追赠车骑将军,谥曰穆皇后。终于明光殿。诏曰:「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殒殂,痛惜伤怀。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入有心欲,改葬父祖。以顷者务崇俭约,初未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益愍之。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至时主者供给葬事,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传不云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且使亡者有知,尚式嘉之」。
杨骏,武悼皇后父也。为镇军府司马,武帝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镇军将军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惠帝即位,进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录朝政。
惠帝贾皇后父充,为太宰、鲁公薨,帝即位,充庙备六佾之乐。母郭氏为宜城君。及郭氏亡,谥曰宣,特加殊礼。
羊玄之,惠帝羊皇后父也。初为尚书郎,帝以后父,拜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更封兴晋侯。迁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爵为公。成都王[A13C]之攻长沙王,乱病,R蕴中之为名,遂忧惧而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明帝即位,追赠元敬虞皇后,父故南阳王文学豫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山县侯。又追怀母养之恩,赠豫妻王氏为邙阳县君。
庾琛,明穆皇后父也。为丞相军谘祭酒,卒官。明帝以后父,追赠左将军,妻母丘氏追封乡君。子亮陈先志不受。咸和中,成帝又下诏追赠琛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亮又辞焉。
成帝恭杜皇后父抡蚰,辖军预孙,袭封当阳侯,为丹阳丞,卒。咸康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穆。后母裴氏封高安乡君,至孝武帝,崇进为广德县君,裴氏寿考号曰杜姥」。
康帝即位,徵拜褚皇后父豫章太守裒为侍中,迁尚书,封后母谢氏为寻阳乡君。穆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帝幼冲,未亲国政,太后临朝,有司以裒皇太后父,议加不臣之礼,拜侍中、卫军、录尚书事。永和五年卒,赠侍中、太傅,谥曰元穆。六年正月,帝临朝,以裒丧故,悬而不乐。十二年正月,帝临朝,又以裒妻皇太后母丧,悬而不乐。
穆帝即位,徵拜何皇后父准萆骑侍郎,不起,卒。升平元年,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封晋兴县侯。子心炎,以父素行高洁,表让不受。
哀帝即位,赠王皇后母爰氏为国安乡君。
孝武宁康初,追赠简顺王皇后。父故光禄勋,遐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王蕴,孝武定王皇后父也。为吴兴太守,定后立,蕴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封建昌县侯。蕴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镇于京口。徵拜左仆射,迁丹阳尹。复为都督浙江东五郡、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太元九年卒,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安帝即位,追赠王皇后父,故中书令献之侍中、特进、光禄大夫。
恭帝褚皇后,父爽为义兴太守,早卒。帝以后父,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后魏道武慕容皇后立,母孟为溧阳君。
文成和平二年,追赠母闾后祖父延襄康公、成定襄懿王。
冯熙,文成冯皇后父。为太师、内都太官,文成母诏,熙上书不臣,入朝不拜。孝文太和十九年,薨于代。将葬,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羽葆鼓吹,皆依晋太宰安平王故事。
宣武立高贵嫔为皇后,入座,奏封后母王氏为武邑郡君。
高苄,武母文昭皇后父也。景明中,赠茏蠊饴淮蠓虼途舨澈9母盖氏,追封清河郡君。
于劲,宣武于皇后父也。初为征虏将军,宣武纳其女为后,封太原郡公,妻刘氏为章武郡君。劲卒,赠司空。孝明践祚,以宣武胡后帝母也
父河州刺史国珍为光禄大夫,后妻梁为赵平君。
唐高宗王皇后父仁涛,罗山令。高宗为皇太子,以仁涛陈州刺史。永徽初,以仁涛特进、魏国公,母柳氏为魏国夫人,仁萄白湓司空。
中宗和思赵皇后。父瑰,为寿州刺史,坐越王真连谋被诛。神龙元年,赠左卫大将军。
韦玄贞,中宗韦庶人父也。为晋州参军。庶人初纳为太子妃,以玄贞为豫州刺史。神龙元年,中宗即位,追赠玄贞为上洛郡王。
睿宗肃明刘皇后。父延景,陕州刺史。景阍年,追赠尚书右仆射、沛国公。
窦孝谌,睿宗昭成窦皇后父也。为润州刺史,景阍年,追赠太尉、构公。
玄宗王皇后,父仁皎,下わ人。先天元年,以仁皎为太仆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祁国公。
肃宗张皇后,父去逸,为太仆卿。肃宗即位,赠左仆射,母窦氏封义帝县主。
代宗宝应二年,追赠肃宗章敬吴皇后祖神泉司徒,赠后父令痔尉赠后母李氏秦国夫人。
德宗建中元年,赠代宗睿真沈皇后德宗母也
,父故秘书监易直太师。贞元七年,诏赠外祖随今沈琳赠司徒,追封徐国公,与外祖易直等立五庙,以琳为始祖,缘祠庙所代宗母也,须官给。
王遇,德宗昭德王皇后父也。官至秘书监。贞元中,赠扬州大都督。
顺宗庄宪王皇后,宪宗母也。曾祖思敬,试太子宾客。祖难得,英武军使,赠潞州都督。父子颜,卫尉卿。顺宗内禅,赠思敬司徒,难得太傅,子颜太师。
穆宗即位,诏皇太后顺宗母也。
曾祖赠太保,追封岐国公,敬之赠太傅。太后父驸马都骑太国大长公主赠齐国大长公主。
敬宗即位,崇重母族,赠穆宗恭僖王。皇后父故婺州金华令,诏卿司空母张氏赠赵国夫人。
文宗即位,赠穆宗贞献萧皇后穆宗,母也,敬宗,母也
。曾祖人糊太保。祖聪为太傅,父俊为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