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臣部 文学
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知文学者,士君子立身修己之本也。乃有锺粹和之气,挺嚓手才,列职宫坊,曳裾藩邸,ゼ辞奋藻,著糜弥称。索隐钩深,得待问之旨,故彬彬儒雅,冠映一时者焉。
汉疏受为太子家令,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人怠。
吴韦曜为太子中庶子。时蔡[A13C]亦在东宫。性好博奕,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
晋潘尼,元康初为太子舍人,上释奠颂,江统为愍怀太子洗马。及太子之死,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宋谢连为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时义康治东府城城堑中得古蒙,为之改葬,使连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
南齐谢超宗初仕宋,为新安王子鸾国常侍。王母殷淑妃卒,超宗作诔奏之,孝武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超宗,灵运之孙。
谢椅,齐王子隆文学。子隆在荆州,武帝敕一苟见业,乐形诗以寄西府。
梁沈约为齐文惠太子步兵校尉、管记室,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时东宫多士,特被亲遇。
王筠为太子洗马、中书舍人,并掌东宫管记。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尝与筠及刘孝绰、陆人垂、到洽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袂右拍洪渭缯衙鬓半肺哀册文」。大见嗟赏。
刘孝绰为太子仆,掌东宫管记。时昭明太子好士爱文,孝绰与王筠等同见宾礼,太子起乐贤堂,乃使画工图孝绰焉。太子文章繁富,群才咸欲撰录,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
刘孝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掌管记。大通九年,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其辞甚美。
徐ゼ为太子家令,兼掌管记。ゼ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高祖闻之怒,召ゼ加让。及见,应对明敏,词义可观,高祖意释。
刘香为东宫通事舍人,注太子《徂归赋》,称为博悉。庾肩吾为简文晋安王国常侍,兼记室参军,王为皇太子,肩吾兼东宫通事舍人,历率更令、中庶子。初,简文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徐ゼ、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仪弟孝威同被赏接。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ゼ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引、东海鲍至等充其选。
萧恺为太子洗马、中舍人,家令并掌管记。简文在东宫,早引接之。时中庶子谢嘏出守建安,于宣猷堂宴饯,并召时才赋诗,同用十五剧韵。恺诗先就,其辞甚美。简文与湘东王令曰:「王筠本自旧手,后进有萧恺可称,信为才子」。
陈徐伯阳为新安王记室,鄱阳王为江州刺史,伯阳奉使造焉。王率府僚与伯阳登匡岭,置宴,酒酣,命笔赋剧韵二十,伯阳与祖孙登先成王,赐以奴婢杂物。及皇太子幸太学,诏刘安王于辟雍发《论语》题,仍命伯阳为《辟雍颂》,甚见嗟赏。
陆瑜为东宫学士,太建二年,太子释奠,令宫臣并赋诗,命瑜为序,文甚赡丽。
顾野王为太子率更令,兼通事舍人。时后主在东宫,宫僚有济阳江总、吴国陆琼,北地傅糸宰、吴兴姚察,并以才学显著,论者推重焉。
隋柳誓为晋王谘议参军。王朝京师还,作《归藩赋》,命誓为序,词甚典丽。初,王属文为庾信体,及见誓已后,文体遂变。
潘徽为秦孝王俊学士,尝从俊朝京师,在涂,令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成,名曰《述思赋》。俊览而善之,复令为《万字文》,并遣撰集字书,名为《韵纂》,徽为序。
唐杜淹,武德中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诗,时八人同赋,淹为称首,赐以银锺。
褚亮为秦王文学。秦府初开文学馆,以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皆图画其象,令亮为之赞。
薛元敬,武德末太宗入东宫时为太子舍人。时军国之劳,总于东宫,元敬专掌文翰,号为称职。
崔融,字安成。中宗在春宫,为侍读兼侍属文,东宫表疏,多成融手。
○宫臣部 智识
《传》曰:「智者不惑」。又曰:「识者不求所告」。盖观乎事机,非智则不周,察乎人情,非识则不达。若夫列藩国之任,居傅相之地,怀研几之虑,临事而洞分,负先见之明未萌而预辨。陈王霸之体,序君臣之分,继之以礼乐,济之以规讽,逮汉而下,世有人焉,皆著于篇,以永其誉。
汉宋昌为代王中尉,太尉周勃、朱虚、侯章等既诛,诸吕遂使人迎代王。郎中令张武等议皆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其属意,非止此也,言尝有异志也。属意,犹言注意也。属,音之欲切。
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喋,音长颊切,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
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称疾无往,以观其变」。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豪杰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位者,刘氏也,卒,终也。
天下绝望,一矣。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谓磐石之宗也。犬牙,言地形,如大之牙交相入也。
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施德惠,约,省也
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呼叫也,音文故切
士皆袒,左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为,音于伪反。
其党宁能专一邪!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遣太后弟薄昭见勃,勃具言所迎立王者,昭还报信矣」。代王笑谓昌曰:「果如公言。大王,即文帝也。
董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种,大夫种也。蠡,范蠡也。种之勇切。蠡音礼
,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泄庸一也。大夫种,二也。范蠡,三也
。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大对谓大问也
。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伯读曰霸,此下亦同
,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仲尼之门,故称大也
。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е与美玉也石之似玉者也
」。王曰:「善!」
阎崇为太子少傅,时哀帝自定陶王立为太子,月馀,天子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后。太子议欲谢崇,以为「《春秋》不以父命废王父命,王父谓祖也
,为人后之礼,不得顾私亲,不当谢」。太傅赵玄以为当谢,太子从之。诏问所以谢状,尚书劾奏玄,左迁少府。
吴是仪为尚书仆射,时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时,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杨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隆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为傅尽忠,动跞孚山,匪辔怀帝」。豫章王典书令帝立为皇太弟,且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惧不敢当。肃曰:「二相经营王室,志宁社稷,储贰之重,宜归时望。亲贤之举,非大王而谁?清河幼弱,未允众心,是以既升东宫,复赞藩国。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尝恐氐羌饮马于泾川,蚱裰诳叵异栋。运宜及吉辰登储副,上翼大驾,早宁东京,下允黔首喁喁之望」。帝曰:「卿,吾之宋昌也」。乃从之。
宋王华为文帝宜都王司马。帝将入奉大统,以少帝见害,不敢下。华曰:「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虽嗣主不纲,人望未改。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王大将军,谓王敦也。
之心明矣。畏庐陵严断,将来必不自容。殿下宽睿慈仁,中外所知,己且越次奉迎,冀以见德。悠悠之论,殆必不然。羡之、亮、晦又要檀道济,王引五人同功,孰肯相让!势必不行。今日就徵,万无所虑」。帝从之曰:「卿复欲为吾之宋昌矣」。乃留华总后任。帝即位,以华为侍中、右卫将军。
梁何敬容为太子詹事,时简文帝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虚玄,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徵。
北齐魏收为太子少傅,仍兼詹事。文宣帝数宴喜,收每须侍从。皇太子之纳郑良娣也,有司备设牢馔。帝既酣饮,起而自毁覆之,仍召收曰:「知我意否?」收曰:「臣愚谓良娣既东宫之妾,理不须牢,仰惟圣怀,缘此毁去」。帝大笑,握收手曰:「卿知我意」。
王谖,常山王友。时文宣昏乱,王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谘,造锻、踉唬、菏、芫、籼斐、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犯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主上:朦肜档钕路,平硗跄裳伞。
唐尉迟敬德为太宗、秦王府左二副参军。太宗讨隐太子、巢刺王,命敬德侍卫高祖、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敬德奏请降手敕,令诸军兵兼受秦王处分,于是内外遂定。高祖劳敬德曰:「卿于国有安社,稷功也」。
○宫臣部 褒宠
三王之教世子也,咸建保傅之职,以敦道德之训,曷尝不咨求硕德,申择隽望,为之辅导,而申其教谕焉。兹所以重燕翼之谋,增磐维之固者也。汉室而下,英伟间出,蒙被选擢,周旋翼亮,或以经术精遂,进见讲授。或以志行修整,雍容翼从,或以才藻蒙赏,或以故旧见思,由是厚其赐予之数,异其褒命之礼,形于奖叹,申之委遇。乃至不幸沦逝,饰终弥渥,褒贤之典,不其韪欤!
汉夏侯胜,宣帝时为太子太傅,受业,诏撰《尚书论语》,赐黄金百斤。卒官,赐蒙茔,葬平陵。
疏广为太子太傅,太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为太子少傅,自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宣帝以问广,广以为不宜独亲外家许氏,帝善其言。广由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及乞骸骨,帝以其年笃,加赐黄金二十斤。
后汉桓荣,光武时为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桓郁,明帝时为侍中,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桓焉为太子少傅,月馀,迁太傅,以母忧,自乞听于大夫行丧。逾年,诏使者赐牛酒,夺服,即拜光禄大夫。
魏应习鲁经,为五官中郎将,章帝诏入授千乘。
王伉应经明行修章,帝甚重之,数进见,论难于前,特受赏赐。
魏袁涣,字曜卿,为魏国郎中令。及卒,武帝为之流涕,赐隙千斛,一教以太仓锨斛赐郎中,令家一教,以垣下锨斛与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险嗄俜,ㄒ病R栽下,险咔拙梢病」。
吴程秉为太子太傅。黄武四年,大帝为太子登聘,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于吴,大帝亲幸秉船,深见优礼。晋山涛,字巨源,武帝时为太子少傅,在东宫年已七十,疾病告退,手诏不听。帝尝讲武于宣武,时有疾,诏涛乘步辇导皇太子。
温峤,元帝时为太子中庶子。峤在东宫,特见嘉宠,僚属莫与为此。
贺循为太子太傅,及疾笃,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太兴二年卒,元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曰穆。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皇太子追送近涂,望龉流涕。
南齐王俭领太子詹事,加兵三十人。
张绪,永明中为太子詹事,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
梁柳心炎为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武帝因宴,为诗贻心,炎曰:「尔实冠群后,惟余实念切」。
周舍为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普通五年卒。武帝临哭,哀动左右。诏曰:「太子詹事、豫州大中正舍,奄至殒丧,恻怆于怀。其学思坚明,志行开敏,劬劳机要,多历岁年,才用未究,弥可嗟恸。宜隆追远,以旌善人。可赠侍中、参军将军,鼓吹一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随用资给。谥曰简子」。
王规,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大同二年卒,诏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赙钱二十万,布百疋。谥曰章。
陆人垂,为太子中舍人,管东宫书记。诏为右阙,铭记奏之。敕曰:「太子中舍人陆人垂,所制阙铭,词义典雅,足为佳作。昔虞丘辩物,邯郸献赋,赏以金帛,前史美谈。可赐绢三十疋」。迁太子庶子。
到洽与从弟沆齐名。洽为太子舍人。高祖御幸华光殿,诏洽及沆、萧琛、任鹗萄绺扯十韵诗,以洽辞为工,赐绢二十疋。高祖谓鹪唬褐畹娇,晌讲「抛欲,鸲栽唬撼,汲⑶砸,樗蔚闷,湮淞旱,闷湮模」。ㄇ⒆嫜,逯仕宋武有战功)。
王佥,为太子中庶子,掌东宫管记。太清二年卒,赠侍中,给东园衣必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萧时为太子舍人,卒,遗启简文求为墓志铭,帝为制铭焉。
庾于陵为太子洗马,旧东宫官属,通为清选洗马当文翰,尤其清者。近世用人,皆取甲族有才望者,于陵与周舍并擢充职。高祖曰:「官以人而清,岂限以甲族」。时论以为美。
陈孔奂为仁威将军、始兴王长史。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宣帝嘉之,赐米五百斛,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张讥宣帝时为建安王府记室参军,兼东宫学士,转武陵王限内记室,学士如故。后主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尘尾新成。后主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独张讥耳」。即手授讥。仍令于温文殿讲老庄。宣帝幸宫临听,赐御所服衣一袭。后主嗣位,领南平王府谘议参军、东宫学士。寻迁国子博士,学士如故。后主尝幸锺山开善寺,召从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召讥竖义。时索尘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属讥,曰:「可代尘尾」。顾谓群臣曰:「此即是张讥后事」。
袁宪为侍中、信威将军、太子詹事。后主。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泖饨军,置佐使。
阮卓为始兴王叔陵记室。叔陵之诛也,后主谓朝臣曰:「阮卓素不同逆,宜加旌异」。
后魏张黎,太武时,赐爵广平公。恭宗初总百揆,黎与东郡公崔浩等辅政,忠于奉上,非公事不言。诏曰:「侍中、广平公黎、东郡公浩等,保傅东宫,有老成之勤,朕甚嘉焉。其赐布帛一千疋,以褒旧勋」。
古弼,太武时为安西将军、建兴公。及恭宗总摄万机,徵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等并参政事。诏以弼保傅东宫。有老成之勤,赐帛千疋、绵千斤。
卢统,父鲁元,为太保、录尚书事,统以父任侍东宫。太武以元舅阳平王杜超女南安长公主道妻之,恩礼甚厚,每有四方珍异,跞∫源椭。
唐李纲为太子少保,高祖以纲隋代名臣,甚加优礼,每手敕未尝多称名,其见重如此。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时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特赐步舆,令纲乘至阁下,数引禁中,问以政道。及纲遇疾,太宗遣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诣宅存问,赐绢二百疋。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之立碑。
房玄龄为秦府记室参军,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孔[A13C]达,为太子右庶子。太宗以[A13C]达在东宫,数规谏,太子承乾与左庶子于志宁各赐黄金一斤、绢百疋,仍迁志宁为詹事。
于志宁为太子詹事,太子承乾败,徙黔州,左庶子张玄素等皆免为庶人,唯志宁以骤谏承乾,太宗嘉之,而特慰劳焉。
李刮,太子詹事太宗尝蜒绻宋烬,乖唬弘藿,嘱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寡┨榇切灰,蚰鲋噶餮。俄而沈醉,乃解御衣覆之。
刘武仲以国子四门助教充奉诸王讲读。上于禁中会宴诸王,因命武仲每双日入内对诸王,仍令上食供食。
陆敦信,为太子舍人,尝纂录古先太子善恶之事,多所规讽。太宗尝召劳之曰:「尔所录诚有可嘉」。因赐帛五十疋。
秦辔,太子舍人。从幸定州,加授朝散大夫、守洗马,还京,未几而卒。皇太子深悯惜之,吊赠甚厚。
萧德言为太子侍读,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冉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惟卿幼挺骤,百碚妹烙,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自隋季板荡,庠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ň。煅苑氐涿坑,蒙嘶城昴,暌岳刺煜,挛奘路接,建礼作乐,偃武修文。而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更使济南伏生,重存于兹日。关西孔子,复显于当今。令闻令望,何其美也」。寻赐爵封阳县侯,拜秘书少监。两宫礼赐甚厚。
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贞观五年,与左庶子于志宁、中允孔[A13C]达、舍人陆敦信侍读于弘教殿。时太子颇留意典坟,然蜒缰处,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太宗见而遣使谓百药曰:「朕于皇太子处见卿所献赋,悉述古来储贰事,以戒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因赐采帛三百段。
王方庆,圣历初为麟台监,兼检校太子左庶子。二年,正除太子左庶子俸料并同职事三品,兼侍皇太子读书。及卒,赠兖州都督,谥曰贞。
薛元超为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侍太子。元超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帛百段。
王及善为左奉,裕率孝敬居春宫,因宴集,令宫臣掷倒。次至及善,及善辞曰:「此非臣任也」。孝敬谢而遣之。高宗闻之,特加赏慰,赐绢百疋。
姚菸,太子詹事兼左庶子。节愍太子举事不法,前后上书谏诤,太子虽称善,竟不悛革。太子败,诏遣索其宫中,得葳墒,橹凶诩、纹淝兄笔惫,臣皆贬黜,唯葸,拜右散骑常侍。
源乾曜为太子少傅、安阳郡公。薨,赠幽州大都督。帝于洛城南门举哀,深悼惜之。
陆象先为太子太保、兖国公,开元二十四年七月薨。制曰:「象先含和毓粹,体道居身,迹在区中,心游象外,懋昭丕德,光辅先朝。爰悉优恩,是为师保。方期承命,以配上祥。厉疾无瘳,徽音剧隔,兴言念旧,震悼于怀。宜旌端揆之职,用光窀穸之事」。赠尚书左丞,赙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
韦见素,代宗时为太子太师。宝应中,诏曰:「太子太师见素、太子少傅李遵、太子少保韩择木、太子宾客嗣吴王祗、太子詹事兼扬州长史崔圆,并承东宫优异,品秩已高,不可更改,宜各与子孙一人官」见。素后以疾终,帝以老臣悼之,赠司徒,辍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