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八十二

○帝王部 赦宥。

《书》曰:「宥过无大」。又曰:「眚灾肆赦」。《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周礼》秋官司刺掌三宥三赦之法,《春秋》书肆大眚」,斯皆赦宥之制也。是知帝王以为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故开仁恕之道,行旷荡之恩,所以释既往之辜,示自新之路也。汉、晋而下,历代相承,至若展义时巡,遂行于庆赐吊民,伐罪惟新,其号令亦有睹灾异而戒惧,因祥瑞而报功,虽行涣汗之恩,或起徼人幸之弊,故古人有言曰:「赦不欲数,数则惠奸」。非为政之善也。《管子》云:「赦者[12H]马之委辔也」。是以王者戒而慎之。

汉高祖二年,立太子,赦罪人。

五年正月,诏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与,音弋庶切。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六月壬辰,大赦天下。

六年十二月,诏曰:「天下既安,豪杰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画图其功。身居军九年,或未习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怜之。其赦天下」。

八年八月,吏有罪未发觉者,赦之。

九年正月,诏曰:「丙寅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

十年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赦栎阳囚死罪巳下万年陵在栎阳县界,特赦之

十一年秋七月,淮南王布反。上赦天下,死罪已下皆令从军。

十二年三月,诏曰:「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裼心蔽嵋晕亡,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也」。赐其吏六百石巳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之」。

四月丁未,大赦天下。

孝惠四年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孝文以高后八年闰七月乙酉即皇帝位,即日夕入未央宫,还坐前殿,下诏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颜咧盥烙檬律萌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形迦铡。

二年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言:「米飨毓偌,按种食未入入未备者,赦之」。

三年七月,诏曰:「济北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为大逆济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阜军城邑降者,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兴居去来者赦之」。八月,济北王兴居自杀,赦诸与兴居反者。

十五年四月,幸雍始郊见五帝,大赦天下。访山大川常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

后元四年五月,赦天下,免官奴婢为庶人。

孝景元年四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三年正月,吴王濞、胶西王〕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甏ㄍ跸、徒憾王雄渠皆举兵反,大赦天下。二月,破七国。六月,诏曰:「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不得巳。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

四年六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中元元年四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五年六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后元元年三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右庶长,第十一爵

孝武建元元年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谰。攀复甲卒二蓝口之酪病8醇鬃洳、辉ジ,琉抵赋也。五月,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吴、楚七国反时,其首事者,妻子没入为官奴婢,武帝哀焉,皆赦遣之也。帑,读与孥同

元光元年四月,赦天下,赐民长子爵一级。

四年五月,地震,赦天下。

六年春,诏曰:「夷狄无义,所从来久。间者匈奴数寇边境,故遣将抚师。古者治兵振旅,因遭虏之方入,将吏新会,上下未辑诏言古者出则治兵,入则振旅,素练其众,不亏戎律。今之出师,因遭寇虏,方入为害,而将吏新会,上下未和,故校尉弃军而奔北也。辑,与集同。代郡将军敖、雁门将军广所任不肖肖,似也。不肖者,言无所象类,谓不才之人也。校尉又背义妄行,弃军而北,少吏犯禁少吏,小吏也。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率之过也。教令宣明,不能尽力士卒之罪也。将军已下廷尉使理正之,而又加法于士卒。二者并行,非仁圣之心。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奉正义,厥路亡繇一陷重刑无因,复从正道也。繇,读与由同。其赦雁门、代郡军士不循法者。

元朔元年三月甲子,诏曰:「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诸逋贷及诉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三年三月,诏曰:「夫刑罚所以防奸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言有文德者,即亲内而崇长之,所以见爱之道。见,谓显示也。。以百姓之未洽于教化,朕嘉与士大夫日新厥业,祗而不解。其赦天下,解,音懈。

元狩元年四月,赦天下。丁卯,诏曰:「朕闻咎繇对禹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盖君者,心也,民犹支体,支体伤则心心。赞怛日者淮南,衡山肺。难Я骰趼,噶焦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弑,此朕之不德。《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已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

元鼎元年五月,大赦天下。

五年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及其王、王太后,乃赦天下。

元封二年四月,上祠泰山塞,决河。还,赦所过徒,赐孤独高年米四石。

六月,诏曰:「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言天广临不以下房为幽侧而隔异之,赐以此芝。其赦天下」。赐阊艨ぐ倩牛酒。

四年三月,祠后土。诏曰:「朕躬祭后土地祗,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幸中都宫殿上见光。其赦汾阴、夏阳、中都死罪,赐三县及杨氏无出今年租赋杨氏,河东聚邑名」。

五年四月,诏曰:「朕巡荆杨,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泰。山上天,见象增贩忪。其赦天下。所幸县母,出今年租,赐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

六年三月,祠后土。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为黄金昆田,首山下田也,祭后土神光三烛。其赦汾阴殊死以下,赐天下贫民布帛,人一疋」。

太初二年四月,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其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其赦汾阴、安邑殊死以下」。

天汉元年五月,赦天下。

三年三月,行幸泰山,贩忪朊魈没,剐冶钡仂舫,I剿脑律、ø、煜、滦、兴过,毋出田租。

太始元年六月,赦天下。

四年五月,赦天下。

征和三年五月,赦天下。

后元元年二月,诏曰:「朕郊见上帝,巡于北边,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靡所获献时,春也,非用罗罔时,故无所获也,荐于泰,垂饩安⒓,其赦天下」。

孝昭以后元二年二月即位,六月,赦天下。

始元元年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

四年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赦天下。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武帝后一年。

元凤元年六月,赦天下。十月,诏曰:「燕王迷惑失道,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为逆,抑而不扬,望王反道自新。今乃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庙,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与燕王、上官桀等谋反,父母同产当坐者,皆免为庶人。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

二年六月,赦天下。

四年六月,赦天下。

六年夏,赦天下。

宣帝以元平元年七月即位,九月,赦天下。

本始元年五月,凤凰集胶东、千乘,大赦天下,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女子百户,牛酒租税勿收。

四年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赐丞相巳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

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摧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⒂谑棵裰,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丞相、御史,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经学之士,有以应变,辅朕之不逮,毋有所讳。令三辅、太常、内郡国与贤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条奏被地震坏败甚者,勿收租赋」。大赦天下。

地节二年四月,凤凰集鲁,群鸟从之,大赦天下。

三年四月,立皇太子,大赦天下。

四年七月,大司马霍禹谋反。诏曰:「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使魏郡豪李竟报冠阳侯霍隳蔽大逆。朕以大将军故抑而不扬,冀其自新。今大司马博陆侯禹与母宣成侯夫人显及从昆弟冠阳侯楚制、胶钌街铈⒚命固愣、攘山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长安男子冯殷等谋为大逆。显前又使女侍医淳于衍进药杀共哀后谋毒太子,欲危宗庙,逆乱不道,咸伏其辜。诸为霍氏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皆赦除之。

元康元年三月,诏曰:「乃者凤凰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协宁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懈,永惟罔极。书不云乎:凤凰来仪,庶尹允谐。其赦天下,徒赐勤事吏中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爵自中郎吏至五大夫,佐史以上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三老孝弟力田帛所赈贷勿收」。二年正月,诏曰:「《书》云:文王作罚,刑兹无赦。今吏飞矸罘ㄎ从心草齐,抟怆奚蹴焉。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励精更始。

神爵二年二月,诏曰:「乃者正月乙丑,凤凰、甘露降集京师,群鸟从之万数。朕之不德,屡获天福,祗事不怠。其赦天下」。

四年二月,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京师,嘉祥并见沸颂,┮晃宓、酆笸林祠祈为百姓蒙祉福,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止于旁。斋戒之暮,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帝嘉飨,海内承福。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五凤元年夏,赦徒作杜陵者。

三年三月,诏曰:「往者匈奴数为边寇,百姓被其害。朕承至尊,未能绥安。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因大乖乱。单于阏氏子孙昆弟及呼呵鄣ビ诿王右伊秩訾且渠当户以下将众五万馀人来降。归义单于称臣,使弟奉尔朝贺。正月北边晏然,靡有兵革之事。朕饬躬斋戒。郊上帝、祠后土,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嫡宫十有馀刻。甘露降神爵。集巳,诏有司告祠上帝、宗庙。三月辛丑,鸾、凤又集长乐宫东阙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馀刻。吏民并观,朕之不敏,惧不能任娄,娄,读曰屡。蒙嘉瑞,获兹祉福。《书》不云乎?虽休勿休,祗事不怠,公卿大夫其勖焉。减天下口钱,赦殊死已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大形迦沾枉す,压露栏吣瓴。

甘露二年正月,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其赦天下,减民廊十,赐诸侯王、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金钱各有差,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元帝初元元年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吏二千石以下钱帛各有差。大赦天下。

二年三月,诏曰:「乃者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豕原道县豕原道属天水,音桓、城郭、宫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摧地裂,水泉涌出。惟天降灾,震惊朕师,其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民者,条奏毋有所讳」。

三年四月,诏曰:「乃者火灾降于孝武,园馆咎在朕躬,百姓仍遭凶厄厄与厄同无以相振,加以烦扰乎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朕甚闵焉。其赦天下」。

四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高年帛,行所过无出租赋。

永光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瓷、猗阊。敉饺月,诏曰:「壬人在位壬人,佞人也,吉士壅蔽,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繇此观之,元元何辜?其赦天下,令励精自新」。

二年二月,诏曰:「今阴阳未调,三光ㄙ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是皆朕之不明。朕自甚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其大赦天下」。

六月,诏曰:「间者连年不收,四方咸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朕为民父母,德不能覆,而有其刑,甚自伤焉。其赦天下」。

四年二月,诏曰:「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屡遭凶咎。加以边境不安,师旅在外,赋敛转输,元元骚动,穷困亡聊,犯法抵罪。夫上失其道,而绳下以深刑,朕甚痛之。其赦天下所贷,民勿收责」。

建昭二年四月,赦天下。

四年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

五年三月,诏曰:「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今朕获保宗庙,兢兢业业,匪敢懈怠,德薄明ㄙㄙ与暗同,教化浅微。傅不云乎: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其赦天下」。成帝以竟宁元年六月即位,七月,大赦天下。

建始元年二月,诏曰:「乃者火灾降于祖庙,有星孛于东方,始正而亏,咎孰大焉。群公孜孜帅先,百寮辅朕,不逮崇宽,大长和睦,凡事恕巳,毋行苛刻,其赦天下,使得自新」。

二年正月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诏曰:「乃者徙泰春,笸劣谀辖,急苯茧耷租凉,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赦奉郊县、长安、长陵及中都官耐罪徒」。

三年三月,赦天下徒。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既。诏曰:「朕获保宗庙,战战栗栗,未能奉称。《传》曰:男教不费羰虏,坏迷蛉瘴之蚀,天著厥异,辜在朕躬。公卿大夫,其勉悉心,以辅不逮。百寮各菲渲,包度稳嗜,送嗽恫性,舫码薰失,无有所讳。大赦天下。

四年正月,匈奴单于来朝,赦天下,徒赐孝弟力田爵二级。

阳朔元年二月丁未晦,日有蚀之。三月,大赦天下。

四年二月,赦天下。

鸿嘉元年二月,行幸初陵,赦作徒。

三年四月,赦天下。

永始四年春,行幸甘泉,郊泰瓷窆饨导紫殿,大赦天下。

元延元年四月,赦天下。

绥和元年正月,大赦天下。

哀帝以绥和二年四月丙午即位,大赦天下。

建平元年正月,赦天下。

二年四月,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太后,恭皇后曰帝太后,立恭皇庙于京师。赦天下徒。

六月,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言,常ㄚ以材技徵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诏。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贺良等因是作言,澄模┖杭,依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基,始也。始为大事之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陈舜后王莽陈之后,谬语以明莽当篡立而不知。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八月,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其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言非赦书事皆除之。

元寿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夙夜忧劳,未皇宁息皇,暇也。惟阴阳不调。元元不赡,未睹厥咎。娄敕公卿,庶几有望娄古屡字。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音竹仲切,或上暴虐,假富衩,温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错躬错,置也,音七故切。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予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寮,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

平帝以元寿二年九月即位,大赦天下。

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朔,日有蚀之。大赦天下。

九月,赦天下徒。

四年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

后汉光武以更始。二年六月己未,即位于高阜南千秋亭五成陌,改元建武,大赦天下。

二年三月,大赦天下。

六月戊戌,立贵人郭氏为皇后,子︹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三年正月壬午,大赦天下。

六月壬戌,大赦天下。

四年四月甲申,大赦天下。

五年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五月丙子,诏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天气乎!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中都官,谓京师诸官府也。国,谓诸侯王国也。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殊死,谓斩刑殊绝也。《左传》曰:斩其木而弗殊,一切权时,非久制也。见徒免为庶人,务进柔良,退贪酷,各正厥事焉」。

六年五月辛丑,诏曰:「惟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吏人为隗嚣所诖误者,又三辅遭难,赤眉有犯法不道者,自殊死以下,皆赦除之」。是年九月庚子,赦乐浪谋反,大逆,殊死巳下。

七年正月丙申,诏:「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见徒免为庶民,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耐,轻罪之名。《汉书音义》曰: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耐音,乃代切。亡命,谓犯耐罪而改名。逃者,令吏为文薄记其姓名而除其罪,恐遂逃不归,因失名籍。

四月壬午,诏曰:「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下。

十八年七月,吴汉手友成都斩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二十三年九月,诏曰:「日者地震,南阳尤甚,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槁,其死罪系囚在戊辰前,减死罪一等,徒皆弛解钳衣丝絮旧法,徒者不得衣絮,今赦许之

二十四年正月乙亥,大赦天下。

二十九年二月丁巳朔,日有蚀之。遣使者举冤狱,出系囚。四月,诏令天下系囚自殊死以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馀赎罪输作各有差。

中元元年四月己卯,大赦天下,改元。

明帝以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位,四月诏弛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己卯赦前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刑。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恣其所乐。中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

永平二年正月,祠明堂礼毕,登灵台,使尚书令持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礼备百物,乐和八音,咏祉福,舞功德。其班时令,敕群后事毕,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群寮藩辅,京室子孙,众郡奉计,百蛮贡职,乌桓、荃鱿汤、粗祭单于侍子、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圣祖功德之所致也。朕以ウ陋,奉承大业,亲执骤倒,ъ胩斓匮。鑫┫鹊窞苊中兴,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弘大道,被之八极。而嗣子无成、康之质,群臣无吕旦之谋,盥洗进爵,鼽昔惟惭。素性顽鄙,临事益惧。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令天下自殊死已下,谋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寮师尹其勉坟,手八承惺,绷罹础H,絷惶煲运缯兹恕。

十年四月戊子,诏曰:「昔岁五系茄芙褡炔,下笊剖掌,浯笊ø煜路绞⑾某ぱ之时,荡涤宿恶,以报农功。百姓勉务桑稼,以备水旱,吏敬厥职,无令愆堕。

十五年四月乙巳,大赦天下,其谋反大逆及诸不应宥者,皆赦除之。

章帝以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即位。十月丁未,大赦天下。

建初二年四月戊子,诏还坐楚、淮阳事,徙者四百馀家,令归本乡。

三年正月己酉,宗祀明堂礼毕,登灵台望阄锎笊ø煜隆。

元和元年八月,诏曰:「朕道化不德,吏政失和。元元未谕,抵罪于下。寇贼争心,不息,边野。邑屋不酚,牢┦事思。稽厥衷与,凡百君子,共弘斯道。中心悠悠,将何以寄?其改建初九年为元和元年。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边县。妻子自随,占著在所。其犯殊死,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以上,皆减本罪一等输司。寇作亡命者,赎各有差」。

十二月,诏曰:「《书》云: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不相及也。往者妖言大狱,所及广远,一人犯罪,禁至三属,莫得垂缨仕宦王朝,如有贤才而没齿无用,朕甚怜之,非所谓与之更始也。诸以前妖恶禁锢者,一皆蠲除之,以明弃咎之路,但不得在宿卫而巳」。

二年二月,东巡狩。丙子,诏曰:「朕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告祀明堂,以章先勋其二王之后《礼记》曰:「存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公羊传》曰: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王也。汉之二王,殷、周之后也」。。先圣之裔《东观记》曰:「孔子后褒成侯等咸来助祭」。。东后藩卫东后,谓东方国君也。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卫,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尚书吕刑》文:皆天子同姓。诸侯有父叔兄弟子孙列者,故总而言之,百寮、从臣、宗室众子,要荒四裔要荒,二服名。要服,去王城二千里。荒服,去王城二千五百里。要者,言可要约以文教。荒者,言其荒忽无常也。裔,远也。谓荒服之外。沙漠之北,葱岭之西《西河旧事》曰:「葱岭,山名,在敦煌西,其山高大多葱,故以为名焉,冒而彡之类字书曰而彡,多须貌。音而言其须,多蒙冒其面。或曰西域人多著冒而长,故举以为言也,跋涉悬度草行曰跋,水行曰涉。《左传》,子太叔曰跋。涉山川《西域传》曰:悬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去阳关五千八百五十里。陵栈阻绝,骏奔郊。矗骏,疾也,音俊。尚书,骏奔走郊醇,捞齑σ,病逗菏椤芬粢,逶唬胡瓷窳橹,居止者),咸来助祭祖宗功德延及朕躬予一人空虚,久疚纂承尊明疚,病也。纂,继也。盥洗享荐惭窆,盱筲呵跏不云乎,君子如祉,乱庶遄已《诗小雅》。遄,速也。已,止也。祉,福也。郑玄注云:「福者福,贤者,谓爵禄之也。如此则乱亦庶几,可疾止也」。。历数既从灵抵明历数既从,谓行四分历也。灵抵明谓日月贞明,亦欲与士大夫同心自新。其大赦天下,诸犯罪不当得赦者皆除之。复博奉高、瀛,无出今年田租刍槁。

和帝永元二年五月丁丑,大赦天下。

三年十二月庚辰,帝至自长安。减弛刑徒从驾者刑。

五年正月乙亥,宗祀五帝于明堂,遂登灵台望阄锎笊ø煜隆。

六年七月,京师旱,诏中都官徒各除半刑,言闷湮淳,刮逶乱严,陆悦查病。

十一年二月,诏郡国、中都官徒及笃癃老小女徒各除半刑,未竟三月者,皆免归田里。

四月丙寅,大赦天下。

十四年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大赦天下。

元兴元年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元。宗室以罪绝者复属籍。

安帝永初元年正月癸酉朔,大赦天下。

六月丁卯,赦除诸z相连结谋反逆者罪。

三年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大赦天下。

四年二月,诏:「自建初以来,诸妖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三月戊子,杜陵园火。癸巳,郡国九地震。四月,司隶、豫、兖、徐、青、冀六州蝗。丁丑,大赦天下。

五年二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上郡徙衙《左传》「战于彭衙」是也,北地徙池阳。闰月丁酉,赦凉州、河西四郡。

六年六月辛巳,大赦天下。

元初元年四月丁酉,大赦天下。

二年十月,诏吏人聚为盗贼,有悔过者,除其罪。

三年三月,赦苍梧、郁林、合浦,南海吏人为贼所迫者。四年二月乙卯,大赦天下。

永宁元年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皇太子,改元,大赦天下。

建元元年二月癸亥,大赦天下。七月己卯,改元,大赦天下。

延光元年三月丙午,改元,大赦天下,还徒者复户邑属籍。

顺帝永建元年正月甲寅,诏曰:「先帝圣德,享祚未永,早弃鸿烈,奸慝缘间,人庶怨ゥ。上干和气,疫疠为灾。朕奉承大业,未能宁济。盖至理之本,稽弘德惠,荡涤宿恶,与人更始。其大赦天下,赐男子爵人二级,为父后三老、孝弟力田三级。流民欲自占者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贞妇帛,人三疋,坐法当徙,勿徙,亡徒当传勿传。徒囚逃亡,当传捕者,放之弗捕。。宗室以罪绝,皆复属籍。其与阎显、江京等交通者,悉勿考。勉坟手耙,钥滴颐瘛。

四年正月丙寅,诏曰:「朕⑼豕之上,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阴阳气隔,寇盗肆暴,庶狱弥繁,忧悴永叹如疾首。《诗》云:君子如祉,乱庶遄巳。三朝之会,明旦立春。嘉与海内,洗心自新。其赦天下,从甲寅赦令巳来,复秩属籍,三年正月已来还赎。其阎显、江京等知识婚姻禁锢,一原,除之。一,犹皆也。务崇宽和,敬顺时令,遵典去苛,以称朕意」。

阳嘉元年三月庚寅,帝临辟雍,飨射,大赦天下,改元。九月,诏郡国、中都官系囚皆减死一等,亡命者赎各有差。

三年五月戊戌,制诏曰:「昔我太宗,丕显之德,假于上下,俭以恤民,政致康码。薇事不明,政失厥道,天地谴怒,大变仍见。春夏连旱,寇贼弥繁,元元被害,朕甚愍之。加与海内洗心更始,其赦天下,自殊死巳下,谋反大逆,诸犯不当得赦者,赦除之」。

永和元年正月己巳,宗祀明堂,登灵台,大赦天下。

四年四月戊午,大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汉安元年春正月癸巳,宗祀明堂,大赦天下。

建康元年四月,立皇子炳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赐人爵各有差。

质帝以永嘉元年正月丁丑即位,二月乙酉,大赦天下,赐人爵及粟帛各有差,还王侯所削户邑。

本初元年六月,大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桓帝建和元年正月,大赦天下,赐吏更劳一岁,男子爵人二级。为父后及三老、孝弟、力田,人三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贞妇帛,人三疋。灾害所伤什四以上,勿收钱租。其不满者,以实除之。

四月,诏郡国系囚减死罪一等,勿笞,惟谋反大逆不用此书。

二年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午,大赦天下。

三年五月乙亥,诏曰:「间者日食毁缺,阳光晦暗,朕祗惧潜思,匪遑启处。昔孝章皇帝愍前世禁徙,故建初之元并蒙恩泽,流徙者使还故郡,没入者免为庶人。先皇德政,可不务乎!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岁,凡诸妖恶支亲从坐,及吏民减死徙边者,悉归本郡。唯没入者,不从此令」。

和平元年正月甲子,大赦天下。

元嘉元年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永兴元年正月,大赦天下。

二年春正月甲午,大赦天下。

永寿元年正月戊申,大赦天下。

三年正月己未,大赦天下。

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

三年正月,大赦天下。

四年六月,京兆、扶风及凉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来山并颓裂。己酉,大赦天下。

六年三月戊戌,大赦天下。

八年三月辛巳,大赦天下。

永康元年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悉除党锢时李膺等颇引宦者子弟,宦官惧,请帝以天时当赦,帝许之,故除党锢也

灵帝以建宁元年正月庚子即位,二月庚午,谒高庙。辛未,谒世祖庙,大赦天下,赐民爵及帛各有差。

二年正月丁未,大赦天下。

四年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赐公卿以下各有差,唯党人不赦。

熹平元年五月己巳,大赦天下。

二年二月壬午,大赦天下。

三年二月己巳,大赦天下。

四年五月丁卯,大赦天下。

五年四月癸亥,大赦天下。是月,使侍御史行诏狱,亭部理冤枉,原轻系囚徒。

六年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光和元年三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年四月丁酉,大赦天下,诸党人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时上禄长和浮上言党人锢及五族,有乖典训。帝乃从之。

三年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四年四月庚子,大赦天下。

五年正月辛未,大赦天下。

六年三月辛未,大赦天下。

中平元年二月,钜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万,皆著黄巾同日反。三月壬子,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时中常侍吕︹言于帝曰:「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帝惧,皆赦之

十二月己巳,黄巾平,大赦天下。

三年二月庚戌,大赦天下。

四年正月己卯,大赦天下。

五年正月丁酉,大赦天下。

少帝以中平六年四月即位,大赦天下。

光熹元年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等劫少帝走小平津,尚书卢植追斩让等。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

献帝以昭宁元年九月甲戌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永汉。

初平元年正月,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辛亥,大赦天下。

二年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三年正月丁亥,大赦天下。

五年丁酉,大赦天下。

六月,董卓部曲将李催等陷长安。己未,大赦天下。

四年正月丁卯,大赦天下。

兴平元年正月辛丑,大赦天下,改元。

二年正月癸丑,大赦天下。

建安元年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

七月甲子,车驾至雒阳。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

魏文帝以延康元年十一月庚子,受汉禅即位于繁阳,改延康为

黄初大赦。黄初五年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巳下,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

明帝以黄初七年五月丁巳即位,大赦。

太和二年三月丁未,幸长安。四月丁酉,还雒阳宫。赦系囚非殊死已下。

五年七月己酉,皇太子殷生,大赦。

青龙二年三月己酉,大赦。

四年十二月,幸许昌宫。明年,改元景初。五月己巳,行还雒阳宫。己丑,大赦。

景初元年十月,辽东太守公孙渊叛。己卯,诏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已降者,一切赦之。

二年四月庚戌,大赦。

齐王以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即帝位,大赦。七月,齐王始亲临朝。八月,大赦。

正始四年四月乙卯,立皇后甄氏,大赦。

嘉平元年正月,以诛曹爽。丙午,大赦。

三年三月壬辰,大赦天下。

四年二月,立皇后张氏,大赦。

五年三月辛亥,大赦。四月,立皇后王氏,大赦。

高贵乡公以嘉平六年九月司马景王废齐王。十月己丑,公即位,诏曰:「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予一人。以眇眇之身,⒂谕豕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洪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群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禄始,屹码廾砂,荡构岸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于上,兆民听于下。朕虽不德,昧于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庆。《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大赦,改元正元。

正元二年闰正月壬子,以毋丘俭、文钦平,特赦淮南士民诸为俭、钦所诖误者。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

十一月甲午,以陇右四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

甘露二年五月,以诸葛诞反。丙子,赦淮南将吏士民为诞所诖误者。

九月,大赦。

陈留王以甘露五年六月甲寅嗣位,大赦,改元景元。赐民爵及喜各有差。

景元四年十一月,大赦。是月,巴蜀平。

咸熙元年二月,锺会反于蜀,为众所讨。辛卯,特赦诸在益土者。

二年五月,诏晋王加殊礼。癸未,大赦。

九月乙未,大赦。

晋武帝以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受禅,设坛于南郊,即雒阳宫幸太极前殿。诏曰:「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至于皇考文王,碚芄庠对,市灵祗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仁济于宇宙,功格于上下,肆魏氏引鉴于古训,仪刑于唐虞,畴咨群后,爰辑大命于朕身。予一人畏天之命,用不敢违。惟朕寡昧,负荷洪烈,⒂谕豕之上,以君临四海,惴惴恐惧,罔知所济。惟尔股肱爪牙之佐,文武不二之臣,乃祖乃父,实左右我先王,光隆我大业,思与万国共飨休祚」。于是大赦,改元泰始。赐天下爵人五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先宋艴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一皆勿收。除旧嫌,解禁锢,亡官失爵者悉复之。

泰始四年正月丁亥,耕于籍田。戊子,诏曰:「古设象刑而众不犯,今虽参夷而奸不绝,何德刑相去之远哉!先帝深愍黎元,哀矜庶狱,乃命群后考正典刑。朕守遗业,永惟保禄,驶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方今阳春养物,东作始兴,朕亲率王公卿士,耕藉田千亩。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将以简法务本,惠育海内,宜宽有罪,使得自新。其大赦天下」。

五年二月,赦五岁刑已下。

四月,曲赦交跃耪嫒漳衔逅晷獭。

六年三月,赦五岁刑巳下。

七年五月,雍、梁、秦三州饥,赦其境内殊死巳下。

八月,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宁州,曲赦四郡殊死已下。

八年六月壬辰,大赦。

咸宁元年正月戊午朔,大赦,改元。

二年二月甲午,赦五岁刑巳下。十月丁卯,临轩,遣太尉贾充策立皇后杨氏,因大赦,赐王公已下至于鳏寡各有差,百寮上礼。

五年三月,星孛于柳。四月,又孛于女御,大赦,降除部曲督以下质任。

太康元年三月,吴孙皓降。乙酉,大赦,改元。大形迦招艄、吕侠穷。

十年四月,太庙成。乙巳,迁神主于新庙,帝迎于道左。遂偌来,笊囊奈湓鑫灰坏,茸髅碚叨等。

惠帝以太熙元年四月即位,大赦,改元永熙。

永平元年三月,诛太傅杨骏。壬辰,大赦,改元。

元康元年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弦页蟆S稚辩,查赦雒阳。

二年八月壬子,大赦。

四年八月,上谷、居庸、上庸并地陷裂,人有死者。大饥。九月丙辰,赦诸州之遭地灾者。

六年正月,大赦。

十月,泰雍氐、羌叛,推齐万年称帝。乙未,曲赦雍、凉二州。

八年三月壬戌,大赦。

永康元年正月癸亥朔,大赦,改元。

四月,赵王伦矫诏废贾后,大赦。

八月,淮南王允举兵讨赵王伦,不克,遇害。曲赦雒阳。十一月甲子,立皇后羊氏,大赦。

永宁元年正月,赵王伦篡位。四月,齐王ぁ逐伦归第,乘舆反正。癸亥,诏曰:「朕以不德,纂承皇统,远不能光济大业,靖绥四方。近不能闲明刑威,式遏奸宄,至使逆臣孙秀敢肆凶虐,窥间王室,遂奉赵王伦饕据天位。镇东大将军、齐王ぁ,征北大将军、成都王[A13C],征西大将军、河间王氩⒁,悦鞯旅亲,忠规允著。首建大策,图救国难。尚书淮共立大谋,左卫将军王舆与群公卿士协同谋略,亲勒本营,斩秀及其二子。前赵王伦为秀所误,与其子等已诣金墉迎朕幽宫,旋轸阊阖,岂在予一人独飨其庆?宗庙社稷,实有赖焉」。于是大赦,改元。孤寡赐衔艴,大形迦罩,锖钪实燃奥字党。

六年壬辰,大赦,增吏位二等。八月,大赦。戊辰,原徙边者。

太安元年三月,赦司、冀、兖、豫四州。十二月,长沙王鹿ド逼胪,酩〈笊飧脑。

二年正月甲子朔,赦五岁。八月,河间王氤啥纪鮗A13C]举兵逼京师。帝出幸于城东。丙申,大赦。

永兴元年正月,成都王[A13C]自邺讽于帝,大赦,改元永安。

三月戊申,诏曰:「朕以不德,纂承洪绪,于兹十有五载。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幽废重宫,宗庙圮绝。成都王[A13C]温仁惠和,克平暴乱。其以[A13C]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如故」。大赦。赐鳏寡高年帛三疋、大形迦铡。

七月丙申朔,右卫将军陈耳以诏勒兵讨成都王[A13C],大赦,复皇后羊氏及皇太子覃。己亥,帝北征,军败,幸[A13C]军。明日,幸邺。庚申,大赦,改元建武。八月,匈奴左贤王刘元海遣王浚攻[A13C],大败。[A13C]奉帝走雒阳。辛巳,大赦。

十一月乙未,帝幸长安,遗宫在雒阳者为留台,承制行事。丙午,留台大赦,改元,复为永安。十二月,大赦,改元永兴。

二年八月辛丑,大赦。

怀帝以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即位,大赦。

永嘉元年正月癸丑,大赦,改元。

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辛未,大赦。

八月,抚军苟诎芗成l囤。甲辰,大赦幽、并、司、冀、兖、豫等六州。

二年正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辛未朔,大赦。

三年三月丁巳,东海王越勒兵收近臣,中书令缪播等害之。丙寅,曲赦河南郡。

四年正月乙丑朔,大赦。

六年九月,雍州刺史贾疋奉秦王为皇太子,大赦。

愍帝建兴元年壬申即位,大赦,改元。

二年正月己巳朔,黑雾,五日乃止。辛未,陨于地。三日,出西方。丁未,大赦。

三年四月,大赦。

六年丁未,地震。辛巳,大赦。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