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部 称旨。
仲尼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盖夫有专对之才,加之以敏,应机罔滞,遇事立断,足以成务,始可与权,然后出疆则有华,复命则有劳,斯古人以为使乎之难者矣。至于驰一介之行,李合二国之心,嘈馁铝诰,骋婀п牍,闼紫蚧,得纾难之略,启和戎之利,乃有奉将清诏,循行庶邦,宣慰有方,便宜从事,巡察风俗,举劾贪猾,以应对而知赏,繇怀辑而见称。以至跋扈之人,能令其顺命疑贰之俗,终俾其归心,斯皆使者之任也。是故明君之使臣也,以事而不制以辞,故能俾其成命而获考者也。
汉随何为谒者。时汉王与楚大战彭城,不利,谓左右曰:「彼等皆无足与计天下事者」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使之发兵向楚,淮南,英布也。
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何曰:「臣请为使之」。乃与二十人俱至淮南布间,行与何俱归汉。
陆贾初以客从高祖,时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佗大说称臣,奉汉约归报高帝,大说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丞相陈平乃言:「贾往使尉佗去黄屋称制黄屋,谓车上之盖也。黄屋及称制,皆天子之仪,故令去之者
。今比诸侯皆如意指」。
严助为中大夫。时闽、越围东瓯告急,武帝曰:「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以法距为无符验也
耳力
乃斩一司马,谕意指以天子意指晓告之
。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罢终军,为谒者使,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帝甚悦。
司马相如,字长卿。武帝时,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不成,士卒多物故物故死也
,费以亿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不便。是时,邛、酥君长邛者,今为邛都县。﹂者,今为定﹂县
,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帝问相如,相如曰:「邛﹂、冉ζ者,近蜀道易通个、夔州、开州府等首领姓、冉者,皆旧冉种也。ζ音龙
,异时尝通为郡县矣异时,犹言往时也
,至汉兴而罢通。今诚复通,为置县愈于西南夷南夷谓犍为饕病N、饕奈皆靳益州也
。帝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者王然于撼涔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张恋切
,因巴蜀吏币物以赂南夷相如,使略定西南夷,邛﹂、冉ζ、斯榆之君皆请为臣妾,除边关,边关益斥,西至水未若水沫水出蜀广平徼,若水出就牛徼外水,未音妹
,南至魑徼徼以木石水,谓为界者也。斯榆之君等自求去边关,欲与髯么杈僖病9さ銮校┩灵山道桥孙水(凿开灵山道,置灵道县。孙水出台登县,南至会,无入若水,于孙水上作桥
,以通邛﹂。还报天子大说说读曰悦
。
盖宽饶为大中大夫,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孔光为博士,成帝初,奉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意,由是知名。陈咸为刺史、冀州,奉使称意。
平当为博士、给事中,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言渤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恣民者,盐官不专也。
所过见称即奉使者十一人为最。
楼护,字君卿,齐人也。平阿侯王谭举护方正,为谏议大夫,使郡国护假贷,言以假物贫人,令护监之。
使还,奏事称意。
后汉李恂,章帝时为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馀卷,悉封奏上,帝嘉之。
雷义以顺帝时守灌谒者《汉官仪》曰:「谒者三十五人,以郎中秫满,岁称给事,未满岁称灌谒者」。
,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
周举为谏议大夫。永和六年,诏遣八使巡行风俗,举于是劾奏贪猾,表荐公清,朝廷称之。
范滂桓帝时举孝廉、光禄四行光禄举敦厚质朴逊,让节俭,此为四行也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赃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第五种,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廉察灾害《风俗通》曰:「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诏使荆州」。又此言以司徒清诏使冀州,盖三公府有清诏员以承诏使也」
,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所刑免甚众,弃官奔走者数十人,奉使称职。蜀孙乾字公瘫,焙H艘病O戎髁煨溜荼,傥从事后,随从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结袁绍,将镁V萸,又与縻竺俱使刘表,皆如意指。
马良为侍中时,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
邓芝为尚书,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璋、费说:扔胂啾ù鹭┫嘀,罡鹆辽盥,侨ㄎ畔戎,鏖阍煽钟,幸旒、莆粗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Τ,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权与亮书曰:「丁觚U牛ā逗菏椤防,窭种驹,唬撼だ肭。褒9庖明孙权,盖以丁踔言,多浮丰也,R、粢、哪罘矗、┮趸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李福,字孙德,梓潼涪人也。为尚书仆射诸葛亮于武功病笃,后主遣福省侍,遂因谘以国家大计。福往具宣圣旨,听亮所言。至别数日,忽思未尽其意,遂却骑驰还见亮。亮语福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求一决耳。君所问者,公琰其宜也。蒋琬,字公琰。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公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跞苟乞复请蒋琬琬,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费俗治奈埃┛梢约讨,又复问其次,亮不答。福还,奉使称旨。
费宋昭信校尉。使吴还,迁为侍中。诸葛亮北住汉中,请宋参军。以奉使称旨,频至吴。
罗宪,字令则,以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美焉。
吴是仪为侍中,时蜀相诸葛亮卒,大帝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
晋侯史为侍中,与皇甫陶、荀е持节循省风俗,及还,奏事称旨。
宋裴松之为国子博士。文帝元嘉三年,诛徐羡之等,分遣大使巡天下。松之出使湘州反,使奏曰:「天道以下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心溥被。是以文思在躬,则时雍自洽,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垂大武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伏惟陛下神硇通道,契旷代冕旒华堂,垂心八表,咨敬敷之,未纯,虑明手褐靡畅,清问下民,哀此鳏寡,涣焉大号。周爰四达,远猷形于《雅》《诰》,惠训播乎遐陬。是故率土仰咏,重译咸悦,莫不讴吟踊跃,式钦皇风。或有扶老携幼,称欢路左,诚繇亭毒既流,故忘其自,千载一时,于是乎在。臣谬蒙铨任,忝厕显列,猥以短乏,思循八表,无以宣畅圣旨,肃明风化。黜陟无序,搜手汗盐,挪丫迤劣,不知所措。奉二十四条,谨随事为牒。伏见癸卯诏书,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松之甚得奉使之意,论者美之。
刘π为刘道锡手毫腋主簿。元嘉二十七年,后魏南侵,道锡遣π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
南齐刘系宗为宁朔将军,白贼唐戎起宿卫兵东讨,遣系宗随军慰劳,遍至遭贼郡县,百姓被驱逼者,悉无所问,还复民伍。系宗还,武帝曰:「此役有征无战,以时平荡,百姓安帖,甚快也」。
陈萧乾为黄门侍郎,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建晋,共相连结,闽中豪帅,立砦自保。武帝患之,令乾往谕以逆顺,谓曰:「昔陆贾南征,赵佗归顺,随何奉使,黥布来臣,追想清风,仿佛在目。卿宜勉建功名,不烦更劳师旅」。乾至,示以逆顺,所在款附。
毛喜初与宣帝事梁元帝,为尚书劝论侍郎。及江陵舀喜,及宣帝俱迁关右,世祖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朝廷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宣帝反国,喜于郢州奉迎,又遣喜入关,以家属为请。周蒙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
萧弘为吏部侍郎,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宣帝以引悉谙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外。⑹斩疥嫖锛戎练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后魏崔玄伯,道武时为周兵将军。时诏遣使者巡行郡国,糸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明元称其平当。
公孙表,字玄元。初为慕容冲尚书郎,归朝,使江南,称旨。
庾岳,道武时为外朝大人,参预军国。帝既绝慕容垂,以岳为大人,使诣慕容永。永服其词义。
张济为散骑侍郎,时后秦姚兴遣将攻洛阳,晋雍州刺史杨科谇彩蛊蚴于常山王遵,遵以状闻,道武遣济为遵从事中郎,报之。济自襄阳还,帝问济江南之事,济对曰:「司马昌明死,子德宗代立,所部州镇,迭相攻击,今虽小定,君弱臣强,全无纲纪。臣等既至襄阳,科谖食嘉,撼醴ブ猩,郊甘万众。臣答四十馀万,科谠唬何汗被甲戎马可有几匹?臣答:中军精骑十有馀万,外军无数科,谠唬阂源,颂智计,褡忝鹨病S衷唬何憾,ㄖ猩结慵,富ъ洞顺,即鹌咄蜮。偶饮科谠,唬褐卧诤,纬浅即鸲ǘ。计匠躯科,谠唬河腥,缧泶笾谝吣斡贸俏。又曰:魏帝为欲久都平城,将复迁乎?臣答:非所知也。科谖懦廷,不都山东,貌有喜色,曰:晋魏通和,乃在往昔,非唯今日。羌冠狡猾,频侵河雒,夙夜忧危。今此寡弱,仓库空竭,与君便为一家,义无所讳。雒城救援,仰待于魏,若获保全,当必厚报。如其为羌所乘,宁使魏取。臣等欲分向扬州,科谠唬郝贼互起,水行甚难。魏之军焉,已据滑台,于此而还,从北道东下,乃更便宜。且晋之法制,有异于魏,今都督襄阳,委以外事,有欲征讨,跞∈剐朔,⑷会岊砦帕畛廷知之而已。如其事势不举,亦不承台命」。帝嘉其词顺,乃厚赏其使,许救雒阳。后迁谒者仆射,报使姚兴,以累使称旨。
张彝为散骑常侍、兼侍中。彝善于督察,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彝尝充其选,清慎严猛,所至人皆畏伏,俦类亦以此高之。
古弼,明元时为猎郎,使长安,称旨。
李顺凡使凉州沮渠蒙逊十有二返,太武称其能。高推字仲让,早有名誉。大延中,以前后南使不称妙简行人。中书博士游雅荐推应选,诏兼散骑常侍,使宋,南人称其才辩。
元库汗明于断决。献文即位,拜殿中给事,每奉使察行州镇,折狱以情,所历皆称之。秦州父老诣阙乞库汗为刺史,前后千馀人,朝廷许之。未及遣,遇病卒。
邓羡为黄门侍郎,时幽、瀛、沧、冀大水,频经冠难,民饥,诏羡兼尚书、假散骑常侍,持节诸州随方赈恤,多有所济。
游肇为散骑侍郎、兼侍中,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
袭恒山王。晖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拜尚书主客郎,巡省风俗。还,奏事称旨。
阴道方为李神俊所知赏,神俊为前将军、荆州刺史,请道方为其府长流参军。神俊曾使道方诣梁雍州刺史萧纲论边事,道方风神沉正,为纲所称。
李崇,孝明时为使持节、兼侍中、东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
刘骘,字子钆。沓侨巳豕谥荼,僦鞑酒,胂孜渫跏,狈钍挂桡。诩庄帝于显阳殿,问以边事,骘应对闲敏,帝善之。
元孚从出帝入关为司空。时蠕蠕主与孚相识,先请见孚,然后遣女,于是乃使孚行。蠕蠕君臣见孚,莫不欢悦,奉皇后求归。
北齐宋世良初仕魏,为殿中侍御史,诣河北括户,大获浮惰,还见汲郡城旁多骸骨,移书州郡,令悉收瘗。其夜蛴赇桡趸剐⒆,劳之曰:「知卿所括得,丁倍于本帐,若官人皆如此用心,便是更出一天下也」。
斛律羌举,为东夏州刺史。时高祖欲招怀远夷,令羌举使于阿至罗宣手,和德前后称旨,甚被知赏。
张纂为右光禄大夫,使于茹茹,以衔命称旨。
李稚廉兼散骑常侍、省方大使,行还,所奏多见纳用。后周赵刚初为魏阁内都督,时贺拔胜、独孤信以孝武西迁之后,并流寓江左。至是刚言于魏文帝,请遣而复之。乃以刚为兼给事黄门侍郎,使梁魏兴,赍移书与其梁州刺史杜怀缶等,即与盟软受移建康,仍遣人随刚报命。是年,又诏刚使三荆听在所便宜行事。使还,称旨,进爵武城县侯,除大丞相府帐内都督。复使魏兴,重申前命。寻而梁人礼送贺拔胜、独孤信等。宇文测初,仕魏为司徒右长史。李武疑齐神武有异图,诏测诣太祖言,令密为之备。太祖见之甚,心膨堑抑懦。跷魏黄门侍郎时与东魏争衡,蠕蠕乘虚,屡为边患。朝议欲和亲,乃使峙往。峙状貌魁梧,善于辞令,蠕蠕主雅信结重之,自是不复为冠。文帝谓峙曰:「昔魏绛和戎,见称前史,以君方之,彼有愧色。
杨ɡ,为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时东魏迁邺,太祖欲知其所为,乃遣ɡ间行诣邺以观察之。使还称旨,杜杲为司仓上士。初,陈文帝弟安成王顼为质于梁,及江陵平,顼随例迁长安。陈人请之,太祖许而未遣。至是,帝欲归之,命杲使焉。陈文帝大悦,即遣使报聘,并赂黔中数州之地,仍请画野分疆,永敦邻好。以杲奉使称旨,进授都督,治小御伯,更往分界焉。
刘雄为驾部中大夫,兼齐公宪府掾。时齐相斛律明月率众筑通阙城以援宜阳。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至是,宪以齐人失信,令雄使于明月,责其背约。雄辞议辨直,齐人惮焉。
杨荐孝闵帝初为御伯大夫,使突厥结婚。突厥可汗弟地头可汗阿史那库头居东面,与齐通和,说其兄欲背先约。计谋已定,将以荐等送齐。荐知其意,乃正色责之,词气慷慨,涕泗横流。可汗惨然良久,曰:「幸无所疑,当共平东贼,然后发遣我女」。乃令荐先报命,仍请东讨。以奉使称旨,迁大将军。
窦毅为大将军时,与齐人争衡,戎车岁动,并交结突厥以为外援。在太祖之时,突厥已许纳女于我,齐人亦甘言重币,遣使求婚。狄固贪心林,便欲有悔。朝廷乃令杨荐等累使结之,往反十馀,方复前好。至是虽期往逆,犹惧改图。以毅地兼勋戚,素有威重,乃命为使。及毅之至,齐使亦在焉。突厥君臣,犹有二志。毅抗言正色,以大义责之,累旬乃定。卒以皇后归,朝议嘉之。王庆为中将军。武帝保定二年,使吐谷浑与其分疆,仍论和好之事。浑主悦服,遣所亲随庆献贡。初,突厥与周和亲,许纳女为后,而齐人知之,惧成合从之势,亦遣使求婚,财馈甚厚。突厥贪其重赂,便许之。朝议以魏氏昔与蠕蠕结婚,遂为齐人离贰,今者复恐改变,欲遣使结之,遂授庆左武伯副手杭鑫使。是岁,遂兴入并之役。庆乃引突厥骑,与隋公杨忠至太原而还。及齐人许送皇姑及世母,朝廷遂与通和。突厥闻之,复致疑阻。于是又遣庆往喻之,可汗感悦,结好如初。五年,复与宇文贵使突厥逆女。自此以庆信著北藩,频岁出使。后更至突厥,属其可汗暴殂,突厥谓庆曰:「前后使来逄我国丧者,皆片面表哀,况今二国和亲,岂得不行此事!」庆抗辞不从,突厥见其守正,卒不敢逼。武帝闻而嘉之。
陆逞为军司马,武帝天和三年,齐遣侍中斛斯文略、中书侍郎刘逖来聘。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诏逞为使,尹公正为副以报之。逞美容止,善词令,敏而有礼,齐人称焉。
隋元晖初,仕周为武伯下大夫。时突厥屡为冠患,朝廷将结和亲,令晖赍锦采十万,使于突厥。晖说以利害申国厚礼,可汗大悦,遣其王随献方物。武帝之聘突厥后也,令晖致礼焉。
韦冲,字世冲。初仕后周,从大将军元定渡江伐陈,为陈人所虏,武帝以币赎而还之。帝复令冲以马千匹使于陈,以赎开府贺拔华等五十人。及元定之柩西还。冲有辞辩,奉使称旨。
苏孝慈,仕周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称旨。
长孙晟,初仕周为司卫上士。宣帝时,突厥摄图请婚于周,以赵王招女妻之。然周与摄图各相夸竞,妙选骁勇使者以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庆送千金公主至于其牙,前后使人数十辈,摄图多不礼,见晟而独爱焉,每共游猎,留之竟岁。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两箭与晟曰:「请射取之」。晟乃弯弓驰往,遇雕相撄,遂一发而双贯焉。摄图喜,命诸子弟贵人皆亲友,异尼近之,以学弹射。其弟处罗侯号突利设,尤得众心,而为摄图所忌,密⑿母挂跤腙擅岁捎胫游,因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皆尽知之。时高祖作相,晟以状白高祖,高祖大喜。
贺若谊,初仕周。为直门将军。时茹茹种落携贰,齐遣其舍人杨畅结好于茹茹。太祖恐其并力,为边境之患,使谊聘茹茹。谊因舀以厚利茹,因信之,遂与周连和,执畅付谊。太祖嘉之。
韦师为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诏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奏事称旨。
长孙平,高祖时为工部尚书。时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帝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赐缣三百疋、良马一匹而遣之。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
柳謇之为光禄少卿,时启民可汗自以内附,遂畜牧于定襄、马邑间。帝使謇之谕令出塞。及还,奏事称旨。皇甫诞为持书侍御史,高祖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简括之。及还,奏事称旨,帝甚悦。
房彦谦为监察御史,以陈平奉诏安抚,泉、括等十州衔命称旨。
卢昌衡为金州刺史,奉诏持节为河南道巡省大使。及还,称旨。
许善心为礼部侍郎。炀帝大业元年,副纳言杨达为冀州道大使,还奏称旨。
唐刘文静为晋阳司马,高祖初兴义兵于晋阳,遣文静使突厥。始毕始毕曰:「唐公举义,欲何为也?」文静曰:「文皇帝废蒙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欲废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大悦,即遣将康酾利领骑二千,而又献马千匹,高祖大悦。襄武郡公琛与太常卿郑元赍女妓遗突厥始毕可汗,以结和亲。始毕甚重之,赠名马数百匹,遣骨吐禄特勤随琛贡方物,高祖大悦。
呈甫无逸,武德初为御史大夫。时益部新开,政刑未洽,长使横恣,赃污狼籍,令无逸持节。巡抚无逸,宣手撼化,法令严肃,蜀中甚赖之。
豆卢宽,太宗贞观中为殿中监,使于突厥。宽容仪闲雅,词旨可观,突厥甚敬惮焉。
崔敦礼,以贞观二十年为兵部尚书兼简校鸿胪卿、瀚海都督。回纥吐迷度为其下所杀,诏敦礼持节绥辑之,因立其嗣。敦礼深识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郑维忠,中宗时为御史大夫,持节赈给河北道,仍黜陟牧宰。还,敷奏称旨。
李杰,神龙初为卫尉少卿,为河东道巡察黜陟使,奏课为诸使之最。
宇文融,玄宗开元初为兵部员外郎,括逃户所至,手盒恩命。百姓感其言,至有流泪称为父母者。
李谖,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谔,搴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疋、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采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掷钸轩擞,胪罗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诜钍钩浦肌。
王缙,肃宗时为兵部侍郎。属平史朝义,河朔未安,诏缙以本官河北宣慰,奉使称旨。
贺若察,代宗大历四年,为给事中。察自颍州使还,见于延英殿,赐帛五十疋。先是,颍州刺史李岵以暴政专杀本道使令狐彰,陈奏,帝命宣慰,且验其事察。复奏称旨,与彰状协,流岵于夷州。
吴凑为金吾将军时,滑亳节度令狐彰、汴宋节度田神功等亡于镇军,州颇骚扰,凑皆承诏宣劳慰抚,事多靡恕。
班宏为结事中,时成德军李宝臣卒,其子惟岳匿父丧以求位。代宗难之,乃遣宏问疾,且喻惟岳、惟岳厚赂之,宏皆不受,还报合旨。
归崇敬,德宗时为左散骑常侍。时两河叛,涣之徒初禀朝命,令崇敬以本官兼御史大夫,持节宣慰,奉使称旨。
李纾为兵部侍郎时,诛李怀光诸军兵会河中,诏纾宣慰以励节,将还报合旨。
樊泽为都官员外郎。建中初,为充和蕃使,蕃中用事,宰相尚结赞深礼之。寻从凤翔节度张镒与吐蕃会盟于清水。
卢群为兵部员外郎,使淮西节度吴少诚奉使称旨,于ν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后为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西蕃计会使。将命称旨,时论以为有出疆专对之能。
温造,字简舆。张建封收寿春,招以尺书,造从之。及建封,按察彭门,造归下邳。时李希烈用蔡兵四,去刂所至舀没,天下城镇恃兵者皆欲动摇,或自立帅请节。德宗患之,以范阳刘济方推忠诚,但不能尽达朝廷倚赖之意,乃密诏建封,选贤德有识之士往喻之。建封乃强署造节度参谋,使于幽州。造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济僻在遐裔,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忠荩,愿得率先诸侯,效以死节」。造还,建封以其名上闻,乃驰驿入奏。长庆元年,授京兆府司录参军。奉使河朔称旨,迁殿中侍御史。既而幽州刘总请以所部九州听朝旨,穆宗选可使者,或荐造,帝召而谓之曰:「朕以刘总输忠,虽以书诏便蕃,未尽朕之深意,以卿素能办事,为朕此行」。造对曰:「臣府县走吏,初受宪职,望轻事重,恐辱国命,无能谕旨」。帝曰:「我在东宫时,闻刘总请觐。及我即位,比年上书不绝,及约以行期即赌,不报。卿识机知变,往谕我怀,无多让也」。乃拜起居舍人,赐绯鱼袋,充太原、镇州、幽州宣谕使。造初至范阳,刘总具浇加及宣圣旨,示以祸福,总俯伏流汗,若兵加于颈矣。及造使还,总遂移家入觐,朝廷遂以张弘靖代之。及朱克融逐弘靖,成德杀田弘正,朝廷用兵,乃先令造衔,命河东、魏博、泽潞、横海、深冀、易定等道,谕以军期,事皆称旨。
李臀,吏部员外郎。徐州张建封卒,其子饰将校所迫,俾领军务,诏择临难不慑者,即其军以谕之。遂命臀宣慰使椭钡制渚,召将士传朝旨,陈祸福,脱监军桎梏,令复其位,凶党不敢犯。及噬媳沓票马留后鸵晕,非诏令所加,不宜自号,使削去乃受。爰陟,贞元中为左司郎中,累奉使,皆称旨。
袁滋为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充册南诏使。及还,以清平官尹辅酋来朝,又得先没蕃将卫景升、韩演等三人,并南诏所获吐蕃将帅俘囚百人。至京南,诏异牟寻上表陈谢册命及颁赐正朔,仍请击吐蕃,兼献方物。
房式,宪宗时为吏部郎中。时河朔节度刘济、王士贞、张茂昭皆以兵壮气豪,相持短长,屡以表闻,迭请加罪。帝欲止其兵。李吉甫荐式为给事中,将命于河朔。式历使诸镇讽谕之,还奏惬旨。
崔从为尚书左丞。元和十三年,王承宗再奉朝贡,表遣二子入侍,请纳德、棣二州,诏从宣抚,且受地。议者以承宗诚诈未可知,又入侍者非承宗子,人皆忧之。从次魏州,田弘正以路师道境,欲以五百骑送之从,不听,以童仆十数骑径至成德。先令大集军士于球场,宣谕恩敕,词旨慷慨,众心感动。承宗与军士皆号泣俯拜。及飨宴,每从容与承宗谕以大节,承宗为礼益恭。及还,遂按二郡之籍,收其户口兵储以复命。帝临轩劳悦久之。
郑权为右散骑常侍。穆宗长庆二年三月,自回鹘告哀。回帝初即位,欲重其使,以权尝历显位,器质魁伟,有词辩,可以将命,故选任之权,惮远役辞。以宿有废痼之疾,不能驰马,既不免,乃肩可骓,又谅餐ゴ势不挠,颇得使臣之体,虏众敬惮焉。
李行修,长庆三年为宣抚使,至楚州,举费冠卿之至孝,至泗州,举刺史李宜臣之赃犯,时以为奉使。得人杨于陵为户部侍郎,会李师道削平,分其地为三镇,朝廷思有所制,置于陵,以选兼御史大夫,充宣慰使,还奏合旨。
梁韦震为殿中监、蔡州四面都统判官。时蔡将郭音昵刈谌ㄋ挽短祖,太祖复请震奏事,且疏时溥之罪,愿委讨伐,仍请降沧、兖二师之命。溥既以都统破黄巢,功居第一,又与兖、郓连衡,结中官为内援。时宰之忌太祖者,复佑之,右拾遗徐彦枢亦疏请所在,斩宗权不必至京师,陈献俘之仪,盖以时溥献黄巢止函首故也。震往复论列于天子前,敢大言,亦能协。附执政所请,事多允。
李震,为太祖从事。乾化二年,以马殷初领湖南,为雷满所逼。帝以震骨鲠有辩,命驰往和解殷满,并禀命李菸兵部郎中、崇政院直学士。时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莩弁以伺察之葜。链舍召将吏,亲加慰抚。行袭欲使人代受诏菰唬,憾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荭荽掌军府事。太祖览奏曰:「予固知荼匕糊要,滦、邢门户不朽矣」。
张归弁归于太祖,得署为牙校。时太祖初镇宣武,屡命归弁结好于近境,颇得行人之礼。
后唐伊广襟情洒落,善专对。及为汾州刺史。时武皇主盟,诸侯景附,军机缔结,聘遗旁午。广奉使称旨,郭崇韬临事机警,应对可观。武皇时为典谒,奉使凤翔,称旨。
薛仁谦为通事舍人。庄宗即位,三聘于吴,得使乎之体。
晋刘处让初仕后,唐为客省副使,累将命,称旨。
李承约仕后唐为颍州团练使。天成中,以怪萁、诙仁、姑璋将图不轨,乃命为泾州节度副使,且承密旨往侦之。既至,以善言谕之,璋乃受代。明宗赏其能,加检校太保。
聂廷祚为太子宾客,善揣人情,多有材艺,饮博谐戏,无所不通。累奉使杭、越,及荆湖藩镇,侯王见者爱之,亦尝使于契丹,善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