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部 志节
男子之生,悬弧于门,示将有事于四方也。盖古之志士,树勋于世,扬名于后者未始。不怀慷慨之操,励刚果之节,因事感发,挟义倜傥。或块处穷约,或遭罹困辱,而能壮图内激,英跬饧,发乎心术,形于话言,卒能践之,斯可复也。至有服膺刻意,研味前说,矫尾厉角,历乾当世。不喜卑冗之役,无事贵游之乐,轻章句之诵习,慕豪英之风轨,专讲王霸之术,好论将帅之事,靡尚细节,罔循常检。是皆魁梧磊落之人也,岂龊龊廉谨云乎哉!
申包胥,楚大夫,初与伍员为友。伍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包胥如秦乞师。
吴起,卫人。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族笑复报也。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毋诀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为楚相。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习之于鬼谷先生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俗通》曰:鬼谷先生,六国时从横家。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要捕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战国策》曰:乃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帛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鬼,《谷子》有《揣摩篇》。
曰:「此可以说世之君矣」。后佩六国相印,终齐客卿。
张仪者,卫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成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此必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终于秦相。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公儿」。
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政,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熟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徐广曰:曷一作偈偈,一作抑巨一渠」。
颜蹙鼻曷膝栾。栾,两膝曲也
。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梁刺齿肥,持梁作饭也」。「刺齿二字当作「又作「齿」也。
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揖于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为秦相。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荀卿曰:「梁有唐举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深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㈧段尬,此非士之情也。始皇时斯,位至丞相。
陈胜,阳城人。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怅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汉陈,平阳武户牖人。贫不事业,一县中尽笑其所为。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后为丞相。
韩信,淮阴人。家贫,母死,无以葬,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后为淮阴侯。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尝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主切割肉也,言其有大志也。且读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无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笑曰:「我年五十当贵,今已四十馀矣。苦女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后为会稽太守、丞相长史。
主父偃,临淄人也。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大臣皆畏其口,赂遗千金。或说偃曰:「大横」。偃曰:「臣结溆窝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站靡印U煞,蛏不五鼎养,则五鼎烹耳」。后为齐相诛。
朱阕钟纹搅耆耸,孪敉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终于槐里令。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人。为人沈勇有大略,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为后将军,卒。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わ人。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位至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
终军者,济南人也。初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拢虏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烦,因裂峦泛弦,晕符信也。)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也,谓返出关,吏以为传。
还,当以合符军」曰:「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露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前弃律也」。
班伯为奉车都尉,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家世微贱,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从汝南蔡父相问,已能所宜言从何术艺可以自达
蔡父大奇其形,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馀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
后汉耿紊俸醚Ц缚鑫朔调,连率纬⒓,郡尉试骑士,建旗鼓,隶驰射,繇是好将帅之事。后终建威大将军。
王霸,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霸亦少为狱吏,尝慷慨不乐吏职。其父奇之,遣西学长安。后终于上谷太守。
马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冯衍,字敬通。幼有奇才,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然有大志,不戚戚于贫贱。居尝慷慨叹曰:「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不求苟得。尝有凌阒志三公之贵,千金之富,不得其愿,不概于怀,贫而不衰,贱而不憾,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修道德于幽贤之路,以终身名为后世法」。居贫,年老,卒于家。衍官至司隶从事。
邓训,字平叔,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训。终于护羌校尉。
郭丹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既至京师,尝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大司马严尤请丹,辞病不就。王莽又徵之,遂与诸生逃于北地。更始一年,三公举丹贤能,徵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梁竦,安定人,高山侯统子也。竦言生长京师,不乐本土,自负其才,郁郁不得意。尝登高望远,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丫涌梢匝,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后辟命交至,并无所就。
梁心堇,有勇气,尝慷慨好功名,官至谒者。
第五伦为京兆,督铸钱掾,每读诏书,尝叹息曰:「此圣主也,一见决矣」。等辈笑之曰:「尔说郡将尚不下,安能动万乘乎!」华峤书曰:盖延代鲜于,辱为冯翊,多非法伦,数切谏,延憾之,故滞不得举。郡将谓郡守。
伦曰:「未遇知己,道不同故耳」。位至司空。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与母随至雒阳。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焉知壮士志哉!」后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赵晔,会稽山阴人也。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资中,县名,今资州资县。
诣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抚卒,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
杨震尝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位至太尉。
徐淑交接英雄,尝有壮志,举茂才,除渤海修令,迁琅琅都尉。
赵温为京兆郡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
卢植,从马融学,终辞归,阖门教授。性刚毅,有大节,尝怀济世志,后为议郎。
张奂少立志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为度辽将军,转太常,卒。
冯良,字君郎,出于孤微,少作县吏。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戴封。年十五,诣太学,师事贸阜,令东海申君申君卒,送丧到东海。道当经其家,父母以封当还,豫为娶妻封,暂过拜亲,不宿而去。还京师,卒业。后为中山相,徵拜为太常,卒。
郭泰,字林宗。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后以有道徵,不就。
符融少为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融耻为其吏而去。后游太学,师事少府李膺。
范冉「冉」,或作「丹」
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游学后为莱芜长,不到官卒。
陈蕃年十五,尝汛σ皇叶,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位至太尉。
逢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芴驹,唬捍笳,煞虬材芪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后隐于劳山,连徵不起,卒。
周党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礼。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建武中,徵为议郎,以病去职。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为人沈实,少有《厉俗志》。后为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
岑髦聊涎,艏阳人也。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太守宏农成晋,请为功曹。
范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尝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三公并辟,以司徒高第为侍御史。
郑玄年十一二,随母还家,正腊会同列十数,皆美服盛饰,语言淹ㄐ,犹漠然如不及。母私督数之,乃曰:「此非我志,不在所愿也」。后徵司农卿,不就。
魏夏侯称,字叔权,征西将军渊之子也。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儿,为之渠帅,戏必为军旅,战陈之事,有违者跞⊙弦员。摅字谀敢逆,渊阴奇之,使读《项羽传》及兵书,不肯,曰:「能则自为耳,安能学人与!」文帝为布衣之交。年十八卒。
娄圭字子伯。少有猛志,尝叹息曰:「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著后耳」。侪辈笑之。后诣太祖以为大将。
邓艾少时,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位至征西将军。
留赞,字正明,会稽长山人。为郡吏,与黄巾贼帅吴桓战,手斩得桓。赞一足被创,遂屈不伸。然性烈,好读兵书及《三史》。每览古良将战攻之势,辄对书独叹,因呼诸近亲谓曰:「今天下扰乱,英豪并起,历观前世富贵,非有恒人,而我屈咴阢滔,镏间存亡无以异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伸,几复见用,死则已矣」。亲戚皆难之有间。赞乃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沲,气绝良久,家人惊怖,亦以既尔,遂引伸其足足。伸创愈以得蹉步。凌统闻之,请与相见,甚奇之,乃表荐赞,遂被试用。
贾逵,字梁道。自为儿童戏弄,尝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终于豫州刺史黄朗字文达,沛郡人也。为人弘通,有信实。父为本县,卒,朗感其如此,抗志游学,繇是为方国及其郡士大夫所礼特异。
裴潜少时不为父所知,又自感所生,微贱无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后为光禄大夫,卒。
蜀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后为大将军。
吴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后为南郡太守。
黄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尝以负薪馀蜒书疏讲兵事。后为偏将军。
潘璋,东郡人。性博荡,居贫,好赊酤债家,至辄言后豪富相还。后为右将军。
张奋,昭之弟也。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昭不愿,曰:「汝年尚幼,何为自委于军旅乎?」奋对曰:「昔童汪死难,子奇治阿奋,实不才耳,于年不为少也」。遂领兵马将军,连有功效,至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晋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言,可庶几也。后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王龌掷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四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鲈唬何嵊,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鲈唬撼率び醒匝嗳赴仓。鸿鹄之志后为抚军大将军。刘卞字叔龙,东平须昌人也。本兵家子,质直少言。少为县小吏,功曹夜醉如厕,使卞执烛不从,功曹衔之,以他事补亭子。卞后从令至雒,得入太学。试经为台四品吏。访问令写黄纸一鹿车,卞曰:「刘卞非为人写黄纸者也」。访问知怒,言于中正,退为尚书令史。或谓卞曰:「君才简略,堪大不堪,小不如作守。行守之义
舍人」。卞从其言。后为吏部令史,迁齐王攸司空主簿。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闶纤养甯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年四十馀,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雒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我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师甚异之。年十四,游太学。后占籍辽西,举郡计吏。到雒,与父相遇。时母已亡,父欲令其宦立,弗之告,仍戒以不归至,乃还辽西。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精审。太康中,以良吏赴雒,方知母亡。初至自耻士伍,欲以官学立名,期于荣养。既而其志不就,号愤恸哭,呕血而卒。
左思少学,锺胡书及鼓琴并不成。父雍谓友人曰:「思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词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思尝为秘书郎。
陈κ,字延思,陈国苦人也。少好学,有文义。父至⒄,起门,κ曰:「当使容马车中」。Χ从之。后州辟部从事,乘马车还家,宗党荣之。
李矩,字世回,平阳人也。童龀时,与群儿聚戏,便为其率,计画指授,有成人之量。后终于征西参军、司州刺史。
易雄,字兴长,长沙浏阳人也。少为县吏,自念卑贱,无繇自达,乃脱帻挂县门而去。因习律令及施行故事,交结豪右,州里稍称之。后为舂陵令。
丁绍为冀州刺史,自以为才足为物雄,当官水位政,每事克举,视天下之事若运于掌握,遂慨然有董正四海之志矣。是时,王浚盛于幽州,苟谑㈧肚嘀,萑簧苁佣,人蔑如也。永嘉三年,暴疾而卒,临终叹曰:「此乃天亡冀州,岂吾命哉!」
阎缵不护细行,而慷慨多大节,后终于汉中太守。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已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尝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后为幽州刺史。
王恭,字伯孝,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尝有宰辅之望,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起家为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后为辅国将军。
刘殷性至孝,时人嘉其至。性通感,竞以喜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笫囟」。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后仕刘聪,至太保。
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们笫承切,幸构榛蛑。梁1呔悬蚣,姣骋宰恃,雅善谈论。宗族劝之仕,谓之曰:「卿清亮质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自当显至。如何甘辛苦于山林,毕性命于海滨也?」统勃然作色曰:「诸君待我乃至此乎!使统属太平之时,当与元凯评议出处。遇浊代念与屈生同污共泥,若污隆之间,自当耦耕沮溺,岂有辱身曲意于郡府之间乎!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言者大惭。
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琅琊王拓定江南,未遑北伐,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王导从元帝镇建康,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ダ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导位至宰相。
陶侃尝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后为广州刺史,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谷俭,桂阳人。中兴初,以学校陵迟,特听不试孝廉,而秀才依旧策试。甘卓为湘州刺史,备礼举俭为秀才,俭辞不获命,州厚礼遣之。诸州秀才闻当考试,皆惮不行,惟俭一人到台,遂不复策试。俭耻其州少士,乃表求试,以高第除中郎。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经史。于时南土凋荒,经籍道息,俭不能远求师友,惟在家研精,虽所得实深,未有名誉,又耻耀取达,遂归,终身不仕,卒于家。
孔安国,群从诸兄,并乏才名,以富强自立,惟安国与兄汪少厉孤贫之操。汪既以直亮称,安国亦以儒素显。后历尚书左右仆射,卒。
刘毅,字希乐。少有大志,不修,家人产业。后为卫将军、荆州刺史。
魏咏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蠊砣鞜擞没詈挝」。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室,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言,惟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资遣之。后为荆州刺史。
前赵刘宣师事乐安,孙炎学成而返,不出门闾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曾不反覆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晋武时,为右部都尉。
前秦王猛字景略,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愣后动。后为苻坚丞相。
宋蒯恩,兰陵人。高祖征孙恩县,差恩为徵民使,伐马刍恩。尝负大束,兼倍馀人,每舍刍于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高祖闻之,即给器仗。恩大喜。自征妖贼,尝为先登后,为世子司马。
傅弘之少倜傥有大志,为本州主簿,举秀才,不行。刘锺字世之,彭城人也。少孤,依乡人中山太守刘固共居。幼有志力,尝慷慨于贫贱。后从高祖征伐,为右卫将军。
垣护之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磺抗。从高祖征司马休之,为世子中军府长史兼行参军王镇恶,年十三而苻氏败亡,关中扰乱,流寓ゾ、渑之间。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镇恶终于安西将军。
刘湛弱年便有宰世志。尝自比管夷吾诸葛亮,不为文章,不喜谈议。本州辟主簿,不就。除著作佐郎,又不拜。后位至丹阳太守。
宗悫,字元荒,涎羧艘病。J甯副高尚不仕,悫方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后为雍州都督。
沈攸之,庆之从子也。攸之初诣领军将军刘遵考,求补白丁队主。遵考以为形陋不堪。攸之叹曰:「昔孟尝君身长六尺为齐相,今求士取肥,大者哉!」因随庆之征讨。后为荆州刺史。
曹景宗,新野人。颇受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大丈夫当如是」。
南齐垣荣祖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垣崇祖在淮阴见太祖,自比韩信、白起,咸不信,惟帝独许之。后为兖州大中正。
李安民,少有大志,尝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太祖时,位至中郎、领军,封康乐侯。
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性倜傥不羁,好刀剑。尝与暨阳吏斗,谓曰:「我若得暨阳县,当鞭汝小吏背」。吏唾其面,且曰:「汝得暨阳县,我亦得司徒公矣」。敬则后自直ト将军补暨阳令。昔日斗吏亡叛,令出,遇之甚厚,曰:「我已得暨阳县,汝何时得司徒公邪?」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也。逊少学,尝为兄仲所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邪?」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尝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后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吏,县令裴鉴擢为主簿。王俭少时,便有宰臣之志,赋诗云:「稷契赞虞夏,伊、吕翼商周」。及生子字曰「元成」,取世仍作相之义。后为卫将军、尚书令。
梁吉士瞻,字梁客,冯翊莲勺人也。少有志气,不事生业。时徵士吴苞见其姿容,劝以经学。士瞻因诵鲍昭诗云:「竖儒守一经不足识。行藏」,拂衣不顾。后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冯道根,广平人。本郡召为主簿,不就,曰:「吾当使封侯庙食,安能为儒吏邪?」后为左右上将军,封侯。裴之横,字如岳,之高第十三弟也。少好宾游,重气侠,不事产业。之高以其纵诞,乃为狭被蔬食以激厉之。之横叹曰:「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遂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俄致殷积。简文在东宫,闻而异之,以为河东王常侍。
陈吴明彻微涉书史,天文孤虚,略通其妙,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高祖受禅,拜安南将军。
周文育,本姓项氏。年十一岁,义兴人周荟养为己子,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岂能学此取富贵」庞姓涕。枚弘让壮之,教骑射,文育大悦。后为镇南将军。
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悉达之弟也。少慷慨,志立功名,位至中领军。
后魏崔亮父元孙,为沈文秀所害。亮时年十岁,尝依季父幼孙居家贫,佣书自业。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从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⒗钍弦病1思胰氖橐蚩傻醚Я猎唬旱苊眉⒑,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
宋繇,敦煌人。繇生而父僚,为张邕所诛。繇少有志尚,喟然谓妹夫张彦曰:「门户倾覆,负荷在繇,不能衔胆自厉,何以继承先业」。遂随彦至酒泉,追师就学,闭室诵书,昼夜不倦。博通经史,诸子群言,靡不综览。后终于安远将军。
李曾,赵郡人也。郡辟功曹,不就,门人劝之,曾曰:「功曹之职,虽是乡选高第,犹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后终于赵郡太守。
李场ㄈ傥有大志,好饮酒,笃于亲知。每谓弟郁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也」。后为镇远将军、岐州刺史。
杨侃,字士业,播之子也。颇爱琴书,尤好计画。时播一门,贵满朝廷,儿侄早通,而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后终于右光禄大夫。
王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位至扬州刺史。傅永年二十馀,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叔父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华。后位至光禄大夫。
李苗,少有节操,志尚功名。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尝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未曾不咨嗟绝倒。后终参军、将军。
夏侯道迁,谯国人。少有志操。年十七,父母为结婚韦氏,道迁云:「欲怀四方之志,不愿取妇」。家人咸谓戏言。及至婚日,求觅不知所在。于后访问,乃云逃入益州。后为瀛州刺史,卒。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少耿介,志学精力,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属权贵,不为之屈。后终于齐文襄王中外府谘议参军。
库狄昌,字恃德,神武人也。少便骑射,有膂力,胆气壮烈,每以将帅自许。
北齐高昂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倜傥。父翼为求严师令,捶挞昂,不遵师训,专事驰骋。每言:「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后位至司徒公。
赵彦深年三岁,母傅氏便孀居,彦深五岁,傅谓之曰:「家贫儿小,何以能济?」彦深泣而言曰:「若天哀矜儿,大当仰报」。傅感其意,对之流涕。及彦深拜太常卿,还,母子相泣久之。
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荣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以文章显。后为尚书右仆射。
后周孟信,广川索卢人也。家世贫寒,颇传学业。信尝曰:「穷则变,变则通。吾家世传儒学,而未有达官,当繇儒,非世务也」。遂感激,弃书从军。
薛心登,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弘敞,值赫连之乱,率宗人避地襄阳。心登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时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以世族心。登既羁旅,不被擢用,然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左中郎将京兆韦潜度谓心登曰:「君门地非下,身材不劣,何不敝衣裾?」数参吏部心?」登曰:「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古人以为叹息,窃所未能也」。潜度告人曰:「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与族祖安都之子怀隽相善,怀隽每曰:「汝还乡里,不营产业,不肯取妻,岂复欲南乎」心。登亦恬然自处,不改其旧。后为安东将军。
刘页跏肆何王,国常侍,非其好也。疑倏犊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不乐随牒平进。会宜丰侯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即请为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后为华阳太守。属侯景渡江,梁室大乱,循以矣胁。怕陨跚孜之时,冠难繁兴,未有所定,夷肃叭桓,呈以见志。其末章曰:「随会平王室,夷吾成霸功。虚薄无时用,徒然慕昔风」。太祖时,为黄门侍郎、仪同三司。
宇文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也!」后为大将军。
王励,字蠊硇。诵灾夜有才荒。晔七从太祖尝谓之曰:「为将坐见成败者上也,被坚执锐者次也」。励曰:「意欲兼之」。太祖大笑。后为千牛备身直长。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兵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冠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后以战功为柱国大将军,终于太师。
杨宽,少有大志,每与诸童游处,必择高大之物而坐之,见者咸异焉。后终于梁州刺史。
李远,字万岁。幼有器局,志度恢然。尝与群儿为战斗之戏,指麾部分,便有军阵之法。郡守见而异之,召使更戏,群儿惧而散走,远持杖叱之,复为向势,意气雄壮,殆甚于前。郡守曰:「此小儿所为,非恒人也」。及长,涉猎书传,略知指趣而已。官至柱国大将军。
蔡佑,高平人。少有大志,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尝谓曰:「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安能久处贫贱邪?」言讫,各大笑。后皆如其言。位至宜州刺史。
宇文深,字奴于,性鲠正,有器局。年数岁,便累石为营伍,并折草作旌旗,布置行列,皆有军阵之势。父求遇见之,乃大笑曰:「汝自然如此,于后必为名将」。后终于司命中大夫。
侯植,其先家北地之三水,为州郡冠族植。少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后为司仓下大夫。
隋宇文庆,字神庆。沈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后终于源州总管。
王谊,字宜君,河南雒阳人也。父显,周凤州刺史。谊少慷慨,有大志,便弓马,遍览群言。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
于仲文父实,仕周为大左辅。仲文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
宇文忻,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祖莫豆干,魏安平公。父贵,周大司马、许国公。忻幼而敏慧,为童儿时,与群辈游戏,跞∥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有识者见而异之。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尝谓所亲曰:「自古名将,惟以韩、白、卫、霍为美谈,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与仆并时,不令竖子独擅高名也」。其少小慷慨如此。后为右领大将军。
崔廓,字士元,博陵安平人也。少孤贫而母贱,繇是不为邦族所齿。初为里佐,屡逢屈辱,于是感激,逃入山中。遂博览典籍,多所通涉,山东学者皆宗之。既还乡里,不应辟命。
王颇好读书,又晓兵法,益有纵横之志,每叹不逢时,尝以公相自许。后为王谅府谘议参军。
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也。少贫贱,有志节。初为待诏。会平陈之役,定和当从征,无以自给。其妻有嫁时衣服,定和将鬻之,妻靳固不与,定和于是遂行。以功拜仪同,赐帛千匹,遂弃其妻。
沈光少骁捷,大业中,炀帝徵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同类数万人,皆出其下。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馀骑。光酹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功立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后为折冲郎将。
元岩字君山,好读书,不治章句,刚鲠有器局,以名节自许。高祖受禅,拜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
来护儿幼而卓荦,初读诗,至「击鼓其金堂,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因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迈,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后位至开府仪同三司。
唐房玄龄,幼仕隋为隰城县尉,坐事除名,郁郁不自得。时天下方乱,尝慨然有安民济时之志,后位至司空。
李靖《涉猎书传》,不为章句之学,尝云:「大丈夫若遇明君,拨乱膺期,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耳」。后终于左仆射。
窦威家世勋贵,尥嫖氖肥敝,钸植⒁跃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遑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后终于内史令。
魏徵,字元成,钜鹿曲城人也。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后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
武士,碧原人。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沈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常以慷慨扬名为志。后终荆州都督。马周字宾王,少孤贫,好读书,尤明《诗》《传》。而落拓不事生产,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酒,不以讲授为心。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乃拂衣游于曹、汴之境,复为浚仪令崔贤所辱,周遂感激,西游长安。至新丰,宿于逆旅,主人惟供设诸商贩而不顾,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翁深异之。后为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惟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邪?」后终于内史。
褚无量,杭州盐官人也。幼孤贫,励志好学。家近临平湖中,有龙斗倾里泳,凸壑无量,时年十三,读书晏然不动。后为左散骑常侍、皇太子侍读。
哥舒翰,倜傥任侠,好然诺。年四十,遭父丧,客居西京,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后位至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崔圆少孤贫,志尚闳博,好读兵书,有经济宇宙之心。后至黄门侍郎、平章事。
马,扶风人。少孤落拓。年二十,因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慨然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乃仗剑从戎,西至安西,以奇功累迁左金吾卫员外将军。马燧少尝与诸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事矣。丈夫当立功伐,以济四海,安能狳、嵛一儒也!」后位司徒、兼侍中、北平王。
张建封,兖州人。颇爱属文,以立功名为己任,后终于徐州节度使。
李德裕,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西汉书》、《左氏春秋》。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年才及冠。志业大成,后位至太尉、平章事。
张仲武,范阳人也。少业《左氏春秋》,掷笔为蓟北雄武军使。
梁赵枉伥持时与邻里小儿戏于道左,尝分布行列为部伍战阵之状,自为董帅,指顾有节,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其父目而异之曰:「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耳」。弱冠,有壮节,好功名。后为忠武军节度使。
后唐袁象先性宽厚,不忤于物,幼遇乱,慨然有忧时之意。后为归德军节度使。
晋李专美旧学为文,以父抠唐昭宗时尝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专美心愧之,繇是不游文场。后终于大理卿。
桑维翰,字国侨,雒阳人也。父珙,事河南尹张全义为客将。维翰身短面广,殆非恒人,既壮,每对鉴自叹曰:「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繇是慨然有公辅之望。后位至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