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部 陷没。
《礼》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是知。荷凿门之权,当分符之寄,必在谋而后动,夺人之心。若乃昧三阵之要,乏九拒之略,或提孤军以深入,或违连率之节度,或兵少粮竭,为敌所乘,或蒲酒自乐,不恤军政。及夫城陷为俘,兵穷就缚,纵使辞气抑扬,不背其本,邻敌礼遇,縻之好爵,而合境既罹其涂炭,全军不救于覆没,将何补哉?复胡颜尔。
秦王离,翦之孙也。秦使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必败者,何也?以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
汉盖侯仆雷电,孝武征和三年,以五原属国都尉与贰师将军俱击匈奴,没。
李崇为西域都护,王莽天凤中与五威将军王骏同出西域,骏为焉耆袭击死。崇收馀士还保龟兹。数年,莽死,崇遂没。
后汉刘尚为武威将军,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
张鸿为谒者,中元中,滇吾寇陇西,光武遣鸿领诸郡兵击之,战于允吾。唐谷军败,鸿及陇西长史田飒皆没。
司马钧为左冯翊。安帝元初二年,行征西将军督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京兆虎牙都尉耿溥,右扶风都尉皇甫旗等,合八千馀人。又庞参将羌胡兵七千馀人,与钧分道并北击零昌。参兵至勇士东,为杜季贡所败,于是引退。钧等独进,攻拔丁奚城。大克获杜季贡,率众伪逃。钧令光、恢包等收羌禾稼。光等违钧节度,散兵深入,羌乃设伏要击之。钧在城中,怒而不救,光等没,死者三千馀人。
蔡讽为辽东太守、殇安间。高句丽王宫寇辽东,讽轻将吏士追讨之,军败没。
魏桓嘉为散骑侍郎、齐王嘉平中,以乐安太守与吴战于东关,军败没。
晋王育为并州督护,成都王颖在邺,又以育为振武将军。刘元海之为北单于。育说颖曰:「元海今去,育请为殿下捉之。不然,惧不至也」。颖然之,以育为破虏将军。元海遂拘之,其后以为太傅。
王衍为太傅、尚书令东海王越之讨苟谝病,Q芤、蕴尉为太傅军司。及越薨,众共推衍为元帅。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为王公,与之相见,后使人夜排墙填杀之。
霍弋为南中监军时,交蕴守马融卒,弋遣犍为杨稷代融,与将军毛炅、九真太守董元、牙门孟坏茸、允癯、鼋化云莆饩于古城,斩大都督吩蚪、恢荽淌妨蹩∥查灿、葶嵛监军薛ㄎ,威南将军、大都督陶璜为苍梧太守,距稷等。稷等城中食尽,死亡者半。将军王约反降吴,吴人得入城,获稷,炅皆囚之。孙皓使送稷下都,至合浦,欧血死。追赠交州刺史。
毛ロ之为高密内使,苻坚将向南,彭超陷盱眙,ロ之为贼所执。
毛德祖督司、雍并三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戍武牢,为魏所没。
朱序为梁州刺史,镇襄阳。苻丕率众围序,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犬旬之,以其不忠也。
后秦姚详为姚兴安勇将军,镇杏城,为赫连勃勃所逼,粮尽委守,南奔大苏。赫连勃勃要之,众散,为勃勃所执。
宋傅弘之为桂阳公义真雍州治中从事赫连瑰袭长安。义真东归,佛佛倾国追蹑,于青泥大战,弘之躬贯甲胄,气冠三军,军败陷没。
毛分为冠军将军、安西司马。值桂阳公义真已发长安,为佛佛虏所邀,军败,分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阪,阪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阪,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阪,遂为佛佛所擒。佛佛死,其子赫连昌为后魏太武所获,分并没。朱修之迁司徒从事中郎将。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魏军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魏。魏太武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
蒯恩为辅国将军,入关迎桂阳公义真。义真还至青泥,为佛佛虏所追,恩断后力战连日,义真全军奔散,恩军人亦尽,为虏所执,死于虏中。
朱龄石为高祖相国右司马,安西将军、桂阳公义真被徵,以龄石持节、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敕龄石:若关右必不可守,可与义真俱归,龄石亦举城奔走。龙骧将军王敬先戍曹公垒,龄石自潼关率馀众就敬先,魏断其水道,众渴不能战,城陷。魏执龄石及敬先还长安见杀。
沈文秀为青州刺史。明帝泰始三年八月,魏蜀郡公拔式等马步数万人入西郭,直至城下,文秀使辅国将军垣谌击破之。九月,又逼城东。十月,进攻南郭,文秀使员外散骑侍郎黄弥之等邀击,斩获数千。四年,魏青州刺史王隆显于安丘县又为军主高崇仁所破,死者数百人。魏围青州积久,太宗所遣救兵并不敢进,乃以文秀弟徵北中兵参军文静为辅国将军,统高密、北海、平昌、长广、东莱五郡军事,从海道救青州。文静至东莱之不其城,为敌所断遏,不得进,因保城自守,为虏所攻,屡战辄克。太宗加东青州刺史。四年,不其城,为虏所陷,文静见杀。文秀被围三载,外无援军,士卒为之用命,无离叛者,日夜战斗,甲胄生虮虱。五年正月二十四日,遂为魏兵所陷。城败之日,解释戎衣,缓服静坐,命左右曰:「取所持节」。魏兵既入,兵刃交至,问曰:「青州刺史沈文秀何在?」文秀厉声曰:「身是!」因执之,牵出听事前,剥取衣服。时以慕容白曜在城西南角楼,蚋课男阒陵浊爸,粗者令拜。文秀曰:「各二国大臣,无相拜之礼」。曜命还其衣,为设酒食,锁送桑乾。崔道固为冀州刺史,泰始三年,为魏所陷,被送桑乾,死于虏中。
南齐杨公则领白马戍主。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贼寇。
梁胡僧淌,宋褐烈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使戍项城。后城陷,复没于魏。
鲍泉为信州刺史,与平南将军王僧辩等率舟师东逼邵陵,王于郢州。郢州平,元帝以长子方诸为刺史,泉为长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其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之。方诸与泉不恤军政,惟υ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方诸与泉方双陆不信,曰:「徐文盛大军在东,贼何繇得至」,而传告者众,始令阖门。贼纵火焚之,莫有抗者,贼骑遂入,城乃陷。贼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后景攻王僧辩于巴陵,不克,败还,乃杀泉于江夏,沈其尸于黄鹄矶。
王ダ为梁世祖督城内诸军事。荆口城陷,ダ随王琳入齐,为景陵郡守。齐遣琳镇寿春。ダ弟颁,少有志节,尝随从世祖。及邢城陷,复没于西魏。
陈裴忌为谯州刺史,未及之官,会吴明彻受诏进讨彭、汴,以忌为都督,与明彻犄角俱进。吕梁军败,陷于周,周授上开府。
程文季为明威将军,随吴明彻北讨,于吕梁败绩,为周所囚,仍授开府仪同三司。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送长安,死于狱中。
后魏元孚为冀州刺史。孝明孝昌三年十一月,葛荣攻陷冀州,执孚,逐出居民,冻死者十六七。
元绪,庄帝初为直阁将军、持节、兼武卫将军、关右慰劳十二州大使,遂没吐谷浑。
毕祖晖,建义中,行豳州事,加抚军将军。永安中,祖晖从大领栅规入州城,于时贼帅叱干骐ら保太子壁,祖晖击破之。而贼宿勤明达覆攻,祖晖,兵少粮竭,军援不至,为贼所乘,遂没。
陆希质为建州刺史,尔朱荣之死也,世隆率众北还晋阳,希质固守拒之。城陷,兄子被害。希质妻元氏,荣妻之兄孙,繇是获免。
源子恭,为散骑常侍,迁侍中。尔朱荣之死也,世隆、度律断据河桥,诏子恭为都督以讨之,出顿于大夏门北。寻而太府卿李苗夜烧河桥,世隆退走。仍以子恭兼尚书仆射,为大行台、大都督。寻迁卫将军、假车骑将军,率诸将于太行筑垒以防之。既而尔朱兆率众南出,子恭所部都督史仵龙、羊文义开栅降兆。子恭退走,为兆所破。众既退散,兆因入雒,子恭窜于缑氏,仍被执送。
薛怀隽为征南将军、益州刺史。东魏孝静天平初,隽还至梁州,与刺史元罗俱为梁将兰钦所擒,送江南。梁武见怀隽,谓之曰:「卿父先为魏州刺史,我于时犹在襄阳,且州壤连接,极相知练。卿今至此,当能住乎?若欲还者,亦以礼相遣」。顾谓左右曰:「此家在北,富贵极不可言」。怀隽便乞归,梁武听还国。
常景为幽安光兖四州行台杜雒周还据上谷,授景平北将军,行台如故。后雒、周南围范阳,城人翻降,执刺史王延年及景,送于雒。周寻为葛荣所吞,景又入荣。荣破,景得还朝。
北齐薛震,东魏孝静天平初,镇守龙门,陷于西魏。元象中,方得逃归。神武嘉其至诚,除广州刺史。
张遵业为安西将军、建州刺史。东魏武定中,随仪同刘丰讨侯景,为景所擒。景败,杀遵业于涡。
慕容子胛,镇西将军。文宣,天保初,封汉中郡公,后因战没于关中。
王敬宝为东魏广州刺史,与萧轨等攻建业,不克,没焉。
宋显为西兖州刺史,勇决有气患,昂右踔战深入赴敌,遂没于行阵。
鲜于世荣为领军将军。周师将入邺,除领军大将军、太子太傅,于西城拒战,败被擒。
后周萧世怡仕梁为仁威将军、谯州刺史。及侯景作乱,路繇城下,袭而陷之,世怡遂被执,寻遁得免。
陆腾初为东魏阳城郡守,大军东讨,以腾所据冲要,遂先攻之。时兵威甚盛,长史麻休劝腾降,不许。拒守经月馀,城陷被执。太祖释而礼之,问其东间消息,腾盛陈彼州人物,又叙述时事,辞理抑扬。太祖笑曰:「卿真不背本也」。即拜帐内大都督。
赵善为左仆射,兼侍中。西魏文帝大统九年,从战邙山,大军不利,善为敌所获,遂卒于东魏。建德初,朝廷与齐通好,齐人乃归其柩。
田弘,敢勇有谋略。魏永安中,陷于万俟蠊砼。尔朱天光入关,弘自原州归顺,授都督。
许孝敬,吴人。劲勇过人,为时骁将,以大将军守河东,既无救援,为吴明彻所擒,遂戮于建康市。
元定,武帝时为大将军。天和二年,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归梁,梁主欲因其隙,更图攻取,乃遣使请兵。诏定从卫公直率众赴之。梁人与华皎皆为水军,定为陆军,直总督之。俱至夏口,而陈郢州坚守不下。直令定率步骑数千围之。陈遣其将淳于量、徐度、吴明彻等水陆来拒。量等以定已渡江,兵势分,遂与水军交战。而华皎所统之兵,更怀疑贰,遂为陈人所败,皎得脱身归梁。定既孤军悬隔,进退无路,陈人乘胜逼之。定乃率所部砍竹开路,且行且战,欲趋湘州,而湘州已陷。徐度等知定穷迫,遣使伪与定通和,重为盟誓,许放还。国定疑其诡诈,欲力战死之。而定长史长孙隆及诸将等多劝定和,定乃许之。于是为度等所执,部下众军亦被囚虏,送诣丹阳。居数月,忧愤发病卒。
裴宽,天和三年为温州刺史。初,陈氏与周通和,每修聘好。自华、皎附后,乃图寇掠。沔州既接敌境,事资守捍,于是复以宽为沔州刺史。而州城卑狭,器械又寡,宽知其难守,深以为忧。又恐秋水暴长,陈人得乘其便,即白襄州总管,请益戍兵,并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总管增兵守御,不许移城。宽乃量度常年水至之处,竖大木于岸,以备船行。襄州所遣兵未至,陈将程灵洗已率众至于城下,遂分布战舰,四面攻之。水势犹小,灵洗未得近城。宽每简募骁兵,令夜掩击,频挫其锐。相持旬日,灵洗无如之何。俄而雨水暴长,所竖木上,皆通船过。灵洗乃以大舰临逼,拍乾打楼,应即摧碎,弓弩矢石,昼夜攻之。苦战二十馀日,死伤过半。女垣毁尽,陈人遂得上城。短兵相拒,犹经二日,外无继援,力屈。城陷之后,水便退缩。陈人乃执宽至扬州,寻被送岭外。经数载,复还建业,遂卒于江左。
隋庞晃为骠骑将军、卫王直出镇襄州,晃以本官从。寻与长湖公元定击江南,孤军深入,遂没于陈。数年,卫王直遣晃弟车骑将军元隽赍马八百匹赎焉,乃得归朝。拜上仪同,赐采二百段,复事卫王。
史祥为燕郡太守,被贼,高开道围之,城陷,开道甚礼之。会开道与罗毅通和,送祥于涿郡,卒于涂。
杨武通为左卫大将军,讨嘉州叛獠,束马悬车,出贼不意,频战破之。贼知其孤军无援,倾部落而至。武通转斗数百里,为贼所拒,四面路绝。武通轻骑挑战,坠马,为贼所执,杀而啖之。
唐慕容罗鑫将军,高祖武德元年七月,刘文静及薛举大战于泾州,文静败绩。罗占肜畎苍读鹾牖,没于举。
李仲文,武德初为太常少卿。刘武周令宋金刚率众侵并州,军黄蛇镇,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袭破俞阜次县,进陷介州。高祖遣仲文率众讨之,为贼所执,一军全没。
刘弘基为右骁卫大将军,从太宗讨薛举。时太宗以疾顿于高鍪城,弘基、刘文静等与举接战于浅水原,王师不利,八总管咸败。惟弘基一军尽力苦战,矢尽,为举所获。
永安王孝基,高祖从父弟。初,刘武周攻陷晋州,进取浍州,属县悉下。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自号魏王以应贼。河东贼帅王行本又密与金刚连和,关中大骇。高祖令太宗益兵进讨,屯于柏壁,相持者久之。又命孝基及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进取夏县,不能克,军于城南。崇茂与贼将尉迟敬德袭破孝基营,诸军并陷,四将俱没。
盛彦师为宋州总管,会徐圆朗反,彦师为安抚大使,因战,遂没于贼。
许善护,为贝州刺史。武德五年,遇贼帅刘什善于俞阜县,善护死于阵,全军并没。
淮安王神通击宇文化及,化及走聊城,神通进至聊城,乃分兵数千人往魏州取攻具,中路复为莘人所败。窦建德且至,遂引军而退。后二日,化及为建德所虏,贼势益张,山东城邑多归建德。神通兵渐散,退保黎阳,依徐苟砦。建德所陷,神通没于贼。
曹仁师为左鹰扬卫将军。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令仁师与右金吾卫将军张玄遇等讨之,战于西硖石谷,官军败绩,玄遇仁师,并为贼所虏。
孙课,幽州都督。睿宗延和元年六月,将兵二万、骑八千以袭奚师,至冷陉,并没焉。课虏所擒,送于默啜,副使将军周以悌死之。将军李楷、雒乌可利、张真楷挺身以出,初恐将行也,乌可利谏曰:「暑热道险,悬师远袭,举非其时,往而必败。吭唬、貉讷言在边积有年矣,然竟不能复营州,使东北无事。今与公同心戮力,掩其不备,可以有功。道险暑热,安能避乎?」于是遂行。命李楷、雒将骑兵四千为前军,遇贼八千骑,与战,楷、雒败,克厍优臣,贼至惊惧,率众欲还,又为虏所败。乃投恶山为营,列方阵而待之。虏谓吭唬、杭纫院颓缀蔚们、崂、聪、我吭、唬何崂春颓锥虏曰:「若和亲国,信物安在?」磕讼ぞ资以与之。虏得而更战,军遂大败。至夜,众馀七千,课街谠唬核П南还。于是兵皆散走,课虏所得。
李宓,为侍御史、剑南留后。玄宗天宝十三载,率兵击隳下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ト罗凤所擒,举军皆没。
程千里,为上党节度。肃宗至德二年九月,与贼挑战,为贼将蔡希德所擒。
王仲升为淮西节度元年,建辰月,与贼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淮上震骇。
扶馀准为朔方河中副元帅、押衙。德宗贞元三年,随浑盟于平凉,戎人欺盟而乱作,准步斗获免。准繇是没于蕃中,令随水草牧羊马。
李骖者,陇西人。贞元初,为殿前射生官。三年秋,随神策次将护边师,次夏州北,骖领游兵前行,为蕃兵所掠,亦以囚见赞。普令与扶馀准偕牧,苦役辱之。会乌重圯,使西域重圯,朔方子弟与骖有旧,尝知其不死,既见吐蕃,宰相求准骖得以生还,凡没西域三十三年。
杨袭古为北庭节度。贞元六年冬,吐蕃率葛禄、白眼之众来寇北庭,回鹘大相颉于迦斯率众援之,频战败绩,吐蕃攻围颇急。北庭之人既苦回纥,是岁乃举城降之于吐蕃沙ヌ部落亦降焉。袭古与麾下二千馀人出奔西州,颉于迦斯不利而还。七年秋,又悉其丁壮五六万人,将复北庭,仍召袭古偕行。俄为吐蕃、葛禄等所击,大败,死者大半。颉于迦斯绐之曰:「且共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也」。袭古从之,及牙帐,遂留而不遣,竟杀之。
高、冯从事于宣武军,知曹州事。李灵曜作乱,冯密遣使奏贼中事,诏除曹州刺史。无何,李正已盗有曹、濮,冯遂陷于贼。
孙揆,为泽潞节度使,昭宗大顺元年,与官告使转归。范至长子县西,为太原将李存孝所虏。
庞师古,权徐州兵马留后。乾宁四年十一月癸酉,淮南大将朱瑾潜出州师袭汴州于清口,师古举军皆没,师古被执。时兖州留后葛从周自霍丘渡淮,至濠州,闻师古败,乃退军。信宿至水卑河,方渡而朱瑾至,是日杀伤溺死殆尽,还者不满千人,惟牛存节一军先渡获免。比至颍州,大雪寒冻,死者十五六。自古丧师之甚,无如此也。
梁杜洪,江夏伶人。唐光启中,遂为本州部校,因战立威,逐其廉使,自称留后。及杨行密乘胜急攻鄂州,洪复乞师于太祖,命荆南成缆示O逯菔σ,愿爸未至夏口,腊苣缢,浪煜荻踔莺槲所擒,被害于广陵市,繇是行密据有江、淮之间。
邓季筠,为太祖牙将,主骑军。唐大顺初,唐帝命丞相张龇ヌ原太祖奉诏出师,西至高平,与晋人接战,军既不利,季筠为晋人所擒。晋王见之,甚喜,释缚,待以宾礼。
苻道昭为秦州节度使,太祖受禅,委以兵柄,与康怀美等攻潞州,以蚰蜒堑缭之,飞鸟不度。既逾岁,晋人援至,王师大败,道昭为晋军所杀。
徐怀玉为环唤诙仁故人,友旨却哿。⒑又兄煊亚拒命,遣兵袭恢莼秤裎薇秆,拔河中所虏,囚于公馆。及友智部祷秤⒙,适ξШ又杏亚虑怀玉有变,遂害之。
王虔裕为义州刺史,时孟迁请降。未几,晋人伐邢,孟迁使来乞师。太祖先遣虔裕选勇士百馀人径往赴之,伺夜突入荆州。明日,循堞树立旗帜,晋人不测,乃退。数月,复来围邢。时太祖大军方讨兖、郓,未及救援,邢人因而携贰,迁乃执虔裕送于太原,寻为所害。
后唐李嗣昭为内衙都将,权典河中留后事。唐末,梁祖自率军三万至临明,葛从周设伏于青山口,嗣昭闻梁祖至,敛军而退。从周伏兵发,为其所败。偏将王だ恃钍υ,玫缺,磺堋。
李承嗣为笾荽,淌诽,颇┵疔┪,汴人所攻,势渐危戚。遣使乞师于武皇,武皇遣承嗣帅三千骑假道于魏,渡河援之。时李存信屯于莘县,既而罗弘信背盟,掩击王师,因兹隔绝。及箬失守,承嗣与朱瑾、史俨同入淮南。
石君立初隶李嗣昭为牙校,历典诸军。唐末,将兵屯德胜。时汴军自滑州转饷以给杨屯阜砦,庄宗亲帅骑军于河外,循岸而上邀击之。汴人距杨屯阜五十里,于河曲潘张屯阜筑垒,以贮军储,庄宗令诸军攻之。汴人设伏于要路,逆贼伪败,王师乘之蹶,入垒门,梁伏兵起,因与血战。君立与镇州大将王钊等隔入贼垒,时诸将部校陷贼者十馀人,君立被执送于汴。梁主素知其骁勇,欲用之为将,械而下狱久之,梁主遣人诱之,君立曰:「败军之将,难与议勇,如欲将我,我虽真诚效命,能信我乎?人皆有君,吾何忍反为仇人哉!」既而诸将被戮,尚惜君立不之害。同光元年,庄宗至汴前一日,梁主始令杀之。
史敬思为太原裨将,卫从武皇入汴州,舍于上原驿,是夕为汴人所攻,敬思方大醉,因蹶然而兴,操弓与汴人斗,矢不虚发,汴人死者数百。夜分冒雨方达汴桥,左右扶武皇决围而去,敬思后拒,血战而没。武皇还营,知失敬思,流涕久之。
周德威为卢龙等军节度使,唐末,军次故柳,诘旦骑报曰:「汴军至矣」。庄宗思问战备,德威奏曰:「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备有馀,既深入贼疆,须为万全之策。此去大梁信宿,而近贼之家属尽在其间,人之常情,孰不以家国为念?以我深入之众,抗彼激愤之军,不以方略制之,恐难必胜。王但案军保栅,臣以骑军疲之,使彼不得下营。际晚粮爨不给,进退无据,因以乘之,破贼之道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挑战,恨不遇贼。今款门不战,非壮夫也」。乃率亲军成列而出,德威不获已,从之,谓其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庄宗与汴将王彦章接战,大败之。德威之军在东偏,汴之游军犯我辎重,众骇,奔入德威军,因纷扰无行列。德威兵少不能解,父子俱战殁。先是,镇星犯上将,占星者云「不利大将。是夜收军,德威不至,庄宗恸哭谓诸将曰:「丧我良将,吾之咎也。
张敬达为晋州节度使,从晋高祖为北面兵马副总管,仍屯兵雁门。未几,晋祖建义,末帝诏以敬达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仍便委引部下兵围太原,以定州节度使杨光远副焉。寻给兵三万,营于晋安乡。末帝自六月继有诏促令攻取,敬达设长城连栅,闾莘牲舨凳构ふ咴,似淝伤记,钔聊局力。时督事者每有所构,则暴风大雨,平地水深数尺,而城栅摧堕,竟不能合其围。九月,契丹至,敬达大败,寻为晋祖及蕃众所迫,一夕围合。蕃众自晋安寨南门外长百馀里,阔五十里,布以毡帐,用毛索悬铃,令部伍多纵火以备警急。营中尝有夜遁者,出则犬吠铃动,跬步不能行焉。自是敬达与麾下部曲五万人,马万匹,无繇四奔,但见穹庐如高阜相属,诸军相顾失色,始则削木筛粪以饲其马,日望朝廷救军,及马渐羸死,则与将士分食之,马尽食殚。副将杨光远、次将安审琦知其不济,劝敬达宜早降以求自安。敬达曰:「吾受恩于明宗,位历方镇,主上授我大柄,而失律如此,已有愧于心也。今救军近在旦暮,雪耻有期,诸公何相迫耶?待势穷,则请携吾首以降,亦未为晚」。光远与审琦知敬达意未决,恐坐成鱼肉,遂斩敬达以降。末帝闻其没也,怆恸久之。时戎王戒其部曲及汉之降者曰:「为臣当如此人」。令部人收葬之。
晋翟璋为新州刺史,高祖建义,割新州属北蕃。时契丹大军归国,遣璋于管内配率犒宴之资,须及十万缗。山僻地贫,民不堪命。始,戎王以软语抚璋,璋谓必得南归。及委璋平叛奚围阒,萁杂泄,故留之不遣。璋郁郁不得去,遇疾,寻卒焉。
蔡行遇为左武卫将军。少帝开运初,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寇,又与杨光远使人往返,引契丹于马家渡济河。时郭谨在汶阳,遣行遇率数百骑赴之。遇伏兵于葭苇中,突然而出,转斗数合,部下皆遁。行遇为贼所劈,锋镝重伤,不能乘马,坐畚中舁至行帐。
周史彦超为华州节度使,世宗亲征太原,大军至河东城下,契丹营于忻、代之间,遥应贼势,诏天雄军节度使苻彦卿率诸将屯忻州以拒之。彦卿袭契丹于汴口,彦超以先锋军追蕃寇,离大军稍远,贼兵伏发,为贼所陷。世宗痛惜久之,诏赠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