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宫部 总序
昔三王家天下以传于子。司马迁作本纪》,载夏、商之世系详矣,而姒氏多父子继立,商人率兄弟相及,储嫡之制无闻焉。礼有文王世子之篇,《春秋传》载王世子会于首止,而诸侯之嫡子亦称世子。盖成周之制,天王之子称王世子,诸侯之子称世子,又皆有太子之称。秦并六国,兼皇帝而建号。汉承秦法,崇建储贰,以嫡嗣为皇太子。诸侯王之嫡子称世子焉,历世以还,遵其位号。盖《大易》述主器之义,实长于震宫。《书》纪元良之重,以正于万国。前星少海之象,著乎穹厚。抚军监国之任备乎出处。继明承序,于以显守祧之贵庙。趋郊见于,以彰率礼之教。授经齿学,所以敦道义之则。安车金玺,所以异车服之等。至于宫朝之设,则承华博望,越藩邸之范。官属之次,则保傅三少,峻天秩之品。其后加四率之卫,益坊寺之职,命爵之叙,侔于上台,奉养之给,亚于尊极。良以其承万代之业,居群后之上,帝宸之贰体,率土之系心。当副君之任,为天下之本,故其礼秩之尤重,而安危之斯属焉。今之所纪者,自文、武而降,包举鼎国,并叙南北,以迄于前唐,凡膺明两之重,司匕鬯之祀,类其行事,辨其淑慝。若夫少阳毓德,终正南面,而有发诞弥之祥庆,挺渊穆之仪表,因心形于孝友,作事彰乎令德,智量越于群品,辞学昭乎世誉,系乎一人之善者,比不复徵。其于建树明嫡之始,尊异师傅之礼,出统兵旅,居掌国政,宾待贤隽,讽谏违失。及夫胄延之尚齿,宫臣之讲学,公朝之崇奖,优制之旌饰,咸用论次,以著于编。凡储宫部一十七门。
○列国君部 建立。
王者建立储贰,所以重宗庙社稷而安天下也。自内禅已还,或弟或子,尊尊亲亲,各以其道。故周文三朝之事,著于《礼经》。汉明四重之德,形于诗什。《书》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易》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此之谓也。若乃东海辞让,刘氏隆于永平,晋王矫饰,杨宗覆于大业,以爱则临淄京兆,几遗魏嗣之贤。以功则贞观开元,卒致唐祚之盛。繇斯而言,主匕鬯承大统者,非徒人事,盖亦有天意焉。然自周以前,不载建储之事,故以汉氏为首。
汉高祖初为汉王,二年六月壬午,立子盈为太子慝,快也
。
文帝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飨也。天下人民未有м志重谓增益也
。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犹言何以称天下之望
?其安之安,犹徐也,言不宜汲汲耳
。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帝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阅犹更历也
。明于国家之体,吴王于朕兄也。淮南王弟也,皆秉德以陪朕陪,辅也
,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即惠帝也,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必将传位于子
。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治安言治理而且安宁也
,有天下者莫长焉言上古以来,国祚长久,无及殷周者也
,用此道也所以能尔者,以承嗣相传故也
,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列侯始受国者,亦皆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四海设,置立也
,今释宜建释,舍也。宜建谓盟茫┒更选于诸侯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不当更议
。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帝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为父后者爵一级。
景帝四年四月己巳,立皇子荣为皇太子。
七年正月,废太子荣为临江王。二月丁丑,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即武帝也。
武帝元狩元年四月丁卯,立皇子据为太子即戾太子也
。后元二年二月乙丑,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昭帝也,后单名弗
。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初卫太子即太子据也。其母,卫氏
,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帝年老,宠姬钩弋,赵人髯、杏心校ㄘ榀髫橛、杈庸、尺宫,故称之。)帝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任,堪也。属,委也
,帝乃使黄门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
。及帝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帝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宣帝地节三年四月戊申,立皇太子。骜即成帝也
成帝绥和元年二月癸丑,诏曰:「朕承太祖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众,不蒙天讨。两裎从屑趟锰煜,挛匏系心,观于往古,近事之戒,祸乱之萌,皆繇斯焉始生曰萌
。定陶王欣于朕为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其立欣为皇太子即哀帝也
」。初,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帝所幸赵昭仪及帝舅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昭仪。及根见帝亡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帝于是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皆引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宜为嗣者?方进根以为:「定陶王,帝弟之子,礼曰:「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定陶王宜为嗣」。褒、博皆如方进根议。光独以为:「礼立嗣以亲。中山王,先帝之子,帝亲弟也,以尚书盘庚、殷之及王为比师古曰:「兄终,弟及也。比,必寐反」。
,中山王宜为嗣」。帝以礼,兄弟不相入庙,又皇后、昭仪欲立定陶王,故遂立为太子,为加元服而遣之,时年十七矣。明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徵定陶王立为皇太子。王谢曰:「臣幸得继父守藩,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谦不敢言为太子,故云假充,若言非正。
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祗,宜蒙福套铀,锴б谥报。《诗》曰:干禄百福,子孙千亿。言成王宜民宜人天之所保佑,永得福禄,故子孙众多也。
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藩」。书奏,天子报闻。后月馀,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奖厉太子专为后之谊。
后汉光武建武二年六月戊戌,立子疆为皇太子。
十九年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疆,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疆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即明帝也。时乐人作歌诗。四章日重光,月重轮星,重晖海重润,以赞太子之德
。明帝永平三年二月甲子,立皇子旦为皇太子即章帝也
。章帝建初四年四月戊子,立皇子庆为皇太子。
七年六月甲寅,废皇太子庆为清河王,立皇子肇为皇太子。即和帝也。
诏曰:「皇子肇保育皇,后承顺怀,任达善性,将成其器。盖庶子慈母,尚有终身之恩,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今以肇为皇太子」。
和帝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立皇子隆为皇太子。是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馀日即殇帝也
。
安帝永宁元年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皇太子即顺帝也
。顺帝建康元年四月辛巳,立皇子炳为皇太子。
魏武帝既受汉封为魏王,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汉献帝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即文帝也
。初,临淄侯植既以才见异,而丁议、丁е、杨修等为之羽翼。帝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往,不自劾,饮食不节。文帝御之,以术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定为嗣。
文帝黄初七年五月丙辰,立平原王,砦皇太子即明帝也
。丁巳,即皇帝位。初,太子为平原王,时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平原,以母不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遇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平原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礼为嗣,故久不拜。太子平原常从文帝射杀鹿母,使平原射鹿子平原不从,曰:「陛下已射其母,臣不忍复射」。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至是,文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
明帝景初三年正月丁亥,立齐王芳为皇太子即废帝也
。是日,即皇帝位。
蜀先主初为汉中王,立子禅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为皇太子。
后主延熙元年正月,以子游皇太子。
吴太帝初,受魏封为吴王,立子登为王太子。黄龙元年,帝即皇帝位,以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
赤乌四年五月,太子登卒。五年正月,立子和为太子。十三年八月,废太子和,处故鄣。十一月,立子亮为太子。亮字子明,大帝少子也。帝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尝言替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帝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妃。和废帝,遂立亮为太子。
景帝休永安五年八月戊子,立子单为太子。
后主皓建衡元年正月,立子瑾为太子。
晋文帝既受魏封为晋王,咸熙元年十月,魏陈留王以中抚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世子。二年五月,命世子为太子即武帝也
。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次子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问孙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功归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山涛。涛对曰:「废长立少,为礼不祥。国之安危,当必繇之」。何曾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材,湮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太子位于是乃定羊猩嫜в兄巧儆,胛涞弁学,甚相亲狎,每接延同席,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誉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常有代宗之议。忻、芪,武帝书策,甚有条理,又密观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繇是储位遂定。
武帝泰始三年,立皇子衷为皇太子即惠帝也
诏曰:「朕以不德,托于四海之上,兢兢盼肪逦,抟钥导莽饶,谒加胩煜,率矫魍醵,日本清源,于置嗣树嫡,非所先务。又近世每建太子,宽宥施惠之事,间不获已,顺从王公卿士之议耳。方今世运垂平,将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使百姓蠲多幸之虑,笃始终之行,曲惠小仁,故无取焉,咸使知闻」。
七年正月丙午,皇太子冠。
惠帝永熙元年八月壬午,立广陵王瘴皇太子即愍怀太子也
永平元年正月丙午,皇太子冠兆,治踝,婊莸鄢ぷ幽冈,唬盒徊湃,擞锥聪慧,武帝爱之,常在左右。尝与诸皇子戏于殿上,惠帝来朝,执诸皇子手。次至太子,帝曰:「是汝儿也」。惠帝乃止元康九年十二月,废为庶人
永康元年四月,立皇孙临淮王臧为太孙。诏曰:「咎徵数发,奸回作变占缺品,戏敲而殁。今立臧为皇太孙,还妃王氏以母之称太孙太妃。
永宁元年正月,赵王伦篡帝位,废太孙臧为濮阳王。五月,立襄阳王尚为皇太孙。
太安元年正月,皇太子尚薨。六月,以清河王遐子覃为皇太子,持齐王。ぁ表曰:「东宫旷然,冢嗣莫继。天下大业,帝王神器,必建储副,以固洪基。今者后宫未有孕育,不可庶幸将来而虚天绪,非祖宗之遗志,社稷之长计也。礼,兄弟之子为犹子,故汉成无嗣,继繇定陶,孝和之绝,安以绍兴。此先王之令典,往代之成式也。清河王覃神姿岐嶷,慧智早成,康王正妃,周氏所生,先帝众孙之中,于今为嫡。昔薄姬贤明,文则承位覃。外祖恢世,载明德覃,宜奉宗庙之重,统无穷之祚,以宁四海,朦胫望覃,兄弟虽并出绍,可简令淑还为国裔,不替其嗣。辄谘大将军、成都王[A13C]及群公卿士,咸同大愿。请具礼仪,择日迎拜」。遂立覃为皇太子。
永兴元年九月,黜太子覃复为清河王。三月,河间王氡砬肓⒊啥纪跤蔽太弟。诏曰:「朕以凉德,纂承洪绪,于兹十有五年。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圯绝。成都王颖温仁惠和,克平暴乱。其以颖为皇太弟,都督外中诸军事,丞相如故」。时颖既入京师,复旋镇于邺,封二十郡,拜丞相。河间王氡碛币舜⒏彼旆。咸子覃立颖为皇太弟,丞相如故。
十二月,诏曰:「天祸晋邦,蒙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政绩亏损,四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豫章王炽先帝爱子,令闻日新,四海注意。今以为皇太弟,即怀帝也。
以隆我晋邦」。时炽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惧不敢当。典书令卢陵修肃曰:「二相经营王室,志宁社稷,储贰之重,宜归时望。亲贤之举,非大王而谁!清河幼弱,未允众心,是以既升东宫,复赞藩国。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于泾川,蚱裰诳鼐渺栋运宜及吉辰,时登储副,上翼大驾,早宁东京,下允黔首喁喁之望」。炽曰:「卿,吾之宋昌也」。乃从之。
怀帝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
六年,帝蒙尘于平阳,前雍州刺史贾疋与京兆太守梁综共奉秦王邺为皇太子于长安。即愍帝也
。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于建康。丙辰,立世子绍为晋王太子。
太兴元年三月丙辰,即皇帝位。庚午,立王太子绍为皇太子。初,帝为晋王,有司奏立太子,帝以琅琊王褒有成人之量,过于绍,从容谓司空王导曰「立子以德不以年」。导曰「世子、宣城俱有昭俊之目,固当以年」于是太子位遂定。
明帝大宁三年三月戊辰,立皇子衍为皇太子。康帝建元二年九月丙申,立皇子聃为皇太子。戊戌,太子即皇帝位。
简文帝咸安二年七月乙未,立会稽王昌明为皇太子。即孝武帝也。讳曜,字昌明。
孝武帝太原十二年八月,立皇子德宗为太子即安帝也
。宋高祖初,封宋王,以子义符为王太子。永初元年六月,即皇帝位为皇太子即文帝也
。
文帝元嘉六年三月丁巳,立皇子劭为皇太子。臣钦若等曰:即元凶也
。
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丙寅,立皇子业为皇太子即前废帝也。
未之,东宫、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大明二年出,即明帝也,即成帝也,即穆帝也。居东宫七年,加元服。
明帝泰始二年,立皇子昱为皇太子。南齐太祖初封齐公,时以子赜为齐国世子。建元元年四月,太祖即位。六月,立赜为皇太子即后废帝也
。
武帝以建元四年三月即位,六月甲申,立皇子长懋为皇太子即武帝也
。
永明十二年正月,皇太子长懋薨。四月,以长懋长子昭业为皇太孙。即郁林王也。
诏:「东宫文武臣僚,可悉改为皇太孙官属」。
东昏侯永元元年四月己巳,立子诵为皇太子。梁高祖天监元年,既受齐禅,有司奏立储副。帝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阙,未之许也。群臣固请,十一月甲子,立长子统为皇太子即昭明太子也
,时太子年幼,依旧于内,拜东宫官属,文武皆入直永福省。五年五月,皇太子始出居东宫。
十四年正月乙巳朔,皇太子冠。
中大通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
五月丙申,以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即简文帝也。
七月乙亥,临轩策拜。以修缮东宫,权居东府。四年九月,皇太子移还东宫。
简文帝太清三年五月辛巳,即皇帝位,立太子器为皇太子即哀太子也
。
元帝初,封湘东王。承圣元年十一月即位,立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改名元良。即愍怀太子也。
后梁宣帝登,立子岿为皇太子即明帝也
明帝即位,立子琮为皇太子。臣钦若等曰:案后周《萧登传》无年月。
陈文帝永定三年六月,即位。九月,立皇子伯宗为皇太子即废帝也
。自梁室乱离,东宫焚烬,太子居于永福省。天嘉六年正月甲午,皇太子加元服。
废帝光大元年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泽为皇太子。
宣帝太建元年正月,即位,立皇子叔宝为皇太子即后主也
。二月辛未,太子谒太庙。
后主太建十四年正月,即位。四月,立皇子永康公裔为皇太子。
至德二年七月甲午,太子加元服。
祯明二年六月,皇太子废为吴兴王,立始安王深为皇太子。魏
太武延和元年正月丙午,立皇子晃为皇太子。即景穆太子也。
文成太安二年二月丁巳,立皇子宏为皇太子即献帝也
。献文皇兴三年六月辛未,立皇子宏为皇太子孝文帝也
。文帝太和十七年六月,立皇子恂为皇太子。及冠恂于庙,帝临光极东堂,引恂入见,诫以冠义曰:「夫冠礼表之百代,所以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能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然母见必拜,兄弟必敬,责以成人之礼。字汝元道,所寄不轻,汝当寻名求义,以顺吾旨」。
二十年十二月丙寅,废皇太子恂为庶人。
二十一年正月丙申,立皇太子恪为皇太子。即宣帝也。
帝亲告庙,冠于阼阶。
西魏文帝立子钦为皇太子即废帝也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八月,立皇子长仁为皇太子。
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六月丁亥,立子殷为皇太子即后主也
孝昭帝初,封常山王,以子百年为世子。皇建元年八月,即帝位。十二月辛亥,立为皇太子即后主也
。
武成帝河清元年正月丙戌,以皇子纬为皇太子。即孝昭也。
后主武平元年六月,皇子常生。九月,立为皇太子。
后周太祖既受魏封为安定公。恭帝三年,以略阳公觉为安定公世子。初,太祖嫡嗣未建,明帝居长已而有成德。孝闵处嫡,年尚幼冲,乃召群公谓之曰:「孤欲立子以嫡,恐大司马有疑」。大司马即独孤信,明帝敬后父也。众皆默然,未有言者。左仆射李远曰:「夫立子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略阳公为世子,公何所疑?若以信为嫌,请即斩信」。便拔刀而起。太祖亦起曰:「何事至此!」信又自陈说,远乃止。于是群公并从远议,出外拜谢。信曰:「临大即废帝也,事不得不尔」。信亦谢远曰:「今日赖公决此大议」。
高祖武帝建德元年四月,鲁国公立ど为皇太子即宣帝也
,帝亲告庙,冠于阼阶。
宣帝大象元年正月戊午,行幸洛阳,立鲁王衍为皇太子即静帝也
。
隋高祖初封隋王,以子勇为王太子。开皇元年即位,立为皇太子。
二十年十月乙丑,太子勇废为庶人。十一月戊子,以晋王广为太子。即炀帝也。
是月,当受册。高祖曰:「吾以大兴功成帝业」。令太子出舍大兴县。
炀帝大业元年正月丙申,立晋王昭为皇太子。即元德太子也。
昭,炀帝长子也。仁寿三年,以晋王领雍州牧。炀帝即位,便幸洛阳宫,昭留守京师,遣使者立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