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百八十五

○将帅部 褒异第十一

唐李嗣业为中郎将。玄宗天宝七载,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遂长驱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斩藤桥,以兵三千人戍。于是拂林、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归国家,款塞朝献,嗣业之功也。繇此拜右威卫将军。十载,又从平石国及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以跳荡加特进。肃宗在凤翔,至德二年九月,嗣业从广平王收复京城,贼众大败,走河北,郭子仪遂收东都。嗣业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封虢国公,食实封二百户。乾元二年正月,与诸将同围相州,为流矢所中,疮欲,愈卧于帐中,忽闻金鼓之声,因大叫疮中,血出数升,注地而卒。帝闻之震悼,嗟惜久之,诏赠武威郡王,其赙赠及缘葬事,所司倍于常式,仍令官给灵坑还所在。

王思礼,为云 麾将军、金城太守。禄山反,哥舒翰为元帅,奏思礼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肃宗至德二年九月,思礼从元帅广平王收西京,既破贼,思礼领兵先入宫,又从郭子仪战陕城曲沃新店贼。军既败,迁户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乾元初,与李光弼来朝,敕朝官四品已上出郊迎。上元初,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四月薨,赠太尉官,给灵坎詈桦颓湟蝗顺涫辜嗷どナ隆。

卫伯玉为神策军兵马使,出镇安西。肃宗乾元二年十月,击逆贼史思明、伪将李归仁破走之,以功迁右羽林军大将军、知军事,转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献俘百馀人至阙下,迁神策军节度。上元二年二月,史思明领众西下图长安,史朝义率其党夜袭陕州,伯玉以兵逆击,大破贼于永宁。贼退,进位特进,封河东郡公。

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时,安禄山反,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诏子仪东讨禄山,遣大同军使高秀丝芎忧,子仪击败之,进收云 。 中马邑开东陉,以功加御史大夫。及肃宗即位,禄山死,诏子仪还凤翔,进位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既平河东、河西、河南贼,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寻入朝,肃宗遣兵仗戎容迎于灞上,肃宗劳之曰:「虽吾之家国,实繇卿再造」。及还东都,命子仪经营北讨。乾元元年七月,破贼河上,擒伪将安守忠以献,遂朝京师,敕百僚班迎于长乐驿,进位中书令。上元三年二月,用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等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三月,子仪辞赴镇,赐御马、银器、杂采,别赐绢四万疋、布五万端以赏军。代宗即位,以子仪守太尉,充北道汾宁、泾原、河西已东通和蕃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后自泾阳入朝,帝御安福门待之,命子仪楼上行朝见礼,宴赐隆厚。

仆固,怀恩世袭都督,玄宗时为左领军大将军。天宝十五载,与李光弼合势,及史思明战于常山、赵郡、沙河、嘉山,皆大破之,功居多。肃宗即位于灵武,怀思累从郭子仪及广平王破贼,皆立殊功,以前后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同正员、同节度副使,封丰国公,食实封二百户。乾元元年九月,遣九节度击安庆绪于相州,从郭子仪领朔方行营,又副李光弼。二年,进封大宁郡王,迁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使。上元二年冬,加工部尚书,敕李辅国及常参官等送上太官造食。代宗即位,以怀恩副天下兵马元帅,雍王领河东节度行营及镇西回纥兵马赴陕州,仍许怀恩母及妻随怀恩之陕州行营回纥。可敦,即怀恩之女也。时回纥通会于陕州,帝特崇姻好以宠之。

李光弼为河北节度使时,玄宗幸蜀,肃宗理兵于灵武,追光弼及郭子仪赴行在,授光弼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贼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伺MⅨ蔚人奈彼率众十馀万来攻太原,光弼率敢死之士出击,大破之,收清夷、横野等军,擒贼将李宏义以归。诏守司空、兼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食实封八百户。乾元元年,与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入朝,敕朝官四品已上出城迎谒。迁侍中,改封郑国公。二年七月,为天下兵马元帅。赵王系之副知节度行营事。八月,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出统河南诸军于河内。及收复怀州,以功进爵临淮郡王,累加实封一千五百户。俄拜太尉,内殿宴送,御制诗以宠之,朝臣毕和。宝应元年五月,光弼进封临淮王,赐铁券,以代宗广德二年薨。及葬,诏宰臣已下祖送于延平门。

李抱玉为郑、陈、颍、亳四州节度。肃宗乾元中,史思明陷雒阳,抱玉守河阳南城,击退贼帅。周挚固河阳,复怀州,皆功居第一,迁泽州刺史。代宗即位,为泽潞节度使,加领陈、郑二州,迁兵部尚书。广德元年,吐蕃寇京师,群盗充斥,诏抱玉兼凤翔节度使讨之,以功迁司空。

辛云 京为太原节度,虏畏云 ,京不敢心,合⑻原大理,无烽火之虞。累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代宗大历三年八月薨。代宗追悼发哀,册赠太尉,辍朝三日,十一月葬,遣中使吊祭时宰相及诸道节度使祭者凡七十馀幄,馔叶垄幌F鞲。确嵊穷极奢靡,士庶观者如堵

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成都尹。代宗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馀众,手友当朐城。十月,取盐川城,改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田神功为平卢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擒逆贼刘展,以功迁检校工部尚书、汴宋等八州节度使。代宗大历三年入觐,寻加检校右仆射,赴尚书省视事,特诏宰臣百官送上,仍加知省事以宠之。入觐阙廷,遘疾,信宿而终。代宗悼惜,为之撤乐,废朝三日,赠司徒,赐绢一千疋、布五百端,特许百官吊丧,赐屏风茵褥于灵座,并赐千僧斋以追福。至德已来,将帅无兼三事者,惟神功恩礼最笃。

李纳为平卢军节度使。时李希烈围陈州,纳遣兵与诸军奋击,大破之,因解围,加检校司空,封五百户。李忠臣,代宗时为淮西节度观察使。同华节度周智光举兵反,诏忠臣与神策将李太清等讨平之。大历二年,加检校工部尚书,实封通前三百户。五年,加蔡州刺史、检校右仆射、知省事。李灵曜之叛,田承嗣使侄悦援之,忠臣与诸军大破之,汴州平。十一年十二月,加检校司空、平章事。

伊慎为果毅。代宗大历八年,江西节度使路嗣恭讨领南哥、舒晃之乱,以慎为先锋,直逼贼垒,疾战破之,斩晃于泔溪,函首献于阙下。嗣恭表慎功,授连州长史,知当州团练使。德宗时,为蕲州刺史,充节度都知兵马使。建中未,车驾在梁洋,慎进兵迎击李希烈之甥刘戒虚,擒之。以功拜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赐实封一百户。

马为太常卿,时蕃戎寇边,诏赴援河西。广德初,仆固怀恩不顺,诱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陕州,即日自河右转斗,戎虏追击,俘斩数千,繇是雄名益振。代宗还宫,召见慰劳之,授兼御史大夫。永泰中,为泾原节度,城堡获全,虏不敢犯。加检校左仆射,帝甚重之,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诏宰臣百僚于尚书省送上,进封扶风郡王。大历十一年卒,德宗悼惜之,废朝,赠司徒。

郝廷玉,初为李光弼帐中爱将。肃宗乾元中,史思明再陷雒阳,廷玉擒贼将徐璜玉,解中沾之围。前后以战功累授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封安边郡王。累迁秦州刺史。代宗大历八年,廷玉卒,追录旧勋,赠工部尚书。

王栖曜,肃宗时为浙东节度,王下砭兵焉。使代宗。广德中,草贼袁晁起乱台州,御史中丞袁人参东讨,奏栖曜为偏将,生擒袁晁,收复郡邑十六,授常州别驾、浙西都知兵马使。时江左兵荒,栖曜击贼大溃。迁试金吾大将军。李灵曜反于汴州,浙西观察使李涵俾栖曜将兵为河南掎角,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加至御史中丞。

张万福,代宗时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时贼将康自观拥兵掠循淮而东,万福追而杀之。代宗发诏以劳之,赐衣一袭,宫锦十双。后自泗州刺史徵拜右金吾将军,诏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

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卒,代宗命工部尚书李冕使于相州吊祭。

曲环,自玄宗天宝中为果毅别将,安禄山反,守邓州,拒贼功居多,超授左清道率。又从李抱玉守河阳南城,寻别将兵守泽州,破贼骁将安晓,敕特拜羽林将军。又将别部兵合诸军同讨史朝义,平河北,累转金吾大将军。因随李抱玉移军京西。代宗大历中,领兵陇州,频破吐蕃,加特进、太常卿。又诏以孤け五千,大破戎虏于剑南,加太子宾客,赐以名马。与诸将讨泾州叛将刘文喜,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充孤ち骄都知兵马使。累破李纳逆党,以功最加御史大夫。德宗建中三年十月,加检校左常侍,充孤ば杏节度使。又大破李希烈逆党于陈州城下,加检校工部尚书,兼陈州刺史。希烈平,加环兼许州刺史,加实封三百户。后加检校左仆射。卒,废朝一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杨朝晟,德宗建中初为甘泉府。果毅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生擒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为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德宗在奉天,以朝晟为左厢兵马使。下咸阳以挫朱Г,加御史中丞,实封一百五十户。

李抱真为昭义军节度使。德宗建中三年,田悦以魏博反,抱真与马燧败悦,兵遂解,临蠹靶,现葜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复与燧围魏州,又败悦于城下,以功加检校右仆射。兴元初,迁检校左仆射、平章事。破朱滔于经城,以功加检校司空,食实封五百户。

李晌,河阳三城、怀州节度观察使,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洹水,以功授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封郡王,食实封一百户。

马燧,代宗时为河东节度使,前政军败之后,兵甲寡弱,燧乃塞险以遏奔冲。及朝于京师,加检校兵部尚书,令还太原,与诸军击败田悦兵,加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宗初,诏加燧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魏、博、贝等州节度、观察招讨等使。及帝幸奉天,引军还太原。及帝还京,加燧奉诚军及晋、绛、慈、隰节度使,并管内诸军行营副元帅,与浑同讨李怀光赴河中军,帝诏常参官送至通化门。怀光平,乃下诏褒美,迁光禄大夫,并令还太原。是役也,帝赐燧宸仗ê舛铭并序。三年二月入朝,册拜司徒、侍中、北平王,仍赐妓乐。及薨,诏赠太傅,诿硇,令所司供少牢,仍给卤簿,从宅至庙,并量供人夫,兼令太常博士检校。

浑为折冲果毅节度使,安思顺遣提偏师,大破阿布思部,迁中郎将。安禄山构逆,从李光弼出师河北,定诸郡邑,迁右骁卫将军。及肃宗即位于灵武,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改检校太仆卿,充武绛卫军使。又从仆固怀恩讨史朝义,前后数十战。朝义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赐实封二百户。又为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从郭子仪讨吐蕃于怪菀怨,加御史中丞。会吐蕃大入寇,至奉天拒战于莫谷,大破蕃军,以功加太子宾客,复屯于奉天。华州周智光反,郭子仪讨之,令领马步万人攻下同州。智光平,诏以鼓、庆三州隶朔方军,郭子仪领之。子仪、令先率兵至怪荼、沆兑寺幌胤狼锼赈偶蛹嬗史大夫代宗。大历十一年,子仪入朝,令知鼓、庆三州兵马留后。十三年,回纥侵太原,以为石岭关以南诸军知兵马使,率兵逐之,虏骑引退。其年八月,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十四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建中四年,李希烈遣间谍诈为书与希烈交通,奏其状,德宗特保证之,仍赐马一匹并鞍辔、锦采二百疋。兴元元年正月,以为行在都知兵马使。二月,赐实封五百户。是日,德宗移幸山南,分布诸军,击败逆贼李怀光,追射之。三月,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灵州都督、灵盐丰夏等州、定远西城天德军节度等使,仍充朔方鼓振武等道兼永平军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上临轩授金戌,用汉拜韩信故事。是月,将军赴京畿破贼朱Г。六月,加侍中。论收京城之功,加实封八百户。七月,德宗还营,以守本官兼河中尹、河中糸宕融、艚诙仁谷猿滨又型陕虢节度及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改封咸宁王。九月,赐大宁里第女乐五人,入第之日,宰臣节将送之。又以李怀光未平,加朔方行营兵马副元帅,与河东节度使马燧会兵进讨。贞元元年八月,河中平,加检校司空。四年七月,加鼓庆副元帅。十二年二月,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诸使、副元帅如故。十五年二月二日,薨于镇。废朝五日,群臣于延英奉慰,诏赠太师,赙赠绢布四千疋、米粟三千石。及丧车将至,又为废朝,应缘丧事,所司准式支给,命京兆尹监护。葬日,赐绢五百疋。

田绪为魏博节度使,时朱滔率兵兼引回纥之众南侵,绪遣兵助王武俊、李抱真,大破朱滔于经城,以功迁检校工部尚书。

李晟为左羽林将军。代宗广德初,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署晟总游兵,击破党项羌高玉等,以功授特进、试光禄卿。大历初,李抱玉镇凤翔,署为右军都将。四年,吐蕃围灵州,抱玉遣晟击之,吐蕃因解灵州之围而去。拜开府仪同三司。无几,兼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并总游兵。无何,节度使马与吐蕃战于盐仓,兵败,晟率所部横击之,拔出乱兵之中,以功封合川郡王。德宗即位,吐蕃寇剑南,乃诏晟将神策兵救之,授太子宾客。建中二年,魏博田悦反,将兵围临笮。现葳以晟为神先锋都知兵马使,救临笱凹,蛹嬗史中丞。三年正月,复以诸道军击败悦军于洹水,遂进攻魏州,以功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实封百户。无几,兼魏府左司马。及王武俊攻赵州,晟乃献状请解赵州之围,欲引兵趋定州,与张孝忠合势,欲图范阳。德宗壮之,加晟御史大夫。德宗在奉天,诏晟赴难。晟引军逾飞狐,师次代州,诏加晟检校工部尚书、神策行营节度使,实封二百户。及李怀光反,车驾幸梁州,帝叹曰:「早从李晟之言,三蜀可坐致也」。诏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安众心。后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德宗至自兴元,晟戎服谒见于三桥,帝驻马劳之,赐永崇里第及泾阳上田、延平门之林园,女乐八人。入第之日,京兆府供帐酒馔,赐教坊乐具,鼓吹迎导,宰臣节将送之。帝思晟勋力,制纪功碑,俾皇太子书之,刊石立于东渭桥,又令太子书碑词以赐晟。后为中书令、奉朝请。贞元四年三月,诏为晟立五庙。五年九月,晟与侍中马燧见于延英殿,上嘉其勋力,诏图其像于旧臣之次,仍令皇太子书其文以赐晟。晟刻石于门左。九年八月,薨,帝震悼出涕,废朝五日,令百官就第临吊,命京兆尹李充监护丧事,官给葬具,铌缂拥缺,却罅驳窞,质橹乱馑,丸亚啊。

谢元佐为宋州刺史,德宗建中二年,加兼御史中丞。宋亳节度等使李正已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元佐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馀级,繇是转输路通,加御史大夫。收濮州,降将杨令晖,分兵挟以徇濮阳,遂降其将高彦超以通濮阳津。迁尚书,累封四千户,兼曹、濮观察使。

李元谅,为镇国军节度副使。德宗居奉天,贼朱Г遣伪将何望之袭华州,遂据城。元谅自潼关将所部,遂手友华州,军益振,以功加御史中丞。是时,尚可孤守蓝田,与元谅为犄角,贼东不能逾渭南,元谅功居多。迁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寻加检校工部尚书。兴元元年五月,诏元谅与副元帅李晟进收京邑。帝还宫,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七百户,赐甲第、女乐。贞元三年,诏元谅将本军从浑与吐蕃会盟于平凉,与俱申号令,严其部伍而还,时谓元谅有将帅之风。德宗嘉之,赐马十匹、金银器、锦采等甚厚。四年春,加陇右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临洮军使,移镇良原。九年十一月卒,帝甚悼惜,废朝三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杜希全为朔方军节度使,德宗居奉天,希全首将所部以赴难,加检校户部尚书、行在都知兵马使。

邢君牙,初为平卢军兵马使,累从田神功战伐,历将军,试光禄勋。神功既为兖郓州节度,令君牙领防秋兵入镇,好词敉罗凌犯,代宗幸陕,君牙隶属禁军扈从,又以战功加鸿胪卿,封河间郡公。德宗贞元三年,迁右神策军行营节度、凤翔陇州观察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吐蕃犯边,且耕且战,西戎不能为患,寻加检校右仆射。十四年,卒,废朝一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尚可孤,德宗建中四年为兼御史中丞。荆襄应援淮西,使以所统之众赴山南,累有战功。及泾原兵叛,诏徵可孤军至蓝田击破之。兴元元年三月,迁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神策京畿渭南商州节度使。五月,李晟率可孤收京城,可孤为先锋。京师平,以功升检校右仆射,封冯翊郡王,增邑通前八百户,实封二百户。及李怀光以河中叛,诏可孤帅师与诸军征讨,次于沙苑,遇疾,卒于师。赠司空,赙布帛米粟甚厚,丧葬所须,并令官给。

刘水雍,幽州节度使怦之次子。怦卒,子济代任。表水雍为瀛州刺史,无何怒,兄济乃请以所部西捍陇塞,拔瀛州兵一千五百及男女万馀口,直趣京师,部伍齐整,无一人犯令者。德宗召水雍,赐宴于凌烟阁,甚被恩宠,拜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陇右经略军使。其麾下兵士赐名陇右军,以普润县为理所,赐本钱五万贯以自给。

程怀直为横海军节度使。德宗贞元十三年来朝,加检校尚书右仆射,仍赐安业坊甲第一区、妓一人,他赐有差,令归沧州。

戴休颜为盐州刺史,奉天之难,倍道以所部蕃汉三千人号泣赴难,德宗嘉之,赐实封二百户。及李晟收京师,既清宫阙,休颜与浑等率兵赴岐阳邀击朱Г馀众及策勋,加检校右仆射,实封至六百户。扈驾至京,特赐女乐、甲第。

杨惠元为神策、京西兵马使。及田悦反叛,诏惠元领禁兵三千与诸将讨伐,战御河,夺三桥,皆元之功也。加检校工部尚书。

李皋为江西道节度使、洪州刺史李希烈反,皋分兵大破蔡山贼,手友蕲州,降其将李良,又取黄州。舒王为元帅,加皋前军兵马使。德宗居奉天,皋遣伊慎败杜少诚,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五百户。

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德宗贞元十三年,谧骒蛩矫砹,钏司供少牢,量借仪卫人夫,仍令太常博士检校。十七年薨,废朝五日,群臣诣延英门奉慰,如浑故事。诏左庶子李上公持节,赠太师,绢三千疋、布千端、粟三千石。

刘昌,德宗时摄濮州刺史。李希烈既陷汴州,昌以三千人守宁陵,躬励士卒,大破希烈,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自此不复侵轶。诏加检校工部尚书,增实封通前二百户。贞元中,为泾原节度等使。诏城平凉,又于平凉西别筑胡谷堡,遂以保宁边鄙,加检校右仆射。

张建封为徐泗节度使,德宗贞元十三年入觐,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又令建封朝参入大夫班,皆示宠厚之。十四年,上已赐中书门下及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特令建封与诸相同榻而食。贞元已后,元帅节制累有入朝。及却还镇,如马燧、浑、刘元佐、李抱真、曲环之崇秩洪勋,未有获御,制诗以送之。建封将还镇,特赐诗及出城,又令高品中使赍常所执鞭以赐之,曰:「以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以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建封又献诗一首,以自警励。

曹华,仕宣武军,为牙校。吴少诚叛,本军以华骁果有智略,用为襄城戍将。蔡贼攻襄城,华屡败之,德宗特赐旗甲。

韩全义为蔡州行营招讨处置使。德宗贞元十七年正月甲寅,至京,帝命中使就第宣慰焉。壬戌,宴全义于麟德殿。

张茂昭,为义武军节度使,德宗贞元二十年十月来朝,累陈奏河北及西北边事,语甚忠切。德宗屡叹曰:「恨见卿之晚!」会宴于麟德殿,赐良马甲第及器用,锦采极厚。宪宗元和五年冬来朝,十二月十二日至京师。故事,双日不坐,是日特开延英殿对之五刻,因请迁祖考之墓来归。京兆在朝两月,未之镇头发疒易卒,废朝五日,册赠太师,赙绢三千疋、布一千端、米粟三千石,丧事并令官给,命京兆尹李充监护。

刘济,宪宗元和初为幽州节度使,招讨王承宗,诸军未进,济独率先前军击破之,献逆将于阙,优诏褒之。明年春,将大军次瀛州,前后大献俘获,赏功颇厚,仍录功拜兼中书令。

程执恭,为横海军节度使。宪宗元和四年来朝,还镇,赐厩马一匹及枪甲两河节制,久无逢罾裾嗄,始味宠之。

田弘正,为魏博等州节度使。宪宗元和十三年,王师加兵于郓,诏弘正与五镇之师会军齐进。时李师道遣大将刘悟率重兵以抗弘正,前后合战,魏军大捷。十四年,刘悟以河上之众倒戈入郓,斩师道首,诣弘正请降。淄青十二州平,论功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年八月,弘正入觐,宪宗待之隆异,对于麟德殿,进加检校司徒兼侍中,实封三百户。

田布,弘正第三子也。弘正节制魏博,布掌亲兵。国家讨淮蔡,布率偏师隶严绶军于唐州,授检校衣、必书监,兼殿中侍御史。前后十八载,破凌云 栅,下郾城,布皆有功,擢授御史中丞。及淮西平,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

李,宪宗时为检校右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充隋唐邓节度使。讨蔡贼吴元济,擒之。诏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隋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上柱国,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宪宗有意复陇右故地,授凤翔陇州节度使,未发,属李师道再叛,移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及淄青平,将有事燕、赵,以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仍赐兴宁里第。又迁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使。后为太子少保,归东都。长庆元年十月,卒于雒阳。穆宗闻之震悼,铌缂拥,仍太尉。

李听,宪宗元和中为楚州刺史,统淮南之师讨李师道。山东平,以功授检校左散骑常侍。穆宗长庆四年,为义成军节度使。初讨李同捷,时魏博行营将丌志绍潜结沧、镇,擅回戈攻其帅史宪诚,诏听帅师援之,大破其叛卒。志绍奔镇州,为王庭凑所杀,遂凯旋,以功封凉国公。

王智兴,宪宗元和中为侍御史、徐州都押衙。王师诛李师道,智兴率徐军八千,会诸道之师进击,大破贼于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以功迁御史中丞。贼平,授沂州刺史。长庆初,河朔复乱,徵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使。元和十一年,连败蔡贼吴元济之众,拔贼凌云 栅,宪宗大悦,赐其告捷者奴婢银锦。进位检校尚书右仆射。十二年,贼平,加检校司空。十三年春,命中官宴光颜于居第,赐刍米二十馀车。宪宗又御麟德殿召对,赐金带锦采。十四年,西蕃入寇,授鼓节度使,光颜击贼退之。穆宗即位,就加特进。寻诏赴阙,赐开化里第,进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以光颜功冠诸将,故召赴阙,宴赐优给,已而带平章事复镇,所以报勋臣也。长庆初,迁凤翔节度使,依前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岁末,复授许州节度使。赴镇日,宰相百僚以故事送别于章敬寺,穆宗御通化门临送之,赐锦采、银器、良马、玉带等物。乌重胤,宪宗时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会讨淮、蔡,与李光颜犄角相应,大小百馀战,以至诛吴元济,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韩公武,为恢萁、诙仁、估闯。宪宗元和十三年正月,帝御麟德殿,召对,赐以银器、缯锦及马。

王沛,为李光颜行营兵马使,别统劲兵攻讨吴元济。蔡贼平,随光颜入朝,光颜具陈沛功,加御史大夫,统兵还镇。光颜受诏讨郓寇,及李师道诛,诏分许州兵戍于挂耘嫖都,将救盐州,击退吐蕃,以功加宁州刺史,迁陈州,又汴州李山介反,诏沛兼忠武军节度副使,率师讨山介,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刘悟为郓州李师道牙门都将。及王师致讨,师道遣悟将兵援田弘,正悟因回军趋郓,围其内城,兼以火攻其门,不数刻,枭师道以献。元和末,悟自淄青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擢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封彭城郡王,仍赐实封五百户,钱二万贯,庄宅各一区。

朱克融为卢龙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幽州长史。敬宗宝历二年五月卒,诏赠司徒,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仍赙布帛三百段、米粟二百石。差光禄大夫崔芸充吊祭使,通事舍人韦翘充副使,将作监王堪充册赠使,金部郎中萧水怀涓笔埂。

刘沔为振武军节度使、单于大都护。文宗开成中,党项杂虏大扰河西,沔率吐浑、契、┥、偿、倘部落诸族讨袭,大破之,告捷而还,以功进检校户部尚书。会回纥部饥,乌介可汗奉太和公主至漠南求食,移沔河东节度使。诏与幽州张仲武协力,招抚回纥,竟破虏寇,迎公主还宫,以功进位检校司空。

李载义为幽州卢龙军节度副大使。文宗太和三年,命中使以白玉带就幽州赐之,示殊恩也。五年,载义入觐,帝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册拜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诏中使以米面粟豆、油盐共一千石、钱二千贯、绫绢二千疋、柴四十车、草一万束,就永宁里第宣赐。又令尚食日给十人生料。翌日,又命以良马并鞍,就第以锡,下及宾佐、将吏,无不广г恩锡。

杨元卿为河阳节度使,时魏博军乱,元卿领泾军赴援,诏赐元卿绫绢三万疋、茶五千斤、葛五千疋。

石雄为河中,晋糸褰诙仁、苟矶昭义。刘从谏卒,其子祯擅主军务,朝议问罪,令徐帅李义佐为招抚使,越乌岭,破贼五砦,斩获千计。武宗闻捷大悦,谓侍臣曰:「今之义而有勇,罕有雄比者」。及贼平,进加检校司空。张仲武,武宗会昌中为幽州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兰陵郡王。俄而回鹘扰边,仲武遣其弟仲至与示卑将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锐兵大破之。武宗诏加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面招抚回鹘使。

张允伸为幽州节度。懿宗咸通十年,徐人作乱,允伸请以弟允皋领兵伐叛,懿宗不允。进助军米五十万石,盐二万石,诏嘉之,赐以锦采玉带、金银器等。

王重荣,僖宗时为河中节度。中和元年,重荣传诏徵兵。明年,李克用领军至,大败巢贼,收复京城。其倡义启导之功,实重荣居首。京师平,以功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王处存为义武军节度使。时黄巢犯阙,僖宗出幸,处存不俟诏命,即率本军入援。洎收京师,王铎第其功,云「勤王举义,处存为之最」。以功加检校司空。又遣大将张公庆率劲兵三千合诸军灭巢贼于泰山,以功进检校司空、平章事。

钱Α以昭宗天潭年正月十二日丙寅行册命,敕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军节度使、浙江东西两道观察处置、淮南东西行营招讨营田安抚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越两州刺史、吴王钱Α,总临两镇,早立殊功,抚制三吴,久闻异政,一荣封爵,再换星霜。盖缘道路阻艰,遂致册书留滞。近者潭、洪水陆,并已通流,元勋举议,请行典礼。冀免稽于制命,俾速达于册恩,须议施行,实为允当。明甄酬之宠,谐佥属之情。其所封吴王策礼,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