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部 幼敏
《书》曰:「惟人,万物之灵」。若夫幼而慧、少而成者,益可贵矣。中古而下,英妙间出,乃有特禀,异资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A13C]悟,发于龆龄。学疑宿习,动彰默识。或未就外傅,已通群籍。甫及志学,即为人师。识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见。心计足以成务,口辩足以解纷,老成之姿,著于容止,赋笔之丽,成于俄顷,至行出于天性,玄谭绝于流俗。时辈推尚,英声腾骛,斯仲尼所谓生知之者欤!
后稷名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种树麻菽麦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险呒,陴Q擅窠苑ㄔ蛑。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
《楚录》:治大夫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暌,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轮,杖斩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且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子玉果败于城濮
」。
周王孙满,尚幼。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人。王孙满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
。轻则寡谋无礼脱脱,易也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晋果败秦师于ゾ,获秦三帅以归
!
范モ,晋大夫也,士燮之子士燮,范文子也
。晋、楚遇于鄢陵。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モ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疏行首者当陈前决,开营垒,为战道也
。晋楚惟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国侨字子产,郑大夫也。鲁襄公八年,其父子国与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子产不顺子产不顺众而喜
,曰:「小国无文,德而有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是秋,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郑。及楚平九年十月,晋帅诸侯伐郑,郑人恐,乃行成。十一月,楚子伐郑,郑及楚平。十年九月,晋帅诸侯伐郑,郑及晋平楚,救郑,郑与楚人盟。十一年,晋伐郑自是郑遂服
。
卫公孙弥牟,字子之,卫大夫也。初,鲁哀公十二年秋,卫侯会吴,吴人藩卫侯之舍。既归,效夷言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于夷乎!」执焉。而又说其言,从之固矣出公跞♂。嶙,渌漓对剑。
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
闾丘印,齐人。年十八,道遮齐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印对曰:「不然。臣闻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繇此观之,印不肖,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繇此观之,夫士亦华涠榈叨后可用耳」。闾丘印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翩魈,煜轮俊马也。使之与主试之于涂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主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于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剑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辆龆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烈病t泶斯壑,华涠榈哂胗我砸煸眨」。⌒王曰:「善。子有善言,则何见寡人之晚也?」印对曰:「夫鸡豚ん嗷,即夺钟鼓,音阄沓溲,试蚨崛赵。旅鞑魅嗽诓嗍,且约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言替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遂载与之俱归而用焉。
田文,齐人,号孟尝君,靖郭君婴之子也。婴有子四十馀人,文母,其贱妾也,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婴,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特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甘罗者,甘茂之孙。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为舍人。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及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曰: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丹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汉外黄令舍人儿(,史失其姓名。年十三,时项羽击陈留外黄不下,数日降羽,悉令男子年十以上诣城东,欲亢之。舍人儿令之舍人儿也
,往说羽曰:「彭越强劫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皆亢之,百姓岂有所归心哉?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羽然其言,乃赦外。黄当亢者,而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
张,辟疆留侯之子也,吕太后哭惠帝而泣不下,泣,谓泪。
辟疆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解,谓解说其意。
陈平曰:「何解辟疆曰: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脱,免也。
丞相如辟疆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
贾谊,雒阳人。年十八,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为长沙主簿。
张汤,杜陵人。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怒,笞汤,汤掘熏得鼠及馀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鞠论报传谓传逮追送,若今之追逆。赴对也。爰,换也。以文书代换,其口辞也。讯,考问也。鞠,穷也。谓考问之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
,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后史大夫。
终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于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后军死,世谓之终。
桑宏羊,武帝时以心计年十三为侍中。
张禹为儿,数随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曰:「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后位特进,封安昌侯。
童乌,扬雄子也。雄尝曰:「吾家之童,乌九龄,而与我论元」。
后汉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后位至太傅。
鲁恭父为甘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年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恭年十五,与丕居太学。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后为司徒。
张堪,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光武微时见堪志,操尝嘉焉。官至渔阳太守。
冯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书》,至二十而博通群书。后为司隶从事,以文过其实,废于家。
杜安年十岁,名称乡里,至十五入太学,号曰「神童。
朱勃,年十二,能讲《诗》、《书》。尝候马援兄况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卒为阊袅睢。
马客卿,援子也。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尝有死罪亡命者,来过客卿,逃匿不令人知,外若讷而沈敏援甚奇之,以为将相器,故以客卿字焉。及援卒,客卿亦夭殁。
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光武巡狩汝南,召掾吏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
任延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后为河南太守,卒。
丁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官至司徒。
范升少孤,依外家居。九岁,通《论语》、《孝经》。
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为聊城令,坐事免。
吴套旨:居⒊铝舫ぴ人。父恢,为南海太守,棠晔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渍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谓之汗简。
腾稍唬航翊笕擞、庠轿、辶朐、对诤1跗渌壮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徼名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抚其首曰:「吴氏世不乏季子矣」。季子,谓季札也。
后为大将军、梁冀长史。
张霸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称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馀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伯饶。后四迁为侍中,卒。
杨终年十三,蜀郡人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一云蜀郡有雷震,洪曹终上白,以为断狱烦苛,所致太守,乃令终赋雷电之意而奇之。
后为郎中,卒。杨厚母与前妻子不相安厚,年九岁,思令和亲,乃⒓膊谎圆皇衬钢其指,瞿然改意,恩养加笃,徵拜议郎,三迁至侍郎。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十二能通尚书。后辟太尉府,旋迁郎中,至尚书令。
谢廉,汝南人。与河南赵建章年始十二,各能通经,尚书左雄并奏拜童子郎,于是负书来学,慵京师,知名太学。
崔る,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以处士辟车骑将军掾。
周燮始在髫{髟祡而知廉让。十岁就学,能通诗论。后安帝以元羔币聘,燮不起。
马续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善九章。朗跛车窞,蔽护羌校尉,迁度辽将军。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终位至太尉、太傅、录尚书事。
荀爽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后位至司空。
黄香,江夏安陆人也。年十二,太守刘护召之,署门下。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终魏郡太守。
黄琬,江夏安陆人。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桓帝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副本诣公府也
,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后位至司徒、太尉。
臧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后为东郡太守。
陈实为太邱长,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
荀悦为秘书监、侍中,初年十二,能说《春秋》。贫无书,每之人家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孔融为北海相,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大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少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融后为曹公所杀。融二子皆龆龀。融既见收,顾谓二子曰:「何以不辞?」二子俱曰:「父尚如此,复何以辞?以为必俱死也。一云二子年八岁,时方奕棋。融被收二子,端坐不起。左右曰:「若父见执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
魏邴原年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后为五官将长史,卒。贾达字梁道,河东襄陵人。自为儿童戏弄,尝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终豫州刺史。
司马朗,字伯达,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客谢之。十二岁,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飨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蚤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至兖州刺史。
王弼,字辅嗣,幼而察慧。年十馀岁,好《左氏》,通辩能言。后为尚书。
锺会,太尉繇小子敏慧夙成,五岁,繇遣见蒋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后为司徒。
任昭先名嘏,世为著姓。夙智蚤成,乡人为之语曰:「蒋氏翁,任氏童」。年十四,始学,疑不再周。三年中诵五经,皆晓其义,兼包群言,无不综览,于时学者号之为「神童。
荀攸,字公达,4幼右,病W娓戈脊懔晏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繇是异之。一云攸年十八岁,衢曾醉,误伤攸耳。而攸出入游戏,常避护,不欲令衢见衢,后闻之惊,其夙智如此。
位至尚书令。
常林,河内温人。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于是咸共嘉之。后为光禄大夫。管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跞∥势,涿夜不肯寐,父母常禁之,犹不可止,自言:「我年虽少,然眼中喜视天文。尝云:「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况于人乎?」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特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皆知其当有大异之才。父为琅琊郡丘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诗、论语》及《易》本,便开胸布笔,辞义斐然。于时黉上有远方及国内诸生四百馀人,皆服其才也。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闻辂一黉之隽,欲得见辂父,即遣造之。太守宾客百馀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辂问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神,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而言之。子春大喜,便斟三升清酒,独使饮之酒尽之。后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辂言:「始读诗、论语、易,本学问微浅,未能上引圣人之道,陈秦、汉之事,但欲论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春言此最难者,而卿以为易邪?」于是唱大论之端,遂经于阴阳。文采葩流,枝叶横生,少引圣籍,多发天然。子春及众士互共攻诘,论难蜂起,而辂人人答对,言皆有馀。至日向暮,酒食不行,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盛有才器,听其言论,正似司马、犬子游猎之赋。何其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不徒有言也」。于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后为少府丞。
蜀诸葛瞻,字思远,亮子也。亮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蚤成,不为重器耳」。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后为卫将军。
吴虞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繇是见称。仕为骑都尉。
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孙策在吴,张昭、张肚厮晌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后为郁林太守。
诸葛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辨论应下,莫与为对。大帝见而奇之,谓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位至太傅、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朱桓子异张蹲哟坑,胝刨簿阃,少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告曰:「老鄙相闻渴甚矣。夫〓⒁匝钢,栉功鹰隼,以轻疾为妙,其为吾各赋一物,然后乃坐」。俨乃赋犬,曰:「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鹊书名竹帛,纯赋席曰「席」,以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异。赋弩曰:「南岳之э裆」。街铜应机命中,获隼高墉,三人各随其目所见而赋之,皆成而后坐,据大欢悦。桓后为前将军、青州牧。
沈友,豫章人。年十一,太守华歆出行风俗,见而异之,因呼曰:「沈郎可登车语乎?」友逡巡却曰:「君子讲好,会宴以礼。今仁义陵迟,圣道渐坏,先生衔命,将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而轻脱威仪,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歆惭曰:「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仕为丹阳太守。
丁览,山阴人。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贿从弟,以义让称为功曹。守始平长徐平,字伯先。太末人童龀知名,虞翻甚爱之,屡称叹焉。后为武昌左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