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四百十四

○将帅部 赴援。

兵者,所以拯衰弱,遏强暴,本于仁义,济以威武者也。至若同盟相恤,善邻为宝,救灾而赴其急,哀败而图其存,盖《春秋》之善志也。若夫缔构之始,艰虞之会,豪杰竞起,雄雌未分,干戈日寻,急难必赴。其或勤王之举,戮力而同济。至乃专征之重,整旅而相应,咸能释其倒悬之望,援其累卵之危,摧猛敌以遏寇虐,驱黠虏以宁疆,场戎昭克,振战功以成斯。古人所谓辅车之形,犄角之势,腹背为助,表里胥协,畏简书而一志,力可以决胜者哉!

菘,私大夫也。鲁成公二年春,齐侯伐鲁北鄙。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新筑卫地。菘私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军,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

孟献子,鲁大夫也。成公十八年十一月,楚子重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晋士鲂来乞师。十二月,孟献子会于虚丁,谋救宋也。陈成子,齐大夫也。鲁哀公二十七年,晋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成子乃救郑及留舒齐地

魏公子无忌封信陵君,安鹜醵。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无忌用侯嬴计,窃晋鄙兵符及朱亥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兵,下令军中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宋义楚怀王时为上将,秦将王离围赵、赵,数请救怀王以义及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救赵。

田都,齐将也。秦二世三年十月,秦将章邯围赵于钜鹿都,从项羽共救赵。

田安,齐王建之孙也。秦二世三年十二月,从项羽救赵。

汉韩信为大将军,既定赵,因请立张耳王赵以抚其国。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王耳信,往来救赵。

后汉郑众,明帝时为军司马,使与虎贲中郎将马廖击车师。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

牵招明帝时为雁门太守,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邑城移招求救。招即整勒兵马,欲赴救豫。并州以常宪禁招,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于吏议,自表辄行。又并驰布羽檄,称陈形势,云当西北掩取虏家,然后东行。会诛虏檄到,豫军踊跃,又遗一通于虏蹊要。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

耿恭为戊己校尉。北匈奴围恭于疏勒城关,宠于柳中城。章帝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馀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馀人,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

耿[196],安帝建光中,为度辽将军。时鲜卑攻杀阒,刑守成严围。乌桓校尉徐常于马城[196]与幽州刺史庞参救之,追虏出塞而还。

盖勋为汉长史。灵帝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凉州刺史左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河阳,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

吕布为徐州刺史,遣先主屯小沛。时袁术遣将纪愕炔狡锒万攻先主,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彼,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之。[17P]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17P]等[17P]等亦请布共饮食」。布请[17P]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饮会,然后各罢。刘表汉末为荆州牧,时曹公征张绣,荀攸言于曹公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远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公不从,遂进军至穰。绣战急,表果救之,军不利。曹公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矣」。

袁术初为左将军,术求婚于吕布,布不从,术怒之。及曹公围布于下邳,布遣许汜、王楷告急于术,术曰:「布不与我女,理当自败,何为复来相闻耶?」汜、楷曰:「明上今不救布,为自败耳」。布破,明上亦破也。术时僭号,故为明上术,乃严兵为布作声援。布恐术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绵缠女身缚著马上,夜自送女出,与术与曹公守兵相触格,射不得过,复还城。

李通为振威将军。曹公讨张绣,刘表遣兵助绣曹公军不利,通将兵夜诣曹公,曹公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

吴周瑜,大帝时为前部大督,败曹公于赤壁。曹公留曹仁守江陵城,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斥。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栎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阵。瑜乃自兴按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繇是遂退。

诸葛瑾为左将军,督公安。时魏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又分据中州,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大帝以此望之。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勋,亦以全师保境为功。

魏胡质,太祖时为荆州刺史、振威将军。吴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追。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夏侯儒为征南将军。吴将朱然围樊城,城中守将乙修等求救甚急。儒进屯邓塞,以兵少不敢进,但作鼓吹,设导从去。然六七里,翱翔而还,使修等遥见之数数,如是月馀。司马宣王到,乃俱进。然等走时,谓儒为怯,或以为晓以少疑众,得声救之,宜儒犹以此召,还为太仆。

张既为雍州刺史,是时不置凉州,自三辅拒西域,皆属雍州司马。文帝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酒泉黄华、西平麴演各逐故太守举兵以应之。既进兵,为护羌校尉。苏则声势,故则得以有功。既,进爵都乡侯。

贾逵为建威将军。太和二年,吴将张婴、王崇率众降,诏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大司马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逵至五将山,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诏逵与休合进。逵度贼并军皖城。休深入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知休战败。吴大帝遣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逵曰:「休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及终日。贼以军无后继,故至此。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虽兵多何益?」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陈泰,齐王嘉平中,为征西将军、都督雍梁诸军事、雍州刺史。王经与蜀将姜维战,大败,还保狄道城。维乘胜围狄道,泰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与维交战,维退,城中将士得出。初,泰闻经见围,以州军将士素皆一心,加得保城,非维所能,卒倾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尝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且城非仓卒所拔,而粮少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

朱异为前部督,废帝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归命。六月,使文钦、唐咨、全端等步骑三万救诞,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奔魏。秋七月,孙槁手诰「仁俅、捍斡陲炖」、「镆溜磷」韵目诏橛、又畹、冉介士五万解围。

晋安平献王孚,初仕魏,为太尉。吴将诸葛恪围合肥新城,镇东都督笄鸺笥胛那沼之孚督中军东解围,恪退还。

丁绍为广平太守,南阳王模为中郎将,镇邺。惠帝永兴初,成都王颖故帐下督公师藩、楼权、郝昌等攻邺,模左右谋应之。绍率众救模,范阳王觥S、智操鹬荽淌饭饵,谠之,藩等散走。又云绍初为广平太守,及临漳被围,南阳王模窘急,绍率郡兵赴之,模赖以获全。模感绍恩,生为立碑。

王浚,怀帝永嘉中为大司马。石勒陷襄城,遂至宛。浚遣鲜卑文鸯帅骑救宛,勒退。

陈川为蓬陂坞主。元帝时,祖逖以奋威将军北讨,屯兵太丘。樊雅遣众夜袭逖,遂入垒,拔戟大呼,直趣逖幕,军士大乱。逖命左右距之,督护董昭与贼战,走之。逖率众追讨,而张平馀众助雅攻逖川,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太守。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初,樊雅之据谯也,逖以力弱,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含遣桓宣领兵助逖,逖既克谯,宣等乃去。石季龙闻而引众围谯,含又遣宣救逖,季龙闻宣至而退。宣遂留逖讨诸屯坞未附者。

李矩为冠军将军,令赵固守雒。后数月,刘聪遣其太子粲率刘雅生等步骑十万屯孟津北斥,分遣雅生攻赵固于雒。固奔阳城山,遣弟告急,矩遣郭诵屯雒口以救之。诵使将张皮简精卒千人夜渡河。粲候者告有兵至,粲恃其众,不以为虞。既而诵等奄至,十道俱攻,粲众惊扰,一时奔败,杀伤大半,因据其营,获其器械军资不可胜数。及旦,粲见皮等人少,更与雅生悉馀众攻之,苦战二十馀日,不能下。矩进救之,使壮士三千泛船迎皮。贼临河列阵,作长钩以钩船,连战数日不得渡。矩夜遣步将格增潜济入皮垒,与皮选精骑千馀,而杀所获牛马,焚烧器械,夜突围而出,奔武牢。聪追之,不及而退。聪因愤恚,发病而死。

毛宝,明帝时为庐江太守。祖约遣祖焕、桓抚袭湓口,陶侃使宝拒之。先是桓宣背约,南屯马头山,为焕、抚所攻,求救于宝。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未至而贼已与宣战。宝军悬兵少,器械滥恶,大为焕、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满趸,夜奔船所百馀里,望星而行,到先哭战亡将士,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焕、抚亦退。

朱序,孝武时为征虏将军、督司雍梁秦四州军事,镇襄阳。东羌校尉窦冲欲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谋纳之。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桓豁为荆州刺史,符坚将王猛、杨安攻南乡,豁救之,师次新野,而猛安退。

却恢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以随郡太守夏侯宗之为河南太守,戍雒阳。姚苌遣其子略攻湖城及上雒,又使其将杨佛嵩围雒阳。恢遣建武将军辛恭静救雒阳,梁州刺史王正裔率众出子午谷,以为声援,略惧而退。恢以功进征虏将军。

石元良为西安太守,时吕纂讨郭糜,纂大败,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与纂击糜军,破之,遂入于姑臧。

宋申怙,文帝元嘉中,为通直散骑。时魏军南寇青州,遣怙援东阳,因与辅国司马、齐郡太守庞秀之保城固守。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怙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停五日东过,抄略清河郡,从东安、东莞出下邳,下邳太守垣阆闭城拒守,保全二千馀家。虏退,以怙为宁朔将军、山阳太守。

垣护之为宣威将军、锺离大守,随王玄谟入河。玄谟攻滑台,护之以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及魏军救至,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护之闻知,而魏军悉牵之。玄谟水军大艚,连以铁锁三重断河,欲以绝护之还路。河水迅急,护之中流而下,每至铁锁,以长柯斧断之,魏军不能禁止,失一舸,馀舸并全。

南齐崔慧景为辅国将军、南郡内史。太祖建元元年,元魏南侵,豫章王遣慧景三千人顿方城,为司州声援。

萧宏为太子舍人。时萧懿镇梁州,为魏所围,明帝给宏精兵千人遣为援,未至,魏军退。

梁曹景宗为右卫将军。天监五年,魏中山王英寇锺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率众赴援,豫州刺史韦硪迸焉,而受景宗节度。六年春,大破魏军,安成康王秀。天监七年,为荆州刺史,号安西将军。是岁,魏悬瓠城民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卑时卑往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曰:「彼待我而为援援,贵急速。待敕虽旧,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

始兴忠武王心詹,天监九年为镇西将军、益州刺史。时魏袭巴南,西围南安,太守垣季旨岊诠,淌剽嗾睬簿救之,魏人退军,所收器械甚众。

兰钦为南梁、南、北秦、沙四州都督,移衡州刺史,未及赴职。魏遣都督董绍、张献攻围南郑。梁州刺史杜怀瑶请救,钦率所领援之,大破绍献于高城,斩首三千馀。绍、献奔,追入斜谷,斩获略尽。西魏相宇文黑泰致马二千匹,请结邻好。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增封五百户,仍令赴职。

裴之高为雄信将军。侯景之乱,南豫州刺史鄱阳嗣王范命之高总督江右援军诸军事,顿于张公洲。柳仲礼至横江,之高遣船舸二百馀艘迎致仲礼,与韦粲等俱青塘立营,据建兴苑。及城陷,之高还合肥,与鄱阳王范西上。稍至新蔡,众将一万,未有所属。元帝遣萧惠正召之,以为侍中、护军将军。

陈黄法,为信武将军、高州刺史。高祖永定二年,王琳遣李孝钦、樊猛、馀孝顼攻周迪,且谋取法法,率兵援迪,擒孝顼等三将。

熊昙朗为宜新豫章太守,时王琳遣李孝钦、馀孝顼于临川攻周迪,昙朗率所领赴援。

陆子隆为明威将军、庐陵太守。周迪引陈宝应复出临川,子隆随都督章昭达讨迪,迪退走,子隆随昭达逾东兴岭讨宝应。军至建安,以子隆监郡。宝应据建安之潮际以拒官军,子隆与昭达各据一营,昭达先与贼战,不利,亡其鼓角。子隆闻之,率兵来救,大破贼徒,尽获昭达所亡羽仪甲仗。

后魏许谦初为右司马,与张衮等参赞初基。慕容宝来寇也,道武使谦告难于姚兴。兴遣将杨佛嵩率众来援,审进稽迟。道武命谦为书以遗佛。嵩曰:「夫仗顺以剪逆,乘义而攻昧,有非其运而显功,无其时而著业。慕容无道,侵我疆埸,师老兵疲,诛亡期至。是以遣使命军,必望克赴。将军据方召之,任总罴虎之师,事与机会,今其时也。今此一举,役不载驾,千载之勋,一朝可立,然后高会阒薪,师三魏,举觞称寿,不亦绰乎!」佛嵩乃倍道兼行。道武大悦,赐谦爵关内侯。

来大千为常侍,从太武讨赫连昌,共长孙道生与贼交战。道生马倒,为贼所击,大千驰救,贼众散走。大千扶道生上马,遂得免。寻迁征北大将军。

尉元为冠军将军。薛安都以徐州内附,请师救援。献文以元为都督东道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博陵公,与城阳公孔伯恭赴之。宋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安都,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监王穆之领率五千,守辎重于武原。龙骧将军谢善居领卒三千据吕梁,散骑郎张弘领卒二千守茱萸,督上租粮,供其军实。安都出城见元,元依朝旨,授其徐州刺史。遣中书侍郎高闾、李璨等与安都俱还入城。别令孔伯恭精甲二千,抚安内外,然后元入彭城。

孔伯恭为散骑常侍。宋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内附,宋遣将张永、沈攸之等击安都,上表请援。高祖进伯恭号镇东将军,副尚书尉元救之。军次下邳,贼将周觊闻伯恭等攻而克之。永计无所出,引师而退。

慕容白曜为征南大将军。宋遣其将吴心喜公率众数万欲寇彭城,尉元表请济师,献文诏白曜赴之。白曜到瑕丘,遇患。时泗水暴竭,船不得进,心喜公退,白曜因停瑕丘。

奚康生为中坚将军。时南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诏遣高聪等四军往援之。后遣都督、广陵侯元术并皆败退。时刺史孟表频启告孝文,敕遣康生驰往赴援,一战大破之。

傅永为扬武将军、汝阴镇将。宣武景明初,齐将陈伯之侵逼寿春,沿淮为寇。司徒彭城王勰、广陵侯元术同镇寿春。以九江初附,人情未洽,兼台援不至,深以为忧。诏遣永为统军,领汝阴之兵三千人先援永。总勒士卒,水陆俱下,而淮水口伯之防之甚固。永去二千馀里,牵船上汝南,尤以水牛挽之,直南趣阴,下船便渡。蒙夏习对艟亦及,会时已夜,永乃潜进,晓达寿春城下。勰术闻外有军,共上门楼观望,然不意永至。永免胄,乃信之,遂引永上。勰谓永曰:「比望已久,恐雒阳难复可见,不意卿能至也」。勰令永引军入城。永曰:「执兵被甲,固敌是求。若如教旨,便共殿下同被围守,岂是救援之意?」遂孤军城外,与勰并势以击伯之,频有克捷。

宇文福,景明中为太仆少卿。梁将寇边,假节征虏将军,领兵出三关讨之。又诏福行豫州事,与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共相影援,绥遏蛮楚。

张普惠,孝明时为尚书左丞。时梁义州刺史文僧明举城归顺,扬州刺史长孙雉遣别驾封寿入城固守。梁人率众攻逼,诏普惠为持节、东道行台,摄军同赴援之。军始渡淮,而封寿已弃城单马而退。军罢还朝,辛纂为谏议大夫、兼尚书左丞、南道行台。时梁遣将曹义宗攻新野,诏纂率众赴援,至便破之。义宗等以其劲速,不敢复进。于是海内多虞,京师更无继援,唯以二千馀兵捍御疆埸。

淳于诞为羽林监,梁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崔孝芬为安南将军、光禄大夫、兼尚书,为徐兖行台。庄帝建义初,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反,远引梁兵围逼兖州。除孝芬散骑常侍、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仍兼尚书、东道行台。大都督。刁宣驰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馀悉平定。

北齐司马子如为高祖大行台郎中。葛荣之乱,相州孤危,尔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

叱列平为开府陈人,攻围广陵。诏平统河南诸军赴援,陈人退,乃还。

后周韦套址ū3跏宋盒,⑽湮右将军及广宁刺史李长寿被侯景所害,其子延孙收长寿馀众,守御东境。朝廷恐延孙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东雒州刺史,配兵数百人,以援延孙。法保至潼关,弘农郡守韦孝宽谓法保曰:「恐子此役,难以吉还也」。法保曰:「古人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纵为国殒身,亦无所恨也」。遂倍道兼行。东魏陕州刺史刘贵以步骑千馀邀法保,法保命所部为圆阵,且战且前,数日,得与延孙合兵,乃并势置栅于伏流。未几,太祖遣法保与延孙率众入朝,赏劳甚厚。

崔猷,闵帝时为梁州都督。时利州刺史崔士谦被寇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为送米四千斛,于是二镇获全。

赵昶为武州刺史。明帝初,凤州人仇周贡、魏兴等反,自号周公,破广化郡,攻没诸县,分兵西入,围广业、修城二郡。广业郡守薛爽、修城郡守杜杲等请昶为援,遣使报杲,为周贡党樊复兴等知昶将至,解修城围,据泥功岭,设六伏以待昶。昶至,遂遇其伏,合战破之。广业之围亦解,昶追之泥阳川而还。

扶猛为罗州刺史。武成时,陈将侯等逼湘州,猛从贺若敦赴救,除武州刺史。后随敦自拔还,复为罗州刺史。

王轨,高祖时为上大将军。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不敢复出。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方欲密决其堰以毙之,明彻知之大惧,乃破堰而退,冀乘决水之势,以得入淮。比至清口,川流已阔,水势亦衰,船舰并碍于车轮,不复得过。轨因率兵围而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千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馀人并器械辎重,并被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

李迁哲,天和三年为大将军,率兵镇襄阳。陈将章昭达攻逼江陵,梁王萧岿告急于襄州,卫公直令迁哲往救焉。迁哲率其所部守江陵外城,与陈将程文季交战,兵稍相及。迁哲新自陷阵,手杀数人。会江陵总管陆腾出兵助之,陈人又因水宄せ盗州宁朔堤,引水灌城,城中惊扰。迁哲乃先塞止北水,又募骁勇出击之,频有斩获,众心稍定。俄而敌入郭内,焚民家,迁哲自率骑出南门,又令步兵自北门出,两军合势,首尾邀之,陈人复败,多投水而死。是夜,陈人又窃于城西堞以梯登城者已数百人,迁哲又率骁勇之陈人复溃。俄而大风暴起,迁哲乘ウ出兵击其营,陈人大乱,杀伤甚众。陆腾复破之于西堤,陈人乃遁。

隋季彻,高祖时为卫王长史,与李元讨突厥沙本,略略遂降,以功加上大将军。未几,沙本略又为阿拔所侵,上疏请援,以彻为行军总管,率精骑一万赴之。阿拔闻而遁去。及军还,复领行军总管,屯平凉以备外寇。封安道郡公。

卫玄为刑部尚书,炀帝幸辽东,玄与代王留守京师。会杨玄感围逼东都,玄率步骑七万援之。至华阴,掘杨素蒙,焚其骸骨,夷其茔域,示士卒以必死。既出潼关,议者恐崤函有伏兵,请于陕县水公流东下,直趋河阳,以攻其背。玄曰:「以吾度此计,竖子所及」。于是鼓行而进,既度函谷,卒如所量。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邙。会宇文述、来护儿等援兵至,玄感惧而西遁。玄遣通议大夫斛斯万善、监门直ト庞玉先锋追之,及于阌乡,与宇文述等合击破之。

张须ヌ,大业中为齐郡丞。时贼帅秦弘、郭方预等合军围北海,兵锋甚锐。须ヌ谓官属曰:「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于是简精兵,倍道而进。贼果无备,击之,大破,斩数万级,获辎重三千两。唐刘弘基为右骁卫大将军。高祖武德二年五月,王世充侵西济州,遣弘基援之。

契┖瘟ξ左领军将军。太宗贞观中,与凉州都督李大亮、将军薛万钧同征吐谷浑。军次赤水川,万钧率骑先行,为贼所攻,兄弟皆中金仓,坠马徒步而斗,兵士死者十六七。何力将数百骑驰往,突围而前,纵横奋击,贼兵披靡,万钧兄弟繇是获免。

高贤为安西都护、行军总管,高宗龙朔中,率军救援于阗。

李刮,司空。乾封中伐高丽,裨将郭待封以水军别道赴平壤城,又遣别帅冯师本赍军粮舟行以为之援。师本中路,船破失期,待封欲作书与箍指呃,鲋其救兵不至,乘危迫之,乃作离合诗以遗过共淮锲湟。馀曰:「军机急切,何用诗为?必斩以徇」。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白乖唬捍死牒衔囊,病},故嘉、蚣慈涨财军持粮仗以援之,待封遂济海。

王方翼为安西都护。永隆中,突厥车鼻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而贼众来拒,纵击,大破之,斩首千馀级。

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肃宗乾元元年冬,司徒郭子仪与贼战于汲郡,光远以千人渡河援之。

李晟为都知兵马使。代宗大历五年,泾原节度使马与吐蕃战于盐仓,兵败,晟率所部横击之,拔出于乱兵后。德宗即位,吐蕃寇剑南,时节度使崔宁在京师,三川皆恐,诏晟将神策军五百救援。晟乃逾漏天,攻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虏首千馀级,虏乃引去。

张孝忠为易定节度时,朱水で直期,神策行营兵马使李晟、中官窦文场以众援之,孝忠与晟戮力同心,竟全易、定二州。

李纳为淄青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围陈州,纳遣大将军李克信、李钦遥将兵救之,与诸军奋击,大破之,因解陈州之围。加检校司空,实封五百户。

李观为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贞元初,平凉之会,浑既无戎备,观伺知狡谋,潜择精兵五千,要伏险道及遁归,赖观游军及李元谅之师,表里以免。

王锷为河东节度使。宪宗元和九年,振武军众逐节度使李进贤,以张煦代之。锷遣兵五千会煦于善羊栅,谋入煦也。

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使。元和十二年,讨淮西。时裴度计筑赫连城于沱口,未毕役度,帅宾从往观之,导骑将及城门,左右曰:「板筑五沟」。言未讫,贼已突来,哮稣进城震坏者十馀板,注弩挺刃势将及度,赖光颜决战于前以却之。时光颜先虑其来,使田布以骑二百伏于沟中,出贼不意交击之,方得入城。布又先扼其沟归路,贼多弃骑越沟相牵,坠压而死者千馀人。是日,非光颜之救,度几陷。

李听为滑州节度使。文宗太和三年,讨沧州李同捷,魏博行营都将丌志绍潜结沧、镇,回军攻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以急上闻,诏听以兵援之,遂大破志绍,志绍奔镇州,听遂凯还。

田布,弘正之子,统魏之偏师,会诸军讨淮西。裴度尝观诸军城沱口,贼将董重质领骁骑突至,度甚危蹙,布领骑三百驰救之,俄而诸军继至,获免。

李继密知兴元军府事。昭宗景福二年正月,凤翔李茂贞奏,以继密率本军赴援梓州。

梁张存敬为右骑都将。唐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虏骑,诸军翼之,虏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牛存节为宣义军小将,唐文德元年夏,李罕之以并军围张宗于河阳,太祖遣存节率军赴之。属岁歉,食襄,食鬼不至,村民有储乾椹者,存节以器用钱帛易之,以给军食。大破贼于沮河,罕之引众北走。存节后为宿州刺史。淮贼大至彭城,存节乃以部下兵夜发,直趣彭门,淮人讶其神速,震恐而退。诸将服其智识。开平二年,王师败于上党,晋人乘胜迫泽州城,将陷河南,留守张全义召存节谋,遂以本军及右龙武、羽林等军往应接上党。师至天井关,存节谓诸将曰:「是行也,虽不奉诏旨,然要害之地,不可致失」。时晋人新胜,其锋甚盛,存节引众而前,衔枚夜至泽州,晋军焚营而退。

葛从周为兖州留后。唐光化元年正月,淮南杨行密举奉天之师寇徐州,幽州刘仁恭又举十万众攻陷其郡,从周自山东驰救魏,壁入,上万岁亭下。迟明,燕人突上水关,攻馆陶门。从周与贺德伦、李晖、马言骑五六百人出壁外,谓门者曰:「前有大敌,不可返顾」。命下栅阖焉,与德伦等殊死战,燕人大衄,擒其将薛突厥、王郐郎等。翌日,乘势统诸将张存敬、齐奉国、程晖等连破八寨,袭至临清,拥其师于御河,溺死甚众,恭走沧州。

范居实为左神勇军使,开平元年,命居实统军,以解泽州之围。

杨师厚为潞州营都招讨使,时晋王与周德威、丁会、符存审等以大众攻晋州甚急,太祖遣师厚帅兵援之,军至糸逯、萁军扼蒙坑之险,师厚整众而前,晋人乃彻围而遁。

康怀英,开平三年,为陕州节度使、西路行营副招讨使。逆将刘知俊叛入凤翔,宋文通地褊不能容,遂藉兵知俊以窥灵武,且图牧扰之利。韩逊驰驿告急,乃命怀英率诸军逼鼓,以缓朔方之寇,知俊不果入。怀英使奏:「十二月二十八日,逆贼刘知俊自灵武抽回,取泾州路入凤翔。

王檀为潞州东北面行营招讨使。乾化元年正月,王景仁与晋人战于柏乡,王师败绩,河朔大震。景仁馀众为虏骑所追,檀戒严设备,应接败军,助以资装,获济者甚众。

李振为天雄军节度副使。乾化元年二月戊午,晋军围魏州,军于南门。庚申,振与杜廷隐等自杨刘口偷路夜入邺城,晋军乃解围而退。

寇彦卿,末帝贞明初,授邓州节度使。会淮人围安陆,彦卿奉诏领兵解围,大破淮贼而回。

后唐李嗣昭少从武皇征伐,精练军机。唐乾宁初,王珂、王珙争帅河中,珙引陕州之军攻珂。珂求救于武皇,乃令嗣昭将兵援之,败珙军于猗氏,获贼将李业人。哪旮、难媚、诙冀复援河中,败汴军于胡辟堡,擒汴将滑礼。

史俨,为武皇帐中亲将,乾宁中,与李承嗣率骑渡河援兖、郓。时汴军雄盛,自青、徐、兖、郓栅垒相望,俨与骑将安福顺等,每以数十骑直犯营垒,左俘右斩,汴军为之披靡。

周德威为晋阳衙将。天倘年,幽州求援,德威与李嗣昭合燕军五万攻潞州,降丁会。明年正月,授德威检校太保、代州刺史,督内外衙蕃汉马步诸军。六月,梁将李思安寇潞州,下夹城,以绝援军。武皇以德威为行营都指挥使,应援潞州。二年之间,大小百战。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从庄宗再援潞州。二十九日,德威前军营横碾,距潞州四十五里。五月朔,晨雾晦暝,王师伏于三垂冈。翌日,直趋夹城,斩关破垒,梁人大败,解潞州之围。庄宗南伐,德威闻刘晕骺芙阳自幽州帅骑千人赴援,至土门关,闻贼东下信宿至南营,知刘栽诰、┏瞧湟寡∈馀骑逼贼营,擒贼斥候者,诘其军所向,因断其腕令还。贼见之大骇。迟明,德威略贼营而过,至于临清。刘云鹁驻贝州,德威帅前锋设伏于河上,诘且获十馀骑而还。时帝出师屯于博州刘杂堂邑,德威自临清率骑五百人赴堂邑。贼闻德威之来,乃伏兵桑下,德威不之察,摩垒挑战,俘斩百馀级而还。贼自桑间哑鹬诰,大骇,德威控弦接战数十合。既而贼军大至,德威稍却,且战且行,与贼转斗五十馀里,会日暮兵解。

李嗣本,唐光化中累历右职。天趟哪昀钏及部苈褐葜夹城,从周德威将兵赴援,擒生斩将,岁中数千计。五年,破夹城。

张承业为庄宗监军,天涛迥炅月凤翔李茂贞怪菅畛绫净、嵛鞔ㄍ踅ㄖ。师五万攻长安,汴将同州刺史刘知俊、伪西京尹王重师以兵逆战于汉谷,贯不利而退。时岐州会兵于我,庄宗及承业会之。

李嗣肱为三城巡检、知衙门内事,天唐吣曛艿。峦援灵、夏,党项阻道,音驿不通。嗣肱奉命自麟州渡河应援,德威与党项转战千里,合德威军。

李存审为蕃汉总管副使,天贪四甏,嫔笠匀千骑屯赵州。九年,梁人攻锵亍、S钟胧、方ㄨ、└霸下博,梁人惊乱,烧营而去。

李绍衡为周德威骑将。天淌年正月乙巳,梁将杨师厚、刘守奇率邢笪翰┬熨疸昊之众十万,大掠镇、冀。师厚自邢州、柏乡攻王门,逼赵州。庚戌,至镇州,营于南门外,燔其关城。士子史建瑭自赵州领骑五百入镇州。是日,王德明亦自西山入。师厚知其有备,自九门军于下博。刘守奇以一军自贝州入掠冀州衡水、阜城,与师厚会,所在焚荡庐舍,驱虏人物,陷下博城。我赵州戍将李存审、史建瑭兵寡不敌,周德威令绍衡会存审徵镇州大将王德明兵同袭贼。乙丑,王枨彩垢、婕膘兜峦,分兵赴援。师厚、守奇自弓高渡御河而东,寇沧州。张方进惧,请归河南。师厚表为青州节度使,以刘守奇代之而旋。

右嘉才为李嗣昭骑将。天淌三年,梁将刘约劝芫莼州,梁主召之,不至。是月,梁遣别将王檀率众五万,自河中入阴地,寇我晋阳。昭义李嗣昭遣嘉才率骑二百赴援。贼方至,营垒未成,城中有故将安金全率骁骑夜出薄之,贼众大溃,俘斩而还,贼人自是胆破。

李建及为魏博内外衙都将。天淌六年,汴将贺瑰攻德胜南城,以战船十馀艘,竹笮维之,扼断津路,师不得渡。城中矢石将尽,守城将氏延赏危急,庄宗置金帛军门,召能破贼船者。津人有马破龙者,能水游,乃令往见延赏,延赏言:「危窘极矣,所争晷刻」。时棹船满河,流矢雨集,建及披重铠,执稍呼曰:「岂有限一衣带水,纵贼如此!」乃以二船实甲士,皆短兵持斧,径抵梁之战舰,斧其笮。又令上流具瓮,积薪其上,顺流纵火,以攻其舰。须臾,烟焰腾炽,梁军断缆而遁。建及入南城,贺瑰解围而去。

李存贤为慈州刺史。天淌八年,河中朱友谦来求援,命存贤率师赴之。十九年,汴将段凝军五万营临晋,蒲人大恐,咸欲归汴,或间于存贤曰:「河中将士欲拘公降于汴」。存贤曰:「吾奉命援河中,死王事,固其所也」。汴军退,以功加检校司空。

李嗣恩,年十五,能骑射,事武皇帐下,以战功为马军都尉。救应河府,贼出不备,弯弧荡寇,应弦毙者甚众,槊中其口,酣战未解。及退,庄宗亲抚其伤,深加慰勉。石君立为李嗣昭前锋,敌人畏之。王檀之逼晋阳也,城中无备,安金全驱市人以登陴保守不完。时庄宗在魏博,救应不暇,人心危惧,嗣昭遣君立率五百骑自上党朝发暮至。王檀游军扼汾桥,君立一战败之,径至城下,驰突斩击,出入如神,大呼曰:「昭义侍中大军至矣!」是夜入城,与安金全等分出诸门,击杀于外。迟明,梁军败走。

晋张彦珂为副都指挥使。高祖天福七年二月,同州奉谎,又菔、楸ü、闯楸士同共杀戮逆党,已差彦珂部领兵士八百人赴之。

周广友为恢菅媚诙贾,富邮固旄F吣甓月恢葜苊茏嗖金,泄阌巡苛炻,聿奖士二百人往延州救应,杀戮逆党,却回到州。

汉史弘肇为许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会王守恩以上党求附,契丹命大将耿崇美率众登太行,欲取上党,高祖命弘肇以军应援,军至潞州,契丹退去。

李彦从为左飞龙使。镇州逐寇之际,请兵于朝廷,高祖令彦从率军赴之。

郭琼为沂州刺史,隐帝乾倘年,密州刺史王万敢奏,「奉诏领兵入海州界,至秋水镇,俘掠焚荡,更请益兵」。诏琼率禁军赴之。

陈思让为淄州刺史,乾棠、┖南上,言朗州马希萼引五蛮及淮南、洪州军来攻当道,望量差兵士于淮境牵引」。帝遣思让令领军入淮南界,以便益进用。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