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念功
夫八辟丽法,《周官》之明训,十世犹宥左氏之格言。是知帝王存忘过之德,恢包荒之念,度基业之绵构,知臣下之勤劳,莫不踮以大封縻之好爵。其或罹乎宪网,属诸吏议,而能追其旧绩,录功恕罪,责其后效,屈法申恩,所以使忠者竭诚,而勋臣兢劝也。若乃子孙席其旧德,朝廷命以世封,或自贻伊戚,或坐招官谤而复念。勋代之后,哀门户所寄,或全其嗣息,或复其邑封,兹义士所以忘死,而贤人所以发愤也。
汉宣帝甘露中,丙吉子嗣博阳侯显有罪,削爵为关内侯。元帝时,长安士伍尊上书先尝有罪,经夺免之,而与士卒为伍,故称士伍,其人名尊
言:「臣少时为郡邸小吏,窃孝武皇帝曾孙,遭离无辜,吉仁心感动涕泣,凄恻选择。复作胡组,养视皇孙。吉常从臣尊日再侍卧庭上郡邸之庭也。侍谓参省之也。时皇孙孤弱,常在襁褓,故指言卧也
。后遭之诏,吉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既遭大赦,吉谓守丞谁如?皇孙不当在官守丞者,守狱官之丞,谁如其姓名也。谓皇孙不当在狱官,宜属郡县也。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俱送京兆尹不受,复还。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慕吉,以私钱顾组令留与郭徵卿并养,数月乃遣组去。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亡,诏令(少内掖庭主府藏之官也。诏令无文,无从得其廪具
。时吉得米肉,月以给皇孙吉,即时病,诏使臣尊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候伺组徵。卿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有病,时也。去,离也。敖,几也。荡,施也
,数奏螂ナ澄铮ㄗ嘟也。毳读与脆同,)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量矣。时岂豫知天下之福而其报哉徼,要也
?诚其仁恩内结于心也。虽介之推割肌以存君,不足以比晋公子重耳之亡也,里须从因盗其资而逃,重耳无粮馈不能行,介子推割其股肉以食重耳,乃能行也
。孝宣皇帝时,臣上书言状,幸得下吉吉谦让,不敢自代,删去臣辞,专归美于组。徵卿、徵卿皆以受田宅赐钱,吉封为博阳侯,臣尊不得比组徵卿。臣年老居贫,死在旦暮,欲终不言,恐使有功不著,吉子显坐微文夺爵为关内侯。臣愚以为宜复其爵邑,以报先人功德」。先是,显为太仆十馀年,与官属大为奸利,赃千馀万。司隶校尉昌案,劾罪至不道,奏请逮捕。帝曰:「故丞相吉,后有旧恩,朕不忍绝」。免显官,夺邑四百户。复后以为城门校尉。
后汉光武建武十五年,南郡太守刘隆坐垦田不实,徵下狱,其畴辈十馀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张纯高祖父安世,宣帝时封富平侯。纯少袭爵,光武初,先来诣阙,故得复封。后为五官中郎将。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馀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武始县,属魏郡。富平县属平原郡也。
朱浮,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破邯郸,为大将军,讨定北边。建武二年,复封浮为新息侯。帝以浮陵轹同列,每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魏文帝为魏王时,贾逵为丞相主簿、祭酒,尝坐人为罪。武始县属魏郡,富平县属平原郡也。王曰:「叔向犹十世宥之,况逵功德亲在其身乎?」一无所问。
明帝即位时,骠骑将军野在侯曹洪既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帝拜为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
丁谧父斐,从太祖为典军校尉,手缟隳,谕廒咨俨。豢辖挥蔚博,观书传。为人沈毅,颇有才略。明帝太和中,尝家邺,借人空屋居其中,而诸王亦欲借之,不知谧已得直,开门入。谧望见王交脚卧而起,而呼其仆曰:「此何等人,呵使去!」王怒其无礼,还,具上言。明帝收谧系邺狱,以其功臣子原出。后帝闻其有父风,召拜度支郎中。
齐王正始中,夏侯霸为讨蜀护军、右将军,封博昌亭侯。霸素为曹爽所厚,闻爽诛,自疑亡入蜀。以父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陈留王。
景元五年春,锺会为镇西将军,伐蜀谋反,诛。其兄毓以四年冬先薨,会竟未知闻。会兄子邕随会亦与俱死。会所养兄子毅及峻、辶山等下狱,当伏诛。司马文王表天子下诏曰:「峻等祖父繇三祖之世,极位台司,佐命立勋,配飨庙庭。父毓历职内外,皇掠屑ㄎ,舫思子文之治,不灭鬪氏之祀。晋录成宣之忠,用存赵氏之后。以会邕之罪,而绝繇毓之类。吾有愍然峻辶山兄弟特原有官爵者如故。惟毅及邕、息伏法」。
晋武帝泰始九年,诏曰:「邓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氓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穆帝升平三年,下诏复征虏将军、州陵县侯。毛宝本封宝,守邾城。石季龙将攻邾城城,水舀赴江溺死。诏曰:「宝之倾败,宜在贬裁。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咎其过,故不加赠,祭之可也」。其后公卿言宝有重勋,加死王事,不宜夺爵,故复本封。
安帝隆安初,虞啸父为吴国内史,徵补尚书,未发而王锞、俦叛,以啸父行吴兴太守。啸父即入锂锇苡兴,咀嘈ジ赣氘锿,谋罪应斩。诏以啸父祖潭旧勋,敕连切听,以侯赎为庶人。以起义军讨沈充功封零陵县侯,又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啸父嗣侯。
桓茂远,荆州刺史冲孙也,为中书令。玄篡位,为吏部尚书,随玄西奔。玄死,归降。孝武诏曰:「夫善著则祚远,勋彰故事殊。以宣孟之忠,蒙后晋国,子文之德,世嗣获存。故太尉冲昔藩陕西,忠诚王室,诸子染凶,自贻罪戮。念冲遗勤,用凄于怀。其孙宜见矜宥,以奖为善。可特全生命,徙于新安」。
后魏道武以庾岳为将,以功至司空。岳兄子路有罪,诸父兄弟悉诛,特赦岳父子。
叔孙建,少以智勇著称。道武之幸贺兰部,建尝从左右参军国之谋,后为并州刺史,以公事免守。明元即位,念建前功,乃以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来大千,代人也。父初真,从道武避难北侯山,参创业之功,官至后将军、武原侯,与在八议。
穆崇,代人也。道武之居独孤部,崇尝往来奉给。后刘显之谋逆也,崇来告难,太祖驰如贺兰部公窟咄之难。崇甥于桓执,太祖以应之,告崇。崇乃夜告道武、道武诛桓等,崇甚见宠待,从平中原。后为太尉、卫王仪谋逆,崇豫焉。道武惜其功而秘之。
屈拔,右仆射垣孙也。垣以破平凉功,赐爵济北公。太武信任之,委以大政,拔袭祖爵。太武追思其四十为南部大人。时太武南伐,擒宋将胡盛之以付拔。酒醉,不觉盛之逃去。太武大怒,命斩之。将伏刻,武怆然曰:「若鬼而有知,长生问其子孙,朕何以应之?」乃赦拔,免为中散大夫。
文成时,穆头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诸军,西征吐谷浑,坐击贼不进,免官爵,徙边。帝又以头著勋前朝,徵为内都大官。
薛真度为护南蛮校尉、平南将军。文成时,齐雍州刺史曹虎许降,诏真度督四将出襄阳无功。而赭阳为房伯玉所败,有司奏免官爵。高祖诏曰:「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关徐、宋,外捍沈攸,道垣字长,生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言念厥绩,每用嘉美。赭阳之败,何足计也。宜异群将,更申后效。可还其元勋之爵,复除荆州刺史。自馀徽号削夺,进足彰忠,退可明失」。寻除假节、冠军将军。
献文时,刘尼为司徒。皇兴四年,车驾北征,帝亲誓众,而尼昏醉,兵阵不整。帝以其功重,特恕之,免官而已。长孙观,献文时,袭祖爵上党王。时异姓诸王袭爵,多降为公,帝以其祖道生佐命先朝,故特不降。
孝文时,穆罴为虎牢镇将,频以不法致罪,以其勋德之胄,让而赦之罴太尉崇之后也
。
元丽为魏卫将军,时泰州屠各王法智与主簿名狗儿为乱,丽讨平之。丽因平贼之势,枉掠良善七百馀人。宣武嘉其功,诏有司不听追简。
刘藻,文成时为征虏将军,频破贼军。后与高聪等战败,俱徙平州。景明初,宣武追录旧功,以藻为太尉司马。
杨大眼为平东将军,与中山王英同围锺离。大眼军城东,守淮桥,属水汛长大眼所绾统军刘神符、公孙祉,两军夜中争桥奔退,大眼不能禁,相寻而走,坐徙为营州兵。永平中,宣武追其前勋,起为试守中山内史。
裴植为大鸿胪卿,后以长子昕南叛,有司处之大辟。宣武诏曰:「植阖门归款,子昕愚昧,为人诱水。舀虽刑书有常,理宜矜恤。可特恕其罪,以表勋诚」。
孝庄帝即位,诏复卢同本秩。先是,同为抚军大将军。元义之废,灵太后同为义所亲,营州城民,就同持节慰劳,安辑其民而还。灵太后反政,以同义党除名。及帝践阼,诏复本秩,除都官尚书,复兼七兵。以同前慰劳德兴之功,封章武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隋文帝手绨俎褚灾R、东巨玄缌府事。译性奸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帝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独坐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帝宽谕之,接以恩礼。
于ダ初仕周,为东广州刺史,与手绻甘晕谋。聿恍抽刀砍杀文表,诬其通谋于尉迟迥。及文帝受禅,文表弟诣阙,称兄无罪。帝令按其事,太传窦炽等议ダ当死。帝以门著勋绩,特原之,仍为开府。
宇文恺,忻之弟也。文帝为丞相,加上开府中大夫。及践阼诛宇文氏,恺初亦在杀中,以与周本别兄忻有功于国,使人驰赦之,仅而得免。
张威,开皇中为青州,手绻茉谥,萜闹尾业,侵扰百姓,坐废于家。后从文帝祠太山,至雒阳,帝谓威曰:「自朕之有天下,每委公以重镇,可谓推赤心矣。何乃不修名行,惟利是视,岂直孤负朕心,亦且累卿名德」。因问威曰:「公所执笏今安在?」威顿首曰:「臣负罪亏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帝曰:「可持来」。威明日奉笏以见,帝曰:「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于是复拜雒州刺史。
权武文帝时为潭州,手绻芡砩一子,与客宴集。酒酣,遂擅赦所部内狱囚。武以南越边远,治从其俗务。帽阋瞬灰缆闪疃,每言当今法急,官不可为。帝令有司案其事验。帝大怒,命斩之。武于狱中上书,言其父为武元皇帝战于马前,以此求哀。繇是除名为民。
虞庆则为右仆射,时突厥将内附,使庆则充使安抚。文帝敕之曰:「我欲存立突厥,彼送公马,但取三五匹」。摄图见庆则,赠马千匹,又以女妻之。帝以庆则勋高,皆无所问摄图,突厥主也
。
唐高祖武德二年三月,群臣曰:「义兵初至河东,唯孙华先至,此之诚效,不可忘也。华不幸早终,每用伤叹,其下将帅,宜更优之」。是日,封华部将十人为开国侯华先已赠屯卫大将军
。
太宗时,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手绻芮芡,回黍±可汗。御史大夫温彦博害其功,言替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帝大加责让,靖顿首谢。久之,帝谓曰:「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诏加左光禄大夫,赐绢千疋,真食邑通前五百户。未几,帝谓靖曰:「前有人计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为怀」。赐帛二千疋,拜尚书左仆射。
丘行恭,为右武侯大将军,性严酷,所在同列,皆慑惮之。数坐事解免。太宗每思其功,不逾时月复。
李德謇为将作少监、卫国公靖之长子。庶人承乾之废也,德謇与之交通,流岭南,后太宗以靖故,改徙苏州。
杜楚客为工部尚书,摄魏王泰府事,所在以威肃闻。楚客知太宗不悦承乾遂潜图交构。朝贵用事者,至有怀金以赂之,因说魏王聪明可为嫡嗣。人或以闻奏,太宗隐而不言。至是,[C260]发,太宗始扬其事,仍以兄有佐命之功,免死,废为庶人。寻授处州奉化县令。
江夏王道宗从太宗征辽,攻安市城,不克。道宗为宪司所劾。太宗曰:「道宗之愆,理在殊死,然击破盖牟、辽东二城,并新城南战,并有勋绩,以彼之功,补此之过,不可加戮也。特宜舍之」。
高宗永徽三年十月,弓月道行军,手绻芰,航ǚ礁弊芄,芨叩乱菸。御史所劾建方兵众足以追讨,而逗留不进,德逸乃令市马自取骏者。帝以建方有破处密之功,释而不问。大理卿李道裕奏言:「德逸所取之马,筋力异常,请实中厩」。帝谓侍臣曰:「建方出总戎麾,尝心耍不进。德逸违法取马,自有刑名,就中不和,俱合深责。朕以出师命将,务在军功,凯旋之际,便加黜免,情所不忍,所以特令宥之。道裕法官,职在决断,进马之事,非其所司。请以马送北门,妄希我意,深乖法官之体。岂朕行事不为群下所知邪?朕今日咎未能即黜道裕。
龙朔元年冬十月辛未,狩于南山。布围大顺府,果毅王万兴以辄先促围集众,欲斩之。帝谓侍臣曰:「军令有犯,罪在不赦,但恐外人谓我玩好畋猎,轻断人命」。又以其曾从征辽有功,特令放免。
薛仁贵,为逻ュ道行军大总管,为吐蕃所败,坐除名。寻而高丽馀众相率复叛,诏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之。上元中,坐事徙象州,赦归。高宗思其功,寻复召见,谓曰:「往九成宫遭水,无卿已为鱼矣。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漠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卿虽有过,岂可相忘。有人言卿乌海城下,故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之,唯此事耳。今西边不静,瓜、沙路绝,卿岂可高枕乡邑,不为朕指跣埃」。于是起授瓜州长史。
玄宗先天初,刘幽求为右仆射,以太平公主将谋逆乱,乃与右羽林郎将军张嗲胍杂鹆直诛之,嘈蛊淠鳖。W谙掠那蟮、融狱,乃流幽求于封州。岁馀,太平公主等伏诛。其日诏徵复官爵曰:「刘幽求风愀行,川岳,萃灵学综,九流文穷。三变义以临事,精能贯日。忠以成谋,用若投水。茂勋立艰难之际,嘉话盈启沃之初。存谦直以不回,为奸邪之所忌。[C260]萌颇露言,替端潜发。元宰见逐,谗人孔多,既殄群凶,方宣大化,期问政于经始,载登贤于梦卜。可依旧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知军国重事、监修国史、上柱国。
开元七年,崔日用为常州刺史。羌降田赋,特下制曰:「唐、元之际,逆党构凶,崔日用当时潜论其事,及于戡剪,实豫元谋,功既居多,不宜减封」。是年,转并州长史。十年三月,制曰:「漳州怀恩县尉员外置锺绍京,夙负艺能,早申诚节,录其殊效,赐以崇班,未答恩私,自招瑕累,雷雨作解,品物惟新,言念旧劳,稍加甄叙。可郴州别驾」。
肃宗至德二年九月,河东兵马节度马承光奉诏发河东兵马屯于渭北,而冯翊太守王凤佚执军不发,承光斩之。诏责不上闻,使使劾之,有上言称「承光有大功,贼水舀潼关,承光收河东逆贼崔乾坦,グ惨爻泄,庖兵收陕郡,解安邑围,走崔乾探,猿泄、庵功,合得免死」。帝优诏免之。
代宗广德元年十二月,宦官程元振先得罪,放归田里,潜诣京师,馆于所昵司农卿陈景铨之第,将图进取,京兆府擒获以闻。
二年春正月,御史台以元振狱状闻。元振配秦州百姓景铨,贬为新州新兴县尉同正。元振既行旧勋务,以遐裔特恩,许江陵府安置。
德宗建中三年五月壬午,诏曰:「故尚父子仪有大勋,力保蚂痘,始页⒁陨胶游誓,琢之金石,其可忘也。家前时与人为市,以子仪殁后,或被诬构,欲论夺之,有司无得为理」。子仪既薨,其女固闾仆卿赵纵、少府少监李洞有光禄少卿王宰,贬官相属,其子暧所尚钇。焦主又以坐事幽于南宫,暧亦绝其出入。郭氏大震,恐奸人幸其危惧,多论取夺。其田宅奴婢。郭氏惧,不敢与争。帝闻,故有是诏。
是年,徐帅李洧卒,高承宗父为洧将,军人悦之,请以为帅。洧弟淡,先为团练副使,颇凶险,耻居承宗下,乃密使人言于李纳,请分兵击徐州。淡居中为应。其使路出于滕,因令说滕将翟济同叛。济表奏之,诏以济兼沂州刺史。召淡至京师,以其兄洧有功,特赦不罪。兴元元年十月,中书门下奏:「李晟巡边,欲至泾州,田希鉴潜伏兵马,谋害统帅李晟察其奸计。今以伏辜,原其情状,合坐宗族。顷以朱Г穷蹙,奔窜泾原,希鉴去逆归顺,闭门不纳,恐须录其前效,特全后嗣。其妻王氏并男太子通事舍人华、左金吾仓曹参军苇折冲、芮折冲萱等,并请免死,差纲递送岭南,分付杜佑,令配诸州」。从之。
贞元元年八月己卯,诏曰:「朕闻自昔哲王,以道化下,不竭物以充欲,不劳人以树威,亿兆之心,戴若父母,兵革不试,四方来同。苟昧于德绥,务以力胜,士旅疲耗,蒸黎困穷,幸以成功,岂云有补。李怀光出自戎伍,颇著忠劳,拔于等伦,授以旄钺,誓师河朔,奔难奉天,秉心匪彝,自底不类,怙众贪乱,附奸胁君,朕用再迁,几危宗社。洎股肱宣力,贼Г就诛,率土之人,咸怀奋击。朕独排群议,未忍加兵,复其官封,志期全贷,昏迷不反,悖慢逾彰,残害使臣,侵败王略,上帝悔祸,元臣叶谋,克集茂勋,以夷大难。良以诚信未著,抚御失宜,至使功臣水舀于诛戮,谓之寇敌,能不愧心!然以怀光一家,在法无舍,念其昔居将相,尝寄腹心,罪虽挂于刑书,功已藏于王府。以干纪之迹,固合身以赴难之身。所宜有后,务从宽宥,俾洽幽明。宜以怀光男一人为嗣,赐庄宅各一所,仍还怀光首及尸,任其收葬。其怀光妻子孙在室女等,并递送澧州,委李皋逐便安置,使得存立。其出嫁女及诸亲戚等,并宜释放。
是月,华州节度骆元光专杀徐庭光,元光累有功,虑谏官论其专杀,先令宰相谕谏官勿论。
三年十一月癸亥,以神策军大将军莫仁擢为左骁卫上将军。丁卯,以河东兵马使、兼御史大夫张元芝为神策军大将军。己巳,诏「奉天定难功臣、左神策将军、兼御史大夫、武陵郡王孟日华于洪州安置,仍赐绢百匹,充家口路粮。至彼,委本道都团练使给十人衣粮,以时存问。初,仁擢出官,日华自谓代之。既授张元芝,日华忿于众曰:「吾于国有功,且父次当迁,今以大将军授元芝,吾宁贬黜,不能事也。朝廷用人失序,何以致理!」大诟拂衣而出。监军窦文场大怒,列状请诛,帝念其功,故但黜谪之。
七年十月,诏曰:「郭谀懈衷诜,ㄅ淹平焉。系勒哒陡改钙,拮咏杂辛。坐朕以先尚父翼戴肆勤,安固邦国,不忍以子忘其先劳。今并原之,俾复其位。其诸不坐,皆释放」。初,钢之走吐蕃,吐蕃疑之,不纳,置于河代水公流以归。杜希全得之以闻,召至京,是日,赐自尽。
穆宗长庆二年十二月,敕:「赠工部尚书田[A13C]夙彰忠勇,累效勋勤,方议奖能,远闻弃代。永言嗟悼,须有优矜,宜赐绢布一百五十疋端,度支逐便支给。仍令所在州县传递送至许州,委李光颜官给葬事。其男克素,待过卒哭,亦委本道量与军中职事,收管驱使」。[A13C],前为李光颜部将,淮西之役,累有胜捷。其后王师征讨,[A13C]常在战阵,以忠勇著闻。及汴州平,策勋拜宋州刺史。人皆谓[A13C]宜受方任。会以疾卒。
敬宗宝历二年正月,御史台奏:「右赞善大夫李方现把笏击损内园品官李重实款状明,具敕李方,现不自谨身,有此喧竞,假如品官凌忽,只合具实奏闻,辄肆狂疏,恣行殴击,伤人见血,理在难容。但以父有勤劳,身叨宗属,特从轻典,粗以绳违,宜量罚两月俸」。
文宗太和四年,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使浑金岁坐赃七年千馀贯,贬袁州司马。帝以咸宁王勋烈特异,故特命有司,俯从轻文至五年春,以金岁守《袁王传》,赐紫金鱼袋,父太师忠勋故也
。
五年春,卢龙军节度、观察等使李载义为其部下杨志诚所逐,因入觐。帝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顺朝旨,册拜太保、同平章事。其年,改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兴元尹。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八月,顾谓侍臣曰:「前洋帅陈皋称病,其乞致仕,信乎?」对曰:「实然」。帝因怆然改容良久曰:「陈皋昔为彳建儿,从吾征伐,操戈擐甲,气吞豺狼。今衰落如此,浮生壮彳,建都几何时哉!」咄嗟久之。因令孟汉琼往劳问。
王思同,当明宗朝伐蜀之役,为先锋指挥使。思同恃勇先入剑门,大军未相继,复为董璋兵逐出,师思同以曾获剑门之功,移镇山南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