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守部 招辑
《小雅》、《鸿雁》之作,美其能劳来安集,使离散者宁其居,鳏寡者得其所也。若乃总列城之任,膺民社之寄,或仍岁凶荒,民居流徙。或师旅之后,疮痍未复,或寇盗群萃,侵扰封部。或夷狄狙犬,广密迩亭障,乃能怀辑化诱,循抚爱养。俾襁负者相属而至,安堵者无改其旧,推以恩信凶戾,为之革音。敦以仁惠殊俗,因而款附,下兴乐国之咏,上有长城之赖,斯固道德齐礼之馀风,招携怀远之美政也。
汉王成,宣帝时为胶东相,流民自占八万馀占,谓隐度名数而来附业也
帝下诏褒之,爵关内侯事具《牧守褒宠门》
。
龚遂为渤海太守。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遂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钩Θ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及,闻遂教令,皆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Θ盗贼,于是悉平。
王尊为益州刺史,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服其威信。
后汉郭诠囊涫蔽渔阳太守,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徵拜颍川太守。召见辞谒,帝劳之曰:「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福也。君虽精于追捕,而山道险厄,自斗当一士耳,深宜慎之」。诘娇ふ、谢成,皆粞粝恼院,晗宄钦傥、獾仁百人皆束手诣诮迪で补楦脚┮蜃咱雷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宏、吴等党与闻,谕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络绎不绝。
夏恭为太山都尉,和集百姓,甚得其欢心。
应奉,汝南人,为郡决曹吏。和帝时,大将军梁冀举奉茂才。先是,武陵蛮詹山等四千馀人反叛,执县令屯结连年。诏下公卿议,四府举奉才堪将帅。永兴元年,拜武陵太守,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
虞诩,安帝时为武都太守。先是,羌寇武都,诩掩击破之。乃占相地势,筑营壁二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诩始到都,户裁盈万,及绥聚荒馀,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馀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一云诩始到鲜千,盐石八千,见户万三千,视事三岁,米八十,盐四百,流人还归,郡户数万人足,家给一郡无事
汝郁为鲁相,以德教化,百姓称之,流人归者八九千户。
霍为金城太守,性明达笃厚,能以恩信化诱,殊俗甚为羌胡所敬服。
张乔,顺帝时为交蕴守。先是日,南象林徼外蛮夷攻烧城寺,杀长吏乔至,开示慰诱,并皆降散。
祝良为九真太守,单车入贼中,设方略,招以威信,降者数万人,皆为良筑起府寺,繇是岭外复平。
李固为梁商从事中郎。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盗寇前[C260],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馀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信法,半岁间馀类悉降,州内清平。
种谖,益州刺史。谒乜犊,好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髂咎骗疒鲽仓罟。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谥聊烁淳僦窒蚧。
傅燮为汉阳太守,善┰人叛羌,怀其恩化,并来降附。赵温为蜀郡太守,桓帝之世,板苁反,温以恩信降服之。
刘虞为幽州刺史,转甘陵相,甚得东土戎狄之心。又青、徐士庶被黄巾之难,归虞者百馀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魏何夔,仕汉为长广太守。郡滨山海,黄巾未平,豪杰多背叛,袁谭就加以官,位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馀家为寇害,议者欲举兵攻之。夔曰:「承等非生而乐乱也,习于乱不能自还,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若兵迫之急,彼恐夷灭,必并力战,攻之既未易拔,虽胜必伤吏民。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各自悔,可不烦兵而定」。乃遣郡丞黄珍往为陈成败,承等皆请服。夔遣使成弘领校尉、长广县丞等郊迎,奉牛酒诣郡。
刘繇仕汉,兴平中为扬州牧。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国丧乱,士民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忧剧,甚得名称。
刘表汉末为荆州牧,荆州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治。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饥,皆得资全。
张既,汉末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锺繇,汉末督关中百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表繇为前军师。
苏则,汉末为武都太守。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安下辨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跞÷酒浯、咏陶,弑厣颓鬃,越堂窀种。其岁大丰收,繇是归附者日多。
杜袭为太祖丞相长史,随到汉中讨张鲁。太祖还,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
夏侯尚,为荆州牧。时荆州荒残,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馀里,山民蛮夷,多服从者。五六年间,降附数千家。
刘馥为太祖司徒掾会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表馥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车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南而归者以万数。
梁茂为御史时,泰山多盗贼,以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馀家。
郭淮为雍州刺史,安定羌大帅辟蹄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跞∠仁谷送莆势淝桌砟信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案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
吕虔为泰山太守,郡接山海,世乱,闻民人多藏窜,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辈保山为寇,百姓苦之。虔将家兵到郡开示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各州郡。
蜀王嗣为西安围,督汶山太守,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安静。
张嶷为越隽太守,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馀户。其率狼路,欲为姑固。愣逢报怨,遣叔父离将逢众,相度形势。嶷逆遣亲近,赍牛酒劳赐,又令离姊逆逢妻,宣畅意旨。离既受赐,并见其姊姊弟欢悦,悉率所领将诣嶷。嶷厚加赏待,遣还旄牛,繇是跞〔晃患。
吴步骘为交州刺史,时益州大姓雍缘壬笔袼署,太守正昂与士燮相闻,求欲内附,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繇是加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
虞潭领庐陵太守,绥抚荒馀,咸得其所。
锺离牧为海南太守,揭阳县贼率曾夏等众数千人,历十馀年,以侯爵杂缯千匹,下书购募,绝不可得。牧遣使慰譬,登时首服,自改为良民。
晋鲁芝,宣帝初为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旧境悉复。又为并州刺史,以绥辑有方。迁大鸿胪。
华轶为江州刺史,甚有威惠,州之豪士,接以有道,得江表之欢心,流亡之士赴之如归。
刘弘为荆州刺史,于时流人在荆州十馀万尸,羁旅贫乏,多为盗贼。弘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
褚蛭,丹阳尹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蚴占散亡,甚有惠政。
曹摅为襄城太守,时襄城屡经寇难,摅绥怀振理,旬月克服。
王彪之为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民归者三万馀口。
桓宣镇襄阳,宣遣步骑收南阳诸郡百姓没贼者八千馀人以归。
周处为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
宋张茂度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徵为太尉参军。
刘道产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者甚多。元嘉六年,道产表置陇西、宋康二郡以领之。又为襄阳太守,善于临民。在雍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沔为居,百姓乐业,民户丰赡。县此有《襄阳乐歌》,自道产始也。
臧熹为临海太守,郡经兵寇,百不存一。熹绥辑纲纪,招聚流散,归之者千馀家。
陆徽,文帝时为长沙内史,母忧去职。时张寻、赵广为乱于益州,兵寇之馀,政荒民扰。元嘉二十三年,乃遣徽为持节、益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隐┰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悦,至今称之。
王僧虔为湘州刺史。巴、峡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分立湘阴县,从之。
王景文为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起兵,以焦度为先锋。及事败,逃宫亭湖中为寇贼。朝廷闻其勇,甚忧患之,使景文诱降度等,度将部曲出首,景文以为巳镇南参军,寻领中直兵,厚待之。
张穆为交,蕴守治有异绩。会刺史死,交土大乱,穆以威怀循拊,境内以宁,文帝嘉之。
范述曾为永嘉太守,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凡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馀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
梁萧敷初仕齐为随郡内史,招怀远近,黎庶安之,以为前后之政,莫之及也。
杨公则,初自高祖举义师于雍州,以公则为湘州刺史。初,公则东下,湘部诸郡多未宾从,及公则还州,然后诸屯聚并散。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克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安成康王秀为郢州刺史。时司州叛蛮田鲁生弟鲁贤、超秀据蒙笼来降。高祖以鲁生为北司州刺史,鲁贤北豫州刺史,超秀定州刺史,为北境捍蔽。而鲁生、超秀互相谗,有去就意,秀抚喻怀纳,各得其用,当时赖之。
王茂为江州刺史,时九江新罹军寇,民思反业茂,务农省役,百姓安之。夏侯ノ豫州、南豫二州刺史,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デ,嵝瘫澄衽,┦∫矍曛,民户充复。
张言赞为湘州刺史,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人┞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至是向化。在政四年,流人自归,户口增益十万馀,州境大安。
江革为都官尚书,出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惟有公给仗身二十人,百姓皆惧不能静寇,及省游军尉,民下愈恐。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息,民吏安之。
臧严历监义阳、武宁郡,郡界皆蛮夷,前郡守常选武人以兵镇之。严独以数门生单车入境,群蛮悦服,遂绝寇盗。
王褒为安城郡守。及侯景渡江,建业扰乱,褒辑宁所部见称。
陈沈君理为吴郡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足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理器械,民下悦附,深以焕砑称。
后魏于栗┟髟帝,时为豫州刺史洛阳虽历代所都,久为边裔,城阙萧条,野无烟火。栗┛辟榛荒,劳来安集。德刑既设,甚得百姓之心。
韦阆,太武时为武都太守,属告城镇将郝温及盖吴反,关中扰乱,阆尽心抚纳所部。
李祥,大武时因南土未宾,遣尚书韩元兴率众出青州,以祥为军司。略地至于陈、汝,淮北之民诣军降者七千馀户,迁之于兖豫之南置淮阳郡以抚之。拜祥为太守,加绥远将军,流民归之万馀家。
司马淮,字臣之,晋汝南王亮之后,为广甯太守。悦近来远,清俭有称。大武嘉之,赐布六百疋。
李佐为辅国将军,行荆州事,在州威信大行,边民悦附,前后归之者二万许家。寻为正刺史。
秦明王翰,曾孙祯。孝文初,为南豫州刺史。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馀家,置之城东汝水之侧,名曰归义坊。
韦欣为彭城内史、广陵侯元衍为徐州刺史,又请为长史,带彭城内史,抚绥内外,甚得民和。
裴宣为益州刺史,善于抚绥,甚得羌戎之心。后晋寿更置益州,改宣所莅为南秦州。先是,有馀平曷酋扬孟孙拥户数万,自立为王,通引梁寇,数为边患。宣乃遣使招喻,晓以逆顺。孟孙感恩,即遣子诣阙。武兴曷、姜谟等千馀人上书,乞延更限,宣武嘉焉。
高绰为豫州刺史,为政清平,抑强扶弱,百姓爱之。流民归附者三千馀户。
崔鉴为奋武将军、徐州刺史。鉴欲安悦新附,民有年老者,表假以守令,诏从之。
吕罗汉为秦、益二州刺史,秦益菰,赌狭仇池,西接赤水诸羌,恃菔为叛逆。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西戎怀德,士庶帖然。
伊利为兖州刺史,善抚导,在州数年,边民归之五千馀户。
武昌简王平原,为齐州刺史。善于怀抚,边民归附者千有馀家。
临淮王昌弟孚,为冀州刺史。先是,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蠊碚、盘煲、舜匏、颊艿、劝思、医酝、捅A忠、安怀纪趺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
京兆王子推为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性沉雅,善于绥接,秦雍之人皆服。
安丰王猛子延明,为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鄄醒,用髡行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尉诺为幽州刺史。时改邑辽西,燕土乱久,民户凵⑴翟,谥萸搬要十年,还业者万馀家。
裴庆孙为邰郡太守、当郡都督。民经贼乱之后,率多逃窜,庆孙务安集之,咸来归业。
李仲璇为弘农太守,先是宫、牛二姓阻险为害,仲璇示以威惠,并即归伏。
房景伯为清河太守,郡民刘简武曾失礼于景伯,闻其临郡,阖家逃亡。景伯督切属县,追捕擒之,即署其子为西曹掾,命喻山贼。贼以景伯不念旧恶,一时俱下,论者称之。
刘藻,庄帝永安中为南郡主书,号为称职。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葑髀仪,搬崮潦夭,荒苤萍橐,溜徒并相依附。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藻稽其名籍,收其赋税,朝廷嘉之。
刘桃符为豫州刺史,善抚蛮夷,为吏民所怀。
裴他为荆州刺史,蛮酋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万馀家,恃众阻险,不宾王命,前后牧守,虽屡征讨,未能降款。他至州,单使宣慰,示以祸福。敬宗等闻他夙德,相率归附。于是合境清晏,寇贼寝息。边民怀之,襁负而至者千馀家。
李洪之为秦益二州刺史,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馀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
史宁为东义州刺史。州既邻接,疆场百姓流移,宁留心抚慰,咸来复业。
崔孝辔,赵郡太守。郡经葛荣离乱之后,民户丧亡,六畜无遗,斗粟乃至数缣,民皆卖鬻儿女,夏椹大熟,孝嘟堂穸嗍罩。郡内无牛,教其人种。招抚遗散,先恩后威,一周之后,民大至。
司马袤,字遵府。西魏大统六年,为北徐州刺史。八年,入朝,文帝嘉之,特蒙赏劳。顷之,河内有四千馀家归附,并袤之乡旧,乃命领河内郡守,令安集流人。
北齐尉长命为幽州剌史,居北垂,土荒民散,长命虽多聚剑,然以恩抚民,多得安集。
尧雄为瀛州剌史时,禁网疏涧,官司相与聚剑,惟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恩甚焉,为吏民所怀。
庐潜,文帝天保中为杨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雍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杨州剌史,敕潜与枉为南讨。经略枉部曲义故多在杨州,与陈寇粼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
源文宗孝昭皇建中为泾州剌史,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为粼人所钦,服前攻破,钞掠多被。
独孤求业为笾菰诤幽仙朴谡懈Ч榻嫡咄蚣蒲∑湮瓜牙。
元景安,后主天统中,为豫州剌史。景安之在边州粼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官内多毕少,景安被以恩威,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后周长孙俭,从太祖平侯莫陈悦,为秦州长史。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和乃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王雅为汾州刺史,励精为治,人庶悦而附之,自远至者七百馀家。
元伟为成州刺史,政尚清静,百姓悦附,流民复业者三千馀家。
杨雄为平州刺史。时寇乱之后,户多逃散,雄在所慰抚,民并安辑。
元定为政州刺史,威信兼济,甚得豪羌之情。生羌据险不宾者,至是并出山谷,从征赋焉。及代还,羌豪等咸恋慕之。
刘椅同和郡守,疑旗陡慰,莅职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馀家。
辛昂为渠州、通州刺史。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秩满还京,首领皆随昂诣阙朝觐。以昂化洽夷落,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梁昕为东荆州刺史,昕抚以仁惠,蛮夷悦之。流民归者,相继而至。
贺兰祥为荆州刺史。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政惠,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十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欢心。
阎庆为河州刺史,州居河外,地接戎夷,庆留心抚纳,颇称简惠。
尉迟运为陇州刺史,地带疚济,袼啄阎卧。舜骨楦纳,甚得时誉。
泉仲遵为南洛州刺史,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初,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据而授之,仍隶东都。青和以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青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仲宝等举兵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
韦世康为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
赵芬为能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
隋王长述,初仕后周,为广州刺史,甚有威惠,吏人怀之。在任数年,蛮夷归之者三万馀户。朝议嘉之,就拜大将军。
令狐熙,开皇初为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晓喻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化大洽,称为良二千石。高祖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徵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卫玄,仁寿初,为卫尉少卿。会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太牢镇,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馀万口。高祖大悦,赐缣二千疋,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
刘权,大业中,为南海太守,行至鄱阳,会群盗起,不得进,诏令权召募讨之。权率兵与贼相逢,不与战,先乘单舸诣贼营,说以利害,而群贼感悦,一时降附。炀帝闻而嘉之。
慕容三藏,大业末,为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襁负而至。吏民言哥颂之,丘和为交。蕴守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唐韦仁寿,隋大业末,为蜀郡司法书佐。高祖入关,遣使定巴蜀,使者承制拜仁寿州都督府长史。时南宁州内附,朝廷每遣使安抚,类皆受贿,边人患之,或有叛者。高祖以仁寿素有能名,令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听政于越,使每岁一至其地以抚慰之。仁寿将兵五百人至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肃清,人怀欢心。
刘政会,武德初,以卫尉少卿留守太原,内辑军士,外和戎狄,远近莫不悦服。
赵王元景,武德中为安州大都督。其旧安陆都民,隋末流宕他所者皆归之。
陈君宾,贞观元年累转邓州刺史。郡邑丧乱以后,百姓流离,君宾至才期月,皆来复业。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君宾一境独免。当年多有储积,蒲、虞等州户口,尽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诏劳之。
党仁弘,贞观初授南宁州都督。夜郎之表,声教久绝。仁弘下车招抚,远近安辑。
李素立,贞观中累转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时突厥铁勒部相率内附,太宗于其地置瀚海都护府以统之,以素立为瀚海都护。又有阙泥孰别部,犹为边患,素立遣使招谕降之。夷人感其惠,牵牛以馈素。立素立,惟受其酒一杯,馀悉还之。为建立廨舍,开置屯田。
崔知温,高宗时为兰州刺史。会有党项三万馀众来寇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使开城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会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馀首领乞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力语其下曰:「弗逆克奔,古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世。且山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计,又欲分降者五百人以与知温,知温曰:「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馀众,繇是悉皆降附。
冯元常,则天时授眉州刺史。剑南先时火光,贼夜掠居人,昼潜山谷。元常至,喻以恩信,许其首露,仍切加捕逐,贼徒舍器仗,面缚自陈者相继。又转广州都督,便道之任,不许诣都。寻属安南首领李嗣仙杀都护刘延特,庀葜菹,仉吩常讨之。率士卒济南海,先驰檄示以威恩,喻以祸福。嗣仙徒党多相率归降,因纵兵诛其魁首,安慰居人而还。
裴怀古,则天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尔。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喻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皆款附,岭外悉定。
薛登,本名谦光。中宗时,检校常州刺史。属宣州狂寇锺大臣作乱,百姓奔走,谦光严备安辑,合境肃然。在官未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
宋庆礼,开元中累迁贝州刺史,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舱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腹陶以为不可,独庆礼盛陈其利。乃诏庆礼及太子詹事姜师度、左骁卫将军邵宏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馀所,追拔幽州及渔阳、淄青等户,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鲜于叔明,代宗永泰,大历间为东州节度使。兵荒之后,鄄衅纳跏,迕骼碇近。二十年,招抚其适夷落,皆获安集。
张延宾,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路营田副使。河、雒久当兵冲,闾井邱墟。延宾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数年间,流庸归附,邦畿复完。诏书褒美之。
崔灌,大历中为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
韩傻伦,诮ㄖ谐。跫涛,苏州、润州刺史,安辑百姓,均其租税。未及逾年,境内称理。
张建封,兴元初,为亳、寿、庐等三州观察使。大修葺城池,悉心绥抚,远近悦附。
袁滋,贞元中出为华州刺史中丞、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曰义合里,专以慈惠为本,人甚爱之。
曲环,贞元中为陈许观察使。时陈许州以李希烈扰乱,遭剽颇甚,人多逃窜他邑以避祸。环勤身恭俭,赋役均平,政令宽简,不三二岁,襁负而归者相属,训农理戎,兵食皆丰羡。
殷侑为沧景节度观察等使。时沧州百战之馀,野无人烟,侑至之日,以仁惠为理,襁负而归者众焉。
姜廖秦州刺史至州,抚以恩信,盗贼悉来归首,士庶安之。
马植,文宗开成中为安南都护,上言:「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处巢穴自固,为南蛮所诱,久不招喻,事有可虞。臣自到镇,约以信诚,晓之逆顺。今诸首领恳发忠言,愿纳赋税。其武陆管伏请改为武陆州」。从之。
梁韩建初仕唐为华州刺史。河、潼经大寇之后,户口流散,建披荆棘,辟卫橙翱闻┦率髦彩嗄,出入闾里。亲问疾苦,不数年,流亡毕集,军民充实。
赵充裕,唐末领亳、郑二州刺史。时关东藩镇方为蔡寇所毒,黎元流散,不能相保。充裕妙有农战之备,复善于绥怀,民赖而获安者众。太祖表为河南节度使、成牢荆州节度使。是时荆州经巨盗之后,居民才一十七家,栏Ъ凋残,励精为理,通商务农,勤于惠养,比及末年,仅及万户。时韩建披荆棘以辑华州,亦善于绥抚,故其时号北韩、南郭」。郭即谰擅,爸姓也。张归厚权知笾菔,强こ⒘轿,晋人所陷,井邑萧条,归厚抚之,数月之内,民庶翕然。太祖自镇、定还,睹其辑理之政,大嘉赏之。
高季兴为荆南兵马留后。荆州自唐乾符之后,兵火互集,井邑不完,季兴招辑离散,流民归复。太祖嘉之,乃授节钺。
谢瞳为宣义军留后。在滑州十三年,部内增户约五万,益兵数千人。
后唐李嗣昭为潞州节度使,被围历年,城中士民饥死大半,廛里萧条。嗣昭缓法宽租,劝农务穑,一二年间,军城完集,三面邻于敌境,寇钞纵横,设法枝梧,边鄙不耸。
李存贤为磁州刺史。磁与晋、绛接境,存贤招怀控抚,颇得邻和。
汉王周,初仕晋,为泾州节度使。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馀户,及下车革前弊二十馀事,逃民归复,赐诏褒美。
周刘禧,广顺初,为单州刺史,自之任招复,逃户二千四百六十七。
翟光邺,广顺中为青州防御使。时郡民丧亡十之六七,而招怀抚喻,视之如伤,故期月之间,流亡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