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九百六十二

○外臣部 官号

夫明王慎德,四夷咸宾,乃有款塞称藩,厥角诣吏,奉琛修贡,解辫向化。由是典客之职通译其言,执简之史,详记其俗。故其妃匹之号,官称之品,员秩之命数,典司之位局,或咸得书于载籍,而藏之秘阁焉。观夫疆域殊峙,风轨异化,种族之制匪一,等威之辨不同,仲尼所谓夷狄之有君,盖与夫愎倌、窦椭说戾矣。东夷、扶馀国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狗加,其邑落皆主属诸加。高句骊国。后汉时,其国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大加古邹大加、高骊,掌宾客之官,如大鸿胪也、主簿、优台使者、帛衣先人一说,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乌拙、太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复有内评、外评,分掌内外事焉。其大对卢,则以强弱相凌夺而自为之,不由王之署置也。

百济国,其王妻号于陆夏言妃也,官有十六品:长曰左平五人,一品次。大率三十人,二品一作达率。次恩率三品。次德率,四品次。杆率五品次。奈率,六品以上。次将德,七品服紫带。次施德,八品,皂带。次固德,九品赤带。次季德十品,青带。次对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黄带。次武督十三品,次佐军,十四品,次振武十五品,次克虞十、六品一作丧虞,皆白带。其冠制并同准。奈率以上饰以银花。自恩率以下,官无常员。各有部、刀部、功德部、药部、木部、法部。后宫部外有司军部、司徒部、司空部、外舍、绸部、日官部。长吏三年一交代,畿内有五部,部有五巷,人居焉。部统兵五百人。五方各有领一人,以达率为之,方佐二之。方有十郡,有将三人,以德率为之。统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又内官曰内臣。佐平,掌宣纳事。内头佐平,掌库藏事。内法佐平,掌礼仪事。卫士佐平,掌宿卫兵事。朝廷佐平,掌刑狱事。兵官佐平,掌在外兵马事。

新罗国,其官有十七等:其一曰伊罚干,贵如相国,次伊尺干,次迎干,次破弥干,次大阿尺干,次阿尺干,次乙吉干,次沙咄干,次及伏乾,次大奈摩干,次大舍,次小舍,次吉士,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外有郡县后唐同光初,其王金朴英遣仓部侍郎金乐、录事参军金幼卿来朝。二年,又遣朝散大夫、仓部侍郎金岳来朝。天成二年,遣使中散大夫、兵部侍郎张芬,副使兵部郎中朴术,法判官、仓部员外郎李忠武来朝。长兴三年,遣使执事侍郎金咄、副使司宾大卿李儒来朝

日本国,其大臣朝臣真人者,犹中国户部尚书。

倭国,其王妻号鸡弥,没名太子为利歌,弥多佛利。内官十有二等:一曰大德,次小德,次大仁,次小仁,次大义,次小义,次大礼,次小礼,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次小信,员无定数。有军尼一百二十人,犹中国牧宰。八千户置一伊尼翼,如今里长也。十伊尼翼属一军尼、大羊同。国有四大臣,分掌国事。

南蛮林邑国,尊官有二,其一曰西那婆帝,其二曰萨婆地歌。其为官三:其一曰伦多性,次歌伦帝,次乙他伽兰。外官分为二百馀部,其长官曰弗罗,次曰可轮,如牧宰之差也。

赤土国,其官有萨ヌ迦逻一人,ヌ迦逻一人,ヌ浯铩S侄人迦利蜜迦三人,共掌政事。俱罗未帝一人,掌刑法。每城置那耶迦一人,钵帝十人。

真腊国,其国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凭,三曰婆何多陵,四曰舍摩陵,五曰髯罗娄及诸小臣。朝于王者车,取于阶下三稽首,王唤上阶,则跪以两手抱膊,绕王环坐。议政事讫,跪伏而去。婆利国官曰独诃耶浯、卧唬,憾磊氏洹。

琉球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自相对立,理一村之事。南诏蛮谓王为诏,谓相为清平官,凡置六人,其酋望有「大将军」之号。后唐天成元年,州山后两林百蛮都鬼主李卑、晚羌大鬼主傅能阿花等来朝。二年,有转牒称督爽大长和国宰相布燮等。

西域茫ㄒ舳遮切)羌国,汉时,其王号去胡来王言去离胡戎来附汉鄯善国有辅国侯莺侯菀袅⒙、郧校、┷飞贫嘉净轿凳、Χ嘉、咀笥、摇G仪、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臣钦若等,按《汉书西域传》,凡国五十自译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都尉且渠赏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

且末国且音子,余切有辅国侯,左右将、译长各一人。

小宛国有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

精绝国有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

戎卢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于阗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一人晋天福三年九月,其王李圣文遣殿头宣旨通使马继荣、副使黄门将军张再萌宋馑彻娉事舍贡

皮山国有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各一人。

蒲犁国。汉时有侯、都尉各一人。

大月氐有五翕侯翕即翕字,一曰休密翕侯,二曰双摩翕侯,三曰贵霜翕侯,四曰ツ顿翕侯,五曰高附翕侯。皆属大月氐。

莎车国有辅国侯,左右骑君备、西夜君各一人,都尉二人,译长四人。

疏勒国有疏勒侯,击胡,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

尉头国有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各一人。

乌孙国王,号大昆弥。有相大禄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夫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

姑墨国有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温宿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译长各一人。

龟兹国有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莺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左右力、辅君各一人,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莺君三人,译长四人。

乌垒国。有城都尉、译长各一人。

尉犁国有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危须国有击胡侯、击胡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击胡君、译长,各一人。

焉耆国有击胡侯、莺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

乌贪訾离国有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

卑陆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译长,各一人。

卑陆后王国有辅国侯、都尉、译长各一人。

郁立师国有辅国侯,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单桓国有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蒲类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一人。

蒲类后国有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西且弥国且,音子,余切。下同有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

东且弥,国有东且弥侯,左右都尉各一人。

劫国有辅国侯、都尉、译长各一人。

孤胡国有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

山国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车师前王国有辅国侯、安国侯、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各一人乡读曰乡。译长一人。

波斯国,其王曰医Γ妃,曰防步率。王之诸子曰杀野。大官有模胡檀,掌国内狱。讼泥忽汗掌库藏,开禁地卑,掌文书及众务。次有遏罗诃地,掌王之内事。薛波勃掌四方兵马,其下皆有属官,分统其事。

大秦国,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次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

女国以女为主,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

东女国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曰高霸,评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

高昌国官有令尹一人,比中夏相国。次有公二人,皆其王子也。一为交河公,二为田地公。次有左右卫。次有八长史,曰吏部、祠部、库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等长史也。次有达陵江、殿中、伏波等将军。次有八司马、长史之副也。次有侍郎、校郎、主簿、从事。阶位相次,分掌诸事。次有省事,掌引其大事,决之于王。小事则世子及二公随状断决,评章录记事讫,即除。籍书之外,无事久掌文案。官人虽有列位,并无曹府,唯每旦集于牙门,评议众事。诸城各有户曹,每城遣司马、侍郎监检校,名为城令。

回纥,隋时称特勒。唐贞观末,自号可汗,署官号。皆如突厥故事。开元中,有九部落,置都督十一人。代宗时,遣使册命可汗及其妻可敦,并封左右,杀胡禄都督手、友览将军、内外宰相已下。

白狗羌有品笼官五品,笼官吐蕃,号其王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

北狄匈奴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汉时其国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谷音鹿。蠡音卢奚切,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尝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馀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其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呼衍即今鲜卑姓呼延者是也。兰姓今亦有之。其后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取大国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行长什,示卑小王示卑音频,移切。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且音子,余切相之阻。渠姓盖本因此官。后汉时,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惩醮巫笥医ソ王,是谓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单于者也。异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尸逐骨都侯,其馀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至晋时,其官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左奕蠡王、右奕蠡王、左于陆王、右于陆王、左渐尚王、右渐尚王、左朔方王、右朔方王、左独鹿王、右独鹿王、左显禄王、右显禄王、左安乐王、右安乐王,凡十六等,皆用单于亲子弟也。其左贤王最贵,唯太子得君之。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则有左日逐、右日逐世为辅相。卜氏则有左沮渠,右沮渠兰氏则有左当户、右当户。乔氏则有左都侯、右都侯。又有车阳、沮渠、馀地诸杂号,犹中国百官也。

吐谷浑,晋末自称沙州刺史,其官置长史、司马、将军,魏、周之际,始称可汗。官有王、公、仆射、尚书及郎中将军之号。

乌桓亦作「丸」。国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大人。

蠕蠕国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自称为可汗。其俗君及大臣因其行能,即为称号,若中国立谥,既死之后,不复追称。

突厥,后魏时自称可汗,号其妻为贺可敦,其子弟谓之特勒,别部领兵者谓之设。其大官屈律啜,次阿波,次颉利发,次吐屯,次俟斤。其初国贵贱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小,或以颜色鬓洌,或以酒肉,或以兽名其勇健者,谓之始波罗,亦呼为莫贺弗。肥鹿者,谓三大罗大罗便酒器也,似角而粗短,体貌似之,故以为号。此官特贵,唯其子弟为之,谓老为哥利,故有达官,谓马为贺兰,故贺兰、苏尼阙、苏尼掌兵之官也。谓黑色者为珂罗,复故有珂罗啜官甚高,耆年者为之,谓湮索葛,故有索葛吐屯,如州县官也。谓酒为匐你热汗,故有热汗赏,监察非违。鹫班次,谓肉为安禅,故有安禅具泥,掌家事如国官也。有时置附邻可汗,邻狼名也,取其贪杀为称,亦有可汗位在叶护下者。或有居家大姓相呼为遗可汗者,突厥呼屋为遗,言屋可汗也。其后大官有叶护,次设特勒,次俟利发,次吐屯发,馀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袭焉。

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其官有叶护,有设特勒,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又有乙斤、屈利啜、阎汉达、颉利发、吐屯俟斤等官,世袭其位。

奚有五部。每部置俟斤一人为其帅。其后部有刺史,县有令长,其大首领,号奚王。唐置饶乐府,以其王为都督。

南室韦有二十五部,有馀莫弗瞒咄,犹酋长也。

北室韦有九部,其渠帅号乞引莫贺咄」,每部有莫何弗」三人以贰之。

契丹有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

唐末,耶律阿保机自称国王,其后乃称皇帝,署中国官号国人。虢保机为天皇王,有子三人:长人皇王,次元帅。太子幼,安端少君,渤海国。唐中宗时,封大祚、荥为渤海郡王。其俗呼其王为「可毒夫,对面为圣王,笺表呼基下。父曰老王,母曰太妃,妻曰贵妃。长子曰副王,诸子曰王子。世以大氏为酋长。

○外臣部 才智

要荒之服,蛮夷是居,北方之疆,世习其俗。丹穴之智,时有其人。岂地气之使然,抑天性之斯异。或计虑之惟允,或辞辩之可观。怀英果之才,申严于族类。慕华夏之德,窃览于典章。若能坚柔服之心,革忿鸷之性,奉顺王命,自异匪人,虽欲谓之异域,其可得乎!今采其才智之士,著于录。

戎子驹支驹支,戎子名。鲁襄公十四年,晋士モ范宣子也,会诸侯之大夫会于向,将执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行之所在,亦设朝位,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祖,吾离于瓜州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瓜州地,在今敦煌,乃祖吾离,被不苫盖盖,苫之别名,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蒙,冒也。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腆,厚也,与女剖分而食之中分为剖。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繇职,主也,诘朝之事,尔无与焉诘朝,明旦不使,复得与会事!与将执女」。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蠲,明也,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四岳,尧时方伯姜,姓也。裔,系也。胄,后也,毋是翦弃翦,削也,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不内侵,亦不外叛。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事在鲁僖公三十年,于是乎有ゾ之师事在鲁僖公三十三年,晋御其上,戎亢其下亢犹当也,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掎其足也,与晋踣之踣,僵也,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言给晋役不旷时,以从执政,犹ゾ志也意常如ゾ,无有二也,岂敢离今官之师旅,无乃赜兴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瞢,闷也!赋《青蝇》而退《青蝇诗》。《小雅》。「取其恺悌君子,无信谗言」。。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成恺悌,不信谗也。不书者,戎为晋属,不得特达

汉匈奴单于冒顿既立,时东胡强,乃使使谓冒顿曰:「欲得头曼,时号千里马」。头曼,即冒顿父也。曼,音莫安切。冒顿,问群臣,皆曰:「此匈奴宝马也,勿予」。读曰与。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马乎!」遂与之。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使谓冒顿曰:「欲得单于一阏氏」。阏氏,匈奴皇后号也。阏,音于连切。氏,音支。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骄,西侵,与匈奴中间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瓯,音一,侯切。脱,音士。活切,境上候望之处,若今之伏宿舍也。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不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或曰:「此弃地与之」。于是冒顿,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人备,及冒顿以兵至,大破灭东胡王,虏其民众畜产而归。

后汉乌丸大人蹋顿,多画计策。

鲜卑轲比能,本小种,鲜卑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芷难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以鼓节为进退。

晋吐谷浑视罴性英果,有雄略,尝从容谓博士金城骞苞曰:「《易》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先王以仁宰世,不任威刑,所以刚柔靡断,取轻邻敌。当仁不让,岂宜拱默者乎!今将秣马厉兵,争衡中国,先生以为何如?」苞曰:「大王之言,高世之略,秦、陇英豪所愿闻也」。于是虚襟抚纳,众赴如归。

吐谷浑叶延长而沈毅,好问天地造化。帝皇年,历司马薄落邻曰:「臣等不学,实未审三皇何父之子,五帝谁母所生?」延曰:「自羲皇以来,符命元象,昭言著见,卿等面墙,何其鄙哉!语曰:夏虫不知冬冰,良不虚也」。又曰:「《礼》云: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于此。今以吐谷浑为氏,尊祖之义也」。

后魏回纥菩萨善筹策,以少制众,常以战阵射猎为务。其母乌罗浑主知诤讼之事,平决严明,部内齐肃。唐冯盎,高州良德人,代为本郡大首领。隋开皇中,潮、成五州獠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惊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奇,武德中授高州总管,累封国公。盎勤于簿领,诘摘奸伏,甚得人情。

新罗王真德,以高宗永徽元年织锦作五言《太平颂》以献之,其词曰:「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谐日月,抚运迈时康。幡旗何赫赫,钲鼓何满峦。庖奈ッ者,剪覆被天殃。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帝嘉焉。

仲琮为吐蕃大臣,咸亨三年,吐蕃遣仲琮来朝。先是,仲琮年少时,尝充质入朝,诣太学生例读书,颇晓文字。至是,帝召入,赐宴甚优,礼之问曰:「汝国赞府,孰与其祖为贤?」对曰:「雄勇果断,不及其祖,然勤于听理,下不敢欺,亦令主也。且吐蕃土风寒苦,物产贫薄,所部逻婆川,唯有杨柳,人以为资,更无草木。乌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暑月犹衣裘褐。赞府春夏每随水草,秋冬始入城隍,但施庐帐,又无屋宇,文物器用,岂当中夏万分之一?但其国法严整,上下齐力,议事则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帝曰:「吐蕃与吐浑本是甥舅之国,素和贵叛主奔走吐蕃,纳之,信其间隔,侵逼浑国,招其叛士,夺其土地。我遣薛仁贵等安辑慕容之众,吐蕃掩其不备,伏甲击破之。既又寇逼凉州,欲陷城堡,其故何也?」对曰:「臣受命贡献而已,攻战之事,非臣所得预闻也」。帝厚赐而遣之。

薛赞婆,为吐蕃首领。其父禄东赞领解兵术,吐蕃赞府以国事委之,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兼诸羌,雄霸本土,东赞有力焉。东赞有子五人,长曰赞悉若,次钦陵,次赞婆,次悉多千,次勃论。东赞死,钦陵兄弟后专其国。钦陵每多居中,诸弟分提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馀年,常为边患。其兄弟皆有才略,诸蕃惮之。

突厥毗伽可汗小杀,开元中,谋欲南入为寇,其谋主暾欲。谷曰:「唐主英武,人和年丰,未有间隙,不可动也。且休息我」众,观变而举。小杀又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暾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户寡少,不敌唐家百分之一分,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人皆习武,强则进兵抄掠,退则窜伏山林。唐兵虽多,无所施用。若筑城而居,改变旧俗,一朝失利,必将为唐所并。且寺观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争强之道,不可置也。小杀等水突然其计」。八年冬,御史大夫王晡、朔方大糸总管奏请西徵,拔悉密,东发奚、契丹两蕃,克期掩突厥衙帐于稽落河上。小杀闻之,大恐。暾欲谷曰:「拔悉密今在北庭,与两蕃东西相去极远,势必不合。王瓯马计亦无能至此。必若能来,候其临到,即移衙帐向北三日,唐兵粮尽,自然去矣。且拔悉密轻而好利,闻命必是先来。王暧胝偶握瓴灰蹲,嗲胗兴不惬,必不敢动。若瓯马不来,手友悉密,独至突厥欲击之。暾欲谷曰:此众去国千里,必将死战,未可也,不如以兵蹑之」。去北庭二百里,暾欲谷分兵间道先掩北庭,因纵兵击手。友悉密之还,众遂散走投北庭,而城陷不得入,尽为突厥所擒,并虏其男女而还。暾欲谷回兵,因出赤亭以掠凉州牛马。凉州都督杨敬述为暾欲谷所败,小杀,由是大振,尽有默啜之众。

南诏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

○外臣部 贤行

夫天生蒸民,夷夏虽异,而所禀之性,或善或恶,复何殊哉!故仲尼称「有教无类」,盖谓是矣。若乃笃仁孝之道,敦爱敬之风,感慨以报仇,谦退而行让,或崇其信誓,或守之端悫,或殉葬以见志,或忧国以殒命,或俯从忠谠之谏,或力行博施之义,自馀从容知礼,宽厚得众者,抑又其次焉。咸著之篇,以示于后。

西羌,东吾水贞吾子也。水贞吾。后汉明帝永平中,降汉东。吾立以父降汉,乃入居塞内,谨愿自守,百济其先。夫馀王东明之后有仇台,笃于仁信,始立国于带方。

高骊王名宫将叛于魏,其臣句骊沛者,名得来,数谏宫宫,不从其言,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而死。举国贤之。

吐谷浑辟奚性仁厚慈惠,三弟皆专恣,长史锺恶地,恐为国害,谓司马乞宿阍唬何糁W公,秦昭王以一弟之宠,宗祀几倾。况今三孽并骄,必为社稷之患。吾与公忝当元辅,若获保首领,以没于地,先君有问,其将何辞?吾今诛之矣。宿闱氚妆,俎啥竦卦唬何嵬跷,薅喜豢梢愿妫。于是因群下入觐,遂执三弟而诛之。辟奚自投于床。恶地等奔而扶之曰:「臣昨梦先王告臣云:三弟将为逆乱,汝速除之。臣谨奉先王之命矣」。辟奚素友爱,因恍惚成疾,谓世子视连曰:「吾祸灭同生,何以见之于地下!国事大小,汝宜摄之。吾馀年残命,寄食而已」。遂以忧卒。视连幼廉慎,有志性,视连既立,以父忧卒,不知政事,不饮酒游畋七年矣。锺恶地进曰:「夫人君者,以德御世,以威齐众,养以五味,娱以声色。此四者,圣帝明王之所先,而公皆略之。昔昭公俭啬而丧,偃王仁义而亡。然则仁义所以存身,亦所以亡己。经国者,德礼也。济世者,刑法也。二者或差,则纲维失绪。明公奕叶重光,恩结西夏,虽仁孝发于天然,犹宜宪章周孔。不可独追徐偃之仁德,委而不逮」。视连泣曰:「先王追友于之痛,悲愤升遐,孤虽纂业,尸存而已,声色游娱,岂所安也!纲维刑礼,付之将来」。临终,谓其子视罴曰:「我高祖吐谷浑公尝言子孙必有兴者,永为中国之西藩。庆流百世,吾已不及,汝亦不见,当在汝之子孙辈耳。

叶延年十岁,其父吐延为羌酋姜聪所害,每旦缚草为姜聪之象,哭而射之,中之则号泣,不中则瞑目大呼。其母谓曰:「姜聪,诸将已屠脍之矣,汝何为如此?」叶延泣曰:「诚知射草人不益于先雠,以申罔极之志耳」。性至孝,母病,五日不食,叶延亦不食。

焉耆国王龙安夫人犬会胡之女袢紊硎二月,剖胁生子,曰会,立之为世子。会少而勇杰,安病笃,谓会曰:「我尝为龟兹王白山所辱,不忘于心,汝能雪之,乃吾子也」。及会立,袭灭白山,遂据其国。

叱干阿利,叱干部,他斗伏兄子也。赫连勃勃父卫辰为后魏杀之。勃勃奔于叱干部。叱干他斗伏送勃勃于魏。阿利先戍大落川,闻将送勃勃,驰谏曰:「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深非仁者之举」。他斗伏惧为魏所责,弗从。阿利潜遣劲勇篡勃勃于路,送于姚兴高平公没奕于,以女妻之。

马邑族奴真,后魏初,领部来附。奴真兄犍,先居贺兰部。至是,奴真请召犍而让部焉,道武义而许之。

蛭拔寅,敕韦部人也。蛭拔寅,兄地千,坐盗食官马,依制命死。拔寅自诬已杀,实非兄杀,兄弟争死,辞不能定。唐高祖诏原之。

唐国王字代失毕,为人宽厚,甚得众心。

胡禄达,官吐浑邪颉利臣也。颉利卒,浑邪等自刎以殉。浑邪者,颉利之母婆施氏之媵臣也。颉利初,诞以付浑邪,至是哀恸而死。唐太宗闻而异之,赠中郎将,仍葬于颉利坟侧。诏中书侍郎岑文本制颉利及浑邪之事以纪之。

吐蕃相禄东赞贞观十五年来朝。先是,许以文成公主出降,赞普遣禄东赞来迓,召见顾问,进对合旨,诏以琅邪公主外孙女妻之。禄东赞辞曰:「臣本国有妇少小夫妇,虽复至尊殊恩,奴身不愿违弃旧妇。且赞府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跞∪?」⑻宗嘉之,欲抚以厚恩,虽奇其答而不遂其请,乃以为右卫大将军。

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第二子也。初在本藩,号为拓设,分部落以统之。及处罗卒,毁瘠三载,在位十年,无所课敛。或鄙其所为,不能富贵,社尔曰:「部落既丰,于我便足」。有识者称之。叔父颉利黩于用武,社尔屡谏不听,乃辞颉利归于所部。

百济王义慈,事亲以孝行闻,友于兄弟,时人号为海东曾闵」。

突厥┵た珊箍元。二十一年,遣其大臣葛阿默察之,来朝,献马五十匹,谢恩也。初┵ぶ弟阙特勒死┵け砬肭山,承雌湔孚,遣画工六人往焉。既画工妙,绝伦突厥,国内未之见者,┵っ抗刍,处垤と绲,苊可悲涕不自胜,故遣察之,谢恩且送画人也。

尉迟胜,于阗质子也。广德中,以胜为毗沙府都督、于阗王,令还国。胜固请留宿卫,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武都王,实封百户。胜请以本国王弟曜,诏从之。胜乃于京师修行里,盛饰林亭,以待宾客,好事者多访之。建中末,从幸奉天,为兼御史中丞。帝在兴元,胜为右领军将军,俄迁右威卫大将军,历睦王傅。贞元初,曜遣使上疏,称有国已来,代嫡承嗣。兄胜既让国,请立胜子锐」。帝乃以锐为检校光禄卿,兼毗沙府长史,还国。胜固辞,且言曰:「曜久行国事,人皆悦服。锐生于京华,不习国俗,不可遣往」。因授韶王谘议。兄弟让国,人多称之。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