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九百二十五

○总录部 谴累

传曰:「君子不党」。又曰:「君子周而不比」。盖党比者,其有谴累之患乎!叔末浇竞,礼义陵迟,爱憎之情作,而党与之风起,故庠序之下萆。鹬间至有各树朋徒,互相讥揣,乾钩党之议,舀禁锢之法,亦有结⒑老烙,起而辞及,附会权贵,势穷而[C260]至亲族不道以服,属而从坐。交游抵禁,因雅素而被谴。将儆于后,咸著于篇。然而君子中立,不倚正直,不回,疏不令之亲,绝非益之交,宜乎全身而远害也。

汉邳离侯路博德,武帝太初元年,坐兄之子犯逆不道,罪免。

宜乡侯冯参,天汉二年,坐匿朝鲜亡虏,下狱死。

后汉范滂,汝南征羌人,太守宗资请署功曹,委任政事。后牢修诬滂钩党,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繇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馀人在前,或对或否,忘滂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同其清恶,同其挝酵,跽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修善,自求多福。今之飞粕硐荽,舐旧硭乐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欲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杜密为北海相,去官后,桓帝徵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后太傅陈蕃辅政,复为太仆。明年,坐党事被徵,自杀。

夏馥,陈留圉人。桓帝初举直言,不就。馥虽不交时宦官,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浔湫,稳肓致巧。街幸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火,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后馥弟静乘车马载绢帛追之于涅阳市中,遇馥不识,闻其声,乃觉而拜之。馥避不与语。静追随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静曰:「吾以守道疾恶,故为权宦所陷。且念营苟全,以庇性命,弟奈何载物相求,是以祸见追也」。明旦,别去党禁,未解而卒。

魏朗为河南太守,蕃所荐,徵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朗性矜严,闭门整法度,家人不见惰容。后窦武等诛,朗以党被急徵,行至牛渚,自杀。

李膺为司隶校尉。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坐党事,免归乡里。顷之,灵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尹勋为汝南太守,上书解释范滂、袁忠等党,议禁锢。寻徵拜将作大匠,转大司农。坐窦武等事下狱,自杀。巴肃为议郎,与窦武、陈蕃等谋诸阉宦。武等遇害,肃亦坐当禁锢。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收之。肃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阁,解印绶与俱去。肃曰:「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遂被害。刺史贾琮刊石立铭以记之。张升仕郎为纲纪,以能出守外黄令,遇党锢去官。后更见诛,年四十九。

羊陟为河南尹,会党起,免官禁锢,卒于家。

荀叔兄子昱,字伯条。昙字元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将军窦武谋中官,与李膺俱死,昙亦禁锢终身。

羊续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馀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灵帝光和二年四月,大赦天下,诸党人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时上禄长和海上言,党人锢及五族,有乖典训。帝从之

陈翔,补御史中丞,坐党事考黄门北寺狱,以无验见原,卒于家。

孔昱,字元世。太尉举方正,对策不合,乃辞病去。后遭党事禁锢。

刘儒为侍中,上封事十条,极言得失,出为任城相。顷之,徵拜议郎。会窦武事下狱,自杀。

张奂为太常,与尚书刘猛、刁韪、卫良同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而曹节等弥疾其言,遂下诏切责之。奂等皆自囚廷尉,数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赎罪。司隶校尉王寓出于宦官,欲借宠公卿,以求荐举,百僚畏惮,莫不许诺,唯奂独拒之。寓怒,因此遂舀以党罪,禁锢归田里。

延笃为京兆尹,以病免归。后遭党,事禁锢。

何夔,字叔龙,汉末阉宦用事。夔从父衡为尚书,有直言,由是在党中,诸父兄皆禁锢,夔叹曰:「天地闭,贤人隐,故不应宰司之命」。

符融,陈留浚仪人。少为都官,吏耻之,委去州郡,公府连辟,皆不应。会有党事,亦遭禁锢。

魏文钦字仲若。父稷,为骑将,有勇力,少有材武。及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晋裴楷为侍中,子瓒娶杨骏女,及骏诛,楷以姻亲收付廷尉,赖侍中傅祗救护,得免,犹坐去官。

卞粹为右军将军。张华之诛,粹以华固忝夤。佟

陆耽者,机阒弟。为平东祭酒,亦有清誉,与阃遇害。

刘麟肝司隶校尉长沙绿制胪酩〓麟冈,ツ狈庵煨橄,毓又死,坐免。宋沈怀文为隋王诞后军主簿。诞尝为广州,怀文固辞南行,帝不悦。弟怀远纳东阳公主养女王鹦鹉为妾。元凶行逆,坐巫蛊,鹦鹉预之,事泄,怀文因此失调,为治书侍御史。

谢述子综、约、纬皆有才名。综坐与舅范晔谋反,伏诛,约亦坐死。纬尚太祖第五女长城公主,素为所憎,免死,徙广州。

邓琬为辅国将军、南海太守,率军伐萧简于广州,攻围逾年乃克。以臧质反,为广州刺史宗壳所执,值赦原免。弟琼与臧质同逆,质败从诛。琬弟环亦坐死。琬在远又有功,免死远徙,仍停广州。

后魏李敷父顺为宁西将军、高平公,卒。皇兴初,以敷贵,赠太尉公、高平王敷为南部尚书、中书监。见侍于孝文献文弟奕,又有宠于文明太后。后为李至衅湟,罪二十馀条,遂诛之,削顺位号为庶人。敷奕与从弟显德、妹夫、广平宋叔珍等,皆坐开乱公私,同时伏法。敷长子伯和、次仲良良,与父俱死。伯和走窜岁馀,为人执送,杀之。

宋翻为河阴令。弟道舷,任冀州京兆王愉法曹行参军。愉反,逼道衔官翻。与弟世景俱囚廷尉。道厢崞、愉归罪京师,犹坐身死,翻、世景除名。

甄琛为太子少保、黄门中正。高肇既死,琛以肇之党与,谓不宜复参朝政,出为营州刺史。

李仲尚,少以文学知名。起家京兆王愉行参军。坐兄伯尚与咸阳王禧谋反,诏赐死。仲尚与弟李凯沉敏有识量,坐伯尚事,与母弟俱徙边。久之,会赦免,遂寓居于晋阳,沉废积年。

郑思明为直阁将军,坐弟思和同咸阳王禧逆,徙边,会赦,卒于家。郑义为给事黄门侍郎、司徒左长史。以从弟思和同咸阳王禧之逆,与弟通直常侍道昭俱坐缌亲出禁,拜太常少卿。

邢晏为司徒东阁祭酒。宣武初,为与广平王怀游宴,左迁郑县令。未之官,除给事中。

崔体字叔义。孝庄时,为尚书库部郎。坐兄巾犬音弗铸钱,事发,合家逃逸。数日,叔义见执,获时阳城王徽为司州牧、临淮王或以非其身罪,骤为致请,徽不从,乃杀之。

刘藻为黎阳太守,孝静天下,坐子尚书郎洪业入关中,率众侵扰,伏法。

北齐祖葑志信,涉猎书史,多谙杂艺。位兼通直散骑常侍,菸陆太姬排毁,解侍中、仆射。出为北徐州刺史,君信亦见废免。

隋逦恼裎太仆卿。突厥犯塞,文振以行军总管拒之,遇达头可汗于汝野,击破之。文振先与王世积有旧。初,文振北征,世积遗以驰马北还,世积以罪被诛,文振坐与交关,功遂不录。

唐狄士文从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后,赐薛公长孙览。览妻郑氏妒言,替之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聘以为妻,由是君明、士文并为御史所劾。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

宇文善,仕周,官至上柱国、许国公。高祖受禅,遇之甚厚,拜其子[A13C],为上仪同。及弟忻诛,善及[A13C]并废于家。忻弟恺,为莱州刺史,有能名,亦坐忻除名于家,久不得调。

韩僧寿为上柱国,有京兆人达奚通妾王氏,能清歌,朝臣多相命观之,僧寿亦豫焉,坐是除名。

陆爽为太子洗马,子法言敏学有家风,释褐承奉郎。初,爽为太子洗马,尝奏高祖云:「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帝从之。及太子废,帝追怒爽云:「我孙制名,宁不自解?陆爽乃尔多事!扇惑于勇,亦由此人。其身虽故,子孙并宜屏除,终身不齿」。法言竟坐除名。

卢太翼善占候览之术,开皇时,隐于白鹿山,皇太子勇闻而召之。太翼知太子必不为嗣,谓所亲曰:「吾拘逼而来,不知所税驾也」。及太子废,坐法当死,高祖惜其才而不害,配为官奴,父之乃释其后目盲,以手摸书而知其字。

高ξ仆射后被诛。其子盛道,官至莒州刺史,徙柳城而卒。次宏德,封应国公,晋王府记室。次表仁,封渤海郡公,并徙蜀郡。

杨恭仁为吏部侍郎,恭仁弟樾院秃衿挠形难,Ю义州刺史、淮南郡太守。及父薨,起为司隶校尉。辽东之役,杨玄感反,其弟玄纵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榀楸。苋伺加锞弥,司隶刘体文奏之。时恭仁将兵于外,帝寝其事橛欠⒉,卒。

虞绰,炀帝时为著作佐郎,恃才任气。礼部尚书杨玄感称为贵踞,虚襟礼之,与结布衣之友。绰数从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诫之曰:「帝性猜忌,而君过厚玄感。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绰不从。寻有告绰以禁内兵书借玄感,帝甚衔之。及玄感败后,籍没其家,妓妾并入官。帝因问之曰:「玄感平常时与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绰对。帝令大理卿郑善果穷治其事。绰曰:「羁旅薄游,以玄感文酒谈款,实无他谋」。帝怒不解,坐徙边。

潘徽为京兆尹,博士杨玄感兄弟甚重之,数相来往。及玄感败,凡所交关,多罹其患。徽以玄感故人,为帝所不悦。有司希旨,出徽为西海郡威定县主簿。意甚不平,行至陇西,发病卒。

王胄为朝散大夫,礼部尚书杨玄感虚襟与交,数游其第。及玄感败,与虞绰俱坐徙边。胄遂亡匿,潜还江右,为吏所捕,遂坐诛。

王仁恭,为光禄大夫,会杨元感作乱,其兄子武贲郎将仲伯预焉,仁恭由是坐免。

梁文谦领武贲郎将,为卢龙道军副。会杨玄感作乱,其弟武贲郎将玄纵、光禄、文谦,玄感反问未至而玄纵逃走,文谦不之觉,坐是配防于桂林而卒。

唐房玄龄仕隋,补隰城县尉。汉王谅为逆,徙坐除名,徙于上郡,郁郁不自得,唯以讽读为务。

高士廉,仕隋为奉礼郎兼通事舍人。从征辽东,时斛斯政为兵部侍郎,当途任事,尤亲士廉,数邀入幕,同床而寝,言谈中多。会政以猜嫌惧罪,内不自安,亡奔高丽。士廉与交游,言梦交灾,祓跋刂鞑尽。

刘宏基,贞观初为并钺将军。李希尝,长孙安业之谋逆也,坐与交游,除名。

宇文节为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县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坐谋反伏诛。遗爱弟遗直及母卢氏、薛万彻、弟万备、柴令武、兄哲威,并以勋旧,特免配流遗直贬春州铜陵尉,万备配流交州,哲威流邵州。寻皆卒于徙所。节及特进、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安国公执失思力,并坐遗爱等交结,流岭外。

张文琮为户部侍郎,从母弟房遗爱以罪贬授房州刺史,文琮作诗祖饯。及遗爱诛,坐是出为建州刺史。韦待价为左,迁牛备身。及江夏王道宗得罪,待价即道宗之固阋病T底,左迁卢龙府果毅。

王勃,高宗时为虢州参军。有官奴曹达犯罪,为勃所匿,又恐事泄,杀达以灭口。事觉,当死,会赦除名。时勃父福时为雍州司功参军,坐勃左迁,交、粤睢。

魏玄同为司列大夫、西台侍郎。上官仪被诛,玄同坐,与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

薛元超拜东台侍郎,岁馀,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州。

邓玄挺,少解属文,有名当代。历迁比部员外郎、左史,与上官仪善。出为顿丘令。

宗秦客为捡校内史,坐赃,降授镇州遵化县尉。内史邢文伟坐附会秦客,贬授珍州刺史。

贺兰敏之,天后姊子,为兰台左侍极,当时咸倾附之,有罪徙岭外。尚书右丞兼捡校沛王府长史皇甫公义,以⒏矫糁长流横州,太子中允刘懿之弟右史酥知情配州,蕲州司马徐齐魅角叭瓮醺椽,与敏之交,往左道除名,长流岭外。前泾城令李善曾教敏之读书,专为左道长流州。

綦连耀为雒州录事参军,连耀与箕州刺史刘思礼坐谋反,弃市。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言番、凤阁舍人王剧、剧兄前泾州刺史π、太子司议郎路敬淳等,坐与耀及思礼交结,皆诛。

韦安石为左仆射,留守东都。妻薛氏暴虐,子固阌墟,诬其厌蛊,迫以捶楚,投井而死。宪司以闻,安石坐是出为蒲州刺史。

梁涉为右庶子,柳刮、李林甫所构,伏诛。涉及虢王巨尝通棺柿附宰,贬官连累者十馀人。

韦坚为刑部尚书,为李林甫所陷,长流岭南,杀之。坚弟将作少匠兰合、亓畋、兵部员外郎芝及男河南府尹曹谅,皆贬远郡。寻又分遣御史,并赐死,诸子悉配隶边都。唯坚妻姜氏称素为坚轻贱,特放还本。宗卢从愿为刑部尚书,坐子起居郎谕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糸逯荽淌贰。

姜庆,初为太常卿、驸马都尉,以分步陵误坏连冈,赐自尽。驸马都尉仿削在身后官爵,仿新平公主之子。公主初出,降驸马都尉裴玲。玲卒,后出降庆初。仿,玲之子也。

韦陟为吏部尚书,坐当坟墓子弟破伐,松贾不能禁正,贬糸蹇ぬ守。

第五琦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时,鱼朝恩伏诛,与款狎,出为处州刺史。

元载自作相之后,选尝擢朝官之有才学令望者一人厚遇之,将以代已。初引礼部侍郎刘单,单卒,又引吏部侍郎薛邕。邕贬,引吏部侍郎杨炎。炎与载同郡,又元氏之出,谓载为舅,遂与载合。载诛,贬连州司马,凡在朝坐,载累贬官者,谏议大夫、知制诰韩洄、王定,谏议大夫包佶徐糸寅,大理少卿裴冀,太常少卿王纪,起居舍人韩会等十馀人。

王缙为相,元载用事,缙毕附之,元载得罪,连坐贬处州刺史。

姚南仲为右补阙,与宰相常衮善衮,既贬,南仲出为海州县令。

杜亚为河中尹,刘晏得罪,亚坐晏贬陆州刺史。

崔造为左司员外郎,刘晏败,坐与晏善,贬信州刺史。赵惠伯为河南尹。杨炎将立家庙,先有私第在东都,令惠伯货之。惠伯为炎市为官廨。炎罢相,卢杞知炎与京兆尹严郢有隙,引为御史大夫。惠伯自河中尹受代赴阙,郢奏追捕。惠伯诘案,杞召吏绳炎为宰相,柳吏贵估其宅,贱入其币,诘赃为监主,自盗罪当绞。炎坐贬,惠伯亦坐炎贬费州多田尉,寻亦杀之。

令狐亘前为衡州刺史,列上前政户口以为己功。其后入为右庶子,又与刘太真所亲善,太真坐事贬,亘亦出为陕州别驾。

司正郭谖,捡校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其子钢,为朔方节度杜希全判官,摄丰州刺史,诼瞧溆撞蝗伪咧吧锨氚罩,帝遣吏使就召之。钢惧,以他事见收,遂奔吐蕃,谧免官。

王人必,太尉李晟之甥,为神策将。晟视人必恩宠,与愿不殊,给与过之。晟既为张延赏媒孽罢兵权,亦不用人必为将帅,入为左卫上将军。

韦夏卿为给事中,宰相窦参贬柳州。夏卿坐与诸窦交游,左迁常州刺史。

裴为金吾将军,坐所善僧手互法,贬阆州司马。

马英翰,为宣武军马军都虞手,互以其男少游谋叛乱,英翰不言,于道州安置。

苏弁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贬为汀州录事参军。又贬其兄赞善大夫衮为永州司户参军,前京兆府士曹冕为信州司户参军,并同正。

郭映为右庶子,映坐子固闱滟╈妒。僦菽甭蚁鞁儆谒降谑。

卫次公过知,兵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坐,与宰相郑呛裆讫,前障啻喂左,授太子宾客。

苏表,元和中,以讨淮西策干宰相武元衡,元衡不见,以监察御史宇文籍旧从事使召,表而讯之,因与表狎。后捕驸马王承系,并穷按其门客而表在焉。表被鞫,因言籍与往来故籍,坐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又被左卫骑曹参军杨敬之为吉州司户参军,右神武仓曹韦衍为温州司仓参军,秘书省正字薛庶回为柳州司兵参军,太子正字王参元为遂州司仓参军,乡贡进士杨处厚为邛州太邑尉,并坐与表交游故也。左羽林将军王翊元坐月给苏表钱三千,左授右领军卫将军。籍为监察御史。王承宗反,诏捕其弟驸马承,系之宾客,其中有为误识者,坐贬江陵户曹。

韦处厚为礼部,考功二员外,早为宰相韦贯之所重,时贯之以议兵不合,帝旨罢处。厚坐与友善,出为开州刺史。贯之弟虢州刺史亦以清操为「萆鹚慕」,亦坐贯之,贬简州刺史,议者惜之。

于ν子驸马都尉季友坐罪削官爵,敕户部尚书于ν不能训子,宜削金紫光禄大夫一阶。初,帝意欲不坐,ν但讽令因此致仕。李逢吉奏曰:「虽古有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之义,然季友恣行,非法ν不能简驭,宜薄责以示诫。又奉圣旨,许其致仕。臣以悬车优礼,事异绳违,望待三两月后商量为便」。故有此命。

冯宿从裴度东征,为彰武军节度判官。淮西平,拜比部郎中。会韩愈论佛骨,时宰疑宿草疏,出为歙州刺史。

王仲舒为拾遗,与京兆尹杨凭友善。及凭得罪,仲舒横议及之,贬为硖州刺史。

张仲方为仓部员外郎,会吕温、羊士谔诬告宰相李吉甫阴事,二人俱贬。仲方坐吕温贡举门生,出为金州刺史。

韦宏景为吏部郎。时度支郎中张仲方贬李吉甫谥,宪宗怒,贬仲方宏。景坐与仲方善,出为绵州刺史。

赵佶为度支郎中,贬永州司马,坐皇甫芍党也。

李景俭为谏议大夫,乘醉入中书,面诘侮宰相,贬彰州刺史。兵部郎中、知制诰冯宿、库部郎中、知制诰杨嗣复与景俭、史馆同饮,先起,罚一季俸料。又贬尚书员外郎、史馆修撰独孤朗为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温造为郎州刺史,司勋员外郎李肇为沣州刺史,刑部员外郎王镒为郢州刺史,坐景俭同饮。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李翱与景俭素相善,景俭除谏议,荐翱自代。及景俭获谴,翱亦出为郎州刺史。

李师素为兵部员外郎。令狐楚坐山陵事贬,师素与楚亲,出为宾州刺史。

李逢吉为相时,景宗初即位,逢吉内庭连结,权倾天下,恶李绅刚直,与其党共构绅。自户部侍郎贬锦州司马,又贬翰林学士、驾部郎中、知制诰庞严为信州刺史,翰林学士、司封员外郎、知制诰蒋防为汀州刺史,严防皆绅之所引。

王起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李训用事,训即起贡举门生也,欲授起为相,拜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其冬,训败,起以儒素长者,人不以为累,但罢判户部事。

李同志,同捷之弟也。同捷据沧、景,拒命不赴兖海反状寝闻,诏同志、同巽委御史台差人防守,前沧州节度掌书记崔从长宜配常州安置,进奏官皇测等七人并锢身,分配羊、阆等州,其弟及将佐在城者凡十人,兼节级罪之。续诏贬同巽金州汉阳县尉、同志金州参军,并驰驿发遣。

李让夷为职方员外郎,充翰林学士。先是,薛廷老翰。

林以终日酣醉不事捡,密达于上听,故转官罢职,让夷与之友善。廷老之入让,夷实推拔之,故坐是为累,罢守本官。

裴谊为江西观察使卒,前吉州刺史杜师仁坐赃计绢三万馀匹,诏师仁赐死于家。又诏谊委之廉俗,都下举察,宜削所赠工部尚书并御史大夫。

魏廖谏议大夫脸跷李固言、李珏、杨嗣复所引,数年之内,至谏议大夫。武宗即位,李德裕用事,磷李、杨之党,出为汾州刺史,杨李贬官,帘嵝胖莩な吠跄。为兵部侍郎,充诸道监铁转运使,以所补吏赃罪,授秘书监。

孙秘为兴唐少尹,昭宗天倘年,诏曰:「秘是故崖州司户参军孙乘亲弟,其兄既处极典,其弟难贷馀生,宜除名配流爱州,充长流百姓,仍委御史台差人,所在赐自尽」。

柳逊为太子宾客,哀帝初,诏曰:「逊尝为张鲎庥古泄佟S,滞蹁呒嘈,奕兆喑渑,泄偈诠げ渴汤、伞S钟、胝猿缗彡尬刎颈之交。昨裴枢等得罪之时,合当连坐,尚矜暮齿,且俾悬车,可本官致仕」。

《后唐史》:武者,朱友谦之旧将也。庄宗同光四年正月,敕:「朱友谦同恶人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来景仁、白奉国等,已当国法,其家资并籍没」。史武等时皆为刺史,以友谦死,从坐无罪,族灭人,士冤之。

李处徽为枢密院承旨,明宗长兴二年四月,以处徽为忠武军行军司马。处徽,邢州人。始为郡吏,为安重诲信爱之。至是骤升厥职,行已之道,非其正也。今重诲出镇,故有是命。

晋杨麟为清州节度杨光远判官。少帝开运元年,诏:「杨光远随幕宾从等,久在樽璞茸,什巫舻惫庠妒,寄蹦娼谖,闯⑽偶救之言。及杨承勋决意归明,又不是赞成之数,但思朋附,悉合诛夷,尚示宽恩,俾从远窜麟流。威州节度掌书记任邈流原州,观察支使徐晏流武州,纵逢恩赦,不在放还之限」。

王诏前为平卢节度副使,开运二年,贬诏为庆州司马,行军司马周光赞为商州司马,并员外直同正员,仍驰驿发遣。杨光远叛,连坐故也。

汉王松为礼部尚书,隐帝乾潭年敕:「松事因有玷诚功,上章述避嫌之辞,形告退之意。其男仁宝,虽因除名,曾授伪官,一昨既翦凶酋,合从俘执,未明死所,乃漏刑书。路岐虽限于山河,情爱且关于父子,便仪连坐,恐失宽条。以尔朝列旧臣,班行宿德,累有退闲之请,宜引轸恻之恩,特俾免官,用明减等,宜停见任」。周张昭为户部尚书,广顺元年七月,以昭为太子宾客。坐子阳翟薄秉阳犯法抵罪,上章引咎,诣阁待罪,诏宽释之。逾月,左授此官。

刘顼为监察御史,广顺元年七月,敕:「顼名钔籍,官列宪司,凡系所为,尤宜知禁。不能为子诤父,而乃离局侵官。宜谪掾于方州,俾省愆于终日」。顼父涛为中书舍人,令顼代直草辞,责授少府少监,分司西京,故顼责授复州司户参军。

王敏,为工部侍郎。世宗显德三年八月,诏敏停任。敏尝荐子固、愠、履、辖鹞、曹、孟二镇掌记,南金奉职有阙,遂连坐焉。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