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部 废滞
孔子曰:「道之将废,命也」。是知志士仁人,坶疱傀厣,蚍喜徽裾咂涿矣」。夫乃若怀才出类,抗心迈俗,智虑足以周物,机用足以经世。或回翔下位,历岁不迁,寂寞衡门,屡空兴叹。而能含真履,洁体和,养恬,介然如石,安之若命,不易,其操无累乎心。斯固秉大雅明哲之姿,得君子进退之正者也。至或慷慨自负,高亢靡屈,言必忤物,动皆违俗,因坐事而被谴,致失行之贻讥,罹乎悔尤,至于颠沛,流离委弃,固足痛惜者哉!荀卿、赵人贸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汉张释之,字李南阳,堵阳人也堵,音者
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汉以赀五百得为常侍郎
。事文帝十年不得调调,选也
。冯唐文帝时为郎中署,长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具以实对,因拜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车战之士
。十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武帝即位,求贤良,举唐、唐时九十馀,不能为官。
张敞,宣帝时为京兆尹,与萧望之、于定国相善。始,敞与定国俱以谏昌邑王超迁定国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大行丞。后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国后至丞相,敞终不过郡守。
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宣帝以其儒者,优容之,然亦不得迁。同列后进,或至九卿。
刘向,字子政。成帝时,为光禄大夫。时帝元舅王凤秉政,数有灾异,向为《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帝心知向精忠,故为凤兄弟起此论也。然终不能夺王氏权。帝数欲用向为九卿,跞次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卿士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馀年。
陈咸,字子康。大将军王凤以咸有忠直节,奏补长史。迁持谓排难阻抑也,冀州刺史又为东郡太守,咸免官。复为南阳太守。咸三公子少,显名于朝廷。而薛宣、朱博、翟方进、孔光等仕宦绝在咸后,皆以廉俭先至公卿,而咸滞于郡守。后为少府,坐免。顷之,红阳侯立举,咸方正为光禄大夫,给事中翟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旋以忧死。
扬雄,成帝时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乃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
谯玄,成帝时举诣公车拜议郎。时数有灾异,玄跞〕缕浔浼炔皇∧,晒示没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时,迁中散大夫,持节分行天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乃窜归家。
后汉冯衍,字敬通。初更始时,使鲍永安集河北,永以衍为立汉将军,领狼孟长屯太原。光武即位,遣使者招永衍,永衍不肯降。审知更始已殁,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帝怨衍等不时至,永以立功得赎罪,遂任用之,而衍独见黜。建武末,衍上疏自陈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见妒于公,孙弘、李广奋节于匈奴,见排于卫青,此忠臣之所为常流涕也。臣衍自维微贱之臣,上无无知之荐,下无冯唐之说,乏董生之才,寡李广之势,而欲免谗口,济怨嫌,岂不难哉!臣衍之先祖,以忠贞之故,成私门之祸,而臣衍复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不敢回行求时之利,事君无倾邪之谋,将帅无掳掠之心。卫尉阴兴,敬慎周密,内自修敕,外远嫌疑,故敢与交通。兴知臣之贫,数欲本业之臣,自维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昔在更始太原,执货财之柄,居仓卒之间,据位食禄二十馀年,而财产岁狭,居处日贫,家无布帛之积,出无舆马之饰。于今遭清明之时,饬躬力行之秋,而怨雠丛兴,讥议横世,盖富贵易为善,贫贱难为工也。疏远陇亩之臣,无望高阙之下,惶恐自陈,以救罪尤。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显志赋》,后与阴兴阴就结交。光武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明帝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桓谭,王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大中大夫。光武即位,徵待诏,上书言事失旨,遂不用。
桓荣,习《欧阳尚书》。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馀,始辟大司徒府。三十年,拜为太常。
桓典为侍御史,七年不调一作十年
。班固为兰台郎二十馀年,明帝时,固自以二世二世为史彪及固
,不遇位不过郎感东方朔。扬雄自论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作宾戏以自通焉。后迁玄武司马掖宫门每门司马一人,秩比千石。玄武司马主《玄武门》
。
马融,安帝永初中,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初元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
韦义,字季节,为广都长甘宁、陈二县令。顺帝世,数上书讥劾左右,贬刺窦氏,言既无感,而久抑不迁。
魏杜挚举孝廉,除郎中,转补校书。挚与笄鸺笙,缋锵嗲坠,饰诗与俭求仙人药一丸,欲以感切俭求助也。俭复答诗,挚竟不得迁。卒于秘书。
贾洪,汉末以儒学为县令。其后马超反,超劫洪将诣华阴,使作露布,洪不获已,为作之。司隶锺繇在东,识其文,曰:「此贾洪作也」。及超破走,太祖召洪署军谋掾,犹以其前为超作露布文,故不即叙,晚乃出,为阴泉长。
程昱,东郡东阿人。少事太祖、太祖,尝乏食,昱略其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终于卫尉。
杨沛,汉末代张既为京兆尹,文帝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蜀孟光字孝裕,后主践祚为符节令,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世所嫌。太常广溪金覃承、承,字公文,历郡守少府。
光禄勋河东裴隽等年资皆在光后,而登据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
吴韩当,辽西令支人。以便弓马,有膂力。从孙坚征伐,勤苦有功,以军旅陪隶,介于英豪,故爵位不加。终于坚世为别部司马。
晋褚∥,县吏。年垂五十,镇南将军羊祜与∮芯裳造段涞,窞急簧用,官至安东将军。
任恺,武帝时为侍中。恺恶贾充之为人,不欲令久执朝政。或为充谋曰:「宜启令典选,便得渐疏,此一都令史事尔」。充因称恺才宜在官人之职,帝不之疑,即日以恺为吏部尚书,充遣尚书仆射。高阳王肿,登免官。恺既失职,时因朝请,帝或慰谕之,恺初无复言,惟泣而已。后起为太仆,转太常。初,魏舒虽历位郡守,而未被任遇。恺为侍中,荐舒为散骑常侍。至是,舒为右光禄、开府,领司徒,帝临轩,使恺拜授舒。舒虽以弘量宽简为称,时以恺有佐世器局,而舒至三公,恺止守散卿,莫不为之愤叹也。
华е,字长骏,弘敏有才义。妻父卢毓典选,难举姻亲。故е年三十五,不得调。晚为中书通事郎。
石乔,苞之子也。苞督扬州时,朝廷疑之。乔为尚书郎,武帝因召乔不得,深疑苞反。及苞至,有惭色,谓之曰:「卿子几破卿门」。苞遂废之,终身不听仕。
秦秀性悻直,与物多忤。为博士前后垂二十年,卒于官。
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后为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雒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戒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起为中庶子,未拜而卒。
卞粹字玄仁,济阴冤句人也。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弟,褒尝忤其郡将,郡将怒,许其门内之私,粹遂以不训见讥。陵迟积年,后为中书令。
江灌为桓温所恶,为侍中,时以事免。后为秘书监,寻复解职。时温方执权,朝廷希旨,故灌积年不调。温卒后,始为吴兴太守。
范弘之,字长文,安北将军汪之孙也。为太学博士,议谢石谥法曰襄墨公因事有功曰襄,贪以败官曰墨。
又论殷浩宜加赠谥,不得因桓温之黜以为国典,仍叙温移鼎之迹。时谢族方显,桓宗犹盛,仆射王牢鹿世粢病,H怨交集,故出为馀杭令。将行,与会稽王道子笺,辞虽亮直,终以桓、谢之故不调。卒于馀杭令。
桓秘为中书领军,时兄温以事免秘官,秘于是废弃,遂居于墓所,放志田园,好游山水。
宋谢元,字存宗,临川内史灵运从祖弟也。以才学见知。及为尚书左丞,以给太尉江夏王义恭钱二百万为何承天所纠。文帝大怒,放归田里,禁锢终身。
谢惠连先受学于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馀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废,不豫荣位。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行参军。
沈怀文,吴兴武康人。为始兴王征北参军,坐纳东阳公主养女鹦鹉为妾,徙广州,终世祖世不得还。怀文虽亲要,屡请终不许。前废帝世,流徙者并听归本,官至武康令。
南齐蔡仲熊执经论议,往往与时宰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故坎Б不进历年,方至尚书左丞,当时恨其不遇。
任鸪跷,太子步兵校尉、管东宫书记。时明帝既废郁林王,始为侍中、中书监、录尚书事。使鹁弑聿菀舛衿浯,侵忌蹉雏。鹩墒侵战ㄎ,渲形徊还列校。
梁王筠出为贞威将军、临海太守。在郡被讼,不调累年。
伏髫ǜ嘎容与乐安、任瑶皆髂潇镀胩尉王俭,瑶子鸺剥髫ú,⒓知顷之鸩庞錾。允⑵胛,贷鹨盐。司徒右长史,髫ㄓ讨挽恫尉事。及其终也,名位略相侔。
陈蔡凝为给事黄门侍郎,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斯理庶几可达」。因制《小室赋》以见志,甚有辞理。后魏高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授中散。恬退淡静,不竞势利,十八年不易官。后为中书侍郎,领著作郎。初与允同徵游,雅等多至通官,封侯及部下吏百数十人,亦至刺史二千石,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程灵虬,秘书令骏从祖弟伯达之子也。伯达早亡。灵虬幼孤,颇有文才,而久沦末役。在吏职十馀年,坐事免。会骏临终启请,得擢为著作佐郎。后坐称在京无缌亲,而孝文知其与骏子公义为始族,故致谴,免至雒无官。贫病久之,补徐州梁郡太守,嗜酒又失官。
张彝为秦州刺史,为仆射高肇所谮。彝虽无过,见代还雒,犹停废数年,因得偏风,手脚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将摄,稍能朝拜。久之,除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辛雄涉书史,好刑名,不妄交友。为给事中十年不迁职,乃以病免。
刘桃符为中书舍人,以勤明见知,久不迁职。宣武谓之曰:「扬子阄黄门顿历三世,卿居此任始十年,不足辞也」。
北齐李绘,字文宣。天保初,为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趋事权势,以此久沈屈。
荀士孙,好学有思理,为文清典,见赏知音。魏武定末,举司马秀才,迄天保十年不调。后为中书侍郎。
苏琼,天保中为南清河太守,人庶怀之。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寻起为司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书辛述曰:「既直且正,名以定体,不虑不申」。
后周李季明为著作佐郎,勤于所职,著述不怠。然性尤专固,不合于时,是以一为史官,十年不调。
隋李德林,开皇初为内史令。德林少以文学见知,及位望稍高,颇伤自任,争名之徒,更相谮毁。所以运属兴王,功参佐命,十馀年间,竟不徙级。
王孝籍,少好学,博览群言,颇有文翰。开皇中,召入秘书,助王邵修国史邵不之礼。在省多年,而不免输税。孝籍郁郁不得志,奏记于吏部尚书牛弘,弘亦知其有学业,而竟不得调。后归乡里,以教授为业。卒于家。刘炫,河间人也,少以聪敏见称,为郡礼曹从事,以吏恢名,奉敕与著作郎王邵同修国史。俄直门下省,以待顾问。又与诸术者修天文律历,兼于内史省考定群言。内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礼之。炫虽遍直三省,竟不得官。为县司责其赋役。炫自陈于内史,送诣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炫自为状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狭河,霉Σ钌,僮邮肺,募嘉言美事,咸诵于心。天文律历,穷镂⒚钪。领豆私文翰,未尝假手,吏部竟不详试。然在朝知名之士十馀人,保明炫所陈不谬」。于是除殿内将军。
庞晃为右卫将军,性刚悍。时广平王雄当涂用事,势倾朝廷,晃每陵侮之。尝于军中卧,见雄不起,雄甚衔之。复与高τ、邢抖人屡谮晃,由是宿卫十馀年,官不得进。
辛德源初仕周,为宣纳上士,会尉迟迥作乱,遂亡去。高祖受禅,不得调者久之。隐于林虑山,郁郁不得志,著《幽居赋》以自寄。
卢思道,为武功太守。开皇初,以母老,表请解职,优诏许之。思道自恃才地,多所凌轹,由是官涂沦滞。既而又著《劳生论》,指切当时。
裴肃,初仕周,为御正下大夫。属高祖为丞相,肃闻而叹曰:「武帝以雄才定六合,坟土未乾,而一朝迁革,岂天道欤!」高祖闻之,甚不悦,由是废于家。
唐颜万,字师古,齐黄门侍郎之推之孙也。初仕隋为安养尉,寻坐事免,归长安,十年不得调。家贫,以教授为业。太宗时,为秘书少监,物论称其纳贿。出为柳州刺史。将行,太宗惜其才,复其职。师古既负其才,又早见驱策,冀被任用,及频遭罪谴,意甚丧沮,退朝后,阖门杜绝人事,巾褐裙帔,萧如也。
陈叔达,字子聪,陈宣帝第十六子也。善容止,颇有才学。在陈为义阳王,历丹阳尹、侍中。陈灭入隋,久不得调。后入唐,为礼部尚书。
韦思谦为监察御史,以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尔」。
贺知章与族姑子陆象先特相友善,知章长于象先,景愣年,象先自中书侍郎加平章事,又加二品。知章始引为四门博士及太常博士,身犹衣碧。后二十馀年,象先为少保,知章授银青光禄大夫。
李揆,肃宗乾元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后贬莱州刺史司正。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戏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可见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庸,因揆当徙职,遂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俸禄,家复贫匮,孀居百口,乞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怠,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馀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
蒋水允,代宗朝为刑部郎中兼御史,领渭桥河运出纳使。时元载秉政,洁廉守道者多不更职,水允以故滞于郎位,久不徙官。
刘大历末,为权知兵部侍郎,属杨炎、卢杞为相,意多蠊、碚,以故五岁不迁。德宗建中四年夏,但拜真而已。
裴遵庆糸逯菸畔踩,耸老冠。冕以门荫从仕,累授潞府司法参军。时年已衰迈,未为人所知。随调吏部,授大理寺丞。
柳登少嗜学,年近六十,方从官,累官至膳部郎中。杜黄裳,德宗贞元中,累为中书裴延龄所恶,十年不迁。后终河中、晋糸宓、戎萁、诙仁埂。
唐次为礼部员外,贞元中,坐党窦参,出为开州刺史,次以工文知名,在开州十年,不得进用。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请次为副,德宗使谕皋罢之。次自悲以为怨谤之所积也,乃采古之君子遭罹谗谤,放逐至死而君终不寤者,著《辩谤略》三篇以献。德宗犹恚之,谓左右曰:「次乃方吾于古之昏主,何自喻如此!」后改夔州刺史。
卢景亮为右补阙,德宗朝,以廷诤得失,贬朗州司马。凡迁谪二十年。宪宗初,中和州别驾始徵还,拜驾部郎中。
归登,为右补阙、起居舍人,凡三任十五年,同列当出其下者,多以驰骛至显官。而登与右拾遗蒋武退然自守,不以淹速介意。
徐晦为刑部、兵部二侍郎,出为同州刺史。性狂直不阿,随当官正,惟嗜酒太过。晚年丧明,遂至委废。
李商隐,以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为弘农尉,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儒书,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畚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怒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宣宗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墼谀谑鹆⑴,爬畹略V鹬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圩飨嗌桃,屡启陈情。鄄恢省弘正镇徐州,又徙为掌记书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勰瞬固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使判官。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特操,多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Б终身。
郑畋以书判拔萃,授渭南尉,直史馆事。未行,父亚出桂州,畋随侍左右。大中朝,白敏中、令狐巯膆瘫政十馀年,素与德裕相恶,凡德裕亲旧,多废斥之,畋久不偕于士伍。
张仲方以开成元年五月自华州刺史入为秘书监,外议以郑覃党李德裕,排摈仲方。覃恐涉朋党,因紫宸奏事。覃启曰:「丞郎阙人,臣欲用张仲方」。文宗曰:「中台丞郎,朝廷华选,仲方作牧守无政,安可以丞郎处之」。累加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曲江县伯,邑七百户。二年四月卒。仲方贞确自立,绰有祖风壁种,后为德裕之党摈斥,坎坷而殁,人士悲之。
后唐萧希甫初为庄宗推官,庄宗即位,将以希甫知制诰。时有诏定内宴,枢密使坐宴否,希甫以为不可,由是枢密使张居翰、马绍宏等切齿怒之。宰相豆卢革等亦希旨排斥,乃以希甫为驾部郎中,忽忽不得志。
周李建崇,后唐同光中,为龙武捧玺都指挥使,出为襄、秦、徐、京兆都指挥使。建崇性纯厚,处身任理不能巧宦,以至久滞偏示卑。
刘词,后唐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