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九百六

○总录部 疾疹

夫人肖天地而生,含五行之气,故阴阳不和。神灵不清,则百疾生焉。是故《洪范》谓之六极,墨子记其多方。若繇此而去轩冕之途,绝婚姻之礼,终身沈废,至于短折死者。此乃仲尼兴斯疾之感,卫疾有将壳之恶,良可悲也!

鲁季孙行父秃

晋菘,隧稹。

卫孙良夫跛。

曹公子手偻。

荀偃,卿也,瘅疽生疒易于头瘅疽,恶疮,病目出齐。景公疥,遂┲┲,疾,期而不瘳。

卜商字子,夏夫子弟子哭子而丧其明,卫絷不立,恶疾也絷,卫侯之兄。冉伯牛,鲁人,有疾,孔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褚师声子卫大夫卫侯为灵台于籍圃,与诸大夫饮酒焉,声子袜而登席古者见君解袜。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壳之足有疮疾。左丘明,鲁人失明壳,呕吐也

汉杜钦目「偏盲茂陵杜薪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薪为大冠。杜子夏钦优游不仕,以寿终。

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病,常称疾,丫硬荒焦倬簟。

冯立为东海太守,下湿病Φ,武帝闻之,徙为平原太守。

班伯成帝时为定襄太守,徵道病中风。既至,以侍中、光禄大夫养病。

后汉李通素有消病,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

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从光武至怀病疟,在上前疟发。帝曰:「闻壮士不疟,汉大将军反疟病耶?」

杜笃仕为郡文学掾,以目疾二十馀年不窥京师。魏锺繇有膝疾,位至太傅。

卞兰苦酒消渴疾,位至游击将军、散骑常侍。

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也。太祖闻仪为令士,虽未见,欲以爱女妻之,以问五官将。五官将曰:「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鎏祖」。从之。寻辟仪为掾。到与议论,嘉其才。郎曰:「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乎!」仕为右刺奸。

贾逵为弘农太守,后为太祖丞相主簿。逵前在弘农,与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欲割之。太祖惜逵,恐其不活,教谢主簿:「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逵犹行其意而瘿愈大。

晋杜预患瘿,位至镇南将军。

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位至司徒。

乐广字彦辅,为侍中、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厅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こ顿愈。

裴楷有渴利疾,位至中书令,加侍中。

皇甫谧,字士安。因病,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每委顿不伦。常悲恚,叩刃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谧尝上疏曰:「久瘿笃疾,躯半不任,又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终不仕。

赵孟,字长舒。善清谈。其面有疵黯,诸事不决,皆言当问疵面也。

山玄山,允皆涛之子,玄不仕,允为奉居都尉,并少〔⌒紊醵绦。聪敏过人,武帝闻而欲见之,涛不敢辞,以问于允。允自以÷不肯行。涛以为胜已,乃表曰:「臣二子〔∫司人事,不敢受诏」。

庾衮,字叔褒。州郡交命,皆不降。志入林,虑山中涂眩发,倚岩而坐柱,杖将起,跌坠崖而卒。

谢安,字安石,本能为雒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不能及,或手掩鼻以柚。位至太傅王胡之,字妨淙豕、诠、儆、猩誉。历郡守、侍中、丹阳尹。素有风眩疾,发动甚数,而神明不损。

魏咏之生,而浓魇酥辆,V荽淌贰。

殷仲堪,吏部尚书师之子也。父常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病。积年,仲堪为晋陵太守,衣不解带,执药挥泪,遂眇一目。

习凿齿为桓温荆州别驾,以脚疾,遂废于里巷。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释道安俱舆而至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曰:「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尔」。

宋何尚之为临津令,高祖领征南将军,补府主簿,从政长安,以公事免还都,因患劳病积年,饮妇人乳乃得差。

谢述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除吴郡太守,以疾不之官。

南齐巴陵王宝义为杨州,封晋安王。宝义少有废疾,不堪出入,故帝加除授,仍以始安王遥光代之。转宝义为右将军,领兵置佐,镇石头。

梁周兴嗣为给事中,两手先患风疽。是年又染疠疾,左目盲,高祖抚其手,嗟曰:「斯人也,而有斯疾!」手疏治疽,方以赐之,其见惜如此。任稹S职其才,常言曰:「周兴嗣若无疾,旬日当至御史中丞」。

何点少时常患渴。

陈徐世谱为光禄大夫,寻以疾失明,谢病不朝。后魏李谐为人短小六指,因瘿而学。顺因跛而缓步,因謇而徐言,人言李谐善用三短。

长孙子彦,末年疾发,举体生疮,虽亲戚兄弟以为恶疾。子彦曰:「恶疾如此,难以自明。世无良医,吾其死矣。尝闻恶疾,蝮蛞病s,е不痛,试为求之,当令兄弟知我」。乃于南山得蛞,病R怨,纱ブ痛,楚号叫,俄而肿死。

北齐西河王仁机,生而无骨,不自支持。

李广,字宏基,范阳人也。文宣天保初,欲以为中书郎。遇疾,资产屡空,药石无继。广雅有鉴识,度量宏远,坦平无私,为士流所爱,岁时共赡,遗之赖以自给。竟以疾终。

唐邓玄挺患消渴,人因号为「邓渴」。

封常清细瘦白,类脚短而跛。

卢读谖,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大白山中,以服饵为事。后疾转笃,徙居阳翟之具茨山,著《释疾文》、《五悲》等词,颇有骚人之风,甚为文事所重。读诩、瘸琉舐疒发,不堪其苦,常与亲属执别,遂自投颍水而死。

李洧,正已之从父也。正巳死,其子纳犯宋州,洧以其州归顺,无何背发,疽得稍平,乃大具麋饼饭僧于市,洧乘平肩舆自临其场,市人欢呼,洧惊,疽溃于背而卒。赠左仆射。

汉张沆为翰林学士。沆虽贵疾,出入金马五六年。隐帝末,阳史遇害,翼日,沆方知之,听犹未审,忽问同僚曰:「窃知盗杀史公,其盗获否?」是时心匈惧之次,闻者笑之。

○总录部 禳厌。

天灾流行,历代时有禳,示会之术,往册攸传,盖天因咎,徵之或兴,以厌当而为法。六祈之义,所以号变而徼福。五行之气,所以克胜而迭至,斯乃祝祉禄而求永贞者也。则有识洞几微,艺臻高妙,明《春秋》之祥异,辨《洪范》之徵符,不假命龟,如指诸掌。若乃五材汩乱,六极交作,孽非自构,殃繇外兴。繇是稽考休嘉,式昭康靖,厥应如响,信而有徵。其或命屯数奇,失德逾矩,败类致寇,蹈非速祸,虽罄巫祝之修,其可以救欤!

汉董仲舒为江都相,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祈,止雨反是若闭南门,禁举火,及开北门、水洒人之类是也,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勇之越巫也史失其名武帝时,柏梁灾,勇之曰:「越国有火灾,即复大起宫室以厌胜之」。帝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贾惠,河阳人,为河内掾。邑人息夫躬以宜陵侯就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丘,空也。奸人以为侯家富,常夜守之谓欲盗之,伺其便。惠往过躬教以祝盗。方以桑东南指枝为七画,北斗七星,其上躬夜自被淞⒅型ハ虮倍烦制哒兄缸5粒ɑ蛘谢蛑杆以求福,排祸也)。

后汉郭宪,光武建武七年,为光禄勋,从驾南郊。宪在位,忽回向东北,含酒三水,巽执法奏为不敬。诏问其故,宪对曰:「齐国失火,故以此厌之」。后齐果上火灾,与郊同日。

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郡境大旱。获素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太守鲍昱自往,问何以致雨,获曰:「急罢三部督邮,明府当自北出,到三十里亭,祠雨,可致也」。昱从之,果得大雨。

杨统,章帝时为彭城令。一州大旱,统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太守宗湛使统为郡。求雨,亦即降澍。

樊英,字秀齐,南阳鲁阳人,隐于壶山之阳。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水敕之,乃令记其日客。后从蜀来,云是日大火。有黑阕,浯佣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

郎ダ,北海人。顺帝时,公车徵使对尚书,ダ对曰:「臣窃见去年闰十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右入玉井,数日乃灭。金精之变,责归上司上司,大司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韩诗外传》曰:司马主天,阴阳不调,星辰失度,责之司马,故云责归上司也。宜以五月丙午,遣太尉服干戚,建井耍ǜ声芤,病F莞也。西方主兵,故太尉执持芨,所以厌金气也。井,南方火宿也。鸟隼曰艘,病R曰鹗そ鸸,适榫星之文于硕,建之也。)书玉版之策,引白气之异书,祝辞于玉版也于西郊,责躬求愆,谢咎皇天,消灭妖气,盖以火胜金转灾为福也以五月丙午日,火胜金也

栾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巽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答言:「正旦大失火」。于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

赵彦,琅琊人,少有学术。桓帝时,琅邪贼劳丙与太山贼叔孙无忌攻没琅邪,朝廷以宗资为讨寇中郎将,督州郡兵合讨。彦为陈孤虚之法,以贼屯在莒、莒,有五阳之地,谓城南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并近莒。宜发五阳郡兵,郡名有阳,谓山阳、广阳、汉阳、酉阳、丹阳郡之类。从孤击虚以讨之。资具以状上诏书,遣五阳兵到,彦推遁甲,教以时进兵,一战破贼。

晋郭璞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王导引参已军事,导尝令作卦,璞言:「公有震厄,可命驾西出数十里,得以柏树截断,如身长置寝处,灾可消矣」。导从其言。数日果震,柏木粉碎。桓彝与璞友善,彝每造,或值璞在妇间便入。璞曰:「卿来,它处自可径前,但不可厕上相寻,尔必主客有殃」。彝后因醉诣璞,正逄在厕,掩而观之。见璞蛏砼湎蔚渡,棹螫璞,见彝,抚心大惊曰:「吾每属卿勿来,反更如是,非但祸吾,卿亦不免矣。天实为之,将以谁咎!」璞终婴王敦之祸,彝亦死苏峻之难。

严卿善卜筮,魏序欲东行,卿筮曰:「君慎不可东行,必遭暴害之气,而非劫也」。序不之信。卿曰:「既不必停,宜以禳之,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著船前求索,止得惫肺薨渍咔湓,唬寒闭咭嗍,侨挥毯奁、渖不纯当馀小毒正及六畜辈尔,无所复忧」。序行半路,狗忽然作声甚急,如有人打之者。比视,已死,吐黑血斗馀。其夕,序墅上白鹅数头无故自死,而序家无恙。

淳于智,字叔平,善厌胜之术。高平刘柔夜卧,鼠咬其左手中指以问智。智曰:「是欲杀君而不能,当为君使其反死」。乃以朱书手横腕,文后三寸作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露手以卧。明旦,有大鼠伏死手前,谯人夏侯藻母病困,诣智卜,忽有一狐当门向之嗥,藻布愕,驰见智智曰:「其祸甚急,速君归在狐嗥处,拊心啼哭,令家人惊怪,大小必出,一人不出,哭勿止,然后其祸可救也」。藻还如其言,母亦扶病而出。家人既集,堂屋五间,立然而崩。应詹少亦多病,智乃为符使詹佩之,诵其文,既而皆验,莫能学也。上党鲍瑗家多丧病,贫苦,智乃为卦卦成,曰:「君安宅失宜,故令君困」。君舍东北有大桑树,君径至市,入门数十步,当有一人持荆马鞭者,就买以悬此树。三年当暴得财,瑗承言诣市,果得马鞭,悬之三年。浚井,得钱数十万,铜铁器复二十馀万,于是致赡疾者亦愈。

韩友,字景先。善京费厌胜之术。龙舒长邓林妇病积年,垂死,医巫皆息意。友为筮之,使画作野猪著卧处屏风上,一宿觉隹,于是遂差。舒县廷掾王睦病死,已复魄,友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床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刘世则女病魅积年,巫为攻祷,伐空蒙故城间,得狸鼍数十,病犹不差。友筮之,命作布囊,依女发。时张囊著窗牖间,友闭户作气,若有所驱。斯须之间,见囊大胀如吹,因决败之,女仍大发。友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复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孤毛女,遂差宣城边。洪以四月中旬就友卜家中安否,友曰:「卿家有兵殃,其祸甚重,可伐七十束柴,积于庚地,至七月丁酉放火烧之,咎可消也。不然,其凶难定」。洪即聚柴,至日大风,不敢发火。后为广陵领校,遭母丧归家。其夜,洪逊⒖窠噬绷,阶硬⑸备尽,S猪礁告,二人皆被创,因出亡走。明日,其宗族往收殡亡者,寻索洪数日,于宅前林中得之,已自经死。

玄文,河间人也。宋高祖围慕容超,其尚书令董锐劝超出降,超大怒,系之于狱。于是贺赖卢、公孙五楼为地道出战,王师不利。玄文说高祖曰:「昔赵攻曹嶷,望气者以为渑水带城非可攻手。友若塞五龙口,城必自陷。石季龙从之,而嶷请降。后慕容恪之围屙,枰嗳缰而龛降。降后无几,又震开之。今旧基犹在,可塞之」。高祖从其言,至城中,男女患脚弱病者大半。

南齐顾欢解阴阳书,为数术多效,验病邪者问欢。欢曰:「家中有书否?」曰:「唯有《孝经》」。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自差病者果愈。人问其故,答曰:「善禳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差也」。

梁伯人,方士也。武陵王纪反,举岷、蜀之众由外水而下。湘东王命伯人于长州苑板上画纪形象,亲下铁钉于支体以厌之。

后魏王早明阴阳九宫,明元时丧乱之后,多相杀害,有人诣早,求问胜术,早为设法,令各无咎。由是州里称之。

北齐綦母怀文,以道术知名。东魏时,高祖与周文战于邙山。是时官军旗帜尽赤,西军尽黑。怀文言于高祖曰:「赤火色黑,是水色,水能灭火,不宜以赤对黑。土胜水,宜改为黄」。高祖遂改为黄,所谓河阳幡者也。

斛律羡为幽州道行台仆射,兄光为祖班等诬其谋反,后主诏尽灭其宗族。羡未诛,前忽令其在州诸子自伏护以下五六人,锁颈乘驴出城,合家皆泣送之,至闾,日晚而归。吏民莫不惊异。燕郡守马嗣明,医术之士,为羡所钦爱,乃窃问之,答曰:「须有禳厌」。数日而有此变。

隋萧吉善阴阳算术》。房陵王时为太子,言东宫多鬼鼠妖数见。高祖令吉诣东宫禳邪气,于宣慈殿设神座,有风从艮地鬼门来扫太子座,吉以桃汤苇火驱之,风出宫门而止。又谢土,于未地设坛,为四门,置五帝座。于时至寒,有虾蟆夜从西南来,入门升赤帝座,还从入门而出,行数尺,忽然不见。高祖大异之,赏赐优洽。又上言太子当不安位。时帝阴欲废立,得其言是之。由此每被顾问。

王辅贤,新丰人。房陵王为太子,知皇后遗阳素金,始有废立之意。辅贤曰:「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以铜铁五兵造诸厌胜。又于后园之内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

唐刘王文静,高祖武德二年为户部尚书。其家中妖怪数见,弟文起忧之,遂召巫者于星月之下,披湎蔚段厌胜之法。其爱妾失宠,以状告其兄,妾兄上变,故诛焉。

李抱真,贞元中为昭义军节度使,以久疾为巫祝所惑,请降爵以禳之。章奏凡七上,辞甚切至。德宗难违之,故自检校司空而授仆射。

○总录部 假告

急告宁休,皆假名也。说者云吉曰告,凶曰宁。然而五日一休,始于汉律,一月五急,著于晋令。又若予赐之典,所以优礼大臣取请之文,所以俯从私愿。至乃岁时令节,多遂欢娱。公府馀闲,频得水汇,逦滴人泽,率由旧章。其有省亲故留,移疾当解,或坐稽违之责,或掇避事之尤悉,著于篇,以惩不恪。

汉石庆为丞相,武帝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老四十万。公卿议欲徙流民于边以弥。帝以为庆老谨,不欲与其议,乃赐丞相告归,而案御史大夫以下。

汲黯字长儒,为主爵都尉。多病病且满者三月,武帝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严助为请告。

冯野王,成帝时为琅邪太守。帝长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野王,惧不自安,遂病满三月,赐告,与妻子归杜陵就医药。凤风。御史中丞劾奏:「野王赐告养病而私自便便,安也,持虎符出界归家,奉诏不敬。杜钦时在将军幕府,钦素高野王父子行,能奏记于凤为野王言曰:「窃见今月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谒谒者自白得告也。律吏二千石以上告归宁道,不过行在者,便道之官无辞,不分别予赐予,予告也。赐,赐告也。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省,减也。夫三,最予告令也在官连有三最,则得予告也,病满三月,赐告诏恩也。今告诏恩不得失轻重一之差。又二千石病,赐告得归,有故事,不得去郡,亡著令律施行,无不得去郡之文也。传曰:赏疑从予,所以广恩劝功也疑当赏不当赏则与之疑,厚薄则从厚。罚疑从去,所以慎刑阙难知也疑当罚,不当罚则赦之,疑轻重则从轻。今释令与故事而假不敬之法也释废弃也。假,谓假⒎律而致其罪也,甚违阙疑从去之意,即以二千石守千里之地,任兵马之重,不宜去郡将以制刑为后法者,则野王之罪在未制令前也。刑赏大信,不可不慎」。凤不听,竟免野王郡国二千石。病赐告不得归家,自此始。

后汉许荆,字子张,会稽人。家贫为吏,无有船车。休假,常单步荷担,上下清节称于乡里。

魏李丰,齐王芳时为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⒓彩,碧ㄖ萍猜,百日当解。禄丰病,未满数十日,跞≡萜鹨,愿次匀,缡鞘岁。

王思,正始中为大司农,年老目暗,又少信时有吏,父病笃,近在外舍,自白求假,思疑其不实。发怒曰:「世有思妇病母者,岂此谓乎!」遂不与。假吏父明日死,思无恨意。

晋王尼音夷字孝孙,城阳人也。初为护军府军士,胡毋辅之与琅邪王澄、北地傅畅、中山刘兴[A13C]川荀邃、河东裴遐等持羊酒诣军,门吏疏名呈护军。护军曰:「诸名士持羊酒来,将有以也」。尼时以给府养马,辅之等入尼,遂坐马厩下,与炙羊饮酒,醉饱而去,竟不见护军。护军大惊,即与尼长假,因免为兵。

宋王心炎之,文帝时为秘书郎。父敬宏为会稽郡守,心炎之曾请假还家,未定省,敬宏克日见之,至跞〔还见,假日将尽心。炎之乞求奉辞,敬宏呼前至阁,复不见。

谢灵运为侍中,自以名辈应参时政。王昙首、王华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不表闻,又不请急。文帝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表陈病,赐假东归。

庾炳之为吏部尚书,居选部,请急还家。尚书令史来谘事,一人善弹一人,工歌留与宿,有司举违制奏焉。唐张重光为华州刺史,代宗大历三年,以病抗疏乞还京师医疗,许之。乃遣中使如其第问疾。

严绶为检校司徒、兼太子少傅。穆宗长庆二年四月,御史台奏:「绶疾假满百日合停」。敕:「严绶年位俱高,须加优异,仍依旧秩,未博举停」。

郭金从为右金吾卫将军。长庆二年六月,疾假满百日,帝以仲舅许,未停官。

崔从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文宗太和四年三月甲申,留守崔宏礼奏从请假一百日,准式停官。

梁卢格为侍御史。太祖乾化二年,御史台奏格,先请患假满一百日,准例合停。从之。

后唐卢导为右司郎中,知杂事。明宗天成二年八月,假满百日,奉敕停官。

安重诲为枢密使,天成四年奏:「堂兄应州副使晟卒,请准式,假有司给假一十五日。敕旨:「重诲位重禁庭,日亲机务,与群官之有异,在常式以难拘,宜自初闻日共给七日」。

李遘为司天少监。长兴二年二月戊戌,御史台奏:遘请假满十旬,准前例,合停官」。从之。

王昭诲,为司农少卿。长兴二年七月乙巳,御史台奏,昭诲自寒食请假归镇州洒扫,已满百日,准例停官。敕旨:王昭诲方念继绝,特授殊恩,久别丘园,许归祭奠,虽违假限,宜示优宏,不停见任。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