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部 致政
昔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故七十致仕,谓之礼经。县车之义,垂于载籍,由古道也。商、周之世,施及战国,盖有引年请老,致其官政,保厥休问,流光后裔。汉氏而下公卿,庶尹年耆德,修事立名,遂乃能顾义知止,上封称疾,愿乞骸骨,奉还印绶。或以避远宠势,克念退藏,或以固守名节,惧罹污染,舍去荣爵,式遵典训。而当世之君,曷尝不厚其恩纪,异其礼秩?加之体貌,形于敦奖,所以重老成而厉风俗者焉。
商伊尹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告老归邑,陈德以戒
。既致仕老,终以三公礼葬。
石粑粑来蠓,蛞病9子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公庄公
石粑糈筛ヌ言将立为太子,则宜早定。若不早定州,吁必为祸
」。桓公立,乃老桓公,戴妫之子。老,致仕也
。
祁奚,晋大夫。请老老致仕
韩献子厥晋大夫告老公族。穆子有废疾穆子,韩厥长子,为公族大夫
,将立之代厥为卿
,辞曰:「请立起也起,无忌弟宣子也
。既使宣子,朝遂老韩厥致仕
。
孟轲为齐卿,致为臣而归辞齐卿而归其室也
。
汉石奋,景帝末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豫朝请也
。
周仁,武帝时为郎中令,以先帝臣重之重,谓敬难之
。仁乃病免,以二千石禄归老。
张欧欧,音驱
为御史大夫,老笃请免,武帝宠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家阳陵。
疏广,宣帝时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太子少傅。在位五岁,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移病,谓移书言病也。
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帝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长安东郭门也。祖道,饯行也。供,音一共切。张,音竹,亮切。
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
史丹,字君仲,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帝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病,不损也。
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使光禄勋赐将军黄金五十斤、安车驷马其上。将军印绶,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日薨。
杜延年为御史大夫,是时四夷和,海内平,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宣帝优之,使光禄大夫、持节,赐延年黄金百斤,牛酒加致医药。延年遂称病笃,赐安车驷马,罢就第。
赵充国为后将军,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邴汉哀帝时,以清行徵用,至太中大夫,又徵龚胜为光禄大夫。王莽秉政,胜与汉俱乞骸骨。策曰:「惟元始二年六月庚寅,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耆艾二人以老病罢,太皇太后使谒者仆射策诏之曰:盖闻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所以恭让而不尽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其上子若孙,若同产、同产子一人同产,兄弟也。同产子,即兄弟子也
。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终高年。赐帛及行道舍宿,岁时羊酒、衣衣、踅匀,绾福故事福,涿郡人。昭帝时,以德行徵之京师,赐束帛遣归
,所上子男皆除为郎。于是胜汉遂归老于乡里。
班况,成帝时为左曹、越骑校尉,一女为婕妤,致仕就第,赀累千金。
后汉刘昆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光武时为光禄勋,授皇太子及诸王小侯五十馀人。二十七年,拜骑都尉。三十年,以老乞骸骨,诏赐雒阳第舍,以千石禄终其身。
刘隆,建武中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稷米一斗为中樽,粟米一斗为下樽也
。以列侯奉朝请。
邓彪,章帝时为太尉,清白为百僚式。视事四年,以疾乞骸骨。元和三年,赐策罢,赠钱三十万,在所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又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河南尹遣丞存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郑均,字仲虞。建初六年,公车特徵,再迁尚书。后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因称病笃,帝赐以衣冠。元和初,诏曰:议郎郑均束钒财豆Ъ蠼」。谡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洳坏∑浯途,义锨斛。
刘恺,安帝时为司徒,视事五岁。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有诏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千石禄归养。
胡广,桓帝初为太尉、录尚书事,以病逊位,又拜司空,告老致仕。
周荣,和帝时为山阳太守,以老病乞身,卒于家。
张俭建安初,徵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馀,卒于许下。
魏刘放,文帝时为中书监。时大将军曹爽专事,多变易旧章,叹曰:「吾累世蒙宠,加以豫闻,属⒔褡莶,荒芨ㄥ鍪,笔驴梢宰,受素餐之禄邪!」遂固称疾。诏曰:「君掌机密三十馀年,经营庶事,勋著前朝。暨朕统位,动赖良谋,是以曩者增崇宠章,同之三事。外帅群官,内望谠言,属以年耆疾笃,上还印绶。前后郑重辞旨恳切天地以大顺成德,君子以善恕成仁,重以职事,违夺君志。今听所执赐钱百万,使兼光禄勋、少府,亲策诏君,养疾于第。君其勉进医药,顺神和气,以永无疆之祚」。置舍人官骑,加以日秩肴酒之膳焉。
田豫,明帝时为卫尉,屡乞逊位太传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
吴陈化,大帝时为太常,兼尚书令。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居章安,卒于家。
石伟,字公操,举茂才、贤良、方正,皆不就。景帝即位,特徵伟,累迁至光禄勋。及后主即位,朝政昏乱,伟乃辞老耄痼疾,乞身,就拜光禄大夫。
晋王祥,武帝时为太保,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祥固乞骸骨,诏听以睢陵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禄赐如前。诏曰:「古之致仕,不事王侯。今虽以国公留居京邑,不宜复苦以朝请。其赐几杖,不朝大事皆谘访之」。
王览为宗正卿。顷之,以疾上疏乞骸骨,诏听之,以太中大夫归老。
郑袤,字林叔,在魏为太常、陈留王。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
郑冲为太传,抗表致仕。诏曰:「太传韫德深粹,履行高洁,恬远清虚,确然绝世。艾服王事,六十馀载,忠肃在公,虑不及私,遂应众举,历登三事。仍荷保傅之重,绸缪论道之任,光辅奕世,亮兹天工,迪宣谋猷,弘济大烈,可谓朝之俊老,众所具瞻者也。朕昧于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训,导扬厥蒙,庶赖显德,缉熙有成。而公屡以年高疾笃,致仕告退,惟从公志,则朕孰与谘谋。譬彼涉川,罔知攸济,是用未许,迄于累载。而高让弥笃,至意难违,览其盛指,俾朕怃然。夫功成弗有,上德所隆,成人之美,君子与焉,岂必遂朕凭赖之心,以枉大雅进止之度哉!今听其所执,以寿光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公宜顺精养神,保御太和,以究遐福。其赐几杖不朝。古之哲王,钦祗国老,宪行乞言,以弥缝其阙。若朝有大政,皆就谘之。又赐安车驷马,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疋,床帷簟褥,置舍人六人,官骑二十人。以世子徽为散骑常侍,使常优游定省,禄赐所供,策命仪制,一如旧典,而有加焉。
刘毅,字仲雄,为左仆射。年七十,告老,久之见许,以光禄大夫归第,门施行马。后司徒举毅为清州大中正,尚书以毅悬车致仕,不宜劳以碎务。
傅祗为卫尉,以风疾逊位,就拜常侍,食卿禄秩,赐钱及床帐等。寻加光禄大夫,门施行马。
华表为太常卿。数岁,以老病乞骸骨。诏曰:「表清贞履素,有老成之美。久煌跏戮腹,Х诵付以疾」。固辞,章表恳至,今听如所上。以为太中大夫,赐钱二十万,床帐褥席,禄赐与卿同,门施行马。
刘宴为太傅,惠帝太安初匾岳喜⊙肺淮、桶、渤垫崧砬、百万,以侯就第。
罗含字君章。穆帝升平中,南郡公桓遇引为郎中令。后徵为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
王述为散骑常侍、尚书令,于西海公。太和二年,以年迫悬车,上疏乞骸骨,曰:「臣曾祖父魏司空昶白笺于文皇帝曰:昔与南阳宗世林共为东宫官属,世林少得好名,州里瞻敬。及其年老,汲汲自励,恐见废弃,时人或共笑之。若天假其寿,致仕之年,不为此公婆娑之事。情旨慷慨,深所鄙薄。虽是笺书,乃实训诫。臣忝端右,而以疾患礼敬废替,犹谓可有差理,日复一日,而年衰疾痼,永无复瞻华幄之期。乞奉先诫,归老邱园」。不许,述竟不起。
宋臧寿为太常,武帝永初三年致仕,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范泰,少帝时为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景平中,以常侍致仕,解国子祭酒。
傅隆为太常致仕,拜光禄大夫,归老在家。文帝元嘉三年,轻舟游东阳,任意行止,不关朝廷。有司劾奏之,帝不问也。
颜延之,文帝时为太常,表求致仕,曰:「臣闻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言其末路之难也。愚心尝谓为虚方,今乃知其信臣,人薄宠厚,宿尘国恩,而雪效无从,荣牒增广,历尽身⼵。招坦、俅嗡淙,菰赜型慷,妨秽滋积,早欲启请馀榔,帘牺蠊砝,系时制行及,归慕无馀。是以腆冒愆非,简息干黩,耗歇难支,质用有限。自去夏侵暑,此秋节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手足冷Φ,左脾尤甚。素不能食,顷向减半本,犹赖服食,比倦悸远晚,年疾所摧,愿景引日。臣班叨有卿,生户封典,肃祗朝校,尚恧匪任,而陵庙众事有以疾怠,宫府觐慰转阙,躬亲息庸微,过宰近邑,同泽爰降,实加将监。臣乞解所职,随就药养。伏愿圣慈,特垂矜许。禀恩明世,负执冥暮,仰叩端闱,上恋闼极」。不许。明年,乃致仕。
南齐虞玩之,会稽馀姚人。武帝时,为黄门郎。以久官年老,上表告退曰:「臣闻负重致远,力穷则止,竭诚事君,智尽必倾,理固然也。四十仕进,七十悬车,壮则驱驰,老宜休息。臣生于宋,老于齐,世历三代,朝市再易。臣以宋元嘉二十八年为王府行佐,于兹三十年矣。自顷以来,衰耗渐笃。为性不懒惰,而倦怠顿来,耳目失聪明,而聋瞢转积,脚不支身,喘不绪气,景刻不推,朝昼不保大功,兄弟四十有二人,通塞寿夭,唯臣独存。朝露末光,宁堪长久?且知足不辱,臣已足矣。禀命饥寒,不求富贵,铜山由命,臣何恨焉?久甘之矣,直道事人,不免缧绁,属遇圣明,知其非罪,臣之幸厚矣。授命于道消之辰,效节于百揆之日,臣忠之效也。庆隆于文明之初,荷泽于天飞之运,臣命之偶也,不谋巧官而位至九卿。德惭李陵而忝居门下,尧舜无穷,臣亦通矣。年过六十,不为夭矣。荣期之三乐,东平之一善,臣俱尽之矣。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未尝厌屈于勋权,畏溺于狐鼠。臣立身之本,于斯不亏。在其壮也,当官不让,及其衰矣,毫露靡因。伏愿慈临,赐臣骸骨,非为希高慕古,爱好林泉,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风树之感,夙自缠心。庶天假其辰,得二三年间,扫守邱墓,以此归全,始终之报遂矣」。诏从之。
梁范述曾,仕齐为永嘉太守。东昏时,拜中散大夫,还乡里。高祖践祚,乃轻舟诣阙,仍辞还东。
夏侯详,为光禄大夫、侍中。天监二年,年七十,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位特进。
后魏寇赞,太武时为南雍州刺史。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许之。
罗结为长秋卿,年一百一十,诏听归老,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筑城即号曰罗侯城。朝廷每有大事,骑马询访焉。
高允为中书令,献文初以老疾,频上表乞骸骨,诏不许。于是乃著《告老诗》。又兼太常。迁中书监、怀州刺史。至孝文太和二年,又以老乞还乡里,十馀章上,帝卒不听许,遂以疾苦告归。其年,诏以安车徵允,敕州郡发遣。至都,拜镇军大将军,领中秘书事,固辞,不许,扶引就内,改定皇诏。
毕众敬,孝文时为兖州刺史,徵还京师。以笃老乞还桑梓,朝廷许之。众敬临还,献真珠纤木,咭装剑一口,刺虎矛一枚、仙人文绫一百疋。文明太后与帝引见于皇信堂,赐以酒馔车一乘、马三匹、绢二百疋,劳遣之。
尉元为司徒,频表以年老乞身。诏曰:「元年尊识远,屡表告退。朕以公秉德清挹,体怀平隐,仁雅渊广,谋猷是仗。方委之以政,用康亿兆,故频文累札,仍违冲志。而谦光逾固,三请弥切,若不屈从高谟,复何以成其美德也?已许其致仕,主者可出表付外,如礼申遂」。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
源贺为侍中、太尉,以年老辞位,诏不许。后又上书称病笃,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朝有大议,皆就询访。游明根为大鸿胪卿,以年逾七十,表求致仕,诏不许。频表固请,乃诏曰:「明根风度清粹,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故抑其高蹈之操,至于再三,表请殷勤,不容违夺,便已许其告谢,可出前后表付外,依礼施行」。引明根入见,帝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历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老,履道不渝。是以鸶镏始委以礼任,迟能迁德,匡赞于朕。然高尚悠邈,便尔言归,君臣之礼,于斯而毕,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致仕,典礼所称,位隆固辞,贤者达节。但季俗陵迟,斯道弗继。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魏以来,首振颓俗,进可以光我朝化,退可以荣慰私门」。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恋主,不胜悲塞因。
泣不自胜,帝命令进,言别殷勤,仍为流涕。
尔朱代勤为肆州刺史,赐爵梁郡公。以老致仕,岁赐帛百疋以为常。
高闾,宣武时为太常卿,累表逊位。诏曰:「闾贞辉缥湃,逖潘刂出纳清华,朝之隽老。以年及致仕,固求辞任,宜听解宗伯,遂安车之礼。特加优授,崇老成之秩,可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使散骑常侍、兼吏部尚书邢峦就家拜授。及辞,引见于东堂,赐以食肴羞,访之大政。以其先朝儒旧,告老求归。帝为之流涕。诏曰:「闾历官六朝,著勋五纪,年礼政辞,义光进退,归轩首路,感怅兼怀。安驷ぷ金,汉世荣贶。可赐安车、几杖、舆马、缯采、衣服、布帛,事从丰厚,百寮饯之,犹昔群公之祖二疏也」。闾进陟北邙,山望阙表,以示恋慕之诚。
杨椿,庄帝时为太保、侍中,每辞逊,不许。上书频请归老。诏曰:「椿国之老成,方所尊尚,遽以高年,愿言致仕。顾怀旧德,是以未从。但告谒频顿,辞理弥固。以兹难夺,又所重违,今便允其雅志。可服侍中朝服,赐服一具、衣一袭、八尺床帷几杖,不朝乘安车,驾驷马扶传。诏二人,仰所在郡县,时以礼存问安否,方乖询访,良用抚然。椿奉诏于华林园,帝下御座,执椿手流涕曰:「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今四方未宁,理须谘访。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既难相违,深用凄怆」。椿亦垤び拜,庄帝亲执不听。于是赐以绢布,给羽林卫送,群公百寮饯于城西张方桥。行路观者,莫不称叹。
邢邵出帝时为散骑常侍,以卫将军、国子祭酒还乡,诏所在特给兵力五人,并令岁一入朝,以备顾问。
东魏常景为秘书监、仪同三司。孝静、武定时,以老疾去官。诏曰:「几杖为礼,安车致养,敬齿尊贤,其来尚矣。景艺业该通,文史渊洽,年弥五纪,历事三京,禄俸无馀,家徒壁立,宜从哀恤,以旌元老。可特给右光禄事,力终其身」。
后周寇隽,初仕西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大统末,以年老乞骸骨,文帝弗许。遂疾笃,不复朝觐。
孟信为太子少师,后迁太子太傅,儒者荣之。特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辞老请退,文帝不夺其志,赐车马、几杖、衣服、床帐。卒于家。赠冀州刺史,谥曰戴。
库狄峙,文帝时自宜州刺史入为太子少师,以年老乞骸骨,诏许之。
樊深为县伯中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建德初,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议,常召问焉。
蒋钭址锲,鸷锰糊男象之学。保定中,为太中大夫,以年老请致仕,诏许之,加定州刺史。卒于家。
张羡为司城中大夫,为当时所重,后以年老,致仕于家。
乐逊为遂伯中大夫。天和中,逊以年在悬车,上表致仕,优诏不许。于是赐以粟帛及钱等,授湖州刺史。后除汾阴郡守。逊以老病固辞,诏许之,乃改授东扬州刺史,仍赐安车衣服及奴婢等,又于本郡赐田十顷,儒者以为荣。
隋李穆高祖开皇中为太师,乃上表乞骸骨。诏曰:「朕方临寓内,方籍嘉猷,养老乞言,实怀虚想。七十致仕,本为常人。至若吕尚以期顺佐周,张苍以华皓相汉,高才命世,不拘常礼,迟得此心,留情规训。公年既耆旧,筋力难烦,今勒所司,敬蠲朝集。如有大事,须共谋议,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周摇为幽州总管,六载,徙为寿州。初自以年老乞骸骨,高祖召之,既引见,劳之曰:「公积行累仁,历仕三代,克终富贵,保兹遐寿,良足善也」。赐坐褥,归于第。岁馀,终于家。
杜台卿为著作郎,岁馀,以年老致仕,诏许之,特优其礼,终身给禄。
赵芬为蒲州刺史,上表乞骸骨,徵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
贺若谊为灵州刺史。数岁,上表乞骸骨,诏许之。
公孙景茂,河间府阜城人。开皇末,为道州刺史,以年老致仕。
崔仲方,炀帝大业中为信都太守,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
敬肃为颍川郡丞。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
唐李纲,高祖武德中为太子少保,后数载,复乞骸骨,优诏许之。
杨恭仁为雒州都督。太宗贞观七年正月戊申,诏曰:「尊贤尚德,义存致治,高秩厚礼,允属勋庸。左光禄大夫、行扬州大都督长史、观国公恭仁,识宇凝正,风度夷简,器惟瑚琏,望重缙绅,历官有声,岁寒若一。而志在虚静,固求闲任,辞理恳至,确乎难夺,宜成其美,加兹宠命,可特进」。时恭仁以疾乞骸骨,故有此授。
虞世南自太宗即位,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年已衰老,抗表乞骸骨,不许。后为秘书监。贞观十二年,表请致仕,优制许之,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禄赐防ト,并同京官职事。
李靖为右仆射,以足疾上表乞骸骨,言甚恳至。太宗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曰:「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不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亦欲以公为一代楷模」。乃下优诏,加授特进,听在第摄养赐物千迳谐寺,砹狡ヂ淮凸官府佐,并依旧给。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寻赐靖灵寿杖,助足疾也。
李客师为右武卫将军,以年老致仕,退居昆明之别业。
柏季纂为司农卿,以年老屡乞骸骨,不许。久之,拜虞州刺史,又表自陈羸老,因听,以本禄归于家。
窦卢宽为左卫大将军、陈县公,以年老致仕,改封苪国公。
刘宏基为卫尉卿,以年老乞骸骨,拜辅国大将军,朝朔望,禄赐同于职事。
张俊裔为睦州刺史,因入朝乞骸骨,太宗召问曰:「朕与卿刺史资以自养,何谓即求致仕?」张对曰:「年老筋力不逮,望得还私第」。时见阙庭,太宗曰:「卿气力犹强,欲何官也?」张陈谢不敢。太宗曰:「朕昔从卿读书,卿今日从朕求官,但言所欲,不相违也」。时国子祭酒缺,张奏言之,因授国子祭酒。俄迁散骑常侍。又请致仕,许之,加金紫光禄大夫,听朝朔望。
尉迟敬德为幌亩州都督,后抗表乞骸骨,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太宗征高丽,为左一马军总管。从破高丽于驻跸山。军还,依旧致仕。敬德末年,笃信神仙,方飞金东金石服食,隳阜鄞,┲池台,崇食希绮罗。常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
李百药为宗正卿,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宴赏,以舒平生之志。
鲜于绍自降州刺史除同州刺史,高宗特召见慰勉之。绍辞曰:「臣今年八十五,视听昏耄,岂可妄叨荣宠,自贻罪谴?乞许臣致仕」。高宗曰:「卿气力尚强,可且为我捡校」。绍固辞,竟许之。
卢承庆为刑部尚书、总章中,以年老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
刘仁轨为右相,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听朝朔望。
李刮司空、平定高丽回,以疾谢职,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
许敬宗,咸亨中为太子少师。请致仕,许之,加授特进,仍令朔望朝参,如其气力能来,勿拘朔望之制。
李义琰,永淳中为中书侍郎、中书门下三品,以足疾乞骸骨,诏许之。及将归东都田里公卿已下祖饯于通化门外,时人比汉之二疏。
韦思谦,则天垂拱中为纳言,以年老致仕,许之。
王及善,垂拱中为春官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以老病请致仕,加授光禄大夫。
朱敬则,长安中为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老疾请致仕,许之。
姚长安中,为冬官尚书,仍西京留守。累表乞骸骨,听许致仕。
薛元超,中宗嗣圣初为中书令,以疾致仕,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张仁愿,睿宗景愠跷朔方总管,以年老致仕,特给全禄俸。又拜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依旧致仕。
李日知,玄宗先天中知,以刑部尚书罢知政事。频乞骸骨,请致仕,许之。
元怀景,为工部尚书。开元中,诏曰:「怀景朝廷旧德,光阴迟暮,宜听致仕,遂其顺摄」。
卢怀慎为黄门监,称疾辞职。诏曰:「留侯多病,汉皇许其顺养。吕蒙未瘳,吴主因而惨戚。此则古之义也。捡校吏部尚书、黄门监卢怀慎,大才宏识,资忠履信,学穷坟典,言纬邦国,朕之系赖,人所具瞻。顷者忘身犬旬,公积劳为病,竭诚抗表,固辞在职。方欲省其谋虑,专于导引,且凭针艾之术,副朕盐梅之期,听以去官,许其养疾。
苏向为太子宾客、捡校詹事,以年老致仕。
薛讷为朔方军大总管,沈勇寡言,临大敌而益壮,以年老特听致仕。
张廷忠陨俑,监为太子詹事,康子元以前太子左庶子、集贤殿侍讲为秘书监,并致仕,敦旧恩也。
张说以前尚书左丞相致仕,修国史,兼集贤院学士俸料等并依右丞相给。
宋肝尚书右丞相,以年老累上表曰:「臣闻力不足者,老则更衰,心无主者,疾而尤废。臣昔闻其语,今验诸身,况且兼之,何能为也。臣自拔迹幽介,钦属圣明,才不逮人,艺非经国。复以久承驱策,历参试用,命偶时来,荣因岁积,遂得再升台座,三入蒙司,进阶开府,增封本郡,所更中外,已紊彝章。洎居端揆,左叨名职。何者?丞相官师之长,任重昔时。愚臣衰朽之馀,用惭佗日。位则逾盛,人则浸微。尽知其然,何居而可。顷所以人黾人免为政,苍黄不言,实怀覆载之德,冀竭涓尘之效。今积羸成惫,沈痼莫瘳,耳目更昏,手足多废,顾将殒越,宁遂宿心。安可以苟犬旬大名,仍尸重禄,且留章绶,不上阙庭,议刑此乖,礼法何设!伏惟陛下审能以授,为官而择,察臣之恳辞,矜臣之不逮,使得罢归私第,养疾衡门,上弭官谤,下知死所,则归全之望,获在愚臣。养老之恩,成于圣代。日暮途远,天高听卑,瞻望轩墀,伏增感恋。谨奉表陈乞。手诏许之,仍令全给俸禄,改送斯槎都私第,屏绝人事,以就医药。
赵钋湮华州刺史,以年老,累表陈乞,优诏许之。除国子祭酒致仕。
卢从愿为太子宾客,以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致仕,给全俸禄。
孟温为太子宾客,以年齿衰暮,表求辞秩,诏许之。除礼部尚书致仕,全给俸禄。
萧嵩为青州刺史,请老,以太子太师归第。常于林园植果,合药修炼,优游闲养,不交人事,自赡十有馀年,信安郡王颂毂χ形,太子少师以年老听致。仕张守节为太子右谕德、集贤院侍制。肃宗上元初,乞骸骨,辞职还乡,以[A13C]王傅致仕。赐手诏曰:「卿父子相从,大膺儒术,既精且博,其道可师。出入禁庭,勤劳侍读,岁月滋久,弘益颇多。今以暮年,俾令致仕,仍加子职,用资孝养」。兼赐紫金鱼袋,赐绢三百疋,儒者为荣苗。晋卿为侍中、太保。代宗广德中,罢知政事,又诏以太保致仕。
邱为德宗建中年为太子右庶子,以左散骑常侍致给俸禄之半为苏州嘉兴人。年已八十馀,而继母尚无恙,累表请致仕归养。辞日,特赐金紫之服以宠之后为丁母丧,苏州疑所给,请于观察使韩晃,晃以为授官致仕,本不理务,特令给禄,以惠养老臣也,不在丧为异命,仍旧给之。惟春秋二时羊酒之直则不给,程式无文,见充折衷。
穆宁建中年,为秘书少监,强毅不能事权贵,多辞病居家。德宗居奉天,宁诣行在,改右庶子。车驾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后就拜秘书监致仕。
李涵,贞元中为左散骑常侍,以尚书右仆射致仕。涵,高平王道立曾孙也。简素恭慎,有名宗室。
孔述睿为右庶子、史馆修撰,以疾上表请罢官,德宗不许,诏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述睿再三上表恳让,遂改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许其致仕。
马炫为刑部侍郎,以老病陈请,除兵部尚书致仕。
萧昕为太子少传,兼礼部尚书,以工部尚书致仕。
韦建以前太子少詹事为秘书监致仕。
嗣郢王藻,为左千中大将军,以太子宾客致仕。
却高卿,为左庶子、集贤学士,以年老乞身,表三上,除太子詹事致仕,复辞东归。德宗召见,屡加褒叹,赐以金紫。公卿大夫皆撰《诗序》,出祖于都门,缙绅以为美谈。
薛萃为浙西观察使,以左散骑常侍致仕。时有年过,悬车而不知止者,唯萃年至而无疾。请告,角巾、东雒时甚高之。
关播为刑部尚书,迁兵部。播固辞疾,请罢官,改太子少师致仕。
韦伦为太子少保,以年逾七十,恳上表请罢官,改太子少师致仕。
归崇敬为散骑常侍、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累表辞,以年老乞骸骨,改兵部尚书致仕。
崔芊为左赞善大夫、太子侍直。累乞还山,以太子左谕德致仕,放还山。
张万福为右金吾将军,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万福典九郡,皆有惠爱。年九十,禄食七十馀年,未尝一日病。孔以尚书左丞累表请老,诏以礼部尚书致仕,优诏褒美,仍令所司岁致羊酒,如汉礼徵士故事。
韩章,宪宗元和中为工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
高郢为兵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初,郢再表乞骸骨,不许。又上言曰:「臣闻劳生佚老,天理自然,蠕动撤扇,杖虢韵⒆,苑枪庇碇,守经据古。赵喜之正身匪懈,韩暨之志节高洁,山涛之道德模表,纵过常期,讵为贪冒。其有当仁不让,急病忘身,岂止君命,犹宜自举,故以魏待秦师唐睢请约车西,说汉谋边,将充国对,无逾老臣。臣郢下才,久辱高位」。由是得请。
杜佑为司徒、平章事,累致仕,不许。居数岁,乞骸骨表,上乃以太保致仕。制曰:「宣力济时,为臣之懿躅。辞荣告老,行已之高风。况乎任重公台,义深翼赞,秉冲让之志,坚金石之诚。敦谕既勤,所执弥固,则当遂其衷恳,进以崇名。尚请优贤,斯王化之本也。金紫光禄大夫、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崇文馆大学士、充太清宫使、上柱国、岐国公、食邑三千户杜佑,岩廊上材,邦国茂器,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谋猷彰乎事业。博闻强学,知历代沿革之宜。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由是再司邦用,累历藩方,出总戎麾,入和鼎实,聿膺重寄,历事先朝,左右朕躬,夙夜匪懈,命以诏册。登之上公,肃恭在庭,华涑雄妥,瓤晌焦之,元老人之具瞻者也。朕缵承丕业,思弘景化,选劳求旧,期致时雍。方申引翼之仪,遽抗悬车之请。而又固辞年疾,乞就休闲。已而复来星勇疟,溆胁豢梢,至加霉⑷。挥牢┕畔日芡蹙臣之际,臣有耆艾以求其退,君有优赐,以犬旬其情。乃辍邓禹敷教之功,仍增王祥辅导之秩,俾养浩然之气,安于敬止之乡。庶乎顺神保和,永绥福履,仍加阶级,以厚宠章,其惟敬哉,兹谓全致。可光禄大夫、太保致仕,宜朝朔望」。是日,帝遣中使就佑宅宣赐绢五百疋、钱五百贯。
范希朝为河东节度等使、太原尹、北都留守,率师讨镇州无功。既耄且病,事不治,除左龙武军统军,以太子太保致仕。
阎济美为秘书监,穆宗长庆中,以年逾悬车,上表陈乞,授工部尚书致仕。后以恩例进太子少傅,致仕如前。
李夷简为淮南节度使,疾告老,朝廷以未及悬车,不之许。夷简坚请凡四表,乃以右仆射兼太子少师,仍许分司东都,盖遂其志也。
杨于陵为捡校右仆射,兼太子太傅。文宗太和初,以尚书左仆射致仕,俸料仍全给,于陵上表让全给俸料,许之。
萧人免为捡校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太和五年,表请致仕。诏曰:「人免代炳台,曜躬茂天爵,文可以经纬邦俗,行可以感通神祗。夷澹粹和,精深敏直,以忠谠侍从于宪祖,以器能弼谐于穆宗。皋陶陈九德之谟,杨震有四知之慎,进退由道,周旋令名。近以师傅之重,畴于旧德,俾从优礼,冀保顺贞。而抗疏辞疾,勇退知止,常亦敦谕,确乎难夺,遂兹牢让,厚我时风。俾进秩于端寮,仍加荣于贵绶,叠示光宠,式彰名臣。于戏!昔干木偃息,犹藩魏君,子房啬神,亦扶汉嗣,无使二哲专美于前,始终懿图,敬服休命。可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致仕」。八年十一月庚戌,以尚书左仆射致仕萧人免为太子太傅。人免自相位,求罢优游闳。帝以师傅官重,因以命之。十二月甲申,诏曰:「不待年而来,谢于理身之道,则至矣,其如朝廷之望何!银青光禄大夫、新授太子太傅、上柱国、袭徐国公萧人免。朕以肇建元良,精求师傅,遐想汉朝故事。韦元成、石庆并当时名德,咸为此官。兼以元子幼冲,慎于教诫,欲以累汝,发明古今,冀忠孝之道,日闻于耳。特辍左右,至于林庐,闻尔高蹈胰黄辆进趣,远遣令弟,还吾诏书。天爵自优,冥鸿方远,不转之意,坚然若山,循省来章,致烦为愧。终以望之之秩,遂其疏广之心。励俗激贪,所补多矣。目益于政,寄声以闻,亦有望于旧臣也。可太子太傅致仕」。
裴向为大理卿,宰相遵庆之子,本以名相子,以学行自饬,谨守其门风,历官多有爱利及人。太和中,以年过致仕,朝廷优异,乃以吏部尚书致仕于新昌里第。薛平为河中节度捡校司徒,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
钱徽为华州刺史,周岁告老,遂以吏部尚书致仕。
李逢吉捡校司徒、兼尚书左仆射,以守司徒致仕。
卢绍为工部尚书、兼太子少保,以年耆乞骸,授太子太保,致仕。兄渥,亦以重德告老家于华阴,绍与渥遨游林泉。陶乐度岁,子弟皆显达,辞禄归养,时人荣之。郑居中以中书舍人致仕。居中少有时名,弘独清贞,晚年尤薄名利,以疾辞官,恣游名山,一日搦管为诗,才书五字,曰:「闵接我驯橹接淘谑,直屎龆榈囟终。梁」葛从周」。以前泰宁军节度使除捡校司徒兼左金吾上将军致仕,从周病风,不任朝谒故也。
韦震,唐末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以病妒,靥子太保致仕。太祖受禅,改太子太傅。
裴迪,唐末太常卿。受禅之岁,拜尚书右仆射。后一年,上章告老,为司空致仕。
张策,开平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中风于私第,太祖命使宣问,翌日,除刑部尚书致仕。
后唐薛廷质、肆何礼部尚书。同光初,庄宗平定河南,以年老除太子少师致仕。
贾馥为鸿胪少卿,年才七十,上表请致仕,许之,乃以鸿胪卿致仕,赐紫金鱼袋,遂归镇州。结茅斋于别墅,自课儿孙耕牧为事。
李德休为吏部侍郎、权知左丞,未几,乃上章乞致仕,从之。以礼部尚书致仕。
孔邈为谏议大夫,以年老致仕。
张贻范,为蜀中书令、右金吾卫使。明宗天成初,除兵部尚书致仕。
赵仁贞,天成初,以右骁卫将军除大将军致仕。
郑珏为相,以老病耳疾,不任中书事,四上章请老,明宗惜之,久而方允,乃授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致仕,仍赐郑州庄一区。天成四年二月,明宗自汴还京,珏庄在圃田,赐钱二十万。
马溉以前代州刺史除左卫上将军致仕。
苗嘁郧敖作监、内作使、守光禄卿致仕。
戴思远以前洋州节度使除守太子少保致仕。
孔我郧昂友艚诙仁,辜媸讨星肜铣,太子太师致仕。
任圜为太子少保,表请致仕,敕宜以本官致仕,兼许寻医。
范约为右监门卫将军,除左骁卫大将军致仕。
裴思礼以前蓬州刺史除右千牛卫大将军致仕。
赵光逢以司徒除太保致仕,仍封齐国公。
符习以太子太师致仕。习家素贫,求归田里,许之,乃归招庆县。时其子令谦为赵州刺史,习飞鹰痛,饮私游,田里不集朋徒,不过郡邑,如此累年。
安重霸,长兴中,虢州刺史,除监门卫上将军致仕。
萧蘧,长兴中,太子宾客,除户部尚书致仕。
李斌,以前代州刺史除左骁卫将军致仕。
李光宪以太子宾客除礼部尚书致仕。
贾知瑜以前辽州刺史除骁卫大将军致仕。
梁使κ以前邓州节度使除太子少师致仕,目病也。晋王建立,后唐长兴中,以泽潞节度使除太傅致仕秘。宏遇真定中山人琼之父也,善射,历本军偏校。后唐庄宗兼有其地,命为爪牙,从战河上有功,累官至庆州刺史。后年老求退,终于家。
尹玉羽,后唐清泰中,为光禄少卿。退归秦中朝,宰臣张延朗手书而召,高卧不从,谓人曰:「庶孽代宗,不可仕也」。及高祖入雒,即受诏而来,以所著《自然经》五卷贡之,且告其老。即日玺书褒美,颂其器币,授少府监致仕,月给俸钱三万及冬春二时服。
陈元,为太府卿。高祖天福中,以耄期上表求退,以光禄卿致仕,卒于晋阳。
朱汉宾,初仕后唐明宗长兴二年七月,以前建雄军节度使除太子少保致仕。汉宾与安重诲连婚姻,由是连领节镇,及重诲伏诛,乃请致仕,非其志也。高祖即位,为二潞州、平阳节度使,旧有风Φ,乃上表求退,朝廷允之,以太子少保致仕。汉宾还雒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雒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惑,细杪掮踩,找宰杂檠,彼天和保其馀齿,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
张行求,天福中以前沂州刺史除右监门卫上将军致仕。
裴┪,工部尚书,以耄年乞骸,加右仆射致仕,西归京洛,逍遥自娱。
梁文矩,天福二年七月,以太子少保表求致政。敕曰:「昔魏舒人之领袖,以二揆而解官。刘匕钪宗模,自三公而逊位。所以审去就之常分,保始终之令图,成功退身,尽善尽美。太子少保梁文矩为仁由已以道事君烈。士犬旬名,久输忠于象阙。达人知足,坚请老于菟裘。东路角巾,南窗羽扇。尔思高致,朕实喜之。进登保傅之班,永显君臣之义。可太子太保致仕」。
汉卢撰。高祖乾讨形,右散骑常侍撰,患风Φ,难于拜起。每致拜一坐,再至班列,中有多口而笑之者,谓诸御史曰:「此而不弹会,当于稠人广众之中辱之。主上若问,即以不供职为奏」。撰闻,惧而上章,乃除户部侍郎致仕。
周颜衍,晋开运中,自御史中丞求假侍养,以户部侍郎得请归于汶上。太祖广顺初,徵拜兵部侍郎,俄入为端明殿学士。自王俊贬官之后,授吏部侍郎,解职。至是累表乞骸,帝勉而从之。寻退,老于东平,簪绶送之,祖帐相望,时论美之。
安审晖,太祖广顺中为邢州节度使。居无何,目疾暴作,上章请代,归于京师,养疾累年,拜太子太师,封鲁国公,致仕。
白文珂,广顺末以前西京留守兼中书令,除太子太师致仕,进封韩国公。汉开创,文珂时为河东节度副使,累历藩镇,从太祖讨蒲、潼,至是,三上章告老,故以国公宫师宠之。
宋彦筠汉乾潭年,自鼓节度使上章乞致仕为僧,不允。至世宗显德元年八月,以太子少师、郧国公改太子太师致仕,以其仕退而从其志也。世宗曰:「白文珂、宋彦筠皆耆年旧勋,拜章请老,非唯知其止足,抑亦励其贪竞,朕每伫想,亦甚多之。今宜各赐茶药钱帛,仍遣使就加抚问」。宰相范质对曰:「贵老念勋,古存盛典,窃惟近世废之久矣,陛下复能行之,实为国家美事。
陈晖显德三年十二月,以前原州刺史为左卫大将军致仕,以晖武士,引年休退,故优其环拱之秩以宠之。
司徒诩,显德末,以太卿致仕。帝以雅乐沦废,议欲恢复正声。诩年老多病,不能莅事,故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