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八百二十三

○总录部 清谈

傅曰:「言谈者,身之文。老子曰:善言无瑕,言媚恕H,艉退衬诨,辞气清越,振金玉而条畅,去枝叶之扶疏。抵掌开谈,应机晤对,深造至理,焕发仁声,析群言之微妙,为时辈之倾仰。扣之不竭,听者忘倦。斯皆修食希雅调,敷述精义,婉而成章,著为令誉者也。江左相尚,流风最盛,非夫识度冲远,议论典正,洞协名理,作世模范者,则无取焉。

后汉孔曜止绪,陈留人。能清谈,尚论嘘枯吹生。后为豫州刺史。

魏荀粲,字奉倩,颍川颍阴人也。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一家骑驿。顷之,粲与嘏善,夏侯玄亦亲,尝谓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胜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馀者邪?」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独济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

管辂,字公明。冀州刺史裴徽檄召为文学从事。一相见,清论终日,不觉罢倦。天时炎热,移床在庭前树下,乃至鸡向,晨然后出。

王弼,字辅嗣。少好学。时淮南人刘淘善论纵横,为当时所推。每与弼语,尝屈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识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焉,而老子申之,无己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尝言无所不足。寻亦为傅嘏所知」。于时,何晏为吏部尚书,甚奇,弼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卒于尚书郎。

爰俞字世都,清真贵素,辩于论议,采公孙龙之辞,以谈微理。少有能名,辟太尉府,稍历显位。

晋裴遐善言玄理,音辞清畅,冷然若琴瑟。尝与河南郭象谈论,一坐嗟服。为东海王越主簿。

郭象,少有才理,好庄老,能清言。太尉王衍每言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卒于东海王太傅主簿裴咦旨,狙謇止,愠⒂臊咔,逖杂以理服之,而叽锹鄯岵,┕阈Χ不言,时人谓呶言谈之林薮后为尚书仆射、侍中,为贾后所害。

胡母辅之,字彦国。少擅高名王澄。尝语人曰:「彦国吐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后进领袖也」。后为杨武军、湘州刺史。

王济,字武子。为侍中,每侍见,未尝不谘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顺,朝臣莫能尚焉。

王戎善发谈,端赏其顺朝贤。尝上已禊雒,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呗矍,把酝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箸」。其为识鉴者,所赏如此。后为司徒。

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尝自比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好善玄言,惟说《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道,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后为太尉,与石勒战败遇害。

乐广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折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裴楷尝引广共谈,自夕申旦,雅相钦挹叹曰:「我所不如也」。尚书令卫铣之耆旧,逮与魏正始中诸名士谈论,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尝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阄矶、见青天也」。王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已之烦」。其为识者。所叹美如此。后至尚书令。

阮瞻,字千里。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辨,辞不足而旨有馀。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谓「三语掾」。

阮修,字宣子。好《易》《老》,善清言。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衍曰:「吾亦闻之,但未知其峻局处何如」。及与修谈,言寡而旨畅,衍乃叹服焉。后为太子洗马,被害。

卫魏醚孕理,其后多病,体羸毋尝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琊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窝轧跞√鞠⒕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翁傅榔阶泳倒,谢鲲先雅重蜗膆」。欣然言论弥日。王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为太子洗马,卒。

祖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后除光禄大夫。

潘京,荆州人。举秀才,到雒,尚书令乐广与京同舟,共谈累日,深叹其才,谓京曰:「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京感其言,遂勤学不倦。时武陵太守戴昌亦善谈论,与京共谈京假借之。昌以为不如已,笑而遣之,令过其子若思。京方极其言论。昌窃听之,乃叹服曰:「才不可假」。遂父子俱屈焉。

孙盛,字安国。博学善言名理。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盛尝诣浩谈论,对食旧,掷麈尾毛,悉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

却超有重名,时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风流胜贵,莫不崇敬意,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而遁尝重超,以一时之隽,甚相知赏。后为司徒左长史。

殷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论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后至中军将军。

谢安,字安石。弱冠诣王颓逖。粤季眉热妥有拊,唬合蚩秃、稳鞜、笕他驮唬捍,丝威峻疚,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虚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后至太保,赠太傅。

张凭有志气,为乡闾所称。举孝廉,负其才,自谓必参时彦。初欲诣刘心炎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既至,心炎处之下。坐神意不接,凭欲自发而无端。会王途外嘌浊,逖杂兴不通凭于末坐判之,言旨深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心。炎延之上坐,清言弥日,留宿至旦遣之。凭既还,船须臾心。炎遣传教觅张孝廉船,便召与同载,遂言之于简文帝。帝召与语,叹曰:「张凭勃菸理窟」。

谢万字万石,工言论简。文帝作相,召为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为豫州刺史。谢朗字长度,善言玄理文义。眢发总角时,病新起,体甚羸,未堪劳,于叔父安前沙门支遁讲论,遂至相苦。其母王氏再遣信令还,安欲留使,竟论王氏,因出云:「新妇少遭难,一生所寄,惟在此儿」。遂流涕,携朗去。终于东阳太守。

殷仲堪能清言,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其谈理与韩康伯齐名,士咸慕爱之。后为荆州刺史。

王臀,司徒左长史,善清谈。谢安尝称美:「椭脸な酚,锷醪欢嗫,晌搅钜簦,ㄓ衷疲,蝴吞癯,┠苎悦理。)宋张敷性整贵,文韵端雅,好玄言,善属文。初,父邵使与高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少文每欲屈拂麈尾,叹曰:「吾道东矣!」于是名价日重。卒于司徒。左长史袁豹善言雅俗,每商较古今,兼以诵咏,听者忘疲。为太尉长史。

张镜少与光禄大夫颜延之邻居,谈义饮酒,喧呼不绝,而镜静嘿无言声。后镜与客谈,延之从篱边闻之,取胡床坐听,辞义清玄。延之心服,谓客曰:「彼有人焉」。由是不复酣叫。卒于新安太守。

宗炳字少文。精于言理。累徵太子庶子,不应。

南齐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后至光禄大夫。

徐嗣伯,字叔绍,有孝行,善清言。位正员郎、诸府佐。

刘绘为后,进领袖,敏悟多能。时张融以言辞辩捷,周朊治清绮,而绘音采不赡,丽雅有风则。时人为之语曰:「三人共宅夹清漳,张南周,北刘中央」。言其处二人间也。后为大司马从事中郎。

张融,字思光。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拒。后为司徒左长史。

周朊勘占鸦嵬,胄橄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跞∫孕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甚机辩。卫将军王俭谓:「朐唬呵,渖街泻,嗡食朐唬撼,嗝装籽,温滩俗峡。文惠太子问氩耸澈挝蹲钌,觞朐唬捍撼踉,缇虑锬┩磔亢。呜芬嗑,信佛法无妻」。太子又问肭渚进如何?胤对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如此。转国子博士,兼著作。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辨,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梁张卷字令远。少以知理著称,能清言。位至都官尚书。

伏曼容,仕宋为尚书外兵郎。尝与袁粲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为一台二绝子髫ㄓ状。父业能言玄理,张充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后为金紫光禄大夫。

张嵊,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后为吴兴太守。

范缜,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惟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办,每服缜简诣。为国子博士,卒官。

何朗,字石明,早有才思。上清言周舍,每与共谈,服其精理。历官散骑侍郎。

到洽美容质,善谈吐。武帝尝问待诏丘迟曰:「到洽如何?」沆溉迟曰:「正情过于沆,文章不减溉,加以清奇,殆将难及」。后为浔阳太守。

严植之,少善庄、老,能玄言。累迁中抚军记室参军。

陈周弘正,少通《老子》、《周易》。叔父侍中舍,每与谈,论跞∫溜。后为右仆射,领国子祭酒。弘正善清谈,梁末为玄宗之冠。

龚孟舒善谈名理,位至大中大夫。

后魏阎庆裔博识洽闻,善于谈论,听其言说,不觉忘疲。为敷城太守,卒。

崔孝芬为吏部尚书,博闻口办,善谈论,爱好后进,终日忻然崛饭,沤窦湟猿,摆侍者忘疲。

唐陆德明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为国子博士,卒。房雍帽、隹蜕、铺嘎畚宰相,无匪懈之意。俱与庶子刘秩、谏议李何忌等高谈虚论说。释氏因果老子虚无而洽。沆,溉之从父兄也。已后罢相。久之,为刑部尚书,卒。

杨绾雅尚玄言,凡所知友,皆一时名士,或造之者,清谈终日,未尝及名。或有客欲以世务乾者,见绾言必玄远,不敢发词,内窆矶退。后为中书侍郎,平

○总录部 蕴藉

《传》云「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又云「进退可度,容止可观」。斯蕴藉之谓也。岂徒天资淑茂,吟韵清婉,盖亦习《尚书》云「矜持举措,与尘游而不杂。在蠊硪亩,不争周旋君子之仪,缥缈有神仙之称者矣。若夫进对温雅,谈论调畅,陟降轩陛,侧媚于天子。回翔表著,则郁为士范。型王言之嘉奖,耸朝论之欣慕。至乃释愠怒为悦豫,去鄙吝为夷旷,加以服用,玩好奢素各擅其所宜。饮食宴集,风流遂成于故事。蜒抛韵沧酥驴晒勰,谖撖窆碛,诜饺送庥,忻于竞爽。本其源出,职自礼官,逮汉官之肇兴,颇食希以儒雅。南朝浸盛,冠绝向时。元魏以还,气裕迁卓。然其风标峻爽,词调明朗,规矩诚设,从容以和者,亦何尝冫民没于乡曲间哉!

汉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也。车骑雍容蜒派,醵迹ㄑ胖称也。)终,文园令。

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为人温雅有蕴藉。

后汉马援为伏波将军,援为人明白须,涿寄,咳缁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事,每言及三辅长者,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皇太子诸王闻者,莫不属耳忘倦。

虞延,字子大,陈留人。光武东巡,路过小黄,高帝母昭灵后园陵在焉。时延为部督,邮诏呼问园陵事,进止从容跽拜可观,帝善之。

邓衍为新野功曹,以小子侯,每预朝会,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明帝目之曰:「朕之容貌,岂若此人」。特赐与焉。袁绍为冀州牧,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动见仿效。

郭泰,字林宗。举有道,不应善谈论,美音制,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一角以为林宗巾。

魏孟达自蜀来归,文帝既至谯,进见蜒挪疟,绻人众,莫不属目。终新城太守。

蜀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尝为宾客,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

吴滕胤为人白嫱,仪可观,每正朔朝贺,修谨在位,大臣见者,莫不叹赏。终卫将军。

晋乐广与王衍俱⑿氖,峦饷重于时,故天下言风流者,谓王乐为称首焉。广终尚书令。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妙善玄言。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位至太尉、尚书令。

何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帝为王太子邵为中庶子,及即位,转散骑常侍,甚见亲待。邵雅有姿望,远客朝见,必以邵侍直。每诸方贡献,帝跞〈椭,而观其占谢焉。

温峤,字太真。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后为骠骑将军,镇武昌,卒。

庾亮为中书令,以苏峻之乱奔陶侃。侃与亮谈宴终日,亮啖薤,因留白。侃问曰:「安用此为?」亮云:「故可以种侃」。于是尤相称叹云:「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后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课。

何充,字次道,风韵淹雅,文义见称。能饮酒,雅为刘心炎所贵。心炎每见次道饮,曰:「令人欲倾家酿,言其能温克也」。充为侍中、录尚书事。

谢万弱冠,辟司徒掾,迁右西属,不就。简文帝作相,闻其名,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帝,共谈移日。

车武子,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武子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跞】筵待之。武子终吏部尚书。

王裒,阳城营陵人。少礼操,非礼不动,非法不言。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韶》《雅》,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王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曰「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恭后为平北将军、假节,镇京口。

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困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终中书令。

王妥种僮,嬗肱婀,刘心,炎齐名友善心。炎尝称:「托灾镣ǘ,自然有节。兔吭疲毫蹙,知我胜我自知」。时人以心炎方、荀奉倩捅仍曜卿,凡称风流者,举心炎为宗焉。臀,司徒左长史。

王牢卫将军,加散骑常侍。以疾辞职,岁馀,卒。桓玄与会稽王道子书曰:「郎袂槔饰蚓,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忽尔丧失,叹悼之深」。

顾恺之每食甘蔗,尝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官至散骑常侍。

宋张敷特善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馀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终司徒左长史。

羊欣少静默,无竞于人。善言笑,美容止可观。官至中散大夫。

江夷美风仪,善举止,历任以和简著称。位至湘州刺史。

龚祈,字孟道,武陵人。风姿端雅,容止可观。中书郎范述见而叹曰:「此荆楚仙人也」。祈时或赋诗,言不及世事,不应徵辟。

袁粲清整有风操,自遇甚厚,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以自况。后为中书监,领司徒。宅宇平素,器物取给。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镁痈耗,瞎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

南齐褚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位至司徒。

檀超,字悦祖,高平人。为国子博士,兼左丞。超嗜酒,好言咏,举止和靡。自以晋郗超为「高平二超」,谓人曰:「犹觉我为优也」。太祖赏爱之。

庾杲之为黄门郎,风范和润,善音吐。武帝令对魏使兼侍中。帝每叹其风器之美,王俭在座,曰:「杲之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帝意未用也。王俭为仆射,兼领祭酒,十日一还学,监试诸生,申引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作解散髟告,斜插帻簪,朝野慕之,相与仿效。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比也。

江枵克镆病N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杼驹,唬悍缌鞑。蛔拐在江郎,数与宴赏,流连日夜。

封孝琰为通直散骑常侍。孝琰文笔不高,但以风流自立,善于谈谑,威仪蜒湃。葜菇退,人皆慕之。

张绪为尚书令,益州献蜀柳数株,条甚长枝,大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尝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少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王俭为尚书令、丹阳尹。时诸令史问讯,有一令史,善俯仰,进止可观。俭赏异之,问曰:「卿与谁共事?」阍疲菏,馀岁在张令门下,俭目送之。时尹丞殷衷谧曰:「是康成门人也」。

胡谐之为左卫将军,加给事中。谐之风采环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

徐孝嗣为太子右卫率,转长史,兼侍中。善趋步,讶葜褂胩宰,褚渊相埒,武帝深加待遇。

梁谢颢,宋末为豫章太守,至石头,遂白服登烽火楼,坐免官谒齐高帝,自占谢,言辞清丽,容仪端雅,左右为之倾目,宥而不问。

臧盾为尚书中兵郎。盾美风姿,善举止,每趋奏,高祖甚悦焉。

到沆,美风神,容止可悦。天监初,迁征虏主簿。高祖初临天下,收扶贤俊,甚爱其才。

到溉,字茂灌,美风仪,善容止,终于散骑常侍。

贺琛为尚书左丞,参礼仪事,每见高祖与语,尝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何昌、壬、俣清净幽独不群,所交者必当世清名,是以风流籍甚。位至侍中,领骁骑将军。

陈萧允少知名,神彩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蕴藉,动合规矩。起家邵陵王法曹参军。

谢哲,字[A13C]预,陈郡阳夏人。美风仪,举止蕴藉,而襟情豁然,为士君子所重。官至散骑常侍、中书令,领前将军。

王核究,粘逯第十二子也。沉静有器局,美风仪,举止蕴藉。梁大同中,起家秘书郎。

陆缮为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掌东宫管记缮,仪表端丽,进退蜒攀,雷媸、固子诸王,咸取则焉。其超步蹑履,令习缮规矩。

后魏张济,字士度,涉猎书传,清辨美仪容。道武爱之,引侍左右。与公孙表等俱为行人,拜散骑侍郎。

崔朗,美容貌,涉猎经史,少温厚,有风俗。以军功起家震威将军。

毕祖彦,涉猎书传,风度蜒盼,时所知。为光禄大夫王诵,字国章,融之子。学涉有文才,神气清隽,风流甚美。位至给事黄门侍郎。

李谐,字虔和。风流讶蟛,┭в形谋娴笔辈,攀肯滔。嗲丈椭,侦睹厥榧唷。

刘藻,字彦先。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为太尉司马。

裴粲沉重,美风仪,历正平、弘农二郡太守。高阳王雍曾以事属粲,不从,雍甚为恨。后因九日马射,敕畿内太守皆赴京师。雍时为州牧,粲往修谒,雍含怒待之。粲神情崖蹙,僦挂盅镉,耗恐不觉解颜。及坐定,谓粲曰:「相爱举动,可更为一行」。粲便下席为行,从容而出,坐事免官。后宣武闻粲善自树置,欲观其风度,忽令传诏就家急召之。须臾之间,使者相属,合家恐惧,不测所以,粲更恬然,神色不变。帝叹异之。

北齐高乾,性明悟,俊伟有智略,美音容,进止都雅。为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

崔陵状貌伟丽,善于容止。少有名望,为当时所知。为东兖州刺史。

杨视状厦艉醚Ъ俺つ芮,逖悦婪缟窨∥蛉葜,箍晒⼵耸,考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后为骠骑大将军、开封府王。

裴让之字士礼,为文襄主簿,兼中书舍人。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史,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王昕,北海剧人。为银青光禄大夫,判祠部尚书事。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卢昌衡卫尚书左仆射道虔之子尚书王昕以雅谈获罪,诸弟尚守而不坠。自兹以后,此道浸微。昌衡与顿丘李若、彭城刘氏、河南陆彦师、陇西辛德源、太原王循,并为后进风流之士。

沈靖有才识,风仪蕴藉,容止可观。为尚书郎。后与柳机少有令誉,风仪辞令,为当世所推。官至华州刺史。独孤信,武川人,美容仪风度,弘雅,善骑射。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食,希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以军功拜安南将军,为秦州刺史。时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众庶所重如此。

周惠达,幼有志操,好读书,美容貌,进退可观,见者莫不重之。为仪同三司。

王褒,字子渊,识量淹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终于宜州刺史。

柳霞幼而聪迈,神采嶷然。梁西昌侯琛藻镇雍州,霞时年十二,以民礼修谒,风仪端肃,进止详雅。琛藻美之,试遣左右践霞衣裾,欲观其举措。霞徐步稍前,曾不顾。ツ终于霍州刺史。

杨雄,初名惠美,姿容器度,雍容闲雅,进止可观。官至江陵总管。

隋柳謇之,字公正,身长七尺五寸,仪容甚奇,风神爽亮,进止可观。转守庙下士。周武帝有事太庙,謇之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帝善之,擢为宣纳上士。

元善,雒阳人。以风流蕴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开皇初,拜内史侍郎。高祖每望之曰:「人伦表仪也」。凡有敷奏,词气抑扬,观者瞩目。唐杜如晦少聪悟美风,调精彩绝人。及长,雍容儒雅,好谈文史,每以风流自命。官终尚书左仆射。

崔日用,美容止,善谈笑。少举进士,为并州长史。

李纾为吏部侍郎,厚自奉养,柯砑鲜明,以放达、蕴藉称于时。

韦夏卿,有风韵,善谈宴,与人相亲终年,而喜愠不形于色。为太子少保,卒。

李迥秀,为凤阁鸾台平章事,雅有文才,饮酒斗馀,广接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

权德舆,自贞元、元和三十年间,羽仪朝行,性真亮宽恕,动作语言,一无外饰,蕴藉风流,为时称乡官。终山南西道节度使。

周和凝,字成绩。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彩射人。性好修整,自释褐至登台辅,车服仆从,必加华楚,进退容止,伟人也。位至太子太傅。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