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部 慕贤
《诗》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语曰:见贤思齐焉。盖夫立志之士,抗心希古,缅慕前哲,踵武时彦,所以励自讼之操,申乐与之,愿见于行事矶及之,知其为人,进吾往也。斯皆崇德广业,修身践言,瞻之在前,犹恐不及者也。至其降心屈体,从游请益,冒涉危难,乐闻道义,形于咏歌,著之绘素,不惮行役,期揖符采,远摭风尚,以自伦人疑。《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斯之谓欤?赵文子,晋大夫与叔誉观乎九原叔誉,叔向也。晋羊舌大夫之孙名Γ,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作起也」。
?」叔誉曰:「其阳处父乎阳处父,襄公之太傅
?」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智不足称也并,犹专也,谓刚而专已,为狐射姑所杀。没,终也。植或为恃
。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谓久与文公辟难至,将反国,无君君之心。及河授璧,诈请亡,要君利是
。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武子,士会也,食邑于随,范字季
。晋人谓文子知人见其所善于前,则知其来所举
。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外宽而内直,自娱于隐括之中,直而不没人之善存,盖蘧伯玉之行
,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
。于鲁孟公数称臧文仲,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盖柳下惠之行
。铜巢、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老彭,商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事齐威王髡,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
汉袁盎,景帝时为太常,与大将军窦婴素相善。是时诸陵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骑随者日数百乘。汲黯为主爵都尉,好游侠,任气节,行修炱,溱煞钢髦颜色。尝慕傅伯、袁盎之为人。
郑当时为世子舍人,其慕长者如恐不称(,恐不称其意。自见年少官薄,然其知友皆大父行下有名之士。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时名犬子,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蔺相如义而有勇,故追慕之。
终文园令。
司马迁为太史令,尝曰:「晏子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馀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又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馀。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寐彻壑倌。崦硖贸捣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馀低徊留之不能去。
后汉张纯为大司空,在位慕曹参之迹,务于无为。申屠刚,扶风茂陵人也。质性刚直,尝慕史笄跫橱鲋为人。为大中大夫,病去,官卒于家。
侯霸字君房,为大司徒。时京兆王丹隐居养志,质性方洁。建武中,徵丹为太子少傅。霸欲与交友,及被徵,霸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汉末,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
邓骘为虎贲中郎将,当朝贵盛,闻侍中张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
冯胄,字世威,奉世之后,为司徒。李っ湃顺⒛、街懿,况闵仲叔之为人,后隐处山泽,不应徵辟。
荀爽,字慈明。少时尝就谒李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爽后位至司空。
张楷,字公超,蜀郡成都人,侍中霸之子也。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尝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皆造门焉。车马填街,徒从无所止。黄门及贵戚之家,皆起舍巷次,以候过客往来之利。楷疾其如此,辄徙避之。建和三年,下诏安车备礼聘之,辞以笃疾,不行。
崔瑗为济北相,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叙殷勤。
范丹,字史愠,铝敉食迫撕,梦ナ本俗,为激诡之行。尝慕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为莱芜令,不到官。后辟太傅司空府。
马实,字伯骞,所欲友接,负笈荷担,不远万里。王畅未仕时,实慕其高名,往荐之。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林宗有母忧,徐飨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又尝于陈、梁间行役雨巾,一角折,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泰别传》曰:泰名显,士争归之,载刺尝盈车。
林宗卒,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惟郭有道,无愧色耳」。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惘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久不见叔度,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尝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竟无所就,天下号曰徵君」。
陈实为太丘长,遭党锢,隐居荆山远近宗师之何进辅政,引用天下名士,徵实欲以为参军,以老病,遂不屈节。实之亡也,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并制缌麻,执子孙礼。四方至者车数千,乘自太原,郭泰等无不造门实亡,天下致吊,会其葬者三万人。制谅檎、咭园。
锺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也。少以笃行称。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九辟公府,徵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皆不就。及终于家,诸儒颂之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膺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袁绍,字太初,汝南汝阳人。时何胗、氤罗、李膺善。蕃、膺之败,遂为宦官所舀,肽烁拿姓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亲豪杰,有声荆、豫之域,绍慕之,私与往来。及党锢解辟东究崭。
魏邴原,北海人。黄巾起,将家属至辽东,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授教之声不绝。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至,谒讫而出,军中士大夫诣原者数百人。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性刚直疾恶,尝慕汲黯之为人,卒于东平相。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累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璧聘,不起,卒。初,宁妻先卒,故知劝更娶。宁曰:「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尝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田豫,渔阳人。为卫尉,逊位,拜大中大夫。罢官归,居魏县,病亡,戒其妻子曰:「葬我必于西门豹墓边」。妻子难之,言:「西门豹,古之神人,那可葬于其边乎?」豫言「豹所履行与我敌等耳,使死而有灵,必与我善妻子」。从之。吴、曹、诙鼗腿,宋荥阳令东海相赵咨之官,道经荥阳谀阶芍,故孝廉也。路迎谒候咨,不为留谒。椭镣ご瓮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
晋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推贤乐善,尝慕季文子仲山甫之为人。至元庸中,为司隶校尉,卒。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少有风格,以雅重称。尝慕其舅夏侯玄之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于世。起家为太子舍人。
刘畴,字王乔,位至司徒左长史,寻为阎鼎所杀。司空蔡谟每叹曰:「若使刘王乔得南渡,司徒公之美选也」。又王导初拜司徒,谓人曰:「刘王乔若过江,我不独拜公也」。其为名流之所推服如此。
王尼,字孝孙,本兵家子,寓居雒阳,卓荦不羁。初为参军府军士,胡母辅之,与琅邪王澄、北地傅畅、中山刘舆、颍川荀遂、河东裴遐迭属河南,功曹甄述及雒阳令曹摅请解之。摅等以制旨所及,不敢。辅之等赍羊酒诣参军门,门吏疏名呈,参军叹曰:「诸名士持羊酒来,将有以也」。尼时以给府养马,辅之等入,遂坐马厩下,与尼炙羊饮酒,醉饱而去,竟不见参军。参军大惊,即与长假,因免为兵。
嵇绍为侍中,及遇害,门人故吏思慕遗爱,行服墓次,毕三年者三十馀人。
王机,字令明,长沙人也。尝慕王澄为人,澄亦雅知之,以为已亚,遂为友善。内总心膂,外为爪牙。寻用为成都内史。
王导为司徒,以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
阮修,字宣子。尝居贫,年四十馀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婚,皆名士也。时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后为太傅行参军、太子洗马。
谢安,字安石。少有盛名,时多爱慕。过江为太保,专朝政。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问其归资,答曰:「只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雒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柚。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济阳江渡,儆懈吓,傥抨醒行过人,自东阳往候之,始面便终日,谭宴结欢,而别。司空何充为杨州,辟晷为主簿。
却超为司徒左长史。死之日,贵贱操笔而为诔者四十馀人,其为众所宗贵如此。
尹纬,字景亮,天水人也。仕后秦姚苌为左仆射。纬性刚简清亮,慕张子布之为人。
宋王弘为太保,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义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
刘湛,字弘仁,南阳平阳人也。少负其志气,尝慕汲黯、崔琰为人,故名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终。酷嵛,丹阳尹、光禄大夫。
谢灵运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袭封康乐公。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
刘凝之,字志安,南郡支江人。少慕老莱、严子陵。为人,立屋野外,州里重其德,三礼辟,不就。
王宏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也。有高尚之操。谢{粑、审运、颜延之并相钦重。宏之初为卫军参军,后解职,家会稽上虞。及卒,颜延之欲为作诔书,与宏之子谏曰:「家君高世之节,有识归重,豫染毫翰,所应载述,况仆⒛侥┓,缜砸孕鸬挛事,但恨短,笔不足书美」。诔竟不就。
袁粲,陈郡夏阳人。为司徒中书监。初名愍孙,幼慕荀,奉倩之为人白。孝武求改名为粲,不许。至后言于明帝,乃改为粲,字景倩。
南齐何戢,字慧景,庐江髫萌,嗣廊菀嵌止,与褚渊相慕,时人呼为小褚公」。为左将军、吴兴太守。卒。
柳世隆,河东解人。少有风器。当时名士张绪、王延之、沈淡之徒,雅相钦慕,以为君子之交。为左光禄大夫、侍中,卒。
徐伯珍,东阳太末人也。于蒙山立精舍讲授。宋明帝除奉朝请,固乞不受。早丧妻,晚不复重娶,自比曾参。王寂,僧虔子也。性迅动,好文章,读《范滂传》,未尝不叹挹。为秘书郎,卒。
周胱盅迓兹昴,习渤扇,嗣勘占鸦嵬,虚席晤语,辞韵如流。转国子博士,故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辨。宗测隐居庐山,侍中王秀之弥所钦慕,乃令陆探微画其形与己相对,又贻书曰:「昔人有图画侨札,轻以自方耳」。王俭亦雅重之,赠以蒲褥┺席。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惟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荆州刺史随王子隆至,遣别驾宗沂口致劳。问测关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
刘椅、武陵王毕参军,行至吴椅、饺嗽,唬何、嵛耪、湃谟肼,交巯并宅。其间有水,此水必有异味,遂往酌而饮之,曰:「饮此水,则鄙[A092]之萌尽矣」。
梁韦砦参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书之于壁以自况。
王骞,字思寂,性凝简,慕乐广为人,未尝言人之短,不事产业。有田墅在锺山八十馀顷,与诸宅及故旧共佃之。尝为人曰:「我不如郑公」业。有田四百顷而食,尝不周,以此为愧。后为度支尚书,卒。
王筠初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之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陆机曾为殿中郎,后为平原内史。王文度王坦之,字文度。
独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在齐为诸王侍读、奉朝请。后辞禄,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
沈ダ,字处默,吴兴武康人也。ダ幼清静有志行,慕黄叔度、徐孺子之为人。屡徵南阳王、左常侍、太子舍人,皆不起。
冯道根,字臣基,湘阳人也。微时不学,既贵,初读书,自谓少文。尝慕周勃之器量,累迁左右上将军。
后魏傅永为平东将军,尝登北邙,于平坦处奋槊跃马,盘旋瞻望,有终焉之志。远慕杜预,近好李冲、王肃,欲葬附其墓,遂买左右地数顷,遗敕子叔伟曰:「此吾之永宅也」。
崔承宗,齐州人。其父仕汉中,母丧,因殡彼。后青、徐归国,遂为隔绝。承宗性至孝,万里投险,偷路负丧还京师。黄门侍郎孙惠尉闻之,曰:「吾于斯人见廉、范之情矣」。于是吊赠尽礼,如旧相识。
北齐司马膺之,字仲庆。好读《太玄经》。
注杨雄《蜀都赋》,每云:「我欲与扬子阒苄河清。末为光禄大夫卢叔武,范阳涿人也。少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徵太子中庶子,不起。
后周裴宽,字长宽,河东闻喜人也,银青光禄大夫静虑子也。亲没,抚诸弟以笃孝闻。荥阳郑穆尝谓其从弟文直曰:「裴长宽兄弟,天伦笃睦,人之师表,吾爱之重之,汝可与之游处」。宽后官至涉州刺史。
于谨封燕公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唐璞赐姓宇文氏,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璞学行兼修,愿与之同姓,结为兄弟,庶子孙承其馀论,有益义方。文帝叹异者久之,更赐谨姓万纽于氏。谨乃深相结纳,敦长幼之序。璞亦庭罗子孙,行弟侄之敬谨,为朝望所宗如此。
杨敷,字文衍,华山公宽之子也。少有志操,重然诺。每览书传,见忠臣烈士之事,尝慨然思慕之。官至汾州刺史。
韦案呱胁皇,顺虑财渖惺橹芎胝来聘素闻懊,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疤岗示,∪蘸尴嘤鲋。晚后请爸帘龉甍,安皇备昂胝。仍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
隋虞庆则,京兆栎阳人。初以弋猎为事,中便折节读书,尝慕傅介子、班仲叔为人。大业中,桂州道行军总管。
唐崔敦礼,雍州咸阳人。少涉文史,重节义,尝慕苏子卿之为人。显庆初,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纲观州锶艘病3趺。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字文纪。卒,为太子少师。
杨师道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尝曰:「吾少窥汉史,至孔光不言温室之树,每钦馀风」。
潘好礼,初为鹿城县主簿,则天朝徐有功为地官员外郎,好礼深慕其为人,因著论焉。
陆象先为工部尚书,象先即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充皇太子侍读。贺知章族姑子也。知章性放旷,善谐谑,当时贤达皆仰慕之。象先与知章特相友善,象先尝谓人曰:「贺兄言论情态,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A092]生矣」。
李进,太仆少卿。晕子乐,善爱才,慕当时名士,与之交结。
裴冕为左仆射,自创巾子,其状新奇,市肆因窃其货,谓曰:「仆射样也」。
后唐宰相李愚少慕晏婴之为人,故初名晏平。
○总录部 思贤
《诗》有彼留之嗟」,语有则亡之感,故知贤者既往,遗思是深。乃有服其嘉言,念其婉画,失师律以追增叹,以至经旧游而恸哭,瞻高垄而尽哀。乃知擅其风流,必加钦慕。虽年祀寝远,而声猷益彰,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赵简子晋大夫刘文公会诸侯大夫伐楚反,自召陵郑子太叔未至而卒。简子为之临丧,甚哀,曰:「黄父之会,在鲁昭二十五年。
夫子语我,九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傲礼无骄能,以能骄人。
无衣复怒,复也。
无谋非德,谋也。
无犯非义」。《传》曰:简子能用善言,所以遂兴。
又简子有臣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周舍对曰:「愿为愕愕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记也。月有成也,岁有效也。简子居则与之居,出则与之。出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复与诸大夫饮于洪陂之台,酒酣,简子涕泣,诸大夫皆出曰:臣有罪而不自知巳。简子曰:大夫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唯诺,不如一士之愕愕。昔者纣王默默而亡,武王愕愕而昌。今自周舍之死,吾未尝闻过,吾亡无日矣,是以寡人泣也。
孔子哭颜渊恸,恸,哀过也。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不自知己之悲哀,过噫,痛伤之声,人之为恸而谁为?又曰:噫!(天丧予者,若丧已也,重言之者,痛惜之甚
!天丧,予天丧。予叔向,晋大夫也,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其父之死,吾蔑之与比而事君矣。昔者其父始之,我终之,我始之,夫子终之无不可。无不可言皆从
。
后汉梁鸿友人高恢,字伯达。少好《老子》,隐华阴。及鸿东游,思恢作诗。
田丰,字元皓,为袁绍别驾,天姿壤杰,权略多奇。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徒众略尽,军将皆抚膺而泣曰:「向使田丰在此,不至于是」。
蜀诸葛亮为丞相,先主将东征吴,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切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法正,字孝直。
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赖尤,荆州人,为丞相西曹令史。随诸葛亮于汉中早夭,亮甚惜之,与留府长史参军张允、蒋琬书曰:「令史失赖,尤掾属丧,杨胛朝中,损益多矣杨胛,诸葛亮。东普,属《典选》。东懒《链》《蛊》三日」
。
蒋琬为大将军,问张休曰:「汉嘉前辈有王元泰,今谁继者?」休对曰:「至于元、泰,州里无继,况鄙郡乎!」其见重如此。王谋,字元泰,汉嘉人也。有容止,操行先主,以谋为少府。
晋羊昙,太山人,知名士也,为谢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繇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作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不己」。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因恸哭而去。
孙惠为大将军参军陆机及弟恽愕、艿⑽成都王所害。惠与淮南内史朱诞书曰:「不意三陆,相携ウ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痛酷之深,荼毒难言,国丧隽望,悲岂一人!
谢鲲为王敦长史,时卫巫湓犰赌喜,鲲哭之恸,人问曰:「子有何恤,而致斯哀?」答曰:「栋梁折矣,不觉哀耳」。王衍为领军,阮柯为长史,性纯笃,闲雅好礼,无违存心经诰博学。浩闻,及卒,衍哭之甚恸。
何充为吏部尚书。咸康六年,司空庾亮薨,及葬,充会之,叹曰:「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刘心炎为丹阳尹,雅善言理。简文初作相,与王筒⑽谈客妥淞匍脞,嘌滓韵把麈尾置棺中,因恸久之。
孙绰字兴公,善属文,有高尚之志。丹阳尹刘心炎卒,心炎,字真长。
绰为之诔云:「居官无官之事,处事无事之心」。时人以为名言。后绰尝诣褚裒言及心,炎流涕曰:「可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裒大怒曰:「真长、生平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邪!」其为名流所敬重如此。
桓玄闻王雷溆牖峄王道子书》曰:「郎袂樗悟,经史明彻,同流之美,公私所寄。虽逼嫌谤用,才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时事艰难,忽尔丧失,叹惧之深,但风流相悼而已。其崎岖之九折,风霜备经,虽赖明公神鉴,亦识居之故也。弃以寿终,殆无所哀,但情发去来,钪未易耳。
宋颜竣为湘东王师,时会稽太守张畅卒于官,颜竣表世祖曰:「张畅遂不救疾,东南之秀,早树风范,闻之凄怆,深切常怀。
梁殷芸,陈郡人也。累迁秘书监任。鸷媒苯士,友延誉者,率多外擢。时人慕之,号曰「任君,言如汉之三君也。及卒,芸与建安太守到溉书曰:「哲人云亡,仪表长谢,元龟何寄?指南谁⑵?湮士友所推如此。
刘之遴为南郡太守,刘显为郡陵王长史。及卒,之遴启皇太子曰:「尝闻夷叔柳下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不朽之事,寄之题目,怀珠抱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谓长太息,孰过于斯窃痛沛国刘显,耽读艺文,聪明特达,合棺郢都,魂归上国。下宅有日,须镌墓板。略撰其事,今辄上呈。伏愿鸿慈降兹,眷藻其枯,缫晕坑幕,昴嗣志铭」。
后魏苏湛,中书侍郎姜俭从母兄也,俭为萧宝夤雍州从事,宝夤反败,俭为城人所杀。湛每谓人曰:「以姜俭才志,堪致富贵,惜其不遇,命也如何?」
李神隽,为仪同路法,尝幼而修,立为郡功曹,早卒。神隽与之有旧,每云:「诸路前辈中有路法,尝足为名士,谓必远至而竟无年,天下事诚难知也」。
隋杨素,字处道。高祖时,为御史大夫。时御史大夫柳弘卒于官廨,杨素诔之曰:「山阳王弼,风流长逝。颍川荀粲,零落无时。修竹夹池,永绝梁园之赋。长杨映沼,无复雒川之文」。其为士友所痛惜如此。
唐房玄龄、魏徵俱为相,并美戴胄,才用俱与之亲善。及胄卒后,尝见其游处之地,数为之流涕。
宋肝相魏知古为工部尚书,卒肝哦叹曰:「叔向古之遗直,子产古之遗爱。能兼者,其在魏公乎!」
周冯道为相,初,汉刘审交为汝州刺史,卒,道闻之曰:「予尝为刘汝州僚佐,知其为人廉平慈善无害之长也。判辽、磁,治陈、襄、青,皆称平允不显殊,尤理汝也,又安有异哉?民之租赋不能减也,馁役不能息也,寒者不能衣也,馁者不能食也,百姓自汲汲然,而使君何有于我哉?然身死之日,致黎民怀感如此者,诚以不行,鞭扑不行,刻剥不因。公以犬旬私,不害物以利己,确然行长利之事,薄罚宥过,谨身节用,安俸禄,守礼分而已。凡从事于斯者,孰不能乎?但前之守土者不能如是,是以汝民咨嗟爱慕之。今天下戎马之后,四方凶盗之馀,杼轴空而赋敛繁,人民稀而仓廪匮,谓之康恭,未易轻言。侯伯牧宰若能哀矜之,不至聚敛,不杀无辜,知民是邦本,政为民命,和平宽易,即刘君之政安足称耶?复何患不至于令名哉!」道仍为著哭词六章,镌于墓碑之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