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七百七十五

○总录部 幼敏第三

后魏贾彝,字彦伦,父为苻坚钜鹿太守,坐讪谤系。彝年十岁,诣长安讼父,获申。远近叹之,佥曰:「此子英俊,贾谊之后,莫之与京」。后太祖即位,拜尚书左丞,加给事。

崔元伯,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后位至天部大人,进爵为公。

李丞,字伯业,宝之子也。少有奇略。太武时,宝欲谋归款,民僚多有异议。丞时年十三,劝宝速定大计,于是遂决。仍令丞随表入质。太武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侯。

陆凶植琳,香夭。第五子香夭有以爵,传兄意心昃、潘香夭,谓之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贸こ邢家业,今巳年老,属汝幼冲,讵堪为陆氏宗首乎?卸栽唬汗斗嵌妨,何患?」童稚香夭?奇之,遂立形世子。

韦缵,荆州刺史弥之子。年十三,补中书学生。聪敏明辩,为博士李彪所称。除秘书中散。

裴安祖少而聪慧,年八九岁,就师讲《诗》,至《鹿鸣篇》,语诸兄云:「鹿虽禽兽,得食相呼,而况人也?」自此之后,未曾独食。

裴骏,字神驹。幼而聪慧,亲表异之,称为神驹,因以为字。位至中书侍郎。

胡叟,字伦许,少聪慧。年十三,辩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延星焉。叟以姚氏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彦,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尝待叟不足,聊与温良叟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杜、韦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岁。具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冫卖,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有传诵之,以为笑狎。叟后拜武威将军,赐爵始复男。卒。

李志,字鸿道,博学有徊拍,晔馀岁便能属文,父彪甚奇之。

李安世,太尉祥之子。幼而聪悟。兴安二年,文成引见侍郎、博士之子,简其秀隽者欲为中书学生。安世年十一,帝见其尚小,引问之。安世陈说父祖甚有次第,即以为生。帝每幸国学,尝独被引问。诏曰:「汝但守此至大,不虑不富贵」。

祖莹,范阳人。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后历秘书监,迁车骑将军。

李琰之,字景珍,司空诏之族弟。早有盛名,时人号曰神童。位至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袁翻子聿修,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静寡欲,与物无竞。姨夫尚书崔林深知所赏。

李谧,涿郡人。年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历数之术,尤尽其长,州闾乡党有神童之号。后徵拜著作郎,辟以授第郁,公府二辟,皆不就。及卒,命谥曰贞静处士。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

北齐邢邵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馀言。族兄弯有文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后为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复授特进,卒。杜弼幼聪敏,家贫无书,年十二,寄郡学受业,教授之际,师每奇之。位至胶州刺史。

王缎曰:敏应对辩。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对「唬汗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隽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渥。篑乓印R源搜灾,左衽为是」。督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后官至散骑常侍,兼侍中。

李绘,字敬文。年六岁,便自愿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约而弗许,遂伺其伯妹笔牍之讯,辄窃用。未几,遂通《急就章》,内外异之,以为非常儿也。天保初,为司徒右长史,卒。

徐之才幼而俊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年十三,召为大学生,粗通《礼》、《易》。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粟等每共论《周易》及丧之服,仪酬答应之如响。咸共叹曰:「此神童也!」位至仆射,卒。

杨首肿裱逍∶,秦王宏农华阴人。父津,魏时累为司空侍中。识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易》,好《左氏春秋》。幼丧母,曾诣舅源子恭。子恭与之饮,问读何书,曰:「诵《诗》」。子恭曰:「诵至渭阳》未邪?」时愫牌感噎,子恭亦对之垤に糊之,罢酒。子恭后谓津曰:「尝谓秦王不其察慧,从今已后,更欲刮目视之」。室幻潘氖劳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馀人。学庭前有李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释侨蛔。其季父唰萌胙Ч菁之因大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风」。宅内有茂竹,遂为熟读,直弑疠菀,皇颐独处其中。尝铜盘具盛馔以饭之,因以督厉诸子曰:「汝辈但如遵彦,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蚀痈感只泼攀汤申盘叵嗥髦。卦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后拜尚书令,又拜特进、骠骑大将军。

李稚廉,赵高邑人,齐州刺史义深之弟。少而寡欲,为儿童时,初不从家人有所求请,尝故以金宝授之,终不取,强付辄掷之于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聪敏好学,年十五,颇寻览《五经》章句。尝为青州刺史,未几,徵为并省都官尚书,卒。

孙灵晖,深州武强人。魏大儒秘书监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惟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然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后为大将军司马。

苏琼,字珍之。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否?」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后为博陵太守。

和士开,幼而聪慧,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武平元年,封淮王,除尚书令、录尚书事。

后周檀翥,字凤翔,高平金乡人。六世祖毓,晋步兵校尉。父江,始还北任,至太常少卿。翥十岁丧父,还京师宅,与营人杂居。幼孤寒,不与邻人来往。好读书,解属文,能鼓琴,早为琅琊王诵所知。

宗心栗,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辄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后拜车骑大将军,卒。

韦字世珍,聪敏有夙成之量,闾里咸敬异之。后位至侍中、骠骑大将军。

柳庆年十三时,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⒀∮梦炊ㄉ习谓诸子曰:「权贵请⑽岵⒉挥闷涫褂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常典」。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大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后为宜州刺史,入为司会,卒。

李旭,顿邱临黄人,小名那。祖彪,名重魏朝,为御史中尉。父游,亦有才行,为当世所称。游兄志,为荆州刺史,游从至州,属尔朱之乱,与志俱奔江左。旭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雒下。时雒阳创置明堂,旭年十数岁,为《明堂赋》,虽优洽未足,才制可称。观者咸曰:「有家风矣」。

长孙澄,字士亮,魏太师稚之子。年十岁,司徒李琰之见而奇之,遂以女妻焉。十四从征讨,有策谋,勇冠诸将。后拜大将军,封义门公,为玉璧总管。卒。

李贤,字贤和。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或谓之曰:「学不精勤,不如不学」。贤曰:「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受业耶?惟当粗闻教义,补已不足。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问者惭服。位至大将军。

贤子崇文,字永隆。以父贤勋,封回雒县侯。时年少拜爵,亲族相贺,崇独泣下。贤问之,对曰:「无勋于国,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贤由此大奇之。位至大府中丞大夫。

斛斯徵,字士亮,太傅、尚书令椿之子。幼聪[A13C]五岁,诵《孝经》、《周易》,识者异之。及长,涉群书,尤精三礼》。后为太子太保。

柳霞幼而爽迈,神采嶷然,髫岁便有成人之量。笃好文学,动合规矩。其世父庆远,特器异之。后为骠骑大将军、霍州刺史,卒。

刘祥幼而聪慧,占对俊辩,宾客见者,号为神童。年十岁,能属文,十二通五经》。

颜之仪幼[A13C],悟三岁能读孝经,位至集州刺史。

萧大圜,幼而聪敏,神情俊悟。年四岁,能诵《三都赋及孝经》、《论语》。七岁居母丧,便有成人之性。后为内史侍郎、西河郡守,卒。

萧为,字智遐,梁武帝弟安成王秀之子也。性温裕,有仪表。年十二,入国学,博观经史,雅好属文。在梁封永丰县侯。

沈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性聪悟,有异常童。七岁而孤,居丧合礼。位至散骑常侍、太常卿。

张元,字孝始。年六岁,祖父成以夏中热,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胫曰:「汝何为不肯洗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不能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有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郑谭年十馀岁,尝诣相府司录李长宗,长宗于众中戏之。谭从容谓长宗曰:「明公位望不轻,瞻仰斯属,辄相玩狎,无乃丧德」。长宗甚异之。

隋王述,字长述,后周骠骑大将军,罢之孙。少聪敏,有识度。年八岁,周太祖见而奇之,曰:「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后位至大将军,复授行军总管。

于仲文后,周大佐辄实之子,九岁,尝于阊艄见周,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后为右翊卫大将军,进位光禄大夫,卒。

裴政,字德表,幼学明敏,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世所称。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参军事,终于襄州总管。

于宣敏字仲达,少沉密,有才思。年十一,诣周赵王,命之赋诗。宣敏为诗,甚有幽贞之志,王大奇之,坐客莫不嗟赏。位至奉车都尉史。万岁,京兆杜陵人。父静,周沧州刺。

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年十五,值周、齐战于邙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后为河州刺史、行军总管。

苏夔八岁诵诗,兼解骑射。年十三,从父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骏马而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议论,词致可观,见者皆称善。位至通议大夫。

李德林,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馀日便毕。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邺京人士多就宅观之。月馀,日中车马不绝。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后终于怀州刺史。

宇文欣,字仲乐,幼而敏慧。为儿童时,与群辈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者。位至右领军大将军。韦师字公[A13C],少沉谨,有至性。初就学,始读孝经,舍书而叹曰:「名教之极,其在兹乎!」终于汴州刺史。

杨异,字文殊。美风仪,沉深有器局。龆龀就学,日诵千言,见者奇之。后为刑部尚书,除吴州总管,卒。

柳肃少聪敏,闲于占对,起家周齐王文学。武帝见而异之,召拜宣纳上士,位至工部侍郎。

韦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后拜荆州总管,卒于家。

刘显,字嗣芳。幼而聪敏,当时号曰「神童。

辛德源,字孝基,沉静好学。年十四,解属文。及长,博览书记。后为谘议参军。

陆爽,字开明。少聪敏,年九岁就学,日诵二千馀言。齐尚书仆射杨遵彦见而异之,曰:「陆氏代有人焉」。官至太子洗马。

胡克让,年十四,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朱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与焉。堂边有修竹,异令克让咏之,克让揽笔辄成。其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异甚奇之。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卒。

游元字楚客,少聪敏。年十六,齐司徒徐显秀以为参军事,后位至朝请大夫、兼侍御史。

何妥,字栖凤,西域人。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既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是河水之河?」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众咸异之。终于国子祭酒。

庾质,字行修,少而明敏,早有志向。八岁,诵梁世祖《元览》、《言志》等十赋,拜童子郎,位至太史。

袁充少警悟,年十馀岁,其父党至门。时冬初,充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郎子辟猝钨馄嗥,湟苑绯」。溆ι答曰:「惟庇毵,畏之无ル」。以是大见嗟赏。后位至秘书令。

卢大翼,字协昭,河间人,本姓章仇氏。七岁诣学诵数十言,州里号曰神童及长丫游兜,啦磺笕惈,卒于雒阳。

庾季才幼[A13C],悟八岁诵尚书》,十二通周易,好古元象。后为通直散骑常侍。

崔顺,字祖銎。咚昴苁粑。娜菝捕绦∮锌诓。趴皇初,秦孝皇荐之,射策高第。后为越王长史。

薛道衡,字元卿,河东汾阴人。祖聪,卫齐州刺史。父季通,常山太守。道衡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后才名益著。位至司隶大夫。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跞∧芩屑嵌辔拍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馀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后为给事中。

薛世雄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之势。有不从令者,世雄辄挞之,诸儿畏惮,莫不齐整。其父见而奇之,谓人曰:「此儿当兴吾家矣」。位至左御卫大将军。

房彦谦,字孝冲,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A13C]悟,每奇之,亲教之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终于泾阳令。

郎茂少敏慧,七岁诵骚雅,日千馀言。后为尚书左丞。鲍宏字润身。父机,仕梁为治书侍御史。宏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嗟赏不已,引为中记室。位至均州刺史。

唐陈叔达初在陈,年十馀岁,尝侍宴,赋十韵,援笔便就。仆射徐陵甚奇之。贞观中,位至吏部尚书。

苏世长父振,仕周为岩州刺史。武帝时,世长十馀岁,上书言事。帝以其年少,召问:读何书?」对曰:「读《孝经》、《论语》」。武帝曰:「《孝经》、《论语》何所言?」对曰:「《孝经》云: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论语》云:「为政以德」。帝善其对,令于兽门馆读书。武德中,为天策府军谘。秦府开,引为学士。高士廉幼而精爽绝伦,占对敏慧。位至开府仪同三司。

李百药,字重规,博陵安平人。父德林,仕隋内史令。百药幼而聪敏,年数岁,德林于灯下教以四声,一闻便解。七岁颇能属文。齐中书舍人陆鲁⒐德林宴斋,有诵徐陵文者,云「将刈琅琊之稻」,坐客并不识其事。百药进曰:「《传》称:禹阜人籍稻」。杜预《注》云:「禹阜国在琅琊开阳县,碌染喜,云此儿神童也。官至宗正卿。

百药子安期,幼聪辩,七岁解属文。终于荆州大督都府长史。

孔[A13C]达年八岁就学,日读千馀言,至暮更诵,未尝嬉戏。有异凡童,三礼义宗,尽能ウ记。官至国子祭酒。房元龄幼而聪敏,五岁能诵毛诗,及乎志学,尤工草隶,博览坟史,位至司空。

吕方,毅才之子。年七岁,能诵《周易》、《毛诗》。太宗闻其幼敏,召见,甚奇之,赐以缣帛。

王勃,字子安,太常博士。福醋右病,A岁善属文,与兄π、θ俱称少俊父友杜易简尝称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杨队状厦舨┭善属文应。神童举,拜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显庆中,高宗召拜谏议大夫,不受。

狄仁杰,字怀英。为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惟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尤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位至内史。

元万顷,河南人,德州总管白泽之孙也。幼解属文,起家为通事舍人。

孙述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士大炉赋》,握翰即成,辞理典赡。日用览之骇然,遂为忘年之交,以是价誉益重。开元初,应哲人奇士举。

韦陟,字殷卿,尚书左仆射安石之子。少聪[A13C],颇异常童。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位至吏部尚书、东京留守。

苏震,京兆武功人。少以门阴补千牛。聪敏好学,博涉经史,年未志学,有老成人风,伯顼异之。尝谓所亲曰:「吾家有子矣」。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之子。神气俊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阴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后为城都尹,改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杨绾,生而聪慧,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尝夜宴亲宾客,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绾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众咸异之。位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终于忠州刺史。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锶司潘晖ù呵锬苁粑嫩子。定幼聪警绝伦,年七岁,时读《尚书》。《汤誓》问郢曰:「奈何以臣伐君?」郢曰:「应天顺人,不为非道」。又问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是顺人乎?」父不能对。定仕至京兆参军。

房孺,复太尉绾之子。少慧黠,年七八岁,即解缀文,亲党奇之。位至容州刺史、本管经略使。

权德舆,生四岁,能讽诗,十五为文数百篇,编为《董蒙集》十卷,名声日大。后为检校吏部尚书,出镇回元,卒。蒋义,字德源,其先常州义兴人,后徙家于河南国子司业。集贤学士蒋明之子,史官吴竞之外孙,代以儒学称。年七岁,读庾信《哀江南赋》,数遍而能暗记。始以聪敏精强闻于亲党,弱冠该博群籍,时论以史职许之。位至秘书监。

令狐楚,字壳士,世以儒雅著称。楚少强记。年十五,善属文,位至检校左仆射、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李聪西平王太尉。晟之第十三子七岁,以阴授太常寺。协律尝入公署,胥吏小之不敬,聪鞭之,见血西平,因大奇之。

元祯九岁能属文,十五明两经擢第。太和中,终于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

李德裕,宰相吉甫之子。幼而壮,志苦心力,学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武元衡曾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翊日,元衡具以告,吉甫因戏曰:「公诚涉大痴耳」。吉甫归以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调阴阳,而问所读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德裕。会昌中,为太尉。宣宗时,为东都留守,后累贬崔州司马,卒。

郭承嘏,字复卿,汾阳王子仪曾孙。生而异乳保之间,即好笔砚。比及成童,能诵《五经》。

杨收七岁丧父,居丧有如成人。而母长孙夫人知书,亲教授《十三,略通诸经义。善于文咏,吴人称为神童。兄发戏令咏蛙,即曰:「涧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又令咏笔仍赋钻字,即曰:「虽非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每良辰美景,吴人造门观神童,请为诗什,观者压败其藩。后自宣歙观察使贬端州司马,寻削官封。

梁罗周敬,年七八岁,学赋诗,往往传于人口。

后唐马希范,湖南节度使殷之第三子。少而温雅,稍涉文史。开平中,授著作佐郎、国子博士,俄解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典湖南亲军。同光中,殷遣希范入贡,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洞庭至狭,若车驾南巡,止可饮马」。庄宗拊背嘉之,超授检校太保、永州刺史。

李琪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父阊珈豆署,密遣人以汉高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所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赵美,幽州节度使德钧之孙。天成四年,德钧奏:「美年五岁,默念何论《孝经》,令于汴州取解就试。敕:「封尉之孙,能念儒书,备彰家训,不劳就试,特与成名,宜赐别敕及第,仍附今年春榜」。

晋卢质,幼聪慧,善属文。年十六,陕帅王重盈奏授芮城令。

安元信,幼为儿童时,尝与里中同辈戏为营阵,独申明进退交击之势,宛成部分邑之。耆老有尚怀古者,谓元信父万金曰:「此子成人,必达军旅之事,若赋以寿,则为将为侯,尔其志之」。后至耀州团练使。

汉李崧,深州饶阳人。父舜卿,本州录事参军。崧幼而聪敏,十馀岁为文,家人奇之。弱冠,本府署为参军。其父尝谓宗人李曰:「大蠊碜处,奇形气异,前途应不居徒劳之地,赖吾兄诲激之,大蠊,砑瘁,轮小字也。后至宰相。

周皮台符,字光信,深州武强人。幼善属文。唐同光中,擢进士第,释褐为镇定从事,位至翰林学士。

和凝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彩射人,少好学,书一览者咸达其大义。后至相位。

王朴,幼警慧,好学,善属文,位至枢密使。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