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长部 教化
《传》著格耻之论,雅有胥人效之训。盖邑宰之任,风化之所出焉。有社稷之守,有人民之众,施于为政,足以成俗。乃有示之礼让,陈之德义,推之以诚信,勖之以仁厚,躬行俭约,以戒奢侈,兴隆学校以尚经术,责己以息其讼,随方以劝其善。繇是俗化斯革,政事惟醇,贪暴用悛,亲党咸睦。下以无争,人不忍欺。至于道不拾遗,耕者让畔斑白,不挈弦诵相闻者,盖有之矣。《颂》曰:「怀我好音」。班固亦云:「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者,皆斯之谓也。
鲁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
仲繇字子路,为蒲大夫。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而善之曰:「繇乎,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繇乎忠信以宽矣」。至其庭,曰:「善哉!繇乎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繇而三称善,可得闻乎?」孔子曰:「我入境,田畴草莱,甚辟此」。恭敬以信故,民尽力入其邑,墉屋甚尊,树木甚茂。此忠信以宽其民,不偷入其庭甚汛。嗣鞑煲远、瞎拭癫,蝗乓病。
言偃字子游,为武城宰孔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莞尔而关,曰割鸡焉用牛刀言治小国何须用大道
?」子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孔子曰:「二三子谓从行者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戏,治小而用大道
。
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听谗,令己不得行。术将行,请迎史。二人俱至。单父使其书将书,宓子掣其肘,书不善,则怒史患之,请归报鲁君。太息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也」。乃令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非寡人之有也,子有之也。有便于人者,决之。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三年,巫马期往而观化于单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期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化至矣,使民ウ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言曰:诚乎?此者形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也。
高柴字子皋一作子羔
,为成宰。初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筐」,范则冠而蝉有夹衷,蛩蓝子皋为之衰嗤兄死者,言其衰之不为兄,死如蟹有筐,蝉有疾,晃蚕之,绩之冠也。范,蜂也。蝉,蜩也。嘉津枳,某ぴ诟瓜,乱病#┪。何髅疟为邺令,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兵甲官无计。会人数言其过于文侯,文侯身往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黄,任子治邺大乱,子能变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子西门。豹曰:「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府库,今君欲为霸者也,臣敢为绩于民。君以臣请,先登鼓之,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乃登城而鼓之,致甲模甲铠募矢也。
。操兵弩而出,再鼓服捷,载粟米而出服驾出而捷檐
。文侯曰:「罢之西门」。豹曰:「信非一日积也,一举而欺之,其后不可复用也。燕尝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举兵击燕,复地而后反。
后汉卓茂为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耶?」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欺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食鬼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嗤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
鲁恭为中牟令,专以德化为治,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从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史泣涕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
刘宠为东平陵令,是时民俗奢泰宠,到官躬俭,训民以礼,上下有序,都鄙有章。
宋均为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后为上蔡令。时府下记,禁人丧葬不得侈长禁之不得,奢侈有馀
。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
贾彪为新息长,小民困贫,多不养子。彪严为其制,与杀人同罪。城南有盗劫害人者,北有妇人杀子者,彪出按,贳宽贷也。法而掾吏欲引南,彪怒曰:「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遂驱车北行,按验其罪。城南贼闻之,亦面糸专自首,数年间,人养子者千数。佥曰:「贾父所长生男,名为贾子,生女名为贾女」。
吴涛胶东侯相政惟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跞崭笞,栽鹑缓,蠖掀渌弦,缘榔┲,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自是之后,争隙省息,吏人怀而不欺。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唐磷笥椅,势涔市跃,咛父秆渣,淘唬恨蛞,郧坠。适芪,刍嘀名,所谓观过,斯知仁矣。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刘矩为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尝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跞靼杖ァS钟,新返靡耪呓酝蒲捌渲鳌。
杨仁为什邡令,宽惠为政,劝课掾史,弟子悉令就学。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
陈匚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归附者佝跞⊙档,计┙夥⑶哺髁罨贡鞠厮竟傩胁坷袈怯兴险甙子禁之卦,唬核弦郧笾苯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
刘梁为北新城长,告县人曰:「昔文翁在蜀,道著巴、汉、庚、桑瓒,隶风移粑、伏衾畚崴湫,≡子逃猩琊⒐陡捌诨崂砦哪,岂本志乎?」乃更大作讲舍,延聚生徒数百人,朝夕自往劝戒,躬执经卷,试策殿最,儒化大行。此邑至后犹称其教焉。
仇览为蒲亭长,劝人生业。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穷寡,期年称其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右署,上司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极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孝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子母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一曰:览为县阳遂亭掾,好行教化。部人羊元凶恶不孝,其母诣览,言元览呼元,诮责元以子道,与一卷《孝经》使诵读之。元深改悔,到床下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孤犊触乳骄子骂,母乞自改母子。更相向泣。于是元遂修孝道后成佳士
。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鸱枭哺所生」。
锺离意为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
童恢为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跞∷娣较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食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馀户。
刘平为全椒令,掾吏五日一朝罢门,门东卒署,各遣就农,人怀感至。或增赀就赋,或减年从役。刺史行部,狱无囚徒,民各自以为职。不知所问,惟颁诏书而已。
魏郑浑历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
赵俨为朗陵令,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俨取其尤㝡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
司马朗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先时民有徙充都内者,后县调当作船徙民,恐其不办,乃相率私还助之。其见爱如此。
高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蜀董和,字幼宰,刘璋以为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王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晋杜轸为建宁令,导以德政,风化大行,夷夏悦服。
唐彬为邺令,道德齐礼,期月化成。
范甯为馀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往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以来,崇学敦教,未有如甯者也。
江道为太末令,县界深山中,有亡命数百家,恃险为阻,前后守宰,莫能平道。到官,召其魁帅,厚加抚接,谕以祸福,旬月之间,襁负而至,朝廷嘉之。
宋孔欣之为武康令,时吴兴人沈道虔居石山下,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尝无食以给学徒,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
梁裴子野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后周辛昂为成都令,到县,便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谓诸生曰:「子孝臣忠,师严友信,立身之要,如斯而已。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宜自勉,克成令誉」。昂言切理,至诸生等深感悟,归而告其父老曰:「辛君教诫如此,不可违之」。于是井邑肃然,咸从其化。
隋刘旷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争讼者,跞∧口晓以义理,不加绳劾,自各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治,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郎茂为卫国令,有民张元预与从父弟思兰不睦,承尉请加严法。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于是遣县中耆旧更往敦谕,道路不绝。元预等各生感悔,诣县顿首请罪。茂晓之以义,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唐高智周,常州晋陵人。高宗朝,举进士,补费县令,与丞、尉均分俸钱,政化大行人刊石以颂之。
韦景骏,开元中为肥乡令。县人有母子相讼者,景骏谓之曰:「吾少孤,每见人养亲自痛,终天无分。汝幸在温冫青之地,何得如此?锡类不行,令之罪也」。因垂泣呜咽,乃取《孝经》与之,令习读。于是母子感悟,自请改悔,遂称慈孝。
冯伉,贞元中为醴泉令,患百姓多昏猾,为著谕家十四篇,大指明忠孝仁义,劝学务农,每乡给一卷,俾其传习。
○令长部 感化夫寄百里之命,布一同之政,既惠爱以临民,必诚心而待物,则有民怀感而附德,物反妖而为瑞。是以兽出其境,凤集于庭,雉驯蝗散,灭火反风,感化所至,其道可见。《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斯之谓也。
后汉卓茂初为密令,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
刘昆以光武建武五年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灾,昆跞∠蚧痨低,范嗄芙涤曛狗纭。
谢夷吾,为寿张令。明帝永平十五年,蝗发泰山,流徙郡国,荐食五瞎寿张界,飞逝不集。
郑引为驺令勤行。德化部人王逢等得路遗宝物,县于道衢,求主还之。鲁国当春,大旱,五喜,坏擎愣乐,掠昶熟。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流被郡国,过驺界不集郡,因以状闻。诏不以为然,遣使案行,如言也。
戴封为西华令,时汝、颍有蝗灾,独不入西华界。时督邮行县蝗忽大至,督邮其日即去,蝗亦顿除,一境奇之。其年大旱,封祷请无获,乃积薪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于是远近叹服。
杨统,章帝建初中为彭城令。一州大旱,统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在县,休徵时序,风雨得节,嘉禾生于寺舍,人庶称神也。
鲁恭为中牟令,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谦仁恕掾,主狱属河南尹。廉,察也
。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禽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以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便坐于便侧之处,非正室也。恭廉不矜功,封以言府,府即奏上尹以檄劳曰:「君以名德久屈中牟乐产之化,流行天降,休瑞应行而生,尹甚嘉之
」。安因上书言状,章帝异之。
公沙穆为弘农令,县界有螟虫食稼,百姓惶惧,乃设坛谢曰:「百姓有过,罪穆之由,请以身祷」。于是暴雨不经,日既霁而螟虫自消,百姓称曰「神明」。
童恢为不其令,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韩棱,字伯师。为下邳令,视事未期,吏民爱慕。时邻县皆雹伤稼,惟下邳界独无。
王阜字世公。为重泉令,吏民向化鸾鸟集止学宫阜,使校官掾长沙叠为张雅乐击磬,鸟举足垂翼,应声而舞,翱翔复上县庭屋十馀日乃去。
刘平为全椒令,先是,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退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陈晔,字文锺。为卒令,有惠政。桑旅生二万馀株,民以自给。
刘虞为博平令,治政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南齐。夏侯恭叔为竟陵令,惠化大行,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
梁庾黔娄仕齐为编令,治有绩。先是,县境多虎暴,黔娄至,皆渡往临沮界,当时以为仁化所感。
陈司马申,宣帝太建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
唐元德秀为鲁山令,部人为盗,吏捕之,系狱。会县界有猛兽为暴,盗自陈曰:「愿格杀猛兽以自赎」。德秀许之。猾吏曰:「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德秀曰:「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即破械出之,翼日,格猛兽而还。诚信化人,大率此类。
晋赵赓为寿张令。高祖天福四年闰七月,诏赓考满之外,量留年以飞蝗避境故也。
○令长部 劝课
夫百里之长,教乃居先。四民之业,农为之首,俾尽力乎树艺,在以时而敦勖。若乃严制科令,笃劝生业,虽果菜之细,鸡豕之微,咸有名数以为程课,所以风化振举,户口繁多,靡不由此者也。所谓劝穑以固本,原生以利人」,斯之谓矣。
后汉仇览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魏杨沛,字孔渠,为新郑。长兴平禾,人饥穷沛,课民益蓄乾椹,收芑豆,阅其有馀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馀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乾椹。
杨仁为什邡令,垦田千馀顷。
邢胛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
吴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荒旱,逊开仓弦躁,馄睹袢岸脚,┥0傩彰衫怠。
晋窦允,字文雅,始平人。为浩境で陟段政劝课田蚕,平均调役,百姓赖之。
梁姚察为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及,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民至今称焉。
沈嫖建德令,教民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女丁半之,人咸劝悦,顷之成林。
唐李大亮,武德初为土门令,属百姓饥荒,大亮劝以垦辟,岁因大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