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六百九十三

○牧守部 武功

自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守尉皆领兵。至晋武平吴,去州郡武备,其后盗贼四起,以至大乱,山涛之论精矣。若乃百城提封之广,比屋士民之富,或因岁凶荒,啸聚不逞,合乌鸟之众,弄潢池之兵,窃法干纪,敢行称乱。至于边城候望之所,羌戎走集之地,或伺间而入寇,或属国之内,叛烈火燎原,当急图于扑灭。农夫去草,非可使其滋蔓。盖有乘其便宜,不暇中覆,率厉士众,摧锋致讨。震耀国威攘除,民患固己名载勋籍,事藏策府。其或邻敌接畛,申严警备,拒战而克胜,交侵而大获者,其绩亦茂矣。《诗》云「干城传云「保障」。皆是之谓欤!

汉朱买臣,武帝时召待诏会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令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帝拜买臣会稽太守。居岁馀,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徵入为主爵都尉。

田广明为淮阳太守,岁馀,故城父令公孙男与客胡倩等谋反,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言使督盗。贼止陈留传舍,太守谒见,欲收取之。广明觉,知发兵皆捕斩焉。

陈立为魈守,立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皆益州县也,蛮夷畏之。及至髭透嬉,估赏跣。瞬淮,用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释解以钩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立还归郡。兴妻父翁指与子邪,务收馀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降。分将攻翁指等,翁指据厄为垒,立使骑兵绝其食。襄道从反间以诱其众,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引兵独进,败走」橇。⒂立怒,叱戏下,令格之。都尉复还战,立引兵救之。时天大旱,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立已平定西夷,徵诣京师。

赵护为河东都尉。成帝鸿嘉中,广汉男子郑躬等六十馀人攻官寺,募囚徒,盗库兵,自称山君党与,浸广犯,历四县,众且万人。拜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及蜀郡合三万人击之,或相捕斩除罪贼党相捕斩而来者赦其本罪。旬月平,迁为执金吾,赐黄金百斤。

严治汝南太守。永始三年,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植墩读畹惹,ㄎ大司农。

后汉耿况为上谷太守。更始时五校贼二十馀万北寇上谷,况与子舒连击破之,贼皆退走。建武初,渔阳太守彭宠反,征虏将军祭遵屯良乡县名属涿郡,骁骑将军刘喜屯阳乡县名,故城在今幽州故安县西北,以拒宠。宠遣弟纯将モ奴二千馀骑,宠自引兵数万,分为两道以击遵。喜胡骑经军都县名,属广阳郡。有军都山,在西北。舒袭破其众,斩モ奴两王,宠乃退走。况复与舒攻,宠取军都。

铫期为虎牙大将军。建武初,檀乡五楼贼入繁阳内黄县名。繁阳,在今相州内,黄在西北。又魏郡大姓数反复,而更始将卓京「京」一作「原」谋欲相率反邺城。帝以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六百馀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数十人,获京妻子。进击繁阳、内黄,复斩数百级。郡界清平。

鲍永为谏议大夫。建武初,董宪示卑将屯兵于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

寇恂,建武初为河内太守,坐击考上书者免。是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馀,与密人贾期连兵为寇。恂免数月,复拜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俱击之,数月,斩期首,郡中悉平。

陈俊,为琅邪太守。建武八年,张步既降,步将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弘监欲招其故众,乘船入海。俊追击斩之。

王霸为上谷太守,建武九年,领屯兵捕虏,无拘郡界拘,限也。明年,霸与吴汉等四将军六万人出高柳击贾览,诏霸与渔阳太守陈纸兵为诸军锋,モ奴左南将军将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于平城下,破之,追出塞,斩首数百级。十三年,将弛刑徒,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馀里,凡与モ奴乌桓大小数十百战。

祭彤为辽东太守,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先,数破走之。建武二十一年秋,鲜卑万馀骑寇辽东,彤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首三千馀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后鲜卑震怖,畏彤,不敢复袢。明帝永平元年,彤使鲜卑击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渠帅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廉、范永平中为阒刑守,会モ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鸹鹩中星列。用两炬交缚,如十字鹌淙头,手持一端,使敌人望疑兵士之多也。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蓐食,早起食于寝蓐中也。斩首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馀人,辚,轹也。藉,相陷藉也。繇此不敢复向阒小。

耿夔为辽东太守,和帝元兴初,貊人寇郡界,夔追击,斩其渠帅。

王堂,拜巴郡太守。安帝永初中,回羌寇郡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

法雄为青州刺史。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寇海滨,雄与御史中丞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馀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议,皆以为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文等共斩平之,于是州界清静。

杨璇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郡县贼众多而璇力弱,吏人忧恐。璇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共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

王衡为吴郡太守。顺帝永和三年,郡丞羊珍反,攻郡府,衡破斩之。

张纲为御史。汉安元年,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馀年,朝廷不能讨。梁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馀人径造婴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扬、兖、豫大兵愫希,岂不危乎?若不料︹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复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糸专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大会,置酒为乐,散遣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徵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魏朗为九真都尉。先是,九真贼起,朗到官,奖励吏兵,讨破群贼,斩首二千级。桓帝美其功,徵拜议郎,度尚为右校令。延熹中,长沙零。

陵贼七八千人自称将军,又豫章艾县六百馀人应募而不得赏,直遂反谒者督州郡讨之,不能克,乃擢尚为荆州刺史。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杂种诸蛮,夷明设购赏,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出兵二年,群寇悉定。后迁辽东太守。数月,鲜卑率兵攻尚,与战破之,戎狄惮畏。

李氚涂と,宋太尉掾。延熹五年,益州郡诸夷反叛,执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龟讨之,不能克。朝议以为郡在边外,蛮夷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虢ú咛址ツ税蔹胍嬷萏,守与刺史庞芝发板苈击破平之,还得雍。陟胱溽嵋娜烁磁岩,怨愫壕耙,阄太守讨定之。

陈奉为桂阳太守。延熹六年,桂阳盗贼李研等寇郡界,奉与战,大破降之。

陆康为议郎,会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夷结十馀万人攻没四县,拜康庐江太守康申明赏罚,击破穰等,馀党悉降。

张堪为渔阳太守,モ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奋击,大破之,郡界以静。

黄琬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鄄戌讨击平之,威声大震。

翟形,酒泉太守叛羌千馀骑,从敦煌来钞郡界,懈盎髡妒拙虐,倩髑贾诩妇,⊥名大震。

皇甫规为泰山太守,初规以《诗易》教授。时泰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徵规拜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虏悉平。

臧匚,扬州刺史。时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众以万数芈实ぱ,籼守陈寅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氐冉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夏育为北地太守,会鲜卑入寇,育率休著、屠各追击破之。迁育为护乌桓校尉。

耿临为玄菟太守。灵帝建宁二年,高句丽王宫死,子伯固立,临讨之,斩首虏数百级。伯固降属辽东。

朱俊为交蕴守。先是,俊为兰陵令。光和元年,合浦交晕阡奥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而交圆咳涸舨、⑵鹉潦佝酾弱不能禁。又交栽袅毫等万馀人,与南海太守孔芝反叛,攻破郡县。即拜俊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诣郡观贼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与七郡兵俱进逼之,遂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四年,俊讨交院掀,治阡奥,破之。后为太仆贼帅。常山人张燕寇河内,逼京师,于是出俊为河内太守,将家兵击却之。

王允,中平元年为侍御史。黄巾贼起,特选拜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等为从事。上除禁党,讨击黄巾别帅,大破之,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等受降数十万。

何苗为河南尹。中平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故,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苗出击之,苗攻下群贼,平定而还。

祁续为庐江太守。扬州黄巾贼攻舒州,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已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安风县,属庐江郡。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馀级,生获渠帅。其馀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馀级。属县馀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刘虞为幽州牧,前中山相张纯叛入乌桓,与乌桓、峭王等攻破清和、平原。虞到州,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计善路,又设赏购,纯走出塞,馀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函首诣虞北,州乃定。

李章为琅邪太守,时北海安邱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处,姓也,而据营陵城。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史止章曰:「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章按剑怒曰:「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憾也」。遂引兵安邱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馀级,得牛马五百馀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闻,悉以所得颁劳军士。

陶谦为阳武都尉,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走之。

应劭为泰山太守,黄巾贼三十万众入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馀人,辎重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安。

魏董昭汉末,为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跞〈罂,似贫日之中,羽檄三至。

满宠,汉末为许令。时袁绍盛于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于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得户二万,兵三千人,令就田业。

陈登为广陵太守,吴孙权围之,登令功曹陈矫求救于太祖,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郑浑为左冯翊,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十馀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谕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谕,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馀众聚怀翘。祖使夏侯渊就郡助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又贼靳富等胁将夏阳长、邵陵令并其吏民入山。浑复讨击,破富等,获二县长吏。将其所略还及赵青龙者,杀左内史程休。浑闻,遣壮士就枭其首,前后归附四千馀家。繇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梁习为并州刺史,乌丸王鲁昔叛还并州,习令从事张景募鲜卑,逐昔昔为鲜卑所射死。始,太祖闻昔叛,恐其为乱于北边,会闻已杀之,大喜,以习前后有策略,封为关内侯。

何夔为长广守,牟平,贼从钱众亦数千,夔率郡兵与张辽共讨定之。东牟人王营众三千馀家,胁昌阳县为乱。夔遣吏王钦等授以计略,使离散之,旬月皆平定。

苏则为金城太守,李越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太祖崩,西平走,演叛称护羌校尉,则勒兵讨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皆自称太守以应之。又武威三种,胡并寇钞,道路断绝。武威太守笄鹦烁,婕膘对蚴,庇毫怪詈澜郧略羌胡以从进。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又将军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渡,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C260]击之,善恶必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旷日持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既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专之可也」。于是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兴击进于张掖,演闻之,将步骑三千迎则,辞来助军,而实欲为变,则诱与相见,因斩之。出,以犬旬军,其党皆散走。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及其支党,众皆降,演军败,华惧,出所执乞降,河西平。乃还金城。进封都亭侯,邑三百户。

贾逵,为豫州刺史。黄初中,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

张既为凉州刺史,酒泉、苏衡反,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万馀骑攻边县。既与夏侯儒击破之,衡及邻、戴等皆降。

徐邈为抚军军师,明帝时,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跞、∏膊尉及金墉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牵招为雁门太守。鲜卑大人轲比能大合骑,来到故平州塞北,招潜行扑讨,大斩首级。

胡质为荆州刺史。景初元年,孙权遣将朱然等二万人围江夏郡,质击之,退走。

笄鸺笪,幽州刺史。齐王正始七年二月,俭讨高句骊。五月,讨荃鼋云浦。

王基为荆州刺史,嘉平三年正月,攻吴破之,降者数千人。

邓艾为兖州刺史,笄鸺笞髀,仪册芙ú疥,迨橛,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贼于城下,艾追之,至邱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跞∫仆透酵で蔡┥、教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逐走之。

蜀霍弋为护军。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素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

李严为犍为太守,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妻阜,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支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吴朱然,字义封。大帝分丹阳为临川郡,以然为太守,授兵一千人。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锺离牧为南海太守,高凉贼率仍弩等破掠百姓,残害吏民,牧越界扑讨,旬日降服。

周鲂为丹阳西部都尉。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属城,乃以鲂为鄱阳太守,与胡综戮力致讨,遂生擒绮,送诣武昌,加昭义校尉。

蒋钦为西部都尉,会稽治贼吕合、秦狼等为乱,钦将兵讨击,遂擒人狼,五县平定。徙讨越中郎将,以合拘昭阳为奉邑。

陈表为翼正都尉。嘉和中,诸葛恪领丹阳太守,讨平山越,以表领新安都尉。与恪参势。表在官三年,广开降纳,得兵万馀人,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以破之,遽遂降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侯。

黄盖为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繇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讨平,加偏将军。

朱治为吴郡都尉,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繇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

吕岱为交州刺史,时交蕴守士燮卒,大帝以燮子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徽不承命,举兵戍海口。岱于是上疏请讨徽罪,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或谓岱曰:「徽藉累世之恩,为一州所附,未易轻也」。岱曰:「徽虽怀逆计,未虞吾之卒至。若我潜军轻举,掩其无备,破之必也。稽留不速,使得生心」。婴城固守,七郡八蛮愫舷。煊λ溆兄钦咚能图之,遂行过合浦。徽闻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迎岱、岱,皆斩送其首。

晋王鑫益州刺史。时张弘杀前刺史鲋辽璺铰韵こ记铡H舻,仍唬呼砣,地名在吴郡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

嵇喜初为江夏太守,吴将孙遵、李承率众寇江夏,喜击破之。又为徐州刺史。吴故将莞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邺令,遂围扬州,喜讨平之。

吴彦代陶璜为交州刺史。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

丁绍为冀州刺史,到镇,率州兵讨破汲桑有功,加宁北将军、假节、监冀州诸军事。时境内羯贼为患,绍捕而诛之,号为严肃,河北人畏而爱之。

罗尚领益州刺史。时李特寇成都,尚据大城自守,李流进屯江西,尚惧,遣使求和。是时蜀人危惧,并结村堡,请命于特,特遣人安抚之。益州从事任明说尚曰:「特既凶逆,侵暴百姓,又分人散众,在诸村堡,骄怠无备,是天亡之也。可告诸村密克,期日内外击之,破之必矣」。尚从之。明先伪降,特特问城中虚实,明曰:「米弦延尽,但有货帛耳」。因求省家,特许之。明潜说诸村,诸村悉听命,还报尚尚,许如期出军,诸村亦许一时赴会。二年,惠帝遣荆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孙阜救尚。阜已次德阳,特遣荡督李璜助任臧距阜。尚遣大众掩袭特营,连战二日,众少不敌,特军大败,收合馀卒,引趣新繁。尚军引还,特复追之,转战三十馀里。尚出大军逆战,特军败绩,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雒阳。

华谭为庐江内史,时石冰之党陆值韧途葜钕靥,非菜韭眈叶靥制街。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

邓岳为西阳太守,及苏峻反,平南将军温峤遣岳与督护王愆期、鄱阳太守纪睦等率舟军赴难。峻平,还郡。郭默之杀刘裔也,大司马陶侃使岳率西阳之众讨之。默平,迁督交广二州军事、建武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

锺雅为宣城内史,钱凤作逆,雅率众屯青弋。时广德县人周鑫凤起兵攻雅,雅退据泾县,收合士庶讨稣吨。凤平,徵拜尚书左丞。

袁真为庐江太守,攻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垣,迁其百姓而还。

王е为庐江、鄱阳二郡,豫讨周馥,杜乱怨,累增封邑。

任权为蜀郡太守,斩苻坚益州刺史李平,遂平益州。辛景为临海太守。时孙恩叛乱,寇临海,景讨破之。恩穷蹙,乃赴海自沉,妖党及妓妾谓之水仙,投水从死者百数。

刘牢之为淮阴太守,妖贼刘黎僭尊号于皇丘,牢之讨灭之。

桓冲为江州刺史。桓温之破姚襄也,获襄将张骏、杨凝等,徙于寻阳。冲在江陵,未及之职,而骏率其徒五百人杀江州都护赵毗,掠武昌府。军将妻子北反,冲遣将讨获之,遽还所镇。

朱序为江夏相。哀帝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征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馀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禽之。事讫,还兖州。

周楚从父抚入蜀,为鹰扬将军、犍为太守。父卒,楚监梁、益二州。时梁州刺史司马勋作逆,楚与朱序讨平之。进冠军将军、海西公。太和中,蜀盗李金银、广汉妖贼李弘并聚众为寇,伪称李势子,当以圣道王,年号凤凰。又陇西人李高诈称李雄子,攻破涪城。梁州刺史杨亮失守,楚遣其子琼讨平之。

杜瑗为交蕴守。孝武太元五年十月,九真太守李逊据交州反。六年七月,瑗斩逊,交州平。

辟闾浑,为平原太守。太元十七年,齐国内史蒋飞崩,职蔡守辟闾鼍萸嘀莘椿胩制街。

诸葛长民为宣城内史,于时桓歆聚众向历阳,长民击走之。

魏咏之为豫州刺史,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刘谦之为始兴相。安帝义熙末,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无事行,为侨旧所陵侮。因刺史谢欣死,合率郡不逞之徒作乱,攻没州城,杀士庶素恨者百馀,倾府库招集亡命,出攻始兴,谦之破走之。齐平广州,诛其党与,仍行州事。即以为振威将军、广州刺史。

刘敬宣为江州刺史。时桓玄兄子亮自号江州刺史,寇豫章,亮又遣苻宠寇庐陵,敬宣并讨平之。

宋孟龙符,晋末为淮陵太守,与刘藩、向弥征桓歆、桓石康,破斩之。

刘怀慎,晋末为徐州刺史,亡命王灵秀为寇,讨平之。褚谈为会稽太守。富阳人孙法光反,寇山阴,谈遣山阴令陆邵讨败之。

徐循为宁州刺史,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叛,循讨平之。刘道隆为徐州刺史,司州刺史刘季之反叛,道隆讨斩之。

薛继孝为义州刺史,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杀司马庾深之,举兵反,继孝讨斩之。

刘道产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黄公生、任肃之、张石之等,并谯纵馀烬,与姻亲侯揽、罗奥等招引白水氐,规欲为乱。道产诛公生等二十一家,宥其馀党。申怙为北谯、梁二郡太守。郡境边接任榛,屡被寇掠。怙到,密知贼来,仍伏兵要害,出其不意,悉皆擒殄。

沈叔任为梓潼太守,戍涪城。东军既反,二郡强宗侯励罗奥聚众作乱,四面愫纤溜,镣蜮湃斯。コ羌笔迦味兵不满五百,推布腹心,众莫不为用,出击,大破之,逆党皆平。

褚叔度为广州刺史,时桓玄族人开山聚谋掩广州,事觉,叔度悉平之。

萧思话为青州刺史,有亡命司马朗之、元之、可之兄弟,聚党于东莞发干县,谋为寇乱。思话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斩之,馀党悉平。

赵伯符为竟陵太守,时竟陵蛮屡为寇,伯符征讨,悉破之,繇是有将帅之称。

王玄谟为豫州刺史,淮上亡命司马黑石推立夏侯方进为主,改姓李名姓以惑众,玄谟讨斩之。

崔武帝永初末,为振威将军、东莱太守。景平初,亡命司马灵期、司马顺之千馀人围东莱击之,斩灵期等。

杜瑗为交蕴守时,胜Т之为交州刺史。Т之在州十馀年,与林邑累相攻伐。Т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Т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追讨于九真、日南。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义旗建,进号冠军将军。

沈文季为吴兴太守,沈登之作乱于吴兴,文季讨斩之。

刘真道为梁、南秦二州刺史。文帝元嘉十八年,氐贼杨难当寇汉中,真道率军讨破之。

檀和之为交州刺史。元嘉二十四年十月,豫章胡诞反,杀太守桓陵。和之南还,至豫章,因讨平之。

南齐柳世隆为江夏内史,行郢州事,宋蠲髟。年冬,沈攸之反,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州,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谆苟记浼,认嘤敕罟,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人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百道俱攻。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孝武初下,与世隆别曰:「攸之一旦为变,焚夏口舟舰沿流而东,则坐守空城,不可制也。虽留攻城,不可卒拔。卿为其内,我为其外,乃无忧耳」。至是,孝武遣军主桓敬、苟元宾等八军据西塞,令坚壁以待贼疲。虑世隆危急,遣腹心胡元直潜使入郢城通援军消息,内外并喜。郢城既不可攻,而平西将军黄回军至西阳,乘三层舰,作羌胡伎,溯流而进。攸之素失人情,本逼以威力,初发江陵,已有叛者,至是稍多。攸之日夕乘马,历营抚慰而去不息。攸之大怒,召谓军主曰:「我被太后令,建义下都,大事若克,白纱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诛我百口,不关馀人。此军人叛散,皆卿等不以为意。我亦不能悉按问,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于是一人叛遣,并去不反,莫敢发觉,咸有异计。军旅大散。攸之度鲁山岸,犹有数十匹骑自随,宣令军中曰:「荆州城中大有钱,可相与还取,以为资粮」。郢城未有追军,而散军畏蛮抄,更相聚结,可二万人,随攸之将至江陵,乃散。世隆乃遣军副刘僧麟道追之,攸之已死,世隆后为湘州刺史。永明中,湘州蛮陈双、李搭寇掠郡县,刺史吕安国讨之,不克。世隆到州,督众征讨,乃平之。

王诩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刘缵为奴所杀,诩率郡兵讨平之。

萧惠休为徐州刺史。明帝武建二年,魏军攻锺离,惠休破之。

萧意为徐州刺史。武建二年,魏军围汉中,意拒退之,杨公则为扶风太守、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

陈显达为益州刺史。广汉贼司马龙驹据郡反,显达讨平之。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