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计部 蠲复第二
后魏道武天兴元年正月,车驾自邺还中山,诏大军所经州郡,复赀租一年,山东民租赋之半。
二年八月,除州郡民租赋之半。
明元神瑞二年六月,幸赤城,复租一年。南次石亭,幸上谷,复田租之半。七月,还宫,复所过田租之半。
泰常二年十一月,复州租税臣钦若等曰:「史失州名」。
。
三年三月,诏以范阳去年水,复其租税。八月,雁门、河内大雨水,复其租税。
四年四月,南巡狩,幸雁门,赐所过无出今年租赋。五月朔,观渔于水垒水,车驾还,复一年租税。八月辛未,东巡。甲申,车驾还宫,所过复一年田租。
七年九月,幸峤山。十月,车驾还宫,复所过田租之半。
太武初即位,南州大水,百姓阻饥。刘洁奏加哀矜,帝从之,于是复天下一岁租赋。
始光四年十二月,行幸中山,复所过田租之半。
神⼵年十一月,帝幸纽城,赦秦、雍之民,赐复七年。四年二月,平赫,连定还宫战士,赐复十年。
延和三年二月,诏曰:「朕承统之始,群凶纵逸,西方未宾,所在逆僭。蠕蠕陆梁于漠北,铁佛肆虐于三秦,是以旰食忘寝,抵掌扼腕,期在扫清逋残,宁济万寓。故频年屡征,有事西北,连输之役,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罹水旱,致使生民贫富不均,未得家给人足。或有寒穷不能自赡者,朕甚愍焉。今四方顺轨,兵革渐宁,宜宽徭赋,与民休息。其令州郡县隐括贫富,以为三级,其富者租赋如常,中者复二年,下穷者复三年。刺史守宰当务尽平,不得阿容,以罔政治,明相宣约,咸使闻知」。
大延三年二月,行幸幽州,还幸上谷,遂至代,所过复田租之半。
太平真君四年六月,诏复人赀赋三年,其田租岁输如常,牧守不得妄有徵发。
文帝太安四年三月,观马射于中山。所过郡国,赐复一年。
和平四年十月,以定、相二州杆杀稼丐民田租。
献文以和平六年即位,诏曰:「夫赋敛烦则民财匮,课调轻则用不足,是以什一而税,颂声作矣。先朝权其轻重,以惠百姓。朕承洪业,上惟祖宗之休命,夙兴待旦,惟民之恤。欲令天下同于逸豫,而徭赋不息,何以息烦去苛,拯济黎元者哉!今兵革不起,畜积有馀,诸有杂调,一以丐民。
孝文延兴二年十二月,诏以代郡事同丰、沛,代民先配边戍者皆免之。
三年二月戊午,太上皇帝至自北讨,诏死王事者,复其家。十一月,诏以河南牧守多不奉法,致新邦之民莫能上达。其有鳏寡孤独贫不自存者,复其杂徭,年八十已上,一子不从役。是岁,州镇十一水旱,丐民田租。
四年,州镇十三大饥,丐民田租。
承明元年八月甲申,以长安二蚕多死,丐民税之半。太和三年,王砦吏部尚书见幸于文明太后,诏与东阳王丕同入八议,并受复除。
四年秋七月壬子,改作东明观。诏会京师耆老复家人不徭役。
六年二月辛卯,诏曰:「灵丘郡土既偏,黾埂S种,钪萋烦骞,偎舅经供费非一。往年巡行,见其劳瘁,可复民租调。十五年」。乙未,诏曰:「萧道成逆乱江淮,戈旗频举。七州之民既有徵运之劳,深乖轻徭之义,朕甚愍之。其复常调三年八月,分遣大使,巡行天下遭水之处,丐民租赋」。
七年春正月丁卯,诏青、齐、光、东徐四州之民,户运仓粟二十石,送瑕丘、琅邪,复租笮一年。是年,苟颓为司空。河东王文明太后诏曰:「颓为台鼎,论道是寄,历奉四朝,庸绩弥远。宜加崇异,以彰厥功。自兹已后,可永受复除」。
十年十二月,诏以汝南、颍川大饥,丐民田租。
十一年五月,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服以上赋役无所与。
十七年六月,帝将南伐,诏给兖、徐、南豫、陕、岐、东徐、雒、豫七州军粮。
十八年十二月癸卯,诏中外戒严。戊申,复优代迁之户租赋三岁。辛亥,车驾南伐齐丁夕⼙。诏缘路之民复田租一岁。
十九年四月丁未,帝自南伐齐,回曲,赦徐、豫二州,其运漕之士,复租赋三年。辛亥,以齐、萧氏民降者给复十五年。六月,诏复军事,从驾渡淮者租赋三年。乙卯,曲赦梁州,复民田租三岁。
二十二年二月,帝南伐齐,至新野。诏以穰民首归大顺,终始若一者,给复三十年,标其所居曰「归义乡,次降者给复。十五年三月,诏以荆州诸郡民初降次附,复同穰。十月,帝北伐叛人,发县瓠,曲赦二豫,复民田租一岁。
宣武景明二年三月,诏曰:「比年以来,连有军旅,役务既多,百姓郾滓耸瘪媪恳哉民瘼。正调之外,诸妨害损民,一时蠲罢」。九月,免寿春营户为扬州民。
正始元年九月,诏诸州蠲停徭役,不得横有徵发。
四年十二月,诏兵士锺离没落者,复一房田租三年。延昌二年十月,诏以恒、泗地震,民多死伤,蠲两河一年租税。
十二月,丐雒阳、河阴二县租赋。
孝明熙平元年七月,诏兵士徵硖石者,复租赋一年。二年五月,诏曰:「扬州硖石、荆山、新淮替阜城兵士战没者,追给敛财,复一房五年。若无妻,复其家一人二年。
孝昌元年九月乙卯,诏减天下租调之半。
孝庄建义元年四月,复天下租役三年。
出帝太昌元年四月,齐献武王上言:「建义之家往为尔朱氏籍没者,悉皆蠲免。帝以世易复除。
东魏孝静兴和元年九月,发畿内十万人城邺,四十日罢。十月,诏筑城之夫给复一年。
北齐神武为东魏相国。武定二年三月,以冬春亢旱,请孝静蠲县责。
文宣以魏武定八年五月受禅,改元天保。诏曰:「冀州之渤海、长乐二郡,先帝始风之国,义旗初起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贵不忘本,思深恩洽,蠲复田租。齐郡、渤海可并复一年,长乐复二年,太原复三年」。
天保八年,自夏至九月,河北六州、河南十三州、畿内八郡大蝗,诏今年遭蝗之处免租。
九年七月,诏赵、燕、瀛、定、南营五州及司州广平、清河二郡,去年螽涝损田,兼春夏少雨,苗稼薄者,免今年租赋。
武成河清三年十二月,周将尉迟迥寇雒阳。及段韶大破尉迟迥等,解雒阳围。丁卯,帝至雒阳,免雒州经周军处一年租赋。
后主天统三年九月,太上皇帝臣钦若曰:「武成以河清四年传位称太上皇帝」。
诏:「诸寺署所管杂保户姓高者,天保之初,虽有优效,权假力用未免者,今可悉蠲杂户任属县。一准平人。十一月,以晋阳大明殿成,大赦。免并州居城、太原一郡来年租赋。
四年七月,诏使巡省河北诸州,无雨处,境内偏旱者,优免租调。
后周闵帝元年三月壬子,诏曰:「浙州去岁不登,厥民馑饥,朕用愍焉。经行县,免一年租调」。九月辛未,诏免长城役者一年租赋。
五年六月,帝幸张掖,御观风行殿,赦陇右诸郡,给复一年,行经之所给,复二年。
八年四月,赦诏:「以征辽凯旋,其诸郡供军事者,并给复一年。其所役丁夫匠至涿郡者复二年,至临榆关已西者复三年,至柳城郡已西者复五年。至通定镇已西者,复七年。至度辽镇者,复十年。辽左之民仍给复十年」。
九年正月,大赦,改博陵为高阳郡,给复一年。
唐高祖武德元年五月,即位赦,制「义师所行之处,给复三年,自馀给复一年。
三年九月,诏陕鼎熊纤闹,莞复二年。
四年七月,诏以平王世充、窦建德,其天下民庶给复一年。幽州管内,久隔寇戎,给复二年。
五年五月,敕:「荆州遭萧铣之乱,百姓无出今年田租」。七年四月,诏:「扬越之民,新г大化,见在民户,给复一年。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位,赦制关内蒲、芮、虞、秦、陕、鼎六州免二年租,自馀率土普给复。二年九月,遣雍州牧杨恭仁等分行突厥,所掠之处,损失家产及践苗稼者,皆复之。
贞观元年夏,山东诸州大旱,诏无出今年租赋。
四年十月,幸陇州。诏岐、陇二州户民无出今年租赋。十一年正月乙夕,⼙复雍州人无出一年租赋。
二月,幸雒阳宫。三月,诏免雒州管内一年租赋。
十二年二月,幸长春宫,以旧经镇复朝邑县,无出今年租赋,降囚免徙。
十三年正月,朝于献陵,免其县人一年租。
十四年正月,幸魏王泰宅,免延康里百姓无出今年租。
武帝保定二年五月,以南阳宛县三足乌所集,免今年役及租赋之半。
建德三年十二月,诏荆、襄、安、延、夏五州总管内其贫下户给复三年。
四年正月,诏刺史、守令宜亲劝农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六月,诏:「东南道四总管内,自去年以来,新附之户,给复三年。
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诏山东流民新复业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并给复一年。八月于西郊。诏长安、万年二县民在京城者给复三年。大象二年,诏江左诸州新附民给复二十年。
隋文帝开皇六年辛夕,⼙以关内七州旱,免其赋税。
九年,以江表初定,给复十年,自馀诸州,并免当年租赋。
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帝曰:「朕既薄赋于人,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用处常出纳处常入,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损」。于是乃更辟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下诏曰:「既富而教,方知廉耻,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十三年四月,制战亡之家,给复一年。
十八年七月,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
炀帝即位,以户口益多,府库盈溢,乃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
大业元年七月,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十月己丑,赦江。
淮已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
二年四月辛亥,御端门,大赦,免天下今年租赋。
三年四月甲申,颁律令,大赦天下,关内给复三年。
四年八月辛酉,亲赐恒岳、河北道郡守毕集。大赦天下,车驾所经郡县,免一年租调。
高宗上元二年正月,敕:「雍、岐、同、华、陇等州给复一年。自馀诸州,咸亨年遭旱涝,虫霜损免之家,虽经丰稔,家产未复,宜更免一年租」。
三年三月甲辰,车驾自汝州温汤还东都,诏免汝州田租之半。
仪凤三年十月,诏:「以来年正月幸东都,关内百姓,宜免一年庸调及租并地子税草,其当道诸县,特免二年」。
永隆二年正月己亥,诏雍、岐、华、同四州六等以下户,宜免两年地税。河南、河北涝损户常式蠲放之外,特免一年调。
二年八月丁卯朔,河南、河北大水。诏百姓乏食者任往江、淮南就食,仍遣使分道赈给之,屋宇坏倒者给复一年。
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十月,以定州北平、义丰两县被契丹侵掠,坚守不降,改北平为犬,旬忠,义丰为立节,其守城百姓并给复一年。
长安四年四月,则天幸兴泰宫,曲赦寿安县,百姓给复一年。福昌、伊阙二县免今年租赋之半。
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即位,赦制,诸州百姓免今年租赋。七月,制河南百姓被水漂损者,给复一年。
景龙三年十一月,南郊礼毕,大赦。关中诸州无出今年地税。是月,幸温汤新丰,百姓给复一年。帝又幸始平,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诏始平县百姓给复一年。四年正月,金城公主出降吐蕃。二月,曲赦,诏天下百姓免今年租半。
玄宗开元二年十二月甲辰,诏曰:「惟此新丰,温汤是出,古之顺豫,义兼巡省。顷者观风,数临兹地,以察冤滞,询于故老,闾里欢康,田畴垦辟。况冬隆积雪,春期有年。且诵王游,果符时迈,虽千乘万骑,咸给于主司,而累月再来,颇勤于除扫。宜下复蠲之令,慰其望幸之心。新丰县百姓,免一年杂差科」。
五年二月,行幸至东都,制河南府百姓给复一年。河南、河北遭涝及蝗虫无出今年租。
八年二月,诏曰:「朕临御寰极,永思政理,黄屋成屈已之劳,紫宸多在予之念。尝恐微物或失,大道未臻,私奉睿图,载深寅畏。去年诸处并多水旱,岁储不给,生业靡安,言念下人,用增忧旰。天下遭损州逋租悬,调及勾徵,特宜放免。
十一年正月,行幸北郡。诏太原府境内百姓宜给复一年,九等户给复三年,元从家给复五年。其家籍见存终身免征役」。二月壬子,祠后土于汾阴,敕管坛一乡,给复一年。辛未,銮驾至京师。其行过处缘顿及营幕所损百姓青苗,并令本州检勘。以正仓酬直,怀、泽两州已免地税,潞州、太原府亦有给复。其汾、晋、蒲、绛、同、华、京兆、河南供顿户,并宜免今年地税。郑、卫、雒、相、仪、沁、磁、隰等州佐助夫,虽则役日不多,终是往还辛苦,各免户内今年差科。
十三年正月,诏曰:「元率地税,以置义仓,本防俭年,赈给百姓。频年不稔,逋租颇多。言念贫人,将何以济?今献春布泽,务叶时和。自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以前,所有未纳悬欠地税宜放免」。十一月,封泰山礼毕,其行幸州县,供顿劬劳百姓,并免一年租赋,兖州免二年租赋。
十七年十一月,谒桥陵。诏:「天下百姓无出今年地税之半,如巳徵物,听折来年逋租悬调。在百姓腹内者,一切放免。京兆府供顿县免今年地税」。
十八年正月,亲迎气于东郊,礼毕,制曰:「天下百姓今年地税并诸色勾徵欠负等色,在百姓腹内未纳者,并一切矜免」。
十九年十一月庚申,幸东都。壬子,敕供顿州百姓及充夫匠及杂祗供人等,宜放今年地税,自馀户等免今年地税之半。
二十年九月戊辰,河南道宋、滑、兖、郓等州大水,伤禾稼,特放今年地税。十月,幸北都,曲赦太原,给复三年。十一月庚申,祀后土毕,大赦。制:天下遭损免州及供顿州,无出今年地税,如巳徵纳,听折来年逋租、悬调、贷粮、种子、欠负官物在百姓腹内者,并宜放免。诸州自开元十七年已前,所有贷粮、种子、欠负官物、百姓腹内者,亦宜准此。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终身勿事,管坛一乡百姓,给复三年。
二十一年五月,以皇太子纳妃。诏长安、万年两县百姓及今月当番人等,并免其家今年地税。
二十二年二月,秦州地震,廨宇庐舍陷坏,压杀四千馀人,诏压死家复一年,一家二人,已上死者,给复二年。十一月,敕曰:「百姓屡空,朕孰与足,言念于此,良所疚怀。如闻京畿及关辅有损田百姓等属,频年不稔,久乏粮储。虽今岁薄收,未免辛苦,宜从蠲省,勿用虚弊。至如州县不急之务,差科徭役,并积年欠负等,一切并停。其今年租八等已下,特宜放免。地税受田一顷已下者,亦宜放免。
二十三年正月乙亥,籍田毕。诏:「天下诸州贷粮种子,并宜放免。京兆、河南府逋悬欠负,亦宜放免。天下色役及贡赋,先令中书门下均融减省,宜速与条奏」。六月戊子,制鳏寡瓒烂饨衲甑厮爸、半江、淮南有遭水旱处,委本道使赈给之。
二十四年十月甲子,自东都还京,至陕州,诏曰:「朕永怀西土,陵寝在焉,至自东都,诚慰罔极。兼兹巡省,且无怨思。予之望,多谢哲王。饮至之规,岂忘前典。其供顿州应缘夫役差科,并免今年地税」。
二十六年秋七月己巳,册忠王衔皇太子,大赦天下。制曰:「至于碛西之人,途路遥远,往复疲弊,颇异诸军。其中愿长往者,已别有处分讫年镇,向满应合放还,未到之间,稍宜假其家。内诸色差科,并宜放免。如有营农不自办者,州县量事助借,各使存济。京畿近辅,百姓所出,虽庶务间省,终异诸州,其百姓等应单贫下户者,特放今年半租,率土之内赐腥日。
二十七年二月己巳,加尊号,大赦。制天下百姓宜放今年地税。
二十八年十月戊辰,诏曰:「如闻徐、泗之间,丝蚕不熟,虽庸课已纳,虑百姓艰辛,今年地税,特宜放免」。
天宝元年正月丁未朔,御勤政楼受朝贺。礼毕,赦制:「如闻百姓之内,或有人户高丁多,苟为规避,父母在,乃别籍异居,且令州县勘会。其一家之中,有十丁已上者,放两丁征行赋役,五丁已上,放一丁」。
六载正月,诏:「天下百姓今载地税并去载,应损郡逋租、悬调诸色勾徵、变换等物,及请延限,并宜一切放免。征行之家,每令存┰。差科之际,或未优矜。自今已后,并准飞骑例蠲免」。
七载五月甲戌,册尊号毕,大赦。诏「天下百姓今载地税并诸色勾徵欠负等色在百姓腹内未纳者,并一切放免」。
十四载八月辛卯,天长节,大赦。制曰:「圣人积不涸之仓,王者用无穷之府,支计苟足,多赋何为。天下百姓,今载租庸,并宜放免。天下诸郡逃户所欠租庸,应复业者,其亲邻已代出,租庸不在徵赔之限」。
肃宗以天宝十五载七月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诏诸勾徵逋租悬调及官钱在百姓腹内,并与放免。至德元载十月,驾至彭原郡。十二月,诏彭原郡百姓给复二年。
二年十二月,诏以讨安禄山阵亡人家,给复二年。诸郡县或隔绝贼境,则困于幽残,或犒宴官军,则弊于赋役。其本载租庸,三分放一。其天下百姓,应诸色人勾徵及欠负官物,一切放免。太原久遭围逼,给复三载,上党三度被攻,给复五载。其南阳、颍川、灵昌、睢阳、雍丘等郡县,坚壁多时,力穷方下,绝食尚守,情亦可矜,宜各给复三载。其好捶钕攘较,亟退御寇,徵求复多,各给复三载。蜀郡、上皇亲幸万乘,久居明年租赋,宜依常式起复,再给复三载。
二年正月,册尊号礼毕,赦诏「天下百姓今年租庸并放,其百司府县诸色杂供,各宜减半。其杂徭役非要切者,一切并停。其州因城陷被杀戮残毁者,委本道使勘责取实,各量免其二年租赋。其流亡户复业者,委本道使与刺史勾当赈给,并与种子、犁牛,仍免三年租赋」。
乾元元年四月,享庙礼毕,诏天下百姓除正租庸外,一切不得别有使役。十月,册成王为皇太子,诏天下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终身勿事。
二年二月丁亥,诏:「天下州县应欠租、庸、课、税、傅、马粟、贷粮、种子、籴粜、变税及营田,少作诸色勾徵,纳未足者一切放免。其正义等仓及诸色摊徵,亦宜准此。其至德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已前,和籴和市并欠负官物及诸色官钱,欠利常平、义仓欠负五色,一切放免」。三年二月,诏:「其天下百姓,灼然单贫交不存者,缘租庸先立限长行,每乡量降十丁,犹恐编户之中,悬罄者众,限数既少,或未优矜,其实不支济者,宜令每乡量更矜放」。
闰四月,御明凤门,诏义夫、节妇、孝子顺孙终身勿事。上元二年正月,诏曰:「寇孽未平,军戎当备,适之内,徵赋犹繁。朕所以亲帅公卿,躬行节俭,而诏书屡下,蠲免盖多。至国计军储,取给而已,犹欲累加损抑,以惠黔黎。以委中书门下勾当,令度支使与诸供司一切减省,应可蠲免,每司各条件闻奏,当使施行」。
三年九月,诏:「义夫、节妇、孝子、顺孙,终身勿事」。
元年建卯月,御明凤门,诏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终身勿事」。
代宗宝应元年四月,即位。五月丁酉,诏天下百姓逋租悬调、贷粮种子诸色欠负官物,一切放免。
二年七月,改元广德制曰:「百姓逋租悬调,及一切欠负官物等,自宝应元年二月三日已前并放免。一户之中,有三丁放一丁庸调。地税依旧每亩税二升,应徵税租,刺史、县令据见在户徵科,其逃亡死绝者,不得虚摊邻保。河北百姓复三年,应是回讫行营经历处,免今年租税」。
广德二年二月己亥,亲拜南郊,祀昊天上帝,礼毕,大赦天下。制其宝应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已前,诸色逋欠在百姓腹内者,并宜放免。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终身勿事。
三月辛丑,诏河南府给复二年。
十一月癸卯,蠲免越州今年半租,温州、台州、明州各给复一年。
永泰元年正月,御含元殿改元制:「自广德元年已前,天下百姓所欠负官物,一切放免。在官典膳内者,不在免限。其百姓除正租庸外,不得更别有科率」。
二年十一月庚辰,敕曰:「古者量其国用,而立税典,必以经费,用之轻重。公田之籍,可谓通制。履亩而税,斯诚弊法,期于折衷,以便于时。亿兆不康,君孰与足?故爱人之体,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在均节。朕自临宸极,比属艰虞,尝欲阐敦朴之风,守冲俭之道,每念黎庶,思致和平。而边事犹殷,戎车屡驾,军兴取给,皆出邦畿。九伐之师,尚勤王略,千金之费,重困吾人。乃者尊冉有之言,守周公之制,什而税一,务于行古。今则编户流亡,而垦田减税。计量入之数,甚倍徵之法。纳隍之惧,当宁轸怀,虑失三农,忧深万姓,务从省约,稍异蠲除,用申勤┰之旨,以救瑭之弊。其京兆府所奏,今年秋税八十二万五千石数内,宜减放一十七万五千石。委黎痪、葜钕、鼗、Э诘厥均平放免。仍分明榜示百姓,令知当户所减斛斗数讫奏闻。其青苗地头钱,亦宜三分放一。先欠永泰元年地头钱十四万九千一百四十一贯,并宜放免。朕当躬俭节用,┰我黎元,中夏渐宁,庶有康济,宣示百姓,知朕意焉」。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帝御含元殿,改元制,其逃户复者,宜给复三年。
二年正月,既平周智光智光为同华节度
。元年十二月叛。诏曰:「求瘼┰隐,谅在忧勤。罢赋省徭,与之休息。况因师旅,供亿颇繁,故孝武悔征伐之事,魏文隆田租之复同、华两州百姓等项,以贼臣背叛,制在凶威,淫刑以逞,厚敛无度,闾阎之内,杼轴其空。朕乾食增怀,纳隍自咎,将问乾纪之罪,遂兴无战之师,哀我斯人,困于日费。有牛酒壶浆之犒,有资粮溴鹬供,凋残之馀,何以堪此!言念刑弊,岂忘优矜,宜给复二年,一切蠲免放。仍委刺史、县令劳人来安集,庶可小康宣示百姓,使知朕意」。
三年六月辛丑,诏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税,皆什一也,故谓之天下中正而颂声作矣。乃者因三代之制,定其税典,务于行古,庶以便人。属以外攘四夷,岁会戎事,军国用度,公储匮乏,役费荐至,近于倍征。而吏或奉法不谨,失我字人之意,孤枵咦视泻窳,埠栏徽叽以轻徭。动而生奸,浸而流弊,税之什一,其实大半。致有去父母之邦,逃庸保之役,流离逋荡,靡室可依,阽于死亡而莫之省。每一念至,良深悯恻。顷以鸶拇悠浔,惆仓梦贮,黾怪差宽赋敛之重。今邦畿之内,宿麦非稔,去秋垦田,又减常岁。昨者徵税,其数颇多。朕以万姓不安,三农将废,忧勤郁切,中夜以兴,思以康济,庶臻其道。每欲悉免量入,将悉其困,而未解兵严,犹资日费用,蠲常数以┰疲人。其京兆府于今年所率夏麦宜于七万石内,五万石放不徵二万石,容至晚田就后,已杂色斛斗续纳。仍委京兆府尹崔昭差、少尹李椅、于颀等分县巡抚。必躬必亲宣示朝章,令悉朕意」。
四年三月,诏特免京兆府百姓今年税钱。
十一月乙卯,诏:「京兆府今年税量放十万石,仍令京兆尹即与合审勘会,不支济户先矜放百姓应纳地税及草等,各随使送纳,不得劳人。其诸司丁役及掌闲锕闫闲、纫宋,中书门下勘会,其先出资并官出钱充,不须更有科率」。甲子,诏曰:「比属秋霖,颇伤苗稼,百姓种麦,其数非多。如闻村闾不免流散,其大历五年夏麦所税,特宜与减常年税」。
是月乙亥,敕曰:「王者以蒙宰制,国用司会,质岁成,必视丰荒之年,以均赋入之数。自近古以来,天下郡县,或有水旱之处,则亦减其田赋,休其力役。不急之务,不便于时,亦皆节省,以惠穷乏。上天眷命,属朕黎元,敢不敬承,励于勤恤,躬自俭薄,刑于家邦,非上荐宗庙,下资军旅,未尝私于所奉,更有徵求,藏之于人,孰谓不足!乃者属减邦赋,以劝农耕,而四时罔借,九扈皆叙。近自关右达于海隅,溥其百现,穰宁止三年之积,非朕寡德所能臻兹。盖祖宗景灵,被此嘉贶,仰荷殊庆,兢怀益深。而淮南数州,独罹灾患,秋夏无雨,田莱卒荒,闾阎艰食,百价皆震,永念于此,良增怃然。我念忧伤,终夜不寐,且有蠲贷,安用流亡!其准上今年租庸地税旨,支米等,宜三分放二分」。
十二年,元载主书卓英倩家在金州,英倩附托元载,权侔上列。及载大法,英倩坐诛。英倩弟英遂盗官器,伏拥子弟,据险要以拒朝命。帝发禁兵千人及山南西道兵千人,分道讨之。王师至,英党大溃。是州以英倩之故,颇至残伤,特诏给复二年。
十一月庚辰,诏曰:「朕以黎元者,君之肢体,伤之则惨怛,赋税者,国之衣食,均之则赡济,然特图其本,先假贫人,使之获安。斯谓富国所以底慎财用,蠲省征徭,期致理于太宁,庶自迩而及远。如闻巴南诸州,自顷年以来,西有蕃夷之寇,南有羌戎之聚,岁会戎事,城出革车,子弟困于征徭,父兄疲于食鬼,饷赋益烦重,人转流亡。荒田既多,频岁仍俭,户口凋耗,居邑萧然。去桑梓之重迁,保山林以自活,念性命于俄顷,或逡巡于攘传,不云乎,穷斯滥矣。顾共闾井,夫岂不怀,哀我矜人,盖非获已。朕之不德,自咎良深。其邕、蓬、渠、集、壁、光、通、开等州,宜放二年租庸,及诸色徵科,亦宜蠲免。仍委本道观察使及刺史、县令切加招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