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百九十一

○将帅部 习兵法、申令示信示严鞠氨法。

兵法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公之武备也。故言兵法者,谓之《司马法》焉。繇太公以来,能者间出踵而增之,复有权谋、形势、阴阳技巧之别,是为四种,繇是行师之道极其深趣矣。大率用仁义礼让者为之上,以纵横变诈者为之下。历代之为将者,或达其善志,临敌而制胜,或稽其要道,著书以垂法,篇籍斯著,图制咸在,以至议论之流布,部曲之讲习,皆可徵焉。

周太公望为武王,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伐纣,谋居多,撰《六韬》六卷。后世之言兵,皆宗太公为本。《隋、唐志》载《太公阴谋》一卷,《太公阴符钤录》一卷,《太公金匮》二卷,《太公兵法》六卷。又《太公杂兵书》六卷,《太公伏符阴阳谋》一卷,《太公书禁忌立成集》二卷,《太公枕中记》一卷。

孙叔敖为楚令尹,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必阜,楚人惧王之入晋军也,遂出陈孙叔敖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元戎,戎车在前也。《诗》《小雅》言王者军行必有戎车十乘,在前开道,先人为备。。《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夺敌战心」。

田穰苴为大夫,景公尊为大司马。穰苴死,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隋书经籍志》,司马穰苴《兵法》三卷

公子无忌、魏安鹜跻、炷傅苋识下士、魏王以上将军印授公子,逐秦军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刘歆《七略》有《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七卷。《艺文志》,《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十卷。

孙武,齐人,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亲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人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下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用,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汉书艺文志》:孙子有《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吴起,魏人,好用兵。魏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文侯以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魏文志》:吴起有《兵法》四十八篇。

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为将军,而自以为不能及,孙膑疾之,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大破梁军,孙膑以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公孙鞅为秦大良造秦官也,将兵围魏,安邑降之。有《兵法》二十七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常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为善。

项梁,楚名将,项燕子也。避仇吴中,尝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项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季父梁怒之。籍曰:「书文帝注为三卷,艺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尔」。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汉韩信既破赵,诸校效首,虏休皆贺,诸校,诸部也,犹今言诸营也。效,致也。谓各致其所获。因问信曰:「兵法有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尔。兵法不曰:舀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颧市人而战之也。经一,亦谓兵法也。忽入市,驱取其人令战,言非素所。其势非致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艺文志》、《韩信兵法》三篇。

广武君李左车有《兵法》一篇。赵充国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冯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年三十馀,乃学《春秋》,涉大义,顾念也,习读兵书,前将军韩增奏为军司空,令黥布反,击走荆王,劫其兵,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三县之间也。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不聚一处分为三,欲以相救,出奇兵。或说楚相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谓在其本地恋土怀安,故多逃散。今别为三,彼败,吾一,馀皆走,安能相救!」不听,布果破其一军,二军散走。

后汉耿秉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モ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诏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拜谒者仆射,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帝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

冯绲《少学《春秋司马兵法》。

皇甫规,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围安定,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菥俟嫔、霞拼。

马援为伏波将军,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

魏邓艾为征西将军,讨蜀,破姜维之众,维退守剑阁。锺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繇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城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王昶为兖州刺史,著《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青龙中奏之。

贾逵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有将率才」授兵法数万言。逵终豫州刺史。

蜀诸葛亮为丞相,率众南征,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吾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髫等鞜思炊ㄒ,资ざ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经籍志》:诸葛亮有《兵法》五卷。

吴朱才为偏将军,为人精敏,文学兵法,名声殆闻于远近。晋陈勰特有才用,解军令。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勰为魏文帝所倚,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阵图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较标之势,勰悉谙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

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率众伐蜀。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宋沈攸之除东海太守,未拜,会四方反叛,南贼已次近道,以攸之为宁朔将军、寻阳太守,率据虎槛。时王元谟为大统,未发,前锋有五军在虎槛,五军后又终绎继至,每夜各立姓号,不相禀受。攸之谓军吏曰:「今众军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更致骇乱,败之道也」。乃就军请号,众咸从之。

蜀李庠初至蜀,赵锷钇髦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立序盖一时之关、张也」。以为冠军将军。宋王镇恶初归晋,客居荆州,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开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梁杜龛,﹀第二兄岑之子。少骁勇,善用兵。后归元帝,亦为忠武将军。

后魏王宜弟为占授著作郎,造兵法孤虚立成图三百六十。

源贺为征南将军,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之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以上之,献文览而嘉焉。

贺拔岳,尖山人。能左右驰射,骁果绝人,不读兵书而ウ与之合,识者咸异之。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モ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迩。

江悦之初仕宋,历诸王参军。好兵书,将略吴明彻来寇,武成敕领军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为经略。悦之,谓所亲曰:「今太岁在东南,岁星居牛斗分,太白已高,皆利为客,我将有丧」。又谓破胡曰:「吾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遂战,军大败。琳单马突围,仅以身免。

刘丰,字丰生,普乐人。有雄姿壮气,果毅绝人,有口辩,好说兵事。

后周史宁为大将军、荆州刺史,识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

隋宇文欣为骠骑将军,封英国公。欣妙解兵法,驭戎齐整,当时六军有一善事,虽非欣所建,天下辄相谓曰:「此必英公法也」。其见推服者如此。

史万岁少英武,好读兵书,兼精占候。

唐李靖,少有文武材略。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郑元初,仕隋为右候将军,后归国,为太常卿。元少在戎旅久闲军法,高祖令巡诸军,教其兵事。

裴行俭累为大总管安抚使,置军营行阵部,统克料胜负、甄别器能等四十六诀,则天令秘书监武承嗣诣宅,并密收入内行俭初为仓曹参军,时大将军苏定方甚奇之,尽以用兵奇术授行

魏元忠,则天朝累年不调。时有左史幸侨私融撰《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用兵成败之事,元忠就传其术。

王忠嗣,以父海宾,没于王事。年九岁,养于宫中。及长,雄毅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帝甚异之。

樊泽,建中初为都官员外,好读兵书。朝廷以其有将帅才,寻兼御史中丞,充和番使,后至山南节度使。

马燧父季龙,尝举明《孙》、《吴》。ㄈ傥善兵书,官至岚州刺史、幽州经略使。燧略涉群书,尤善兵法。大历中,为河东节度,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又造战车,价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载兵甲,止则为营阵,或塞险厄以遏奔冲,器械无不犀利。后讨魏博田悦,悦求救俭于淄、青、恒、冀。燧军次于漳,悦遣将王光进以兵守长桥,筑月城以为固,军不得渡。燧乃于下流以兵,车数百乘,维以铁锁绝中流,实以土囊以遏水,水稍浅,诸军毕渡。是时军粮少,悦深壁不战,欲老燧师。燧令诸军持十日粮,深进次仓口,悦等夹洹水而军。李抱真等问曰:「粮少深入,何也?」燧曰:「粮少利速战,兵法善于致人。今田悦与淄青、恒三军为首尾计,以老我师。若分军击其左右,兵少未可必破,悦且来救,是前后受敌也。《兵法》所谓攻其必救,固当战也。燧为诸军合而破之。

郝廷玉,代宗时为神策将军。时吐蕃、回纥犯京畿,廷玉率兵屯中渭桥。军容使鱼朝恩闻廷玉善战,欲观其教阅。廷玉乃于营内列部伍,鸣鼓角而出,分而为阵,箕张翼舒,乍离乍合,坐作进退,其众如一。朝恩叹曰:「吾在兵间十馀年,始见郝将军训练耳。治戎若此,岂有前敌耶!」廷玉凄然谢曰:「此非末校所长,是临淮王之遗法也」。临淮王,李光弼也。

梁谢彦章幼事葛从周为养父,从周怜其敏慧,教以兵法。尝以千钱于大盘中列其行阵偏伍之状,示以出没进退之节,彦章尽得其诀,事太祖为骑将。

王擅少英悟,美形仪,好读兵书,洞晓韬略。初,太祖镇大梁,擅为小将。

赵ㄗ钟欣,捎锥刚毅,器宇沉深。既冠,好书籍,及壮,工骑射,尤精三略。为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

后唐周德威初,仕武皇为帐中骑督,久在云 。 中,谙熟边事,望烟尘之警,悬知兵势。

高渤,海锶松俸帽。术,释褐右金吾卫曹参军。

李再丰为右武卫大将,致仕。再丰故,镇帅王柚示卑校家世从军。再丰粗通星气式法之学,每征伐战阵,自用其法,鲜有败失,军中目为「李靖」。

○将帅部 申令。

师出以律,易象明乎,乃贞武之善经《春秋》,著为嘉话,在乎威克厥爱,戒之用休,示先甲后庚之期,协三令五申之典。金鼓有节,稽进退之宜,钺必诛惩骄惰之伍。若乃申严示整,出奇应卒,约束素定,防禁无越,喻以激劝,县诸信赏,所麾咸集,所战必胜。或著为新令,或合古法。军之善政,其在斯乎!

宋义为楚上将,号卿子冠军,北救赵,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

汉韩信,高祖三年为大将军,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舍,息也。夜半,传傅选,传令,军中使发也。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旌旗之属。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谓隐于山间,使敌不得见也。戒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直入,拔赵帜,立汉帜」,若,汝也。令其示卑将傅餐曰:「今日破赵会食」。小饭曰餐。破赵后,乃当共饭食也。诸将皆莫信。阳应诺乃入赵壁,擒王歇。

周勃高后六年,为太尉。至北军,下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

勃子亚夫,封条侯。文帝后六年,モ奴大入边,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帝自劳军至灞上,及棘门,军直驰,大将军下马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帝至,又不得入。于是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士吏谓从车骑曰:「将军约例,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中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礼介者不拜」。天子为动容轼车。

李陵为骑都尉,将步卒五千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金谓钲也

后汉吴汉为大司马,建武二年,击苏茂于广乐,为刘永将周建所攻,汉堕马,伤膝还营,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际,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大破之。

岑彭为大将军。建武十一年伐蜀,与大司马吴汉等会荆门。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乃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

蜀诸葛亮为丞相,治戎讲武,率诸军北驻汉中,及据武功五丈原,著军令上、中、下三卷。吴吕蒙为虎威将军,既降,南郡入据城,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

晋齐王攸为骠骑将军,开府辟召,礼同三司。降身虚巳,待物以信,常叹公府不按吏,然以董御戎政,复有威克之宜。乃下教曰:「夫先王驭世,明罚敕法,鞭朴作教,以正逋慢。且唐虞之朝,犹须督责,前欲撰次其事,使粗有常惧。烦简之宜,未审其要,故令刘、程二君详定。然思惟之,郑铸刑书,叔向不韪。范宣议制,仲尼讥之,令皆如旧,无所增损。其常节度详所不及者,随事处决。诸吏各竭乃心,思同在公,古人之节,如有所阙,以赖股肱匡佐之规,庶以免负」。于是内外祗肃。

宋柳元景为冠军将军,从孝武入讨元凶,元景宿令军中曰:「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各衔枚疾战,一听吾营鼓音,因此破贼」。唐窦轨初为高祖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掠宜春,令轨讨之,不利,乃率数百骑殿于后,令众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鼓,士卒争进击,贼破之。

李光弼为兵马副元帅,时史思明已至偃师,光弼悉军赴河阳。贼恃众直逼其城,光弼登城望曰:「彼虽众,乱而嚣,不足惧也,当为公等日午而破之」。遽令郝玉伦、惟贞往击之,令之曰:「尔等士望吾旗而战,若麾旗缓,任尔观望便宜。吾旗连麾三至地,则万众齐入,生死以之,少退者斩无舍」遂大破贼军。

李晟,德宗兴元初为副元帅,既收复京城,乃勒兵屯于含元殿前,舍于右金吾仗,号令三军曰:「晟不人妄,上凭睿来。嗡橙诵、慕竦每嗣鹦浊,肃清天禁,皆三军之力也。长安士庶,久陷贼庭,若小有震惊,则非伐罪吊人之义。晟与公等各有家累,离别数年。今已事成,相见非晚,五日内不得辄通家信,违命者斩!」

郗士美,宪宗元和中为昭义军节度使。时讨镇州,有兵马使王言为前锋,逗挠,士美立斩之,令曰:「敢后出者斩!」士美亲鼓之。兵既合,而贼军大破。

李逊为忠武军节度、陈许水殷蔡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将帅部 示信

夫荷推毂之任,当凿门之权,非沈几无以制胜,非示信无以御下必在。夫绝憎爱,一赏罚,赏既明而足劝,罚既严而可畏,故宣父以为兵食可去,而信不可去也。传曰:「信,申也。相申束,使不相违也」。又曰:「信,国之宝也,民之庇也」。是知临贼示信,义远矣哉!若乃戍及期而必代,兵当下而不停,或约赏家财,或克日必战,俾敌人之服义,得我众之欢心,故谋无不成,功无不集者也。

楚司马子反从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袼、纬撬,位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堙、距堙上城具。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问惫,意也?」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析,破人骸骨也」。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虽如所言。吾闻之也。围者古有见围者,柑马而秣之秣,以粟,置马口中。柑者,以木其口,不欲令食,使肥者应客示有畜积,示饱足也,是何子之情也犹曰何太露情?」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矜,悯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幸侥人幸。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诺,受语辞勉之矣勉犹努力,使努力坚守之!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反报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虽已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彼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惫,区区小貌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先以诺受绝子反语,舍而止更令筑舍而止,示无去计。虽然虽宋已知我粮短,吾犹取此,然后归尔。欲徵粮待胜也!」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

樊迟鲁人齐伐鲁,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稷曲,郊地名,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与众三刻约信如之」。众从之如迟,言乃,逾也

魏徐邈为梁州刺史,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

蜀诸葛亮为丞相,帅师出祁山。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宣王督张ぶ罹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陈,幡兵媒徊巫粝桃,栽糁诮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遣令去。于是去者感悦,愿留与战。往者愤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と葱王,一战大克,此信之由也。

晋陶璜,初仕吴,历显位。孙皓时,交钥だ袈佬艘钥つ诟轿,涞郯菪私化蕴守寻为其功曹李统所杀。南中监军霍弋遣犍为杨稷与将军毛炅自蜀出交晕,查茶为苍梧太守讨稷。初,霍弋之遣稷、炅等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若过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未百日,因粮尽乞降,璜不许,益其粮,使守。诸将并谏,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须其日满,然后受降,使彼得无罪,我受有义,内训百姓,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等期讫粮尽,救兵不至,乃纳之。

羊祜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隋何稠开皇末讨桂州贼,有钦州刺史宁猛力帅众迎军。初,猛力倔强山洞,欲图为逆,至是惶惧,请身入朝。稠以其疾笃,因示无猜贰,遂放还州,与之约曰:「八九月间,可诣京师相见」。稠还奏状,高祖意不怿。其年十月,猛力卒。帝谓稠曰:「汝前不将猛力来,今竟死矣」。稠曰:「猛力共臣为约,假令身死,当遣子入侍。越人性直,其子必来」。初,猛力临终,诫其子长真曰:「我与大使为约,不可失信于国士。汝葬我讫,即宜上路」。长真如言入朝,帝大悦曰:「何稠著信蛮夷,乃至于此!」

唐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显庆五年,讨思结阙俟斤都曼,俘还东都,法司请斩之,定方请曰:「都曼之叛,罪合诛夷,臣欲生致阙廷,与之有约,述陛下好生之德,必当待以不死。今既面糸专待罪,臣望丐其馀命」。高宗曰:「朕屈法伸恩,全卿信誓」。乃命宥之。

马燧为河东节度使,讨田悦,悦兵大败,先战。燧誓于军,「战胜,请以家财行赏,既战,尽其私积以颁将士」。德宗闻而嘉之,乃诏度支出钱五万贯行赏,还其家财。

○将帅部 示严

传称「好暇昧偈轮宜,志谓以舒得交兵之道。夫制胜则尚速,示寇则宜逸。故有摄饮于行阵,数阖于城垒。解鞍而纵马,启关而延敌。故策画可以先胜,行伍可以立成。故能雍容而观变,警急而无挠。其或卧息旗鼓,轻缓裘带,登楼而清啸,隐几而高谈,不匆遽以失律,务优游而集事者,斯又得为将之大体也。

栾针,晋大夫也。鲁成十六年,晋、楚战于鄢陵。栾针见子重之旌,请曰:「楚人谓夫旌子重之麾也。彼其子重也,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又问其馀?」臣对曰:「好以暇暇严疽病#┙窳,焦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谓整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食好整之言,请摄饮焉摄,持也。持饮以饮子重」。公许之,使行人执殉,幸造于子重承,奉也,曰:「寡君乏使,使针御持矛御,侍也,是以不得犒从者,使某摄饮」。子重曰:「夫子尝与吾言于楚,必是故也,不亦识乎知其以往言好暇,故致饮!受而饮之,免使者而复鼓免脱也

范鞅,晋大夫也。鲁襄公十八年,晋伐齐。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荻秦周,鲁大夫赵武及之共伐荻也。雍门,齐城门。范鞅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杀犬示严,荆┟稀。蹲子斩其┺,以为公琴(。《庄子》孺,子速也。┺,木名。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二子,晋大夫。壬寅,焚东郭、北郭、范鞅门于杨门齐西门。州绰门于东闾齐东门,左骖迫还,于东门中,以枚数阖枚,马过也。阖,门扇也。数其板示不恐

汉李广为上郡太守,时モ奴侵上郡广上山,モ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走モ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モ,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モ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纵马卧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

后汉孔融领青州刺史,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馀,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蜀诸葛亮为丞相、益州牧,率众南征,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巳与相Τ,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丰S至畲罂四城门,扫地萑鹘。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晋羊祜为征南大将军,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

刘琨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守,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垤。び谢惩林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南齐沈文季为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建武二年,虏寇寿春,豫州刺史丰城公遥昌婴城固守,数遣轻兵相抄击。明帝以为忧,诏文季领兵镇寿春。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

梁冯道根为南梁太守,领阜陵城戍。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莫不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万人出击魏军,败之。

陈侯安都为仁威将军、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高祖东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徐嗣徽、任约等引齐寇入据石头,游骑至于阙下,安都闭门偃旗,示之以弱,令城中曰:「登陴看贼者斩」。及夕,贼收军还。

唐郝处俊为淇江道副总管。高宗乾封中,高丽反叛,处俊尝次贼城,未遑置阵,贼众奄至,军中大骇,处俊独据胡床,方餐乾粮,乃潜简精锐击败之,将士多服其胆略。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