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部 褒异第十
隋慕容三藏,开皇中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副行军总管。韦讨岭南酋长王仲宣,以功授大将军,赐奴婢百口,加以金银杂物。
鱼俱罗为大都督,从晋王平陈,以功拜开府,赐物一千五百段。未几,沈玄心会高智慧作乱,江南杨素以俱罗壮勇,请与同行。每战有功,加上开府、高唐县公。又与素击突厥,以功进位柱国。
张定和为骠骑将军,从上柱国李充击突厥,先登陷阵,虏刺之中颈,定和以草塞疮而战,神气自若,虏遂败走。高祖闻而壮之,遣使者赍药驰诣定和所劳问之,进位柱国,封武安县侯,赏物二千段、良马二匹,金百两。
张ち自高祖作相,授大都督,领乡兵。贺若弼之镇寿春也,常为间谍,平陈之役,颇有功焉。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文安县子,邑八百户,赐物二千五百段,粟二千五百石。岁馀,率水军破逆贼笮子游于京口,薛子建于和州。徵入朝,拜大将军。高祖命钣座而宴之,谓ち曰:「卿可为朕儿,朕为卿父,今日聚集,示无外也」。后赐绮罗千匹、绿沉甲、兽文具装。寻从杨素征江表,别破高智慧于会稽,吴世华于临海。进位上大将军,赐奴婢六十口,缣采三百疋。开皇十八年,为行军总管,从汉王谅征辽东。诸军多物故,ち众犹全。高祖善之,赐物二百五十段。
郭衍,周武帝时为大将军,从武帝与齐主大战于晋州,追齐师至高壁,败之。仍从平并州,以功加开府武安县公,邑一千二百户。尉迟迥之起,击其馀党于济北,累战破之。超上柱国,封武山郡公,赏物七千段。
李圆通领左翊卫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出信州道,以功进位大将军,进封万安县侯。王韶为军正,周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止。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口马杂畜以万计。高祖受禅,累加大将军。晋王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采五百匹。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及克金陵,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棉绢五千段。
史祥为左卫将军。炀帝即位,汉王谅发兵作乱,遣其将綦良自浴口犬旬黎,阳塞白马津,馀公理自太行下河南。帝以祥为行军总管,皆大破之。进位上大将军,赐缣采七千段,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转太仆卿。祥从征吐谷浑,率众出间道击虏,破之,俘男女二千馀口,赐奴婢六十人,马二百匹,进位左光禄大夫,拜左骁卫将军。
杨义臣,高祖仁寿初,拜为朔州总管,赐以御甲。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代州总管李景为谅将乔锺葵所围,诏义臣救景。义臣与战,破之。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赐物二千段、杂采五百疋、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
来护儿为上开府,从杨素破高智慧盛,道延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高祖嘉其功,使画工图其像以进。寻诏追入朝,赐以宫女、宝刀、骏马、锦采等物。炀帝时,为左骁卫大将军。炀帝大业六年,从驾江都,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冢,宴父老,州里荣之。
陈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乱也,棱率兵至江都,袭破彭城贼帅孟让,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及炀帝幸江都,遣棱率宿卫兵击李子通,往见克捷,超拜左御卫将军。
王辩,为车骑将军。炀帝初,汉王谅之作乱也,从杨素讨平之,赐爵武宁县男,邑三百户。辽东之役,以功加通议大夫,寻迁武贲郎将。及上谷魏刀儿劫掠燕、赵,帝引辩升御座,问以方略。辩论取贼形势,帝称善。于是发从行步骑三千击败之,赐黄金二百两。渤海贼帅高士达自号东海公,众以万数。辩击之,屡挫其锐。帝在江都宫,闻而驰召之,及引见,礼赐甚厚,复令往信都经略。士达于是复战破之,优诏褒显之。周罗初仕陈宣帝为使持节、都督霍州诸军事,平山贼十二洞,除右将军、始安县伯,邑四百户,总检校扬州内外诸军事,赐金银三千两。高祖时,从杨素击突厥,大破之,进位大将军。炀帝即位,授左武侯、大将军。汉王谅反,诏赴杨素讨平之,进授上大将军。
段文振,初仕后周,为中外府兵曹,从武帝攻齐晋州,下之,赐物千段,授上仪同。进平邺都,又赐绮罗二千疋。开皇末,为太仆卿。越蛮叛,击平之,赐奴婢二百口。炀帝时,为兵部尚书。从征吐谷浑,以功进位右光禄大夫。后为左候卫大将军。卒,赠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北平侯,赐物一千段,粟麦二千石,威仪鼓吹,送至墓所。
宇文述,周武帝时为英果中大夫。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以行军总管击其将李心隽,破之。及平尉迟迥,每有战功,超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疋。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率众击陈军,大败之,吴悉平。以功赐物三千段,拜安州总管。开皇末,为太子左卫率。炀帝嗣位,拜左卫大将军。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每元会冬正朝会,辄给鼓吹一部。大业中,征高丽,为扶馀道将军。临发,帝谓述曰:「礼,七十者,行役以妇人从,公宜以家累自随。古称妇人不入军,谓临战时耳。至于营垒之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姬,即其故事。
周法尚为巴州刺史,破三亚叛蛮,复从柱国王谊击走陈寇。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高祖幸雒阳,召之。及引见,赐金钿酒锺一双、采五百段、良马十五疋、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法尚固辞,帝曰:「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欲令公卿知朕之宠公也」。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隶秦孝王,率舟师击破其城,州刺史熊门超擒于阵。转鄂州,寻迁永州总管,安集岭南,赐缣五百段、良马五百疋,仍给黄州兵三千五百人为帐内。又降斩陈桂州刺史钱季卿等,赐采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并银瓮宝带、良马十匹。又为岭南安抚大使。后数年,入朝,以本官宿卫,赐采三百段、米五百石、绢五百疋。未会,与上柱国王世积讨平桂州李光仕,赐奴婢百五十口、黄金百五十两、银百五十斤。仁寿中,遂州獠叛,复以行军总管讨平之。州乌蛮反,诏法尚击破之,赐奴婢百口,物三百段,蜀马二十匹。炀帝时,拜左武卫将军,赐良马一匹,绢三百疋。又击破黔安夷向思多。还,从讨吐谷浑,逐捕亡散,至于青海。赐奴婢一百口,物三百段,马七十匹。又领会宁太守。辽东之役,以舟师指朝鲜道。会杨玄感反,与将军宇文述等破之,以功进右光禄大夫,赐物九百段。又击齐盗王薄、孟让等,每挫其锐,赐奴婢百口。
王仁恭为车骑将军,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山獠作乱,蜀王命仁恭讨破之,赐奴婢三百口。炀帝嗣位,汉王谅举兵反,从杨素击平之。以功进位大将军,拜吕、卫二州刺史,赐帛四千匹、女妓十人。辽东之役,仁恭为将军。及帝班师,仁恭为殿,遇贼击走之。进授光禄大夫,赐绢六千段,马四十匹。明年,复为前军,赐良马十匹,黄金百两。仁恭遂进军至新城,贼数万背城结阵,仁恭击破之。帝闻而大悦,遣舍人诣军劳问,赐以珍物。进授光禄大夫,赐绢五千匹。
董纯,仕周为典驭下大夫。从武帝平齐,以功拜仪同,进爵大兴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高祖受禅,累迁骠骑将军。后以军功,进位上开府。开皇末,以劳旧拜左卫将军。炀帝初,汉王谅作乱并州,以纯为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副使,从杨素击平之。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郡公,增邑千户。转左骁卫将军,赐女妓十人,缣五千疋。赵才为右骁卫将军,从炀帝征吐谷浑,以行军总管率卫尉卿刘权、兵部侍郎刘雅等出合河道,与贼相遇,击破之。以功进位金紫光禄大夫。
李子雄为帅都督时,高祖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拜上开府,赐爵建昌公。高祖受禅,为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以功进位大将军。易帝初,汉王谅之作乱也,子雄授上大将军,力战破之。迁幽茸芄堋。
赵元淑为骠骑将军,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元淑从杨素击平之。以功进位柱国,拜德州总管。
裴仁基,开皇中为亲卫。平陈之役,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炀帝时,为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疋。
唐李高迁为右三统军,从高祖平霍邑,围京城,力战功最,累迁左武卫大将军,封江夏郡公,检校西麟州刺史。
钱九陇,为左监门郎将,从高祖平薛仁杲、刘武周,以前后战功累迁右武卫大将军。又从太祖擒窦建德,平王世充。从隐太子讨刘黑闼于魏州,力战破贼,策勋为最。累封郇国公。
樊兴,为右监门将军。从太宗破薛举,平王世充、窦建德,积战功,累封营国公,赐物二千段、黄金三十锭。
公孙武达,为检校右监门将军、肃州刺史,击斩突厥于张掖河。太宗玺书慰劳,拜左监门将军。又授诏击盐州叛突厥,馀党几尽。进封东莱郡公。
陆长逊,武德初为五原太守,及征薛举,长逊不待命而至,以功拜丰州总管,进封巴国公,邑三千户,赐以锦袍。后为右武候将军。属有疾,高祖亲幸其第以视之,其见重如此。
唐俭自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以俭为司马。平京城,加光禄大夫。
长孙顺德,自高祖起义兵,拜统军。从平霍邑,破临汾,下糸蹇ぞ。阌姓焦ρ坝,肓跷木不髑突通执通归京师,仍略定陕县。高祖即位,拜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馀党于玄武门。太宗践阼,真食千二百户,特赐以宫女。
殷峤,字开山。太宗为渭北道元帅,引为长史。与统军刘宏基率兵长安城。隋将卫孝节自金光门出战,峤与宏基击破之。京城平,赐爵陈郡公。武德二年,兼陕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从太宗讨平王世充,以功进爵郧国公。复从征刘黑闼,道病卒。太宗亲临丧,哭之甚恸,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
柴绍为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大军发晋阳,兼领马军总管。及义师至霍邑,绍力战,宋老生有功。下临汾,平糸蹇げ⑾、鹊窍菡笫,谟夜饴淮蠓、蛭、涞、略年。累迁左翊卫大将军。寻从太宗平薛举,破宋金刚,攻平王世充于雒阳,擒窦建德于武牢。封霍国公,赐实封千二百户。贞观元年,拜右卫大将军。二年,击梁师都于夏州,平之,转左卫大将军。七年,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十二年,寝疾,太宗亲自临问。寻卒,赠荆州都督。
马三宝为太子监门率,别击叛胡刘拔真于北山,破之。又从平薛仁杲,迁骁卫将军。后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州,前后虏男女数千口。累封新兴县公。
屈突通,初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举,特赐金银六百两、采物一千段。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及大兵围雒阳,窦建德且至,太宗中分麾下以属通,令与齐王元吉围守雒阳。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
姜行本,为左屯卫将军。高昌之役,以行军副总管率众先出伊州,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玺书劳之,进封金城郡公,赐物一百五十段、奴婢七十人。后从太宗征高丽,至盖牟城,中流矢卒。太宗赋诗以悼之,赠左卫大将军。还公,陪葬昭陵。
窦轨,武德初为秦州总管。时赤排羌寇汉中,轨与贼连战皆捷,馀党悉降。进封ガ国公。
窦琮,初为高祖大将军府统军,从平西河,破霍邑,拜金紫光禄大夫,封扶风郡公。与段志玄等力战,隋大军溃,进兵东略,下陕县,收太原,拜左领军大将军,赐物五百段。武德初,以元谋之勋,特恕一死,拜右屯卫大将军,复转为左领军。时将围雒阳,遣琮留守陕城,以督粮运。王世充遣其骁将罗士信来断粮道,琮潜使人说以利害,士信遂帅众降。及从平东都,赏物一千四百段。后以本官检校晋州总管。寻从隐太子讨平刘黑闼,以功封谯国公,赏黄金五十斤。
窦抗为左武侯、大将军,从太宗平薛举,勋居第一。又从征王世充。及东都平,册勋太庙者九人,抗与从弟轨俱预焉。朝廷荣之,赐女乐一部、金宝万计。
窦椅民部尚书。从太宗平薛仁杲,以功特赐锦袍。寻镇益州。
李孝常,隋末为华阴令,率兵守永丰仓,阴图附义,以仓城来降,拜为左卫大将军。从平薛仁杲,力战有功。高祖又念以其仓归义,手敕褒美,进爵义安王,邑三千户,著属籍宗正。高祖临朝,每赐同榻而坐,其宠遇如此。
牛进达为左武卫将军,从侯君集为交河道总管,征高昌有功,累封琅邪公,赐物一千三百段。
李思摩为右武卫将军,从征辽东,为流矢所中,太宗亲为吮血,其见顾遇如此。未几,卒于京师,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为冢像白道山,任依蕃法,烧讫然后葬。
王君廓为右领军,镇幽州。会突厥入寇,君廓邀击破之,俘斩二千馀人,获马二十匹。高祖闻而大悦,止之入朝,赐以御马,令于殿庭乘之而出。又谓侍臣曰:「吾闻相如叱秦王,目眦出血。君廓往击窦建德,将出战,徐苟糁君廓,发愤大呼,目及鼻耳,一时流血。此之壮气,何谢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复赐紫袍、金带。
窦静为夏州都督,值突厥携贰,诸将出征,多诣其所。静知虏中虚实,潜令人间其部落,郁射所部郁孤尼等九俟斤并率众归款。太宗称善,赐马百匹、羊千口。
李大亮为安州刺史,高祖令徇广州以东,行次九江,会辅公┙反,大亮以计擒公┙,将张善安公┙,寻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大亮率兵进拔,击贼,破之。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高祖闻而叹异,复赐僮婢二十人。及讨吐谷浑,以大亮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大总管李靖等出北路,涉青海,历河源,遇贼于蜀浑山,接战破之,俘其名王杂畜万计。以功进爵为公,赐物千段、奴婢一百五十人。
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摄赵郡王孝恭行军长史。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军之任,一以委之。击萧铣,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又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时辅公┙于丹阳反,诏孝恭为元帅,靖为副以讨之,江南悉平。于是置东道行台,拜靖行台兵部尚书,赐物千段、奴婢百口、马百匹。及突厥寇太原,以靖为行军总管,寻检校安州大都督。高祖每云:「李靖是萧铣辅公┙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逾之」。太宗嗣位,拜刑部尚书,并录前后功,赐实封四百户。又为代州道行军总管,进击定襄,破之。以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贞观初,妻亡,有诏坟茔制度,依汉霍光故事,象燕然及积石山,以旌殊绩。靖有疾,太宗亲幸第,流涕谓曰:「公是朕平生旧交」,又于国有大功,忽闻疾病,深以为忧,赐绢一千匹。及薨,册赐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张俭为营州都督,兼护东夷校尉。太宗将至辽东,拜行军总管。进渡辽,趋建安城,贼徒大溃。以功累封皖城郡公,赏赐甚厚。
郭孝恪为安西都护,会焉耆王与西突厥通亲,相为唇齿,进贡希至。孝恪表请击之,太宗许焉。以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虏其王齿龙,突骑支而还。太宗嘉其远立殊功,遣使优劳,加勋十一转。
程务挺,为雒州刺史,从太宗平刘黑闼,以功拜营州都督府长史,封东平郡公,赐物二千段、黄金三百两。段德操为左武卫将军、延州道行军总管,以功拜柱国,爵为郡公,邑千户,赐以貂裘、金带、布帛千匹。
姜确为左屯卫将军、征辽行军总管,攻盖牟城,中流矢卒。太宗甚哀悼,为五言诗以伤之,时人荣之。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坟高六丈。
王君愕,为左武卫将军,从征辽,战伤还,卒于营。太宗深痛悼之,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坟高六丈。
刘赡为浩州刺史,时刘武周连年为寇,邻城多陷,贼数攻之,辄为赡所败。及裴寂之败也,晋州以北,连城悉陷,唯赡独守。李仲文以兵保之。二人并力拒战,贼来攻之,辄挫其锐。及太宗复并州,高祖遣使劳苦之,赐帛三万疋,米麦千石,颁其将士。
李君羡,少以勇气闻。从太宗破宋金刚,以功授上柱国、骠骑将军,加赐牛马锦帛及宫人,拜左卫府中郎将。突厥来至渭桥,君羡与尉迟敬德等大破其众。太宗谓之曰:「尽如我君,羡用心国,贼亦何忧」。改授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
苏定方,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为前锋,悉降之。军还,授左武候中郎将。高祖时,为行军总管,徵贺鲁,擒之,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俄有思结阙俟斤都曼先镇诸胡,拥其所部及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复叛,诏定方为安抚大使,率兵讨之。都曼面缚出降,葱岭已西悉定。以功加食邑、邢州钜鹿真邑五百户。显庆五年,从幸太原,制授熊津道大总管,率师讨百济,平之,赏赐珍宝不可胜计。俄迁左武卫大将军。乾符二年卒,褒赠幽州都督。
尉迟敬德为右府统军,从太宗击王世充于东都。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赐金银各一箧,恩ツ日隆。又从破徐圆朗,累有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敬德历幌亩州都督,封鄂国公,后解职。显庆中,卒。高宗举哀于东云 龙门,废朝三日,诏京官朝集使五品以上,并赴宅哭。仍遣黄门侍郎刘祥道持节赍玺书往吊,赠司徒、并州都督。所司备礼册命,给班剑三十人及羽葆鼓吹。
薛仁贵,自太宗辽东之役,以勇敢闻,擢授游击将军。云 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并赐生口十人。高宗显庆二年,诏仁贵副程名振于辽东经略破高丽,以功封河东县男。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试之,仁贵射五重,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馀万来挑战,仁贵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乾封初,高丽内附,仁贵击败其馀众,高宗手敕劳之。复迁左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病卒,赠左骁卫大将军,官造灵坎,⒓铱诟传还乡。
刘弘基为右光禄大夫,义师至河东,弘基以兵千人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大使。渡渭水,屯于长安,逆击卫文钜,徽蕉捷。高祖大悦,赐马二十匹。及破京城,功为第一。从太宗击薛举于扶风,破之,累拜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武德元年,拜骁卫大将军,以元谋之勋,恕其一死。又为左一总管。从太宗击破宋金刚,累封任国公。寻从击刘黑闼于洛州,师旋,授秉钺将军,备胡寇于北鄙。九年,以佐命功,真食九百户。太宗征辽东,以弘基与前军大总管,从击高延寿于驻毕山,力战有功,太宗屡加劳勉。高宗永徽元年,加实封通前一千一百户。其年卒,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
冯盎为上柱国。贞观中,罗、窦诸洞獠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斩首千馀级。太宗令其子智戴慰省之,前后赏赐不可胜数。
阿史那社裔为左骁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授行军总管,以平高昌,诸人咸即受赏,社尔以未奉诏旨,秋毫无所取。军还,太宗美其廉慎,以高昌所得宝刀并杂采千段赐之,仍令检校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十九年,从太宗征辽所部兵士人百其勇师。旋兼授鸿胪卿。
契┖瘟ξ,右骁卫大将军。太宗征辽东,以何力为前军总管。军次白崖城,为贼所围,被槊中腰,疮重疾甚,太宗自为傅药。高宗乾封初,为辽东道行军总管,手友平壤城,虏其王。还,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梁国公。
刘仁轨,高宗乾封初为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咸亨五年,为鸡林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径渡瓠芦河,破其北方大镇七重城,以功进爵为公。
黑齿常之为左领军员外将军。高宗仪凤中,吐蕃犯边,常之从李敬玄、刘审礼击之。审礼败,敬玄欲抽军引却,阻泥沟,而计无所出。常之夜率敢死士五百人进掩贼营,吐蕃大首领跋地设弃军霄遁,敬玄因此得还。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疋,仍充河源军副使。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馀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授常之为河源道经略大使,又赏物四百疋。
王晷宗,开元初为陇右群牧使。吐蕃寇临洮,曷仕部击之,大溃。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清源县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明年,讨突厥,杀掠甚众,以功迁左散骑常侍、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十一年,代张说为相,追录破胡之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仍充朔方军节度大使。
张说为朔方军节度大使,时庆州方渠降,胡康愿子自立为可汗,举兵反。说以讨贼功,赐实封三百户,郭虔衔左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开元二年春,突厥默啜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率精骑围逼北庭虔瞎淌厥褂,率糠于路左斩同。俄贼众乞降,以功拜冠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又下制,进封太原郡开国公。俄转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大夫、四镇经略安抚使,进封潞国公,赐实封一百户。
郭知运,为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开元二年春,副郭虔掀、仆回、熟侗、蓖ヒ怨Ψ饨樾菹,毓知云 麾将军,擢拜右武卫将军。吐蕃入寇陇右,知运击败之,拜鄯州都督、陇右诸军节度大使。六年,又率兵讨吐蕃,掩获万计。献捷,拜知运为兼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加封太原郡公。八年,六州胡康待宾等反,诏知运与王晏制街,拜左武卫大将军,赐金银器百事,杂采千段。九年,卒于军,赠梁州都督,锡米粟五百斛、绢帛五百段。
王君奂为右卫副率,及郭知运卒,遂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迁右羽林军将军,判凉州都督事。开元十六年冬,吐蕃大将悉诺逻率众入寇太斗谷,又移攻甘州,君奂袭至青海,俘获其众及羊马万数。以功迁羽林军大将军,依旧判凉州都督,封晋昌伯。玄宗又常于广达楼引君奂及妻夏氏设宴,赐以金帛。
张守治,平乐府别驾。开元初,突厥入寇,北庭守智胍兵自蒲昌轮台击之。及贼败,以功特加游击将军。后十五年,授瓜州刺史。吐蕃暴至城下,守肿荼击败之,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仍以瓜州为都督府,以守治都督。二十一年,转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及守值焦倨,党龌髦,每战皆捷,斩契丹首领可突于首,传于东都。明年春,守窒捉莼峒田,礼毕酬宴,玄宗赋诗以褒美之。拜守治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仍赐杂采一千疋及金银器物等。
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河西讨击副使,兼检校代州都督。为王昱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玄宗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又大破吐蕃,以功最,诏拜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