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百二十

○僭伪部 形貌聪识、令德、才艺、形貌。

夫人之生也锺,五行之秀,肖二仪之形,所禀虽同,厥貌则异。乃有偶晋室之衰圯,幸中原之ㄈ扰,保聚群党,僭窃位号。虽邪谋德,有乱于天常,而奇姿伟状,或同于人杰,斯所以资彼奸雄之气,成其悖戾之咎耳。故仲尼有言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知取人之道,不在乎形貌也明矣。

前凉张轨,字士彦,有器望姿仪。

前赵刘渊,字元海,左手文有其名。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馀,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

刘和,字玄泰,元海子。身长雄毅,美姿仪。

刘聪,字明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毫毛,长二尺馀,甚光泽。

刘曜,字永明。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须髯不过百馀根,而皆长五尺。弱冠游于雒阳,坐事当诛,亡匿朝鲜,遇赦而归。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乃隐迹管涔山。

后赵石勒,字世龙,初名错,上党武乡羯人。长而壮健,父老及相者皆曰:「此胡状貌奇异,志度非常,其终不可量也」。劝邑人厚遇之,而卖与茌平人师心辔奴。有一老父谓勒曰:「君鱼龙浼噬,纤牡酪,殉傻惫,笪人主心」。嘁嗥嫫渥,疵捕免之。

石虎字季龙。年六七岁,有善相者曰:「此儿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年十八,身长七尺五寸。

冉闵字永曾。身长八尺,勇力绝人。

前燕慕容W洲、撒霉逵锥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⒆衷真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

慕容隽,字宣英,骨相不常。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前秦苻生字长生,生无一目。为儿童时,祖洪戏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侍者曰:「然」。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洪大惊,鞭之。

苻坚,字永固,臂垂过膝,目有紫光,祖洪爱之,名曰坚头。每曰:「此儿姿貌魁伟,质性过人,非常相也」。

后秦姚襄字景国,年十七,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后蜀李特字休身。长八尺,雄武善骑射,沉毅有大度。

李雄,字仲隽,身长八尺三寸,美容貌,少以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

李势,字子仁。身长七尺九寸,腰带十四围,善于俯仰,时人异之。

后凉吕光,字世期,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吕隆字永基,美姿貌,善骑射。

南燕慕容垂,字道明,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四寸,手垂过膝。

慕容德字玄明。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

慕容超,字祖明。身长八尺,腰带九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夏赫连勃勃,字屈子。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辨慧,美风仪。姚兴见而奇之,深加礼敬。宋高祖入长安,遣使遗勃勃书,请通和好。使者还,言勃勃容仪瑰伟,英武绝人。高祖叹曰:「吾所不如也」。

蜀王建,字光图,隆眉广颡,龙睛。虎视常。于武当山遇僧处,尝谓建曰:「子骨相甚贵,何不从军自求豹变,而乃区区为盗缀贼之号。

闽王审知,身长七尺六寸,紫色,方口隆准。

○僭伪部 聪识

夫锺,五行之秀,为万物之灵者,其人矣乎!自晋室板荡,群雄肇乱,窃据郡国,僭称位号者,比比而有。虽复乘夫否运,内包逆节,亦有性识。[A13C]悟,器局闳远,稽古好学,ゼ文属辞,或留神于政治,或骋辨于谈议,或折节自勖,或发言垂戒,至于揣摩事几必有于先见。褒贬前哲,差出于众意。斯亦豪爽自负,超越伦萃者哉!前凉张骏,幼而奇伟,晋愍帝建兴四年,封霸城侯。十岁能属文,卓越不羁。及嗣位勤肥政,手缬文武,咸得其用,远近嘉咏,号曰积贤君。

前赵刘元海尝谓同门生朱纪、范隆曰:「吾每观书傅,当鄙隋、陆无武糸骞辔、尬牡吏砣撕、胍晃、镏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值文帝而不能开庠序之美,惜哉!」于是遂学武事,妙绝于众。

刘曜,幼而聪慧,有奇度。年八岁,从父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

后赵石勒雅好学,虽在军旅,尝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其天姿英达如此。

前秦符坚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侍其祖父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高平徐统遇坚于路,异之,执其手曰:「符郎,此官之御街,小儿敢戏于此,不畏司隶糸专耶?」坚曰:「司缚糸专罪人,不糸专小儿戏也」。及即伪位,出游霸陵,顾谓群臣曰:「汉祖起自布衣,廓平四海,佐命功臣孰为首乎?」权翼进曰:「《汉书》以萧、曹为功臣之冠」。坚曰:「汉祖与项羽争天下,困于京索之间,身被七十馀创,通中六七,父母妻子为楚所囚,平城之下,七日不火食。赖陈平之谋,太上妻子克全,免匈奴祸,二相不得独高也。虽有人狗之喻,岂黄中之言乎!」于是酣饮极欢,命群臣赋诗。又时匈奴左贤王卫辰遣使降于坚,遂请田内地,坚许之。云 朔,护军贾雍遣其司马徐斌率骑袭之,因纵兵掠夺。坚怒曰:「朕方肺虹和戎之术,不可以小利忘大信。昔荆吴之战事兴,替妇浇之瓜、惠,梁、宋息兵。夫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扰边动众,非国之利也。所获资产,其悉以归之」。免雍官,以白衣领护军,遣使泛褪,局信义辰。于是入居塞内,贡献相寻。又遣符雒等伐代王涉翼手建其子翼。圭、糸专父请降,坚曰:「翼手建荒俗,未参仁义」。令入太学习礼」。以翼圭执父不孝,迁之于蜀,散其部落。坚尝之太学,召涉翼手,建问曰:「中国以学养性,而人寿考,漠北啖牛羊而人不寿,何也?」翼手建不能答。又问:「卿种人有堪将者,可召为国家用」。对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驰走,逐水草而已,何堪为将?」又问:「好学否?」对曰:「若不好学,陛下用教何为?」坚善其对。又闻桓温废海西公也,谓群臣曰:「温前败海上,后败枋头,十五年间,再倾国师。六十岁翁举动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谢百姓,方废立以自悦,将如四海何?谚云怒其室而作色于父者,其桓温之谓乎?」又梁熙遣使西域,称┆坚之威德,并以缯采赐诸国王。于是朝献者十有馀国,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鬣、五色、凤膺、麟身及诸┆异五百馀种。坚曰:「吾思汉文之返千里马,咨嗟美咏。今所献马,其悉返之,庶克念前王,仿佛古人矣」。乃命群臣作《止马诗》而遣之,示无欲也。其下以为盛德之事,远同汉文,于是献诗者四百馀人。

符登初为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及关中乱,去县归毛兴,登兄同成言于兴,请以登为司马。尝在行部,登度量不群,好为奇略。同成尝谓之曰:「汝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数干时,将为博识者不许。吾非疾汝,恐或不喜,人妄预耳,自是可止。汝后得政,自可专意」。时人闻同成言,多以为疾登而抑蔽之。登乃屏迹不妄交游兴,有事则召之,戏谓之曰:「小司马可坐评事」。登出言辄析理。中兴内服焉,然敬惮而不能委任。

前燕慕容3⒋尤菅栽唬河者,人命之所悬也,不可以不慎。贤人君子,国家之基也,不可以不敬。稼穑者,国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酒色便佞,乱德之贼也,不可以不戒」。乃著《家令》数千言,以申其旨。

后秦姚兴既僭位,晋大司马桓玄遣使来聘,请辛恭靖、何澹之。兴留恭靖而遣澹之,谓曰:「桓玄不推计历运,将图篡逆,天未忘晋,必将有义举。以吾观之,终当倾覆。卿今驰往,必逢其败,相见之期,迟不云远」。未几,桓玄诛,澹之等奔于兴。

后凉吕光年十岁,与诸童儿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俦类咸推为主,部分详平,群童叹服。

后燕慕容盛少沈敏,多谋略。符坚诛慕容氏,盛年十二,随慕容永东如长子,谓叔父柔曰:「今崎岖于锋刃之间,在疑忌之际,愚则为人所猜,智则危甚巢幕,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也」。于是与柔及弟会间行东归于慕容垂。后辽西太守李郎在郡十年,威制境内,盛疑之,累徵不赴。以母在龙城,未敢显叛,乃阴引魏军,将为自安之计,因表请发兵以距寇。盛曰:「此必诈也」。召其使而诘之,果验。又尝引中书令常忠、尚书阳ギ、秘书监郎敷于东堂问曰:「古来君子皆谓周公忠圣,岂不谬哉!」ギ曰:「周公居摄政之重,而能达君臣之名,及流言之谤,致烈风以悟主,道契神灵,义光万代,故累叶称其高,后王无以夺其美」。盛曰:「常令以为何如?」忠曰:「昔武王疾笃,周公有请命之诚,流言之际,义感天地。楚挞伯禽以训就王德,周公为臣之忠,圣达之美,《诗》、《书》以来,未之有也。盛曰:「异哉二君之言!朕见周公之诈,未见其忠圣也。昔武王得九龄之梦,白文王,文王曰: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及文王之终,已验武王之寿矣。武王之牢淳求代其死,是非诈乎?若惑于天命,是不圣也。据摄天位而丹诚不见,致兄弟之间有干戈之事。夫文王之化,自近及远,故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周公,亲违圣父之典,而蹈嫌疑之踪,戮罚同气,以逞私忿,何忠之有乎?但时无直笔之史,后儒承其谬谈故也。忠曰:「启金而返风,亦足以明其不诈。遭二叔流言之变,而能大义灭亲,终安宗国,复子明辟,辅成大业,以致太平。制礼作乐,流庆无穷,亦不可谓非至德也」。盛曰:「卿徒因成文而未原大理,朕今相为论之。昔周公自后稷积德累仁,至于文、武、文、武,以大圣应期,遂有天下,生灵仰其德,四海归其仁。成王虽幼统洪业,而卜世烦ぜ勇勒倜毕为之师傅,若无周公摄政,王道足以成也。周公无故以安危为己任,专临朝之权,阙北面之礼。管、蔡忠存王室,以为周公代主非人臣之道,故言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当明大顺之节,陈诚义以晓群疑,而乃阻兵都邑,擅行诛戮,不臣之罪,彰于海内,方贻王鸱沃诗,归非于主,是何谓乎?又周公举事,称告二公,足明周公之无罪,而坐观成王之疑,此则二公之心亦有猜于周公也。但以疏不间亲,故寄言于管、蔡,可谓忠不见于当时,仁不及于兄弟。知群望之有归,天命之不在已,然后返政成王,以为忠耳。大风会木之徵,乃皇天檀嬷艿啦,煌文武之德,是以赦周公之始愆,欲成周室之大美。考周公之心,原周公之行,乃天下之罪人,何至德之谓也!周公复位,二公所以杜口不言其本心者,以明管、蔡之忠也。又谓常忠曰:伊尹、周公孰贤?忠曰:伊尹非有周公之亲,而功济一代。太甲乱德,放于桐宫,思愆改善,然后复之,使主无怨言,臣无流谤,道存社稷,美溢来今。臣谓伊尹之勋有高周旦。盛曰:伊尹以旧臣之重,显阿衡之任,太甲嗣位,君道未洽,不能竭忠辅导,而放黜桐宫,事同夷羿,何周公之可拟乎?郎敷曰:伊尹处人臣之位,不能辅制其君,恐成汤之道,坠而莫就,是以居之桐宫,与小人从事,使知稼穑之艰难,然后返天位,此其忠也。盛曰:伊尹能废而立之,何不能辅之以至于善乎!若太甲性同桀纣,则三载之间,未应便成贤后。如其性本休明,义心易发,当务尽规赞之理,以弼成君德,安有人臣幽主而据其位哉!且臣之事君,惟力是视,奈何挟智仁以成君恶。夫太甲之事,朕已鉴之矣。太甲,至贤之主也,以伊尹历奉三朝,绩无异称,将失显祖委授之功,故匿其日月之明,受伊尹之黜,所以济其忠贞之美。夫非常之人,然后能立非常之事,非常人之所见也。亦犹泰伯之三让,人无得而称焉」。敷曰:「泰伯三以天下让,至仲尼而后显其至德。太甲受谤于天下,遭陛下乃申其美。因而谈宴赋诗,赐金帛各有差。

南凉秃湄槿枭,美鹿孤之弟。初,姚兴遣使拜车骑将军,人辱擅少,机警有才略。其父奇之,谓诸子曰:「人辱擅明,识灰辗侨,甑缺惨病,J且灾钸,植灰允谧,佑傅之于人辱。擅」后为赫连勃勃所败,姚兴以人辱擅外,有阳武之败,内有边梁之乱,遣其尚书郎韦宗来观[C260]人辱,擅与宗论六国纵横之规,三家战争之略,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清辨。宗出而叹曰:「命世大才,经纶名教者,不必华宗、夏士拨烦理乱、澄氛济世者,亦未必八索九丘。五经之外,冠冕之表,复自有人。车骑神机秀发,信一代之伟人,繇馀日┢,褡阄多也」。

○僭伪部 令德

六军起纛,五马渡江。先王维桑,分割有素。中州旧物,吞噬无馀。二赵四燕,猬毛而起。三秦五凉,食以生李。特王蜀,赫连称夏。窃帝图王,时闻令德。连衡共誓,各负英献。《书》云「万夫之长,可以观政」。矧据有土宇,僭称名器,宜欲有拳拳之善,以服蚩蚩之心。

前凉张重华自称凉州牧,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

张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荡难将军、校书祭酒索商上疏极谏,天锡答曰:「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观朝荣,则敬才秀之士。玩芝兰,则爱德行之臣。睹松竹,则思贞操之贤。临清流,则贵洁之行,览蔓草,则贱贪秽之吏。逢飙风,则恶凶狡之徒。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庶无遗漏矣」。

西凉李谧中盛,少而好学,性沈敏宽和,美器度,诩惹于酒泉。沮渠蒙逊每年侵寇不止,玄盛志在以德抚其境内,但与通和立盟,弗之较也。又与辛景、辛恭靖同志友善,景等归晋,遇害江南。玄盛闻而吊之。前赵刘曜尝燕群臣于东堂,语及平生,泫然流涕。遂下书曰:「盖褒德惟旧,圣后之所先。念惠录孤,明王之常典。是以世祖草创河北,而致封于严尤之孙。魏武勒兵梁宋,追恸于桥公之墓。前所赠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书令曹恂,晋阳太守王忠,太子洗马刘绥等,或识朕于龆龀之中,或济朕于艰窘之极,言念君子,实伤我心。《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汉昌之初,虽有褒赠,属否运之际,礼章莫备。今可赠岳使持节、侍中、大司徒、辽东公,恂大司空、南郡公,绥左光禄大夫、平昌公,忠镇军将军、安平侯,并加散骑常侍。但皆丘墓夷灭,申哀莫繇。有司其速班访岳等子孙,授以茅土,称朕意焉」。初,曜弱冠,游于雒阳,坐事当诛,与曹恂奔于刘绥。绥匿之于书,匮载送于王忠忠,送之朝鲜。岁馀饥窘,变姓名,客为县卒。岳为朝鲜令,见而异之,推问所繇。曜叩头自首,流涕求哀。岳曰:「卿谓崔元嵩不如孙宾硕乎?何惧之甚也!今诏捕卿甚峻,百姓间不可保也。此县幽僻,势能相济,纵有大急,不过解印,绶与卿俱去耳。吾既门衰,无兄弟之累,身又薄涛从卸子。卿犹吾子弟也,勿为过忧。大丈夫处身立世,鸟兽投人,要欲济之,而况君子乎!」给以衣服,资供书传。曜遂从岳,质通疑滞,恩顾甚厚。岳从容谓曜曰:「刘生姿宇神调,命世之才也。四海脱有微风摇之者,英雄之魁,卿其人矣」。曹恂虽于屯厄之中,事曜有君臣之礼,故皆德之。

后赵石勒大兴三年,伪称赵王,下令曰:「武乡,吾之丰沛,万岁之后,魂灵当归之,其复之」。三世又少时遇危难,赖郭敬而济。后勒攻乞活李恽于上白斩之,将坑其降卒,见郭敬而识之,曰:「汝郭季子乎?」敬叩头曰:「是也」。勒下马执其手,泣曰:「今日相遇,岂非天耶!」赐衣服车马,署敬上将军,悉免降者以配之。又时大旱,勒亲临,廷尉录囚徒,五岁刑以下皆轻决遣之,重者赐酒食,听沐浴,一须秋论。还未及宫,水豆雨,大降。

石季龙时,冀州八郡大蝗,司隶请坐守宰,季龙曰:「此政之失和,朕之不德,而欲委咎于守宰,岂禹、汤罪已之义耶?司隶不进谠言,佐朕不逮,而归咎无辜,所以重吾之责,可白衣领司隶」。

前秦苻坚既平慕容嘧,在如枋头,宴诸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县,复之终世。又遣骁骑吕光率兵七万讨定西域。光发长安,坚送于建章宫。谓光曰:「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又所司奏刘兰讨蝗幽州,经秋冬不灭,请徵下廷尉诏狱。坚曰:「灾降自天,殆非人力所能除也。此自朕之政违所致,兰何罪焉!」

后秦姚苌僭即伪位,后大雪下书,深自责罚,散后宫文绮珍宝,以供戎事,身食一味,妻不重采,立太学礼。先贤之后,败符登于安定东,置酒高会,诸将咸曰:「若值魏武王,不令此贼至今,陛下将牢太过耳」。苌笑曰:「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所以得建功立业,策任群贤者,正望缆灾幸黄耳」。群臣咸称万岁。姚兴时,西秦乞伏乾归为其下人所杀,子炽磐新立,群下咸劝兴取之。兴曰:「乾归先已返善,吾方当招怀,因丧伐之,非朕本志也」。兴性俭约,车马无金玉之饰,臣下化之,莫不敦尚清素。又客星入东井,所在地震,前后一百五十六。公卿抗表请罪。兴曰:「灾谴之来,咎在元首。近代或归罪三公,甚无谓也。公等其悉冠履复位」。后兴以日月薄蚀,灾眚屡见,降号称王,下书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于是其太尉赵公氐任迨三人上疏谏曰:「伏惟陛下勋格皇天,功济四海,威灵振于殊域,声教暨于遐方。虽成汤之隆殷基,武王之崇周业,未足比谕。方当廓靖江吴,告成中岳,岂宜过垂冲损,违皇天之眷命乎?兴曰:「殷汤、夏禹德冠百王,然犹顺守谦冲,未居崇极,况朕寡昧,安可以处之哉!乃遣馗骒渡琊,⒆诿泶笊飧脑。玄始赐孤老鳏寡粟帛有差,年七十已上加衣杖。

姚泓字元子。既僭即帝位,将封宫臣十六人,五等子男。姚赞谏曰:「东宫文武,自当有守忠之诚,未有赫然之效,何受封之多乎?」泓曰:「悬爵于朝,所以惩劝来效,标明盛德。元子遭家不造,与功臣同此百忧,独享其福,得不愧于心乎?」赞默然。姚绍进曰:「陛下不忘报德,封之是也。古者敬其事,命之以始,须来春然后议之」。乃止。时姚懿以叛被囚,姚恢复叛。姚绍率轻骑先赴难,使姚洽、司马国医步卒三万赴长安。恢从曲牢进屯杜成,绍与恢相持于灵台。姚赞闻恢渐逼,留宁朔尹雅为弘农太守,守潼关,率诸军还长安。弘谢赞曰:「元子不能崇明德义,导率群下,致祸起萧墙,变生同气。既上负祖宗,亦无颜见诸父。懿始构逆灭亡,恢复拥众内叛,将若之何?」赞因攘袂大泣曰:「臣不灭此贼,终不持面复见陛下」。于是班赐军士而遣之。赞大破恢,并其二弟杀之。泓哭之悲恸,葬以公礼。

后蜀李雄僭即帝位,巴都尝告急,云「有东军」。雄曰:「吾常虑石勒跋扈侵逼琅邪,以为耿耿不图乃能举兵,使人欣然」。雄之雅谭多如此类。雄后遣安北李稚、中领军李含讨杨难敌,难敌遣兵断其归道,四面攻之,获含稚,死者数千人。含稚,雄兄荡之子也。雄深悼之,不食者数日,则流涕,深自咎责焉。

西秦乞伏乾归遣其将乞伏益州讨姜乳于上わ边,芮王松寿言于乾归曰:「益州屡有战功,尝有骄色,未宜专任」乾归」。卒遣之,益州果败。乾归曰:「孤违蹇叔,以至于此。将士何为,孤之罪也」。皆赦之。

北燕冯跋,幼而懿重少言,宽仁有大度,饮酒一石不乱。三弟皆任侠,不修行业,惟跋恭慎,勤于家产,父母器之。

南凉秃湄槿枭觅院,帕雇跻π肆怪荽淌吠跎星仓。鞑咀诔ɡ雌赋ǜ,港坡拦馐弊凿液。犹守入为尚书郎,见人辱擅于广武,执其手曰:「君神爽宏拔,逸气凌云。 命,世之杰也。必当克清世难,恨吾年老,不及见耳」。以敞兄弟。⒕至是人辱,擅谓敞曰:「孤以常才,谬为尊先,君所见称,每自恐有累大人冰镜之明。及忝家业,窃有怀君子诗云:中心藏匿之,何日忘之不?图今日得见卿也」。敞曰:「大王仁侔魏祖,存念先人,虽朱晖眄张堪之孤,叔向抚女齐之子,无以加也」。酒酣,语及生平人辱,擅曰:「卿鲁子敬之俦,恨不与卿共成大业耳」。

○僭伪部 才艺

夫僭称名号,据有山河,长百万之氓,跨数州之域,生杀在手,︹弱繇心。或学通经史,暗会孙、吴,或艺精骑射,兼该象纬,而又饰之以词翰,辅之以度量︹明,政事固多,才艺亦可谓人杰矣。不然,曷以臣伏党类,驾驭群豪者乎!

前凉张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

张祚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

西凉李谏俣好学,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

前赵刘元海,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猿臂善射,膂力过人。

刘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

刘聪,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馀篇,赋颂五十馀篇。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刘粲少而隽杰,才兼文武。

刘曜幼而聪慧,有奇度。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读书志于广览,不精思章句,善于属文。工草隶,雄武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之,于时号为神射。尤好兵书,略皆ウ诵。弱冠,游于洛阳,坐事当诛,亡匿朝鲜,遇赦而归,隐迹管涔山,以琴书为事。

后赵石勒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

石季龙尤善弹し捷,便弓马,勇冠当时。

前燕慕容⑿垡愣嗳略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隽心,专观图书,有文武宦阅,饺葶∮锥谨厚,深沈有大度,雄毅严重,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

前秦符洪多权略,骁武善骑射。

符健勇果,便弓马。

符生力举千钧,雄勇好杀,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符坚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

符丕少而聪慧,好学,博综经史。父坚与言,将略嘉之,命邓羌教以兵法,文武材谎庆斗融。

符登少而雄勇,有壮气,不修细行,长而折节谨厚,颇览书傅。

后秦姚襄,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士众爱敬之。

姚泓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受经于博士淳于岐。

后蜀李特,雄武,善骑射,沉毅有大度。

李流,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攀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

李期聪慧,好学,弱冠能属文。

李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少尚礼容,异于李氏诸子。父雄奇其才,以为足寄重任。

后凉吕篡,少便弓马,好鹰犬。

吕隆善骑射。

后燕慕容宝自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盛骁勇刚毅,有伯父全之风烈。

慕容云 沈深有局量,厚重希言。慕容宝之为太子,云 ,以武艺给事侍东宫。

西秦乞伏国仁,年十岁,骁勇善骑射,弯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

乞伏乾归,雄武英杰,沉雅有度量。

乞伏炽磐,性勇果英毅,临机能断。

北凉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

南燕慕容德,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吴杨行密,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末,秦宗权扰淮右,频寇庐、寿郡,将募能致战擒贼者,计级赏之。行密以胆勇应募,往必有获。

蜀王建机略拳勇,出于流辈。

后蜀孟知祥,自幼温厚,知书乐善。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