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七十一

○帝王部 命相。

天生蒸民,树之以君而司牧之,必选贤举能而为之辅弼。故天有三台之象,《易》有鼎足之义,所以佐天子理阴阳、亲万民也」。武丁命傅说,则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穆王命君牙,亦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此古先哲王命相之旨也。昔者黄帝得六相而天地理神,明和虞舜,亦举八元八恺,而百揆时序,内成外平。自时厥后,或非其人而望兴化。若缘木求鱼,登山采珠,不可得也。故历代以还,寅亮天工,登翼王室者,不亦重乎!

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得太常而察乎地利,得苍龙而辨乎东方,得祝融而辨乎南方,得风后而辨乎西方,得后土而辨乎北方,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一云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

虞舜即天子位,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奋,起庸功。载,事也。访群臣有能起发其功、广尧之事者,言舜曰「以别尧,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亮,信。惠,顺也。求其人,使居百揆之官,信立其功,顺其事者谁乎?」佥曰:「伯禹作司空四岳同辞而对,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治洪水,有成功,言可用之」。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然其所举,称禹前功以命之。懋,勉也。惟「居是百揆,勉行之」。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居稷官者,弃也。契,皋陶二臣,名稽,首首至地。帝曰:「俞!汝往哉然其所推之贤,不许其让,敕使往宅百揆?」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希ㄗ枘巡ゲ,家病V谌酥,难在于饥。汝后稷布种是百弦约,弥美其前功以勉之」。)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五品,谓五常。逊,顺也,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布五常之教,务在宽所以得人心,亦美其前功」。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猾,乱也。夏华夏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言无教之致。汝作士,五刑有服士,理官也。五刑:墨、劓、非刂、宫、大辟。服,从也。言得轾重之中正,五服三就既从五刑,谓服罪也。行刑当就三处大罪于原野,大夫于朝士于市,五流有宅,五宅三居谓不加刑则流放之。若四凶者,五刑之流,各有所居居之差。又有三等之居:大罪四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惟明克允言皋陶能明信五刑,施之远近,蛮夷猾夏,使咸信服,无敢犯者。因禹让三臣,故历述之。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问谁能顺我百工事者,朝臣举垂垂臣名?」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汝能谐和此官」。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上,谓山也,下谓泽也。顺,谓施其政教,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伯益能之。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虞掌山泽之官」。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朱虎、熊罴二臣,垂益所让。四人皆在元恺之中。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三礼,天、地、人之礼。伯夷,臣名。姜姓」。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夙,早也。言早夜敬思其职。典礼施政教,使正直而清明」。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夔、龙,二臣名。帝曰:「俞!往钦哉然其贤不许让?」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庞剐⒂,眩┲倍温,宽而栗(,教之正直而温和,宽弘而能庄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刚失入虐,简失入傲,教之以防其失。诗言志,歌永言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其意以长其言,声依永,律和声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伦,理也。八音能谐,理不错夺,则神人咸和,命夔使勉之」。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磬也。磬,音之清者。拊,亦击也。举清者和,则其馀皆从矣。乐感百兽,使相率而舞,则神人和可知」。帝曰:「龙朕┾谗说殄行,震惊朕师┾疾殄绝,震动也。言我疾谗说,绝君子之行而动惊我,众欲遏绝之。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

夏禹既立,举皋陶,且授政焉。皋陶卒,举益任之政。

殷汤初为诸侯,举伊尹作《咸有一德》一云仲虺为汤左相

太戊立伊陟为相。伊陟尹之子。

高宗、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蒙宰蒙宰,天官卿,贰王事者,以观国风。夜梦得说梦得贤相其名曰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居求之于外野,得之于傅岩之,作说命命说为相使摄政,曰:「王宅忧,亮阴三祀阴,默也。居忧信默,三年不言。既免丧,其惟弗言除丧犹不言政。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天下待令,百官仰法,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禀受,令亦命也。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用臣下怪之,故作诰。类,善也。我正四方,恐德不善,此故不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于民间。说筑傅岩之野惟肖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尝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肖似所梦之形。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于是礼命以为相,使在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若金用汝作砺铁须砺以成利器。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渡大水待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跣必视地,足乃无伤,言欲使为已视耳,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言匡正汝君,使修先王之道,蹈成汤之踪,以安天下。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敬我是命,修其职使有终」。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言木以绳,直君以谏明。后克圣臣,不命其承君能受谏,则臣不待命其承意而谏之。畴敢不拧H,敉踔休命《史记》曰: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应邵注《汉书》云:胥,相也。靡,随也,言相随坐刑也」。

周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之绪业。

康王为太子,成王惧太子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穆王命君牙为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作君牙君牙,臣名。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言汝父祖世厚忠贞,服事勤劳。王家其有成功,见记录。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大常。惟子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惟我小子继守先王遗业,亦惟父祖之臣能佐助我,治四方,言已无所能。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言祖业之大,已才之弱,故心怀危惧,虎尾畏噬,春冰畏陷,危惧之甚。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今命汝为我辅翼股肱,心膂之臣言委任。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继汝先祖,故所服忠勤无辱,累祖考之道,大布五常之教,田和民,令有法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若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夏暑冬寒,亦天之常道,民犹怨嗟。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天不可怨,民犹嗟怨。治民其惟难哉!当思虑其难以谋其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叹文王所谋大显明。丕承哉武王烈言武王业美,大可承奉。佑启我后人,咸以正罔缺。文、武之谋业大明可承奉,开助我后嗣,皆以正道无邪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汝惟当敬,明汝五教,用奉顺于先王之道。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言当答扬文武光明之命,君臣各追配于前令名之人。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汝惟当奉用先正之臣,所行故事,旧典文籍是法。民之治乱,在此而已。用之则民治,废之则民乱。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拢ㄑ缘毖汝父祖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

汉高祖初为汉王,以沛相萧何为丞相,周勃为御史大夫,守荥阳。

二年,以大将军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击魏。

四年,拜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后昌为赵相,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赵尧曰:「无以易尧」。易,代也。遂拜尧为御史大夫。

五年,将军卢绾为太尉。九月,为燕王。

十年,高祖自将讨陈瘢ㄒ,粜硪路矗┯诖舞阳侯。樊哙以功迁左丞相。

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丞相萧何计诛信。高祖在邯郸闻之,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绛侯周勃为太尉。

惠帝二年七月,相国萧何薨,以齐相曹参为相,国初何病,帝亲自临视,何病因问曰:「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须臾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及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舍人,私属官主家事者。趣,音浞,速也。治行,谓修治行装也,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六年十月,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曲逆侯陈平为左丞相。

文帝元年,以太尉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左丞相平为丞相,位第二秦、汉以前,尊右而卑左,以丞相灌婴为太尉。初,勃亲以兵征吕氏,功多,平欲让勃,乃谢病。帝怪问之,平曰:「高帝时,勃功不如臣,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相让」。勃帝从之。勃自知其能,弗如平,乃谢免相,而平颛为丞相颛,与专同

三年十月,平薨,帝复用勃为相。

三年十二月,丞相勃就国,以太尉、颍阴侯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四年十二月,丞相婴薨,以御史大夫张苍为相。初,苍代平阳侯曹窟音竹,律切为御史大夫,窟代广阿侯。任敖敖代江邑侯。赵尧任敖、张苍、曹窟为御史大夫,皆吕后称制,附于此篇。

七年,以典客冯敬为御史大夫。

十六年,以淮阳守申屠嘉为御史大夫。

后元二年八月,丞相苍免。帝以皇后弟窦广国有贤行,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久念不可」。而高帝时大臣馀见无可者见,谓见在之人乃以御史大夫申屠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是月,以开封侯陶青为御史大夫。

景帝二年六月,丞相嘉薨。八月,以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左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

七年六月,丞相青免,太尉周亚夫为丞相,太仆刘舍为御史大夫。

中元三年九月,丞相亚夫免、御史大夫刘舍为丞相,太子太傅卫绾为御史大夫。

后元元年七月,丞相舍免。八月,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卫尉直不疑为御史大夫三年死

武帝建元元年六月,丞相绾免。魏其侯窦婴为丞相,齐相牛抵为御史大夫。

二年十月,丞相婴免。三年,太常许昌为丞相。

四年,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三年免

六年六月,丞相昌免,武安侯田砦、丞相、大农令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四年病死

元光元年三月,丞相衮拔逶缕郊侯薛泽为丞相,中尉张殴为御史大夫。五年病死。

元朔三年,左内史公孙弘为御史大夫。

五年十一月,丞相泽免,御史大夫公孙弘为丞相。四月,河东太守九江番系为御史大夫。

元狩元年,乐安侯李蔡为御史大夫。

三年二月,丞相弘薨,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

五年三月,丞相蔡有罪,自杀。四月,太子少傅庄青翟为丞相。

元鼎元年二月,丞相、青翟有罪自杀。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五年九月,丞相周下狱死,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

六年,齐相卜式为御史大夫。一年,贬为太子太傅。

元封元年,左内史倪宽为御史大夫。八年,卒

太初二年正月,丞相石庆薨。闰月,太仆公孙贺为丞相。

六年正月,胶东太守延广为御史大夫。

天汉元年,济南太守琅琊王卿为御史大夫二年有罪自杀

二年二月,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四年,卒

征和二年四月,丞相贺下狱死。五月,涿郡太守刘屈鹞,左丞相。

九月,大鸿胪商丘成为御史大夫。四年,坐祝诅自杀。

三年六月,丞相屈鹣掠死。

四年六月,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

后元元年二月,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七年,坐谋反诛

昭帝元凤元年,右扶风王治御史大夫。

四年正月,丞相千秋薨。二月,御史大夫王治、丞相,大司农杨敞为御史大夫。

五年十二月,丞相洲傲。年十一月,御史大夫杨敞为丞相,少府蔡义为御史大夫。

元平元年八月,丞相敞薨。九月,御史大夫蔡义为丞相。宣帝本始三年六月,丞相义薨,长信少府韦贤为丞相,大司农魏相为御史大夫。

地节三年五月,丞相贤免。六月,御史大夫魏相为丞相,太子太傅丙吉为御史大夫。

神爵三年三月,丞相魏相薨,御史大夫丙吉为丞相。七月,大鸿胪萧望之为御史大夫。三年,贬为太子太傅。

五凤元年八月,太子太傅黄霸为御史大夫。

三年正月,丞相吉薨。二月,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六月,西河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三年,以病免。

甘露二年五月,廷尉于定国为御史大夫。

三年三月,丞相霸薨。五月,御史大夫于定国为丞相,太仆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七年卒。

元帝初元五年六月,长信少府贡禹为御史大夫。十二月,禹卒。长信少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一年免

永光元年七月,太子太傅韦玄成为御史大夫。十一月,丞相定国免。

二年三月,以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五年有罪,自杀

建昭二年,光禄勋衡姓犯太祖庙讳,「上」字下同。为御史大夫。初,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及朝廷有政义,傅经以对,传,读曰附。附,依也。言多法义,以为任公卿,任,堪也。繇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

三年六月,丞相玄成薨。七月,御史大夫衡为丞相,卫尉李延寿为御史大夫。三年卒,一作「系」

竟宁元年七月,太子太傅张谭为御史大夫三年坐选举不实,免

成帝建始三年十月,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一年,坐河决自杀

十二月,丞相衡免。

四年三月,右将军王商为丞相。

十一月,少府张忠为御史大夫。六年卒。

河平四年,丞相商免。六月,光禄大夫张禹为丞相。

阳朔二年四月,侍中、太仆王音为御史大夫一年迁

鸿嘉元年正月,少府薛宣为御史大夫。三月,丞相禹免。四月,以薛宣为丞相,京兆尹王骏为御史大夫。五年卒。初,骏为少府,帝欲大用之,出骏为京尹,试以政事,而薛宣从左冯翊代骏为少府。会御史大夫杜钦、谷永奏言:「圣王不以名誉加于实效,言不听虚名。考绩用人之法」。言用人之法,皆须考以功绩。薛宣政事已试,上然其议,宣为少府,月馀,遂超御史大夫至丞相。骏乃代宣为御史大夫。

永始二年三月,京兆尹翟方进为御史大夫。

十月,丞相宣免。十一月,执金吾翟方进为丞相。是岁,方进为御史大夫,坐为京兆尹,时奉丧事,烦扰百姓,左迁执金吾二十馀日。丞相官缺,群臣举方进,帝亦器其能,擢方进为丞相,封高陵侯,食邑千户。是月,以光禄勋孔光为御史大夫。七年,贬为廷尉。

绥和元年三月,廷尉何武为御史大夫。四月,更为大司空一年免。大司马、骠骑将军根更为大司马。罢将军官七月免

十一月,光禄大夫王莽为大司马。

二年三月,丞相方进薨,召左将军光当拜。已刻,侯印书赞。赞,进也。延进而拜之。书赞者,书赞辞于策也。帝不豫,即其夜于大行前拜授丞相、博山侯印绶。

十一月,大司马王莽免大将军师丹为大司马,徙为大司空。一年免。

哀帝建平元年四月,侍中傅喜为大司马。十月,京兆尹朱博为大司空。

二年三月,傅喜免。四月甲午,大司马朱博复为御史大夫。乙未,丞相孔光免,复以博为丞相,中尉赵玄为御史大夫。五月,玄下狱论。八月,博有罪自杀。九月,光禄勋平当为御史大夫。十二月,当为丞相,京兆尹王嘉为御史大夫。初平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帝使使者召,欲封当以冬月非侯时,故且先赐爵关内侯也。而当薨。三年四月,御史大夫王嘉为丞相,河南太守崇为御史大夫,九月贬。

四年三月,光禄勋贾延为御史大夫。一年迁

元寿元年三月,丞相嘉下狱死。五月,光禄大夫孔光为御史大夫。七月,以光为丞相,汜乡侯何武为御史大夫。二月免。八月,光禄大夫彭宣为御史大夫。

三年,更名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六月免自杀。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三月免。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大司徒孔光为太傅,右将军马宫为大司徒,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八月,右将军王崇为大司空。

二年,太傅孔光为太师,大司马王莽为太傅,骠骑将军王舜为太保。二月,少府甄丰为大司空。

五年四月,大司徒宫为大司马。十二月,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东汉光武建武元年七月辛未,使使者持节拜前将军邓禹为大司徒,策曰:「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ガ侯,食邑万户。敬之禹时年二十四。

丁丑,以野王令王梁为大司空。初,议选大司马,而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帝以野王卫之所徙,《史记》,卫元君自濮阳徙于野王。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

八月甲申,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今以卓为大傅,封褒德侯,邑二千户」。《东观记》及《续汉书》皆作「宣德侯」。初,帝即位,先求访茂,茂诣河阳谒见,乃拜。

二年二月乙酉,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大中大夫宋弘为大司空。封忠睾睢。

三年闰正月乙巳,大司徒邓禹免。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为司徒。初,帝即位,素知湛名儒旧臣,欲令蝗文谥,搬绨萆惺槭沟涠、ň芍,剖贝笏就降,擞砦髡鞁刂械垡哉坎湃,卧紫喟菸。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尝雷镇守,总摄群司。及邓禹免,乃拜大司徒。

五年十一月壬寅,大司徒伏湛免,尚书令侯霸为大司徒,封关内侯。

六年十一月壬辰,大司空宋弘免。

七年五月戊戌,前将军李通为大司空。时光武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邓禹、胶东贾复及通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之事。

十二年九月,大司空李通罢。十二月辛夕,⼙扬武将军马成行大司空事。

十三年正月庚申,大司徒侯霸薨。三月辛未,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丙子,行大司空事。马成罢。四月甲寅,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

十五年正月辛丑,大司徒韩歆免,自杀。丁未,汝南太守欧阳歙为大司徒。十一月,歙下狱死。十二月庚午,关内侯戴涉为大司徒。

二十年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下狱死。大司空窦融免。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

二十二年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癸丑,以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

二十三年五月丁夕,⼙大司徒蔡茂薨。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九月辛未,陈留太守玉况玉,音肃。为大司徒。十月丙申,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二十七年四月戊午,大司徒玉况薨。

五月丁丑,诏大司徒、司空府并去「大」字。改大司马为太尉,以太仆赵熹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

中元元年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六月辛卯,太仆冯鲂为司空。乙未,司徒冯勤薨。十月辛未,司隶校尉李治司徒。

明帝即位初,诏曰:「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涧水而无舟楫。夫万乘至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并可以受六尺之⒘,俅蠼诙不可挠,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

永平三年二月甲寅,太尉赵熹、司徒李置獗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

四年十月乙夕,⼙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丙辰,河南尹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时帝临幸辟雍,于行礼中拜恭,儒者以为荣。

八年正月乙夕,⼙司徒范迁薨。三月辛夕,⼙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熹行太尉事。

十二年七月乙亥,司空伏恭罢。乙未,大司农牟融为司空。

十四年三月甲戌,司徒虞延免。四月丁巳,钜鹿太守邢穆为司徒。

十六年五月癸丑,司徒邢穆坐事下狱死。六月丙寅,大司农王敏为司徒。

十七年二月乙巳,司徒王敏薨。三月癸丑,汝南太守鲍昱为司徒。

章帝即位初,诏曰:「朕以眇身,㈧锻鹾钪上,统理万机,惧失厥中。兢兢业业,未知所济。深唯守文之主,必建师傅之官。《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行太尉事节乡侯赵三世在位为国元老,司空牟融典职六年,勤劳不怠。其以为太傅,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武帝初,以张子孺领尚书事,录尚书事由此始以蜀郡太守第五伦为司空。建初四年二月庚寅,太尉牟融薨。五月甲戌,司徒鲍昱为太尉,南阳太守桓虞为司徒。

六年六月丙辰,太尉鲍昱薨。七月癸巳,大司农邓彪为太尉。

元和元年八月甲子,太尉邓彪罢。大司农郑彪为太尉。

三年四月,太尉郑弘免,大司农宋繇为太尉。

五月丙子,司空第五伦罢。太仆袁安为司空。

章和元年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夕,⼙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

和帝即位,初以故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

永元四年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闰月丁丑,太常丁鸿为司徒。七月己丑,太尉宋繇坐党窦宪,自杀。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癸丑,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录尚书事。十月,宗正刘方为司空。

五年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丑,太仆张形太尉。

六年正月己夕,⼙司徒丁鸿薨。二月丁未,司空刘方为司徒,太常张奋为司空。

九年九月庚申,司徒刘方策免。十一月癸丑,光禄勋吕盖为司徒。十二月丙寅,司空张奋罢。壬申,太仆韩棱为司空。

十年七月己巳,司空韩棱薨。八月丙子,太山巢堪为司空。

十二年九月戊午,太尉张忻獗寅,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十三年十一月戊辰,司徒吕盖罢。十二月丁丑,光禄勋鲁恭为司徒。

十四年十月丁酉,司空巢堪罢。十一月癸卯,大司农徐防为司空。

十六年七月辛酉,司徒鲁恭免。庚午,光禄勋张形司徒。八月己酉,修笆。月辛夕⼙司空徐防为司徒,陈宠为司空。

殇帝延平元年正月辛夕,⼙太尉张禹为太傅,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已以听。

四月丙寅,司空陈宠薨。六月丁未,太常尹勤为司空。安帝永初元年五月甲戌,长乐卫尉鲁恭为司徒。

九月庚午,太尉徐防免。辛未,司空尹勤免。庚寅,太傅张禹为太尉,太常周章为司空。十一月丁未,章谋废立,策免,自杀。十二月乙卯,颍州太守张敏为司空。

三年三月壬寅,司徒鲁恭免。四月丙寅,大鸿胪夏勤为司徒。

五年正月己丑,太尉张禹免。甲申,光禄勋李修为太尉。

六年四月乙丑,司空张敏罢。己夕,⼙太常刘恺为司空。元初元年九月乙丑,太尉李修罢。辛未,大司农司马苞为太尉。

二年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七月辛巳,太仆马英为太尉。十二月己酉,司徒夏勤罢。庚戌,司空刘恺为司徒,光禄勋袁敞为司空。

四年四月戊申,司空袁敞薨。五月丁丑,太常李の司空。

永宁元年十月,司空李っ夤镉衔牢境炉嫖司空。十二月戊辰,司徒刘恺罢。癸酉,太常杨震为司徒。

建光元年七月壬寅,太尉马英薨。甲子,前司徒刘恺为太尉。

延光元年四月癸巳,司空陈婷、囊逶赂戌宗正刘授为司空。

二年十月辛未,太尉刘恺罢。甲戌,司徒杨震为太尉,光禄勋刘为司徒。

四年三月乙酉,北乡侯即位。四月丁酉,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の司徒。

顺帝即位初,司空刘授免少府,陶敦为司空。

永建元年正月辛巳,太傅冯石、太尉刘司徒李っ馊月丙戌,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长乐少府朱伥为司徒。

十月丁亥,司空陶敦免。壬寅,廷尉张皓为司空。

二年七月壬午,太尉朱宠、司徒朱伥罢。庚子,太常刘光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勋许敬为司徒。

四年八月丁巳,太尉刘光、司空张皓免。九月癸酉,大鸿胪庞参为太尉。时尚书仆射虞诩荐参有宰相器能,故帝用之。又以太常王龚为司空。

十一月庚辰,司徒许敬免。十二月乙夕,⼙宗正刘琦为司徒。

阳嘉二年五月戊午,司空王龚免。六月辛未,太常孔扶为司空。七月己未,太尉庞参免。八月己巳,大鸿胪施延为太尉。

三年十一月,司徒刘琦、司空孔扶免大司农,黄尚为司徒,光禄勋王卓为司空。

四年四月,太尉施延免、前太尉庞参为太尉。

永和元年十一月丙子,太尉庞参罢。十二月乙巳,前司徒王龚为太尉。

二年三月乙夕,⼙司空王卓薨。丁丑,光禄勋郭度为司空。

三年八月己未,司徒黄尚免。九月己酉,光禄勋刘寿为司徒。

五年九月辛未,太尉王龚罢。壬午,太常桓焉为太尉。六年三月庚子,司空郭度免。丙午,太仆赵戒为司空。汉安元年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刘寿免。十一月壬午,司隶校尉赵峻为太尉,大司农胡广为司徒。冲帝永嘉元年即位。初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质帝本初元年闰六月丁亥,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大将军梁冀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桓帝建和元年六月,太尉胡广罢,大司农杜乔为太尉。九月,乔免。十月,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广为司空。

三年十月,太尉赵戒免,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张歆为司徒。

元嘉元年四月,司徒张歆罢,光禄勋吴雄为司徒。

十月,司空胡广罢。闰十一月,太常黄琼为司空。

二年十一月,司空黄琼免。十二月,特进赵戒为司空。永兴元年十月,太尉袁汤免,司徒吴雄罢。司空赵戒免,以太常胡广为太尉,太仆黄琼为司徒,光禄勋房植为司空。

二年九月,太尉胡广免,司徒黄琼为太尉。闰月,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永寿元年六月,司空房植免。太常韩糸寅音异善反为司空。三年十一月,司徒尹颂薨,司空韩糸寅为司徒,太常孙朗为司空。

延元年七月甲子,太尉黄琼免,太常胡广为太尉。二年八月丁丑,太尉胡广坐梁冀免,司徒韩糸寅、司空孙朗下狱。以司农黄琼为太尉,光禄大夫祝恬为司徒,大鸿胪盛允为司空。

三年六月,司徒祝恬薨,以司空盛允为司徒,太常虞放为司空。

四年二月,司徒盛允免大司农、种谖司徒。

三年二月,太尉黄琼免。四月,太常刘矩为太尉。

六月,司空虞放免。前太尉黄琼为司空。九月,琼免。大鸿胪刘宠为司空。

五年十一月,太尉刘矩免,太守杨秉为太尉。

六年二月戊午,司徒种诿馊月、卫尉许栩为司徒。

十一月,司空刘宠免。十二月,卫尉周景为司空。

八年五月丙戌,太尉杨秉薨。七月,大中大夫陈蕃为太尉。

十月,司空周景免,太常刘茂为司空。

九年四月,司徒许栩免。五月,太常胡广为司徒。

七月,太尉陈蕃免。九月,光禄勋周景为太尉。司空刘茂免。十二月,光禄勋宣酆为司空。

灵帝建宁元年正月即位,以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及司徒胡广参录尚书事。

四月戊辰,太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以长乐卫尉王畅为司空。

五月,以太中大夫刘矩为太尉。

八月,司空王畅免,宗正刘宠为司空。

九月丁亥,太傅陈蕃诛,司徒胡广为太傅、录尚书事,司空刘宠为司徒,大鸿胪许栩为司空。

十一月,太尉刘矩免,太仆闻人,袭为太尉。

熹平三年十二月,司空唐珍罢长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五年五月,太尉陈薨,账究招硌滴太尉。六月,太常刘逸为司空。

七月,太尉许训罢。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十月,司徒袁隗罢。十一月,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六年七月,司空刘逸免,卫尉陈球为司空。

十月,太尉刘宽免。

十一月,司空陈球免。十二月,太常孟幔ㄒ粢伊反,)为太尉。太常陈尬司空。司徒杨赐免。

光和元年正月,太尉孟岚斩月光禄勋袁滂为司徒。三月,太常张颢为太尉。

四月,司空陈廾、ø常来艳为司空。

九月,太尉张颢罢。太常陈球为太尉。司空来艳薨。十月,屯骑校尉袁逢为司空。

十一月,太尉陈球免。十二月,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二年二月,司徒袁滂免。大鸿胪刘の,司徒、太尉桥玄罢大中大夫瀵、ξ太尉。司空袁逢罢太常,张济为司空。

四月,太尉瀵ο掠死。五月,卫尉刘宽为太尉。十月,司徒刘は掠死。十二月,光禄勋杨赐为司徒。

四年九月,太尉刘宽免卫尉许嵛太尉。

闰月,司徒杨赐罢。十月,太常陈尬司徒。

五年三月,司徒陈廾馑脑,绿常。袁隗为司徒。

十月,太尉许岚、仗常杨赐为太尉。

中平元年四月,太尉杨赐免,太仆邓盛为太尉,司空张济罢,大司农张温为司空。

二年二月,司徒袁隗免。三月,廷尉崔烈为司徒。

五月,太尉邓盛免,太仆张延为太尉。

八月,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

九月,特进杨赐为司空。十月,赐薨。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

三年二月,太尉张延罢,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

四年四月,太尉张温免,司徒崔烈为太尉。

五月,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丁宫为司空。

十一月,太尉崔烈罢。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五年四月,曹嵩罢。五月,永乐少府樊陵为太尉。六月,陵罢。七月,射声校尉马日┪太尉。

八月,司徒许相罢,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刘弘为司空。

六年四月,太尉马日┟庥闹菽亮跤。菸太尉。

弘农王光熹元年四月即位,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何进参录尚书事。七月,司徒丁宫罢。八月,司空刘弘免。献帝永汉元年九月即位。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为太尉,大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十一月,董卓为相国。

十二月,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初平元年二月,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免,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三月,董卓杀太傅袁隗。

五月,司空荀爽薨。六月,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

二年二月,董卓自为太师。

七月,司空种拂免,光禄大夫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罢。太常马日┪太尉。

三年四月,诛董卓,以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

六月,李人裆彼就酵踉室。郧敖军赵谦为司徒。

七月,太尉马日┪太傅、录尚书事,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司徒赵谦罢。九月,司空淳于嘉为司徒,光禄大夫杨彪为司空,并录尚书事。

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光禄大夫周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四年六月,太尉周忠免,太仆朱隽为太尉、录尚书事。十月,司空杨彪免。太常赵温为司空。十二月,温免卫尉张喜为司空。

兴平元年七月,太尉朱隽免,太常杨彪为太尉、录尚书事。

九月,司徒淳于嘉罢。十月,卫尉赵温为司徒,录尚书事。

建安元年八月,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九月,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罢。

十一月,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巳以听。十三年正月,司徒赵温免。

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以司空曹操为丞相。

八月,光禄勋却虑为御史大夫。

二十五年正月,丞相、魏王曹操薨,子丕袭位。

魏文帝初为魏王。延康元年二月,以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黄初元年十一月受禅,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

四年六月甲申,太尉贾诩薨。八月丁夕,⼙廷尉锺繇为太尉。繇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明帝即位,初以太尉锺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东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太和二年九月,大司马曹休薨。

十一月,司徒王朗薨。

四年二月,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

四月,太傅锺繇薨。

五年正月,大司马曹真薨。

十二月,太尉华歆薨。

六年七月,卫尉董昭为司徒。

青龙三年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四年五月,司徒董昭薨。

十二月,司空陈群薨。

景初元年六月己亥,以尚书令陈矫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司空。七月,司徒陈矫薨。

二年二月癸夕,⼙诏曰:「大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其以暨为司徒」。四月庚子,暨薨。十一月壬午,以司空卫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齐王即位,以太尉司马懿为太傅,辅政。诏曰:「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昔周成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宗崇宠,邓禹所以优隆隽,卤赜凶鹨,病F湟蕴。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又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

正始三年,太尉满宠薨。七月,以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

五年十二月,崔林薨。

六年二月丙子,以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六月,俨薨。八月丁夕,⼙以太尉高柔为司空。

九年三月甲午,司徒卫臻逊位。四月,以司空高柔为司徒,光禄大夫徐邈为司空。邈固辞不受。九月,以车骑将军王凌为司空。

嘉平元年正月丁未,以太傅司马懿为丞相,固让,乃止。

四月,太尉蒋济薨。十二月,以司空王凌为太尉,司隶校尉孙礼为司空。

二年十一月,司空孙礼薨。

三年三月,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五月,太尉王凌谋废立,自杀。七月,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太傅司马懿薨。以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十二月,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正月,司马师薨于许昌。

二月,以卫将军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甘露元年,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

九月,以司徒高柔为太尉。

十月,以司空郑冲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

二年三月,司空卢毓薨。四月,以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司空。诞不就徵,反诛。

三年五月,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固让不受。八月,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四年六月,司空王昶薨。

五年四月,进大将军司马。昭位为相国,封晋公,九让乃止。

陈留王,景元元年六月又进大将军司马。昭位为相国,封晋公,固让乃止。以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十月,观薨。十二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四年九月,高柔薨。十月,复命大将军司马昭进位相国、晋公。十二月,以司徒郑冲为太保。

五年五月,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锺会为司徒。

咸熙元年正月,司徒锺会反于蜀,太尉邓艾亦见杀。三月,以司空王祥为太尉,徵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尚书左仆射荀觊为司空。八月庚寅,命中抚军司马炎副贰相国事。

二年八月辛夕,⼙相国、晋王薨,晋太子炎袭位,总摄百揆。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即皇帝位。以魏太保郑冲为太傅,太尉王祥为太保,晋国丞相何曾为太尉。

二年九月,以太尉何曾为太保。诏曰:「谟明弼谐,王躬是保,所以宣崇大训,克П四海也。侍中、太尉曾立德、高峻,执心忠亮,博物洽闻,明识弘达,翼佐先皇,勋庸显著。朕纂洪业,首相王室,迪惟前人,施于朕躬,实佐命兴化,光赞政道。夫三司之任,虽左右王事,乃若予违汝弼,匡奖不逮,则存乎保傅。故将明衮职,未如用仑时僦重。其以曾为太保,侍中如故」。又以司空荀觊为司徒。诏曰:「昔禹命九官,契敷五教,所以弘崇王化,示人轨仪也。朕承弘业,昧于大道,思训五品,以康四海。侍中、司空,觊明允笃,诚思心通达,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道之勋,宜掌教典,以隆时雍。其以觊为司徒」。又以义阳王望为太尉。

四年正月辛未,诏曰:「夫三司之任,以翼宣皇极,弼王事者也。故经国论道,赖诸明哲,苟非其人,官不虚备。尚书令、佐命光禄大夫裴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达,先帝登庸,赞事先朝。朕受明命,光佐大业,勋德茂著,配踪元凯。宜正位居体,以康庶绩,其以秀为司空」。

五年,诏曰:「前大司马石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挥弥绩所历,可纪掌教典,以赞时政。其以苞为司徒」。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以公还第,巳为弘厚,不宜擢用」。诏曰:「吴人轻脆,终无能为。故疆场之事,但欲完固守备,使不得越逸而已。以苞计画不同,虑敌过甚,故徵还更授。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于是就位。初,苞以大司马都督扬州诸军事。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密表苞与吴人交通,遂下诏苞以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以乐陵郡公还第。时邺奚官都督郭е上奏理苞,于是拜为司徒。

七年十二月,诏曰:「光禄大夫、密陵侯郑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宜登三垣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帝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即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

八年七月,以车骑将军贾充为司空。

九年五月,以太保何曾领司徒。

十年九月,以大将军陈骞为太。

尉。咸宁二年八月,以太保何曾为太傅,太尉陈骞为大司马,司空贾充为太尉,齐王攸为司空。

四年九月,以太傅何曾为太宰,尚书令李裔为司徒。太康三年十二月,司空齐王攸为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尉,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衔司空。四年十一月,以尚书左仆射魏舒为司徒。

太熙元年正月,以尚书左仆射王浑为司徒、司空卫衔、太保。三月,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

四月,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惠帝即位,初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政,以司空石鉴为太尉,前镇西将军陇西王泰为司空。

永平元年三月,诛太傅杨骏,徵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细ㄕ。

元康元年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亮弦,运究章の魍蹒饴,忌惺槭隆。

九月,徵征西将军梁王彤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六年正月,以中书监张华为司空。

七年九月,以尚书左仆射王戎为司空。

永宁元年六月,以梁王彤为太宰,领司徒。臣钦若等曰:「自永康元年四月至是年三月,赵王伦等篡逆,所署三公不录」。

太安元年五月,以右光禄大夫刘匚、太傅,齐王ぁ为太师,东海王越为司空、河间王胛太尉。十二月,杀王ぁ。以长沙王挛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

永兴元年正月,以成都王[A13C]为丞相。

三月,以太尉、河间王胛太宰、太傅刘匚太尉。

十二月,诏司空越为太傅,与太宰爰懈朕躬,司徒王戎参录朝政。

光熙元年八月,以太傅东海王越录尚书事,骠骑将军范阳王鑫司空。

怀帝即位,初以中书监温羡为司徒,尚书左仆射王衍为司空。

永嘉元年正月,以太傅东海王越辅政。

十二月,以前太傅刘匚太尉。

三年三月,太尉刘厍肜弦运就酵跹芪,太尉、东海王越领司徒。

四年十月,以骠骑将军王浚为司空。

五年五月,征西大将军、南阳王模为太尉,太子太傅傅祗为司徒,尚书令荀藩为司空。

愍帝建兴元年四月即位,以卫将军梁芬为司徒。

五月,以镇东大将军琅琊王睿为侍中、左丞相,大司马、南阳王保为右丞相。

二年二月,以卫将军荀组为司空。

三年二月,进左丞相、琅琊王睿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右丞相、南阳王保为相国,司空荀组为太尉,大将军刘琨为司空。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