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求贤第二
唐睿宗唐隆元年六月,即位,诏内外职事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一人。
七月,制天下有奇才异行,沉伏不能自达,及官人有能极言时政得失者,并令本州责状封进。
景阍年十二月制曰:「才生于代,必以经邦。官得其人,故能理物。朕恭膺大宝,慎择庶僚,延伫思英,无忘终食。思欲萧艾咸采,葑菲不遗,而商山幽旷,渭滨寂寞。夫以贵耳贱目,殊通方之论。舍近谋远,非应务之术。今四方选举,群才辐辏,操斧伐柯,求之不远。其有能明《三经、通大义者,能综一史,知本末者,通三教宗旨,究精微者,善六书文字,辨声象者度雅曲,和六律五音者习韬略。学孙、吴识天时人事者,畅于词气,听于受领。善敷奏吐纳者,咸令所司。博采明试,朕亲览焉」。
太极元年二月,命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才堪将帅及边州都督、刺史一人。
玄宗先天元年十二月,制曰:「将帅之任,军国斯重,御侮干城,良才是急。顷武臣多阙,戎政莫修,聆鼓鼙以载怀,筮熊罴而未遇,古今一也,何代无人。南仲、方叔之俦,亦在用之而已。宜令京文武官及朝集使五品以上,方举堪充将帅者一人,明弘队牟辔,尴弈晡晃,袂笫涤靡,愿庇杌场。
二年六月,诏曰:「致化之道,必于求贤。得人之要,在于徵实。顷虽屡存贲帛,无辍翘车,而骏骨空珍,真龙罕觏。岂才之难遇,将举或未精。且人匪易知,取不求备,瑰琦失于俗誉,韬晦叹于后时。宜其博询州里,明弘队牟嗍,构芸囊抟,暖抵峄蚓,倨渲钪萦,斜器怀才,不求闻达者。命所在长官,访名奏闻。武勇者具言谋略,文学者指陈艺业,务求实用,以副予怀。
开元二年六月甲子制,其有茂才异等,手┧萃超,群缘无绍介久不闻达者,咸令自举。
三年十月,诏曰:「有怀才抱器,沉沦草泽,不能自达者,具以名闻」。
五年二月,诏有嘉遁幽栖养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闻。
七年五月,敕曰:「诸投匦献书上策人,其中或有怀才抱器者,不能自达,宜令理匦使料简,随事探赜,仍加考试。如有可采,具状奏闻」。
九年正月,诏曰:「武有七德,所以安人禁暴。臣称三杰,所以战胜攻取。蜀乃一方之主,尚得孔明。齐为九合之君,斯繇管仲。况宇宙至广,人物至多,岂乏英贤,无闻韬略。盖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今边境未清,统边须将,顷林胡兹,帕城非捷,北虏忽惊,西军莫振,罪繇失律,过在无谋。曹刿不言,宁知登轼之效。毛遂缄口,岂彰处囊之奇。长想古人,是思擢士。其有虽г簪绂,犹晦迹于下流。或蕴智谋尚,沉名于大泽,不加精访,何以甄收?其两京、中都及天下诸州官人百姓,有智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有勇齐贲育,可以斩将搴旗。或坐镇行军,足拟万人之敌。或临戎却寇,堪为一堡之雄。各听自举,务通其实。仍令州县具以名进,所司遣立限期,随表赴集。朕当亲试,不次用之。其有身充见在诸军统押者,但录所能奏闻,未须赴集。
四月,敕曰:「户口安存,在于抚育。移风易俗,莫先令长知人不易此选,良难专委吏曹,或未精审。宜令在京五品以上清官及诸州刺史及四府上佐,各举县令一人,并限敕到十日内京官封状进外官,附状奏所举人得官以来,一任之中能有善政及不称所举,其举主应须褒贬」。
十一年正月丁卯,制其有沉沦草泽,抱德栖迟,并委府县搜扬。
十一月,南郊礼毕,赦制,其有抱器怀才,不求闻达,长官具以名荐。
十四年六月,敕曰:「朕闻以道得人者谓之儒切,问近思者谓之学。故以阳礼教让,则下不争。以阴礼教亲,则远无怨。岂非习无不利,教所繇生者乎?朕所以厚儒林,辟书殿,讨论易象,研闲涝,醇酱酒,哟笮,谢胥非远,而承平日久,趋竞岁积。谓儒士为冗列,视之若遗,谓吏职为要津,求如不及顷,亦开献书之路,观扬巳之人。阙下之奏徒盈,席上之珍盖寡。岂弘奖之义或有未孚,将敦本之人隐而未见。天下官人百姓,有精于经史,道德可遵,工于著述,文质兼美。宜令本司本州长官指陈艺业,录状奏闻。其吏部选人,亦令所司铨择,各以名荐。朕当明试,自观其能。若行业可甄,待以不次,如妄有褒进,必加明罚」。
十月,诏曰:「朕梦想贤才,咨谋列岳,遂因封祀,发诏搜扬。昨所临御道场,亲加策问,不称所荐,其数则多。乃闻膏粱之人,递相招致,丘园之俊,罕见褒升,岂朕劳求之意也?宜令都督、刺史审更访择,具以名荐」。
十五年二月,制曰:「草泽中有文武高才者,听诣阙自举」。
二十年十月,驾发东都北巡狩,会公卿及长吏巡幸所至,有贤才未闻达者举之。
二十三年正月,籍田礼毕,诏曰:「每渴贤良,无忘鉴寝,顷虽虚伫,未副旁求。其或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知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者,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孝悌力田、乡闾推挹者,本州刺史、长官,各以名闻」。
二十六年正月,亲迎春于东郊。毕,制曰:「朕之爵位,唯待贤能,虽选士命官,则有常调,而安卑退迹,尚虑遗才。其内外八品已下官及草泽间,有学业精博,蔚为儒道,文词雅丽,通于政术,为众所推者,各委本州本司长官精加搜择,具以奏荐」。
二十七年正月,令诸州刺史举德行尤异不求闻达者,许乘传赴京。
二月,诏曰:「草泽间有殊才异行,文堪经国,为众所知,不求闻达者,所繇长官以礼徵送」。
二十九年正月,诏曰:「朕所求才,待之若渴,既旌于岩穴,亦贲于丘园。片善必收,冀无遗逸。然士人藏器,众何以知,岂若父子之间,自相推荐。昔祁奚之举祁午,谢安之任谢玄,良史书之,咸以为美。贤彦之士,何代无人,宁恨嫌疑,致有拘忌。其内外官有亲伯叔及兄弟,并子侄中灼然有才术异能,风标节行,通闲政理、据资历堪充刺史、县令者,各任以名,荐其卑官。所举人,听于所繇长官处通状,一时录奏。其考试通人任用之后,如后有亏犯典宪,名实不相副者,所举之人与其同罚。如政绩著闻、终始廉谨,为众所知者,其所举人,与其同赏。
天宝元年正月一日,改元。诏曰:「国之急务,莫若求贤。顷者虽屡搜扬,士庶尚虑遗逸,更宜精访,以副虚怀。其前资及白身人中,有儒学博通,及文词秀逸,或有军谋越众,或武艺绝伦者,委所在长官,具以名荐。若乃弘我风化,实惟方岳,必伫其人,以膺共理。其京文武官五品以上清资官并郎官,据资历人才堪为刺史者,各任封状自举」。
三载十二月,祀九宫礼毕。制曰:「朕惟熙庶绩,博访逸人,岂惟振手┧滞,淹以期于大用。间亦欲褒崇高尚,将敦于风俗。虚伫之怀,盖在于此。其高道不仕、遁迹丘园,为远近所知未经荐举者,委所在长官,以礼徵送」。六载,正月丁亥,南郊礼毕,制:「选贤推能,常虑不广。三府之辟,则惟采于大明。四科之荐,盖不通于小学。今承平日久,士进多端,必欲远贲弓旌,载空岩穴,片善必录,末技无遗。天下诸色人通一艺以上,各任荐举。仍委所在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流辈远近所推者,具名送省。仍委尚书及左右丞、诸司委御史中丞更加对试,务取名实相副者,一时奏闻」。
十载正月,诏:「朕每搜罗贤俊,旌贲丘园,犹虑遁迹藏名,安卑守位。朕言及此,寤寐思焉。其诸色人中有怀才抱器未经荐举者,委所在长官审加访择,具名录奏」。
十三载二月,诏:「自临御已来,四十馀年,或朴延想,寤寐求贤,林薮无遗,旌招不绝。犹虑升平已久,学业增多,至于徵求,或遗僻陋。其博通坟典,洞晓玄经,清白著闻,词藻宏丽、军谋出众、武艺绝伦者,任于所在自举。仍委郡县长官,精加铨择,必取才实相副者奏闻」。肃宗至德元年七月,即位于灵武。诏有直言极谏才能牧宰,文词博达、武艺绝伦、孝悌力田、沉沦草泽,委所在长官闻奏。其诣阙自陈者,听之。
二年十二月,诏:「郡县官有灼然清白、理行尤异百姓忠孝力田,不求闻达者,委采访使奏闻。其有文经邦国,学究天人,博于经史,工于词赋,善于著述,精于理法。军谋制胜,武艺绝伦,并任于所在陈白,委郡守铨择奏闻,不限人数。
乾元元年四月,郊祀礼毕,翌日御丹凤门,大赦天下。诏曰:「草泽及卑位之间,有不求闻达、未经推荐者,一艺以上,恐遗俊铝,畋部、吏部作徵召条目奏闻」。
十月甲辰,帝御宣政殿,册成王为皇太子,诏大赦天下。京官五品以上,各举忠正孝友。文儒周慎堪任东宫官者,务取实才,不得虚荐。又曰:「为政之要,求贤是急。比令中外举荐,多非实才,所以询事考言,登科盖寡。犹虑岩穴之内,尚有沉沦,宜令所在州县,更加搜择。其怀才抱器、隐遁丘园,并以礼徵送。如或不赴,具以名闻。凡与前诏科目相当,一切委内外文武五品以上官有所知者,不限人数,任各荐闻。如自举者,亦听于所在投状,有堪任用,不限常资。
三年闰四月,御明凤门。诏:「宜令中外五品以上,文武正员官,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一人,武艺文才俱堪济理者,亦任状举。其或文乏词策,武非骑射,但权谋可以集事,材力可以临戎,方圆可收,亦任通举,并限制到一月内奏毕」。
上元元年闰四月,诏:「王者稽古设教,择贤,以礼广徵,岩穴用副薪,宜令中外五品以上,文武正从员,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各一人。武艺文才俱堪济理者,亦任状举。其或文乏词策,武非骑射,但权谋可以集事,材力可以临戎,方圆可收,亦任通举,并限制到一月内奏毕」。
二年九月,诏:「每除京官五品以上正员清望官,及郎中、御史、诸州刺史,皆令推荐一两人以自代,仍具录行能闻奏,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元年建卯月赦书:诸色流人及左降官,其中有行业夙著、情状可矜、久践朝班、曾经任用者,委在朝五品以上清望官,及郎中、御史,于流贬人中素相谙悉,为众所推者,各以名荐,须当才实,文武不坠,道弘于人,务在搜扬,俾其展效。其诸色人中,有词学高深,兼通政理、军谋制胜、明习韬钤者,委所在刺史拣择奏闻举荐。京官四品以上正员文武官任,各举一人。
代宗宝应元年九月,诏曰:「知人则哲,尧舜犹难,类能而举,古今常式。自顷中原多故,汔未小康,州县屡空,守宰多阙。摄官承乏者,颇无举职之能。怀才抱器者,或有后时之叹。朕所以宵夜不寐,侧席未皇,思弘政理之规,冀及大中之道。而庶尹卿士,列于朝廷,岂无叶赞之心,以助旁求之义。其内外文武官中,如有堪任刺史、县令及出身前资人中,有堪任判、司、丞、尉者,宜令京堂参官各慎择所知,具状奏闻。诸州刺史、县令,既籍寮属,亦宜准此。古者得人受赏,赏不逾时,增秩赐金,有国通典。其或任非称职,举不当才,顾多附下之心,非无不弥罚。其所举人授官后,如政能尤异,清白著闻,三两考后,仰本道观察使具状奏闻。其举主及所举官人,并量加进改。如懦弱暴政,处置乖宜,并冒犯赃私等,议罪论刑当
亦连坐。宣示中外,知朕意焉」。
广德元年七月,诏曰:「河南、河北有怀才抱器,安真守节,素在丘园不仕,为众所知,委所在长官,具名闻荐。诸色人中,有孝悌力田,经术通博,文词雅丽,政理优长,本州各以名荐」。
十二月,诏曰:「理道同归,求贤是急,非人不卤,偈渴乔谡。幸怨车设其坛席,且忧抵崛鞜神明。朕临御多方,诞敷至化,虑遗岩穴,载伫憬蛑。白珩之非宝,降玄于下体。一自鸣銮关外,驻驿陕郭。每念明弘渡,罾湾幻绿,正言以除国病,思硕德以定人讹。而犹高士鸿冥,幽人豹隐,将朕之不德,而礼或有遗。望干旄之忠告,仰少微以叹息,眇然惕励,周览河山藿食薇歌,往而不返。永怀贤者,朕甚恧焉。今将意达巢居,诚通卜兆,一麾必起,四皓爰来,敦其素风,成我王道。宜令行在侧近府州长官,搜举遗逸。其有怀才抱器,高道不仕,精加访择,必以名荐。仍须以礼资,遣送赴行在。贲于丘园,待以郎署。务令申劝,悉朕意焉」。
二年正月丙午,诏常参官各举所知堪任宪官、谏官、儒官、刺史、县令者。
永泰元年正月,制曰:「孝悌力田怀才,抱器遗逸未经荐达者,各委州府闻奏,亲当策试,量能叙用」。
大历元年十一月,制曰:「周徵俊造汉辟,贤良垂之,典劣来作,则天下有安贫乐道、孝悌力田未经荐用者,委所在长官,具以名闻。朕当亲自策试,量才叙用」。五年六月,诏曰:「内外文武官及前资官六品以下并草泽中,有硕德专门、茂才异等、知谋经武、讽谏主文者,仰所在州府观察牧宰,精求表荐。如所繇搜扬未尽遗逸林闾者,即宜诣阙自举。亲当策试,量能擢用」。八年正月,诏:「京官三品已上,郎官、御史,每年各举一人,堪任刺史、县令者。
十二年七月,诏尚书、御史大夫、左右丞、侍郎各举堪任刺史者以闻。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六月,诏:「天下有才艺尤著高蹈丘园及直言极谏之士,所在具以名闻。诸色人中有孝悌力田、经学优深、文词清丽、军谋宏远、武艺殊伦者,亦具以名闻。能诣阙自陈者亦听。仍限今年十二月内到,朕当亲试」。诏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三品以上长官,各举可任刺史京令者一人,中书门下量才进拟,后有犯者,举人同罪。
兴元元年正月,帝在奉天行在,大赦,改元天下。有隐居行义晦迹丘园者,委长吏具名奏闻。
贞元元年九月丁巳,诏曰:「朕祗膺祖宗之业,猥临亿兆之上,任大守重,不敢康宁。永怀万事之统,惧有所阙,夕惕若厉,中夜以兴,求贤审官,期于致理。而政化犹郁,太平未臻,思得海内忠良,竭诚规谏。洎经术之士,才略之臣,以明教化,以立武事。惟兹三者,政之大经,虑岩穴之间,尚多遗逸。故科别条目,广延异能,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韦执谊等达于理道,甚用嘉之。位以旌能,宜升秩叙。其第三等人,委中书门下即超资与处分,第四等人即优与处分,第五等人即与处分。嗟乎!强学以待问,进德以及时。昔公孙弘犹闻上失之,正鹄必反诸身。凡为多士,宜各勉。
四年正月,诏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高蹈不仕,隐居岩穴,孝悌力田,闻于乡里,所在长官,具名闻荐。诸色有清白政术,堪任刺史、县令、常参官,各举所知,朕当亲自策试之」。
十一年九月,制曰:「天下有才德高远,为众所知,及隐居丘园不求闻达者,委所在州县长吏具名迹闻荐。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或博通坟典,达于教化,或详明政术可以理人者,委常参官及州府长吏各举所知奏闻,朕当亲自策试」。
十二年三月,诸州准制荐隐丘园,不求闻达,蔡武等九人并授试官,令给公乘,赴京到日,量才叙用。
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即位,制曰:「诸色人中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于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以名闻,仍优礼发遣。朕当询事考言,审其才识。如无人论荐者,即任自诣阙庭」。
宪宗元和二年正月,制曰:「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委内外官各举所知,当亲策试」。
十四年七月乙丑,帝御宣政殿,册尊号,礼毕,大赦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者,委内外官各举所知,当亲自策试。
穆宗元和十五年即位。十一月,制曰:「如有隐于山谷,退在丘园,行义素高,名节可尚。或才兼文武,卓然可奖者,具名荐闻」。
长庆元年正月辛丑,郊淅癖洗笊庵铺,煜轮钌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政术详明可以理人者,委有司各举所知,限今年十月到上都。
三月,制以刘总献辽阳八州之地,其管内官吏,有奉职清勤,及有贤才,隐于山谷,退在丘园,并具荐闻。
敬宗长庆四年,即位,三月壬子,赦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人师、详娴吏理、达于教化、军谋宏远、材任边将者,委常参官并诸道节度观察使、诸州刺史各举所知,限本年正月到上都。
文宗太和元年正月,赦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及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娴吏理、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者,常参官及方牧、郡守,各举所知,无人举者亦听自举。并限来年正月到上都。开成元年正月一日赦书,其有藏器待时、隐身岩穴、奇节独行、可激风俗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各以名闻。
僖宗光启元年正月,诏曰:「朕每念艰难之本,思拯济之图,治少乱多,古犹今也。盖搜扬之未至,非爵赏之不行。况自乡里沽名,物情贾怨,朝市有争先之党,山林多独往之人,彼岂自穷而莫返?其有文苞经纬,道贯儒玄,贞遁自腴,浮名不染,岂无加等之命,以待非常之流。今委使臣,远近徵访,必行备礼,以耸群芳。且机贵研深,用惟体要。运当无事,固垂拱而可待。时属多虞,非手┧奇而不振。或有材优将略,业洞兵钤,辨胜负于风慵,瞥ざ天吨。骺兔畹蒙翊之决,耻成儿戏之名。不俟临机,方期制变,或销声于屠钓。或屈志于风尘,勿窆碜悦降,逼谥掠弥,聊伺怨婀,病动檬币,松钐交踔,持源备得。富强之术,排于浮议,郁彼良图。又有志擅纵横,久潜缁褐。材虽超异,见辱侪流。苟全一艺之工,不必万夫之敌。亦有推研历象,校步星辰,言必效于机先,术岂疑于亿中。是资奇器,孰曰异端,亦在劝来,伫加殊赏。噫!功名可慕,少壮几何?在君亲则忠孝相资,念国家则安危同切。勿甘流落,犹犬旬晏安。并委使臣榜示,访求长吏,津置发遣,同心体国,无使淹延悬赏,使能必期升擢。朕虽锺艰,否亦谓忧勤。高祖太宗之在天,固当垂躺琊⑸。灵之有主,夫岂乏贤,达我敷求。咨尔将命,勿孤翘瞩,苟自因循。其间儒学优游,军谋宏远,密陈时务,愿应制科者,已从别敕处分。斥弛遗才,沉沦末位。不碍文武,并须升闻。布告天下,咸使知悉。
昭宗车驾至雒阳,改天复四年为天淘年赦书。「傥有怀才抱器、隐遁山林、武艺绝伦,湮沉卑贱者,仰在处长吏,搜访奏荐,如得材实,当待以不次之位。
后唐庄宗天涛迥晁脑孪铝钤,唬荷焦纫沦之士、乡闾造秀之人,仰所在长吏荐闻,州府即当旌举。
二十年四月,即位制曰:「或所在有艺行颇高为乡闾所推者,并仰准例,举选所司,量才任使」。
同光元年十月,诏曰:「侧席求贤,将臻至理,悬旌进善,式赞鸿猷。应名德有称,才艺可取,或隐朝市,遁迹林泉。并委逐处长吏遍加搜扬,津致赴阙。朕当量才任使。兼伪庭僭逆已来,凡有冤抑沉滞之人,并宜特与申雪,仍加迁陟」。
二年二月,南郊毕,制曰:「事主之道,以立节为先。致理之方,以赏善为本。应怀才抱器,不事伪朝,众所闻知,显有节行。仰所在长官,将所著事状,具姓名闻奏,当加甄奖,兼授官秩」。
明宗长兴二年七月,敕:「朝臣相次敷陈,请搜沉滞。簪缨之内,甚有美贤,山泽之中,非无俊彦。若令终老,乃是遗才。郑阚徘曜月依,刖么右逸。近颁特敕,除授拾遗,不来赴京,自缘抱病,非朝廷之不录,在遐迩以皆知。宜令诸道藩侯,专切搜访。如有隐逸之士,艺行可称者,当具奏闻,必宜量才任使」。
四年八月戊申,上尊号毕,下制曰:「山林草泽之中,虽频命搜罗,而尚虑沉滞。委所在良吏,切加采访,的有才器艺行者,具以名闻,必议量才任使」。
晋高祖初即位,赦制曰:「弓旌聘士,岩穴徵贤,式光振鹭之班,将起维驹之咏。应山林草莱,贤良方正,隐逸之士,委逐处长吏,切加搜访,咸以名闻,当议量才叙用」。
天福元年闰十一月壬午,敕:「应有怀才抱器,隐遁山林,方切务于旁求,宜遍行于搜访,委所在长吏,备达朝旨,具以名闻。又明宗朝亲属之内,宿旧之中,或功名曾著于舆情,或才器可裨于公政,宜委中书门下量才叙录。士流之内,有怀才抱器,硕学殊能者,委中书门下搜访任使,勿拘门地资历。应致仕官。或筋力未衰、才能可任者,将表乞言之敬,难从归老之心。委中书门下商量奏闻,当议升擢」。
三年八月丙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窦贞固奏:「臣伏睹先降御札,令文武百僚各进封事。臣闻举善为公,知人则哲。圣君在位,薮泽莫有于隐沦。昭代用才,政理自无于紊乱。求贤若渴,从谏如流。郑所以举子,皮鲁所以讥文仲。为国之要,进贤是先,庶遵理治之风,宜举仁人之器。臣欲请降敕命,指挥文武百僚,每一司之内,共集议商擢。其一士奏荐,述其人有某能,改为某官某职,便请朝廷据奏荐任用。若能符荐,果为当才,即请量加奖赏。或有乖共举,兼涉徇私,亦请量加殿罚。所贵官繇德序,位以才升,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十目所视,必不滥知。臣职在论思,位参近侍,每谢匪躬之节,常惭濡翼之讥。将赎贪叨,聊陈狂狷」。敕曰:「进贤受赏,备有前文,得士则昌,斯为急务。窦贞固名参国籍,职在禁庭,贡章疏以倾心,请班行而荐士。于可否之际分,赏罚之科,无窆淼比。饰槁蚩踔,敖襻嵋诵砦,奈浒倭,澎剁粕。鹬内草泽之中,知灼然有才器者。列名以奏,纳其章疏。记彼姓名,否臧尽达于予怀。用舍免私于公议,仍付所司。
六年八月壬寅,诏曰:「擢文武之才,今之急务。旌孝义之行,古有明文。赞治道以克隆,致人伦之式序。山林草泽内,文才武艺为众所推者,委长吏切加搜访,具以名闻,当议量才叙用」。
少帝天福七年六月,即位。七月庚子,制:「山林逸士,草泽逸贤,将裨教化之风,且广搜罗之道。应有怀才抱器,隐遁丘园者,委随处长吏切加搜访,具以名闻」。
汉高祖乾淘年正月,诏:「朕昔在藩邸,颇熟臣寮。文武之才,尝备观其梗醴,皆仓用宜更,察于精微,俾取质于众多,庶无遗于俊造。应文武常参官,仰准唐建中年故事,上任后三日,表举一人自代徵聘丘园,免遗才彦,恢张名教,俾厚人伦。应有蕴蓄器能,精通理道、文理该博、武略纵横,而退遁于家、高尚其事者,委所在访寻,当俟徵用。
隐帝乾元三年,兵部侍郎卢贾上言:「臣读《唐史》,见薛登上疏云:古之取士,实异于今。先观名行之原,考其乡曲之誉,崇礼让以厉已,取名节以标言,以敦朴为先,最以雕文为后科。故人从礼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希进者必修贞确,不手┧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臣因览前书,睹兹旧事,望于圣代,复用此言。则有才者皆务造修,无行者不宜推择」。从之。
周太祖即位,制曰:「山林草泽之间,怀才抱器之士,切加搜访,免致遗贤」。
显德元年正月丙子,祀圜丘,礼毕,赦制应山林隐逸、草泽才能所属,长吏搜访,具以名闻。
世宗是月丙申即位,三月,赦制:「应有怀才抱器,出众超群,或养素于衡门,或屈迹于末位,孤寒难进,志业何伸,咸用搜罗,待以爵秩。诸隐遁不仕,及卑官下位,中有文武,宦宰迫豢,沙普咚在,具以名闻。
二年正月辛卯,诏曰:「令录之官,政理之本,亲民总,务在挥肓。虽铨衡旧规,每常慎择,而缙绅多士,难以具知。爰开举善之门,以广用才之道。应在朝文武官、翰林学士、两省官,内有曾历藩郡宾职、州县官者,宜令各举堪为令录者一人,务在强明清慎,公平勤恪。其中有以曾任令录,亦许称举,并当擢任,不拘选限资叙。虽姻族近亲,亦无妨嫌。只须举状内具言除官之日,仍署举主姓名。若在官贪浊不公、懦弱不理,或职务废阙,或处断乖违,并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仍令御史台催促本官,旋具奏闻。限两月内举状齐足。如出使在外者,候回日准此指挥,务在称扬循吏,激劝官途。庶符用轮方,共布惟和之政」。
四年正月,诏曰:「应有文学之吏、武勇之人,或幕府州县官等,临事强明在任有所振举,为众称举者,宜令所在长吏具名奏闻。在朝文武臣寮,于知识人中有如此者,亦可公举,并当擢用,待之厚禄」。
六月,敕:「应在朝文武官,各令称举一人堪充令录及两使、防御、团练军事判官者,自前或有公过,微有所犯者,亦许称举,馀准此」。显德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御札处分。
八月辛未,诏曰:「文武之道迭用,军旅之事非轻。朝廷方整,车徒,欲清区宇,咸资戎事。甚渴雄才勇鸷之人,每延颈而在。念读僦内,非博访以难知。应在朝上将军、统军大将军、将军、率府率、副率等,宜令各举有武勇胆力、骑射し捷堪为军职者三两人,仍具年籍及历职去处奏闻。如已在禁军者,不在称举。俟举到日,并当此职。骑射看验人材,虽是姻亲,亦许公举。但于状内具言,如任用之后,不副所举,即量事轻重,连坐举主。
五年正月乙巳,诏在朝文武官,宜令各在举堪任幕职令录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