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崇释氏第二
唐肃宗至德中,内置道场供奉,僧晨夜念佛,动数百人,声闻禁外。中书侍郎、平章事张镐知之,奏曰:「臣闻天子修福,当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伏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也」。肃宗甚然之。
上元二年四月甲申,诏于唐兴寺设高座,讲论二教。七月癸巳,于景龙观设高座,讲论道、释二教。
代宗宝应元年八月癸酉,诏曰:「道释二教,用存善诱,至于像设,必在尊崇。如闻州县公私多借,寺观居止,因兹亵黩,切宜禁断,务令清肃。其寺、观除三纲并老病不能支持者,馀并仰每日二时行道礼拜。如有弛慢,并量加科罚」时天下公私等事多借寺观居止,代宗恐其亵黩,因诏
。又诏曰:「教宗清净,礼避嫌疑。其僧尼、道士,非本师教主及斋会礼谒不得妄⑹鹿书,有往来非时聚会,并委所繇官长勾当,所有犯者,准法处分,亦不得因兹搅扰,分明告示,咸使知悉」。
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大赦,改元。制河南、河北伪度僧尼、道士、女冠并与正度。
二年四月壬申,以玄宗讳日度僧道凡数百人。乙酉,以肃宗讳日度僧道凡数百人。
永泰元年九月,于京城资圣、西明两寺置百高座,讲《仁王经》内,出二宝舆中,命有力者衣金甲舁出。又结彩为菩萨神王及八部鬼神、羊车、鹿车、牛车,内侍鱼朝恩获送宰臣及百官列班于光顺门观礼。宰臣等表请依班序节级,率钱以资僧供,二七日而罢。又诏宰臣及两省五品已上官、尚书省四品已上官、御史大夫、中丞、诸司长官,并于西明寺行香修斋奏乐,竟日而罢。俄以吐蕃、回纥入寇,罢百高座讲经。
十月,复讲经于资圣寺。大历三年正月乙丑,帝幸章敬寺行香,凡度僧尼一千人。
二月辛丑,万年县镇国寺有胡僧纯陀,自言六百岁临终,遣弟子诣阙,以衣钵傅奉皇帝。帝遣中官以紫衣赐之,又遣中官吊祭,并获葬事。是月,兴善寺不空三藏上言,寺院佛塔,先因地震陷折,今将增修,下见古埏得一小棺,其长尺馀,发而视之,凡积十馀重,棺皆金宝装食。希中有舍利骨及佛湟惶,跎青而拳,其长数尺,每棺一锁,规制妙绝,有殷仲文题处处。甲辰,内出宝舆,具威仪迎入内道场奉之。
七月,特赐章敬寺盂兰盆。时寺宇新成,帝增罔极之思,敕百官诣寺行香。
四年正月,帝以章敬皇太后忌辰,度僧尼道士凡四百人。是月,以修功德使大济禅师廓清,检校殿中监。廓清京城兴唐寺僧也。以修功德承恩,特赐袈裟及厩马,出入禁中,无时初赐号「大济」。至是,又宠以班秩京师,诸僧咸惮之。
二月,南天竺国僧三藏文殊德上言:「广州南界蕃人新营两寺,望赐寺名」。诏以「宝应、广德」二名赐之。
七月庚申,文成殿置道场,为万姓祈福。是日,佛见光相,自子至丑,久而不散。六宫近侍,咸睹文武百官。尚书左仆射裴冕等表贺曰:「圣德动天,湛恩育物,斋心甲夜,稽首梵筵,助玄造于慈元,登苍生以寿域。休徵允答圣功,契符腾神光于玉毫。发比蒽督鸬罟中,咸睹夜后如初。臣等得奉殊祥,无任欢欣之至。伏请编诸史册,宣示中外。手诏阍唬弘匏檬,睾枰倒Я,俦ξ幌μ,琛H衾鞯,负⺶〈罕启三乘之真,如为万姓以作福。大雄感应,示现毫光,茂对祯祥多惭薄德。卿等百辟,勤修庶政,休徵荐集庆慰,当深所请,编之史册,宣示中外者依」。
七年正月,兴善寺僧特进、试鸿胪卿,三藏不空,献所翻译佛经,特许编入一切经目不空。表曰:「爰自幼年承事先师,大弘三教,和尚二十有四载,禀授瑜伽法门,后游五天,寻求所未授者,外诸经论,更重学习。凡得梵本瑜伽真言、经论五百馀部,奉为国家详译圣言,广崇福烫毂ξ,逶厝粗辽隙,挤钸宗皇帝恩命,于宫内建立灌顶道场,所赍梵经,尽许翻译。及肃宗皇帝配天继圣,特奉纶音,于内道场建立护摩及灌顶法。又为国译经助宣皇化。其所译金刚灌顶、瑜伽法门,是成佛速邪之路。其修行者必能顿超凡境,达于彼岸,馀部真言诸佛,方便其徒不一。所译诸大乘经典,皆是上资邦国,息灭灾厄。星辰不愆,风雨顺序,仰恃佛力,辅成国家。谨糸醇前后所翻译,自开元至今凡一百一卷。七部以闻。诏下有司,宣付中外。
八年正月乙未,敕天下寺观僧、尼、道士不满七人者,宜度满七人,三七人已上者更度一人,二七人以下者更度三人。
五月庚子,以太宗讳日,命有司修四千僧,斋于服成寺。
八月戊午,修一万僧斋于慈恩寺,为万姓祈福九年。丙戌,以肃宗讳日度僧尼道士凡二百馀人。
六月癸未,兴善寺僧试鸿胪寺卿不空三藏卒,辍朝三日。不空。西域,胡僧也。敏智多闻学,通释氏经论,晓知蕃、汉音旨。翻译《贝叶经》,凡数万言,帝甚敬之。及卒,乃下诏曰:「大道之行,同合于异相。王者至理,手绻殪墩。法方化成之齐致,何儒释之殊涂。故前代帝王,罔不崇信,法教弘阐,与时偕行。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我之宗师。人之舟楫超诣,三学,坐离于见闻。修持万行,常示于化灭。执律舍缚,言饨湮仪,继明善教之志,来受人王之请。朕在先朝,早闻道要,及当付嘱,常所归依。每每执经内殿,开法前席,凭几同胶序之礼,顺风比崆峒之问。而妙音圆演密行,内持,待叩如流,自涯皆悟,涤除昏妄,调伏魔冤,天人洗心于度门,龙鬼受职于神印,固以气消灾厉,福致吉祥,实惟弘我之多,宁止利吾之美。当有命秩,用伸优礼。而得师为盛,味道滋深,思复强名,载明前志。夫妙界有庄严之士,内品有果地之仪,本乎尚德,敬顺时典。可开府仪同三司,仍封肃国公,赠司空,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
德宗贞元四年八月,御通化门观章敬寺,迎御书院额并鼓吹,阅神策、马技。
五年三月,诏曰:「释、道二教,福利群生,馆宇经行,必资严洁。自今州府寺观,不得宿客居住,屋宇破坏,各随事修葺」。
八月,诏天下诸上州,并宜国忌日准式行香。
六年二月乙亥,诏葬佛骨于岐阳。初,岐阳有佛指骨寸馀,葬于无忧王寺,或奏请出之以示众,帝乃出之,置于禁中精舍,又送于京师佛寺,倾都瞻拜,施财物累钜万。是日,命中官送归岐阳,左神策行营节度使、凤翔尹邢君牙迎言,庠犰毒伤。
八年七月丁卯,幸章敬寺。
九年五月,赐故杭州径山寺僧法钦谥曰大觉禅师。
六月,诏定国忌日,寺观、斋僧、道人数有差。
十二年九月,右神策等军上言:「宴设堂,去年腊日,蒙车驾临幸,请置寺,以贞元镇国为名」。从之。又诏虢州阌乡县龙兴寺故阿足师,宜谥大圆禅师。
十三年四月,于曲江南弥勒阁置寺,以「贞元普济」为名。
七月,右神策军中尉霍仙鹤患,特赐马十匹,令诸寺设斋祈福。
十月,景公寺僧寂宽等于京兆府状诉纲、维、乾俊等典卖,承前敕赐御衣,府司推勘所典卖并缘常住寺用禁系。乾俊等奏请科罪。帝曰:「本来施与寺家之物,若自盗窃,法律有文,今乃不为私情,事缘常住,正当施与之意,岂合书以罪名。若施与而令存,乃是劳力寺家,殊非本施之意。僧之言告,乃是无知,更欲科绳,深所无谓,宜并释放」。
十四年正月,南天竺国先进《华严经》,殊梵本僧般若、三藏领到,令保寿寺僧智柔、圆照道监虚舟智通等十八人同于崇福寺翻译,成四十卷。
十六年四月,以故第二祖惠可禅师,赐谥为大祖禅师。
宪宗元和二年九月乙巳,许成都府置圣寿、南平二佛寺。
三年三月辛亥,河中僧惠琳撰一切经音》并《目录》一百三卷,表献之。
六年正月丁巳,敕谏议大夫孟简、给事中刘伯刍、工部侍郎归登、右补阙萧人免同就醴泉佛寺阅翻译《大乘本心地观经》。
十年三月甲申,西明佛寺僧迁寺中之毗沙门神像于开业寺,帝命假之骑军前后翼卫,其徒以幢盖引侍,凡数里不绝,观者倾都。
五月,诏京城寺观讲,宜准兴元元年九月一日敕处,分诸畿县讲宜勒停。其观察使、节度州,每三长斋月任一寺,一观置讲,馀州悉停,恶其聚众且虞变也。
十二年二月丙申,置元和圣寿佛寺于右神策军。
五月,赐兴福寺绢布一百端疋。
十三年四月甲寅,幸兴福寺,赐绢三百疋。辛酉,西市百姓于芳林门为无遮僧斋,命中使以香施之。
十二月庚戌,僧惟应等辞赴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命高品中使杜英琦监焉。是月癸亥,命中使赍香监领宫人十三人,赴临皋驿迎佛骨。先是,功德使奏:「凤翔府法门寺有言夤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其本傅以为当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至来年合发」。诏许之。及至,又命中使领禁兵与僧徒迎言,饪光顺门以纳之。留禁中二日,乃送京城佛寺。
十四年四月乙卯,御勤政楼观,都人设僧斋之会,陈杂乐百戏,日入而罢。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二月,河东节度使裴度奏:「今月四日,五台山佛光寺侧庆阆种杏薪、鹑顺蒜♀チ焱角万,如金仙状,自己至申方灭」。
长庆三年八月,自衣复道达兴庆宫至通化门,赐丐僧等绢二百疋,遣中使刘克明以钱二百五十贯、绢二百五十疋赐弘福寺,以发新钟。
十一月,幸通化门,观作毗沙门神,因赐绢五百疋。
十二月,以钱一千贯赐章敬寺,又赐毗沙门神额曰「毗沙天王」,导以幡幢。帝御望仙门观之,遂举乐杂戏、角抵,极欢而罢。
敬宗宝历元年二月己卯,赐化度寺经院金字额宝历、圣福之院功德使具杂戏声乐,迎以赴寺,帝御日迎楼观之。丁亥,诏:「两街佛寺置方等受戒坛场,自三月十日至四月十日停。仍令两街功德使各选择有戒行僧谓之大德者,考试僧能暗记,经一百五十纸,尼能暗记,经一百纸,即令与度」。此事停废已久,所在长吏方喜耕织者稍众,今忽重置。盖宝寿寺僧法真因道场修功德,奏论得请也。
八月己丑,蓬莱殿会沙门道士共四百人,赐食,兼给茶绢有差。
二年三月庚午,郑滑观察使李听上言:「隋大业初,高祖神尧皇帝任郑州刺史日,为太宗文皇帝疾恙,祈福于荥阳县大海佛寺。其闳缦煲蚪ㄒ皇像像下,刊纪其事,凡十六字。岁月既远,尽翳于土壤中。今荥阳县令李元庆新加严食,希刺史张仲方立石为文,不敢不奏。
文宗太和元年十月,江西奏:「洪州道一禅师,元和中赐谥大寂,其塔未蒙赐额」。诏赐名圆证之塔。
二年七月,浙西道观察使李德裕奏:「润州鹤林寺故禅师玄素傅牛头山第五,祖智威心法,是径山大觉之师,伏请依释门例,赐谥号、塔额」。敕宣赐谥大律禅师大宝般若之塔。
十月,河中观察使薛平奏:「中条山兰若营造之初,有两泉涌出,今因降诞,请号为太和寺」,许之。
开成二年二月甲辰,王彦进准《宣索《内典目录》十二卷。乙巳,以太宗皇帝先置毗沙门神及功德,在蓬莱殿,是日移出配诸寺安置。
三月甲戌,以彗星见,命京师诸佛寺开仁王经道场。宣宗以会昌六年即位。五月,敕上都添僧尼寺一所,每寺三十人。
大中元年闰三月,帝御紫宸殿,谓宰臣曰:「佛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乃遣下诏,有会昌中灵山古迹、招提弃废之地,并令复之,委长吏择僧之高行者居焉。
懿宗咸通十四年三月,诏曰:「两街僧道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四月八日,佛骨至京,自开远门达安福门迎礼之,迎入内道场二日,出于京城。诸寺士女愫贤仪盛食,希古无其比,遂下制赦京畿及天下见禁囚徒。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九月,敕:「天下应有本朝所造寺观,宜令所在长吏取寺司常住物添修,至万寿节日,须毕其功」。
十一月甲戌,河南尹张全义奏:「万寿节于嵩山开琉璃戒坛,度僧百人。敕张全义首冠王臣,心明佛性,资善弘于净众,增福聚于皇基。将欲坛启琉璃,人铨鸳鹭,实彰忠节,宜示允俞。
十二月乙亥,幸广化寺祈雪。
二年正月,幸邺都,登黎阳山,燔香于大像前。
五月戊申,幸龙之广化寺,开佛塔请雨。
明宗天成元年十一月,敕:「佛氏之教,其来久矣。既为空寂之门,不无高洁之士。自淳风久散,至道莫隆,渐容游惰之徒,杂处缁黄之众。罔尊禁戒,唯切经求。⑿问埔匀,湃诵钭什。贫润已将思纵志,肯乐聚居,多于闾巷之间,别构住持之所。妄陈福业,潜诱聋愚。或移动居人,或侵并物业。如斯之弊,其徒日繁。朕方静寰区,务康黎庶,贵臻有益,共洽无私。宜令遍行告谕,应今日已前修,盖得寺院,无令毁废。自此已后,不得辄有建造。如要愿在僧门,亦宜准佛法条例,官坛受戒,不得擅私剃度」。
二年九月,益州孟之祥令僧五人持佛牙长一寸六分,云「僖宗幸蜀时,留之。今属应圣嘉节,愿资寿命,宣示近臣」。
十月,五台山王子寺主僧人廷果状,称为先师广法大师诚惠建塔,请名谥为「法雨大师慈阒塔。
四年八月,泽州盘亭山千峰禅寺僧洪密状奏当院创感应舍利塔一所,乞赐塔额,乃赐号为「圆空之塔」。长兴四年七月,命中使押绢五百疋,施五台山僧斋料。
末帝清泰元年七月,遣供奉官郑延遂往凤翔,诏胡僧阿绽,璩醯墼诜,屡与僧言绽栊、懈咧前事,帝深重之。
九月,诏凤翔发遣僧佑圣大师至京师。
二年正月,千秋节,枢密使赵延寿献金缯并《大乘经》十卷。忻州刺史刘处让献《金字法华经》一部。太原多僧舍,资福一宗,尤事禅译。文武间,好佛者多凑其门,帝颇宗奉。及镇河中,凤翔僧知数者数言帝有金轮之位,岐僧阿绽柩,允露啻庸恃邮俅、θ糜、惺枪、毕姿脑、卤寅、河中栖岩寺。弘福院僧惠鉴言:「先师在龙潜时,施财起塔,奏号灵应之塔,师未有谥」。诏赐谥真寂。丁卯,遣供奉官李彦骥凤翔法门寺饭僧尼。道俗,帝旧游故也。乙酉,功德使言:「左右街僧录可肇报在京诸寺院童子行者,于千春节考录及限,各给得文,许令披剃。及僧尼沙弥,年满二十受具戒。伏乞开置官坛,缘四月十五日僧门结夏至七月十五日方满至千春节前开置戒坛」。从之时功德使奏:「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讲经科、表白科、文章、应制科、持念科、禅刹声赞科、道士女冠、经法科、讲论科、文章应制科、表白科、声赞科、焚修科,以试其能否」。从之。
八月,杭州钱元涎韵爵四年,曾无显效,受凤池之真命,降龙册以双封臣,特于府城外造寺一所,前百步起楼号奉固,其寺额,乞以龙册为名。诏曰:「钱元闲е医ㄋ卤任诞节,斋僧龙册为名,未称勤恳,宜号千春寺」。
十月,凤翔言僧阿绽枳涞阪迪、е,命翰林学士为志石。
三年,遣供奉官刘处宾往凤翔法门寺。四月八日,设大斋会。
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敕:「西天中印土摩竭陀舍卫国大菩提寺三藏陀绽璐妥仙趁攀依缚罗{{上蚕麓蹋┮舜秃藕腓蟠笫Α。
十一月,于阗国僧曼哥罗闯⒙薮妥虾耪谚蟠笫。θ年十一月庚午,西京左右街僧录可肇等赍佛牙到阙,宣付汴京收掌。
十二月戊子,敕:「河阳、邢州潜龙旧宅,先令选名僧住持宜赐院额,其河阳曰开晋禅院,邢州曰广法禅院」。四年二月庚子,以天和节僧尼赐紫衣师号者一百有五,寺宇赐名额者凡二十有三:襄州香界、延州众宝、邢州普会、相州安福、怀州普言、夥、锵、璞α,郑州妙香、棣州净念、笾萏旎ǚ、谥萜、照睁、镁┕、愀7镏莺肜,京兆悟空,并州定果,徐州空寂,宋州普福,辽州澄节,许州菩提、靖教,陈州花台定业,东京金明善会。
十二月丙辰,敕:「凡为精舍,将结胜,缘清虚则神亦相依,混乱则人皆不重。其或偶然乘兴,率尔栖心。乡村接渔猎之家,ㄩ里定屠沽之户,佛虽无染,僧岂不轻?宜崇释、梵之因,永肃人天之化。所有自前院宇,即且依旧住持。今后城郭村坊,一切不得创造」。
五年二月甲子,天和节道,释赐紫衣师号者凡九十人,寺宇赐名额者凡二十五所。东京宝绳、宝像、宝花、法林、西京惠雪、京兆普静,兖州等觉、玄机,蔡州吉祥、怀州妙理,襄州玄、少国,许州定水、贝州宝刹,博州金绳、耀州密行代州仁寿、邺州感化,潞州妙士,定州、毗城,岐州善觉、遗相,泽州解空,慈州集圣,郓州真觉。
四月癸卯,建金界寺于五台,立峻极院于嵩岳。
六年二月戊午,天和节,道释赐紫衣师号者凡百三十有四。寺宇赐名额者凡五十有九:东京、净圣、资寿、西京仁圣、青莲、延庆、北京、静觉、凤翔、弘化、定州、法海、孟州、兴惠、赵州、兴法、襄州延寿、延州、兴、果、相州、妙胜、潞州慈闳、曛萸辶拱仓、蒹们、陕州、仁、寿,邢州闲心,濮州乐寿。
五月甲辰,加隰弥陀国僧室哩以佛牙搴6至。
十二月壬子,遣内班史延韬部署僧十四人宗城县开置道场,以镇人为安重荣胁制,而有杀戮,崇其福事。
七年正月,遣内班卫延韬镇州开置水陆道场。
三月壬子,天和节,三京、诸道州府奏,僧尼、道士乞紫衣师号凡百人,寺观名额五十馀处。悉从之。
五月乙未,秦州侯益奏:「臣顷岁曾为偏将往伐,叛逆有愿,如范延光归降,兵无血刃,即于招讨使杨光远中军寨建一佛刹。自后延光果能归款,克契发心,光远寻施钱三百贯文,与臣共力营葺。今修成天王院一所,乞赐名额」。敕以福顺天王院为名。
少帝开运二年六月,定州奏:「据郎山招收指挥使孙方简状,当山有僧院,地居山谷,道扼乡闾。自蕃戎骚动,已来边界惊移之后,多聚强壮,自办戈矛,每遇贼军,皆获胜捷。其郎山为易州之中路,满县之邻封,通此往来,最为要害。乞赐院额者,敕以胜福之院为名。汉隐帝乾潭年,太子率更令李守琼上言二事:「其一,沙门著紫,比非佛门,贵务奢华,以邀名利。诸处奏荐,盖出颜情。以臣愚见,不敢便望止绝。每岁诞节前,据所奏荐,便令其身随荐章诣阙,令功德使召两院僧官考试所业长短,以行恩泽,庶绝滥举之门。
周太祖广顺二年十一月,以在京潜龙宅为佛宫,赐额号天圣禅寺。
三年十一月,中印寺僧法进赐紫衣。
世宗显德元年三月,亲征河东。四月丁巳,幸团柏谷佛寺,赐主寺僧紫衣。
九月,以潜龙宫为皇建禅院,遣沙门清兴主之。
是月,齐州沙门义楚进释氏《六帖》三十卷。义楚少负名操,亦通儒学,将佛书丽事,以类相从,拟白氏儒书》所集。帝览而嘉之,赐以紫衣,其书付史馆。
四年十月,赐京城内新四寺额,以「天清显静」、「显宁圣寿」为名。
五年四月,征淮南回。戊午,至泗州,幸普光王寺,赐寺僧帛有差。
六月庚午,内出御衣六百馀事,钱四十万,罗、惆、亳、夥执土浇稚道,令僧道修寺观。
六年四月,幸沧州,驻跸于乾宁军。赐城内二寺名额:一曰「迎銮」,二曰「顺圣」,从寺僧之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