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四十七

○帝王部 友爱

夫孝悌本于仁爱,恭顺之谓,因心而友,亲族以睦,皆王者之德也。肇自有庳,垂为休范。尔后或异其礼,遇笃之情。好优赐予之数,恻暌违之念,形惟疾之忧,轸孔怀之痛,矜其过失,抚其孤藐,莫不发于深衷,表于至性,成和协之美,致怀宁之福,风行化驰,民德归厚者矣。

舜父母使舜浚井出,从而掩之舜浚井入而即出瞽瞍,不知已出从,而盖其井以为死矣。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象舜,弟也。谟,谋也。都,于也。君,舜也。象,言谋于君而杀者,皆我也。欲与父母分其有,故引其功。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镓惦蓿ǘ±,袂幸⒋,退逮镓倒),二嫂治朕栖二嫂娥,皇女英也。栖,床也」。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象见舜,在床鼓琴,愕然反。辞曰:「我郁陶思君故来尔」。忸怩惭也」。舜曰:「惟兹臣庶女,其于予治兹此也。象素憎舜,不至其宫也。故舜见来而喜曰:「惟念此臣庶,汝助我治」。。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封之有庳,富贵之也。

周成王燕兄弟作《常棣》之诗,曰:「常棣之华,鄂不кк承华者曰鄂,不鄂足,鄂足得。华之光明则кк然盛。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кк然

汉惠帝二年,齐王肥入朝,齐王,帝庶兄,高祖长子。与齐王饮,太后前置齐王上坐,如家人礼。以兄弟齿列,不从君臣之礼,故曰家人也。坐,音材,卧切。太后怒,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鸩鸟,赤身黑目,食蝮蝎。野葛,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令齐王为寿。齐王起,帝亦起,欲俱为寿。太后恐,自起反。反,音翻。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景帝三年,梁王武入朝梁王,帝母弟。时帝未置太子,与孝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明年,汉立太子,遂止。七年十月,梁王入朝,帝使使持节乘舆驷迎梁王于阙下天子副车,驾四马。既朝上┅,因留以太后故,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引籍出入天子殿门著音竹略切,与汉宫官亡异。

武帝姊修成君帝母王皇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言随流俗而在闾巷,未显贵。韩嫣白之嫣音聒。帝曰:「何为不蚤言?」乃车驾自往迎之。其家在长陵小市,直至其门,使左右入求之。家人惊恐,女逃匿,扶将出拜。帝下车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载至长乐宫,与俱谒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帝奉酒前为寿,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因赐汤沐,邑号烦,删男女各一人。女嫁诸侯,男号烦,勺又佟。

成帝河平初,定陶王康来。定陶王,帝庶弟。太后与帝承先帝意,遇王甚厚,赏赐十倍于它王,不以往事为纤芥。往事,谓元帝时欲以代太子也,言无纤芥之嫌。王之来朝也,天子留不遣归国。帝谓王曰:「我未有子,人命不讳,谓人命无常,不可讳也。一朝有它,且不复相见,尔长留待我矣」。后王薨,绥和中,徵王子欣为皇太子。欣,哀帝也。

后汉光武兄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冯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

明帝永平五年,琅琊王京就国京,帝母弟。七年,帝悉以光烈皇后遗金宝财物赐京。

十一年,东平王苍与诸王朝京师,月馀还国。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遣使手诏国中傅曰:「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

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马后见而言曰:「诸子食数县,于制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先是,帝庶弟楚王英以大逆自杀。后是岁,帝幸彭城,见许太后及英妻子于内殿,悲泣感动左右。

章帝建初三年,有司奏遣陈王羡与钜鹿王恭、乐成王党俱就国三王皆帝弟。帝性笃爱,不忍与诸王乖离,遂皆留京师。明年,按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一云乐成王党,明帝之子,与帝同年,尤相友爱

和帝即位,遵章帝故事,兄弟皆留京师,恩宠笃密。有司请遣诸王归藩,不忍许至安帝初,乃就国

永元十五年,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侯就国。诏曰:「甲子之异,责繇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冠相育,尝有《蓼莪》、《凯风》之哀,选孺之恩,知非国典。且复须留至冬,从祠章陵」。诏假诸王、羽林骑各四十人。

魏文帝庶弟赵王灰幻,良本陈妾子。既生,三岁而陈死,太祖令王夫人养之。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言:「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帝繇是亲待隆于诸弟。良年小,尝呼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涕泣。

明帝时,燕王宇字彭祖,武帝子。帝少与宇同止,尝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

晋武帝弟乐平王延祚,字大思,少有笃疾,不任封爵。太康初,诏曰:「弟祚早孤无识,情所哀愍。幼得笃疾,日冀其差。今遂废痼,无复后望,意甚伤之。其封为乐平王,使有名号,以慰吾心」。

后魏文成弟长乐王处文,聪辨夙成。年十四薨,帝悼伤之,自小敛至葬,常亲临哀恸。陪葬金陵。

孝文笃于兄弟,以咸阳王禧次长,礼遇优隆。然亦知其性贪,每加切戒。后以禧长兼太尉公,因幸其第,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既有天地,又有君臣。太尉位居台铉,在冢宰之上,三槐九棘,不可久空。元弟禧虽在事不长,而戚连皇极。且长兼太尉,以和饪鼎,朕常恐君有空授之名,臣贻彼己之刺。今幸其宅,徒屈二宾,良以为愧」。又幸广陵王羽第与诸弟言曰:「朕昨亲受人讼,始知广陵之明了」。咸阳王禧对曰:「臣年为广陵兄,明为广陵弟」。帝曰:「我为汝兄,汝为羽昆,汝复何恨」。又曰:「叔翻沉疴绵缀,遂有危岁,我每为深忧,恐其不振。今得痊愈,晚成婚媾,且喜其吉庆,故命驾耳」。宣武留爱诸弟京兆王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帝每日华林戏射,衣衫骑从,往来无阙羽字。

唐太宗贞观十年三月,诸王归藩,帝流涕而谓之曰:「友于之情,凡人所重。朕于兄弟,情岂不欲同游处、展亲爱耶?但以天下事重,方成分别,不能不悲耳。儿子尚或可求,兄弟更不可得也」。遂呜咽不能止。

酆王元亨,帝之弟也。初拜散骑常侍,出藩,帝以其幼小,甚思念之,中路赐以金盏,遣使者为之设宴,以慰其羁思之心。

高宗永徽二年,襄成长公主薨于常州公主,太宗长女弥荽,淌废羲担┙,陪葬昭陵,涂次故城之西。帝登城见柩车而哭,仍令黄门侍郎宇文节涂中吊诸子焉。

咸亨二年,城阳公主薨于房州,(公主帝同出,梅恐荽淌费,Γ╈断愿C啪,侔Э,拗甚恸,五日不视事。仍遣中使及宫人往房州视其丧事,给灵辇还京。

玄宗兄弟,圣历初出阁,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子宅」。大定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降庆坊,亦号「五王子宅」。先天初,玄宗为大被长枕,宋王成器等侠ゼ久坑胪寝,太平公主奏之,太上皇诰曰:「昆季恩深,欢娱共被。汝为留爱,天伦其睦。斯乃万方有庆,九族延休。言念仁慈,固多忻慰」。开元初,以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宁王宪于胜业坊东南角赐宅申王踽、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角赐宅,薛王业于胜业坊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于宫侧。帝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帝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盥ネ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野追赏,不绝于岁月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下友悌,近世无比。帝既笃于昆季,虽有谗邪,交构其间,然友爱如初。宪尤谨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帝尤以此信重之。尝与宪及岐王范书曰:「昔魏文帝诗云:西山一何高,高处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药丸,光辉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朕每思服药而生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有超代之才,堪佐经国之务,绝其朝谒,卒令忧死。魏祚未终,遭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虞舜至圣,舍象傲之愆,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此为帝王之轨,则于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朕未尝不废寝忘食,钦之者也。顷因馀暇,妙选仙经,得此神方。古老云服之必验。今分此药,愿与兄弟等同保长龄,永无限极」。

开元八年,岐王范接待文士刘廷琦、张谔等,会驸马都尉裴虚已坐与范游宴,兼私挟言截讳之书,配徙岭外。廷琦、谔皆坐累贬官。然帝未尝问范恩情如初,谓左右曰:「我兄弟友爱天生,必无异意。衣氏是趋竞之辈,强相⒏蕉,我终不以纤芥之故责及兄弟也」。

是年,薛王业疾,帝亲为祈祷。及愈,车驾幸其第,置酒宴乐,更为初生之欢。帝赋诗曰:「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今逢诞庆日,犹谓学仙归常棣花重满,嗽鸟再飞」。其恩意如此。

十三年,帝尝不豫,薛王业妃弟内直郎韦宾与殿中监皇甫恂私议休咎。事发,帝令杖杀韦宾,左迁皇甫恂为锦州刺史。妃惶惧,降服待罪,业亦不敢入谒。帝遽令召之。业至阶下,逡巡请罪。帝降阶,就执其手曰:「吾若有心猜兄弟者,天地神明,所共咎罚」。遂欢宴久之。仍慰谕妃,令复其位。

十四年,岐王范薨,帝哭之甚恸,辍朝三日,为之追福。手写《老子经》,彻膳累旬,百僚上表劝谕,然后复常。

二十四年正月辛丑,幸故薛王宅,以三年之制将终追悼。

二十八年,宁王宪疾,帝令中使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疗稍瘳。帝大悦,特赐崇一绯袍、鱼袋以赏异之。时申王等皆先薨,唯宪独在,帝尤加恩贷。每年至宪生日,必幸其宅,移时宴乐。居常无日,不赐宪酒及异馔等。尚食总监及四方有所进献,皆分赐之。宪尝奏请年终录付史官,每年数百纸。

二十九年,宁王宪薨,帝闻之,号泣哀不自胜,左右皆掩涕。追谥曰让皇帝。宪长子汝南郡王疑媳风掖鞘⒊孪纫,查退不敢当帝号,手制不许。内出御衣一副,遣中官高力士赍手书钣诹樽之。前其书曰:「讳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没。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兴言感恩,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当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成人。长则同游,乐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义资克定,先帝御极,日月照临。大哥嫡长,合当储贰。以功见让,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万机事总,听政之暇,得展于怀。十数年间,棣华猛湮,街手足惟有大哥。今复沦亡,眇然无对,以兹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为不朽。大哥事迹,身没让存。故册曰让皇帝神之昭格,当兹宠荣。况庭训传家,业壬耆蒙,剖鱿戎臼,涤幸欧绯,善涿酪,病9惟绪,言搜扇缭,诩闹翰墨,悲不自胜。

肃宗庶弟永王,数岁失母,(母曰郭顺仪。帝鞠养,颇怜之。至德一年,于江宁擅举兵,战败,奔南阳,至大庾岭,为洪州皇甫人先所执,使人潜害妻女等,使人送至蜀郡。帝闻之,伤悼久之,而迫以大义,竟不能加人先罪。帝亦爱弟之故,隐而不言。潜谓人曰:「皇甫人先生得吾弟,何不送归蜀郡而擅杀之!」自此不复见用也。

晋高祖弟曹州防御使晖卒。中书奏:「天子为五服之内亲,本服周者,三朝哭而止。帝俯而从之,辍视朝三日。

○帝王部 慈爱。

为人父者,慈而已矣。既慈而爱,既爱而亲,非独情之所锺,抑亦教之所繇生也。是以《左传》之述,谓之六顺。《戴记》所纪,冠乎六义。若乃引而进之,以至于犹子,顺而下之,以及于诸孙,皆天属之至亲,人情之所笃,而况履尊极之位,居亿兆之首,自家以刑国,繇上而化下。夫如是,则天性之爱,人伦之义,足以敦于礼仪者矣。

汉文帝少子梁怀王揖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

宣帝子淮南宪王钦壮,大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才。帝甚爱之,数嗟叹宪王曰:「真我子也」。时元帝为太子,生成帝,于甲观昼堂为世嫡皇孙。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

元帝选许嘉女以配太子。初入太子家,帝令中常侍黄门亲近者侍送,还白太子:「心嗨底矗ㄋ刀猎辉,茫┑巯参阶笥易镁坪。匚易笥,医猿仆蛩辍。

后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徙太原王章为齐王。章帝兄伯升之子少孤,帝感伯升功业不就,抚育恩爱甚笃。以其少贵,欲令亲吏事故,使试守平阴令试守者称职,满岁为真。平阴县属河南郡。又云在平津南,故曰平阴。文帝改为河阴,故城在今雒阳东北,济州平阴县东北五里亦有平阴县故城。后迁梁郡太守。

魏太祖子邓哀王冲,字苍舒,少聪察岐嶷,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十三,疾病,尝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帝,帝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之。又帝孙恚,即明帝也。)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帝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每朝会,同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

晋武帝时,秦献王东沉敏有识量。帝尝幸宣武场,以二十六军兵簿令东科校之,东一省便レ脱谬。帝异之,于诸子中尤见宠爱。

元帝子琅邪悼王焕,帝特所锺爱。初封显义侯,及焕疾笃,为之彻膳,乃下诏封为琅邪王。俄而薨。帝悼念无已,将葬,以涣既封列国,加以成人之礼。

后魏明帝子乐平王丕,少有才,晃世所称。帝以丕长,爱其气度,特优异之。

太武太平真君元年六月,景穆即太子也。生文成于东宫。文成少聪达,帝爱之,常置左右,号世嫡皇孙。又高允与崔浩述成国记,后以经授太子。及浩诛,太子救允于帝,以直免死。太子之薨也,允久不进,见后,帝召允罱垤,け不能止,太武流泪,命允使出。左右莫知,相谓曰:「高允无言悲泣,令至尊哀伤何!」帝闻之,召而谓曰:「汝不知高允悲乎?」左右曰:「臣等见允无言而泣,陛下为之悲伤,是以窃言耳」。帝曰:「崔浩诛时,允亦应死,东宫苦谏,是以得免。今无东宫允见,朕因悲耳」。

宣武帝即位后,频丧皇子。胡充华之生,孝明帝自以长嗣,深加慎获,为择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养于别宫,皇后及充华皆莫得而抚视焉。

隋高祖第二子。即炀帝初为晋王,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锺爱。

秦王俊,高祖第三子。开皇中,薨于秦邸。帝哭之曰:「晋王前送一鹿,我令作脯,拟赐秦王。今亡可置灵坐之前。心已许之,不可亏信」。

唐太宗贞观中,高宗为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小子后,终后累年,帝怜之,不令出ト,至是立为太子。十七年十一月甲辰,诞皇孙太子,宴宫寮于弘教殿。帝幸东宫,自殿北门而入,太子自投阶下,舞蹈称万岁。帝谓功臣曰:「顷来生业稍可,非乏酒食,而唐突公等宴会者,朕初有此孙,故就公为乐耳」。咸称万岁。酒酣,帝起舞,群臣并舞乐极而罢,赐物各有差。

魏王泰,太宗第四子也。太宗以泰爱文学,特令别置文馆学士。尝幸泰延康坊宅,曲赦雍州及长安狱,大辟罪以下并原之。免延康里百姓无出今年租赋,曲赐泰府官僚及同里老人各有差。时承乾为太子,泰每月所给料物,又逾于太子,后以承乾足疾,遂有夺嫡计。承乾废,泰仍降封东莱王,又封顺阳王,居均州。贞观十八年二月,帝手持泰表,以谓近臣曰:「泰文词美丽,岂非才士?我心中念泰卿等所知,但为社稷之计,断割恩宠,遣其居外者,亦是两相安全。

玄宗开元五年夏,悼王一薨,一生而美秀。帝锺爱无比,名之为一孩。孺而薨,帝追封谥。时车驾在东都,葬于城南龙门东,帝欲宫中举目见之。

代宗华阳公主,帝爱女也。母曰贵妃独孤氏公主。幼聪慧过人,善候帝旨,动容发言,必随喜愠。帝之所贵,则因而美之。帝之所恶,则因而全之。由是帝特所锺爱。

大历元年三月庚寅,许华阳公主出于禁外,历过东市及资圣寺,遣高品、宫人及高品、内侍、六军将等以从。城内观者如堵,以公主有疾,纵令游观,特宠之也。及薨,哀悼过深。宰臣等以修短常理,因中官吴承倩付奏以讽导,帝为之节哀。初有疾,帝命宗师道训名曰琼华真人。及疾亟,帝亲自临视,属糸广之际,啮伤帝手,指其爱念如此。至五月辛丑,帝以公主之哀未听朝。宰臣等抗疏言曰:「伏以华阳公主辍朝,又当夏至节,假臣等趋事,向隔旬时,惶骇失图。瞻小H羲,暄鑫┕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锺,尝祷必亲,已承减膳,幽明遽间,倍殄慈衷。臣等微诚,无由感达。伏惟陛下守累圣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战之艰患,抚四海之伤残。虏候为虞,戎师近警,一言万务裁成圣心,得失谬于毫鸢。参4骒蛾锌谭虑,顾怀犹切,神志未和,众情之所以不宁,臣子之所宜兢悸。伏愿抑周丧之私痛,均品物于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天下幸甚!」帝始亲朝政。

德宗唐安公主,帝长女也。母昭德皇后。公主性聪敏孝敬,帝所锺爱,初诏韦宥尚焉,未克礼会而遇行幸。兴元元年,幸梁州,车驾至城,固公主薨。帝痛甚,令有司厚其葬礼。

邕王谅,皇太子之子。德宗爱念,命之为子,次为第七,授开府仪同三司,遥领节度使,竟未出ト。贞元十五年九月薨。

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普宁公主出降于ν之子。季友公主,帝长女也,特所锺爱,其礼甚盛。

文宗太和二年六月己卯,以晋王薨,废朝三日。王名普,敬宗长子也。郭妃生,时年五岁。帝抚念所至,逾于皇子。

后唐明宗长子,即末帝也,初与枢密使安重诲在常山,因杯盘失欢,末帝以拳击重诲脑,中其栉,走而获免。末帝旦谢重诲,重诲终街之。及末帝镇蒲中,知其出入不时,重诲因矫宣中旨,令屯将杨彦温遇出郭则闭门勿纳。后末帝游舜庙,回为彦温所拒,末帝知重诲构之,驰还雒阳,以求自雪。重诲继奏请行重典,帝曰:「朕为小将校时,家徒衣食不足,赖此儿荷石炭,收马粪存养,以至身达。今贵为天子,而不能庇一儿,卿欲行朝典,朕未晓其意,卿可速退。朕自令居,驯懔怂熠归私邸」。末帝尚惧重诲多方危陷,但日讽佛经阴祷而已。明年,重诲出镇河中,帝召见,泣而谓之曰:「如重诲意,尔安得更相见耶!」乃以末帝为左卫大将军。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