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部 继统第一
《易》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孟轲亦云:「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仲尼删诗定书,断自唐、虞以下。故轩辕之前,无所论次。然学者多称少昊乃黄帝之子,逮乎尧、舜,皆其裔也。则知黄帝之泽,及后世渊源深远。然自帝喾已往,五材迭胜,事毕纂绪,此固不论。及夏后氏之兴,栉风沐雨,乘四载,拯横流,鸟兽咸若泼窳,J彻ξ藜,淙蛔悠粝,兔饔每擞,朗郎逃凶M之仁,诛暴之义,元元欣戴,亦惟旧矣。虽太甲之颠仆典刑,而流风善政浸于遗俗。有贤臣援而正之,终能笃绍基绪。姬周之兴,瓜瓞成颂,炎汉之庆,大横叶兆。自尔明圣代兴,光昭前烈,七世之庙,固可以观德者矣。
夏后启禹之子,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终,以天下授益。禹崩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阳」字一作阴,避音壁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禹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
帝太康启子。
帝仲康,太康弟。
帝相仲,康子。
帝,少康相子。
帝宁,少康弟一云杼
帝槐宁子
帝芒,槐子。
帝泄,芒子。
帝不降泄子。
帝扃,不降弟。
帝廑扃子。
帝孔甲不降子。
帝皋,孔甲子。
帝发,皋子。
帝履癸发子,是为桀。
殷帝外丙,汤之子汤,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乃立太丁之弟,是为外丙。
帝仲壬,外丙之弟。
帝太甲太丁之子。成汤、贸に、琉商、兰让惶甲元年《史记》称「汤没太子太丁之子外丙,即位三年立其弟仲壬,与《书》差互
。伊尹作《伊训》,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此汤终逾月,太甲即位,奠殡而告
,奉嗣王,祗见厥祖居位,主丧
。侯、甸、群后咸在在位次
。百官总已以听于蒙宰伊尹制:百官以三公摄蒙宰
。
帝沃丁,太甲子。
帝太庚,沃丁弟。
帝小甲太庚子一云弟
帝雍已,小甲弟。
帝太,戊雍已弟。为殷中宗
帝仲丁,太戊子。
帝外壬,仲丁弟。
帝河ゼ淄馊傻堋
帝祖乙河ゼ鬃印,
帝祖辛祖乙子。
帝沃甲祖辛弟。
帝祖丁沃甲兄祖辛之子。
帝南庚祖丁弟沃甲之子。
帝阳甲祖丁子,阳甲之时殷衰。自仲丁以来,废枚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帝盘庚阳甲弟,自河北五迁至河南治亳,号曰殷行汤之政。百姓繇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帝小辛盘庚弟。
帝小乙小辛弟
帝武丁小乙子为殷高宗
帝祖庚,武丁子。
帝祖甲祖庚弟。
帝廪,辛祖甲子。
帝庚丁廪辛弟
帝武乙庚丁子
帝太丁武丁子
帝乙太丁子。
帝受辛帝乙少子,兄微子启母贱,不得嗣辛母,正后遂为嗣。辛立为帝,天下谓之纣。
周成王、武王、太子,太子代立,是为成王。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叛,乃摄行政。当国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北面就群臣之位,群臣赋敬之《周颂》篇名
,以进戒嗣王。
康王、成王、太子、成王顾命,惧太子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没,二公率诸侯以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立,是为康王,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既受顾命,群臣陈戒,遂报诰之因事曰「遂」
曰:王出,在应门之内出皋门,立应门内之中庭,南面
。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二公为二伯,各率其所掌,诸侯随其方为位,皆北面
,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宾,诸侯也,举奉圭兼币之辞,言一二见非一也。为藩卫,故曰臣卫来朝而遇国丧,遂因见新王,敢执壤地所出而奠贽也
。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诸侯拜送币而首至地,尽礼也。康王以义继先人明德,答其拜,受其币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蒙宰与司徒皆共群臣,诸侯并进陈戒不言诸侯以内见外
,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上天改大国,殷之王命,谓诛纣也
。惟周文、武诞受住H艨诵粑魍粒ㄑ晕奈浯笫,芴烀而顺之,能忧我西土之民,本其所起)。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惟周家新升王位,当尽协和天下,赏罚能定其功,以遗后人
。今王敬之哉敬天道务,崇先人之美
?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言当张大六师之众,无坏我高祖寡有之教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顺其戒而告之不言群臣以外见内
。惟予一人钊报诰报其戒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言先君文武道大,政化平美,不务咎恶
,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至行至中信之道,因显明于天下,言圣德洽
,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峦跫遥,ㄑ晕奈浼仁。ピ蛞嘤杏,旅腿缧茴。贾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君圣臣良受端直之命于上天,天用顺其道,付与四方之国王天下
。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言文、武乃施政令,立诸侯树以为藩屏。传王业在我后之人,谓子孙
。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言今我一二伯父庶几相与顾念文武之道安汝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言虽汝身在外,土为诸侯,汝心常当忠笃,无不在王室。熊罴之士励朝臣,此督诸侯也
,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当各用心奉忧其所行,顺道无自荒怠,遗我稚子之羞辱稚子,康王自谓也
。群公皆既听命,相揖趋出已听诰命、趋出、罢退,诸侯归国,朝臣就次
。王释冕,反丧服脱去黼冕,反服丧服,居倚庐
。
昭王、康王子。
穆王、昭王子昭王南巡守,不返,卒于江上。乃立子满,是谓穆王。
恭王,穆王子。
懿王、恭王子。
孝王恭王弟。
夷王、懿王、太子、孝王终,诸侯立之。
厉王夷,王子。
宣王厉王太子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以荣夷公为卿士,用事召穆公虎谏,不听。国人相与畔,袭厉王。王出奔于彘,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并立之。
幽王,宣王子。
平王幽王子幽王为犬戎所杀。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桓王平王孙平王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
庄王桓,王子。
鹜踝王子。
惠王鹜踝印。
襄王,惠王子。
顷王,襄王子。
匡王顷,王子。
定王匡,王弟。
简王,定王子。
灵王简,王子。
景王,灵王子。
悼王,景王子。
敬王,景王子。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早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敬王,猛母弟
。
元王,敬王子。
定王元王子一曰贞定王。
哀王定,王子。
思王,哀王弟。哀王立三月,思王弑哀王而自立。
考王思王弟思王立,五月,考王弑思王而自立。
威烈王考,王子。
安王威,烈王子。
烈王,安王子。
显王烈王弟。
慎靓王,显王子。
赧王慎,靓王子。
汉惠帝,高祖太子高祖十二年四月,自太子即位。文帝高祖中,子惠帝娶鲁元公主女为皇后。帝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晏驾,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吕后临朝。四年,幽之永巷,立恒山王弘为皇帝。八年,太后丧,诸吕谋为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章既诛,诸吕诸大臣相与阴谋,以为少帝及三弟为王者皆非孝惠子,复共诛之,使人迎代王。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见勃、勃等,具言所以迎立王者,昭还报曰:「信矣」。乃令宋昌骖乘,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中,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馀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诸三人为名义耳。
张武等六人乘诣长安,至高陵止,而使宋昌先之长安观变。昌至渭桥,在长安北三里。
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显论也。
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既入代邸,群臣从至,上议愿代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佞,不材也。
不足以称。称,副也,音尺孕切。
愿楚王计宜者,楚王,名交,高帝弟也。
寡人弗敢」。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让,群臣也。乡,读曰乡。
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其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仆夏侯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静室,令先按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
奉天子法驾迎代邸,法驾者,侍中骖乘。八车,即御属车三十六乘。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行,谓案行也。
还,坐前殿,大赦天下。
景帝文帝太子后七年六月丁未,即皇帝位。
武帝,景帝中子。后三年正月甲子,自太子即皇帝位。昭帝,武帝少子后。元二年二月,立为太子。年八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受遗诏辅少主政事,一决于光。初,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卫太子即戾太子也。其母卫氏
,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武帝年老,帝母宠姬钩弋,赵婕妤武帝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惟光任大责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至是,武帝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武帝曰:「君未谕前画意耶?」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寨┮迸唬撼,纪夤人不如光武」。帝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明日,武帝晏驾,遂即帝位。元凤四年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见于庙元服谓加冠也。《礼》曰:「今月吉辰,加尔元服,元首也」。
。
宣帝武帝曾孙,卫太子孙也。生数月,遭巫蛊事,坐收系郡邸狱谓诸郡邸置狱也。巫蛊狱,收系者众,故寄在郡邸狱
。因大赦,廷尉监邴吉载送祖母史良娣家。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四月,昭帝晏驾无嗣,大将军霍光请皇后徵昌邑王贺。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玺绶,尊皇后曰皇太后。癸巳,光奏王贺淫乱,请废之。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复与丞相杨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太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礼,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趿盍猿涤曾孙就斋宗正寺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
元帝宣帝太子黄龙元年十二月癸巳,即皇帝位。
成帝,元帝太子。宣帝时,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竟宁元年六月己未,自太子即皇帝位。
哀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年十七,徵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四月丙午,即皇帝位。
平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元寿二年六月,哀帝晏驾,大司马董贤自杀。太皇太后诏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持节迎中山王。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年九岁。在位五年,为莽所簋。莽立,宣帝元孙子婴为皇帝,年二岁,婴立三年,为莽所废。
后汉明帝,光武第四子光武事具《帝王中兴门
。中元二年二月戊戌,自皇太子即位。
章帝,明帝第五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自皇太子即皇帝位。
和帝,章帝第四子。章和二年二月壬辰,自皇太子即皇帝位。
殇帝,和帝少子。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馀日。
安帝,清河王庆之子。初封长安侯。延平元年,庆始就国,邓太后特诏留帝清河邸。八月,殇帝晏驾,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皇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星辰,异望成就,岂意率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讨市灾,倚⑿⌒囊硪砟芡ㄊ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者,莫宜于汤。窭サ苤子犹巳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涛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又作策命曰:「惟延平元年秋七月癸丑,皇太后曰:咨长安侯绦⒑突实圮驳挛∥忪端暮4笮,谢实鄄挥,捞炷觌尬,┖钸⒄碌,窞赖栈仕。锴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统承大业。今以侯嗣孝和皇帝后,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皇帝其勉之哉!」读册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年十三。太后犹临朝。永初三年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
北乡侯,章帝孙,济北惠王寿之子。安帝延光四年二月,太后兄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定策禁中立之。乙酉,即皇帝位。
顺帝安帝之子,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共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明年三月,安帝晏驾,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出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及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丧,而更徵立诸侯。国王子乃闭宫屯兵自守。十一月丁巳,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是夜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年十一。近臣尚书以下,从辇到南宫,登闾ㄕ侔,俟偕惺榱,盍豕獾茸。嘌孕安皇帝圣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藩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彰,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烈,上当天心,下厌民望。而即位仓卒,典章多缺,请条案礼仪,分别具奏」。制曰:「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诸门。阎显兄弟闻帝立,率兵入北宫,尚书郭镇与交锋刃⼂,遂斩显弟卫尉景。戊午,遣使者入省,夺得玺绶。乃幸嘉德殿,遣侍御史持节收阎显及其弟城门校尉耀、执金吾晏,并下狱诛。
冲帝,顺帝之子。建康元年八月庚午,自皇太子即皇帝位,年二岁。
质帝,章帝玄孙,渤海王鸿之子。永嘉元年正月,冲帝晏驾,太尉李固以清河王蒜年长有德,欲立之,谓大将军梁冀曰:「今当立帝,宜择长年高明有德任亲政事者,愿将军审详大计,察周、霍之立文宣,戒邓、阎之利幼弱」。冀不从,乃立帝年八岁。
桓帝,章帝曾孙,蠡吾侯翼之子。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徵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晏驾,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丁丑,封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十五。初,李固议立嗣,因引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曰:「天下不幸,乃遭大忧。皇太后圣德当朝,统摄万机。明将军体位忠孝,忧存社稷,而频年之间,国祚三绝。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且永初以来,政事多谬,地震宫庙,彗星竟天,诚是将军用情之日。傅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窆矸⒎,咐谥折骨。自非博陆忠勇,延年英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至忧至惧,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先是,蠡吾侯志尝取冀妹,时在京师,冀欲立之。众论既异,愤愤不得志,而未有以相夺。中常侍曹腾等闻而夜往说冀曰:「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乘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若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冀然其言。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恼恼,而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皆曰:「惟大将军命」。而固独与杜乔坚守本议。冀厉声曰:「罢」会!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议以书劝冀,愈激冀,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
灵帝章帝孙,解渎亭侯苌之子。袭侯爵。永康元年十二月,桓帝晏驾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明年正月己亥,帝到夏门亭,窦武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宁。元年四年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
弘农王辨,灵帝子。中平六年四月戊午,即皇帝位。初,灵帝何皇后生皇子辨,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帝立太子。帝以辨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宠,兄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至是帝疾笃,属协于上军校尉蹇硕。硕既受遗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晏驾,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及进从外入,硕司马播隐与进有旧,迎而目之。进惊,驰从他道归营,引兵入屯北郡邸,因称疾不入。硕谋不行,皇子辨,乃即位,年十七。八月,为董卓所废。
献帝,灵帝中子。中平六年九月甲戌,司空董卓废弘农王立,帝年九岁。兴平元年正月甲子,帝加元服。
魏明帝文帝太子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即献帝也。其母诛,故未建为嗣。七年五月,文帝疾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
齐王,明帝养子。初,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繇来者。青龙三年,封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病甚,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秋七月,始亲临听公卿奏事。正始四年正月,帝加元服。
高贵乡公文帝孙,东海定王霖之子。正始五年封剡县,高贵乡公。嘉平五年九月,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十月己丑,公至于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雒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寮陪位者欣欣焉。
陈留王,武帝孙燕王宇之子。甘露三年,封安次县常道乡公。五年五月,高贵乡公为成济所弑,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寅,入于雒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