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宗庙考》

太庙

祫祭

等谨按我。

国家行祫祭,而未尝行禘祭。圣祖仁皇帝朝,监察御史李时谦疏请举行禘礼,下九卿、詹事、科道㑹议。礼部尚书张玉书等议曰:「臣等综

考礼制言禘者不一,有谓虞、夏禘黄帝,殷周禘帝喾,皆配祭昊天于圜丘者,有谓祖之所自出为感生帝而祭之于南郊者,有谓圜丘、方泽、宗庙为三禘者,先儒皆辩其非,而言宗庙之禘又不一说,有谓禘祭止及毁庙不及亲庙者,有谓长发之诗为殷之禘,雍之诗为周之禘,而亲庙与毁庙皆兼祭者。惟唐赵匡、陆淳皆以为禘异于祫,不兼群庙。王者既立始祖之庙,直推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故名为禘。至于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经无明文,其说始于汉儒,而后之议礼者咸宗之。汉、唐、宋所行禘礼,亦莫考始祖之所自出,止于五歳之中行一祫、一禘、两大祭于其宗庙而已。大抵夏、商以前有禘之祭,而其制未详。汉、唐以后,有禘之名,而与祫无别,惟周以后稷为始祖,以帝喾为所自出之帝,而太庙之中原无帝喾之位,故祫祭不及帝喾,至禘祭时乃特设帝喾之位,以稷配焉,行于后代,不能尽合。故宋神宗谕廷臣议罢禘礼。明洪武初,御史答禄与权请举禘祭,众议亦以为不必行,诏从其议。至嘉靖中,乃立虚位,祀皇初祖帝,而以太祖配享,事属不经礼,亦旋罢洪惟我。

国家受

天显命。

世徳相承定鼎之初,追上四祖尊称,以

肇祖原皇帝,始基王迹,故立庙崇祀,自肇祖始。夫太庙之中,以受命之君为太祖,允宜特尊者也我。

太祖髙皇帝功徳隆盛,与天无极,自当为太庙万世之祖,上而推所自出,则缔造之业,肇祖为最著今。

太庙祭祀四孟分祭于

前殿

后殿以各伸其尊,岁暮祫享于前殿,以同将其敬,一岁之中,自肇祖以下,屡申祼献,仁孝诚敬,已无不极五年一禘之祭,不必举行。从之。盖自

世祖章皇帝肇举祫祭一岁,时享大祫,煌煌乎典制明备矣,而合食之礼,实即推本。

太宗文皇帝除夕享。

庙之精意,以垂则于万年者也。谨考祫祭之典,彚于编顺治十六年七月。

世祖章皇帝定

太庙祫祭礼:是月壬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袁懋功言:礼莫大于

宗庙孝莫,大于祀先。

太祖

太宗次第配享,独祫祭之礼阙焉未举。请敕典礼诸臣,广稽旧典,复岁暮祫祭之礼,以彰孝治之隆」。疏入。

命礼部详察典例以闻。丙戌,礼臣议覆,请照㑹典举行得㫖是。

等谨按覆:准每岁暮日祫祭,大建于二十九日小,建于二十八日。

十二月甲寅,以岁暮行祫祭礼,遣官祗告太庙。

等谨按,此即祫祭前期之祗告也。是次初行恭书之以见例,而每岁祫祭。

亲诣行礼,则彚纪于后。

十七年三月

饬工部修造祫祭。

神位器皿

康熙四十年十二月辛巳,祫祭。是日礼毕,圣祖仁皇帝谕内阁礼部、太常寺曰:「朕自御极以来,一切祀典,必敬谨斋戒,躬亲展祭,以尽昭事之诚,四十年于兹矣,每当临祭之时,朕无一事不敬,此礼部、太常寺、起居注官所共知,从来祭祀登降起立,莫不如常,这次行礼将毕,㣲觉头眩,朕之身体稍逊于前,于此可见祀典关系重大,朕恐精力偶有不周,致敬心少间,可以此意谕诸大臣等」。

雍正三年二月庚辰。

世宗宪皇帝以

圣祖仁皇帝大丧三年礼终,祫祭太庙,释服,即吉。

祭文曰:「钦惟我」。

列祖受。

天景命积功累仁,缔构鸿图,逮我皇考圣祖仁皇帝圣徳神猷,式廓前烈,厯数绵长,贻谋笃庆。以大统付授于臣,伏念君亲之恩如。

天罔极三年以来祭祀朝会之礼,勉从廷议,以时举行,不敢久旷,惟于宫禁之中,素服斋居想。

音容而洒泪,感霜露以増,凄僾见忾闻,衔哀致敬,无时能释,瞻依之念祗黙尽其思慕之心,耿耿㣲诚,当䝉。

列祖昭鉴,日月易迈,倏值禫除,诸臣合词上言,宜依礼经,恭行袷祭,昭告即吉,谨涓良日荐献」。

几筵。于戏

徳厚恩深,莫罄终身之孺,慕功崇业盛,思扬歴世之耿光,伏冀圣慈俯垂。

歆格先是,二年十二月己卯,吏部尚书朱轼言:「皇上至仁大孝,居丧三年,犹如一日。今服制已满,请祫祭太庙,即吉释哀得」。

㫖:「朕览朱轼所奏,当之甚愧,朕受皇考四十馀年,顾复深恩,罔极莫报,谅阴三年,祗以黙尽一㸃私情,非谓歴代帝王不能行之事,朕能行之,思欲立法定制,以垂令名也。且如祭祀、朝㑹、大礼不容久旷者,朕亦勉徇诸玉大臣之请,照常举行,惟有斋居素服,悲哀思慕,尽一已之诚于宫禁之中。古人云: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朕自嗣统以迄于今,抚时生,感触物增,凄僾见忾闻,澘然出涕,情不容以自禁,心不能以自觉,遑论其合于古制否乎?昔

世祖

圣祖皆以冲龄登极,一时礼制容有未备,设世祖。

圣祖践阼之日,已若朕躬之年,则尽礼尽制,必有朕所万不能逮者。今朕抱歉之处,尚多敢云尽礼乎?至所奏三年以来,深山穷谷,无不哀思恋慕,遏密八音等语,此乃皇考六十馀年,深仁厚泽,浃髓沦肌,四海臣民哀痛迫切,感激思慕,愈久不忘,出于人心之自然,非有所禁约而然也。夫以薄海内外,凡有知识之伦,尚且哀慕不忘如此,况躬为子臣,欲报昊天罔极之徳,其终身哀慕,复何时能已耶?朕之衷曲,非欲表暴于人,特因奏章,过于称扬,朕心滋愧,故略为宣写,以示中外。至是祫祭,礼成回宫。又

谕顺天府尹、直省督抚:朕惟古昔帝王,以孝治天下,诚以孝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则也,故鲁论云:慎终追逺,民徳归厚矣!朕以眇躬,缵承大统,永惟。

皇考圣祖仁皇帝顾复洪慈,恩徳罔极,中心哀痛,什伯恒情,以日易月,实所不忍,特以

庙大祀,朝㑹重典,不容久旷,时亦勉从诸王大臣之请,遵礼举行,惟于宫庭内素服斋居,黙尽此心,每抚时触景,輙增凄怆,僾见忾闻之际,哀发于中,澘然出涕,古人云:「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实非有所仿而行,亦非欲以立法定制,垂誉于天下后世也。终身孺慕,宁有已时!今诸臣据二十七月即吉之文,合词,公请袷祭释服。朕以礼制情,勉允所请,于雍正三年二月十二日祫祭太庙,释服即吉。伏念

皇考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一年,深仁厚泽,普遍寰区。宾天之日,凡京畿直省、海澨山陬,士农工贾、白叟黄童,莫不号呼哀泣。孺慕之诚,三年有如一日。今举行吉礼,应敷告天下。朕嗣位以来,惟日兢兢,严恭寅畏,不敢怠息,庶几克荷。

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群黎百姓,受皇考圣祖仁皇帝教育深恩,当勉励忠诚,勤守职业,言慈言孝,克友克恭,农夫尽力于田亩,工商致精于器用,毋尚奢侈,毋事游惰,共期归真还朴,比戸可封以无负皇考六十馀年,培养渐摩之至,徳于朕奉先思孝之心,实有赖焉。该地方官遍行晓谕,俾薄海黎庶,咸悉朕意,故兹敕谕」。

八年十二月癸亥,祫祭。

太庙遣广禄恭代。先是,己未,大学士等奏,本月二十九日恭遇。

太庙祫祭,太常寺奏请

遣官恭代奉。

㫖:朕亲诣行礼,臣等伏思太庙殿宇,正兴工修,理本月二十九日皇上恭诣」。

奉先殿行礼与。

太庙同,伏祈。

俯允太常寺所请,仍

遣官恭代奉。

㫖遣广禄恭代。

乾隆二年十一月丁丑。

皇上以

世宗宪皇帝大丧三年,礼终,祫祭太庙,释服即吉。

祭文曰「钦惟我」。

列祖诞膺

眷命世徳,相承丕基,式廓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圣明继绪,敬绍前徽,累洽重熙,垂光锡庆。以大统付授于臣,伏念缵承以来,哀思时切。

郊坛

宗庙之祀稽定制,以恪循宴飨庆贺之仪,却廷议而不举。万几任重,每素服以临轩罔极。

恩深总斋,居而洒涕,歴三年如一日,怆四序之递迁。服制届除,礼臣上请,恭行祫祭之典,昭告即吉之期,于戏!生成莫报。礼有尽而孺慕无穷。

谟烈常昭,运日新,而绍闻弥切,伏祈圣鉴。

俯赐格歆。

等谨按:

天子躬行三年丧,肇自我朝,奋复古制,兹恭纪合享即吉之礼,敬惟圣作于前」。

圣述于后,是以发勲华之业,于周、孔之心,孝治弥隆,所从来者深且厚矣。

三十七年十一月丁未,重定太庙仪。是日奉。

谕:「朕御极以来,夙夜孜孜,惟以敬天报本,为念每届。

坛大祀,必躬亲昭事,用展悃诚。三十七年于兹,未敢稍懈,向来诣。

坛行礼日,由降辇进至拜位以迄荐献礼成,中间履蹈升降仪节,最为繁重,朕惟䖍恪以临,无有愆忽,今自念春秋已阅六旬,其于动容周旋,差不能及,前此之从容中节,幸朕康强如昔,仍得祗循仪度,经久不渝,第思敬意所持,贵乎内外交养,若精力过劳,恐心志转,未能纯一与其拘于行走,末节弗克,致其寅恭,且或因此而惮于亲诣,何如酌省步陟,烦文得专于升馨,告备时肃将劼毖,更足以严对越而抒诚愫乎?自古履帝位而臻寿,考者载籍,曽不多觏?我朝景运,遐昌化成,熙洽上荷。

昊苍鸿眷

列祖贻庥,朕周甲巳逾励,勤未怠真,可谓国家祥瑞之大者,兹特降此㫖,非敢自惜其劳,惟期要之于久,从此更为法守,且知朕六十岁以前,不惮经曲之繁,六十岁以后,冀申专一之敬,初无二致也。所有升降次数及降辇步行之逺近,无关大体,诸仪节应如何酌定合宜之处,著大学士㑹同各该衙门,敬谨详悉,妥议具奏」。寻大学士等遵。

㫖议覆,凡岁暮祫祭。

太庙

皇上亲诣

肇祖原皇帝位前上香至列祖:

列宗位前请:

派皇子亲王分诣同时上香毕,仍各复位行礼,如常仪诣。

庙时

皇帝乘辇由阙左门入西北门,至太庙北门外。

御礼轿,入左门,循东墙行,至㦸门外东阶下,降舆,步入左门,升陛进。

殿行礼礼成升舆,亦如之如此。敬谨详定,似于繁文精意,斟酌适中而于我。

皇上展敬之心,益昭纯壹」。奉㫖依议」。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六年,定祫祭太庙。

亲诣行礼二。

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乙卯,十七年十二月己酉,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祫祭太庙。

亲诣行礼三十二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癸酉,康熙元年十二月戊辰,二年十二月壬戌,三年十二月丙戌

四年十二月庚辰,五年十二月甲戌。

六年十二月戊戌,七年十二月癸巳。

九年十二月辛亥,十年十二月丙午。

十一年十二月庚子,十二年十二月甲子。

十三年十二月戊午,十四年十二月壬午。

十五年十二月丙子,十六年十二月辛未。

十七年十二月乙未,十八年十二月己丑。

十九年十二月癸丑,二十年十二月丁未。

二十二年十二月乙丑,二十四年十二月甲寅

二十五年十二月戊寅,三十二年十二月丁酉。

三十六年十二月乙亥,三十七年十二月己巳。

三十八年十二月癸巳,三十九年十二月丁亥

四十年十二月辛巳,五十年十二月癸未。

五十二年十二月辛丑,五十九年十二月辛酉

世宗宪皇帝在位十三年,祫祭太庙。

亲诣行礼十一

雍正元年十二月甲戌,二年十二月戊戌

三年十二月壬辰,四年十二月丙戌

五年十二月庚戌,六年十二月甲辰。

七年十二月戊辰,九年十二月丁巳。

十年十二月辛巳子,十一年十二月丙

十二年十二月庚午。

皇上登极以来,乾隆元年至五十年,祫祭太庙。

亲诣行礼四十九。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甲午,乾隆元年十二月戌子,二年十二月壬子,三年十二月丙午

五年十二月乙丑,六年十二月己未。

七年十二月甲寅,八年十二月丁丑。

九年十二月辛未,十年十二月丙寅。

十一年十二月己丑,十二年十二月甲申

十三年十二月戊申,十四年十二月癸卯。

十五年十二月丁酉,十六年十二月辛酉。

十七年十二月乙卯,十八年十二月己酉。

十九年十二月癸酉,二十年十二月丁卯。

二十一年十二月辛卯,二十二年十二月丙戌

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巳,二十四年十二月乙巳。

二十五年十二月己亥,二十六年十二月癸巳

二十七年十二月丁巳,二十八年十二月辛亥。

二十九年十二月乙巳,三十年十二月己巳。

三十一年十二月甲子,三十二年十二月戊子

三十三年十二月癸未,三十四年十二月丁丑。

三十五年十二月辛丑,三十六年十二月乙未。

三十七年十二月己丑,三十八年十二月癸丑

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四十年十二月辛未。

四十一年十二月丙寅,四十二年十二月庚申。

四十三年十二月甲申,四十四年十二月戊寅。

四十五年十二月壬申,四十六年十二月丙申

四十七年十二月辛卯,四十九年十二月己酉。

五十年十二月甲辰。

祫祭仪,岁除前一日奉。

后殿

中殿

列圣

列后合食

前殿致斋、眂牲,书祝版眂祝版,眂割牲,祭前诸仪并凖时飨。先一日遣官各一人分诣。

后殿

中殿以大祫告,太常寺豫具祝版二,送内阁,恭书奉诣太庙神库,洁备器陈。至日鸡初鸣,太常寺卿率属入庙恭展。

后殿

中殿神幄,毎案荐鹿脯、鹿醢、兔醢、枣榛、葡萄、桃实、莲实炉、灯具,设案一于殿中少西,供祝版司祝立于案西,东面。设案二于殿内,左右,分奠香帛尊爵,如常祭之数。司香、司帛、司爵各立于案后,纠仪御史二人立司爵之南,均东,西面。太常寺典仪一人,立殿东檐下,西面。

后殿

中殿同未明,遣官祗俟于街门内赞引太常寺赞礼郎、后殿。

中殿各二人,豫俟于殿垣门外,均朝服质明,遣官进庙南门及㦸门,均由右门入,经庭西诣。

后殿

中殿赞礼郎引入,升自西阶,至中阶上拜位前,北面立。典仪赞执事官各供乃职以下礼仪节次,皆典仪唱赞 中殿 后殿同。赞礼郎、赞进引遣官就拜位立凡遣官进退行礼,皆赞皆引 中殿殿后 同。司香奉香盘进至各香案前恭候。

后殿遣官诣。

肇祖原皇帝香案前跪,司香跪奉香,遣官上炷香三上,瓣香兴,以次诣。

兴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显祖宣皇帝案前上香,如前仪毕,复位。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

中殿遣官诣。

太祖髙皇帝香案前跪上香,以次诣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香案前跪上香,毕,复位。行礼仪同均出入殿右门,司帛奉篚,司爵奉爵诣。

列圣案前行初献礼,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各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

祝版跪案,左赞跪,遣官跪,司祝读祝文。

后殿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孝孙嗣皇帝御名,谨遣某官某,敢昭告于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曰:「兹者岁暮特修祫祭之礼,太庙恭迎,同格飨祀」。伏惟。

鉴知谨。

告:

中殿祝辞曰:「维某年月日,孝孙嗣皇帝御名,谨遣某官某,敢昭告于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髙皇帝。

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徳庆显承天辅圣髙皇后太宗应天兴国𢎞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徳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徳顺天翊圣章皇后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

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俪天襄圣仁皇后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钦天顺圣仁皇后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奉天佐圣仁皇后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赞天承圣仁皇后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佐天翊圣宪皇后、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曰:兹者岁暮特修,祫祭之礼恭迎」。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兴祖,直皇帝。

直原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同格飨祀伏惟

鉴知谨。

告读讫,兴,奉祝版,跪安于神位前,篚内三叩,退,遣官三叩,兴,行亚献礼。司爵诣列圣案前,献爵于左,行三献礼。司爵献爵于右,均如初仪。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兴,乃送燎。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诣香案前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燎所。遣官避立拜位西,东面。

俟过复位,既送燎,赞礼毕」,引遣官仍降西阶,退后殿。

中殿同。

右祗告。

是日,太常寺卿率属洁蠲前殿,藉以㯶荐恭设。

列圣

列后神座于

殿内

肇祖原皇帝居中。

原皇后配。

兴祖直皇帝左。

直皇后配。

景祖翼皇帝右

翼皇后配

显祖宣皇帝次左

宣皇后配。

太祖髙皇帝次右

孝慈髙皇后配均南向。

太宗文皇帝东位西向。

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配。

世祖章皇帝西位东向。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配。

圣祖仁皇帝东次西向。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配

世宗宪皇帝西次东向。

孝敬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配展两庑,配享位如时享之仪,右设神位。

祭日日出前七刻,司祝一人恭奉祝文,安设于前殿,祝案上如仪。公一人率宗室官八人,诣后殿上香,行礼,如时享奉请。

神位之仪,恭奉四室。

后神位于寝室,出中门降阶,太常寺官十人前引,由内垣中门循。

中殿东出王一人,率宗室官十五人,诣中殿上香,行礼、仪同恭奉五室。

后神位出寝室俟。

后殿神位陟阶至

中殿神,路中南向前行。

中殿神位,乃以位随行入前殿,依序奉安于各。

宝座上如仪,退。

右请神位。

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孝孙嗣皇帝御名敢昭告于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髙皇帝。

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徳庆显承天辅圣髙皇后太宗应天兴国𢎞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徳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徳顺天翊圣章皇后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

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俪天襄圣仁皇后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钦天顺圣仁皇后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奉天佐圣仁皇后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赞天承圣仁皇后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佐天翊圣宪皇后、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曰:气序已周,岁事告成,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特修大祫礼于。

太庙用申,追感之情伏惟尚」。

飨。

右祝辞。

迎神乐奏《开平之章》:

初献乐,奏《肃平之章》:

亚献乐,奏《协平之章》:

终献乐,奏《裕平之章》:

彻馔,乐奏《諴平之章》:

还宫,乐奏《成平之章》乐词俱详见《乐考》。右乐章

其馀乐舞及牲帛器数。

皇帝行礼仪,节祀官陪位,均如时享仪。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