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学校考》十一
《祠祭褒赠録》后一
臣
等谨按古之立学者,必释奠扵先圣先师,所以崇徳报功,示民有则也。三代以前,皆以其国之明君为先圣,而以其时之贤臣为先师。汉、魏以来,始各以其所受业者为先师,而推尊周、孔为先圣。自唐贞观中诏以孔子为先圣,众儒为先师,而后世乃独尊孔子,不言周公。盖由周公而上尧、舜、禹、汤、文、武,非儒生所敢师也。由周公而下至孔子,而二帝三王之道益彰,明扵万世,是以厯代宗之,无或废焉。
国朝
列圣相承,治法道统,逺迈唐虞,昭垂奕叶犹复敬学崇儒,右文稽古,崇徳初元即。
遣官致祭。
先师孔子嗣是。
列祖
列宗改定庙谥,详定礼仪,若释奠扵春秋释菜,扵朔望日讲。
经筵先期别祭外其有
国家大庆,武功告成。厚泽覃敷,矞皇典制。靡不竭,诚尽敬。
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焉。若乃临雍亲祭。
谒阙里
酹孔林,展三跪九叩之文,行读祝跪献之礼,加先世五代之封,以追溯前徽。设曲阜执事之官,以肃将祀典。
避
圣讳以示尊改
诣学以示敬自昔帝王幸学,议礼考文,尊师重道,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我。
皇上钦崇,至道孚协心源率由,旧章特申。
隆礼内而。
书闱讲幄外,而艺苑词林以至翠华所临。锺灵毓秀之区,胥勤奠酹,殷礼闳规,超轶万古矣。加以庙易黄瓦,器设特悬,厘订乐章。
躬䖍三献,极礼明乐备之盛,以致精禋。昭报之诚,殿额穹碑。
天章宸翰,罔不契道脉而阐㣲言,实集群圣之大成,心𫝊合一,而亦无不与。
列圣之
鸿文钜笔。
先后同符,是岂祠祭之故事,曲台之旧文,所可同年而语哉?若夫表章
元圣之徳,増定十哲之例,升祔贤儒,从祀理学,殊恩异数,且延及乎后昆,封爵袭官,并涵濡乎教育,是又昭明徳之,报扵无涯,而益有以仰朝廷崇。
圣之思扵弗替焉臣
等,谨连类而附书之,崇徳元年,遣官释奠,扵
「先师孔子,以颜子曽子、子思、孟子配享,御制文曰:「惟至圣徳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昭宣文治,厯代尊崇,谨以楮帛牲醴、庶品之仪,式陈明荐,冀歆享焉」。至五年,定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行释奠礼。
顺治元年,以孔子六十五代孙孔允植袭封衍圣公,以原阶兼太子太傅。其子兴、燮照例加二品冠服。仍
命孔允钰、颜绍绪、曽闻达、孟闻玺承袭五经博士,曲阜县知县孔贞堪仍为原官,其在汶上县管圣泽书院。
事世袭太常寺博士,仍照旧制,以衍圣公第三子承袭尼山书院及四氏学録等官,照旧留用。其管勾司乐掌书等缺,聴衍圣公,咨部补授。
二年,
赐给衍圣公孔允植三台银印,定文庙谥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又详定。
文庙春秋释奠礼,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一人行礼,翰林院官二人分献国子监祭酒祭。
启圣公扵启圣祠,均以先贤、先儒配享从祀。如遇有事,故改用次丁、下丁通行府、州、县、卫各学遵行定太学。
文庙朔望,行释菜礼。每月初一日,设酒芹枣栗,祭酒官扵
先师位及四配位前三献、十哲两庑位前以监丞、博士等官分献次诣。
启圣祠行礼,分献官亦随行礼。十五日,司业上香行礼,与朔日同。
三年修。
盛京文庙。
四年,定致祭。
先师孔子遣满官赞礼祝词兼用。满文八年。
赐衍圣公孔兴燮及五经博士颜绍绪等宴扵礼部,嗣后入。
觐请
安祝。
寿谢。
恩各庆贺大典并䝉。
赐宴,著为常例。
又遣官祭。
先师孔子扵阙里。
十四年复。
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旧称通行直省各学。先是,顺治二年,祭酒李若琳请易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至是,给事中张文光奏言:圣至孔子赞美,难以形容。考之古典,鲁哀公诔文曰:尼父未尝加一字之褒。汉平帝元始元年,始加谥曰宣尼父。后魏太和十六年乃改谥文,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尊为宣圣尼父,明皇开元二十一年始进谥文宣王,明初因之,嘉靖九年尊改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以孔子生不为王殁,而王之扵理未安,且以文、宣之号未足以尽。孔子曰至圣则无所不该。曰先师,则名正而实称,可不易矣。我朝顺治二年,改定孔子神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不过仍元之旧谥而不称王耳。臣谓追王固属诬圣,即加大成文宣四字,亦岂足以尽孔子哉?皇上事事稽古,议礼制度考文务求至当,宜仍改主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庶质之先圣,而无疑𫝊之万世。
而永遵矣」。从之。
康熈元年二月,遣官祭。
先师孔子八月亦如之。自是春秋岁举,著为例六年。
颁中和韶乐扵太学。
诏名乐曲曰《平国学,释奠、迎神、奏《咸平》辞。曰「大哉至圣,峻徳宏功,敷文衍化,百王是崇,典则有常,昭兹辟雍,有䖍簠簋,有严鼔钟,初献奠帛,奏《寕》平,辞曰:「觉我生民,陶铸前圣。巍巍泰山,实予景行。礼备乐和,豆笾惟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亚献奏安平,辞曰至哉!
圣师,天授明徳,木铎万世,式是群辟。清酒维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终献奏景平,辞曰:「猗欤素王,示予物轨,曕之在前,神其寕止。酌彼金罍,维清且㫖。登献既终,勿遐有喜」。彻馔奏《咸平辞曰:「璧水渊渊崇,牙业业既歆。
宣圣亦仪十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彻,鬷假有成,羮墙靡愒,送神望瘗,并奏咸平辞曰:煌煌学宫,四方来宗。甄陶胄子,暨余㣲躬。思皇多士,肤奏厥功。佐予永清,三五是隆。
八年:
上临雍,礼成
赐衍圣公及五经博士五氏子孙等宴,扵礼部并袍服银两各有差。
十年二月,遣官告祭。
先师孔子以举行。
经筵故也
臣
等谨按:
经筵大典》所以明帝王道法相𫝊之统也。国家。
列圣相承,右文崇教。视学释奠,必躬必。
亲先是顺治十四年八月,初启经筵,礼部疏请:
皇帝诣𢎞徳殿行致祭。
先师孔子礼。至是,礼部又请遣官告祭先师孔子,迄康熈二十五年二月,文华殿告成。
经筵前一日。
圣祖仁皇帝诣𫝊心殿:行礼始垂,令典矣我!
皇上浚哲天成,缉熈时懋,躬御讲筵,敷宣经义,或春秋再举,或岁一举行,阐先圣之精㣲,发前贤之奥藴,而前期展祀之仪,率由益恭焉洵。
圣学之日新合。
先后而同,揆也夫。
又遣官告祭。
先师孔子以初次举行日讲礼故也。十五年,遣官祭。
先师阙里。
二十一年,遣官祭。
先师孔子扵阙里时,以滇省荡平故也。二十三年
上躬诣阙里致祭。
先师孔子,行三跪九叩礼。以御用曲柄黄伞,留供庙廷,陈设御诗礼堂。
视学复诣。
孔林行三酹礼是时。
乘舆南巡,回跸费县。
谕内阁等衙门曰:「阙里系圣人之地,秉礼之乡,朕幸鲁地致祭」。
先师特阐扬文教,鼓舞儒学、祀典告成,讲明经书文义,穷究心源,符合大典,应行事宜,内阁各部院等衙门㑹同议奏议」。上乃。
命翰林院掌院学士至曲阜同衍圣公扵孔氏子弟内选举讲书二人,令撰次应讲经书、讲义进呈。
上幸曲阜,衍圣公孔毓圻率博士孔毓埏等诸职官及其族人五氏子孙年十六以上者,扵东郊跪迎士庶。
观者以数万计。
驾至城南行宫,跓跸,礼部太常寺、鸿胪寺官㑹集庙廷,庀其执事,比其位次,申戒所司,省牲币,眂涤濯陈设。
祭器祭品展乐悬,整舞列张。
御幄置。
讲筵,扵《诗》、《礼》,堂令进讲者肄习、进讲,仪节陈设大成、至圣先师,位前。其器,读祝案一、篚一,爵并坫三、豋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俎三、罍一、虗樽三、案一,因其故。又樽并案一,香炉、烛台并几案二重。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大烛二,对小烛四,对酒三,樽牛一,羊一,豕一,大羮一豋,和羮二,鉶黍饭一,簠稷饭一,簠稻饭一,簋粱饭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稾鱼一,笾枣一,笾栗一,笾白饼一,笾黑饼一,笾韭菹一,豆、芹菹一,豆菁菹一,豆笋菹一,豆醓醯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鱼醢一,豆豚胉一,豆脾析一。豆复。圣颜子、宗圣曽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位前,其器,篚一,爵并坫三,鉶二,簠二,簋二,笾八,豆八,俎三,香炉并几一,烛台大小八,东、西樽并案各一。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烛二,酒东西各一,樽、羊一,豕一,和羮二,鉶黍饭一,簠稷饭一,簠稻饭一,簋、粱饭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枣一,笾、栗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稿,鱼一,笾、韭、菹一,豆菁菹一,豆笋菹一豆,醓醢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鱼醢一。豆芹菹一,豆各四坛。东哲先贤位五,同一坛。其器同篚一,献爵并坫三,香炉并几一,大烛台二,樽并案一,各鉶一,簠二,笾四,豆四,牲盘一,各小烛台二,香炉一。其品同帛一端,大烛二,檀香一,盒酒一,樽、黍饭、稷饭各一,簠各枣一,笾栗一,笾各鹿脯一,笾、形盐一,笾各菁菹一豆,芹菹一,豆各鹿醢一,豆兔醢一。豆各豕肉一盘,小烛一,对。西哲、先贤位五,其器,其品如之。东庑先贤先儒位,四十七同。一坛二位为一筵,其器同篚一,献爵三,香盒一,大香炉一,大烛台二,樽并案一,罍并案一,各供爵一,牲盘一,筵各簠二,笾四,豆四,小烛台一,香炉一。其品:同帛一端,酒一,樽、檀香一,盒大烛一。对筵各黍饭一,簠稷饭一,簠栗一,笾、枣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菁菹一豆,芹菹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各豕肉一盘,小烛一对。西庑先贤先儒位四十八同一坛,二位为一筵。其器其品亦如之。
启圣公位:其器,篚一,爵并坫三,鉶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俎二,香盒一,香炉并几一,烛台大、小六,樽、罍并案各一。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酒一,樽、烛:大小各一,对羊一,豕一,和羮二,鉶黍一,簠稷一,簠稻一,簋粱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枣一,笾栗一,笾、鹿脯一。笾稾鱼一,笾形盐一,笾白饼一,笾黒饼一,笾、菁菹一,豆韭菹一,豆、芹菹一,豆笋菹一豆,醓醢一,豆鹿醢一,豆鱼醢一,豆兔醢一,豆豚胉一。豆脾析一豆,启圣。东配先贤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同。篚一,献爵并坫三,樽并案一,香炉并几一,大烛台二,香盒一,各供爵并坫一,鉶二,簠二,笾四,豆四,牲盘一,小烛台二。其品,同帛一端,酒一樽,檀香一,盒,大烛二,各和羮一,鉶黍一,簠稷一,簠栗一,笾枣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菁菹一,豆、芹菹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豕肉一盘。小烛一。对启圣西配先贤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其品如之。启圣,东西从祀。先儒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其品亦如之。凡
先师位献爵三,羮次之,大羮居中,和羮居,其左,右黍稷次之,黍左稷,右稻粱次之,稻左粱。右笾之实居左,形盐稾鱼枣栗一行,榛、菱、芡、鹿脯一行白饼、黑饼。一行豆之实居右,韭菹醓醢、菁菹、鹿醢一行芹菹、兔醢、笋菹鱼醢,一行脾析豚胉。一行香烛在其前,币奠扵篚在香烛之前,太牢又在其前。牛居中,羊左豕,右牛解五体,羊豕全体。大香炉又在其前左右。大烛、读祝案又在烛之左。四配位减大羮一,鉶白饼、黑饼,二笾脾析豚胉二豆,少牢在其前。羊左豕右馔盘在其右,香烛在其前,东西各重设小几,置香烛、奠币扵其上。十哲位各供爵前,列和羮一、鉶次之。黍稷次之,黍左稷,右豕肉次之,当其中。笾之实形盐,栗在黍之左,枣、鹿脯在豕肉之左。豆之实菁菹、芹菹在稷之右,鹿醢、兔醢在豕肉之右,香烛在其前,坛同豕首一,当五位之中,重设几、奠币、献爵,置香烛、馔盘在帛之右。两庑位各供爵前,列筵,同黍左稷右次之,形盐栗在黍之左,少次之枣,鹿脯又次之,菁菹、芹菹在稷之右,少次之,鹿醢兔醢又次之,豕肉二又次之,各扵其筵。供香烛东、西坛同。豕首四,各重设一几、奠帛、献爵,置香烛、馔盘在帛之左右。
启圣位视庙,祭去大羮,用少牢。其行列同启圣四。配位视十哲,亦东西,各豕首一。从祀位视四配,减豕首,其行列同。凡酒樽五三,在殿之东南隅,二在殿之西南隅献。
先师酌东第一樽献东,配酌东。第二樽献西,配酌西第一樽献东哲酌东,第三樽献,西哲酌西。第二樽、张乐扵露台之上楹,鼓在东南隅,编钟在东偏之南,编磬在西偏之南,篴东、西各三。次面北鳯箫、埙、篪,东西各一。次面北洞箫,东西各三,次面北瑟,东西各二。次面北琴,东西各三,次面北柷在东北,敔在西北。田鼓东西各一,在其北,东西面。麾旛在柷之北,西面。节一,东西导引。进止文舞龠翟三十六舞,列在中道之东西,退则立扵乐悬之东西。乐悬既正,俾乐工各执其器。麾旛一人,节二人,田鼓二人,柷敔二,人瑟四人,琴六人,洞箫六人,鳯箫、埙、篪六人,篴六人,笙歌十二人,编钟、磬二人,楹鼓一人。翼日昧爽,礼部奏请行礼。
上御辇,设卤簿,由曲阜南门入,陪祀官皆跪迎扵棂星门外。
驾由棂星门入大中门,至同文门,扵奎文阁前降辇,诣斋宿所。
御幄内少憩,赞引官对引官奉引,上由奎文阁下步入大成门,乃由甬道中行,至大成殿,各官由东金声门西玊振门趋而入,俟扵西阶之下。
诸文臣班在阼阶下,诸武臣班在西阶下,各以序立,候随班行礼。
上升大成殿,赞引官对引官引驾至拜褥前,站立。典仪官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唱毕,赞引官赞就位。
上就拜褥前,站立,典仪官唱迎神唱,乐官唱迎神乐奏《咸和之曲》,唱毕,乐作。无舞。赞引官赞跪叩,兴」。
上及王以下四配、十哲、两庑分献,陪祀各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立。典仪官唱奠帛爵。行初献礼捧帛爵官
就前在。
上右边站立,唱乐官唱初献乐,奏《寕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帛官以帛捧举跪,赞引官赞「献帛。
上立接拱,举授捧帛官,捧帛官跪接,举至先师位前,奠毕,行一跪三叩头礼,退。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上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立。献毕,退。读祝官至安祝文桌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祝文捧起,乐止。赞引官赞跪。
上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各官读祝,官乐,舞生俱跪。赞引官赞读祝,读祝官读。
御制祝文,文曰「仰惟。
先师徳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永言光烈,罔不钦崇。朕丕御鸿图,缅懐至道,宪章往哲,矩矱前模,夕惕朝乾,覃精思扵,六籍居今稽古期雅,化扵万方,翳惟典训之功,实睹乂安之效,兹者巡省方国,至扵岱宗,瞻望鲁邦,爰来阙里,空堂至止,恍闻丝竹之声,旧寝徘徊,喜动宫墙之色,车服礼器,宛然三代,遗风几杖,册书夐矣,千秋盛迹,忾明灵之俨在,文治遐昌,肃禋祀以惟䖍,精忱庶格,读毕立将,祝文捧至。
先师位前,安扵盛帛盒内行,一跪三叩头礼。退,乐舞生立,奏乐。赞引官赞叩,兴」。
上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各官俱行,一跪三叩头礼。立四配、十哲、两庑分献官,各依序引至各位前站立,捧帛。
爵官跪递,分献官分献官立接拱。举献毕,各复位。乐毕,典仪官唱行亚献礼、捧爵官就前在。
上右边立。唱乐官唱亚献乐,奏《安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上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立献扵左,毕,退。分献官照初献礼献毕,退,乐毕,典仪官唱「行终献礼,捧爵官就前在。
上左边立,唱乐官唱终献乐,奏《景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上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举至先师位前,立献扵右毕,退,分献官照亚献礼。献毕,退乐毕,乐舞生执旌节引退至两列站立,典仪官唱:「彻馔」。唱乐官唱彻馔,乐奏《咸和之曲》。唱毕,乐作。无舞乐毕,典仪官唱送神唱。乐官唱送神乐,奏《咸和之曲》。唱毕,乐作。无舞,赞引官赞跪,叩,兴」。
上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立乐毕,典仪官唱捧祝帛,各恭诣燎位。唱毕,捧祝帛官至前。
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祝帛,捧举出中门,诣燎位,上向左边站立,俟祝帛过举。
上就位站立,焚帛,赞引官赞「礼毕,上退诣斋宿所。凡陪祀亲王拜扵殿门之外,分献官拜扵杏坛之下,献帛爵,乃登殿庑已献,还拜扵下诸文。
武官各拜,扵其班次,遣国子监祭酒阿礼瑚祭启圣公祠。
御制祝文文曰:「维公系本,神灵生称,瑰伟勇力,闻扵鲁国,皆道徳所发,皇政事记,扵鄹邦悉文章所宣著,笃生圣子,代为帝师,寰宇崇岁祀之仪,不先父食古今,奉斯文之统,共指家传,兹值东巡,特临曲邑,溯二千年之教泽,孰非厚徳燕贻,垂七十世之孙谋,如见神明陟降,用修彛祭之典,代以扈从之臣?泗水环流,知发源之有自,防山耸峙,占积庆之无疆,牲醴式陈,尚其歆格」。礼部官奏请。
上御讲筵。
上由奎文阁东入承圣门,步升诗、礼堂,御幄升座,鸿胪寺卿等引大学士等官二十员,扵左翼排立衍圣公,引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等及讲书举。
人监生等四十六员,扵右翼排立。班既定,鸿胪寺鸣赞唱,赞衍圣公率五氏职员等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鸣赞唱、讲书、讲书监生等二人由西阶上行,一跪三叩头礼。扵讲案西偏立,仍以次至讲案前,北面对。
御陈书进讲毕,退下阶,归右翼班。次鸿胪寺官奏请宣敕谕衍圣公,率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俱跪大学士宣圣谕谕衍圣公等,曰: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下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尔等逺承圣泽,世守家传,务期型仁讲义,履中蹈和,存忠恕以立心,敦孝弟以修行,斯须弗去,以奉先训,以称朕懐尔等,其祇遵毋替」。特谕衍圣公,率五氏子孙叩头谢恩,鸿胪寺官引各官,出俟扵东毓粹门外,候送驾,礼部官奏礼毕,请。
驾还行宫。
上以初至阙里,祀典既成,遂徧览遗迹,驾由承圣门出,复入大成门,登大成殿,诣先师神座前,命侍卫启帷拂尘,肃瞻塑像,顾问衍圣公孔毓圻曰:「此像造扵何年?」毓圻奏曰:「相传东魏兴和三年,兖州刺史李珽始塑圣像,以次观颜子曽子子,思子、孟子像,观礼器,有牺象、云雷三樽,问何代法物?毓圻奏曰:「汉章帝元和二年亲祀阙里所留祭器观石,刻吴道子,画鲁司冦像,出殿北扉,过寝庙至圣迹殿,周览图画石刻及凭几像,行教小影,立像行像,诸石刻,顾问衍圣公。孔毓圻曰:「何像最真?」毓圻奏曰:「惟行教小影,颜子从行者为最真,乃当年端木赐传写晋顾凯之重摹者。
上为拂拭凝视,遂由左阶出,问「西偏是何处?」毓圻奏曰:「前为金丝堂,后为启圣公、叔梁父祠」。
上入大成殿北扉,至殿前左扉,南向立,召孔氏及五氏子孙有顶带者,皆入跪阶上。
谕曰:「至圣之徳,与天地日月同,其髙明广大,无可指称。朕向来研求经义,体思至道,欲加赞颂,莫能名言。特书万世师表四字悬额,殿中非云阐扬圣教,亦以垂示将来随」。
命侍卫捧出,卷轴展开。
御书「万世师表」四字,衍圣公跪接奉安神座前,复命大学士宣。
谕曰:「厯代帝王致祀阙里,或留金银器皿,朕今亲诣行礼,务极尊崇至圣,异扵前代所有曲柄黄盖留之庙中,以示朕尊圣之意」。
命内务府大臣偕礼部尚书等扵诗礼堂,颁赐衍圣公、五经博士等。
日讲四书、易经、书经解义各一部。衍圣公狐腋蟒服一领,黑貂褂一领,表里各五疋。五经博士、曲阜县知县及四氏子孙在仕籍者,蟒縀羊裘各一领,蟒褂各一领。孔氏子孙、进士、举人、贡生蟒镶领縀袍各一领,縀褂各一领。孔氏子孙监生生员,白金各五。两曲阜县康熈二十四年地丁银两,概行免征。是日。
谕大学士曰:「周公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今庙在曲阜,应行致祭,此系重大典礼。其遣恭亲王及礼部尚书偕往,以示朕尊崇元圣之意」。
御制祝文曰:「惟公丕承圣绪,懋教人伦。光烈觐扬,成一家之继述。官礼制作,垂万世之经常。道阐图书,探六爻而易,贡心传精,一兼三代。以吁谟启东鲁之典型,犹存故泽。入尼山之梦寐,未坠斯文。朕稽古省方,瞻言至止,郊原纵目,遥深松桷之思。庙貎崇观,爰切羮墙之慕。特申祗荐,代以亲藩,惟冀神灵,尚其歆飨。复以
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恭悬。
大成殿,并颁发直省学宫,二十四年。
命曲阜县颜氏地亩,照孔氏从轻,征粮二十五年。
上亲诣𫝊心殿祭。
先师孔子以
文华殿告成举行。
经筵故也。
诏増孔林地一千顷有竒,免其钱粮颁发。
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扵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
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
二十六年建。
孔子庙碑
上亲制碑文。
御书勒石文曰:「朕惟道原扵天,宏之者圣,自庖牺,氏观图画,象阐乾坤之秘,尧舜理晰,危㣲厥中,允执禹亲,受其传,汤与文武周公递承其统,靡不奉若天道,建极绥猷,夐乎尚矣!孔子生周之季,韦布以老,非若伏羲尧舜之圣焉,而帝禹汤文武之圣焉,而王周公之圣焉,而相也巍然以师道作,则与及门贤哲,绍明絶业,教思所及,陶成万世,伏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统,惟孔子继续而光大之矣,间尝诵习诗书之所删述,大易之所演系,春秋之所笔削,礼乐之所修明,本末一贯根柢万有,殆与覆载,合其徳日月并其明四时寒暑,协其序焉。故曰:仲尼之道,一天道也,朕敬法至圣,景仰宫墙,向往之诚,弗释寤寐。岁甲子十有一月,时迈东鲁,躬诣曲阜,展修祀事,复谒圣墓,循抚松栝,仪型在望,僾乎至徳之亲人也!朕忝作君,启牖下民,深惟夫子,师道所建,百王治理备焉,舍是而图郅隆,曷所依据哉?因勒文扵石彰,朕尊崇圣教以承天治,民之意,系以辞曰:遐哉三五,维辟之式。于皇尼山,师道允植,天畀木铎,觉彼群生,百行以正,六籍以明,贤迈唐虞,圣则河洛,绥和动来,文博礼约,性天峻极,伦教孔彰,学昌洙泗,统归素王,炎汉崇儒,少牢用享,厥后贤君,髙山是仰,予懐至圣,莅彼东方,音徽云邈,道徳弥光,欝欝茔林,峨峨祠殿,企慕安穷,羮墙如见,泰岱匪髙,东海匪深,敬扬懿轨,终古式钦。
建
《孟子庙碑》
上亲制碑文。
御书勒石文曰:「自王迹熄,扵春秋圣人之道,或几扵泯,灭卒之晦而复明,厯千百世而不敝者,恃有孔子也。孔子殁百有馀年,浸假及扵战国,杨墨塞路,祸尤烈,扵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扵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扵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或推其功以配大禹,而闽洛之儒,咸遵为正学之宗,传扵戏盛矣!夫洪水之祸,止扵人身已尔,杨墨之祸,隠然直中扵人心,不有孟子,使杨墨滥觞扵前,释老推波,扵后后之人,虽欲从千载之下,探尼山之遗绪,其孰从而求之?因推述厥义,刻文扵石,俾揭扵邹之庙,其诗曰:尼圣既往,夐矣音徽,后百馀岁,圣绪浸㣲,尚异实繁,杨墨竞煽,䧟溺之祸,酷扵昏垫,惟子舆氏距诐放淫,以承先圣,以正人心,述舜称尧,私淑孔子,正学修明,百世以俟,不有是者,斯道孰传?宇宙晦雾,万物狂傎,我读其书曰:仁曰义,遗泽未湮,闻风可企,岳岳亚圣,岩岩泰山,功迈禹稷,徳参孔颜,刻石兹文,扵祠之下,诵烈扬休,用告来者。
建
周公庙碑
上亲制碑文。
御书勒石文曰:「世运代嬗,隔越千载,则必有神哲挺生其间,以承大统,以作名世,惟公体上圣之质,绍祖考之徳,孝友笃仁,左右宁王,厥勲烂矣!及乎负扆,能以勤劳寅恭敦大忠信之道,翼赞其君,太和洽而颂声作焉!夫功莫大,扵致治绥,邦业莫隆,扵制礼作乐,公身兼数器,开物成务,其龎鸿炳烁之烈,既已载扵诗书,志诸史册,至扵繋爻辞,定官礼,撰尔雅,出言为经,又何博奥难穷也?昔孟子论厯古帝王至扵公曰:「兼三王,施四事,而韩愈亦厯数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公」,盖道统之传如此,岂仅以治理之彰彰者与?遥想风徽,官公遗嗣,俾昭世泽扵无穷,既命有司,新公庙貎,希慕之馀,勒石颂徳,而系之以诗诗曰:䆳古民朴,混混茫茫,列圣经纶,肇轩迄商,叙厥伦,纪贲以采章,公监二代,揆时立制,有因有除,礼明乐备,体国经野成理万彚集武之勲,绍文以孝,化成諴民,并孔立教,为子为臣,是则是效,宗邦绵厯,忠厚所贻,贞珉载镌,作颂致思,凫绎同峙,亿祀为期。
二十七年,
命宋儒张载十七世孙张守先为五经博士,世袭。二十八年颁。
御制孔子赞》及颜曽、思、孟四、赞扵太学兼命,摹勒颁发直省学宫。
御制序》曰:「盖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传而圣人代宣其藴,有行道之圣,得位以绥猷,有明道之圣,立言以垂宪,此正学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泯也。粤稽往绪,仰溯前徽,尧舜、禹汤、文、武逹而在上,兼君师之寄,行道之圣人也,孔子不得位穷而在下,秉删述之权,明道之圣人也。行道者勲业炳扵一朝,明道者教,思周扵百世,尧舜文武之后,不有孔子,则学术纷淆,仁义湮塞,斯道之失传也久矣,后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为治国平天下之准,其奚所取𠂻焉?然则孔子之为万古一人也审矣!朕巡省东国,谒祀阙里,景企滋深,敬摛笔而为之赞曰:清浊有气,刚柔有质,圣人参之,人极以立,行著习察,舍道莫由,惟皇建极,惟后绥猷,作君作师,垂统万古。曰惟尧舜、禹、汤、文、武,五百馀岁,至圣挺生,声金振玉,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正学,既穷象繋,亦严笔削,上绍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晦,秩然大经,百家纷纭,殊途异趣,日月无逾,羮墙可悟,孔子之道,惟中与庸,此心此理,千圣所同,孔子之徳,仁义中正,秉彛之好,根本天性,庶几夙夜朂哉!令图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载厯,庭除式观,礼器濡毫,仰赞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圣为归,百世而下,以圣为师,非师夫子,惟师扵道,统天御世,惟道为宝,泰山岩岩,东海泱泱,墙髙万仞,夫子之堂,孰窥其藩?孰窥其径,道不逺人,克念作圣,颜子赞曰:圣道早闻,天资独粹,约礼博文,不迁不贰,一善服膺万善,来萃能化而齐其乐,一致礼乐,四代治法,兼备用舍,行藏王佐之器,曽子赞曰: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圣学在兹,明徳新民,止善为期,格致诚正均平,以推至徳要道,百行所基,纂承统绪,修明训辞。子思子赞曰:于穆天命,道之大原,静养动察,庸徳庸言,以育万物,以赞乾坤。九经三重,大法是存,笃恭慎独成徳之门,卷之藏密,扩之无垠。孟子赞曰: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
二十九年
命先贤朱子十八世孙朱潆承袭五经博士,以主闽祀。福建巡抚张仲举疏言:「宋儒朱熹祖籍江南徽州府。
之婺源县朱熹父朱松,厯官闽土,遂家扵闽,故有闽、徽二𣲖,前明有世袭五经》博士二员,分主闽徽祀事。今据朱潆呈报,系朱熹十八世嫡孙,吁请承袭,查旧典朱熹裔原有博士二员,请将朱潆承袭五经博士,以主闽𣲖祀事。下部议行。
建子思子庙扵阙里。五经》博士孔毓埏疏请照颜子曽子、孟子》旧制,扵阙里孔庙西北隅建立,専庙,部议准行,从之。
命官民人等经过学宫,毋得乘马。三十一年修理曲阜县。
孔庙成。
御制重修阙里孔子庙碑曰:朕惟大道昭垂尧舜,启中天之圣禹,汤、文、武绍危㣲精一之传,治功以成,道法斯著,至孔子虽不得位,而赞修删定,阐精义,扵《六经,祖述宪章㑹众,理扵一贯,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正人心,使尧舜禹汤文武之道,灿然丕著,扵宇宙与天地无终极焉。诚哉先贤所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扵孔子者也。往岁甲子,朕巡省东方,躬诣阙里,登圣人之堂,祗将祀事,睹其车服礼器、金石弦歌,盖徘徊久之,不能去焉。顾圣庙多厯年所,丹雘改色,榱桷渐圯,用是惄然扵心,特发内帑,専官往董其役,鸠工庀材,重加葺治,经始扵辛未之夏,事竣扵壬申之秋,庙貎一新,观瞻以肃,盖深惟孔子之道,垂范古今,朕愿学之志,时切扵懐,每考天人性道之原,修齐治平之要,思以逺绍前绪,牖迪生民,凡所以尊崇褒题者,靡不隆礼竭诚,以将景行,仰止至意,而况庙庭之地,尤为圣人神明所凭依者哉?今者登堂而陈俎豆,入室而习礼仪,营构既坚,采章弥焕,庶几扵朕心,深有慰焉!用是特遣皇子允祉,宪皇帝世宗 庙讳
敬展禋祀,以告落成,凡我臣民,瞻仰宫墙,倍増严翼,尚益思敦,崇徳义砥。
砺、伦常以不负朕尊师重道之意,岂不休欤?因勒贞石繋以辞曰:「麟书启瑞,素王挺生,上律下袭,玉振金声,范围百代,陶甄万类,道备中和,徳参天地,立型垂训,师道昭宣,象悬七曜,海纳百川,曩巡东鲁,临河登岱,峨峨尼山,羮墙斯在,䖍恭展谒,至徳是钦,宗风溥博,教泽闳深,洙泗之阳,殿寝翼翼,上栋下宇,神灵安宅,冬官特饰,缔造维新,宏规大启,肃奉明禋,圣人之居,永以观徳,千载𫝊心,四方式则。
三十二年颁。
御书学达性天匾额扵江南徽州紫阳书院。又
上以阙里文庙落成。
命皇三子允、祉。
皇四子庙讳致祭扵
先师,孔子。
御制祭文曰:「朕惟道统与治统相维作,君与作师,并重先师孔子徳由天纵,学集大成,综千圣之心,传为万世之师表,故庙祀久逺,垂扵无穷。朕临㝢以来,立纲陈纪,彰教敷治,咸奉至圣为法程,凡典礼追崇,竭诚致敬,自京师下逮郡邑,辟雍泮水,建庙释奠,罔不备举,况兹阙里,乃圣人锺毓之乡,车服礼器,扵斯藏守。曩者东巡展拜之馀,仰观庙貌,多厯年所,渐有頺敝,深厪扵𠂻,用是命官董理,重加修葺,栋宇维新,以妥圣灵,兹当告成,特遣皇子允祉宪皇帝世宗 庙讳
,致祭俎豆,肃陈恍乎接至圣之音,容以将朕俨恪钦崇之至意,陟降在兹,尚祈歆飨」。
三十六年,
上以亲征朔漠荡平,厄鲁特噶尔丹遣官恭诣太学及阙里告祭。
先师,孔子。
三十八年:
御书圣门之哲匾额,悬子路庙赐衍圣公孔毓圻等。
御书匾额。
四十年,授先贤邵子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御史杜之昻疏言:「宋儒邵雍与周、程、张、朱同功,五子俱有世袭。博士祈。
敕部查邵雍嫡派子孙授为世袭博士,以承祀典」。从之。四十一年。
命修理国子监。
文庙
又
命阙里四氏教授,照各府教授,一体升转。命给宋儒程氏子孙每年祭银四十两。先是,礼部议覆五经博士程衍祀请给程子祭田,应不准行。
上以给与祭田或为其子孙之不肖者,变鬻则祀典仍缺,特令该巡抚藩司酌处,务令程氏子孙世世奉祀,永逺无缺。至是,河南巡抚徐潮疏言两程子共祀一祠,应
扵每年春秋。
文庙附祭外,另给致祭银四十两,以昭旷典」。从之。四十四年。
御书圣迹遗徽匾额,悬挂江南青浦之孔宅,谕江南学臣张廷枢曰:「朕比临幸松江,道经青浦,据该邑贡监生员孙鋐等奏称:青浦之北,地名孔宅,自汉时至圣,苗裔避地至此,奉至圣衣冠环璧𦵏焉。恳请颁赐匾额。朕念孔子乃万世之师,既有遗迹,亟宜表章,因扵万几之暇,亲书圣迹,遗徽匾额,以示尊崇先师之意,可选良工,摹刻悬挂。
又
御书「理明太极」匾额,令悬周敦颐祠堂,御书「正谊、明道匾额悬董仲舒祠经术造士匾额,悬胡安国书院。
又
御书程氏正宗匾额,令悬杨时祠「奥学清节」匾额,令悬罗从彦祠静中气象匾额,令悬李侗祠,霜松雪栢」匾。
额令悬胡安国祠紫阳羽翼匾额,令悬蔡元定祠学,阐图畴匾额,令悬蔡沈祠,力明正学匾额,令悬真徳秀祠。
五十一年,升朱子配享位于大成殿。
上以孔、孟之后有禆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应崇礼表章。
特谕大学士等详议具奏」。寻议:「宋儒朱子配享孔庙,本在东庑先贤之列,今应升扵。
大成殿十哲先贤、卜子商之次,以昭表章至意。从之。前期,遣官二人祇告。
先师孔子及朱子位前
又
万寿圣节,遣官告祭。
阙里
又以先贤言、偃七十三世孙生员言,徳坚世袭《五经博士。
五十四年,以宋儒范仲淹从祀孔庙。礼部议:「准以学问精纯,经纶卓越,从祀西庑,在先儒韩愈之次。
五十五年,定四氏学官考试引见之例。先是衍圣公孔毓圻疏言,请将贡生杨浩补授四氏学正奉。
上谕学官俱考试引见四氏学官,亦令考试引见。以后衍圣公所属应补官员,俱著考试引见。
五十八年,定衢州府圣裔入学例。学臣汪漋疏言:「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之孔氏,乃先师嫡裔。查兖州府曲阜县岁科两试,将孔氏子孙进数十人乡试,另编耳字,号将孔氏子孙及四氏子孙中式二人。今衢州孔氏后裔繁衍,仰请格外加恩,扵岁科两试西安入学额数外,将孔氏子孙另编字号,毎次额取二名」。从之。
五十九年,授先贤卜商后裔世袭五经博士。
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