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王礼考》五
朝仪
皇太后三大节朝贺
臣
等谨案:古者命妇有朝女君之礼,唐开元礼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及皇后受群臣朝及外命妇,朝㑹仪我。
朝
列圣以孝治天下。
御极之始,尊奉。
慈寜每遇三大节。
亲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皇上嗣位以来尊养
圣母皇太后问:
安视膳,典礼有加恭遇。
慈寿中外臣民同申庆,祝我皇上推。
恩锡类周匝,寰区仰见。
圣朝家法,礼制尊崇。
孝养备隆,情文并挚,允为皇古以来所未有。臣
等职司载笔,谨拜手,稽首以志。
盛典云
顺治三年正月己酉朔。
世祖章皇帝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受诸王大臣朝贺。八年四月,定。
皇太后三大节礼仪是日,皇太后仪仗全设。
皇帝
皇后诣
皇太后宫
皇太后升内殿。
皇帝
皇后先行礼,毕还宫。公主和硕福,晋以下都统、尚书、子命妇以上俱诣。
皇太后宫行礼。
十年二月甲辰。
世祖章皇帝率内大臣、侍卫等诣慈寜宫预行庆贺。
皇太后圣寿礼。乙巳,公主和硕福晋以下一品命妇以上行庆贺礼赐宴。
臣
等谨按二月八日。
孝庄文皇后圣寿节,是岁以社稷斋期,故移于前一日。康熙八年,定元旦、冬至次日,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庆贺礼仪凡元日太皇太后
皇太后仪驾,俱全设。
皇帝御礼服,率王公、内大臣、侍卫暨都统、尚书子以上咸朝服,先朝于
太皇太后宫毕,次诣
皇太后宫行礼次
皇后御礼服,率公主、福晋命妇咸朝服朝于太皇太后宫,毕次诣。
皇太后宫行礼长至次日,皇帝率王公大臣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次
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行礼与元曰同。十七年二月己酉。
太皇太后圣寿节
圣祖仁皇帝亲撰表文,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宫上表行礼。
十八年二月癸酉。
太皇太后圣寿节遵。
懿㫖以春分斋,戒更于初十日行礼。乙亥,圣祖仁皇帝率诸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宫补行庆贺礼。
二十一年正月定。
太皇太后
皇太后三大节庆贺行礼时,令在京文武官貟及直省进表官员于
午门外行礼。
二十二年二月,礼部议:「凡遇喜庆,皇上于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时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内大臣、侍卫大学士等,照常随行礼。八旗一品大臣及满汉尚书。
俱令在。
午门外众班内,行礼従之。是岁,又定寜寿官行礼,时置纠仪御史二人于寜寿门外,二人于仪驾,末二人于午门外监礼。
三十九年十月壬戌。
皇太后六十圣寿。
圣祖仁皇帝率群臣行庆贺礼。是日,王以下辅国将军以上,民公、侯、伯、子、大学士,内大臣、都统,尚书,左都御。
史䕶军统领、前锋统领、副都统、侍郎、直省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各恭进庆贺仪物陈。
午门外
圣祖仁皇帝,率文武大臣、侍卫诣寜寿宫行礼次。
妃
嫔暨公主、福晋以下都统、尚书子命妇以上,行礼如仪。
四十九年十月甲子。
皇太后七十圣寿
圣祖仁皇帝率王以下文武大小官员行庆贺礼仪,与三十九年同。
六十一年十二月,王大臣等奏请,雍正元年元旦诣。
皇太后宫行庆贺礼奉
懿㫖停止行礼。
乾隆二年正月庚寅朔,停止王大臣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前期。
谕内阁曰:「朕前降㫖,明年元旦停止御殿受朝,皇太后前照常行礼,今奏知」。
皇太后●降
懿㫖明年元日尚在。
世宗宪皇帝服制二十七月之内,皇帝既不受朝,其王大臣赴慈寜宫行礼,亦著停止」。十一月,礼部奏:
皇太后圣寿日。
皇帝诣
皇太后宫进表仪注得
㫖毎年用进表、仪注,遇大庆之年,用宣表仪注。五年十一月定。
皇太后万寿圣节、大小臣工咸服蟒袍,七日不理刑名,著为例。
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五十圣寿。
上率诸王大臣行庆贺礼,前期谕曰:「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恭遇皇太后五十万寿,普天同庆,伏查康熙四十二年圣祖仁皇帝五旬大庆,曽经赏赉,八旗年老人等,今年朕亦欲将在京八旗官员及男妇太监等,年六十以上者,加以恩赏,此等老人于?
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之日,欲瞻仰跪接者,不必禁止,其年老艰于步履者,亦不必勉强」。是月丙子,大学士等奏言:
皇太后圣驾回宫凡在
寿康宫前行礼之满、汉,一二品文武大臣恳请瞻仰,跪接得。
㫖著,于西安门外跪接。癸未,皇太后圣驾,进西直门。
上出西华门,请:
安奉。
皇太后诣丰泽园进膳。丙戌,圣寿节
上率诸王公大臣等行礼,百官于午门外随行礼。
上侍
皇太后筵宴毕,回宫。
七年十一月丁丑。
上以:
皇太后圣诞,预行庆贺礼。是岁十月,礼部奏,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庚辰。
皇太后万寿,圣诞次日,适届冬至令节,皇上先期躬诣斋宫,所有庆贺典礼,请于二十二日预为举行。得」。
㫖是。
十二年正月,礼部议:「向例,凡遇庆贺大典、皇太后宫行礼,公主福晋以下止及一品,大臣、命妇谨按祭」。
先蚕坛二品大臣命妇,皆与嗣后。凡遇庆典,二品命妇,亦准入班行礼従之。
十四年四月。
谕朕:阅礼部所进仪注,朝贺皇太后行礼之世爵,大臣止列入公、侯、伯子,而男爵则未之及,盖因男爵原系二品,向例惟一品大臣在长信门外行礼,后以人数过少,増入侍郎、副都统,而礼部所进仪注,仍循前例,不及男爵,是五等之班竟阙其一,未为允协,著一并増入。
十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六十圣寿加上
徽号
上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颁诏天下,先期建。
寿安宫为奉觞之所,王公、宗戚、六部、八旗、卿寺各衙门,直省督抚,在京绅士、耆老,自髙梁桥至西华门豫设。
彩棚乐剧恭祝
圣寿,是月癸未。
上奉。
皇太后御大安辇自畅春园,进官设卤簿上,御龙袍衮服,乘骑前𨗳,王、公大臣咸蟒袍补服,满、汉命妇咸采服各于祝。
寿彩棚前,夹道跪迎。
皇太后颁赐赏赉各有差。皇太后进宫。
上率
皇后
贵妃。
妃
嫔侍
皇太后于寿安宫称庆,凡九日。乙酉,上率王公大臣诣。
慈寜宫恭上。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徽号,进册宝,行礼戊子。
皇太后圣诞日
上率王公大臣、侍卫诣。
慈宁宫行礼宣表文、文武百官及休致降革官给予品衔者,并进士、举人、贡生俱于
午门外生监、耆老于
天安门外各行礼。
皇后率
贵妃
妃。
嫔于
慈宁宫行礼如仪。自是月十四日始至二十八日止,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不理刑名。
二十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七十圣寿加上
徽号
上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颁诏天下。前期内外王公大臣、官貟在京绅士耆老,豫设彩棚、乐剧、恭祝。
圣寿
上亲撰。
圣母皇太后七旬万寿,连珠词制,围屏恭献,至是月己酉上奉。
皇太后自畅春园进宫。
皇太后乘大安辇。
上御龙袍、衮服,乘骑前导王公宗室满、汉文武大臣官员及回部郡王霍集斯等,各于恭祝。
万寿亭前以次跪迎,其年逾七十以上之亲王及文职大臣和硕履、亲王允祹和硕、显亲王衍潢大学士来。
保大学士史贻直、吏部尚书传森、工部尚书归宣光、吏部侍郎勒尔森、礼部侍郎何国宗、左副都御史张泰开九人,共六百。七十七岁,武职大臣。内大臣博尔本、察、盛京将军、清葆䕶军统领。保平散秩大臣:噶锡泰,散秩大臣巴海,直𨽻提督吴进义,副都统班第,副都统黒色。副都统集成九人。共七百二十二岁在籍文武大臣、礼部侍郎、加尚书衔:沈徳潜,刑部侍郎加尚书衔钱。陈群,左都御史吴拜、左都御史木和林。吏部侍郎徳麟、工部侍郎范灿。内阁学士邹一桂,副都统李世倬三品职衔,多伦九人,共七百四岁。
御制九老㑹诗》
赐游香山御园及
皇太后、安舆回宫,诸老臣分列三班跪迎,懿㫖颁赐、赏赉有差每日
上率
皇后
贵妃。
妃
嫔侍
皇太后膳于寿安宫。甲寅,上率王公大臣诣
慈宁宫,恭上。
崇庆慈宣康恵敦和裕寿纯禧恭懿皇太后徽号「躬进
册宝行礼,礼成
御太和殿。
颁恩诏中外。是日
上诣
慈宁宫侍。
皇太后宴
上彩衣,躬舞捧觞上。
寿和硕和亲王𢎞昼和硕果亲王𢎞瞻皇四子,永珹。
皇五子永、琪。
皇六子永瑢。
皇八子永、璇。
皇十一子永瑆。
皇十二子永璂。
皇长孙绵徳。
皇次孙绵恩公永珌公永璸永瑍永珅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额驸福隆安以次进舞。丙辰
上率王公大臣诣。
慈宁宫行礼宣表文、文武百官及休致、降革官给予品衔者,俱于
午门外行礼,生监、耆老于天安门外行礼。
皇后率
贵妃
妃。
嫔于
慈宁宫行礼如仪。
臣
等谨按:是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己未,皇太后圣诞日以逢。
南郊斋期,改于二十三日丁巳,预行庆贺礼。二十七年十月,定庆贺题本式。凡各省督抚庆贺皇太后本章面页,改用黄绫黄签恭遇。
圣寿节,贺本本面,仍加黄签,敬书徽号。
二十八年二月,更定庆贺题本式。通政使实麟奏言:「嗣后恭遇庆贺」。
皇太后本章及贴黄俱请纯用黄纸,其面页仍用黄绫黄签本内,毋庸另加签従之」。
三十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八十圣寿加上
徽号
上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前期内外王公大臣、官貟在京绅士耆老,豫设彩棚,乐剧恭祝。
圣寿是日丙辰。
上率王公大臣诣。
慈宁宫恭上。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皇太后徽号躬进。
册宝行礼,礼成
上奉
皇太后幸万寿寺、正国寺拈香,至倚虹堂停跸,奉皇太后御万寿辇。
上乘骑前导,三班、九老、王公、宗室、满汉大小臣工、在京文武外吏暨大臣命妇,并在籍绅士、老民、老妇等,各于恭祝。
万寿亭前依次跪迎。
皇太后颁赐赏赉各有差。皇太后驾还。
寿康宫丁巳。
上奉
皇太后幸寿安宫侍膳。戊午,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
命于次日赴。
乾清门内令画工艾启䝉绘圗,文职九老,显亲王衍璜、恒亲王崇志、大学士刘统勲、协办大学士官保、吏部尚书托庸、户部尚书素尔讷、刑部尚书杨廷璋、刑部侍郎吴绍诗、工部侍郎三和武职九老、都统四格、都统曹瑞、散秩大臣国多欢、散秩大臣衔甘都副都统伊崧阿、副都统萨哈岱、副都统李生辉,副都统富僧阿、副都统色瑞察、致仕九老、刑部尚书衔钱陈群,内大臣福禄、礼部尚书陈德华、兵部侍郎彭启丰,礼部侍郎衔邹一桂,副都御史吕炽、内阁学士陆宗楷,詹事府詹事陈浩,国子监司业衔王世芳。庚申,礼部奏。
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各省原任及候补候选人貟来京,恭设经坛䖍,申庆祝应准其」。
午门外一体随班行礼恭候钦定奉。
㫖准,其随班行礼。辛酉。
皇太后八旬万寿,大庆节辰刻上诣。
寿安宫侍。
皇太后膳已刻
诣
慈宁宫侍。
皇太后筵宴
亲捧进御赞玉蟠桃一件,上彩衣,躬舞捧觞上。
寿
皇四子永、珹。
皇六子永瑢。
皇八子永、璇。
皇十一子永、瑆。
皇十二子永璂
皇十五子永琰。
皇十七子永璘额驸色布腾勒尔珠尔福隆安扎兰泰
皇长孙绵徳。
皇次孙绵恩绵亿绵恵绵聪绵志鄂勒追特穆尔额尔克巴拜丹巴多尔济丰申济伦
皇曽孙奕绳以次进舞,礼成,上奉。
皇太后幸。
寿安宫。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于
寿安宫行礼如仪。
三十七年十一月,奉。
谕㫖曰:奉
皇太后懿㫖:「向来,毎遇庆典,令节皇帝诣慈宁宫朝贺,至永康左门外,即降舆步入,今皇帝春秋已逾六十,虽气体强健,精力如常,而礼数过劳之处,亦宜随事撙节,嗣后遇元旦行礼,在慈宁门东阶下降舆万寿,行礼在慈宁门西阶下降舆,并就门旁著内监设便坐,以资小憩,以示惓惓爱䕶之意。钦此朕钦承」。
慈命敢不祗遵著传谕,各该衙门载入仪注,敬谨遵照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仪,先期内阁具」。
皇帝称贺。
皇太后表文,其式曰:
子皇帝臣御,名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臣
闻。
表聫,随时撰入。
钦惟
圣母徽号
恭书
皇太后陛下随时撰拟。
伏愿
随时撰拟
臣
曷任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称。
贺以:
闻诸王大臣及内外臣工随进表贺,送礼部,其式曰:「具官臣
某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表聫,随时撰拟。
钦惟。
皇太后陛下徽号于恭书。 。上随时撰拟。
臣
等,幸际昌期,欣逢圣寿,元旦长至。
伏愿。
随时撰拟。
臣
等无任瞻。
天仰。
圣欢忭之至谨奉。
表称
贺以:
闻礼部先期疏奏。
皇帝承奉
皇太后懿㫖下
制报可。
右表贺仪式。
恭遇
皇太后宫庆贺,行知、工部备黄案一,并桌套于前,一日送至。
慈宁门外,鸿胪寺派貟陈设,又行景运门䕶军统领,至日五鼔,开东长安门天安门。
端门各中门。
午门东旁门。
熙和门、中门行内务府转传内监,开永康左门,以备恭进表文,豫行。八旗满洲䝉古、汉军各都统将、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王福,晋辅国将军以上,夫人、二品以上大臣命妇,查有无事故,造具印册送部,行理藩院查明下嫁蒙古之公主、郡主等,及䝉古王福。晋贝勒、贝子、夫人有在京应行礼者,开列送部,酌定东西班次,并派引礼命妇一,并开具清单交敬事房内监查照。其民公、侯、伯、子、男等及一二品大臣之命妇,实有事故不能齐集行礼者,由该佐领具报该旗声名,缘由报部查核。每三次后,彚开清单具题,如有三次托故不到者,将本夫交部议处行理。藩院查明外藩王、公、台吉,付主客司查明。外国陪臣有在京恭与朝贺者,应一体排班行礼派出满司官二貟于长信门外,满、汉司官各二貟于。
午门外监礼又派满司官二貟笔帖式二貟,于永康右门监。收福晋命妇等职名如奉。
懿㫖停止福晋命妇等行礼,仍知㑹宗人府、理藩院八旗等处。
右戒办。
是日昧爽,内銮仪卫入陈,皇太后仪驾卤簿于
慈宁门阶下至
长信门外内务府掌仪司官,比其次察不整备者,内监陈中和韶乐于。
慈宁宫檐下乐部、和声署陈丹陛大乐于长庆门檐下所,司豫设案于。
慈寜东门外、内阁学士自内阁奉皇帝庆贺表文,出内阁官二人前导。大学士由熙和中门至。
永康左门,外𨗳者止学士,奉表授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前,引至。
慈宁门升东阶,陈表案上,退。内监四人舁案,宫殿监侍二人前引,由左门入,恭设于
慈宁宫宝座东西向,礼部仪制司官自部奉诸王大臣、内外文武官庆贺表文安龙亭内校尉舁行鼔吹前。
●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由东长安门至。
午门外陈设如仪。
右仪驾卤簿乐悬陈设。
是日,武备院卿豫设。
皇帝拜位于
慈宁门外正中北向,辨群臣朝位及执事官位,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位中阶下。左右未入八分宗室公。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公、侯、伯、子、男大学士内大臣、都统、尚书、副都统侍郎内阁学士前锋统领䕶军统领、步军统领侍卫位于
长信门外文武三品以下官位午门外,皆按翼北面序立。纠仪御史二人,位慈宁门外,御史二人,礼部官属二人位午门外,皆东,西面北上。执事鸿胪寺卿二人,鸣赞二人位。
慈宁门檐下引进王公鸣赞二人、二品以上鸣赞二人、三品以下鸣赞二人,视所引为位,又鸣赞二人立于
午门外皆东西面,又鸣赞一人立于
永康左门一人立于右翼门,二人立于熙和门内外,二人立于。
午门内外闻唱承传,百官行礼,右序班位。
五鼔,王公百官朝服毕㑹,王公集隆宗门外,文武二品以上官集长信门外,三品以上官集午门外,均按翼祗俟。质明,礼部尚书、侍郎诣乾清门奏时。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导従翊卫如常仪,礼部尚书侍郎导。
驾由。
隆宗门出至
永康左门降舆入,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随入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升
慈寜门东阶于门左,西向立后,扈大臣従升侍立于后前,引十大臣于
长信门内左右序立。领侍卫内大臣率豹尾班侍卫,夹东西阶佥立。鸿胪寺官引王公于阶下引。
长信门外大臣暨
午门外百官咸就位序立,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升慈宁宫宝座。
皇太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豫平之章》乐辞三大节同,后仿此
,升座,乐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就拜位,北向,鸿胪寺官引王公百官均就拜位,北面立,丹陛,大乐作,奏《益平之章》乐辞三大节同
。
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承传,鸣赞官接传午门外各官均随行,礼毕,乐止。
皇帝复位立,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还宫,中和韶乐作,奏履平之章。皇太后还宫,乐止。礼部尚书奏礼成,恭导皇帝出。
永康左门,乘舆还宫,王公百官退,礼部官于午门外,奉百官庆贺表文送内阁,皆退皇帝万寿节,率王公百官行礼同右朝贺。
恭遇。
皇太后万寿大庆》。
皇帝加上
皇太后徽号仪注:恭载上 徽号门
颁诏天下。
御制庆贺表章。至日,所司设表案于慈宁左门之东,西向。大学士奉表恭设于案,退俟于东檐,宣表官一人少后立。又大学士一人,恭俟于西檐。
皇太后御礼服出宫,中《和韶乐》作。
升座,乐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皇帝就拜位,北向立,鸣赞奏,跪,皇帝跪,群臣咸跪,丹陛大乐作。赞宣表,宣表官诣案奉表,至正中,北面跪,大学士二人同进,跪于左右,展表,乐暂止。宣表官宣读讫,兴,奉表复于案,退。大学士二人咸退,乐作,鸣赞,奏拜兴。
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礼成,皇帝还宫,礼部尚书奉表授内监恭奉入宫,馀均如前仪。
右宣表
是日,侍卫命妇豫设。
皇后拜位于
慈寜宫檐前正中北向,设皇贵妃。
贵妃。
妃
嫔拜位于左右稍后,序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拜位于丹陛上,按左右翼依次分列,均北面,设引礼命妇二人赞相礼仪。又设命妇八人前引,自公主逮命妇,凡与朝贺及执事者咸朝服,自永康右门入进。
慈宁门于东西丹墀序立,内监移丹陛乐于慈寜门檐下,北向,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皇后诣。
皇太后宫行礼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具礼服,升舆以次出。
启祥门前引命妇恭导至徽音门门外,降舆入。
皇后升丹陛,至檐前,东向立。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东西面序立。公主、福晋暨命妇依次东,西面序立,皆北上。引礼命妇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升慈宁宫宝座。
皇太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豫平之章》,升座,乐止。引礼命妇引。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就拜位,公主、福晋、命妇均就拜位,北面立,引礼。命妇奏请行礼。丹陛大乐作,奏《益平之章。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公主、福晋、命妇均随行。礼毕,乐止,复位。引礼命妇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还宫,中和韶乐作,奏履平之章。皇太后还宫,乐止。引礼。命妇奏礼成,引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降阶至。
徽音左门外,升舆还宫,公主、福晋、命妇皆退,内监引皇子。
皇孙诣
皇太后宫行礼如仪。
皇后千秋节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公主、福晋、命妇行礼,均如前仪。右内朝仪。
慈寜宫筵宴仪:凡元旦元旦设燕于次日
,及皇太后万寿圣节及诸。
庆典前期,礼部疏请得:
㫖下所司戒备。内务府奏请钦命进爵命妇尚膳,内管领庀皇太后。
皇后御馔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燕席亲王、郡王进馔筵牲席光禄寺庀席届日内銮仪卫设。
皇太后仪驾卤簿内监设乐悬,均如朝贺仪。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咸朝服集。
永康右门外祇俟武备院张黄幂于慈宁门外阶下正中,内管领设反坫于幂下,尊爵,金卮壶勺具,尚膳女官内管领妻入。
殿布席
宝座前设。
皇太后御筵加黄幂。
宝座之东为:
皇后御筵西,南向稍后,左右为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筵东,西向再后。左右为公主。福晋以下,乡君入八分,公夫人以上席重行。
殿外丹陛左右为公、侯、伯、子、男满一、二品、大臣、命妇席均重行东,西向北上。席皆加幂。
右陈设布席。
辰刻,内监引公主、福晋以下、二品以上命妇,自永康右门入。
慈宁门序立于东西丹墀内。已刻,礼部尚书、侍郎转传内监奏请。
皇后诣
皇太后宫筵宴。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具礼服,升舆以次出。
启祥门前引命妇八人,恭导由慈祥门入至。
徽音左门外降舆入。
皇后进至殿内,西向立。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随入,东西序立,公主、福晋、夫人、命妇按翼升丹陛,东西面序立,均北上。引礼女官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御慈宁宫。
皇太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豫平之章,升宝座,乐止。引礼女官引公主,福晋夫人以次入殿就燕位。次引大臣、命妇就燕位。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各于本位行一拜,礼坐,公主福晋以下皆一叩,各就位坐,乃进茶,丹陛清乐》作,奏「海宇升平日之章。尚茶女官率尚茶妇举茶案,由中道进至。
殿檐下阈外,中正北面跪进茶,女官奉茶入殿中门,由中陛升至
皇太后宝座前跪进茶,兴,东面立。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行一拜礼,公主福晋以下随行礼坐,女官跪受茶瓯,由右,陛降退出。
殿中门侍卫妻进
皇太后茶次分
赐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茶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以下行一拜礼。饮毕,复拜如初。尚茶女官率尚茶妇彻茶案,退,乐止。
右就位,进茶。
乃进酒,尚膳,女官内管领,妻入殿展。
皇太后御筵
皇后御筵幂以次展。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以下席幂各退。司爵女官自黄幂内奉壶爵、金卮,以次进至。
殿中门阈外之左,西面立,丹陛清乐作,奏玉殿云开之章,进爵命妇兴,离席。
皇后以下皆兴,进爵命妇入殿,北面跪。
皇后率
皇贵妃以下皆跪。女官举壶实酒于爵,由中门入,西面跪授爵,兴,退,进爵。命妇奉爵,兴。自
宝座中陛升,当右,北面跪,恭进皇太后酒,兴,由右陛降,复位,一叩皇后率。
皇贵妃以下行一拜礼。坐,进爵,命妇兴,由右陛升,跪受爵,由中陛降,复位跪。女官入,跪受虚爵,乃以金卮酌酒承。
懿㫖赐进爵命妇酒,女官入,立授卮进爵,命妇受卮,行一叩礼,饮卒卮,女官立受虚卮,退,进爵。命妇复叩。如初兴,退,入席,坐执事女官分。
恩赐果食于各席。
皇后以下行一拜礼,乐止。右奉觞上寿。
乃进馔,尚膳女官率尚膳妇以馔入,恭进于皇太后前。中和清乐作,奏《万象清宁》之章。执事女官分赐肴馔于各席。
皇后以下皆拜,如前仪,乐止。尚茶女官举反坫案进至殿陛下,侍卫妻进。
皇后前酒次分
赐。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酒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以下行一拜礼,饮毕,复拜如初坐。是时内监下宫门帘,礼部满尚书,侍郎引庆隆舞,进至丹陛,舞扬烈舞。次引队舞大臣进至丹陛,舞喜起舞毕,笳吹进奏。朝鲜国俳进百技并作,毕各退。
右行酒,乐舞入侑
内监启帘内管领妻升彻,皇太后御筵退。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皆兴,离席就。
殿内拜位立公主、福晋夫人出殿左右门暨大臣、命妇侍卫妻按翼于丹陛上,拜位立,均北上。丹陛大乐作,奏益平之章。
皇后率
皇贵妃以下一二品命妇以上谢恩,行二肃,一跪一拜,礼毕,乐止。引礼女官转传,内监奏请皇太后还后宫,中和韶乐作,奏履平之章。
皇太后还宫,乐止。引礼女官奏礼毕,恭引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降阶仍由。
徽音左门出,升舆,还宫。内监引公主、福晋命妇各退右谢恩。
恭遇
皇太后万寿及元旦,次日筵宴,向例应备馔筵、羊酒,亲王等各恭进桌、张羊酒。如不敷者,交光禄寺及两翼。
増备,乾隆二十六年
皇太后七旬万寿筵宴,奉㫖阿哥等进三:九近派王等进三九,显亲王等进三。九内务府遵。
㫖办理将向例王等各进桌,张羊酒统入于六九数内乾隆三十四年军机处遵。
㫖查奏元旦次日。
慈宁宫筵宴,请用馔筵三十张,奉㫖再减十张。是年,羊、酒数目亦照馔筵减半之例三十六年。
皇太后八旬万寿,与二十六年同,若元旦节。
慈宁宫于次日筵宴,是日而遇斋戒应否改期豫行,请㫖遵办。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奉。
㫖:次年正月初二日,系斋戒日期,皇太后宫筵宴,应于初一日举行,凡王公等所进羊只,自行备送外,其増备羊肉及需用铁锅、铁杓砖、灶水桶、檐杖、柳罐、刷帚等量数,咨工部送用。若宴毕,所剰桌张交与。
慈宁宫首领、内监、散给拜唐阿、内监等,前期奏请,得㫖知照内大臣、理藩院、内务府上三旗、䕶军、统领、皇后三大节朝贺。
顺治八年四月,定。
皇后三大节礼仪是日
皇后仪仗全设。
皇后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还宫、公主和硕福晋以下都统、子尚书命妇以上俱诣。
皇后宫行礼
康熙八年,定元旦、冬至次日,皇后官庆贺礼仪。是日,设皇后仪驾于
太和殿前时修未乾清宫,尚 竣工
,设丹陛大乐于中和殿前。
皇后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公主、福晋以下一品,命妇以上,咸朝服,行礼如仪。
十年定。
皇后仪驾丹陛大乐设于坤宁宫前。
十一年,定。
皇后千秋节庆贺礼仪与元日同。雍正六年。
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乾隆六年,礼部奏:
皇后千秋节恭进庆贺笺文,向未列班行礼,于典礼未备。嗣后文武各官拟于
午门外齐集行礼得。
㫖仍照旧例行。
十六年正月,奏准。
皇后千秋莭正值。
皇上恭奉
皇太后祗谒。
泰陵应行典礼,应请停止贺笺,仍届期送阁」。二十七年十月,定庆贺。
皇后题本式题本面页用红绫红签本,内加红签。二十八年二月,更定庆贺题本式。通政使实麟等奏言各督抚庆贺。
皇后千秋本章内加签有用半签有用全签,有并未加签者,殊未画一,嗣后庆贺。
皇后本章及贴黄请改用红纸,其面页仍用红绫红签本内,毋庸另行加签。疏入,令大学士等集议,应如所请,惟面页面签,臣等酌议,亦用黄绫,以昭画一従之。
皇后三大节朝贺仪先期,诸王公及内外文武臣工具贺笺送礼部。其式曰:「具官臣某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笺聫随时撰拟。
敬惟
皇后殿下
随时撰拟。
臣
等,幸际昌期,恭逢令莭。元旦长至。
伏愿。
随时撰拟
臣
等无任赡。
天仰。
圣欢忭之至谨奉。
笺称。
贺以:
闻
右笺贺仪式。
前期一月,将礼仪具题。得㫖:行文各衙门遵办行。八旗理藩院取行礼命妇名册,付精膳司,转传侍卫命妇铺设。
皇太后宫及
皇后宫内拜褥,豫备行礼,均照皇太后宫朝贺例,办理行礼。前三日,恭缮皇后行礼受朝仪注。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以下行礼仪注,并缮冩緑头牌,进呈御览,后交内监恭进奏呈。仪注后,抄録原奏行。知内务府、内銮仪卫领侍卫内大臣、内阁典籍㕔,并宗人府、理藩院八旗等一体,遵照如奉。
㫖免齐集,仍行知㑹。
右戒办。
是日昧爽,内銮仪卫陈。
皇后仪驾于
交泰殿前陈车舆于
乾清门外内监设中和韶乐于交泰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仪驾之南,礼部仪制司官自部奉臣工庆贺笺文,安龙亭内校尉舁行,鼓吹前𨗳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由东长安门至。
午门外陈设,恭送内阁如仪。右仪驾乐悬陈设。
质明内监设。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拜位于
殿檐前北面,设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拜位于丹陛下,按翼分东西班北面序立。设引礼命妇二人赞相礼仪,公主、福晋暨命妇与贺者,依时刻朝服祇候。
皇后既率
妃
嫔诣
皇太后
皇帝前行,礼毕。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俱礼服诣。
交泰殿升丹陛序立于
殿前东西向,内监引公主福晋暨命妇由隆宗门。
内右门入,序立于丹陛左班西面,右班东面,俱北上。引礼命妇转传内监奏请。
皇后御殿
皇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淑平之章》乐辞三大节同,后仿此
,升座,乐止。引礼命妇引」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就拜位,公主、福晋、命妇俱就拜位,左班西上,右班东上,均北面行六肃三跪三拜礼。丹陛乐作,奏《正平之章乐辞三、大节同
。礼毕,复原位立,乐止。引礼命妇奏礼成。中和韶乐作,奏《顺平之章。
皇后还宫,乐止。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各还宫,公主、福晋、命妇皆出内监引皇子。
皇孙诣
皇后宫行礼如仪。
右中宫朝贺。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