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百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八舆地考二十

广西省

等,谨按马考,以全州入古荆州域,馀并列为南越。葢以五岭为荆扬之南,限其萌渚、越城二岭,与广西接壤,故广西自全州灌阳县及兴安县以南,实在古荆州之外。自秦遣史禄凿灵渠,导湘、漓二水,始开其地,逮秦并天下,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史记索隐》谓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则其地之荒僻而难治可知。已两汉而降,郡县日増编户,设官等于内地。顾自通都大邑之外,溪峒深阻,若猺若獞若,獠若仡若狑人●人狪人山子之属,性习犷悍,驯服为难。唐始置土州县官,其酋长,使世领之,薄其徵入,寛其文网,然犹依险负,固叛服靡常,自宋讫明,若侬氏之乱,大蕂峡田州之役,蔓延数世,久而后定,葢勤师征者屡矣,终未能使之服教畏神,倾心效顺也。自登我朝版籍以来,风俗移易,民物諴和,凡深林宻箐、重冈复岭之区,向之慿阻而梗声教者,今且熙熙皥皥,共乐太平,蛮烟瘴雨,并洗濯于光天化日之下,葢圣朝徳化之渐,摩其入人也深矣!

广西明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桂林府,领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庆逺、思恩、南宁、太平、镇安、思明十一府,归顺、田州、泗城、思陵、向、武都、康、龙州等七州。又置广西都指挥使司,领桂林等九卫、全州等十守御千户所。

本朝初因之,设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桂林府,与广东共一总督降归顺、田州、思陵、向武都康龙州为属州。顺治十五年,升泗城州为府。雍正三年,升郁林州、宾州为直𨽻州。五年,升西隆为直𨽻州。八年,仍降为属州。九年,降思明府为州。十二年,降宾州为属州,凡领府十一,直𨽻州一,各卫所,俱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二千八百十里。南北距二千九百六十五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广宁县界。一千二百六十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一千五百五十里。南至广东廉州府灵山县界。二千四十五里,北至贵州黎平府永从县界。九百二十里。东南至广东髙州府石城县界。一千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国界。二千三百十里。东北至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西北至贵州南笼府、永丰州界。一千三十六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四百六十里。

桂林府为省治。东西距五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五百里,东至湖南永州府零陵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柳州府融县界二百十里,南至平乐府荔浦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湖南宝庆府城步县界三百二十里,东南至永州府永明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南至柳州府雒容县界。二百五十五里,东北至宝庆府新宁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北至柳州府懐逺县界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四百六十里。明为桂林府。本朝因之。领州二,县七:

临桂县附郭

兴安县在府东北一百三十里。

灵川县在府东北五十里。

阳朔县在府南少东一百五十里。

永宁州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永福县在府西南一百里。

义宁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全州在府东北二百五十里。

灌阳县在府东三百二十里。

等谨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桂水出焉,始见于山海经。厥后秦置桂林郡。唐书谓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立为郡。其治在今郁林州境,是时统地甚广,故今桂林府境亦在所属。逮三国、吴复置桂林郡,治武安为今柳州府。象州境。晋徙治潭中为今柳州府境。宋徙治中溜,为今浔州府境。齐徙治武熙,亦为今象州境。梁复徙治潭中,至隋而废,皆无与于今之府境也。梁天监六年置桂州,元和志谓在苍梧、郁林之境,因桂江以为名,大同六年,始移于今治,后遂因之。旧唐书地理志以临桂当秦之桂林郡,葢未之深考云。

平乐府:在省治南少东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九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广东连州连山县界。五百六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三百八十里。南至梧州府苍梧县界二百六十里,北至桂林府阳朔县界十里。东南至梧州府懐集县界二百里,西南至梧州府藤县界四百七十里,东北至湖南永州府永明县界。一百里,西北至阳朔县界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六百三十里。明为平乐府。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七:

平乐县附郭

恭城县在府东北六十里。

富川县在府东少北二百六十里。

贺县在府东南三百七十里。

荔浦县在府西少南七十五里。

修仁县在府西少南一百二十里。

昭平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永安州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梧州府:在省治东南八百里。东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六百三十五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封川县界四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广东髙州府信宜县界。四百二十里。北至平乐府贺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广东罗定州西宁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郁林州北流县界三百九十八里,东北至广东连州阳山县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平乐府昭平县界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五百三十二里。明为梧州府,降藤、容二州为县,共领州一,县九。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郁林为直𨽻州,以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往属,凡领县五。

苍梧县附郭

藤县在府西六十里。

容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

岑溪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懐集县在府东三百六十里。

浔州府:在省治西南九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梧州府藤县界。一百九十里,西至南宁府横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郁林州界一百九十里,北至柳州府象州界。三百三十里。东南至郁林州北流县界二百八十里,西南至郁林州兴业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平乐府、永安州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柳州府来宾县界。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四百十里。明为浔州府,降贵州为县。共领县三:

本朝初因之,雍正八年,以武宣县来属。凡领县四:桂平县附郭

平南县在府东一百里。

贵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武宣县在府西北二百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八年改属浔州府。柳州府。在省治西南三百七十里。东西距四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八百三十里。东至平乐府修仁县界二百六十五里,西至庆逺府宜山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浔州府贵县界二百七十里,北至湖南靖州绥宁县界。五百六十里,东南至浔州府武宣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思恩府迁江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桂林府永宁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贵州黎平府永从县界五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八百六十里。明为柳州府,共领州二,县十。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宾州为直𨽻州,以来宾迁江、上林、武、宣四县往属。十二年,仍为属州,与迁江、上林改属思恩府,以武宣改属浔州,府以来宾仍来属。凡领州一、县七。

马平县附郭

雒容县在府东北六十里。

罗城县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

柳城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懐逺县在府北三百十里

融县在府西北二百五十里。

象州在府东南一百三十里。

来宾县在府南一百八十里,雍正三年改属宾州,十二年还属柳州府。庆逺府在省治西南五百七十里。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柳州府柳城县界四十里,西至贵州都匀府独山州丰宁下土司界四百三十里,南至思恩府上林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柳州府罗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柳城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思恩府安定土司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罗城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都匀府荔波界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八十里。明为庆逺府,领州四,县五,土司三。本朝初因之。雍正十年,以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凡领州二,县三,土州二,土县一,土司三。

宜山县附郭

天河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十里。

河池州在府西二百五十里。

思恩县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顺治九年,移县北境,十五年复还今治。东兰州在府西南四百二十里。雍正七年,改设流官。

那地土州在府西南三百四里。

南丹土州在府西北三百四十里。

忻城土县在府南少东九十里

永定长官司在府东南六十里。

永顺正长官司在府西南三百里永顺副长官司在府东北四十里。南宁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七百六十里。东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五里。东至浔州府贵县界三百四十里。西至太平府罗阳土县界九十里,南至广东廉州府钦州界。二百七十里。北至思恩府武縁县界六十五里,东南至廉州府灵山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南安界三百六十里。东北至思恩府宾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思恩府白山土司界三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三百十二里。明为南宁府,以横州为属州。领州七,县三,土司二。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年以下雷土州及湖润寨土司改属镇安府。凡领州三,县三,土州三,土司一。

宣化县附郭

新宁州在府西七十里。

隆安县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

横州在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永淳县在府东二百里。

上思州在府西南二百里。

归徳土州在府西北二百六十里。

果化土州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

土忠州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

迁隆峒土司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思恩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九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东至柳州府来宾县界二百八十五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七百十里,南至南宁府宣化县界一百三十里,北至庆逺府永定土司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宣化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太平府龙英土州界六百二十五里,东北至庆逺府宜山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北至庆逺府东兰州界二百四十五里。本府境。东西距二百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界上林县。西界下旺土司,南界武縁县,北界兴隆土司。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四百里。明初以思恩州属田州府。永乐三年改为直𨽻州。正统五年升为思恩府,寻改为军民府。七年移治今府北境白山土司界。𢎞治末,改设流官为正府。嘉靖七年始移今治。万厯以后,领州二、县二,土司十。其田州为直𨽻州、宾州,改属柳州府。

本朝康熙初,以镇安、泗城二土府及直𨽻田州,归顺、向武、都、康诸土州来属。五年又以西隆州西林县来属。雍正五年改泗城为正府,改西隆为直𨽻州,以西林县往属。七年,改镇安为正府,以奉议、归顺二州,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小镇安土司往属。十二年以宾州及迁江、上林二县来属。凡领州一,县三,土州二,土司九。

武縁县在府南七十里

宾州在府东一百五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升为直𨽻州,领迁江、上林、来宾三县。十二年改属思恩府。

迁江县在府东少北二百八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十二年,改属思恩府。上林县在府东一百八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十二年改属思恩府。上林土县在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旧治今县东境,顺治十八年移今治。土田州在府西四百五十里。康熙三年,改属思恩府。

白山土司在府东北八十里。旧治今司西南境,明末移西境。 本朝康熙十八年移今治。古零土司。在府东北八十里。

安定土司在府东北一百六十五里。

兴隆土司在府北七十里

那马土司在府西北九十五里

旧城土司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

定罗土司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下旺土司在府西二百十里。旧治今司东北境,顺治五年,移今治。都阳土司在府西北六十里。

太平府:在省治西南二千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五里。东至南宁府宣化县界二百三十里,西至安南界二百五十里,南至南宁府土忠州界七十里,北至南宁府归徳土州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南宁府迁隆峒界二百里,西南至安南界。二百七十五里。东北至南宁府隆安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镇安府都康土州界二百二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万四百二十五里。明初为太平府,设流官。自万厯以后,领州十九,县四。

本朝初以思明土府及慿祥州暨直𨽻思陵州,龙州来属。康熙二十八年,省陀陵县入永康州。五十八年,思明州改设流官。雍正三年,废龙州为上龙、下龙二司。七年,裁下龙土巡司,移通判管辖。九年,降思明土府为思州。十一年,改思明州为宁明州,裁思城土州移崇善县丞驻守。凡领州四,县一,土州十七,土县二。

崇善县附郭

左州在府东北一百里。

养利州在府北一百五十里。

永康州在府东北一百八十五里。康熙二十八年以陀陵县省入。宁明州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康熙五十八年改设流官。雍正五年以思明府同知管州事。十一年改为宁明州,仍设知州,属太平府。

上下龙司㕔。在府西一百八十里。明洪武初,为直𨽻土龙州, 本朝改属太平府。雍正三年废龙州,析其地为上龙、下龙二司,各设土巡检。七年,裁巡检,移通判治此。

太平土州在府西北一百十里。

安平土州在府西北一百三十七里。

上下冻土州在府西二百二十里

万承土州在府东一百五十里。

茗盈土州。在府东北一百七十里。

全茗土州在府北少东一百六十里。

龙英土州在府北二百里

结安土州在府东北二百二十里。

佶伦土州在府东北二百三十里。

都结土州在府东南三百八十里。

镇逺土州在府东北三百二十里。

上石西土州在府西南一百七十里。下石西土州在府西一百六十里

土江州在府南二十五里

思陵土州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明为直𨽻土州。 本朝改属太平府。土思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元年升为思明土府。 本朝改属太平府。雍正元年改为土思州。

慿祥土州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明永乐二年为慿祥县,成化十八年升为州,属思明府,属本朝,改 太平府。

罗阳土县在府东北二百里。

罗白土县在府东南五十里

镇安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三百五十五里。东西距三百四十一里。南北距二百十里,东至思恩府土田州界一百五十一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太平府龙英土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土田州界九十里,东南至土田州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安南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土田州界九十里,西北至土富州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万一千四百九十五里。明为镇安土府。本朝康熙二年,设流官,通判管府事,属思恩府。雍正七年设知府,以奉、议等州来属。十年以下雷土州来属。乾隆三年,増置天保县。三十一年,改置小镇安㕔。凡领州二,县一,㕔一,土州四,土司一。

天保县附郭。乾隆三年,以府地置县,为府治。

奉议州在府东北二百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归顺州。在府西南七十二里。初属思恩府,移今治。雍正七年改设流官,属镇安府。向武土州在府东南百六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都康土州在府东南一百九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上映土州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下雷土州。在府南少东一百六十里。初属南宁府。雍正十年改属镇安府。小镇安㕔。在府西一百五里。明设土巡司设。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一年裁土司 通判治此。

湖润塞土司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设土巡司镇。本朝初属南宁府,雍正十年改属安府。

泗城府:在省治西南二千四十里。东西距六百五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庆逺府东兰州界二百里。西至贵州南笼府普安州界。四百五十里。南至思恩府土田州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南笼府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襄行前后进说,神宗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才为言,务以诚意感动主上。辽南面官左春坊有太子中允,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中允冯若谷。金无此官。元至元中,立詹事院,有中允一人。顺帝至正时,宫傅府同,明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二人。太祖洪武初,赵文授教谕,歴任岳州府学教授。成祖时,诏选老学之士能讲说者,尚书蹇义以文名上,成祖召至御前,面谕授左春坊左中允,赐宴,俾辅仁宗于东宫。文进讲经史,敷绎明尽,应制有作,悉寓箴规,睿㫖嘉奨。

司议郎唐置二人,掌侍从规諌,驳正启奏,宋无此官。辽南面官左春坊有太子司议郎,金不设元储政院,有司议二人,明左春坊有左司諌二人,右春坊亦如之,皆不常设,掌箴诲鍳戒,以拾遗补过,凡有启事于东宫,与司直清纪执笔纪令㫖规,正其伪谬者。

中舍人。唐置二人,贰右庶子,掌侍从献纳启奏。皇太子监国,下令书,则画日至春坊。右庶子宣传中,舍人奉行。宋至道,天禧时置中舍人一人,神宗钦宗升储,亦置。宁宗嘉定初,除二人。辽南面官、右春坊亦有太子中舍人,金、元明皆无。

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梧州府容县界六十里,西至广东廉州府合浦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广东髙州府化州界。一百七十里。北至浔州府桂平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化州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合浦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浔州府平南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浔州府贵县界九十五里。本州境。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界北流县,西界兴业县,南界陆川县,北界浔州府桂林县。自州治至。

京师八千七百四十里。明洪武中,省州治南流,县入州,属梧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为直𨽻州,以博白、北流、陆川、兴业等县来属。凡领县四。

博白县在州西南九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北流县在州东四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陆川县在州南七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兴业县在州西六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八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