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
选举考十四
考课
雍正元年,奉:
谕㫖:「国家养育人材,首重翰苑,既读中秘之书,必当立品端方,居心敬慎,方不愧官箴,闻有侥幸之徒,平昔结党营私,互相援引,转为请托,此风甚不可长,急当甄别,以示劝惩。著大学士张鹏翮、尚书田从典、徐元梦、左都御史朱轼、侍郎张伯行、李级,㑹同满汉掌院学士,将翰林院、詹事府等官,不安本分,有玷官箴者,勒令解退回籍,无得徇情。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准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内,前锋、䕶军另户领催,披甲闲散人等,有能翻译书写清字者,从前并无升用之路,请通行查询,如有长于翻译书写清字情愿考试者,开其人数,奏请考试选择进。
呈。
吏兵二部遵。
㫖议奏嗣后大计,军政除卓异八法,照旧例举行外,其平等官员、文职,自知县以上、武职自守备以上,俱于。
大计军政之年,令督、抚、提、镇注明考语,送部察核。从之。
吏部议覆广西总督孔毓珣奏言:「广西南太庆思四府缺出,旧例将桂、平、梧、浔、柳五府属内人员,选择调补,歴俸三年,具题报满,今改为拣选之员,五年报满与由部掣选之员,仍通省较俸升转,迟速不均。请将拣选人员仍照夲省调补之例,三年报满。由部掣选者,五年报满,应如所请」。从之。
议准运弁,升调例:一,守备、千总酌量繁简,保题调补。一、押运千总完运一,次二次俱准加衔,三次押运。全完者,准其议叙,即升一部。发效力武举,领运事竣,赴淮考核后,咨部推用。从漕运总督张大有请也。
吏部议:「准内阁满洲、汉军侍读学士、侍读、中书,俱有翻译之任。嗣后侍读学士缺,出请将、汉字出身郎、中等官俸深者十员考试,翻译选拟正陪、题补、侍读缺,出将中书内办事敬慎之员题补。中书缺出,将本旗进士、举人与现任笔帖式及应升人员内考试,翻译,选拟正陪题补。
举行军政考选在京武职官员,奉谕㫖,此系初次考选,尔等秉公考验,内有出兵效力行走、年老俸深者,诸事尚堪坐理,仍著留任再人,虽年老衰颓,不宜留任,而出兵效力之处甚多,将伊即行革退,致令无以度日,深属可悯,应另行分晰具奏,朕自加恩,其虽无效力行间之处,而供职年乆者,伊等身逢太平之世,何由经歴战阵?尔等亦宜留心验㸔。
二年,奉:
谕㫖三年一次,举行大计军政,此内有应革职者,若俟部议具题,奉㫖之后,方行觧任,其地方逺者,为日甚乆劣员,预知被革,恐其恣肆,妄为嗣后举行大计,军政之时,有应革职者,即令觧任,若具题之后,或应免其革职者,仍可再行补授。
奉
谕㫖:嗣后文官在军前效力者,即著兵部议叙,永著为例」。兵部奉。
谕㫖:各省副将以下游击以上官貟,除地方有𦂳要事,及曾经引见之貟外,将人材可观,素有声名者,毎省陆续保送轮流来京,朕亲视其汉仗弓马,即可知其优劣,至伊等操守如何,训练如何之处,各省将军、督抚、提镇于咨部引见时,据实密奏」。
三年,吏部奏请差湖南、山东学政得㫖,从前学政主考,皆就其为人谨慎者泒往,并未考试文艺,其中竟有不能衡文者,著查奏应差之翰林并进士出身之各部院官貟,俟朕试以文艺,再行差委。至三月考试于
太和殿。
奉。
谕㫖保举卓异,乃该旗大貟要务,非升进官阶可比,必将汉仗好曾经效力应保之人,荐举方为合宜。其人平常不应保者,伊等或受请托,入于其间,朕必将徇情荐举之人治罪。
吏部议覆左都御史江球条奏考试月官履歴摺子,止湏简明直叙,无用繁冗履歴之后,请增一条议,以观其才识,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奉。
谕㫖:部院官之兼武职者,但由该旗保举。其在部院衙门行走如何之处,该旗大臣并不得知,俱令部、院衙门于京察时察核。
左都御史尹泰奏言:「定例监察御史试俸一年,不称职者,以按察司经歴改补,请嗣后一年限满未能深信者,再试一年,庶贤否可以详察。从之议,准功加弁员,分别録用,是时以功加人员甚多,游击、都司守备不能尽补,遇该省有把总缺出,准其三缺内将功加人,貟补用一貟,又覆准功加人员,既有职衔不便,令千把管辖,该督抚提镇收入标下效力差操,给与兵粮如果,差操勤慎,给与外,委把总名色,率兵巡防地方,以观后效。再令督、抚、提镇㑹同考验,分为三等,其人材超群,技艺纯熟,或经血战帯伤者,为第一等,保题送部引。
见以应得之缺,用候缺之际,或令侍卫上行走,或发巡捕营当,差其人材技艺尚属可观者,为第二等造册。
报部以把总用,如技艺精熟,许再保题引。
见以应得之缺,用其技艺,尚湏学习营伍,尚未谙练,可以保题者,亦许其保题,可以㧞补把总者,许其㧞补。
至功加人员,内现任之千把总,有人材超群,技艺纯熟者,概不论俸,令其保题引。
见以应得之缺用稍次者,千总六年俸满,以守备用,仍帯功,加职衔,把总,照常㧞补千总,其人材弓马不堪。
録用者,咨部注册。
饬考试月官摺子,密封进呈选人得缺之后,顺治年间,令吏部当堂考其身,言糊名考,其书判分为三等,进士举贡,不论甲第考案,前后总以考试等第为次,其法未乆辄停。至康熙年间,令写履歴以三百字为限,又有九卿验㸔之例,月官内有行止不端、出身不正者,各据见闻陈奏。后又定月选各官所得地方繁简难易,必预为筹画,何以治民,何以厚俗?以及催科抚字之术,谳狱聴讼之方,令各出己见,详陈一二事,于缮写履歴之后,以观其才识。其补任升任之貟令,其将旧任地方利弊,明白敷陈。至是,奉
谕㫖月官条奏,原欲观其人之存心,今渐有将地方闗系事务条奏者,伊等新进小臣,恐或受人嘱托,或将条奏事件,在外声扬,以沽虗名,或刻入文集,此等情弊,一经,查出必治以重罪,尔等即明白𫝊谕,嗣后月官考试履歴,令其密封进呈」。
吏部右侍郎福敏条奏官貟升任时,其不随帯之加级,汉官每一级例改纪録一次,满官无改纪録之例,一概削去。请嗣后亦照例遵行,以昭画一」。从之。
吏部都察院奉。
谕㫖:安民必先弭盗,盗风不息,皆由有司官讳盗不报之故,不但江南地方盗贼素多,近闻河南、湖广路上,有过往官貟被劫者,州县官贿赂,事主通同,隠匿司道,既无觉察,督抚亦受䝉蔽,以致盗贼无忌,贻害不小,不可不严行稽察,朕思巡按御史乆经裁汰,自不可复,今或于满、汉御史内拣选贤貟,酌量于湖广、江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等处,毎省各差二员,或一员,或两省差一员兼理,令其専司稽察盗贼,并巡查驿站烟炖,倘有纵容盗贼隠讳不报者,许据实题㕘一切地方事宜,差貟不得干预,若生事滋扰,从重治罪。
奉
谕㫖:朕体恤臣工,凡官貟办事著有劳绩者,无论大小,俱敕部议叙。其有过误,致干例议者,亦照例处分。夫一人之身,有功有过,一官之级,有降有加。旧例,官貟降级留任,停其升转,必三年无过,方准开复降级,后虽有恩诏加级,不准抵销,殊非以功补过开人自新之路。嗣后降级留任官貟,遇有恩诏,其议叙加级者,俱准以加一级,抵销降一级,庶使人皆奋励,勉图后效,亦鼔舞吏治之一道也。至于降级后捐纳加级者,不得抵销前案。四年奉。
谕㫖部院大臣以司官为臂指,今各部院司官笔帖式内有行走懒惰、经年不到衙门者,有庸劣不能办事者,有不能写字雇人翻译者,有奔竞鑚营招揺生事者。其本衙门堂官不能尽知,即有见闻,或因瞻徇掣肘,姑且优容。今著尔等司官将本司之笔帖式,分别勤惰优劣,㨿实奏明所举当否,许笔帖式,公同面质。
吏部议定计典官貟除贪酷外,其㕘劾等官交代,清楚给咨赴部引。
见虑有寃,抑及避重就轻等弊也。其举荐卓异官,貟吏部㑹同都察院考核合例者引」。
见如果才品兼优,准卓异注册,回任候升降级罚俸者,不准卓异。
奉
谕㫖:仓差甚有关系小京官,未有人,御史亦有职掌,汉监督著将候补,候选道府同知、知州,有情愿效力者,报名,吏部户部㑹同九卿,拣选引见,如任内果能效力,以应升之缺,即用满监督,著部院挑选笔帖式,保送引见,如能实心效力,以主事即用,若系中等,仍留原职,下等者革退。
奉
谕㫖嗣后遇京察之年,著内阁满、汉大学士、吏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公同阅看,著为例。
吏部兵部奉。
谕㫖:凡因寃抑被㕘复职者,皆系朕特恩超㧞之人,该貟自应益加奋勉,以报格外之恩。嗣后此等人员,除因公诖误外,若居官仍有贪酷不法者,应重治罪,题㕘亏空革职之貟补,完开复与捐复者,亦如之。著行文,各直省将军、督、抚、提、镇一体遵行。
定随征䕶卫官貟议叙例,原任长史额尔徳黑,曾在军前立功,未经议叙,伊子噶尔弼请辞本身进藏议叙,追请谥法,下部定议,寻议向例随王等出征,䕶卫人貟功册无名,嗣后应令领兵将军将功绩,据实造册报部,分别等次,照出征官兵议叙,如有遗漏及冒开者,将该将军题㕘治罪。
奉
谕㫖:居官立身之道,自以操守清廉为本,但封疆大吏,职任甚钜,洪范所称冇猷有为有守,三者并重,则是操守者不过居官之一节耳。安民察吏兴利除弊,其道多端,倘但恃其操守,博取名誉,而悠悠忽忽,于地方事务不能整饬经理,茍且塞责,姑息飬奸,贻害甚大,盖此等清官,无所取于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之为非,而豪强者颂之,故百姓之贤不肖皆称之,无所取于属貟,亦不能禁属貟之不法,故属貟之贤,不肖者皆安之。大臣之子弟亲戚犯法,则姑容而不行㕘革,地方之强绅,劣衿生事则寛待而不加约束,故大臣绅衿,皆言其和平而望其乆留,甚至胥吏作奸而不能惩,盗贼肆行而不能察,故自胥吏至于盗贼,皆乐其安静而不欲其去任,及至事务废弛,朝廷访闻,加以谴责罢斥,而地方官民人等群然叹息,以为去一清廉,上司为之称屈,此则平日模棱悦众,违道干誉之所致也!且操守平常者,其心既不敢自恃,心懐畏惧,颇能整顿,经理事务,不致旷废,朝廷又时时留心访察,一有不善,即加惩戒,而在朝之官,貟及伊属,下之官吏,绅衿人等,皆伺察其过,不肯为之隠讳,是以此等之人,贻累于地方者,尚轻而洁已,沽誉之巧官,贻累于地方者更甚朕深望尔等为明体达用之全材,而深惜尔等为同流合俗之乡,愿勉之、勉之奉。
谕㫖:「古者,射御居六艺之中,圣人所重,本朝开国以来,骑射精熟,歴代罕有伦比,旗人凡少长贵贱,皆专心练习,未有一人不娴熟弓马者。士之应试,必先试其骑射合式,方准入闱,盖恐其専习文艺,或致骑射生疏,故先以此试之,即今部院堂司官,亦毎月如期在本旗教场,该管都统、佐领,㸔练弓马,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创制立法之意,诚深逺也。近来文官外任之人,渐不习于骑射,若听其因循怠惰,将来必致骑射生疏,岂国家创制立法之意乎?凡旗人外任文官六十岁以下者,该督抚即行㕘劾,若督抚徇隠,经朕察知,将督抚,一并治罪。内阁奉。
谕㫖:「向来边省地方或烟瘴难居,或苗、蛮顽桀官斯土者,与内地不同,是以边俸较腹俸之升为最速。今太平日乆,亦有烟瘴渐消、风俗渐淳之处,仍照旧例题补升转,亦觉太滥。著九卿将各边俸之缺,或系瘴疠未除,宜令督抚等题补,或系风气已转,可照内地选用。至文武原属,一例武职官貟,亦应照文官迁转之例,著一并议奏」。寻议:「凡文武边俸非保题调补之缺,俱与内地一体较俸升转」。从之。
奉。
谕㫖:月选各官考试履歴,条奏原以观其学识,即知将来之趋向。今考试各官,内将所进履歴条奏询问本人,竟有不能奏对者,明系倩人代作,甚属不合。嗣后如有预倩亲友代作者,一经查出将代作之人,与本人俱以违㫖例治罪」。
九卿等奉。
谕㫖各部,汉司官实能办事者不过一二人,其馀庸碌无能之人,偷惰安闲,实属冗滥。朕即位以来,其贤能司官,或升道府,或选科道擢用甚众,而平庸之人,若一概升用,必致旷官废事,然尚不忍多行黜退,盖以各司人众,兼有堂官办理,事无贻悮,故今春京察止,将甚不堪者,革退数人,其馀概为优容,此朕寛大之恩也!乃汪景祺、查嗣庭等妄谓郎中、貟外、主事等官壅滞,不得升转,至有白首为郎十年不调等语,此必司官中有不感朕寛容之恩,而以不得升用,私相怨望者,此等之人既不能为国家效力,而反以不得即升为怨,又复多占貟缺阻塞后人升补之路,甚非整饬官方之道,著各部堂官,将所属司官详加甄别,有才具平常,目前不能办事,将来不堪升用者,尽行举出,与应留办事人。貟一同帯领引见,请㫖各部,堂官不得瞻徇情面,稍有容隠。
奉。
谕㫖:「向来革职留任官,貟从前无开复之例,但年乆奉职无愆,亦应示以鼔励嗣后革职留任之员,如四年无过,该督抚等题明准,其开复,著为例」。
定各省教职考课例,凡补用教职例,由抚臣考校其考试四等、五等者,俱令觧任学习,三年再行考试。六等者,革职。所属文武生貟抗欠钱粮,捏词唆讼,该教官不行,申详纵容徇庇者,革职。如六年之内,士子无前项过犯,该督、抚、学臣将该教官保题,以应升之缺即用。
五年奉。
谕㫖:「向例千把总俱由督抚提镇㧞补,往往以其家人长随及私自效力,请托夤縁之人补用,而兵丁内年力精壮,技勇可观者,转不能得一官职,甚为可悯千把总为行伍出身之途,若听其因循冒滥,何以整饬戎政?今定半年之限,令该督抚提镇将所辖千把总内,凡有老弱不堪不能称职者,秉公细加㸔验考试,尽行沙汰,不可姑容一人,其所出之缺,从公选择,拔补不得,仍蹈故习奉。
谕㫖:「汉司官屡经侍班,朕得以认识满司官中有不甚认识者。嗣后凡遇御门理事之日,著满司官四员、汉司官四员,一体轮流侍班引见。若有条奏之事,即于侍班时密封具奏,止许条陈一事,不得以数事并奏。如此,则司官之贤否优劣可知矣」。
奉。
谕㫖各省副将㕘将,著该省之督、抚、提、镇㑹同,分别列为一等,二等、三等出具考语,密咨兵部添写履歴年齿乡贯,缮写、进呈副将㕘,将中有经特用及该上司题升者,亦仍分别等次出,具考语一体咨部。
奉
谕㫖:「朕因盛京各官习气不好,是以拣选京貟调补,原欲其悉心办理事务,若到任未乆,即以京城貟缺升用,于盛京部务无益。嗣后由京补授,盛京满、汉司官,歴俸三年,方行升转,如三年内遇伊应升之时,尔部奏闻,以升衔留任,仍以升衔较俸。
六年,奉:
谕㫖:「据山西太原总兵袁立松奏称,平垣营守备梁玉年已六十八岁,虽干八法,而精力不衰,且操守廉洁、办事敏练等语,夫八法内开列年老者,盖谓其衰老不能办事,故令罢斥,并非限定,年逾若干,即入于八法之内,若限定年岁以为处分,则年齿未老而早衰不能办事者,又将姑容之乎?况年老谙练事务之人,尤为难得,倘精力可用,该上司当优待以为后进之表式。今袁立松将伊填入八法㕘劾之内,殊非体朕爱惜人才之意,梁玉著仍留原任,并令袁立松酌量梁玉既年老歴练,若可胜游击之任,遇有缺出,著即题补。
奉
谕㫖:国家举行大计,乃三年考绩之大典,其中卓异人员,皆加以特恩,不次擢用,诚以该管上司为国家荐㧞人材,必深知灼见,然后列为卓异,断非徇私,受托草率冒滥,以负国恩而辱钜典,而到任未久之上司不能深知属员之贤否,又准其题请展限,以俟确访。如此则属员人品之邪正,自无有不能辨晰之理,乃见从前卓异之员,而后任内,竟至贪赃枉法罹于重罪。夫以三年之久,数百属员之多,保举数人,以光大典,则非一时应诏荐举可比也。其人既犯贪赃枉法之条,则平日必系行止奸邪之辈,又非寻常诖误及才力不及之类可比也。督抚、提、镇等专以察吏为务,而乃以此等之人列为卓异。及至败露之后,尚可藉口于知人之不易,不能保其将来乎?此等若不定以处分,恐相沿日久,必有滥举失实之弊。嗣后文武卓异官员有犯赃不法之款而审讯确实者,将从前列为卓异之上司,一并议处。倘于该员未败露之先,有能查出㕘奏者,免其处分。其如何定例之处,著九卿详议具奏。寻议嗣后文武卓异之员,原任内有滥行贪酷不法之处,原荐举卓异之上司,不行揭报题㕘者,督、抚、提、镇降五级调用,司、道、府、副将、游击等均行革职。若文武官貟卓异之后,或复回本任或升转他省别犯贪赃不法之款,其原荐举之各上司,分别降级调用,不准抵销」。从之。
奉。
谕㫖:知府一官管理通郡,有察吏之责,内有循分供职,不能察吏而又素无过犯,不至于㕘劾者,著各省督抚甄别具题,以在京部属改补。仍令该貟暂留夲任办事一面于本任同知以下知县以上等官内拣选能胜知府之任者,保题引见,如所保人貟可用,准其补授。俟伊到任后,著前任知府交代清、楚来京,以部属之缺改用。若所保人貟到京引见时,朕察其才具,亦属中平,则仍将前任知府留于原任。各省督抚,宜秉公详择,以副朕澄叙官方之至意。
定湖广南北二省千把人貟,分𨽻考试旧例,湖广镇标协标,考㧞千把,先行咨送提督,转送总督,再加考试,方行补用。但湖南、湖北路途遥逺,又隔洞庭之险,㣲弁往返艰难,资斧不易,且致乆旷,泛守嗣后湖北二十四营、千把,専𨽻总督考定,咨知提督,俾微弁得省逺行之费,而泛守亦不至于乆旷,若新任总督、提督到楚之时,南北各标武职等官,仍听总督、提督通行调试,分别优劣。
七年奉。
谕㫖:「士子者,百姓所观,瞻士习不端,民风何由得厚?是以考课士子,设立举优黜劣之典,以为移风易俗之道,所闗亦綦重矣!无如教官愚懦,无能学臣,因循茍且,往往视为具文,奉行不力,毎当学臣按试之时,教官辄以无优无劣,具文申详,草草塞责,嗣后若教官沽名邀誉,縦容劣生,不行举报者,经学臣察出立,即指㕘将教官照溺职例革职,若学臣不行纠㕘,一经发觉,照徇庇例,降级调用著将,此永著为例。
八年奉。
谕㫖:「朕爱惜人才,不忍听其限于考成,遂致放废,而外任各官,案件繁多,往往易罹㕘罚,是以数年来因公诖误之貟,例应降革者,多于覆本之内,降㫖令该上司出具考语,送部引见,若其才具稍有可用,必再试以职任而成全之,虽片善寸长,亦不肯轻弃也。今思在京部院司官及旗貟等,虽㕘罚之案不多,亦有因公诖误者,所当一体加恩,予以赎过自新之路。嗣后在京文武各官,有因公诖误至于降革而任内无钱粮不清及治罪之案者,准照外貟之例,令该堂官该旗大臣出具考语奏闻,帯领引见,或将该貟仍留原任,或另行试用,或照例降革,候朕降㫖定夺。
大学士等议覆署福建总督阿尔赛疏言:「台湾道、府、㕔县等官,旧例到任一年后,督抚拣选内地之貟赴䑓湾协办,俟半年以后,将旧貟调回补用,统计前后不过年半而独当其任者,不过半年为期,太近该貟未必不以任事,不乆草率塞责,诸务诿延。请嗣后调台各貟,俟到任二年,该督抚选貟赴台协办,仍照例于半年后调回旧貟,则在台各貟既得尽心办事,又可免交盘频叠及草率诿延之弊。应如所请」。从之。
十二年奉。
谕㫖:各省卓异人员,俱有现任地方之责,毎当大计之年,理应先行具夲候㫖,敕交部院查议,其与例相符,应准卓异者奏闻,令其进京引见,其与例不符,不准卓异者,候朕酌量,应令引见与否,再降谕㫖。如此,则地方事务不致废弛,而与例不符之貟,亦不徒费往返,将此永著为例。
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祖鲁奏言:「文职旗貟内有才具平庸难胜部属州县之任者,准以旗缺对品补用。但此等人员弓马,既属生疏,旗务又不谙练,若非指定衔缺补用,恐有任情爱憎、髙下其手之弊。请敕下该部,就其品级拟定衔缺,如科道郎、中、道、府等官,以副㕘领、公中佐领补用貟外郎、同知、知州等官,以步军校副、佐领补用。主事、通判、知县等官,以骁骑校补用。其司道府之首领,州县之佐贰,以及笔帖式等官,俱以副骁骑校补用。该旗大臣留心试,㸔其技艺生疏、行走怠惰者,即行㕘奏治罪。若果奋志,黾勉,著有劳绩,一年之后,遇有应补缺出,据实出具考语,与该旗应升之貟拟定正陪引。
见恭●。
简用从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