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四《郊社考》四
郊仪注》
臣
等谨按古者制礼,圣者作之,明者述焉,作则立其宏纲,述乃臻于美备也。考《仪》于
今日以通礼为定,盖自立制以来,仪节逓有损益,今则礼明乐备,厘定精详,昭之方䇿,永为法守。兹编纂,辑一遵。
盛典庶无参差焉。
冬至大祀仪
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先期五日,遣亲王一人诣牺牲所,恭代视牲所牧,豫设香案于庭中南向,一东西向各一,遣官补服遇朝
。
期则朝服
。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前引诣香案前,北向,所牧立案右,牧人牵牛羊,过案前,导以旗仗所牧跪告牷,次东向,视鹿西向。视豕所牧跪告如前仪,毕,引由北门退。
右视牲
先三日,昩爽,太常寺卿进斋戒牌,铜人设黄案于乾清中门之左,太常寺卿率所属咸补服。常朝日,朝服雨雪常服
恭奉斋戒牌在前,铜人在后,导以御仗,入自西长安门至。
午门彻仗,太常寺官十人前引,由中道入,进太和门。
中左门。
后左门侍卫二人引至。
乾清门阶下,太常寺官恭设于案斋戒牌南向,铜人西向,太常寺卿行一跪三叩礼,退。
皇帝致斋于大内颁
制辞于群臣曰:「某年月日冬至,朕恭祀皇天上帝于」。
圜丘惟尔,群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文武衙署恭书!
制辞,于版安奉正堂,自员外郎、骑都尉以上,咸斋于公署。
右斋戒。
先二日,遣礼部尚书一人诣牺牲所,省牲如视牲仪。
右省牲。
是日昩爽,太常寺司祝恭送祝版于内阁,授中书舍人安奉洁室敬书祝词于版毕,内阁典籍,豫设黄案于政事堂正中,舍人奉祝版陈于案,南向。大学士诣案前立,北面展祝文敬书。
御名舍人奉祝版安奉堂上,俟翼日授司祝、右书祝版。
先一日,子初刻,宰人豫凿坎于宰牲亭外墙东广深二尺。太常寺官设香案于宰牲亭外,光禄寺卿一人朝服。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前引,诣香案前,北面立,三上香,遂及御史二人、礼部司官二人咸朝服。视宰、宰人以鸾刀割牲,以豆取毛血,瘗于墙东之坎。
右视割牲。
是日五鼓,太常寺卿率属扫除,上下藉以棕荐,设上帝神座于
圜丘第一成,南向。
列圣东西向。
四从于第二成
大明东。
夜明西。
北斗七星,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在大明之次。
云师、雨师风伯、雷师在。
夜明之次,均施青幄。工部司官张皇帝拜次于第二成午阶上,张大次于外壝左门外神路之东,太常寺典簿陈牲俎于。
神厨博士辨簠簋、笾豆,登鉶之实,登以太羮,鉶以和羮,簠以黍稷,簋以稻梁,笾以形盐、稿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黒饼、糗饵、粉糍。豆以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笋菹、鱼醢、脾析、豚拍、酏食、糁食、以次展器于。
神库。
右设
神座幄供张,展牲器。
其日昩爽,太常寺设黄案于太和殿中。
御座之南,设香亭于殿内左楹之东,设奉祝版亭、奉玉帛、香亭于殿内右楹之西。太常寺赞礼、读祝」。各官具玉帛于篚,贮香于盘祇,俟。
太和门外,太常寺卿率属,赞事殿内。届时太常寺卿率钦天监博士二人至。
乾清门奏时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至太和殿北阶降舆。
御殿立左楹前,西向。记注官四人立殿右门外,东面。司祝自内阁奉祝版入。
太和中门玉、帛、香随入。前列提炉二,太常寺、赞礼郎十人导引升中阶,至丹陛上,导引止。司祝奉祝版,各官奉玉、帛香进殿中门,以次陈于黄案三叩,退。太常寺卿展祝文,赞礼郎布拜褥凡拜则布拜褥后同
,皇帝诣案前次第恭阅毕,行一跪三拜礼,兴,复位立。太常寺卿韬祝版,赞礼郎彻拜,褥凡拜毕则彻拜褥后同
。司祝各官进至案前,三叩,兴。恭奉祝版玉帛香,依次设亭内,三叩,退。司香官就香亭奉香盒立于亭东,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至香亭前立,司香跪进香。皇帝上香毕,行一跪三拜礼。兴,复位。司香奉香盒置亭内,退。銮仪卫官率校尉舁亭、香亭在前,祝版亭、玉帛、香亭以次由中道出,前引如仪。太常寺卿奏礼成。
皇帝乘舆还宫,太常寺卿随亭送南郊安奉。
神库内是日彻。
乾清门斋戒牌,铜人恭设于斋宫,导引如仪。
右,
阅祝版、玉、帛、香。
厥明,歩军统领,饬所部清跸,除道銮仪卫官校陈大驾卤簿全设详见卤簿
,凡职事官均采服亲军、䕶军旗尉民尉,各服其服,辰刻不陪祀,王公、百官咸朝服㑹阙下,鸿胪寺序班序,百官立位东班西面,西班东面,均北上祗候。已刻,太常寺卿赴。
乾清门奏请诣
南郊斋宿
皇帝龙袍补服,乘礼舆出,至太和门阶下降舆,銮仪卫进玉辇,掌銮仪卫内大臣一人跪奏「请升辇」。銮仪使二人奉辇,扶辇官四人纳陛于辇正中。
皇帝升辇,驾士三十六人舆辇,驾发警跸,銮仪使二人率官校夹辇而趋,午门,鸣钟鼓,导迎乐前引而不作。出午门,百官跪送前,引大臣十人,后扈大臣二人暨侍卫扈从,诸臣以下咸乘马御道,左右涂巷皆设布幛,䕶军统领、歩军统领,各率所属按班立于幛外,咸辟除清跸,所至不得欢哗。
右。
銮舆出宫
驾至。
南郊由西门入至。
昭亨门外谨案乾隆三十五年,奉处降谕改由雩广利门入,于向时祭毕乘辇, 辇详见 门
。掌銮仪卫内大臣跪奏请降辇,扶辇官纳陛辇前。皇帝降辇,前引大臣右赞引左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由外壝南左门入,至皇穹宇诣。
上帝香案前立。司香官太常寺少卿一人跪进香,皇帝跪受香,拱举,仍授司香官兴。三上香毕,以次诣列圣香案前,上香如仪。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两庑从位遣分献官上香行礼,皇帝诣。
圜丘陟午阶第一成恭视上帝位。
列圣配位赞引以次跪。奏毕,暨对引官恭导皇帝由内壝东左门诣。
神库恭视笾、豆、赞引跪,奏如前仪。遂遣官并眂牲牢。皇帝由内壝南左门出,至外壝左门外,升辇,诣斋宫陪祀。王公百官采服分班祗俟于门外。皇帝降辇,升礼舆入。
斋宫乃退,均随坛斋宿。是夜严更宿卫警跸环巡右。
眂
神位
坛位笾豆视牲斋宿
将事之夕夜分,太常寺卿率官属入,然蜡炬明金镫、积柴,加燔牛于上,实以香具器,陈于案,各以其序登居中,簠左簋右。笾从簠豆,从簋俎在案,前第一成。
上帝幄内犊一,登一,簠二,簋二,笾十有二,豆十有二,金炉一,青镫二,金镫四,炉瓶五,事爵垫一。
列圣幄内,皆犊一,登一,簠二,簋二,笾十有二,豆十有二,金炉一,青镫、金镫各二,爵垫一。幄南中设一案,少西。
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西向,陈苍璧一。郊祀制帛十有二色青
。奉先制帛三色白
,香盘四,尊四,匏爵十有二,壶一、爵一,实福酒盘,一实胙肉。西设一案,东向。陈奉先制帛二色白
,香盘二,尊二,匏爵六。凡牲,陈于俎,凡玉帛实于篚。凡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第二成。
大明。
夜明幄内皆牛一,登一、簠二、簋二,笾十,豆十,青瓷盏二十,炉一、镫四,各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色一、赤一、白
,尊一、爵三、香盘一、俎篚幂勺具。
星辰
云雨、风、雷幄内皆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盏三十,炉一、镫四。各设一案一。陈礼神制帛十有一青黄赤黒各一,白七
一,陈礼神制,帛四青黄黒白各一
,各尊一,爵三,香盘一、俎、篚、幂勺具。銮仪卫、冠军使设洗于外壝左门外大次,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于三成阶下详见《乐考,后皆同
。
右陈设。
陈设毕,礼部侍郎一人由西阶升第一成,太常寺博士前引诣。
上帝位前,视玉帛齍盛及笾豆豋俎之实。以次诣列圣位前。省齍毕,仍由西阶降,至第二成。
四从位前周眂如仪。
右省齍。
辨行礼位第一成,午阶上为读祝受福胙,皇帝拜位第二成,黄幄次为。
皇帝行礼拜位,北向。第三成阶上为陪祀,王、贝勒拜位阶下为贝子公拜位,均北面。左翼东阶,西上。右翼西阶,东上。庭中,夹神道,东西为分。献官拜位,外壝门外为陪祀百官拜位,文五品、武四品官以上东西各五班,皆北面重行异等东位西上西位东上。辨执事位第一成,太常寺官二人立午阶上,皇帝拜位,前一司拜牌,西面一司拜褥,东面,司祝一人立祝案西东面。司香四人,司玉帛一人,司帛三人,司爵四人,序立东案之东,西面。司香二人,司帛二人,司爵二人,序立西案之西,东面。光禄寺卿二人立东司香之后西面。侍卫二人立西司香之后。太常寺赞赐福胙一人,立西司爵之次,东面。侍仪礼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立东案之南,西面。都察院左都御史一人,副都御史一人,乐部典乐一人,立西案之南,东面,均北上。第二成司拜牌拜褥官各一人,分立黄幄次,东西与第一成午阶同第三成。阶上太常寺典仪一人立于东阶,西面。引王、贝勒行礼。鸿胪寺官二人,纠仪御史四人,礼部祠祭司官四人分立拜位左右,均东西面。第三成阶下。记注官四人立于神道之西,东面,引贝子公行礼。鸿胪寺官二人分立拜位左右东西面。司乐协律郎、乐工序立东西,乐悬之次,北面歌工立乐工之次,乐舞生文武八佾,分行序立,东在歌工之左西,在歌工之右,皆东列西上,西列东上。外壝门外纠仪御史二人,礼部祠祭司官二人,立于从祀百官东班之东。御史二人,礼部祠祭司官二人立于从祀百官西班之西,鸿胪寺序班东西各一人,立于纠仪官之次。稍后,太常寺传赞四人,二人循内壝墙立二人,循外壝墙立。掌燎官一人率燎人立燎炉之东南隅。
右辨位
祀日日出前七刻,司祝诣神库祝版案前上香,行一跪三叩礼。恭奉祝版至坛,安于祝案,跪叩如初退。礼部尚书率太常寺卿属恭请神位。銮仪卫冠军使二人率校尉豫设龙亭一,于
皇穹宇阶下正中南向,又设龙亭五于左右稍后,均南向。又设龙亭四于南东,西向。至时太常寺官启:
神龛,礼部尚书诣。
皇穹宇各香案前三上香,退出门槛外,行三跪九叩礼。太常寺卿率属分诣。
皇穹宇及两庑各行一跪三叩礼,先请四从位,奉至丹墀东,西向次请:
列圣神位于殿内东,西向,俟请上帝神位南向先行,乃奉列圣神位以从。既出殿,奉四从神位以从,依序奉安于龙亭内,各行一跪三叩礼。校尉舁亭,太常寺官十人前引,礼部尚书从由。
圜丘北门入,至午陛亭止。
上帝居中。
列圣左右稍后,均南向。
从位再后,东西向。太常寺官诣各亭前跪三叩,兴,恭请。
上帝
列圣神位升午阶,诣第一成、四从神位,升东西阶,诣第二成,以次奉安于神座,各行一跪三叩礼,退。
右请
神位
太常寺卿赴。
斋宫奏请诣。
坛
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
斋宫,銮仪使进玉辇,掌銮仪卫内大臣奉请皇帝升辇、纳陛奉辇如前仪。
斋宫鸣钟,太常寺导驾官二人,前引大臣、提炉官执镫官左右列行后,扈大臣二人暨侍卫从,恭导皇帝至外壝门外神路西,掌銮仪卫内大臣奏请皇帝降辇,纳陛扶辇如仪。导驾官退。右赞引左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诣大次,少俟,太常寺赞礼郎引分献官于外壝右门外序立。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于外壝门外侍卫后,百官于行礼位后按翼东西序立。祗候、太常寺卿告「奉安。
神位毕,奏请行礼。
皇帝出大次,銮仪卫云麾使二人跪,奉盥,冠军使一人跪奉帨巾,盥毕,司拜褥官豫布拜褥于第二成,拜次凡行拜礼,则布拜褥后皆同
,退,赞引对引官恭导。
皇帝由外壝南左门入,升午阶就第二成拜位,北向立。司拜牌官安,拜牌凡就位复位则安拜牌后皆同
,退侍卫至内壝门外,前引内大臣执炉,镫官至三成阶下均止立后。扈大臣随侍凡升坛、随侍同
。太常寺赞礼郎引分献官入内壝右门至,分献拜位立,鸿胪寺官引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百官均就拜位,北面序立。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武舞执干戚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
右就次盥洗就位。
皇帝既就位,典仪赞「燔柴」,迎帝神乃燔柴。司香各奉香盒由案南,东西相向行,至左右幄前,止立。司乐。赞「举迎」。
帝神乐,奏《始平之章》辞,详乐考。后皆同
。协律郎举麾,工鼓、祝乐作凡乐以举麾,鼓柷作,后皆同
、司。
上帝香一人,由左而北,司列圣香东位,三人从西位,二人由右而北,以次进,至各香案前。恭俟司拜牌官起拜牌凡升拜牌后坛,所司先起、 皆同
。
赞引奏升。
坛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对引官至祝案前止立凡升礼皆同坛行
,赞引官恭导。
皇帝诣
上帝香案前,司香跪,赞引奏跪,皇帝跪奏「上香」,司香进香,皇帝上炷香,次三上,瓣香兴,以次诣列圣香案前上香。仪同赞引奏复位,暨对引官恭导,皇帝复第二成,拜位立,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传赞赞跪叩兴,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凡众官行礼皆传赞,后同
。协律郎偃麾工戞敔,乐止凡乐以偃麾、戞敔止,后皆同
。
右燔柴迎。
神
典仪赞奠玉帛,左司玉帛官暨司帛官由东案奉篚右,司帛官由西案奉篚以次进,至案前,恭俟,如奉香仪。司乐赞举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乐作,赞引奏升。
坛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诣。
上帝位前立,司玉帛官跪赞,引奏跪,皇帝跪奏献玉帛,司玉帛官进篚,皇帝受篚,拱举奠于案,兴,以次诣列圣位前,司帛官跪进篚。
皇帝受篚,奠帛,仪同赞引奏复位,恭导皇帝复第二成,拜位立,乐止。
右奠玉帛。
皇帝既奠玉帛,典仪赞进俎,赞引对引恭导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司拜褥官起,拜褥凡转立、引诣、皆起、拜褥后皆同
。太常寺官引分献官、鸿胪寺官引王公,各退避东,西面立。有司贮羮于壶恭,执太常寺官二人引至坛阶下,止立。执壶官升午阶,以次登坛,过幄次,仍布拜褥恭导。
皇帝复位,王公及分献官皆引复位,执壶官诣上帝。
列圣位前跪拱,举兴,以羮沃俎者三,退由西阶降。司乐赞举进俎乐,奏咸平之章,乐作,赞引奏升。
坛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诣。
上帝位前立,赞引,奏跪。
皇帝跪奏进俎
皇帝拱举进俎,兴,以次诣列圣位前进俎仪,同赞引奏复位,恭导皇帝复第二成拜位立,乐止。
右进俎
典仪赞「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左右司爵执爵以次进,至各案前,恭俟,如奉香仪。司乐赞举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乐作,司乐举节,舞干戚之舞凡舞以节领之,导引、进退后皆同
,赞引奏升。
坛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诣
上帝位前立,司爵,跪赞引奏跪,皇帝跪奏献爵,司爵进爵,皇帝受爵奠于垫中,兴。赞引奏诣读祝位。皇帝诣读祝拜位立,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引奏跪。
皇帝跪,群臣皆跪。赞引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僚,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此禋燎。祇祀于
上帝奉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髙皇帝
太宗应天兴国𢎞德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配尚
飨读毕,兴。奉祝版,《跪安》。
上帝位前,篚内三叩,兴,退,乐作。赞引奏拜兴,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礼,兴。赞引恭导诣列圣位前,以次献爵,仪同赞礼郎引从位分献官由东西阶升诣各神位前,上香、献帛献爵毕,赞引奏复位。恭导皇帝复第二成,拜位立,分献官咸降阶,退,各复拜位,立,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龠进。
右初献读祝。
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执爵以进,司乐、赞举亚献乐奏嘉平之章,乐作舞羽龠之舞,赞引奏,升坛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以次奠爵于左,仪如初。献赞引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立,乐止。
右亚献
典仪赞「行终」,献礼,司爵执爵以进,司乐赞举终」献乐,奏《永平之章》,乐作舞同亚献
,赞引奏升。
坛恭导
皇帝升第一成,以次奠爵于右,仪如亚献。赞引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立,每献分献官诣从位献爵、升降,均如初乐止。《文德之舞》退,右三献。
既终献,赞礼郎一人诣祝案前,东面立,赞赐福胙,光禄寺卿就东案奉福胙至上帝位前,拱举,赞引奏诣饮福受胙位」,恭导皇帝诣第一成,饮福、受胙位立。光禄寺卿二人奉福胙祗立。
皇帝拜位之右,侍卫二人进立于左。赞引奏跪,皇帝跪。左右官咸跪奏饮福酒,右官进福酒,皇帝受爵拱举授左官,奏受胙,右官进胙,皇帝受胙,拱举授左官,赞引奏拜兴,皇帝三拜兴,赞引奏复位。恭导皇帝复第二成,拜位立。赞引奏跪拜,兴。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熙平之章。乐作,司玉帛官诣。
上帝位前,跪叩,兴,奉苍璧以退,乐止。右受福胙,彻馔。
典仪赞送。
帝神司乐赞举送。
帝神乐奏《清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兴,乐止。右送。
神
典仪赞「奉祝帛馔,恭送燎位」。司祝、司帛诣神位前咸跪,司祝奉祝,司帛奉篚,皆三叩,兴。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馔,兴,以次恭送燎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俟祝帛过,皇帝复位,立仪如进爼
。
从位香帛馔,仍由东西阶降,送内壝东西门外燎所。典仪赞「望燎」,司乐赞举望燎」,乐奏《太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诣望燎位恭导。
皇帝由内壝南左门出,诣望燎位望燎,分献官各诣东西门外望燎,赞引奏「礼成恭导。
皇帝入大次,乐止。
右望燎。
大祀礼成,銮仪卫冠军使率校尉,设各龙亭于圜丘午阶下,位向均如初。太常寺卿率属诣各神位前,跪三叩,兴,恭请安奉,亭内跪叩,如初。銮仪校舁亭,依次行至。
皇穹宇。
上帝居中。
列圣左右均南向。
从位东西相向,以次复。
御礼部尚书上香行礼仪,并与迎神同。
右。
神位还御
皇帝既还大次,更衣至外壝神路西,乘礼舆出,至昭亨门外。
大驾卤簿前导,和声署官赞奏乐导迎乐作,奏《佑平之章》。
皇帝回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公百官仍朝服集。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乐止,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候。
皇帝还宫,皆退。太常寺官彻斋宫,斋戒牌,铜人送寺。
右回
銮
遣官恭代在第三成阶下行礼,升降由西阶,读祝时在第二成阶下,跪读毕,行三叩头礼,复位,不行。饮福受胙,礼送祝帛,馔时,退立西旁,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不斋戒。陪祀祝文,内改「敢昭告于」字様」为「恭,遣官致祭」于六字凡恭、代皆同
。其行礼、供设俱同右。遣官恭代。
乾隆三十七年遵。
㫖议准郊。
天仪注
冬至前一日
皇上先期莅。
斋宫,乘步辇入自西天门,由斋宫南。
御礼轿,至神道西,降舆,步入琉璃左门,诣皇穹宇上香。礼成,仍于降舆处。
御礼轿还。
斋宫
阅视
坛位遣亲王恭代行礼。祀日,皇上自
斋宫乘步辇行,至神道西阶下幄次相对处降辇升阶,由
棂星左门步入,礼成,仍于降辇处御礼轿还宫,其行礼时。
皇上初升至二成,拜位立,赞引奏升坛」。
皇上升阶上香毕,还至二成,拜位行迎神礼。典仪官赞「奠玉帛」。
皇上升阶,行奠玉帛礼,还就读祝位立,以次进俎三献及饮福受胙,礼成,仍还至二成,拜位,行谢。
福胙及送。
神礼
孟春祈谷仪
孟春上辛,祈谷之礼。先期五日,遣亲王一人恭代视牲如。
圜丘仪。
右眂牲。
先三日
皇帝斋于大内斋宫、王公百官各斋于次,仪与冬至大祀同誓戒。
制辞曰:「某年月日上辛,朕恭祀上帝于」。
祈年殿为民祈谷,惟尔群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书版恭奉斋次如。
式
右斋戒
省牲
书祝版
视,割牲均与冬至同
先一日五鼓,太常寺卿率属扫除,祈年殿,藉以棕荐设。
上帝神座于正中,南向。设列圣神座于左右东,西向。所司张大次于祈年门外神路之东,陈牲爼于。
神厨展祭器于
神库如式。
右设。
神座供张展牲器。
其日,昩爽。
皇帝御太和殿,阅祝版、玉帛、香仪,与冬至大祀同右。
阅祝版、玉帛香。
厥明,步军统领饬所部清跸,除道銮仪卫官校陈设。
大驾卤簿、玉辇,诸司各共其事。已刻,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降舆、升辇、警跸,导从午门鸣钟鼓,王公百官跪送,并与冬至大祀同右。
銮舆出宫
驾至。
南郊坛南门外神路西降辇。前引大臣赞引对,引太常寺卿恭导。
皇帝由
祈年左门,入诣。
皇乾殿。
神位前上香次诣
祈年殿恭眂
坛位次由壝东门诣。
神库眂笾豆,遣官眂牲牢,并同大祀仪。礼毕,仍由祈年左门出宿。
斋宫陪祀王公、百官分班祗俟,如仪右。
眂。
神位
坛位笾豆眂牲斋宿。
将事之夕夜分,太常寺卿率属入,然炬明镫积柴,加燔牛于上,具器陈于案。辨簠、簋、笾、豆、登俎之序,陈三案,一设殿中少西,供祝版一,东次西向。一、西次东向,分奠玉帛、香尊、爵、壶盘。福胙惟
上帝前用告祀青帛一,馀仪均与圜丘、大祀同。銮仪卫设洗于祈年门外大次,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于丹陛上,分东西悬陈乐舞于乐悬之次。五鼓,太常寺博士引礼部侍郎升西阶,入自右门,恭省玉帛,齍盛,如大祀仪。
右陈设省齍。
辨行礼,位殿南正中为
皇帝拜位,其前为读祝,受福胙位北向。丹陛东、西为诸王,贝勒、贝子公陪祀拜位左翼东阶,西上,右翼,西阶,东上。丹墀内,东西为陪祀。百官拜位,文员外郎、武骑都尉以上,东西各五班,东位西上,西位东上,重行异等,皆北面辨执事位。太常寺司拜牌拜褥官二人,分立门内。
皇帝拜位,左右东西面。司祝一人立祝案西,东面。司香司玉帛、司帛、司爵赞赐福胙官、奉福胙、光禄寺卿接福胙侍卫侍仪、礼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乐部典乐序立东西案之次东,西面。太常寺典仪一人立东檐下,西面。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舞佾序立丹陛上,东西,乐悬之,次北面。太常寺传赞二人,分立东西陛石栏前,东西面。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引礼、鸿胪寺序班四人、纠仪御史四人、礼部祠祭司官四人,分立从祀王公百官拜位左右,均东西面。掌燎官率燎人立燎炉之东南隅,并如。
圜丘仪。
右辨位
祀日日出前七刻,司祝恭奉祝版至祈年殿,安于祝案如式。銮仪卫官校豫设龙亭一于皇乾殿阶下正中,又设龙亭五于左右稍后,均南向。太常寺官启:
神龛,礼部尚书上香。行礼,太常寺卿率属,恭请上帝神位。
列圣神位奉安龙亭内,前引后从,舁亭行如仪。至祈年,殿阶下亭止,依序如初,南向。太常寺官诣亭前奉请神位,以次升中阶,入殿中门奉安,各
神座一跪三叩,并如
皇穹宇奉请之仪
右请
神位
太常寺卿赴。
斋宫奏请诣
祈年殿
皇帝御祭服乘舆出。
斋宫升玉辇,前列炉镫,导从扈卫如常仪。至祈年门外神路西。
皇帝降辇,诣大次,少俟陪祀王公于祈年门外,百官于丹墀按翼东西序立。祗候,太常寺卿告奉安。
神位毕,奏请行礼。
皇帝出大次,銮仪卫官跪奉盥,奉巾如仪,盥毕,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由
祈年左门入,升东阶,进殿东门,就拜位,北向立,执炉。镫官止东阶下夹阶,左右立,侍卫退至东西隅,佥立前,引内大臣止檐下东西侍立后。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王公百官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武舞执干戚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
右就次盥洗就位。
典仪赞燔柴迎
帝神左右司香,奉香盘进,如祀圜丘之仪。司乐赞「举迎。
帝神乐凡仪节,皆典仪赞、举乐,皆司乐赞,并详冬至大祀仪
:奏《祈年》之章,乐作,皇帝诣
上帝位前跪上香次诣。
列圣配位前跪上香毕,兴,复位,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乐止凡行礼进退皆赞,皆引陪祀官随行礼,皆传赞详见冬至大祀仪
。
右燔柴迎。
神
乃奠玉帛、举奠、玉帛,乐奏《绥平之章,乐作司玉帛、奉玉帛、司帛、奉帛进,如奉香仪。以次至各案前跪,皇帝诣
上帝位前跪奠玉帛,以次诣列圣位前跪,奠帛毕,兴,复位,乐止。右奠玉帛。
乃进俎举进俎,乐奏《万平之章》,乐作,有司执壶羮,自中阶升,进殿,内沃俎如。
圜丘仪。
皇帝诣
上帝位前
列圣位前跪进俎,兴,复位,乐止。右进俎。
行初献礼举初献乐,奏寳平之章,乐作舞干戚之舞。
皇帝诣
上帝位前,司爵跪奉爵凡司爵、奉爵皆豫,至各仿此神案前,恭俟,如奉香仪后
,皇帝跪献爵,奠于垫中,兴,退,诣读祝,拜位立。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
皇帝跪,群臣皆跪。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嗣天子臣御名,祗奏于」。
皇天上帝,曰臣仰承。
眷命抚育万方,念切生民,亟图康乂。兹者候届上辛,春耕将举,爰摅诚悃上迓」。
洪庥谨率臣僚,以玉帛、牲醴、粢盛、庶品,恭祀上帝。伏祈。
昭鉴时,若雨,𤾉俾百谷用成,三农攸赖。奉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𢎞文定业髙皇帝。
太宗应天兴国𢎞德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𢎞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侑
神尚
飨读毕,兴,奉祀版安于帛篚,内跪叩,如初退,乐作。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礼,兴,以次诣。
列圣位前跪、献爵,仪同兴,复位,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龠进。
右初献读祝。
行亚献礼举亚献乐奏《穰平之章,乐作舞羽龠之舞。
皇帝诣
上帝位前以次诣。
列圣位前跪,奠爵于左,如初献仪。兴,复位,乐止。右亚献。
行终献礼,举终献乐,奏《瑞平之章》,乐作舞同亚献
。皇帝诣
上帝位前,以次诣。
列圣位前跪,奠爵于右,如亚献仪。兴复位,乐止,《文德之舞》退。
右三献
既终,献太常寺官赞。
赐福胙。
皇帝诣饮福受胙位,饮福、受胙如圜丘仪,复位,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乃彻馔。举彻馔,乐奏《渥平之章,乐作,有司诣。
上帝位前,跪叩,兴,奉苍璧退,乐止。右受福胙,彻馔。
乃送。
帝神举送。
帝神乐奏《滋平之章》,乐作,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礼。兴,乐止。右送。
神:
乃望燎,执事官以次诣。
神位前奉祝帛、香馔,恭送燎所如圜丘仪。举望燎,乐奏《谷平之章。乐作,恭导皇帝由。
祈年左门出诣望燎位,望燎,赞引奏礼成,引入大次,乐止。
右望燎。
祈谷、礼成,銮仪卫官校依次设龙亭于阶下,均南向。太常寺卿率属恭请。
神位奉安亭内,以次行复御皇乾殿,礼部尚书上香,行礼,并如奉请之仪右。
神位还御
皇帝既还,大次更衣乃出,次至神路西乘,礼舆出昭亨门外。
大驾卤簿前导导迎,乐作,奏《佑平之章》,前部大乐毕举,皇帝回銮,王公从,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均如常仪。
右回
銮
乾隆三十七年,遵。
㫖议准。
祈谷仪注
前一日
皇上乘辇入西天门于。
斋宫东。
御礼轿,至西砖城左门间,降舆,步入琉璃左门,诣皇乾殿上香,礼成,仍于降舆处。
御礼轿还。
斋宫其视。
坛位遣亲王恭代行礼。祀日,有司先设幄次于祈年门东间。
皇上自
斋宫乘辇至东北甬道适中处,御礼轿由新设门入,至南砖城门外神道西降舆,由砖城左门步入就幄次。自
祈年左门入行礼。礼成,仍于降辇处御礼轿还。
斋宫至行礼时
皇上初升至二成,拜位立,赞引奏升坛。
皇上升阶上香毕,还至二成,拜位立,行迎神礼,典仪官唱奠玉帛。
皇上升阶行奠玉帛礼,还就读祝位,以次进俎三献及饮福受胙,礼成,仍还至二成,拜位,行谢。
福胙及送
神礼
列圣升配
南郊仪
将行。
南郊
升配之礼先期有
制下礼部,礼部具疏行。钦天监诹吉工部于昭亨门外择洁地设黄幄,太常寺设香案于幄内,礼、工二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工部敬制。
升配神位既成诹吉镌字,内阁翰林官朝服、敬书、题字大学士,满、汉各一人,朝服视镌上香,行礼如仪。
升祔
太庙礼成,诹吉日以。
闻饬诸司,敬谨供备」。
右敬制。
神位戒办。
眂牲。
致斋
书祝版均与冬至同
前二日,遣官各一人祗告天。
地
宗庙
社稷如常告仪仪见告祭
。
右祇告
阅祝版。
眂割牲均与冬至同
前一日,太常寺卿率属诣郊坛洁蠲,上下恭设。
上帝青幄暨
列圣配幄毕,乃恭设。
升配青幄、寳座、几案如式。銮仪卫设龙亭,黄葢御仗于昭亨门外黄幄之前。是日,
皇帝诣
南郊斋宿銮仪卫陈
大驾卤簿。
午门鸣钟鼓,乐陈而不作,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跪送如常仪。
驾至
南郊降辇,赞引对引官恭导皇帝诣。
皇穹宇上香,行三拜礼毕,恭导诣圜丘祗眂。
坛位乃导出。
昭亨门外升舆诣。
斋宫大学士二人,朝服祗俟于黄幄前。太常寺官具炉镫,大学士入幄右门,诣案前上香,行三跪九叩礼。恭眂工部以青饰。
神位题字毕,礼部尚书诣案前,恭奉神位奉安于黄案上香,行礼如前仪,毕,各退右。
眂。
神位
届日昧爽,太常寺卿诣。
坛陈设祭器,乐部陈乐悬、乐舞,工部官张大次、陪祀执事各官朝服,豫集祇俟,均如大祀仪。礼部、太常寺官。
十人前引。
神位祗俟于黄幄外,礼部尚书、太常寺卿诣皇穹宇行礼恭请。
神位安奉如仪。太常寺卿诣斋宫奏时。
皇帝礼服出。
斋宫乘辇,前引,大臣前导,后扈大臣随侍如仪,皇帝出。
广利门至。
昭亨门右降辇,盥手。赞引对,引恭导皇帝入黄幄左门诣。
神位前行一跪三拜礼兴,进前跪恭奉神位,兴,由中门出,奉安于龙亭,跪,三拜,兴,避立道。左校尉舁亭前列御仗黄,葢礼部、太常寺官左右导引前。
引大臣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于亭后行,陪祀王以下、内大臣、侍卫于昭亨左门外跪迎。候过随行龙亭入。
昭亨左门,百官跪迎于次候,过北面祗立龙亭,至内壝左门外止,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诣亭前跪,三拜,兴,进前跪恭奉神位,入内壝左门至。
圜丘三成阶下御仗黄葢,退。前引大臣止立,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升
坛司拜褥官布
神位拜褥于正中布。
皇帝拜褥于稍后,赞引跪奉庙谥皇帝祇见。
皇天上帝
皇帝恭奉
神位跪安于拜褥,退就拜位。赞引奏「跪拜,兴,皇帝三跪九拜,恭代行。祗见礼毕,赞引跪,奏「请升座」。
皇帝进前跪恭奉
神位兴,司拜褥官彻
神位拜褥
皇帝诣
配幄前跪,《奉安》
神位于寳座,退至幄外香案前,赞引奏,跪拜,兴。皇帝行一跪三拜礼。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诣第二成拜位立,乃行大祀礼,仪节均与冬至同。祀毕恭导。
皇帝出
昭亨左门,乘舆还宫。
大驾卤簿前导,乐陈而不作,不陪祀,王公百官祗候迎驾如前仪。太常寺官恭请。
神位
御皇穹宇,上香行礼,均如冬至大祀仪,翼日颁诏,布告天下。
右。
升配
升配
圜丘礼成,恭遇。孟春上辛,吉日秩祀祈谷坛乃奉。
神位配飨
祈年殿,祀前诸仪并同。
圜丘豫日,有司恭设。
升配寳座于
祈年殿,届日设龙亭黄盖御仗,于恭制神位黄幄前导,引如仪。
皇帝恭奉。
神位由左阶升入。
祈年左门,奉安于。
寳座不再行祗见礼
馀仪、节均与上辛祈谷同右。
升配祈榖坛
大享殿合祀仪
臣
等谨按㑹典,顺治十七年四月,世祖章皇帝特举。
大享殿合祀之礼,盖稽诸旧典,用展诚敬。嗣后未经复行,而仪节具存。敬谨纂载,以备典制。
前期二十日,遣官告祭。
大享殿前期五日。
皇帝亲诣眂牲。前期三日,礼部、太常寺官进斋戒牌、铜人如仪。
皇帝在大内,致斋二日,诣坛斋宿一日。陪祀王公、百官斋戒如仪。前期二日,遣礼部堂官省牲,内阁撰祝文,礼部敬书祝版,用青质朱。
书仍送内阁恭填。
御名前期一日,礼部太常寺奏请皇帝阅眂祝版、玉、帛、香于。
太和殿如常仪,礼部、都察院、太常寺、光禄寺官监眂割牲,瘗毛血如仪。是日,遣官七员告祭。
圜丘
方泽
太庙
朝日坛
夕月坛
太岁坛。
歴代帝王庙供献行礼,不作乐,礼部、太常寺官于大内安设。
皇天上帝神牌正中居左,后土皇地祇神牌正中居右,皆南向。太祖髙皇帝神牌居东,西向。
太宗文皇帝神牌居西东向殿外安设大明神牌于东一坛。
夜明神牌于西一坛,
星辰神牌于东二坛。
云、雨、风、雷神牌于西二坛,五岳、启运、山神牌于东三坛,五镇、天柱山、隆业山神牌于西三坛,四海神牌于东四坛。
四渎神牌于西四坛。
太岁神牌于东五坛。
歴代帝王神牌于西五坛,天下山川神牌于东六坛,天下神祇神牌于西六坛,俱东西向,陈设于幄次殿内。
上帝位前祭品与祈谷同。皇地祇位前祭品与夏至大祀同。配位,祭品与祈谷同殿外。
东西坛祭品,均如正祀之秩。天下山川神祇祭品与。
太岁神位同正祭日。
皇帝出
斋宫乘辇至铺棕荐处降辇。赞引对引官恭导,诣幄次,盥手更衣由。
大享东旁门入,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随后入。文武各官于砖门西旁门入,排班立,赞引恭导」。
皇帝升东阶,下殿内拜位前立,王公在阶上,百官在阶下,皆序立。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武舞生执干戚。引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典仪唱「燔柴」,瘗毛血,迎帝神。协律郎唱「举迎」。
帝神乐奏《元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皇帝诣。
上帝香案前立,司香奉香盒跪进于右,赞引奏跪,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举炷香上炉内。又三上瓣香,兴,赞引恭导皇帝诣。
皇地祇香案前立,司香奉香盒跪进于左。赞引奏跪,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上香如前仪,赞引恭导皇帝诣。
太祖髙皇帝香案前上香,又诣太宗文皇帝香案前上香,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分献官于各
神位前跪上香,兴,俱复位立,乐止。赞引奏跪,叩,兴传赞赞众官俱跪叩,兴
,乐作。
皇帝行三跪九叩礼。陪祀者皆随行礼兴。典仪唱奠玉帛。协律郎唱举奠玉帛,乐奏《景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
皇帝诣
上帝位前立,奉玉帛官跪进于右,赞引奏跪,皇帝跪奏奠玉帛。
皇帝受玉帛,拱举,授玉帛献于案上,兴,赞引恭导皇帝诣。
皇地祇位前,奉玉帛官跪进于左,赞引奏跪,皇帝跪奠玉帛如前仪。赞引恭导。
皇帝诣
太祖髙皇帝位前,奠帛,又诣太宗文皇帝位前,奠帛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乐止。典仪唱进俎」,赞引恭导,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进俎官率厨役举胙牛,由中路次第进于。
上帝
皇地祇正位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配位前陈次毕,退,皇帝旋位立。协律郎唱举进俎,乐奏《肃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
皇帝诣
上帝位前立,赞引奏跪。
皇帝跪,奏进俎。
皇帝拱举兴,赞引恭导。
皇帝诣
皇地祇位前进俎,复恭导,诣太祖髙皇帝位前,进俎,又诣太宗文皇帝位前进俎,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协律郎唱举。初献乐,奏《寿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
皇帝诣
上帝位前立,奉爵官跪进于右,赞引奏跪,皇帝跪,奏「献爵。
皇帝受爵,拱举授爵,献于案上,正中兴。赞引恭导皇帝诣。
皇地祇位前立,奉爵官跪进于左,赞引奏跪,皇帝跪献爵如前仪。赞引奏诣读祝位,皇帝诣读祝位,乐止。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奉祝文,跪祗俟于案,左赞引奏跪传赞赞众官俱跪
。
皇帝跪,王以下陪祀各官俱跪,分献官各就神位前跪,赞引赞读祝」,读祝官读祝文曰:「维顺治十七年四月」。
嗣天子臣庙讳,敢昭告于皇天上帝。
后土皇地祇曰:「覆载宏恩,生成万彚,郊坛禋祀,合荐馨香,特展悃诚,用申䖍报,谨率臣工,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恭祀于」。
大享殿,具兹燎瘗。
神祇诸坛,各以类从奉。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太宗应天兴国𢎞德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文皇帝配尚飨读毕,奉祝文至。
上帝位前,跪安帛匣。上三叩头,退,赞引奏叩兴传赞赞众官俱叩兴。
乐作。
皇帝行三叩礼,王以下俱随行礼,兴,赞引恭导皇帝诣。
太祖髙皇帝位前献爵,又诣太宗文皇帝位前,献爵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分献官亦于各。
神位前献爵毕,复位立,乐止。武舞生叩头退,文舞生执羽龠,引进。典仪唱行,亚献礼。协律郎唱举,亚献乐,奏《安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
皇帝诣
上帝位前献爵行礼如初献仪,献爵于案上之左,赞引恭导。
皇帝诣
皇地祇位前献爵又诣
太祖髙皇帝位前献爵,又诣太宗文皇帝位前,献爵,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分献官亦于各。
神位前献爵毕,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协律郎唱举终献乐奏《永和之章》。乐作,赞引恭导。
皇帝诣。
上帝位前,献爵行礼,如亚献仪。献爵于案上之右,赞引恭导。
皇帝诣
皇地祇位前献爵又诣
太祖髙皇帝位前献爵,又诣太宗文皇帝位前,献爵均如前仪。赞引奏旋位,皇帝旋位立,分献官亦于各。
神位前献爵毕,复位立,乐止。文舞生叩头退,太常寺堂官唱:
赐福胙光禄寺奉福酒官一员、奉胙官一员,自案上奉起向。
正位前左旁,拱举奉至。
皇帝受福胙位,赞引奏诣受福胙位,恭导皇帝诣受福胙位立,奉福胙官二员跪于右旁,祗俟接福胙官二员跪于左旁,祗俟,赞引奏跪。
皇帝跪奏饮福酒。
皇帝受爵,拱举,授左旁。接爵官奏受胙。皇帝受胙,拱举,授左旁接胙官俱退。赞引奏「叩,兴。皇帝行三叩礼。赞引奏旋位。
皇帝旋位立,赞引奏「跪」,叩,兴」传赞赞众官俱跪叩,兴」
,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王以下俱随行礼兴,典仪唱彻馔,协律郎唱举彻馔,乐奏《协和之章,乐作。奉玉官至上帝位前。
皇地祗位前,各一跪三叩头,奉玉,退,乐止。典仪唱「送帝神」,协律郎唱举送」。
帝神乐奏《泰和之章》,乐作,赞引奏跪,叩,兴传,赞赞众官俱跪叩,兴
。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王以下俱随行礼,兴,乐止。典仪唱奉祝帛、香、馔,恭诣燎瘗位。
皇帝转立拜位,东旁奉帛祝官各诣位前,一跪三叩头,奉起,奉香馔官跪奉香馔,不叩,次第诣燎瘗位。
皇帝旋位立,典仪唱望燎瘗,协律郎唱举望燎瘗,乐奏《清和之章,乐作。赞引奏,诣望燎,瘗位恭导。
皇帝诣望燎瘗位,燎半,赞引奏礼成,乐止。恭导皇帝由。
大享东旁门出,升舆。
大驾卤簿全设作乐,回宫、王以下公以上随行各官退。礼部、太常寺官恭请。
神牌送至。
皇乾殿安设上香,跪叩如常仪。太常寺官彻斋戒牌,铜人送库。
右合祀仪㑹典据顺治间仪注,开载乐章,「和」字未改,「平」字备考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