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四学校考》十二
祠祭褒赠録后二
雍正元年四月,定追封。
至圣先师孔子五代王爵礼:先是三月,上谕内阁:礼部:至圣先师孔子,道冠古今,徳参天地,树百王之模范,立万世之宗师,其为功于天下者至矣!而水源木本,积厚流光,有开必先克昌厥后则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所以追溯前徽,不㤀所自也,粤稽旧制,孔子之父叔梁公于宋,真宗时追封齐国公,自宋以后,歴代遵循,而叔梁公以上,则向来未加封号,亦未奉祀祠庭,朕仰体
皇考崇儒重道之盛心,敬修崇徳报功之典礼,意欲追封五代,并享烝尝,用伸景仰之诚,庶慰羮墙之慕。内阁、礼部可㑹同确议具奏」。寻议奏:孔子先世五代应俱封公爵得。
㫖五伦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宜重,而天地君亲师之义,又赖师教以明自古,师道无过于孔子,诚首出之圣也。我
皇考崇儒重道,超轶千古。凡尊崇孔子典礼,无不偹至朕蒙。
皇考教育,自幼读书,心切景仰,欲再加尊崇,更无可増之处。故敕部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今部议封公,上考歴代帝王皆有尊崇之典,唐明皇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至圣文宣王,封圣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元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齐国公为启圣王。至明嘉靖时,犹以王系臣爵,改称为至圣先师,孔子改启圣王为启圣公。王公虽同属尊称,朕意以为王爵,较尊孔子五世应否封王之处。著诸大臣议奏,至是遵。
㫖议定自叔梁公以上至木金父公,凡五代,并追封为王,爵木金父公为肇圣王,祈父公为裕圣王,防叔公。
为诒圣王伯,夏公为昌圣王,叔梁公为启圣王。其启圣祠,向系専祀叔梁公,故以启圣为名。今合祀五代,应更名为崇圣祠。国子监之崇圣祠,改造匾额,添设神牌、祭器,择吉入庙,遣大臣一员读祝祭告。每年春秋牲牢、酒醴、笾豆、簠簋,每神位前,俱照启圣王例,陈设将追封字様,通行顺天府直省府州县一体遵行,至钦奉。
上谕二道颁发国子监勒石庙庭,以光盛典」。诏颁五王封册。
赐肇圣王册文曰:「右文:稽古,思统绪之相承,重道尊师,溯渊源于自逺,举千秋之旷典,苹藻维馨,超五等之崇,封丝纶式焕,𬗟维先师。孔子之五世祖,木金父公,系本殷朝,居从鲁国,治维尚质,传朴素之旧,风贵而弥恭,守谦和之家法,积功累行,聿宏毓圣之基,贻庆锺祥,遂极生民之盛。朕初登大寳,钦想前规,欲伸景仰之诚,用议显扬之制,特追封为肇圣王,锡之册命。于戱!克昌厥后,永立人伦之宗,有开必先,并膺素王之号,服兹嘉命,垂示无穷。
赐裕圣王册「文曰:「道髙圣域,宜推师表之源,恩浃儒生,用广尊崇之典,拟王封而晋秩,礼轶古今,定鸿号而嘉称,荣増洙泗,缅维先师,孔子之高,祖祈父公,系出商宗,望隆宋国,姓分公族,为孔氏之再传,瑞唘圣人,逮宣尼而间出,溯渊源于累叶,知徳盛而世昌,锺灵秀于一人,寔教尊而功溥,朕羮墙至圣,寤寐前徽,思敬礼之加隆,必恩纶之及逺,特追封为裕圣王,锡之册命。于戱!衮衣端冕视躬,桓蒲榖而弥尊,春禴秋尝与鳬,绎龟䝉而并久,膺兹宠命,永荷鸿休。
赐诒圣王册文曰:「圣人觉世,道有开而必先,王者尊师礼,必隆于所自。备显扬之典,用焕千秋,申向往之诚,特超五瑞,缅惟先师,孔子之曾祖,防叔公殷朝贤裔,鲁国儒宗,潜徳弥彰,守高曽之矩矱,贻谋自逺,藴诗礼》之渊源,聿开天纵之能,四科立教,爰唘时中之圣,一贯𫝊心,朕寳位初膺,前徽是式,溯仪型而景仰,加名号以褒崇,特追封为诒圣王,锡之册命。于戱!俎豆常新,峻秩与尼山并峙,丝纶诞贲,恩光与泗水长流,永荷宠嘉,昭垂无斁。赐昌圣王册文曰:化民成俗,道首赖乎师资累行积功谊,应推夫祖徳,阅再传而诞圣,垂裕贻谋,超五等而加封,创兴盛典,缅维先师。孔子之祖伯夏公东山,毓秀泗水,锺灵生秉礼守义之邦,渐摩既久,奉崇信尊贤之训,牖迪尤深,集庆在躬,早兆四科之教,克昌厥后,遂开万世之䝉。朕寳厯初膺,景行弥切,推降祥之有自,念显号之宜加,特追封为昌圣王,锡之册命。于戏!溯尼山之世泽,茂绩丕昭,崇阙里之家声,斯文益振,服兹嘉命,永式光荣。
赐启圣王册文曰:「逹天尽性,溯道统之攸传,崇徳报功,体孝思之,不匮惟诞,生夫睿哲,遂永树乎师模,用贲徽章,特升峻秩,𬗟维先师。孔子之父叔梁公,望重鲁邦,业传鄹邑,秉资勇毅,垂史传之盛名,积庆攸长,衍家庭之令绪,感殊祥于阙里,兆唘素王,征灵异于尼山,运锺至圣,粤从前代,显赠上公。兹当纉绪之初,更议推恩之典,特追封为唘圣王,锡之册命。于戱!泽惟裕后,聿宏作述之规,善则归亲,宜致尊荣之礼,仪型如在,嘉命是承」。命颁文庙,崇祀先儒,位次及祭器、祭品、乐器,图于天下学宫。
十一月,衍圣公孔毓圻卒,遣大臣。
赐奠、茶酒,照例祭𦵏,谥曰恭悫,命修葺太学文庙及讲堂学舎。上谕:「礼部孔子道冠古今,为万世师表,薄海内外无不俎豆尊崇国学,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
圣祖仁皇帝临雍释奠,典礼优隆,朕纉承大统景仰,先型羮墙,如见念国学为造士之地,圣教所被,莫先于此,恐歴岁既久,有应加修葺之处,尔部㑹同工部详加阅视,凡殿宇廊庑及讲堂学舎,务湏整理周偹,俾庙貌聿新,以申景慕,朕将亲诣焉」。
以故衍圣公孔毓圻长子孔传铎袭爵,遣官祭。
先师孔子于阙里。
雍正二年,遣官告祭。
先师孔子及。
崇圣祠时以加封五代王爵、神牌入祠故也。赐衍圣公孔传铎子孔继溥等宴于礼部。先是,上欲举行。
诣学礼,以孔传铎有疾,且值守制之初,谕令其子弟一人来京陪祀,至是诣学礼成。
上御太和殿受贺,孔继溥率五经博士五氏后裔,祭酒、司业率国子监官员,进士、举人、荫贡、监生等,进表谢。
恩
上召孔继溥等十人入见,谕曰:「尔等是圣贤后裔,与众不同,必心为圣贤后裔之心,恪守先圣先贤之训,方为不愧,朕诣学大典,尔等逺来,特行召见,面谕尔等,慎修厥徳,以继家声。随各」。
赐茶、赐墨及貂皮有差,并赐衍圣公冠服六月。
阙里大成殿灾。
上诣太学致祭,并遣官告祭阙里文庙。至七年。
阙里文庙告成复
亲诣太学致祭。
上以平定青海,遣官恭诣太学阙里告祭。
先师,孔子。
又令各省修理。
文庙学宫。
増定。
文庙从祀诸贤及世袭五经博士之制,谕礼部等衙门,治天下之要,以崇师重道、广励泽宫为先务。朕亲诣太学释奠先师孔子礼毕,进诸生于彛伦堂、讲经论学,凡以明道术,崇化源,非徒设圜桥之观听也。维孔子道高徳厚,万世奉为师表,其祔享庙庭,诸贤皆有羽翼圣经扶持名教之功,然歴朝进退不一,而贤儒代不乏人,或有先罢,而今宜复有旧缺,而今宜増其从祀崇圣祠诸贤、周、程、朱、蔡外孰应升堂祔享者,并先贤先儒之后,孰当増置五经博士,以昭崇报,均闗大典,九卿、翰林、国子监、詹事、科道,㑹同详考定议以闻」。寻遵㫖议奏:古昔圣王制祀,凡有道有徳、施教于学者,祀于瞽宗。汉文翁立学宫于成都,首祀孔子,又画七十子。
之像于壁,此诸贤从祀之始也。厥后有功经传,皆得从祀,谓之经师。自唐至明,厯代进退不一,而当代贤儒得与于典礼,盖自宋师伏读。
圣谕云:「祔飨庙庭,诸贤或有先罢而今宜复者。臣等议:得明嘉靖时厘定祀典,改祠于乡者七人:林放、蘧瑗。
郑康成、郑众、卢植、服䖍、范寗罢祀者四人:秦冉颜何、戴圣、何休,今俱宜复其从祀也。
圣谕云有旧缺而今宜増者,臣等公同详考先儒事,寔请増入,两庑従祀者共十八人。孟子门人,乐正子公。
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唐陆贽宋韩琦尹焞黄干陈淳何基王柏元金履祥许谦陈皓明罗钦顺蔡清
本朝陆陇其允宜增入祀典者也。圣谕云:「崇圣祠或有可升而祔者,臣等议得宋张子横渠之父张廸一人,可以祔入崇圣祠。
圣谕云:「先贤先儒之后,孰当増置《五经》博士?臣等议:得孔门弟子冉伯,牛仲弓冉求宰。予子张有若。六子均。
宜确访嫡裔,赐以世袭《五经》博士,以昭崇报者也得。
㫖:「先儒従祀文庙,闗系学术人心,典至重也,宜复宜増,必详加考证,折衷尽善,庶使万世遵守,永无异议。尔等所议复祀诸儒,虽皆有功经学,然戴圣、何休,未为纯儒,郑众、卢植、服䖍范寗谨,守一家言,转相传述,视郑康成之淳质深通,似乎有间,至若唐之陆贽,宋之韩琦勲业、昭垂史册,自是千古名臣,然于孔孟心传,果有授受,而能表彰羽翼乎?其他诸儒是否允协,以及宰予,冉有増置博士之处,著再公同确议,务期至当,不易具奏」。至是遵㫖,再议从祀孔庙,宜复祀者六人: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成、范寗、宜増入祀者二十人:县亶,牧皮正子公。
都子万章、公孙丑、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植、陈干、何基、王柏、赵复、金履祥、许谦、陈浩、罗钦顺、蔡清、陆陇,其入崇圣祠者一人。张廸宜増置博士者四人,冉雍、冉伯、牛子张有若此三十一人,或亲承训论,递衍源流,或逺契心传,倡明正学,升诸从祀之列,予以延世之赏,人心公论,皆为允合得。
㫖:「朕念先贤先儒,扶持名教,羽翼圣经,有闗学术人心,爰命九卿详议。今诸臣叅考周详,评论公正,甚合朕心,著依议行」。
命择孔氏子孙之贤者,同曲阜县教官公同训迪定。
阙里文庙乐舞及考试五经博士送监之制。凡乐舞音节及乐舞生衣冠,俱照国子监画一,遵行。至先贤之子孙应袭《五经》博士者,送礼部考试,劣者送监肄业,三年方准承袭。
三年,衍圣公孔传铎请。
颁赐
《圣谕》、《广训》、《朋党论》二书。
温㫖谕之。
谕曰:我
圣祖仁皇帝,教育群生。
御制上谕十六条:期以厚民风而端习俗,朕仰承先志,推衍发明,著为广训,使愚氓易晓,凡兹作述之间,悉本先师孔子之道,以为是训,是行之本,并无一语出乎圣教之外也。卿为至圣后裔,果能祇遵祖训,身体力行,则修身齐家之道,化民善俗之模,莫大乎是!且植党为圣人所深戒,向来孔氏子孙从,无趋附匪党之事,所请二书,不必颁发,卿其恪遵好学,力行知耻之训能,光家乘即广国,华勉之慎之」。
又
御书生民未有匾额,恭悬大成殿,并颁发直省,学宫阙里颜子庙曰徳,冠四科,曽子庙曰道,传一贯,子思子庙曰性天,述祖孟子庙曰守先,待后闵子庙曰躬行至孝,仲子庙曰圣道干城又。
赐衍圣公孔传铎及六贤后裔御书匾额,圣裔曰钦承圣绪颜子,裔曰四箴,常领曽子裔曰省身念祖孟子,裔曰七篇遗矩,闵子裔曰门宗。
孝行仲子裔曰勇行遗范」。
又
诏避至圣先讳,改用「邱」字,读为期音,上谕内阁:「九卿等古有讳名之礼,所以昭诚敬,致尊崇也。孔子徳髙千古,道冠百王,正彛伦端,风化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受师资之益,而直省郡邑之名,有圣讳字在内者,古今相沿未改,朕心深为不安。尔等㑹议,凡直省地名有同圣讳者,或改读某字,或另易他字,至于常用之际,于此字作何回避一并,详议具奏」。寻遵。
㫖议覆。
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惟祭天于圜丘,丘字不用回避外。凡系姓氏,俱用偏旁为邱字,如系地名,则更易他名。至于书写常用之际则从。
古体𠀌字得
㫖:今文出于古文,若改用「𠀌」字,是仍未尝回避也。此字本有《期音》,查《毛诗》及古文作期音甚多。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用邱字,地名亦不必改易。但加偏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先师至圣之意。
四年八月。
上亲释奠于
先师孔子行读祝,跪献礼。先是,议准向来春秋二祭,均遣大学士行礼,未载有。
亲诣仪注
特㫖:亲诣行礼,为尊师重道之旷典,谨拟陈,设犠牲笾豆,仍照春秋丁祭礼仪,请照雍正二年。
视学释奠,行二跪六拜礼立。献帛、爵一次,不读祝文,不饮福、受胙四。配位前遣尚书四人,分献十一哲及两。
庑从祀位,前遣侍郎四人各分献,复又奏准视学释奠旧仪,不读祝今」。
亲诣行礼,寔属旷典。请照康熙二十三年亲祭」。
先师阙里,例读祝文,行礼。至是,上亲诣行礼毕。
谕礼部、太常寺:仪注内开奠毕,献爵皆不跪。朕今跪献,非误也。若立献于先师之前,朕心有所不安。将此谕众知之尔。衙门可记载,嗣后照此遵行」。
五年二月,令:
至圣先师诞日,禁止屠宰,谕内阁。三月十八日为
「皇考:圣祖仁皇帝万寿,圣莭旧例,于是日,䖍诚斋肃,禁止屠宰,今应永逺遵行,至圣先师,孔子师表万世,八月二十七日为圣诞之期,亦应䖍肃致敬,朕惟。
君师功徳,恩被亿载,普天率土,尊亲之戴,永永不㤀,而于诞日,尤当加谨,以展恪恭思慕之忱,非以佛诞为比拟也。著内阁九卿㑹同确议,具奏」。寻议准。
先师圣诞,应致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永著为例。
六年二月仲丁。
上诣太学释奠。
先师,孔子。
御制诗一章,勒碑国学,并颁发直省府、州、县、学、宫。
扶植纲常,百代陈天将。
夫子觉斯民」,帝王师法咸隆。治兆庶,遵由臻至,淳道统常垂。今与古文明。共仰圣而神功,能溯自生民,后地辟天,开第一人。
授先贤冉雍六十七代孙冉天琳五经博士世职定简补。
文庙乐舞童生之例,于衍圣公所属户人子弟简补,如不足额,仍于曲阜县童生内简补。
七年,
赐衍圣公
御纂书籍
谕礼部昔年
圣祖仁皇帝御纂,各种书籍,及朕年来陆续刻成之书,虽未通行颁赐,而内外臣工亦多有受赐者,因衍圣公不在廷臣及封疆大臣之列,是以未曾颁赐,著大学士等,将应行颁发之书奏闻,颁赐衍圣公藏之阙里,明示来兹。
命建立阙里。
圣庙碑亭
阙里文庙上梁以庆云现告,上亲诣太学致祭。
先师,孔子。
八年,衍圣公孔传铎请以兖州府属屯荘集税银两,解部充饷奉。
上谕目:「今他省有清查税务之事,盖因税课一项,向无定额,地方官吏每多侵蚀,欺隠高下其手,刻薄小民,是以令将寔数查出,凡旧额之外,所有赢馀,即留为本地官民之用,并未将丝毫归入公项也。兖州屯庄集税银両,向充书院,林墓岁修之费,正是阙里之公用,而孔传铎忽请解部充饷,是将此项税银视为私槖也,朕于文庙工程,敬谨办理,一切动用帑金,所费不下数十万,孔传铎岂不知之?而为此卑鄙之陈奏,甚属不合,嗣后著将此项集税银两,核实支给,为书院林墓之用。
遣皇五子及淳郡王前往。
阙里告祭。
先师孔子。
增设
圣庙执事官员。
上以:
圣庙执事之员,向来未加爵秩,所当广置官僚,以光祀典。
特谕设圣庙执事官三品者二员,四品者四员、五品者六员,七品者八员,八品、九品者各十员,各按品级给与章服。每逢圣庙祭祀之时,䖍肃冠裳,骏奔趋事,凡此人员著衍圣公于孔氏子孙内选择人品端方、威仪娴雅者,报部充补,每年各给俸禄银二十两。其孔氏子孙,内有愿充补之人,或曽经出仕而退休在籍者,或身有职衔而未曽出仕者,以及贡监生童等皆可入选。若届乡试之期,有情愿入场者,准以监生入场应试。
命修阙里。
孔林享堂墙垣。
九年,
命孔广棨袭衍圣公爵。时衍圣公孔传铎以沉疴难起,上疏乞休。
特恩予告,以长子孔广棨袭封衍圣公世爵。十年五月,以
御制重修阙里。
圣庙碑文
御笔
赐衍圣公孔广棨收藏。
御制,文曰朕维。
上天垂佑,蒸民笃生,至圣先师,孔子以仁义道徳唘,迪万世之人心,而三纲以正五伦,以明后之继天御宇,兼君师之任者,有所则效,以敷政立教,企及乎唐虞三代之隆大矣哉!圣人之道,其为福于群黎也甚溥,而为益于帝王也更宏宜乎尊崇之典,与天地同其悠久也,曲阜庙庭,为孔子里宅,毓圣锺灵之地,神爽式凭,庙貌甚伟,由周而来,久且加盛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徳符元化,悟彻性天,自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集成于孔子者,一一体于身心,宣为政治,道统在上,应运而承,康熙甲子东巡狩,临幸阙里,谒奠庙林,殷礼隆仪,汉唐莫及,朕恭膺丕绪,志切羮墙,即位之初,加封先师,五代王爵,诣雍释菜,题额歌诗,佩徳报功之愿,夙夜罔释于懐!雍正二年,阙里圣庙,不戒于火,有司奏告,朕悚惕靡寜,诣庙致祭,旋发帑兴,修命大臣,専董厥役,殿庑规模,悉准宫阙,制器偹物,亦令绘图呈式,裁酌协宜,数年来谆谕执事臣寮,经营周至,纎毫无憾,始惬朕衷。七年冬,有司具奏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庆云见于曲阜,合词称瑞,朕以天人感应,理固不爽,而诚敬微忱,讵能邀
上帝先师之垂鉴,用是祗将祀事,倍増试额,俾普天率土,被圣人之徳化者,同心感庆,庶足以广教泽而答嘉休,而抚躬警勉恒朝夕凛凛焉!朕尝谓帝王之尊圣,尊其道也,尊其道,贵行其道,居行道之位,而能扩充光大达之政令,修齐平治,得其要纪纲法,度合其宜,礼乐文章,偹其盛举,凡圣道之未行于当时者,悉行于后世,虽去圣久逺而心源相接,不啻亲授于一堂之上,黙证于千载之前,如是钦崇褒显,悉由于中心之诚服,而治化日盛,圣道斯尊。且夫圣人之道,一天道也,天以牖民之责,属之圣人,删定赞修,代天宣教,彛伦敦叙,礼法彰明,后之帝王,奉其道以治世,师承罔斁,资益良多,然则尊天尊圣,理原合一兹之崇礼,至圣正所以钦若。
昊天而于修建,庙庭之重典,有不至,诚至敬者哉!朕勤求上理,宵旰孜孜,冀以仰述。
皇考之鸿模,丕扬先师之厚泽,爰敬推上天,笃生圣人,与圣人承天,立教垂宪,奕世之意,勒文碑石,以昭示臣,民于无极,而繋以辞曰:「天心觉世,圣治承天,治法道法,圣圣相传,三五之隆,以道致治,峻徳宏昭,丰功逺被,闻知续统,至圣挺生,中天复旦,文教昌明,经纬三才,陶融万象,体具中和,功侔参両,表扬六籍,程式五常,如㑹沧海,若掲秋阳,惟我
皇考聪明,睿知包藴图书,「汇宗洙泗,徳与圣合,礼为道崇。升堂容肃,过里思隆。纉绪朕躬,勤圗绍述。至圣煌煌,箴铭宥宻。惟皇建极,惟圣时中。古今虽邈,心理攸同。作帝王师,与天地配。开辟一人,神灵如在。奕奕新庙,辉映尼防。金丝在御,车服盈堂。焕乎天文,五云示庆。锡祜者天,承庥者圣。敢云瑞应,鉴厥微忱。普祈洪贶,永福编氓。文治光华,日星晶丽。木铎扬声,垂亿万世。
定直省。
文庙崇圣祠神位式,顺天府学政吴应棻疏言:「崇圣祠追封五世王爵,而新置之,牌位各处舛错,未能画一。请照国子监所书肇圣王木金父公之位、裕圣王祈父公之位、诒圣王防叔公之位,昌圣王伯夏公之位、启圣王叔梁公之位,字様通行直省遵照成式,改制安奉」。从之。
颁
文庙祭器法,琅铜香鼎一,烛台二,花瓶二,内安松竹梅花二,树香盒一,金龙朱漆几五,帛篚七,铜爵二十六,登一,鉶六,簠二十一,簋二十一,笾八十六,豆八十六。皆有盖。
衍圣公孔广棨以
孔林工程告竣,率其族人来京谢恩,赏赉有差。
上谕孔广棨曰:「尔为至圣先师后裔,当存圣贤之心,行圣贤之事,一切秉礼守义,以骄奢为戒。且尔年齿尚少,尤宜勤学读书,敦品励行,凡尔同族之人,亦当共相劝诫,共相砥砺,为端人正士。尔等果能遵朕训谕,学问日进,品行谆谨,不堕家声,即所以报国恩也旋。
赐孔广棨松花石砚一,方蟒锦縀七匹,其族人縀各一匹。十一年二月仲丁。
上亲释奠,行三上香礼。
命直省肃修。
文庙祀典时,外省州县中有因荒裁减文庙公费者事。
闻:
上以公费既减,必至祭品简略,或转𣲖累民间,特谕各省督抚查明所属,若有因荒减费之州县,即于存公银内拨补,以足原额。务令粢盛丰洁,以展肃将禋祀之诚。
十三年,予故衍圣公孔传铎祭𦵏如例。又授先贤冉雍六十五代孙冉士朴世袭五经博士。
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