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郊社考》十二

亲蚕祭

先蚕

乾隆元年建。

先蚕祠于都城北郊,以季春吉已,遣官致祭先蚕。雍正十三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奉祀先蚕。礼部议于北郊依。

先农坛典制建立

先蚕坛寻以侍郎图理琛奏,改立先蚕祠于安定门外,每岁季春巳日,遣太常寺堂官以少牢致祭。

七年,建。

先蚕坛于西苑定。

皇后亲蚕祀

先蚕之礼。是年七月,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言:「古制,天子亲耕南郊,以共粢盛,后亲蚕北郊,以共祭服我。

皇上亲耕耤田,以示重农至意。乾隆元年,议建先蚕祠宇,所以经理农桑之道,至为周备。今又

命议亲蚕典礼,伏思躬桑亲蚕,厯代遵行。但北郊蚕坛向在安定门外,故明嘉靖时,以后妃出入,道逺亲莅未便,且其地水源不通,无浴蚕所遗址,久经罢废。考唐、宋时后妃亲蚕,多在宫苑之中,明代亦改建于西苑伏读。

圣祖仁皇帝御制《耕织图》序,于丰泽园之北,治田数畦,环以溪水,陇畔树桑,旁立蚕舍,是育蚕之事。

圣祖仁圣帝亲加讲求,今逢重熙累洽,礼明乐备之时,亲蚕大典,闗系农桑,自应遵

㫖举行以光典礼,其应相度蚕地,建立蚕坛、桑坛、蚕宫从室之处,请交内务府㑹同工部等衙门辨理。至亲蚕典礼所应斋祀、躬桑、授蚕、治茧等仪注,及选择蚕母、蚕妇受桑布缫,一切礼文事宜,应交礼部详议请。

㫖奏上,从之,乃建。

先蚕坛于西苑之东北,南向,一成方四丈,髙四尺,四出陛,各十级。西北为瘗坎,东南。

先蚕神殿西向,覆以绿琉璃。崇基三出陛,左右宰牲亭一,井亭一,北为

神库南为

神厨坛东为

观桑台前为桑园。

具服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五间,配殿各三,间均覆以绿琉璃浴蚕河,在宫墙之东。自外围北垣流入,由南垣出,设闸启闭木桥二,桥东蚕署三间,蚕室二十七间,均西向。坛垣周百六十丈。西南隅正门三,左右门各一。礼部拟上仪注言。

皇后亲飨

先蚕应令钦天监选择吉日,礼部具奏,两请皇上转奏。

皇太后如奉。

懿㫖

皇后、亲蚕之年,礼部具题,恭请行礼,豫日设立先蚕、西陵氏神位于蚕坛之上,太常寺先期奏闻,致祭前二日。

皇后于正殿致斋,至日,以一太牢亲祀,行三献礼,应陪祀者各致斋陪祀。翼日蚕未生则诹日,皇后诣桑坛行。

躬桑礼蚕事毕,蚕母率蚕妇择茧之,圆洁者贮筐,恭献以告。蚕事之,登择吉。

皇后复诣蚕坛,亲临织室,行缫三盆手礼,遂布于蚕妇之吉者,使缫而朱緑,元黄之以供。

庙黼黻之用。从之。蚕母二人,于内外命妇中择髙年娴礼仪者充之。蚕妇二十七人,择内苑熟悉蚕事者充之。 详见仪注。

等谨按蚕桑之利,养育万民,王政要务,故以亲桑率之,而必报功于始。为其事者,诚不忘本也。伏读

圣祖仁皇帝耕织图诗二十三首,自浴种以至成衣,备悉蚕女之情状。其第十五图为祀谢》。

御制云:「自是西陵功徳,盛万年衣,被泽无疆,则先蚕之祀,亦待时而举尔。至于蚕神名号,汉祀二神,固属无稽,郑氏、马祖之说,亦殊难据。农始炎帝,止称先农,则蚕始黄帝,止称先蚕。礼臣原议,义理允当。及兹定礼,列于中祀,祭用太牢,乐用六奏,仲吕为宫及诸礼仪,皆折衷尽善焉。

九年三月,吉巳。

皇后亲飨。

先蚕坛翼日行》。

躬桑之礼

七年之秋,既定。

皇后亲蚕礼。冬十二月,礼部具疏以亲飨。

先蚕吉期,上请钦奉。

皇太后懿㫖,皇后亲诣行礼。是年,首举亲蚕,大典行礼如仪。

十一年,定致祭。

先蚕遣。

妃恭代之礼。先是,礼部具仪亲蚕典礼于皇后,不行亲祭之年,照例遣太常寺堂官致祭。是年不行亲祭,礼部照例具题奉。

谕㫖:「从前建立蚕祠,未议皇后亲蚕之礼,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举行皇后亲蚕典礼,若遇不行,亲祭之年,自应遣妃内一人恭代致祭。所有行礼仪注,大学士㑹议具奏」。寻议上嗣后或

皇后亲飨或遣。

妃恭代之处,礼部照例两请具题,如奉㫖遣。

妃恭代之年,应交内务府请㫖,从之,嗣至十四年二月,礼部具疏请代,奉谕㫖。

先蚕祭期,礼部奏请照例遣妃恭代,此于礼意未协。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则妃可承命行事。皇贵妃未经正位,中宫则亲蚕之礼尚不当举行,何得遣妃恭代?应照皇帝不亲行耕耤顺天府尹致祭先农之例,于内务府总管或礼部、太常寺堂官、奉宸院卿内酌派一人致祭,方足以明等威而昭仪制」。于是礼部遵行,并载入㑹典及。

皇后册立,乃复举。

亲飨

先蚕及

躬桑之礼

皇后亲祭仪

岁季春,吉巳。

皇后亲飨。

先蚕,先二日,礼部尚书一人眂牲如仪,右眂牲。

是日昧爽,太常寺进斋戒牌,铜人内监豫设黄案一于。

交泰殿之左,内务府总管一人及宫殿监侍豫俟于乾清门,太常寺卿率所属恭奉斋戒牌在前,铜人在后,前引如仪。至

乾清门,内务府总管以授宫殿,监侍恭设于交泰殿案内斋戒牌,南向,铜人西向跪,三叩,退。皇后乃斋陪祀。

嫔、公主福晋以下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命妇以上咸致斋。

右致斋。

视割牲先农仪与飨 同

先一日,奉宸苑卿率属洁坛上下,藉以棕荐,为瘗坎于坛西北,施黄幄于坛上。太常寺官恭设先蚕神座于幄内正中,南向,工部官张皇后拜幄于南阶上,如式。太常寺典簿具牲俎,博士办簠簋、笾豆登鉶之实,以次展于。

神厨、太常寺卿诣。

神库以恭请。

神位之仪指授蚕宫令退,赞礼郎引内务府总管一人诣。

神厨,周视牲牢、笾豆,太常寺官以陈设之,仪指授宫殿监侍讫,皆退。

右设神座,幄供张,展牲器。至日鸡初鸣,内务府总管及宫殿监侍率内监入。坛具器,陈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二。东设一案,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青香盘一、尊一、爵三,设福胙于尊爵之旁,加爵。一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内监设洗于具服殿。乐部率掌仪司内监陈乐于坛下东西分列如式。

右陈设。

辨行礼,位坛上正中为

皇后拜位,北向坛下西北为望瘗位,西向。当阶左右为陪祀。

妃。

嫔公主福晋拜位,北面稍南,左右为陪祀命妇拜位按翼分列重行异等东位西上,西位东上,均北面辨执事位。司拜褥女官二人,立于坛上。

皇后拜位,左右相仪女官二人立拜位后左右均东西面。司香女官一人、司帛女官一人、司爵女官一人、奉福胙女官二人,序立东案之东,西面接福胙。女官二人立于坛上之西,东面。坛下、典仪司乐女官各一人,当阶左立,西面。传赞女官六人,二人立于坛南,东西面。二人立于

妃。

嫔、公主福晋拜位,左右二人立于命妇拜位左右,均东西面。乐工歌工以童内监为之,序立于东西乐悬之次,女官掌瘗者立于瘗坎之西北隅。

右辨位

未明前三刻,步军统领饬所部清跸,除道自神武门至。

坛门左右涂巷皆设布幛,陪祀公主、福晋命妇及执事、女官朝服豫集坛,内銮仪卫率内监陈。

驾卤簿详见《卤簿》

顺贞门外凡旗尉民尉,皆内监充。辰正初刻,太常寺卿暨内务府总管赴。

乾清门奏时,宫殿监督领侍转奏皇后御礼服,乘鳯舆出宫如仪,陪祀妃。

嫔咸乘舆从由。

顺贞门。

神武门北上门,入陟山门,至内壝左门相仪女官二人,跪奏「请降舆」。

皇后降舆

嫔咸降舆从前,引女官十人右。赞引左对,引女官二人恭导。

皇后入具服殿,少俟。

嫔随入,配殿祗俟,传赞女官引公主、福晋命妇等于具服殿门外东西序立,祗候执事,女官之外,补阙八人,以备执事之阙。凡女官均于宫人内选充,如不足,于内府及八旗命妇内选充

右车驾诣坛。

辰正一刻,蚕宫令诣。

神库上香,跪三叩,兴,恭请先蚕神位。内监十人前引入坛,奉安座上毕,相仪。奏「请行礼。

皇后出,具服殿盥,司盥跪,奉帨巾,盥毕,诣坛妃。

嫔以下随行。司拜褥,女官豫设拜褥,于坛上拜次,赞引对引女官恭导。

皇后升中阶,就拜位前,北向立,前引十人止,立坛下相仪,二人随侍传赞引。

嫔、公主、福晋及命妇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执事者各共乃职,赞引奏「就位」。

皇后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典仪赞迎

神司香、奉香进至香案前祗候,司乐赞举迎神乐奏《庥平之章,乐作。赞引奏就上香位,暨对引恭导,皇后诣香案前立,对引至帛案前,止立。司香跪,赞引奏跪。

皇后跪,奏「上香」,司香进香,皇后上炷香三上,瓣香兴,赞引奏复位,暨对引恭导皇后复位立,奏跪拜,兴。

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传赞赞跪叩,兴妃。

嫔以下随行礼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奉爵进至案前。祗俟,司乐赞举初献,乐奏《承平之章,乐作。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一叩,兴,司爵跪献爵,奠于垫中兴,皆退,乐止。

右初献。

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均平之章,乐作。司爵献爵于左,仪如初献,乐止。

右亚献。

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齐平之章,乐作。司爵献爵于右,仪如亚献,乐止。

右三献

典仪赞答,福胙奉福胙二人,恭奉福胙,诣神位前拱举退,祗立于。

皇后拜位之右,接福胙二人,进立于左。赞引奏跪,皇后跪,左右女官皆跪。奏「饮福酒」,右女官进福酒,皇后受爵,拱举授左女官,次受胙,如饮福之仪。赞引奏拜兴。

皇后一拜,兴,又奏跪拜,兴。皇后行,四肃,二跪二拜礼。妃

嫔以下均随行礼。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柔平之章》,乐作,彻毕,乐止。

右受福胙,彻馔。

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洽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皇后率。

嫔以下行六肃三跪、三拜礼,乐止。右送神。

典仪赞奉帛香馔送瘗。司帛诣神位前,跪一叩,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馔,兴,以次恭送瘗所。

皇后转立拜位旁,西向起拜褥,俟香帛过仍布拜褥复位立。典仪赞「望瘗陪祀」。

妃。

嫔、公主福晋命妇退,赞引奏诣望瘗位,乐作。恭导皇后诣望瘗位,望瘗,奏礼成恭导。

皇后诣具服殿更衣。

妃。

嫔随入便殿,更衣,乐止。蚕宫令恭请神位,复御上香,行礼如仪。

皇后还宫,宫殿监侍彻。

交泰殿斋戒牌,铜人授太常寺官送寺,越日,皇后乃率从桑之。

嫔、公主,福晋命妇行。

躬桑礼

右望瘗礼成。

妃致祭

先蚕之礼,先二日及陪祀之公主、福晋、命妇均致斋,所司供具如式,至日昧爽。

妃朝服乘舆诣坛,清道辟除如常仪。至内壝右门降舆入,行礼于阶下上香,赞引坛升降,均由东阶妃。

嫔不陪祀,不饮福、受胙、香帛、送瘗,避立西旁。馀如前仪。

右遣妃仪。

皇帝遣官致祭。

先蚕之礼,所司供具如前仪。至日鸡初鸣,遣官朝服诣坛,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由坛左侧门入,行礼仪节与飨。

先农,同。

右遣官仪。

皇后躬桑仪

岁季春

皇后躬桑,前期三日,礼部具疏以请,皇帝承奉。

皇太后懿㫖下

制报可,乃徧布诸司供备内务府豫奏以妃。

嫔二人,公主、亲王、福晋以下县君、镇国公夫人以上三人,文三品、武二品官以上命妇四人从蚕采桑。掌仪司治桑畦,饬采桑钩筐。

皇后金钩

嫔,银钩,均黄筐。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均鐡钩、朱筐,依期毕办。

右戒办。

皇后既以吉已飨。

先蚕礼毕,蚕已生,翼日如蚕未生,则视蚕生诹日皇后散斋一日从采桑。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毕斋,宫殿。监侍设案于交泰殿内正中,东西肆。又设案于左右南北肆,率内监至。

内右门祗候,是日,执事官咸蠎袍补服。黎明内务府官以龙亭一载。

躬桑,钩筐采亭一载,从采桑钩筐,内銮仪校舁行,掌仪司官、前导、总管暨蚕宫令从由。

隆宗门至

内右门亭止宫殿监督领侍率、蚕宫令丞暨内监恭奉钩筐以次入。

内右门陈。

皇后筐钩于

交泰殿中案陈

嫔、公主福晋,夫人筐钩于左案,陈命妇筐钩于右,案皆筐,左钩右,毕乃奏时。

皇后吉服出

御交泰殿。

嫔随出侍立。

皇后先阅钩,次阅筐,既徧还宫妃。

嫔从入宫殿,监侍奉筐钩,出内右门,仍置各亭内,以次舁行出隆宗门,銮仪校接舁前,引如初。至内务府署旗仗前导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及西苑、奉宸苑卿自门迎入蚕宫,令分陈于采桑所。

右阅筐、钩。

届期蚕,宫令率内监洁扫具服,殿内外及观桑台上,下藉以棕荐设。

皇后观桑宝座于台北正中,南向。供御座铺陈台下桑畦,东西首行第一株为皇后躬桑位,东向,执钩相仪一人在右,执筐相仪一人在左。东西第二行一株为

嫔从采位第三行一株为公主,福晋夫人从采位。第四行一株,为命妇从采位,执钩筐,蚕妇各二人,皆在左。右传赞女官二人在台南,左右北面侍班福晋夫人、命妇在女官之南东,西面。内侍率童监歌采桑辞者十人,司金鼔板遂笙箫者二十有四人于台前东西,麾五色采旗者四十人,于桑畦外东西分班序立。

右序位

是日黎明,蚕宫令启西苑门,从桑侍班,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及执事女官、蚕母、蚕妇,咸蠎袍补服,豫至西苑南门内序立祗候。辰正二刻,礼部尚书、内务府总管诣。

乾清门奏时已初刻,宫殿监侍转奏皇后御龙袍,乘舆出宫从桑。

嫔蠎袍乘舆,从诣西苑,如飨先蚕仪。

右车驾出宫。

皇后驾至西苑,诣具服殿,少俟传赞分引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就从采位立。引侍班之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就侍班位立。执事女官暨童监咸依位序立。典仪奏请。

皇后行躬桑礼

皇后出具服殿前,引后从如常仪。至桑畦北,正中相仪,女官一人奉钩,跪进于右,一人奉筐跪进于左,兴。皇后右持钩左持筐,东行桑畦外,采旗招颭台前。内监鸣金鼔歌、采桑辞辞详乐考

皇后至东第一株桑前东向,采桑一条,蚕母二人助采,复行至西第一株,桑前东向,采桑二条,蚕母助采亦如之。采毕,歌止,各退。

皇后以钩筐授相仪,相仪二人跪受于左右,兴,复于龙亭退俟台隅。典仪奏请。

御观桑台,赞引对引命妇恭导皇后升台御座。

嫔以下采桑,各蚕妇一人,授钩一人,授筐二人,助采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采桑五条,命妇采桑九条毕,咸释钩筐授蚕妇,复于采亭。

嫔登台侍立。

皇后宝座前,左右公主、福晋夫人、命妇退入,侍班位立,执钩筐者皆退。典仪相仪,各女官敛诸筐次第,置于台南。传赞引蚕母、蚕妇至台前,北面跪。典仪举皇后懿筐授蚕母,蚕母恭,受次举。

妃。

嫔以下从桑各筐授蚕妇,蚕妇受讫,皆兴,奉筐至蚕室切之,蚕妇洒箔,礼成。

右亲桑。

蚕母以礼成告典仪,典仪跪奏皇后,驾兴,赞引对引恭导皇后诣具服殿。典仪奏「升座」。皇后升宝座,传赞分引。

嫔以下东西序立。次公主福晋,次夫人,次命妇,次蚕母蚕妇东位西上,西位东上,皆北面。传赞赞「跪」,叩,兴,皆行。六肃三跪三叩礼,退。典仪奏「礼毕」。

皇后降座升舆,警跸

嫔从还宫如来仪,公主福晋以下皆退,右礼成回宫。

及蚕成,蚕母,蚕妇择茧贮筐以献皇后,遂以献于。

皇帝

皇太后乃择吉日。

皇后行缫三盆手礼采桑妃

嫔从缫。是日乘舆出宫,警跸如常仪,至织室缫盆前妃。

嫔侍立,蚕母渍茧于盆,以手出,绪握其总,跪进皇后。

皇后受总亲缫三。少退立妃。

嫔进缫,以五为节,遂布于蚕妇之吉者。使缫礼毕,乘舆还宫,警跸如来仪。

右献茧,缫丝。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