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五职役考》

等谨案,复除之法,有除其征役者,有除其租赋者。前史所载,除役为多。马氏云,汉世以后,不复闻有除租之事矣。宋代助役法行,悉令等第输钱,则除役之义亦鲜考。

本朝役法归入地丁田粮,其间复除不一,而恩泽之普,未有如滋生人丁之永不加赋者,若并复田租,则祭田一款之外,亦间有之。至于蠲免租税,或详于田赋,或见于国用者,皆不复载。

天聪四年,免诸宗室及内外亲属之家徭役。是歳七月。

太宗文皇帝与诸贝勒议太祖庶妃所生之子阿拜等又弟之子吴达海等族叔吴霸、席库等又戚属子孙栢尔肯等,又勒克舒子孙。

及颜布鲁等俱免徭役。

等谨案。

国初归附诸国,有令世世子孙免其驿骑及诸徭役者,详于藩封,兹不备载。

五年,免巴图鲁、萨木哈图等一应差徭。巴图鲁、萨木哈图等皆于攻永平、遵化时先登有功,时以家贫无应役之人具奏。

命自城工大役外,一应差徭,俱免之。八年,定功臣无嗣,免其丁徭之例。先是逰撃祝邦成,出征阵亡,因无兄弟子嗣,停其袭职。其妻控告以寡妇求免数丁差徭。管吏部贝勒具奏,以其为功臣之妻,准免八丁以后凡功臣而无兄弟子嗣承袭者,准照官职,免其丁之半。其妻故后,方令应差,著为令。

又初,考取举人各免四丁。先是,三年九月考试儒生分别一二,三等俱免二丁差徭。是歳,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免四丁差役。九年,免功臣拜尹图等徭役。

崇徳元年,定满、汉官员及看守郊坛。

庙人员各免丁徭及举人、生员官学生、吏员、甲兵,优免丁徭有差。又免各官壮丁徭役。先是,按班章京以下、拨什库以上俱。

照品级免其壮丁官粮,至修筑城池及杂差,仍令应役」。至是以

上受尊号,覃恩自公,按班章京以下至小拨什库,及一应在官人役,并兵丁以上,俱照品级免其壮丁徭役。

又:以归附生员刘奇遇兄弟为副理事官,各免三丁。先是,阵获官生,皆给以庄田,免其徭役。是歳,佟三牛录下生员刘竒遇兄弟以归附求免徭役,令大臣考试之,以为内院副理事官,各免三丁。三年,定优免人丁例,凡无世职。固山额真、承政准免十丁梅勒章京内大臣叅政,免八丁甲喇章京。一等侍卫理事官,免五丁牛。录章京二等侍卫副理事官,免四丁。三等侍卫,免三丁,多罗贝勒、三等侍卫,免二丁。

顺治元年,

敕赐山东曲阜等处圣贤后裔免粮地畆,并免洒扫户杂泛差役。山东巡抚方大猷奏言前明旧制赐孔氏。

祭田二千馀顷,拨佃户承种,専办籽粒以供祭祀,请依旧制」。

赐给。又洪武中,特置洒扫户一百一十五户,免其杂泛差役,亦请依旧制蠲免,皆従之。

等谨案:《会典》所载衍圣公祭田二千一百五十七顷五十畆。

圣林地一十八顷二十七畆、庙宅基三顷二十七畆五分,佃户五百户,洒扫户一百一十五户,颜氏后裔祭田五十顷,墓田三顷三十三畆一分,庙宅基九十二畆五分,佃户十户,门子四户,庙户七户,洒扫户二十五户。又孔氏后裔祭田五十一顷六十畆,墓田十顷一十五畆七分,庙宅基三十九畆一分,庙户三十七户。孟氏后裔祭田五十一顷一十五畆,墓田七顷三十一畆四分,庙宅基一顷三十畆七分五厘,佃户三十二户,庙户二十五户,门子五户,仲氏后裔祭田六十五顷三十八畆,坟地九顷五十畆,庙宅基六十八畆,䕶丁四十六户皆免其丁粮,至康熙二十四年。

圣林地于原额外増扩一十一顷一十四畆九分,除免钱粮,又拨给周公后裔东野氏祭田五十顷,以曲阜附近州县无粮地给之。又考各省,凡先代陵墓,皆设有陵户,以司巡查洒扫,例免差徭。至乾隆元年复奉

特㫖饬查增设,又各地方先贤祠宇,凡有祭田,例免丁粮,皆所以昭。

国家之旷典,著复除之渥泽也,迨沿习既乆,懐私忘公,恃优免之条,昧趋功之义,则与隠蔽差役者等,是以乾隆二十一年衍圣公庇其户人,与邹县知县大章相难,輙称例,应免差冒,昧渎奏奉。

谕㫖据衍圣公孔昭焕奏。

至圣庙户在庙纳丁供差,一切本身徭役,俱䝉恩优免,厯来遇地方官额外派办派买事件,难以随心呼应,每事调剂,殊属非易。请将现存户丁酌留五十户,其馀户丁改归民籍,交地方官编审与民籍一体当差等语。我朝轻徭薄赋,凡属编氓,本无公旬徭役,地方偶有兴作,亦皆动帑予直,初非额外差派,不知其所奏派办派买者何事?或东省尚有此陋习,则概当严行禁止,不独庙户为然,著署抚白锺山查明据实具奏。旋据该抚覆奏,并无派累之事奉。

谕㫖申饬云:「朕亲祭曲阜,即衍圣公,尚当躬自却扫,岂有转庇庙户,归咎有司之理?今据白锺山查明有粮之家,依托庙户影射居奇,及饬该县退还价买粮石等事。孔昭焕本应交部治罪,姑念其为圣人后裔,著加恩免。其交议又奉。

谕㫖:「白锺山查覆孔昭焕所奏邹县知县大章私毁遵例免差碑碣一摺:我朝百年以来,従无公旬徭役,所有守夜开沟栽树修堰等事,乃民间自为保䕶相友相助之谊,如江西、湖广等省沿江堤堰,民间自为修防者甚多,何得谓之差徭?若并此而倚藉乐舞庙户名色,概不承应,是一乡之中,祗令无业贫民数户,専任其劳,而依托附名之徒,安坐而享其利,有是理乎?孔昭焕既袒䕶陈奏于前,仍复巧辞掩饰于后,朕虽欲曲宥而不能矣。孔昭焕著交部严加议处,以为居乡多事者,戒自是庙户等不得借端隠蔽地方,差役得以均平云。

恩诏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泛差役。等谨案定例。凡

恩诏中应及养老一款者,悉如顺治元年之例。后不复载。又令京城迁徙之家,分别免其赋役。凡明末遭㓂迁徙之家,免赋役三年,房屋被毁者免一年。

又定京城行商,车户䓁役,永停佥派。又定各旗壮丁差徭粮草布疋,永停输纳二年,免征直省京班匠价。已见前卷。时因免山东章邱、济阳二县京班匠价,并令各省匠籍俱除为民,又定优免丁粮之例,禁革冒滥。先是,保定巡抚王文奎言各府州县,明季旧习,优免太滥,致亏正额,取盈摊派,最为厉民,宜严加禁革。至是,巡抚郝晋又疏请定优免画一之规,下户、礼二部议之。寻议定品官及举贡生员、杂职吏典,应免丁粮。其废官、黜弁粟、监赀郎,俱与民间一例当差。有冒滥优免者,令抚按劾治。从之。

四年,定编审人丁,凡年老残疾并逃亡故絶者,悉行豁免。五年,定直省绅衿优免例,在京官员一品,免粮三。

十石人丁、三十丁,二品免粮二十四石。人丁二十四丁,三品免粮二十石。人丁二十丁,四品免粮十六石。人丁十六丁。五品免粮十四石,人丁十四丁。六品免粮十二石。人丁十二丁,七品免粮十石。人丁十丁。八品免粮八石。人丁八丁,九品免粮六石。人丁六丁,外任官员各减其半。教职、举贡监生员各免粮二石,人丁二丁。杂职吏承各免粮一石人丁一丁以礼致仕者,免十分之七。闲住者免其半。犯赃革职者,不准优免。如本户丁粮不及数者,止免实在之数,丁多粮少者,不许以丁准。粮丁少粮多者,不许以粮,准丁疏逺族属,不得滥免。十四年,部臣议:请自一品官至生员吏承,止免本身丁徭,其馀丁粮仍征充饷。

九年,令直省州县置社学师,免其差徭已见前卷。十八年,以江南、江都、如皋、海州三州县修理烽墩,马路,各免差徭一年。

康熙元年免。

盛京居民工役,奉天府尹徐继炜疏言:「新投盛京居民生计未遂,应暂免一切工役」。下部议行。四年,免湖广西山军前运饷。人夫亡故者,同居父子兄弟一年丁差。

三十九年,免河工河夫杂差河工挑河筑堤例,用雇夫河。臣疏言:「河工雇夫动至数千,寒暑风雨,极其劳苦。工成之日,应给印票,令该地方查验,免其杂项差役,以酬其劳」。従之。

五十二年钦奉。

恩诏嗣后增益人丁,永不加赋。是歳恭遇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寿钦奉。

恩诏嗣后编审,増益人丁,止将实数奏闻,其征収办粮但,据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十四年,定社仓捐输分别免差之例。时议社仓劝输,应加奬励。乃定例,富民能捐谷五石者,免本身一年,杂泛差徭有多,捐一倍二倍者,按年递免。雍正四年,详定绅衿优免之例。署四川巡抚罗殷泰疏言:「川省州县多属以粮载丁、绅衿贡监等,尽皆优免差徭。请将优免之名,永行禁革,与民一例当差」。下户部议言。川省以粮载丁之州县绅士,原无丁银,无庸优免奉。

谕㫖罗殷泰所奏,禁革绅士优免之处,固属太刻」。部议亦属䝉混著,九卿详议具奏。寻议绅衿祇许优免本身一丁。其子孙族户冒滥,及私立儒户、宦户包揽诡寄者,查出治罪,従之。

五年,令保甲内绅衿免充杂役及分别应免充役者,部臣议覆条奏。凡绅衿之家,一体编次,聴保甲长稽查,如不入编次者,照脱户律治罪。惟是保甲之法,有充保长、甲长之役,又有十家轮值支更看栅之役。绅衿既已,身列仕籍,肄业胶庠,幷齐民内衰老□疾及寡妇之家子孙尚未成丁者,俱免充役。

又定各省耤田择农夫二名看守,免其差役。乾隆元年,申举贡生员免派杂差之例,奉谕㫖:「任土作贡,国有常经,无论士民均应输纳。至于一切杂色差徭,则绅衿例应优免,乃各省奉行不善,竟有令生员充当总甲图差之类者,殊非国家优恤士子之意。嗣后举贡生员等,著概行免派杂差,俾得専心肄业。倘于本户之外,别将族人借名滥免,仍将本生按律治罪」。

二年,免云南军屯丁银云贵、总督尹继善疏言:「滇省军丁一项,従前未经摊入地畆,除厯年查出军地抵补外,尚有应征丁银一万二千二百馀两。惟按老丁名字征収,或已无寸土而追比无休,或已絶后嗣而波及同伍,请议查免奉。

谕㫖:滇省军丁一项,从前既未曾摊入地畆,而现在完纳丁粮之人,又系无田之户,著将应征军丁银两,自乾隆三年为始,概予豁免,俾无业屯民,永释苦累。三年,免云南丽江府夷丁丁银」。先是丽江新増夷丁二千三百馀丁,业经编入正额,至是奉

谕㫖:「朕闻云南、丽江府原属土府,改设流官,比时清查田地户口有土官、庄奴、院奴等类,并无田粮,皆愿自纳丁银,以比于齐民共征丁银一百五十四两七钱零。迨滇省民丁改为随粮派纳,而此项夷丁不得与有粮之户一例摊派,至今照旧征収著,该督抚查明,概予豁免,俾边地夷民永无催科之扰」。部臣议上所増夷丁并免之。

十二年,免福建闽县先贤祠祭,产地丁钱粮奉。

谕㫖:「福建闽县地丁项内有先贤二十三祠祭产田粮一项。本朝初年优免,后于雍正五年该地方官清查溢额钱粮之时,误将此项作为溢额,报解归公,现在追征充饷。朕思祠宇祭产供俎豆牲牷之用,厯来优免以䘏奉祠后裔,原属国家旷典著该,督抚查明豁免永著为例。

十六年,免江南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租银奉。

谕㫖:「朕闻常州府属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租银一项,原系前明时虚田领价,后因本户逃亡,株连亲族,各将己产开抵,实非前明原置之田,亦非当日领价之户,小民条粮役租,力难并输,以致积年拖欠。朕省方所至民隠,勤求清跸,既周备深轸念,著将二县开抵役田,除应办条漕仍照民田一例完纳外,其新旧租银概予豁免,以除民累。凡尔百姓,尚其永承乐利,各相勉于孝弟力田,以仰副朕格外加恩之意焉。三十七年。

谕李瀚奏请停编审造册,所见甚是。编审人丁旧例,原因生齿繁滋,恐有漏户避差之弊。是以每届五年,查编造册,以备考核。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

皇祖恩㫖,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况各省民谷细数,俱经督抚于年底専摺奏报,更无藉五年一次之另行查办。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三十八年,

谕:「据陈辉祖奏,请将该省民屯新垦丁银,随年摊征,批交该部议奏。旋经户部覆准,并请行查各督抚,就本省情形酌筹妥议具奏。嗣据直隶等省先后入奏,大概请仍旧制者居多,则陈辉祖所奏及该部所议皆未得当。国家承平休飬,百有馀年,闾阎生齿日繁,岁有增益。向来编审人丁按丁科则自康熙五十二年,我

皇祖特颁恩诏,永不加赋,即以是年丁粮之数作为定额。朕临御以来,无时不以爱养斯民为念,讵肯于丁粮区区毫未之赋,稍存计较乎?若以新垦民屯田畆,复将丁银随年摊纳,是与小民较及锱铢,尤非恵下䘏民之道。所有各省办理丁粮一事,无论己未覆奏,俱著悉仍其旧,毋庸另议更张。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五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