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兵考十三
藩部各旗
臣
等谨按,自昔帝王,声教所讫,遐迩咸宾,凡在要服荒服之列者,要不过使之保塞壖、通朝贡而止我。
圣朝威徳隆盛,列部来同,絶幕之遥,如在宇下,北自内扎,萨克蒙古及喀尔喀,西迄于青海等部,统以旗籍,以时简其军实,审其壮丁,其制并同内八旗,故入觐则随獮狩之班,有事则备征调之用,兵制之盛,古未有也,其爵系已入封建,考其疆域,已入舆地考兹,谨将其编旗之数,分次于左。
内扎萨克䝉古。
科尔沁六旗,在奉天、锦州二府北邉外左翼旗、左翼前旗,并于崇徳元年设左翼后旗,于顺治六年设右翼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并于崇徳元年设。其左翼旗,自本旗外兼统辖前后二旗及郭尔罗斯二旗扎萨克事,右翼旗自本旗外兼统辖前后二旗,及杜尔伯特、扎赖持二旗扎萨克事。
郭尔罗斯前后二旗在奉天府及吉林北邉外,并于顺治五年设。
杜尔伯特一旗:在白都讷及黒龙江将军地、西北邉外郭尔罗斯旗之北,于顺治五年设。
扎赖特一旗:在白都讷及黒龙江将军地,西北邉外郭尔罗斯旗之北,于顺治五年设。
扎鲁特二旗,在塔子沟㕔东北境外喀尔喀左翼旗之北。左翼旗于崇徳元年设右翼旗,于顺治五年设。
喀尔喀左翼一旗:在塔子沟㕔东北境外,于康熙三年设。
奈曼,一旗,在塔子沟㕔东北境。于崇徳元年设敖汉一旗,在塔子沟㕔北境。于崇徳元年设土黙特二旗,在锦州府西北邉外塔子沟㕔东境。左翼旗于崇徳元年设右翼旗,于顺治二年设喀喇沁三旗,在永平府口外,塔子沟㕔八沟㕔境左,翼旗于顺治五年,设右翼旗于崇徳元年设,增添一旗,于康熙四十四年设。
翁牛特左右二旗在八沟㕔北境,并于崇徳元年设。
阿禄科尔沁一旗:在八沟㕔东北境外,于崇徳元年设。
巴林左右二旗,在木兰北境外,并于顺治五年设克。西克腾一旗在木兰北境外,于顺治三年设乌珠穆秦二旗在巴林旗之北,右翼旗于崇徳,六年设左翼旗,于顺治三年设。
蒿齐忒二旗,在克西克腾旗之北。左翼旗于顺治三年设右翼旗,于顺治十年设。
阿霸咯纳尔二旗,在多伦诺尔㕔北境外。左翼旗于康熙四年设右翼旗,于康熙六年设。
阿霸垓二旗:在多伦诺尔㕔北境外,右翼旗于崇徳。六年设左翼旗,于顺治八年设。
苏尼特二旗,在张家口外,镶黄旗、正黄旗、察哈尔之北,左翼旗于崇徳。六年,设右翼旗于崇徳七年设。
四子部落一旗,在张家口外正红旗、镶红旗察哈尔之北,于顺治八年设。
喀尔喀右翼一旗:在杀虎口外归化城之北,于顺治十年设。
毛明安一旗,在杀虎口外归化城之北,于顺治初年设。
呉喇忒,前中、后三旗,在河套之东北,并于顺治五年设。
鄂尔多斯七旗,在归化城西河套内。左翼中旗、前旗、后旗、右翼中旗、前旗、后旗,并于顺治六年设,増添一旗,于雍正九年设。
归化城土黙特左右二旗在杀虎口北,归化城并于崇徳元年设,今以副都统往管旗务,并统于绥逺城将军互见山西驻防。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二十旗为中路,驻翰海北图拉河左右在苏尼特四子部落诸部。北境外,康熙三十年设十七旗。三十二年以后增至三十五旗,雍正年间,增至三十八旗。寻分二十旗属于赛音诺颜部,存十八旗。乾隆元年以后,复増设二旗于本旗外分十九扎萨克掌之,仍统辖于土谢图汗。喀尔喀车臣汗部二十三旗为东路,驻瀚海,北克鲁伦河。左右在阿霸哈纳尔、阿霸垓诸部北境外,康熙三十年设十二旗,三十五年以后,増至二十一旗。乾隆十四年,增设一旗。二十二年,复増设一旗于本旗外分二十二扎萨克掌之,仍统辖于车臣汗。
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七旗为西路,驻杬爱山左右,在贺兰山厄鲁特北境外。康熙三十年,设八旗。三十三年以后,增至十二旗。雍正年间,增至十五旗。乾隆十三年,增设一旗。二十二年,复增设一旗,于本旗外分十六扎萨克掌之,仍统辖于扎萨克图汗。
喀尔喀赛音诺颜扎萨克亲王部二十二旗,驻翁金河北,在毛明安呉喇忒诸部北境外。雍正十年设,即于土谢图汗部内分辖二十旗。乾隆元年以后,复增二旗,于本旗外分二十一扎萨克掌之,仍统辖于赛音诺颜扎萨克亲王。
乌兰乌苏厄鲁特部二旗,即在赛音诺颜境内。康熙二十五年,设一旗,驻喀尔喀河,一旗驻达拉尔河。乾隆二十六年,移于乌兰乌苏,并属赛音诺颜部统辖。
贺兰山厄鲁特部一旗:驻河套西,在宁夏府凉州府、甘州府北边外,于康熙三十六年设。
额济内土尔扈特部一旗驻额济内河,在甘州府及肃州北边外,于康熙四十三年设。
青海厄鲁特部二十一旗:在甘肃之西,宁洮、岷西边外,四川之松潘北边外。雍正三年,设二十旗。乾隆十一年增设一旗。
青海游牧绰罗斯部二旗,于雍正三年,设青海游牧。辉特部一旗,于雍正三年,设青海游牧土尔扈特部四旗,于雍正三年设青海游牧。喀尔喀部一旗,于雍正三年设哈宻一旗,在安西府西北境外,于康熙三十六年设土鲁畨一旗在西域天山南路之辟展地方。雍正十年设一旗,移驻于嘉峪闗外之𤓰州。乾隆二十一年,移于鲁古沁。二十二年,以平定西域还驻土鲁畨城故地。都尔伯特部十四旗驻乌兰古木等处地方,为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旧在额尔齐斯游牧。乾隆十八年,其台吉䇿凌䇿凌、乌巴什、䇿凌孟克等率所属内附。
诏封以汗、王、贝勒、贝子、公等爵有差。编为十四旗。其部众夏驻乌兰古木地,方冬驻科卜多迤东附近地方。以上各部俱详见,与地考。
土尔扈特部分驻博瑚图、和博克萨里、科卜多、阿尔台等处地方,为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旧在伊犁之额什尔努喇等处游牧。至和鄂尔勒克,与巴图鲁浑台吉不睦,窜入俄罗斯,居于额济勒之地。乾隆三十六年,其台吉渥巴锡䇿、伯克多尔济、舍楞等率所属来归。
诏封渥巴锡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封䇿伯克多尔济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布延图亲王。封舍楞为青色特竒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弼里克图郡王,封巴木巴尔为弼什勒尔图郡王,封功格为巴图色特竒尔图和硕特部图萨图贝勒,封黙们图为济尔噶尔贝勒。封旺丹为鄂尔哲,依贝子封。沙喇扣肯为乌察拉尔图贝子,封克布腾为伊特格勒具子,封叶勒木丕尔为阿穆尔,灵贵贝子封额黙根乌巴什为巴雅喇尔图贝子,封拜济呼为协理公,封诺海博尔、哈什哈为头等台吉,俱作为扎萨克。封阿拉克巴博克、班䝉、衮徳尔徳什、巴雅尔喇瑚䇿登、博罗业林、巴木巴尔之子丹拜、扎尔桑根敦诺尔布之子腾特克等十人俱为闲散头等台吉。封诺尔布䇿楞、乌梁海扎纳、锡礼玉増济卜藏、巴特玛等六人俱为二等。台吉封三达克。额林亲达瓦诺木珲等三人俱为三等台吉,封巴布尔达克诺音格楞、巴图尔图古尔扎纳木罗卜藏楚鲁木扎林业林之子舍楞图古斯蒙库三达克之子恳泽等十一人,俱为四等。台吉复度地定居,分驻其众。渥巴锡等驻博瑚图地,方䇿伯克多尔济等驻和博克萨里地方,舍楞等驻科卜多、阿尔台附近地方,巴木巴尔等驻楚尔地方,旺丹等驻多罗诺图地,方黙们图等驻书鲁台地方,博罗等驻乌兰和托地方,凡一切事宜,并照䇿凌䇿凌乌巴什等之例,一体办理。
臣
等谨按各藩部设旗之制,同于内八旗,谨编次入兵考,与舆地、封建》二门互见以彰。
圣朝兵制之盛,洪惟我。
皇上徳威逺播,西陲,悉𨽻版图,凡平定准噶尔回部,御制纪事之文,俱恭载入,舆地考用,昭幅员式,廓之极轨,至于土尔扈特,本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其先世窜居俄罗斯,离其故土,逮后都尔伯特部,率先臣服,其绰罗斯和、硕特、辉特等部,相继翦灭,惟土尔扈特部遁迹北荒,多厯年所,虽逖聴声教,曾经遣使来朝,而越在异乡,罕有宁宇,兹于乾隆三十六年,其台吉等景仰。
圣化率全部之众,逾越险阻,不招自徕,实为往牒所,未见于是。
特命大臣等赡其饩牵,给其衣帐入觐之后敬循。
祖制:锡之封爵,指地授居,睿虑周详,计垂乆逺复。
亲洒宸翰,纪其縁起,以徵信万世,谨载入兵,考藩部各旗之后,猗欤盛哉!从兹休养生息,世守藩卫以长享」。
天朝太平之福,葢靡有穷极矣,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始逆命而终徕服,谓之归降,弗加征而自臣属,谓之归顺,若今之土尔扈,特携全部,舍异域,投诚向化,跋渉万里而来,是归顺非归降也。西域既定,兴屯种于伊犁,薄赋税于回部,若哈萨克,若布鲁特俾为外圉而覊縻之,若安集延,若拔达克山,益称逺徼而概置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朕意亦如是而已矣!岂其尽天所覆,至于海隅,必欲悉主悉臣为我仆属哉?而兹土尔扈特之归顺则实。
天与人归,有不期然而然者,故不可以不记。土尔扈特者,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其详已见于准噶尔全部纪略之文,溯厥始率,亦荒略弗可考。后因其汗阿玉竒与䇿妄不睦,窜归俄罗斯,俄罗斯居之额济勒之地,康熙年间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尝欲悉其领要,令侍读图丽琛等假道俄罗斯以往,而俄罗斯故为纡绕其程,凡行三年,又数月,始反命,今之汗渥巴锡者,即阿玉竒之曾孙也,以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徵其子入质,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台吉宻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以息肩焉,自去岁十一月启行,由额济勒厯哈萨克绕巴勒、喀什诺尔戈壁,于今岁六月杪始至伊犁之沙拉伯勒界,凡八阅月,歴万有馀里。先是,朕闻有土尔扈特来归之信,虑伊犁将军伊勒图一人不能经理得宜,时舒赫徳以参赞居乌什办回部事,因命就近前往而畏事者,乃以新来中有舍楞,其人曾以计诱害我,副都统唐喀禄唐喀禄于戊寅四月,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逸贼,至布古什河源,射舍楞弟劳章扎布仆而禽之,既而舍楞至,称欲投诚,请释其弟唐喀,禄虽许,而疑其诈,欲先擒舍楞,和硕齐云:擒之无益,不若招之使降。越日,舍楞诡称欲入觐,且携众至唐喀,禄益疑之,和、硕齐复言彼畏我兵威,不敢动,移曷亲莅抚谕之,唐喀禄信其言,从数人往,既至和,硕齐劝各觧鞍,去櫜鞬,俄顷变作,唐喀禄遂遇害,和硕齐即降,贼寻擒获伏诛,舍楞乃窜俄罗斯境。
因以窜投俄罗斯者,恐其有诡计,议论沸起,古云:受降如受敌,朕亦不能不为之少惑而略为备焉,然熟计舍楞一人,岂能耸动?渥巴锡等全部,且俄罗斯亦大国也,彼既背弃而来,又扰我大国邉界,进退无据,彼将焉往?则是归顺之事,什之九,诡计之,伏什之一耳!既而果然而舒,赫徳至伊犁,一切安汛,设侦筹储,宻备之事,无不悉妥,故新投之人,一至如归,且抡其应入觐者,由驿而来,朕即命随围观猎,且于山庄宴赉,如都尔伯、特䇿凌等之例焉。夫此山庄乃我。
皇祖所建,以柔逺人之地,而燕赉䇿凌等之后,遂以平定西域,兹不数年间,又于无意中不因招致而有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之事,自斯凡属䝉古之族,无不为我大清国之臣。
神御咫尺,有不以操先,劵阅后成,惬志而愉快者乎?予小子所以仰答,祖㤙益凛」。
天宠惴惴焉孜孜焉,惟恐意或满而力或弛,念兹在兹,遑敢自诩,为诚所感,与徳所致哉?或又以为不宜受俄罗斯叛臣,虞起邉衅,葢舍楞即我之叛臣归俄罗斯者,何尝不一再索取而俄罗斯,讫未与我也?今既来归,即以此语折俄罗斯,彼亦将无辞以对,且数万乏食之人,既至近界,驱之使去,彼不劫掠畜牧,将何以生?虽有坚壁清野之说,不知伊犁甫新筑城,而诸色人皆頼耕牧为活,是壁亦不易坚,而野亦不可清也。夫明知人以向化而来,而我以畏事而止,且反致㓂,甚无谓也!其众渉逺,厯乆力甚疲矣,视其之死而惜费弗救,仁人君子所不忍为况体?
天御世之大君乎?发帑出畜,力为优恤,则已命司事之臣土尔扈特部众,长途疲顿,冻馁㡬不能自存,因命舒赫徳等分拨善地安置,仍购运牛羊粮石,以资养赡,置办衣裘庐帐,俾得御寒,并为筹其乆逺资生之计,令皆全活,安居咸获得所。
兹不赘记,记事之縁起如右。
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归降归顺之不同,既明,则归顺归降之甲乙可定,葢战而胜,人不如不战而胜人之为尽羙也,降而来归,不如顺而来归之为尽善也。然则归顺者较归,降者之宜,优恤不亦宜乎?土尔扈特归顺,源委已见前记,兹记所以优恤之者,方其渡额济勒而来也,戸凡三万三千有奇,口十六万九千有奇,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夫此逺人向化,携孥挈属而徕,其意甚诚,而其阽危求息,状亦甚惫,既抚而纳之,茍弗为之赡,其生犹弗纳也,赡之而弗为之计,长乆犹弗赡也,故自闻其来,及其始至,以迨于今,惟此七万馀众,冻馁㒬瘠之形,时悬于目而恻于心,凡宵旰所究,图邮,函所咨访,无暇无辍,乃得悉其大要,于是为之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使就米榖而资耕牧,则以属之伊犁将军舒赫,徳出我牧群之孳息,驱往供馈,则以属之张家口都统常清,发帑运茶,市羊及裘,则以属之陜甘总督呉达善,而嘉峪闗外董视经理,则以属之西安巡抚,文绶,惟时诸臣以次驰牍入告于伊犁,塔尔巴哈台之察哈尔厄鲁特,凡市,得马牛羊九万五千五百,其自达里冈爱商都、达布逊、牧群运往者又十有四万,而哈宻辟展所市之三万不与焉,拨官茶二万馀,封出屯庾米麦四万一千馀石,而初至伊犁赈赡之茶米不与焉。甘肃邉内外暨回部诸城,购羊裘五万一千馀袭,布六万一千馀匹,棉五万九千馀筋,毡庐四百馀具,而给库贮之毡棉衣,什布幅不与焉,计储用帑银二十万两,而赏贷路赀及宴次赉予不与焉。其台吉渥、巴锡等之入觐者,乘𫝊给饩而来,至则锡封爵封渥已锡为卓里克图汗,策伯克多尔济为布延图亲王,舍楞为弼里克图郡王,功格为图萨图贝勒,默们图为济尔噶尔贝勒,沙喇扣肯为乌察拉尔图贝子叶勒木丕尔为阿穆尔灵贵贝子徳尔徳什达木拜、扎尔桑为头等台吉,恳泽为四等台吉,其未至之巴木巴尔,亦封为郡王,旺丹克布腾封为贝子,拜济呼封为公,馀封台吉等秩有差
。备恩礼各赐鞍马、櫜鞬、黄袿并赐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黄辔、舍楞功格默们图、沙喇扣肯紫辔,其汗王皆赐三眼翎,贝勒、贝子、双眼翎,馀皆花翎,并视其爵秩,锡以章服
。其往也,复虑其身之生,不宜内地气候,䝉古以已出痘为熟身,未出痘为生身,其生身者,多畏染内地,气候出痘
则命由边外各台厯巴里坤以行,而迎及送,并遣大臣侍卫等护视之,用以柔懐逺人,俾毋致失所,或有以为优恤太甚者,葢意出于鄙吝,未习闻国家。
成宪毋惑乎,其见之隘也!昔我皇祖圣祖仁皇帝时,喀尔喀土谢图汗等为厄鲁特所残破,率全部十万众来归。
皇祖矜其穷厄。
命尚书阿喇厄等往抚之,发归化城张家、独石二口仓储以振其乏,且足其食。又
饬内大臣费扬古、明珠等赍白金、茶布以给其用,采买牲畜以资其生,遂皆安居得所,循法度,乐休养。迄今八十馀年喀尔喀众以康熙二十七年来归
,畜牧日以蕃生,殖日以盛乐乐,利利殷阜,十倍于初。其汗王台吉等世延爵禄,恪守藩卫,一如内扎萨克之效,臣仆长子孙莫不感戴。
圣祖徳泽及人之深,得以长享升平之福也,朕惟体皇祖之心为心法。
皇祖之事为事,惟兹土尔扈特之来,其穷厄殆无异曩时之喀尔喀,故所以为之筹画,无弗详,賙恵无少靳,优而恤之,且计长乆庸,讵知谋之劳而费之钜乎?兾兹土尔扈特之众,亦能如喀尔喀之安居,循法勤畜牧,务生殖,勿替厥志,则其世延爵禄长,享升平之福,又何以异于今之喀尔喀哉?用是胪举大凡,勒石热河及伊犁,俾土尔扈特汗王部众,咸识朕意,且以诏自今以往我诸臣之董其事者。
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
事不再三,精核率据耳食以为实,君子弗为也,言不求于至是,已觉其失䕶已短而莫之改易,君子弗为也。必知斯二者,然后可以秉史笔,以记千载之公是公非,余之为土尔扈特部之纪略,亦亹是而已。土尔扈特之初来也,葢尝咏之,诗载之记,皆以为始自阿玉奇汗,溯而上之荒略弗可考,此亦述向之所闻者而书之,而不知其更有所祖,非始自阿玉竒,兹以其麋至,乃得一一详徵其实为之重记,何必隠约弗明,以讳吾前言之未精核哉?阿玉竒之父曰棚楚克其祖曰书库尔岱青,其曾祖曰和鄂尔勒克,其高祖曰卓立甘鄂尔勒克,其高祖之父则曰贝果鄂尔勒克,自贝果鄂尔勒克溯而上之,实逺不可徵。其入俄罗斯也,则自阿玉竒之曾祖和鄂尔勒克于䇿妄之祖巴图鲁浑台吉时,其时四卫拉特各自为汗,无所统属,又不相和睦,和鄂尔勒克,因率其子书库尔岱青等至俄罗斯之额济勒地。其时阿玉竒尚在襁褓,因留巴图鲁浑台吉处,后书库尔岱青往西藏而回,遂向浑台吉索阿玉竒归俄罗斯巴图鲁浑台吉为阿玉竒之外祖,以时代计之,适相当,而阿玉竒汗时,其子散扎布台吉率所属一万五千馀户往投䇿妄䇿妄尽留其属而逐散扎布归额济勒,则向记所云阿玉竒与䇿妄不睦,亦未为大误也。自贝果鄂尔勒克至和鄂尔勒克,皆单𫝊和鄂尔勒克,有子六人,一即书库尔岱青,馀三无子,其二皆有子孙,式㣲无足,𫝊书库尔岱青子四二絶嗣,其一曰那木䇿楞,四𫝊而至巴木巴尔,今封郡王。其一即棚楚克四𫝊而至渥巴锡,今封汗棚楚克之子阿玉竒,有子八人,其六皆无子嗣。其一曰衮扎卜有子嗣,今之封亲王䇿。伯克多尔济者,其曾孙也。衮扎卜乃渥巴锡之祖,沙克都尔扎卜之亲弟,故其子孙为渥巴锡近族,与沙克都尔扎卜子孙皆随渥巴锡而来,其户口之数,已见前记,兹惟记其始祖所自出,并证前之失,精核而未实者,至其重黄教置鄂拓克宰桑之类,率同凖噶尔,但具体而㣲,葢准噶尔之纪略,纪其全部之盛衰,而兹土尔扈特之纪略,则纪其世系之详悉云尔。
西域兵
臣
等谨按西域天山南北,从古未及版图,前史所载,或胜兵数千人,或胜兵数百人,止就其部落中丁壮可用之数言之,与兵制无与也。汉唐以来,虽置都䕶都督等官,不过遥示覊縻,初未尝设兵镇守,同于内地。我
皇上天威逺播,绥定殊方,分设兵防以为善后之计,其中满洲、蒙古、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緑旗营兵,皆参错互用,或永驻以安室家,或更畨以均劳逸,大抵以伊犁将军总理全局,特驻重兵,东则乌噜木齐、北则塔尔巴哈台南为回部诸城,分屯列戌,悉聴调遣,与安西境外之哈宻巴里坤,互相聨络,凡各驻防及卡伦台站,兵既分给田产牲畜,以资养赡,而緑旗屯兵及回民屯户耕种之所収山,南回城赋税之所入,岁有赢馀,邉储充牣至嘉峪闗,左右已居腹地,又无俟多兵驻守,故合计每年兵弁邮𫝊之需,视旧额且省什四五焉,若此皆以西域治西域,其经费既不取支于中土,而利兴事集措置合宜盖由。
圣天子宵旰筹咨,坐照万里之外,是以宏纲细目,方略精详,永为西陲善建不拔之业,固非仅修武备、缮邉防而已也,兹谨将平定以来以次设兵之处,分地胪载,至于移驻、更调、多寡赢缩之间,未有常额,皆以时酌定云。
伊犁将军一人驻札伊犁,总理天山南北路事务,并驻参赞大臣暨领队大臣等统辖,各驻防及屯田工作。聴差官兵所属有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卡伦、台站诸务,与聴差各官,均由将军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系三年更换
。乾隆二十年平伊犁,二十四年,定回部设总统将军驻伊犁,统辖新疆全境,并驻办事大臣及领队之统领、都统、副都统以下等官。初设伊犁驻防马兵一千五百名。二十六年,增兵一千,合原驻为二千五百名,内满洲兵一千名,索伦兵七百名,察哈尔厄鲁特兵八百名,又拨叶尔羌城马兵一百名,增驻伊犁,共二千六百名。二十七年,于遣往新疆换防满洲兵二千名,索伦兵一千名,内除分设回城满洲兵六百名,索伦兵三百名,其馀皆安设伊犁及乌噜木齐,以备分拨,替换驻防之用。二十八年以后,陆续移驻携眷马兵将,原议三年换班之兵,尽行撤回。于是伊犁等处马兵俱系永逺驻守,其将军大臣等皆由。
特简其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则按年更换将军,所属设侍卫十人印房及粮饷处、马驼处,设办事章京五人,笔帖式四人,委署笔帖式四人。又总理各营事务处设办事章京,于侍卫及驻防之满洲协领内,令其兼管,设委署笔帖式二人。凡委署笔帖式,即于驻防满洲兵内选委,其馀聴差各官,即于侍卫及驻防前锋校、骁骑、校緑、旗营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内由将军大臣酌量委用。以下乌噜木齐塔尔、巴哈台聴差,各官同
。其卡伦侍卫,即于所属侍卫内酌派。军台委署笔帖式,即于满洲兵内选委以下乌噜木齐、塔尔巴哈台卡伦、侍卫、军台委署笔帖式同
。
满洲䝉古八旗,协领八人,佐领四十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委前锋校三十二人给七品虗衔
催总四十名给七品虗衔
,领催一百二十名,前锋二百八十八名,骁骑二千八百名,炮手四十名,匠役八十名,步兵六百名,养育兵二百四十名。
以上驻防之满洲䝉古官兵,于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自凉州荘浪陆续携眷移驻官兵三千三百三十六人,又于三十年、三十一年,自热河陆续携眷移驻官兵一千三十二人,共分为八旗,每旗协领一人,佐领五人,防御五人,骁骑校五人,每佐领下马步兵一百六名,驻伊犁河岸之恵逺城,原设有档房九品笔帖式二人,奏定于出缺时开除,即于满洲兵内委署,俱系永逺驻守。
席伯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给七品虚衔
兵九百七十六名。以上驻防之席。伯官兵,于乾隆三十年自盛京携眷移驻,共一千户,编为一昂,吉以领队大臣统之,设六佐领,驻伊犁。河南之和济格尔绰和罗等处,本昂吉领队大臣档房,设笔帖式二人,即于各兵内委署,俱系永逺驻守。
索伦、达呼里总𬋩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给七品虚衔。
共九百七十六名。
以上驻防之索伦达呼里官兵,于乾隆二十九年,自黒龙江携眷移驻,共一千户,编为一昂,吉以领队大臣统之,设六佐领,在科河等处达呼里,系驻屯索伦系㳺牧,各随其俗,本昂吉领队大臣档房,设笔帖式二人,即于各兵内委署,俱系永逺驻守。察哈尔左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给七品虗衔
,兵八百七十六名,右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给七品虚衔
,兵九百十六名以上驻防之察哈尔官兵,于乾隆二十八年二十九年,自口外察哈尔游牧处携眷移驻,共一千八百户,编为两昂,吉以领队大臣统之,设十二佐领,分左右两翼,每翼各六佐领,又将哈萨克、布鲁特投出之厄鲁特附入,两翼以足,每佐领下设兵二百名之数,并在博罗塔拉地方游牧,本昂吉领队大臣档房设笔帖式二人,即于各兵内委署,俱系永逺驻守。
达什达瓦,厄鲁特,左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兵四百七十六名。
以上驻防之达什达瓦、厄鲁特官兵,原属凖噶尔二十一昂吉之一。后其部众来降,初移于科布多布延图地方,后又移于鄂尔昆地。方乾隆二十四年,其众情愿内移,始移至热河。三十年,复自热河分五百户携眷移驻伊犁,编为一昂吉,作为厄鲁特左翼。自分设各官外,尚有原移之额外总管、副总管、佐领、骁骑校、云骑尉、侍卫等无定员。又自乌里、雅素台等处陆续投出之厄鲁特闲散,亦归并入左翼,下在花脑海一带地方游牧,俱系永逺驻守。
厄鲁特右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六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二十四名给七品虚衔
,兵三百九十六名以上所列伊犁驻防官兵各数,系照乾隆三十一年伊犁将军原册分载,嗣后每年递有增减,皆随时酌拨,馀回部各城官兵数均仿此。
以上驻防之厄鲁特官兵,自伊犁初定时,以原有之厄鲁特分设官兵。乾隆二十六年,设佐领二人,骁骑校三人,委署骁骑校一人。三十年,将哈萨克、布鲁特陆续投出厄鲁特人户编为一,昂吉与热河移驻之达什达瓦部众,俱为厄鲁特昂吉,以领队大臣统之,以伊犁原驻之。厄鲁特作为厄鲁特右翼,自分设各官外,尚有额外二、三等侍卫、蓝翎侍卫等无定员,其投出之厄鲁特闲散,亦归并入右翼,下在特古斯、空吉斯等处地方㳺牧。本昂吉领队大臣档房设笔帖式二人,即于各兵内委署,俱系永逺驻守。
緑旗营屯田官兵,随时酌调无定额。乾隆二十四年以后,伊犁境内兴设屯田,以緑旗、营兵垦种,后于塔拉斯等处近水之地,以次増添。其管理之官弁,以总兵或副将统之。二十六年,定伊犁屯田绿旗兵以一千名为率,设副将一人,游击一人,都司一人,守备二人,千总二人,把总九人,外委十人。二十八年,又添派伊犁屯田兵一千五百名,即于回部各城人户内迁居山北耕种,如有不足,以緑旗兵充补。三十一年,又于筑城緑旗兵内,拨五百名增入屯田,于秋成后仍归城工。嗣后屯田兵数,大抵视每年垦地之多寡为差,均由将军大臣酌量调派各官兵。原议三年一次换班,三十一年,定为五年更换。
緑旗营工作官兵,随时酌调无定额。乾隆二十四年以后,建立新疆各城垣、仓署、营房工程,调緑旗营兵分任工作。于工竣之后,或暂留屯垦,或即行撤回,随时酌定。二十六年,定伊犁筑城緑旗兵以一千名为率,旋于塔尔竒建城以居,各兵。二十。七年,于乌哈尔里克建绥定城,以驻换防满洲官兵。二十八年,又于固尔扎建宁逺城,并于哈什建懐顺城,以驻迁移山南回户,皆调用緑旗兵。二十九年,以凉州荘浪热河八旗兵议携眷移驻伊犁,复奏调绿旗兵一千名于伊犁河㟁建恵逺城,以供驻防官兵居住。其管理筑城兵,设副将一人、守备二人、千总二人,把总八人,外委十人,定以三年告竣。三十一年,又以西安原驻满洲、蒙古兵二千名,议携眷移驻伊犁,续令緑旗兵一千名于巴颜岱地方筑城至城工完竣撤回,均由将军大臣酌量调派各官兵。原议三年一次换班三十一年,定为五年更换。
緑旗营额设,听差兵二百名。乾隆二十六年,以后,酌定原议,三年一次换班。三十一年,定为五年更换。
乌噜木齐驻都统一人,副都统一人,协领六人,佐领二十四人,防御二十四人,骁骑校二十四人,额外主事三人,笔帖式三人,前锋领催三百六十名,骁骑二千三百四名,炮骁骑四十八名,步军匠役三百八十四名,养育兵二百八十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于乌噜木齐驻办事大臣以下等官,分设马兵及緑旗营兵。二十六年,题定设驻防马兵五百名,内满洲兵三百名、察哈尔厄鲁特兵二百名。二十七年,于遣往新疆换防马兵内添驻满洲、索伦兵。寻又自乌噜木齐酌派马兵前赴塔尔巴哈台,更定驻防乌噜木齐廸化城兵额其緑旗营工作等兵原派修建仓厫各项兵三百二十九名,在城聴差兵六百八十四名,于二十六年交驻札大臣分别存汰。二十七年,于乌噜木齐东路建辑怀城及恵徕等六堡于乌噜木齐西路建宁邉城。二十八年,复于东路建阜康城,于西路建绥来堡,遂成堡、丰润堡。二十九年,又于西路建诚和城,其筑城之緑旗兵,均由驻札大臣酌量调派各工程完竣之后,以次议减。三十八年,改乌噜木齐办事大臣为都统,仍聴伊犁将军莭制,自庄浪等处移驻满洲官兵三千四百六十一名。
臣等谨按乌噜木齐设有提督即安西提督于乾隆二十九年驻乌噜木齐
,统辖本标三营,及城守营緑旗官兵,节制于陜甘总督巴里坤,设总兵官,𨽻提督,哈宻,设副将𨽻总兵,俱已载入甘肃省緑旗营内。
巴里坤驻。副都统一人,协领二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一人。前锋、领催、骁骑、步军、养育兵共一千八十四名。
乾隆三十八年,设古城驻副都统一人,协领二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一人,前锋领催、骁骑、步军共一千八十四名。
乾隆四十年,设塔尔巴哈台驻参赞大臣暨领队大臣等统辖驻防及屯田官兵所属有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卡伦台站诸务,与聴差各官,均由驻札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系三年更换
。乾隆二十七年,议于塔尔巴哈台遣马兵游牧,另建小城,为緑旗兵驻札之所。二十八年,于遣往新疆换防兵三千名内,分拨塔尔巴哈台满洲兵二百名,索伦兵七百名。三十年,自伊犁分参赞大臣及领队大臣以下等官驻札于此,并移驻察哈尔、厄鲁特官兵,设察哈尔佐领、骁骑校各一人,厄鲁特佐领、骁骑校各一人,兵共二百五十名,俱系携眷游牧,永逺驻守。又分拨緑旗营屯田官兵,设管屯参将一人,㳺撃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外委六人,屯田兵五百四十名,聴差兵六十名。三十一年,定于伊犁携眷马兵内,拨一千五百名,分驻塔尔巴哈台,将从前由内地遣往换防之焉。兵尽行撤回各兵,即由伊犁驻防之满洲䝉古、席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内轮流均派,设营总、委署、㕘领、佐领、骁骑校等员分辖之,以次换班后定为二年一次更换
。其緑旗、营、屯田兵,以五年更换。臣
等。谨按天山北路为凖噶尔故壤,疆域辽逺,伊犁为总统重地,乌噜木齐境当孔道为往来之总汇,塔尔巴哈台界接外藩,为北路之邉圉,自平定以后,分设兵防,大抵驻防马兵编为佐领,卡伦台站,或用为兵,或用緑旗兵,而领以侍卫等员,其緑旗营兵𨽻于营弁,各处屯田,则移山南回民为屯户,以緑营戌,率相助为理,而领以督屯武职,当始议设兵之时,更畨轮换,概以三年为期。乾隆二十六年,议新疆马兵内以察哈尔八旗及附入察哈尔之新旧厄鲁特等有情愿携家前往者,拣选一千名,令其永充驻防,寻分驻伊犁八百,名乌鲁木齐二百名。二十八年,奉。
㫖将凉州庄浪所驻满洲䝉古兵三千二百馀名,携眷移驻伊犁,编为三队,分三年前往,又令黒龙江将军选索伦、达呼里壮丁一千名,令察哈尔总管,选察哈尔壮丁一千名,并作为马甲,携眷,移驻伊犁,二十九年复拨。
盛京等处席伯,兵一千名,又拨热河满洲、蒙古兵一千名,及达什达瓦厄鲁特兵五百名,俱携眷移驻伊犁,嗣后换班官兵俱以次撤回。于是定驻防马兵为永逺,驻守緑旗兵,为五年更换。至于卡伦台站之制,于山川隘口分设卡伦,按途分设台站,自巴里坤西达乌噜木齐,自乌噜木齐西南达伊犁,北达塔尔巴哈台。其南达回部,自伊犁南又接回部之乌什诸城。凡各处卡伦,视其地之大小简要,设满洲索伦、席伯察哈尔、厄鲁特兵,自十名至三十二名有差,以侍卫或效力官一二人领之。每台站设满洲察哈尔兵或緑旗兵十五名,以笔帖式每台一人,或二台,共一人领之。其自乌噜木齐至阿尔台山诸处,以旧设阿济必济至阿尔泰之卡伦移置,兼理站务,以喀尔喀兵分驻,北至塔尔巴哈台等处各邉境,皆増设卡伦防守。盖天山北路兵防之大略如此。
乌什城驻总理回城事务㕘赞大臣一人,暨协办大臣等。统辖满洲营緑旗营驻防及屯田各官兵兼辖阿克苏城、赛黑木城、拜城驻防
。所属有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卡伦、台站诸务与聴差各官,均由驻札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满洲营领队侍卫二人。统辖驻防翼长一人㕘领一人。副㕘领二人,委署㕘领二人,前锋校六人,满洲马兵二百名。緑旗营驻防游击一人,都司二人,守备二人,千总一人,把总六人。外委七人。緑旗兵六百五十。名緑旗营屯田副将一人,逰撃一人,都司一人,委署守备一人,千总一人,委署千总一人,把总六人,外委七人。緑旗屯田兵一千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乌什城驻办事大臣一人设笔帖式一人,卡伦侍卫一人。军台委署笔帖式二人,緑旗营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外委二人,緑旗兵一百五十名。三十年,重定、乌什之后,始以原驻喀什噶尔之总理回疆事务大臣移驻乌什永宁城。又以阿克蘓城各官移于乌什,改驻协办大臣一人,领队侍卫二人系每年带领回城伯克,赴京朝觐,兼管满洲等营官兵
。驻防聴差及卡伦侍卫十一人,印房办等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办理回务章京一人,笔帖式二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印房及回务处粮饷处,委署笔帖式共六人。又自阿克苏城移驻满洲兵一百名,索伦兵一百名,緑旗兵五百名。又于移驻伊犁之凉州荘浪满洲营内,酌派马兵轮班驻乌什,以为各处办事,及军台委署笔帖式之用。三十一年,于满洲营换防时,将索伦兵撒回改派健鋭营满洲官兵,设前锋翼长以下将领十二人,前锋兵二百名。其驻防緑旗营,设游撃以下将领十九人,兵六百五十名。又自乌噜木齐拨緑旗屯田兵一千名,至乌什屯田,设管理屯田兵,副将以下将领十九人,凡驻札之㕘赞大臣、办事大臣等皆由。
特简。凡驻防、聴差、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及满洲营驻防官兵,均系三年更换。惟领队侍卫,每年带领回城伯克赴京,系一年更换緑旗营官兵,原议亦三年一次换班,三十一年,定为五年更换。惟緑旗营之办差官,亦三年更换。以下诸城驻防各官兵换班年数同
其聴差各官,即于侍卫及驻防前锋、校緑旗营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内由驻札大臣酌量委用。以下诸城聴差各官同
其所属卡伦台站,原设乌什、东路叶格尔森苐卡伦一处,设坐卡侍卫一人。于三十年,又增设乌什东路阿察塔克等卡伦四处,设坐卡侍卫一人,兼管乌什西路、巴雅哈玛等卡伦四处,设坐卡侍卫一人兼管。凡卡伦九处,每处设满洲兵十四名至四名有差,共设卡伦侍卫三人。其东路至库车以西之赫色尔等八台,西路至叶尔羌以东之都齐特等三台,北路至伊犁以南之噶克察哈尔海等七台,共十八台,向𨽻阿克苏城管辖者,于三十年俱改属乌什城。又自乌什城东至阿克苏原,设台站二处,改为三处,凡二十一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一人,緑旗兵五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共设军台,委署笔帖式二十一人,即于伊犁轮派之满洲兵内选委,其各回兵领,以回城伯克属驻札大臣管辖,无定额以下诸城皆设有伯克、分领回兵,制并同
。
阿克苏城驻章京一人。緑旗营游撃一人,把总二人,外委二人,緑旗兵五十名,属乌什大臣兼辖。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阿克苏城驻办事大臣一人、协办大臣一人,侍卫十人,印房办事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办理回务章京一人,笔帖式二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委署笔帖式六人。军台委署笔帖式十八人。原驻满洲索伦,马兵三百名,以一百名増驻英阿萨尔,存留二百名,设㕘领佐领等官,又驻緑旗兵六百名,设游撃都司等官。三十年,以各官兵并归乌什。其阿克苏城止驻章京一人緑旗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五十名,俱系按年更换。
赛里木城驻翼长一人兼管拜城
緑旗营外委一人,兵四十名,属乌什大臣兼辖。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赛里木城驻侍卫一人,緑旗营游撃一人,把总一人,外委一人,緑旗兵一百十名。二十七年,裁游撃把总各一人,兵七十名,存兵四十名。二十八年,改侍卫,设翼长,俱系按年更换。
拜城驻防,即统于赛里木城翼长驻緑旗营把总一人,兵十名,属乌什大臣兼辖。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拜城驻把总一人,緑旗兵四十名。二十七年,裁兵三十名,存兵十名,俱系按年更换。
叶尔羌城驻办事㕘赞大臣暨领队大臣等统辖满洲营緑旗营驻防官兵。所属有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卡伦、台站诸务,与聴差各官,均由驻札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满洲营领队副都统一人,领队侍卫一人,统辖驻防㕘领一人,副㕘领二人,委署㕘领二人。前锋校六人,满洲马兵二百,名緑旗营领队总兵官一人,统辖驻防游撃一人,都司二人,千总五人,把总四人,外委十人,緑旗兵六百七十三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叶尔羌城驻办事大臣二人。设印房办事章京一人,笔帖式二人,办理回务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印房及回务处粮饷处委署笔帖式共六人。驻防聴差及卡伦侍卫五人。军台委署笔帖式二十一人。其驻防满洲等营,设领队副都统初派统领二十六年以后派副都统
一人。统辖。健锐营前锋㕘领一人,副㕘领二人,委署㕘领三人。五品官一人,前锋校二十一人,骁骑校十一人,前锋马兵一百七十六名。又西安、满洲营佐领二人,五品官一人。骁骑校二人,满洲马兵二十四名。又索伦五品官一人。骁骑校六人,云骑尉一人,索伦马兵二百五十九名。又察哈尔佐领一人,䕶军校一人、骁骑校一人,察哈尔马兵九十名。其驻防緑旗营,设领队总兵官一人,统辖游撃一人,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五人,把总三人,外委四人,緑旗兵六百六十八名。二十七年,将察哈尔官兵撤回,拨正蓝旗䕶军营官兵更换健锐营驻防,设护军翼长一人,㕘领一人,委署㕘领一人,护军校七人,护军一百四十九名。其索伦兵于换防时减存佐领一人,兵五十名。将西安满洲营撤回,自伊犁派驻凉州庄浪满洲营马兵二十一名此项满洲兵为各处办事,及军台委署笔帖式之用
。又増驻领队侍卫一人系每年带领回城伯克赴京朝觐,兼管满洲等营官兵
。其緑旗营于二十八年换防,以后官兵额数,随时増减。三十一年,将索伦官兵撤回,复拨健锐营满洲官兵更换护军营驻防,设前锋㕘领以下将领十一人,前锋兵二百名。又办事满洲兵二十一名。其驻防緑旗营,设游撃以下将领二十二人,兵六百七十三名。凡驻防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卡伦台站,于二十七年増设总理台卡事务侍卫一人。二十八年,増驻防聴,差侍卫及坐卡侍卫至十五人。其叶尔羌西路亮噶尔卡伦一处,南路裕勒阿里克等卡伦四处,北路赛里克卡伦一处,凡卡伦六处,每处设坐卡侍卫一人,及满洲兵三名緑旗兵四名,或满洲兵一名緑旗兵五名有差。各设供差回人十户,或兼设通事回人一名。自叶尔羌城东路至乌什以西之伊拉堵等十四台,西路至喀什噶尔以东之喀拉布扎什一台,南路至和阗西北之哈什哈尔等六台,凡二十一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一人,緑旗兵五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
和阗城驻办事领队大臣等,统辖緑旗营驻防官兵所属有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台站,诸务与聴差各官,由驻札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仍属叶尔羌大臣兼辖緑旗营领队总兵官一人,统辖驻防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外委二人,緑旗兵一百七十八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和阗城驻办事领队总兵官一人,设印房办事,委署笔帖式二人。军台委署笔帖式四人,緑旗营逰撃以下将领五人,兵二百九十七名,寻拨千总一人,兵一百名赴伊犁。二十八年,緑旗营换班以后,改设都司以下将领五人,兵一百七十八名。三十年,増驻办事副都统一人。凡驻防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军台六处,每台设緑旗兵五名,腰站一处设緑旗兵二名防守。
喀什噶尔城驻办事大臣暨领队大臣等,统辖满洲营緑旗营驻防官兵兼辖英阿萨尔驻防
。所属有侍卫办事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卡伦、台站诸务,与听差各官,均由驻札大臣随时酌委。无定额。满洲营领队头等侍卫一人,领队侍卫一人。统辖驻防㕘领二人,副㕘领二人,委署㕘领三人,前锋校九人,满洲马兵四百,名緑旗营领队总兵官一人。统辖、驻防㕘将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五人。外委六人。緑旗兵六百二十五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喀什噶尔城驻总理回疆事务大臣一人,协办大臣一人。设印房办事章京一人,笔帖式二人,办理回务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印房及回务处粮饷处,委署笔帖式共六人。驻防聴差及卡伦侍卫十五人。军台委署笔帖式五人。其驻防满洲等营,设领队副都统一人,领队侍卫二人领队侍卫系每年带领三城伯克赴京朝觐,兼管驻防索伦官兵。 十一年以后,撤回索伦兵,仍兼管满洲营官兵
。统辖健鋭营前锋㕘领二人,前锋校一人,䕶军校七人,骁骑校八人,前锋马兵六十九名。又索伦佐领、委署副总官二人,佐领二人,骁骑校十一人,索伦马兵五百五十五名。又察哈尔总管一人,佐领、委署副总管二人,䕶军校三人,骁骑校二人,云骑尉一人,七品官一人。察哈尔马兵三百四十二名。其驻防緑旗营,设领队提督一人,统辖都司二人,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四人,外委九人,绿旗兵九百十九名。二十七年,将察哈尔官兵撤回,拨䕶军营官兵更换健鋭营驻防设䕶军翼长一人,㕘领一人,副㕘领三人,䕶军校九人,䕶军二百四十名。其索伦兵于换防时,减存骁骑校三人,兵一百六十名。又自伊犁派驻凉州、庄浪满洲营,马兵二十四名此项满洲兵为各处办事,及军台委署笔帖式之用
。二十八年,緑旗营换防时,以原驻之领队提督,改派领队总兵官一人,统辖㕘将以下将领十三人,緑旗兵六百二十五名。三十年,以总理回疆事务大臣移驻乌什城。其喀什噶尔改设办事大臣二人。又以领队侍卫一人并入乌什,止存领队侍卫一人。又以办事满洲兵八名并入乌什,止存办事兵十六名。三十一年,将索伦官兵撤回,复拨健鋭营满洲官兵更换䕶军营驻防,以原驻之。领队、副都统改派领队头等侍卫一人,统辖前锋㕘领。以下将领十六人,前锋兵四百名,其緑旗营内増派办差都司二人,并属总兵官管辖。凡驻防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卡伦台站,于阿尔呼等卡伦五处,每处设坐卡侍卫一人。于额格资雅尔等卡伦五处,设坐卡侍卫一人兼管。凡卡伦十处,每处设满洲兵十八名至九名有差。通事、回人各一名,供差回人二十五至七户有差。自喀什噶尔城东路至叶尔羌以西之戈璧腰站,凡六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一人,緑旗兵五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惟戈壁腰站以赫色尔察木笼台笔帖式兼管。英阿萨尔驻领队副都统等统辖满洲营緑旗营驻防官兵属喀什噶尔大臣兼辖满洲营领队副都统一人兼管緑旗营
。统辖驻防委署㕘领一人,前锋校三人,满洲马兵一百,名緑旗营驻防把总二人,外委二人,緑旗兵二百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英阿萨尔驻领队总兵官一人兼管索伦察喀尔緑旗官兵设档房委署笔帖式二人。其驻防各营,设索伦佐领、委署副总管一人,佐领二人,骁骑校五人,索伦马兵三百三名,察哈尔佐领一人,䕶军校三人,骁骑校二人,云骑尉一人,察哈尔马兵二百名,緑旗营游撃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外委一人,緑旗兵三百九十四名。二十七年,将察哈尔官兵撤回,拨䕶军营官兵更换驻防,设䕶军㕘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六十名。其索伦兵于换防时,减存骁骑校一人,兵四十名。二十八年,緑旗营换防时,减存把总、外委各二人,兵二百名。三十一年,将索伦兵撤回,复拨健鋭营满洲官兵更换䕶军营驻防,以原驻之。领队总兵改派领队副都统一人,统辖委署前锋㕘领。以下将领四人,前锋兵一百名,其緑旗营内増派办差游撃一人,并属副都统管辖。凡驻防官兵,俱系每年更换。
库车城驻办事官,统辖緑旗营、驻防官兵兼辖沙雅尔城驻防
。所属有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台站诸务,随时酌委,无定额緑。旗营驻防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外委三人,緑旗兵三百五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库车城驻办事大臣一人,设印房办事。笔帖式二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军台委署笔帖式十人,驻防緑旗兵二百六十名。二十八年,緑旗营换防以后,设都司以下将领八人,兵三百五名。凡驻防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卡伦、台站,原设额斯竒伯什等卡伦三处,于二十九年撤裁,仍増设沙雅尔城南路特里木卡伦一处,由沙雅尔城派回人防守。其自库车城东路至哈喇沙尔以西之哈尔哈阿满,凡十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一人,或以附近之笔帖式兼管,共设委署。笔帖式八人,緑旗兵各五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
沙雅尔城驻防,止设回兵,属库车,驻札办事官兼辖。乾隆二十四年以后,分设回兵,并属库车办事大臣酌委。
哈喇沙尔城驻办事官,统辖緑旗营驻防及屯田官兵所属有章京笔帖式等员,其稽察台站诸务,随时酌委。无定额緑旗,总理营屯事务,游撃一人。管理驻防城守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一人,外委六人,驻防兵二百九十三名。管理屯田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外委十一人,屯田兵四百二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哈喇沙尔城驻办事大臣一人,设印房办事。笔帖式二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军台委署笔帖式十一人緑,旗营驻防屯田游撃以下将领二十五人,兵七百三十六名。二十八年,緑旗营换防时,设游击以下将领二十一人,兵七百九十五名。二十九年,拨屯田把总一人、兵一百名赴乌噜木齐,存兵六百九十五名。凡驻防屯田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卡伦台站,原设卡伦六处,于二十八年撤裁。又原设自哈喇沙尔之海都河南北岸,东路至土鲁畨以西之布干等处,共十一台,于三十年裁楚辉至伊拉里克六台,改设乌沙克塔尔等四台,凡九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一人,緑旗兵五名,或十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
辟展城驻领队大臣一人,协领二人,佐领四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前锋领催、骁骑、步军共五百名,緑旗营驻防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五人,外委八人,緑旗兵三百三十名。乾隆二十四年以后至二十六年,于辟展城驻办事大臣一人。设印房办事,委署笔帖式三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军台委署笔帖式四人,驻防緑旗兵五百名。二十八,年緑旗营换防以后,设都司以下将领十八人,兵三百三十名。凡驻防官兵,俱系按年更换。其所属军台,原设自辟展城,西路至土鲁畨四台。二十七年,以鲁古沁台移于连木沁,以哈拉和卓台移于胜金。又将辟展东路,原隶巴里坤。管辖之七克腾木等二台改属辟展城,凡六台,每台以委署笔帖式,或外委千总、把总一人,緑旗兵各五名,或十名,供差回人十户防守。四十四年,裁辟展驻札大臣一人,章京一人,改设领队大臣一人,笔帖式一人,自乌噜木齐移驻满洲,官兵五百十四名。
臣
等谨按,自辟展东路由䀋池等台至哈密东路由肋巴泉台迤北至巴里坤,西路由土鲁畨迤北之根忒克等台至乌噜木齐,皆属天山北路管辖。又按辟展所属之土鲁畨城,驻土鲁畨回众,自郡王及公品级以下,设有梅勒章京二人即副都统
甲喇章京一人即㕘领
。牛录章京十七人即佐领
又章京一人,分得拨什库十五人即骁骑校
自辟展以东之哈密,城驻哈密回众,自郡王品级以下,设有协办旗务,伯克一人,管旗章京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二人,牛录章京十三人,分得拨什库十三人分领回众,互见藩部各旗内。
又按天山南路为回部所居城,村络绎视,准部故壤之土旷人稀者,形势各殊,自设立卡伦台站及办事听差官兵之外,各城所在,固无俟重兵驻守矣。乌什为回部适中之地,叶尔羌、喀什噶尔为回部诸城之冠,英阿萨尔则又境属边圉,邻接外藩,皆兼设满洲营緑旗营官兵防守,他如和阗、阿克苏、库车、哈喇、沙尔、辟展诸城,则但酌留緑旗营以资捍卫。乾隆二十六年。
廷议回城驻防马兵,以一千名为率,内满洲兵七百名,索伦兵三百名,其緑旗驻防者,议令驻札大臣等较量各处情形,或裁汰闲冗,或将小城无闗𦂳要之兵,移并大城,酌加变通。寻又拨叶尔羌城满洲兵一百名赴伊犁。二十七年,驻防兵换班时,仍分设各回城满洲兵六百名,索伦兵三百名。三十一年,将索伦兵撤回,改派健鋭营兵九百名,前往换防,并派健鋭营翼领一人,正副委署㕘领十八人,䕶军校二十四人,统率兵丁分驻各回城。凡满洲营驻防官兵,以三年更换緑旗营驻防官兵,以五年更换,至于卡伦台站之制,自哈密西路达辟展,其北达巴里坤,自辟展西路达库车。其北达乌噜木齐,自库车西路达乌什,自乌什西路达叶尔羌,其北又达伊犁,自叶尔𦍑西路达喀什噶尔,南路达和阗,凡各处卡伦,视其地之大小简要,设满洲兵及緑旗兵或回兵各有差,以侍卫或外委千把总等员领之。每台站设緑旗兵及回兵各有差,以笔帖式或营员领之。其乌什、阿克苏、叶尔羌、喀什噶尔、哈喇、沙尔等处依阻河渠者,复造舟以济,以回民为水手。军台。自哈密以西,每台设马驼有差,有可通车行者,添设车辆,各因地制宜,其各回城,分设回官自办事之阿竒木伯克以下若帕提沙布伯克専司缉捕,哈拉都官、伯克専司修整台站,哲博伯克専司修造兵械,明伯克分领回众头目,职如千总。其所有回兵,分属于各城员弁,而统隶于驻札大臣,以时调遣。盖天山南路兵防之大略如此。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