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百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八《经籍考》十八

小说家 农家 谱録臣等谨按汉班固》曰:「小说家流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也。张衡《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然则稗野传竒,厥来已久。马端临《权舆班志》别辑是门,《四库全书》,复析为三目。凡叙述旧闻者,曰杂事,记録神怪者,曰异闻。缀缉琐屑者,曰《琐语》,体例益周于马考。今从而辑之,其妖妄荧听之属,则从汰焉。

《读史随笔》六卷

陈忱撰。忱字遐心,秀水人。等。谨按是书采掇琐屑,间附论断,立名虽似史评,实则传记之属,故列于此。

《玉堂荟记》一卷

杨士聪撰。士聪字朝彻,号鳬岫,济宁人。前明崇祯辛未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

国朝官至谕徳。

士聪《自序》曰:古来正史所阙,或得之杂録漫记》,以补其所不足,亦识其小者之意也。自余叨史局不废记存,且积有年岁,壬午再入春明,感兴时事,乃取旧所编辑,更加撰次,不拘年月,惟有慨于中则书之,彚为一帙。凡十馀年来,世局、朝政、物态、人情,约略粗载于此。而戏笑不经之事,亦往往而在庭闻、州世说》。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题曰桃都漫士宫,紫阳述《客途偶记》一卷。

郑与侨撰。与侨字惠人,济宁人。前明崇祯丙子举人。

《玉剑尊闻》十卷

梁维枢撰。维枢字慎可,真定人。前明举人。官工部主事。

《明语林》十四卷

吴肃公撰。肃公见《经类》。

《明逸编》十卷

江有溶撰,邹统鲁补编。有溶字谷尚,长沙人。统鲁字大系,衡阳人。

《闻见集》三卷

蔡宪升撰。宪升字江云,南昌人。笻《竹杖》七卷。

施男撰。男字伟长,吉水人。顺治初,随征广西,以军功授广西按察司副使。

《今世说》八卷

王晫撰晫见杂家类。

《秋谷杂编》三卷

金维宁撰。维宁见《史类》。

《陇蜀馀闻》一卷 《皇华纪闻》四卷王士祯撰。士祯见《史类》。

惠栋《精华録训纂》曰:陇、蜀旧游之地,具详《驿程记》中,此又纪其所未备者也。

《砚北丛録》无卷数

黄叔琳撰:叔琳见《经类》。

魏兆龙序曰:是书为叔琳巡抚浙江时罢官后所偶録,杂采唐、宋、元、明及近时说部,亦益以耳目所闻见。

《汉世说》十四卷

章抚功编抚功字仁艳,钱塘人。凡例曰书,以语名,始《论语》也。国语记言,不㕘以事。陆贾《新语》,马上翁每奏称善临川世说》一书,诸名士所共撰述,始自竹林,迄于江左,风流简逺,少许胜多,最为可贵。兹编独尊两汉,意専叙事,故不以新语名篇。

等谨按是书,纪汉人言行,大抵以《史记》、《汉书》为主,而杂以他书附益之,葢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之体。然义庆所述,溯自东汉,并非始于竹林。且本名《世说新书》,后人乃改为《新语》,见黄伯思《东观馀论凡例所云误矣。

《过庭纪馀》三卷

陶越撰。越字艾村,秀水人。右小说家杂事。

《蚓庵琐语》一卷

李王逋撰。王逋字肱枕,嘉兴人。《矩斋杂记》二卷。

施闰章撰。闰章见《史类》。

等谨按是书多记见闻杂事,旧载闰章外集中,今别为著録,故𨽻于此。

《㝠报録》二卷

陆圻撰。圻见杂家类。

《雷谱》一卷

金侃撰。侃字亦陶,吴县人。《史异纂》十六卷。 有《明异丛》十卷,傅爕詷撰。爕詷字去异,灵寿人。工部尚书维麟子,官至汀州府知府。

《觚剩》八卷,《续编》四卷

钮琇撰。琇字玉樵,吴江人。康熙壬子拔贡生,官至陜西知府。

《山海经广注》十八卷

吴任臣撰。任臣见《史类。

《旷园杂志》二卷

吴陈琰撰。陈琰见《经类》。

《鄢署杂钞》十四卷

汪为熹撰。为熹字若木,桐乡人,官鄢陵县知县。为熹《自序》曰:此书事涉鄢陵者十之六七,涉省郡别州县者十之三四,合以身之所歴,目之所睹,得十四卷。

《果报见闻録》一卷

杨式传撰式传,字雪崖,《鄞县人信徵録》一卷。

徐庆撰。庆字宾溪。自序曰:乌山人,未详何地《见闻録》一卷。

徐岳撰。岳字秀方,嘉善人《簪云楼杂说》一卷。

陈尚古撰。尚古字云瞻,徳清人。右小说家异闻。

《豆区八友传》一卷。

王蓍撰。蓍字宓草,秀水人。等谨按,蓍以制造菽乳,其名有八,因呼八友各为寓名而传之。葢游戏之小品。

《笔史》二卷

杨忍本撰。忍本字因之,南城人《板桥杂记》三卷。

余懐撰。懐字无懐,号澹心,闽县人,右小说家琐语》。

等谨按马端临辑农家》一门,引《宋三朝艺文志》,谓殖物寳货著谱録者,亦在助衣食之源,故咸见于此。然列香谱于农家,何异缀钱图于谱系,悬瘿引蔓,厥体殊乖。四库全书,于农家类尽汰榛芜,祇存本业,并仿尤袤《遂初堂书目》之例,别辑谱録》一门,俾酒谱、茶经胥归统𨽻,变而能通,善斯择焉。五朝续通考已师其例,今亦从之。庶几小道可观,不以溷《豳风无逸之本㫖焉。

钦定《授时通考》七十八卷。乾隆六年,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孟子言不违农时榖,不可胜食。葢民之大事在农,农之所重,惟时敬授人时,载于《尧典》。周公七月》一篇于日星霜露之候,昆虫草木之化详哉,其言之故,先王之民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以修其事者,惧失时也我!

圣祖仁皇帝勤咨民隠,首重农桑,率育烝黎,涵濡徳泽。六十馀载,戸庆盈宁。

皇考世宗宪皇帝,岁举耕耤之仪,率先天下兴水利,广储蓄,为万世规。凡兹薄海,苍生得荷锄饁饷,优游陇亩之间,乐生遂性,衣食滋丰者,何莫非我。

祖宗宵旰勤劳,以贻乐利于无疆耶?朕缵承基绪,鉴前代生深宫之中,长阿保之手,诚知稼穑艰难,日与中外臣工为斯民筹,食用至计,胼胝机杼之作,苦日厪于懐。因检前人《农桑通诀》、《农政全书》诸编,嘉其用意勤而于民事切也。命内廷词臣广加搜辑,举物候早晚之宜,南北土壤之异,耕耘之节,储偫之方,蚕织畜牧之利。自经史子集以及农家者流,凡言之闗于农者,彚萃成编,命之曰授时通考。夫天道广运于上,而四时行。万彚生,地道发育于下,而庶品蕃百昌,遂人事㕘赞其中,而六府修三农,殖辅相裁成,固国家之大政也。趋事赴功,亦闾阎之本业也。贵谷劭农,服田力穑,上下交勉,弗懈于时,以副朕阜成海宇之至愿。览斯编者,尚有取焉。

等。谨按是书,凡分八门:一曰《天时》,二曰《土宜》,三曰《榖种,四曰功作,五曰劝课,六曰蓄聚,七曰农馀,八曰蚕桑。自土宜以下七门,各冠以彚考一卷。我皇上轸念民依,首殷农政。爰

命儒臣删纂诸书,辑成是帙,斟酌古今之制调,剂天地之宜,凡旧章政典之有禆于日用者,㒺不胪陈,垂美利于万年,溥盈宁于六合。

圣人之心,抑何其详且尽也,《梭山农圃》三卷

刘应棠撰。应棠字又许,奉新人。《豳风广义》三卷

杨屾撰。屾字双山,西安人。等。谨按蚕桑之法,自明以前,秦地久废,每逢卒岁,恒苦无衣。然条桑《采蘩》之咏,载在《豳风》,其地固非不宜蚕桑者比。屾是书,备陈树桑、养蚕诸法,并详绘诸图,系以论说,兼及鸡豚畜字之法,极为详明。近时秦纱之织,传售四方,固抑赖。

圣天子衣被之功,亦足徵屾等讲求之力也。右农家。

《御定广群芳谱》一百卷

康熙四十七年,翰林院编修汪灏等奉敕编。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粤自神农氏,尝草辨榖,民始知树艺医药,伊耆氏命羲和,推步定厯以授时,民始知耕获之不愆,而百工熙绩,伟哉开物成,务启牖来,兹圣帝之功,与天地并矣!朕听政之暇,披阅典籍,留意农桑,绘耕织之图,制永言之什,时巡所止,亲歴田间,其稼穑之艰难,作劳之辛苦,既周知而洞悉矣,每思究百昌生殖之理,极万变消长之情,著为成编,以佑吾民。尝谓尔雅,具其名物,而郭璞、陆佃、孙炎之流,疏注埤翼,又加详焉。其明备者,莫如本草。自本经以迄陶、𢎞、景、苏颂而下数十种,凡采治之法,无不赅核。他如齐民要术、月令、广义诸书,其莳植之宜为更晰矣。遐稽往牍,撷其英华,归于简括,良非易也。比见近人所纂《群芳谱,搜辑众长,义类可取,但惜尚多疏漏。因命儒臣即秘府藏帙,攟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缺遗。上原六经,旁据子史,洎夫稗官野乘之言,才士之所歌吟,田夫之所传述,皆著于篇,而竒花瑞草之产于名山,贡自逺徼絶塞,为前代所未见,闻者亦咸列焉。复允廷臣之请,益以朕所赋咏,依类分载,总一百卷命,名曰佩文斋广群芳谱》,冠以天时尊岁令也。次榖次桑麻,崇民事也,次蔬茶果木花卉,资厚生溥利用也。终以药物重民命也。其诸天时早晚之候,人事种溉之方,地力彼此之殊,物性良楛之异,㒺弗条举,缕析灿然可观焉。是书也,揽品彚之蕃滋,想群生之率育,一展卷间,化机洋溢,于兹毕呈,固不惟矜淹洽、侈藻丽也。以是刋布天下,垂之久逺,使吾民优游于农圃之中,家室盈宁,乐其业而不惮其勤,而大夫士以及民之秀者,因以区别物宜,审其淑慝,凛嗜好之常,慎节宣之度,于以跻仁寿而享泰平,亦不为无所禆助也哉?

等谨按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多有疏漏。我圣祖仁皇帝博综万彚,涵育群英。

特诏儒臣开局广修十增六七,凡天时谱六卷,榖谱四卷,桑麻谱二巻,蔬谱五卷,茶谱四巻,花谱三十二巻。

果谱、木谱各十四巻,竹谱五巻,卉谱六卷,药谱八卷。凡逺徼遐陬之产竒花异草之名,为《尔雅》所未闻。《本草》所未赅者,蕃然并萃博物之鸿编,实古来著録家所未见也。

《钦定西清古鉴》四十卷

乾隆十四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奉敕编。

谕曰:「邃古法物流传有自者,惟尊彝鼎鼐,歴世恒逺,良以质坚而体厚,不为燥湿所移,剥蚀所损,渊然之光,穆乎可见。三代以上,规模气象,故嗜古之士亟有取焉。宣和博古一图,播在艺苑,继之者有吕氏考古图》而外,此纪载寥寥,岂非力能致之而弗能聚,所见隘而无足纪欤我?

家法不事玩好,民间鉴赏概弗之禁,而殿廷陈列与夫内府储藏者,未尝不富。朕于几务晏闲,间加题品,夷考旧图,多所未载。因思古器,显晦有时,及今不为之表章,载之简牍考索者,其奚取徵焉」。爰命尚书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率同内廷翰林,仿博古图遗式,精绘形模,备摹款识,为《西清古鉴》一编。以游艺之馀功,寄鉴古之逺思,亦足称升平雅尚云尔。

等,谨按是编以。

内府所藏法物,按器为图,因图系说,每一卷成,辄恭呈。

㸃定授梓,刋行循览之馀,觉法器森罗,俨然在目。昔陆佃作礼象以改聂图之失,尊鼎舟彛,皆从借览以求其实。矧乎!

秘府所储,有典有则,垂之无穷。读是编者,其亦可极天下之大观而无遗憾也夫。

《钦定钱録》十六卷

乾隆十五年,协办大学士梁诗正等奉敕撰。

等谨按是谱所録,皆

内府所藏《歴代古钱卷,一至卷十三,上自伏羲帝昊钱,下迄崇祯、通寳,卷十四,列外域诸品,卷十五,撒帐吉语诸品及异钱各种。卷十六,厌胜诸品,凡为钱五百六十有七,辨明真赝图,绘形模。夫钱币之利弊,可以验国政之废修。一展览间,千古之盛衰毕著,是岂徒为数典之助哉?葢监古以省度者,圣人之心固不遗于一物也。

《钦定西清砚谱》二十四卷乾隆四十三年,大学士于敏中等奉敕编。

皇上御制序曰:「向咏文、房四事,谓笔砚,纸墨、文房所必资也。然笔最不耐久。所云老不中书,纸次之,墨又次之,惟砚为最耐久,故自米芾、李之彦辈率谱而藏之,以为艺林佳话。内府砚颇夥,或传自胜朝,或弆自国初,如晋玉兰堂砚璧、水暖砚,久陈之乾清宫东西暖阁,因思物繁地博,散置多年,不有以荟综粹记,或致遗佚失传,为可惜也。因命内廷翰臣甄核品次,图而谱之,凡旧藏者若干枚,散置者若干枚,新获者若干枚。其弃置库中,为之翦拂刮磨,郁为竒品者,又若干枚。谱既成,欲命于敏中拟四六引言以行之,既思题句铭辞皆自作,且六日而成四十首,所为惜沦弃,悟用人,慎好恶,戒玩物,无不三致意焉,则又不可以无文而不序其梗概也。昔许采一文人耳,藏砚几至百枚,兹百年太平、石渠,天禄之府,贮砚多至二百枚,亦不为过,而予以为己过者,葢意有所好,必有所系。若谓文房之资,立言传道,有异他物之为嗟夫!是予所以自解乎,抑亦所以自讼乎?

等谨按是谱,取

内府所藏各砚,图其正背,间及旁侧,并恭摹御制题铭与前人之款识。凡尺度材质、形制之殊,悉皆详述。而收藏赏鉴诸家姓名,及旧人铭跋诸臣,奉敕所题,均得附録。

宸章之后,计瓦石之属,为砚二百,凡四百六十四图,后附松花、紫金、驼基、红丝诸品,及仿制澄泥各种,为砚四十一,凡百有八图,古藻之垂,照映万古,于以上供。

乙览传示来兹,自有《砚谱》以来,未有如是之大观者也。《异鱼图赞笺》四卷 《异鱼图赞补》三卷,《闰集》一卷,胡世安撰,世安见经类。

等谨按《异鱼图赞》,明杨慎所著,间有自注,世安因而笺之,辨证颇悉。又因其阙漏,作为补编。古隽亦略与慎等。

《倦圃莳植记》三卷

曹溶撰。溶见《史类》。

《漫堂墨品》一卷 《怪石赞》一卷宋荦撰,荦见《史类。

《雪堂墨品》一卷

张仁熙撰。仁熙字长人,号藕湾。广济人。《曹氏墨林》二卷。

曹素功编。素功字圣臣,歙县人。岁贡生,官布政司经歴。

《续茶经》三巻附録》一卷 《蓺菊志》八卷陆廷灿撰。廷灿见《杂家类》。

等谨按是编视陆羽经多至十倍,依原例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其十之图不传,补以茶具、茶器图、蓺菊志,凡分六类,以所绘蓺菊图题词附之《观石后録》一卷。

毛竒龄撰。竒龄见经类。

竒龄《自序》曰:尝见友人髙兆作《观石一録》,流传人间,故此曰《后録》。

《北墅抱瓮録》一卷

高士竒撰。士竒见《经类》。

《汉甘泉宫瓦记》一卷

林佶撰。佶字吉人,侯官人。康熙乙卯举人,壬辰特赐进士,授内阁中书。

《乌衣香牒》四卷 《春驹小谱》二卷陈邦彦撰。邦彦字世南,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茶史》二卷

刘源长撰。源长字介祉,淮安人居常饮馔録》一卷。

曹寅撰。寅字子清,号楝亭,镶蓝旗汉军人。康熙中,巡视两淮盐政,加通政司衔。

《酒部彚考》十八卷

不著撰人名氏。

《茶花谱》三卷

旧题朴静子撰。不著《姓氏竹谱》一卷。 《蛇谱》一卷

陈鼎撰。鼎见《史类》。

《笺卉》一巻

吴菘撰。菘字绮园,歙县人。等。谨按宋荦尝题黄山僧雪花所绘黄山诸卉图菘,取其题词,各为作笺,故曰「笺卉》。

《晴川蟹録》四卷,《后録》四卷

孙之騄撰。之騄见经类

《苔谱》六卷

汪宪撰。宪见《经类》。

《画睂笔谈》一卷

陈均撰。均字康畴,歙县人。名花谱》一卷。

旧题西湖居易主人撰。不著名氏右谱録。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八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