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
郊社考十
山川
臣
等谨按《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盖岳、渎之为德甚,博施甚大,故崇礼以报,若巡狩则望秩焉。后世代有损益,得失各殊。
本朝法古定制,祀有常经,凡山川之祀,皆视其功德,协于义法,至于
时巡、望祭,一则虞、周、封、襌之文,陋而勿举,尤超越千古云。
顺治元年,定崇祀。
岳镇海渎及直省,有司春秋致祭之礼,定制以五岳。
五镇
四海
四渎配享
方泽坛见第五卷
立。
地祗坛于
天神坛之西北向,一成方广十丈,纵六丈,髙四尺四,出陛,各六级。坛南立青白石龛五,刻山形者三,为
五岳
五镇
四陵山位详第五卷
,刻水形者二四围凿池祭则注水为四海。
四渎位均髙八尺二寸,左设石龛二,刻山水形各一,为京畿名山大川位,右设石龛,二制同为。
天下名山大川,位均髙七尺六寸,壝方二十四丈,岁遇水旱则遣官祭告、祈祷有应则报祭互见第七卷
凡岳镇海渎所在地方:有司岁以春秋仲月诹日致祭,祭东岳泰山于山东泰安州今升为府
,祭西岳华山于陜西华阴县,祭中岳嵩山于河南登封县祭南岳衡山于湖广衡山县,祭北岳恒山于直隶曲阳县移祭见后
,祭东镇沂山于山东。青州府祭西镇吴山于陜西陇州,祭中镇、霍山于山西,霍州祭南镇㑹稽山于浙江㑹稽县。祭北镇医巫闾山于辽东广宁卫今改为县
,祭东海于山东莱州府,望祭西海于山西蒲州今升为府
,祭南海于广东、广州府,望祭北海于河南济源县移祭见后
,祭河、渎于蒲州,祭江渎于四川。成都府祭淮渎于河南。唐县祭济渎于济源县。
八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亲政,遣官致祭,岳镇海渎,定制恭遇。
庆贺大典颁布
恩诏则遣官致祭,以四品以上堂官将事北镇后兼祭北海
,遣官一人。东岳、东镇、东海遣官一人,西岳、西镇、江渎遣官一人。中岳、北海、淮渎、济渎遣官一人,南岳遣官一人。北岳、中镇、西海河渎遣官一人,南镇南海分遣见后
。遣官一人,诹吉将行。先期陈祝文、香帛于中和殿。
皇帝亲阅遣之。
十七年三月,改祀。
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北岳之祭,向在直𨽻曲阳县。自明孝宗时,尚书马文升议请改祀浑源,其疏引据《周礼》及《明一统志》,立说甚正,以格于部议而止。后屡有言者,皆不行。至是,以科臣援前议,请改祀浑源,下礼部议覆,从之。
康熈六年七月
圣祖仁皇帝亲政,遣官致祭岳镇海渎礼仪,与顺治八年同。惟南镇、南海遣官各一人。
十四年十二月,以
册立
皇太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十六年九月加封。
长白山之神,定致祭礼。先是,四月中,圣祖命内大臣觉罗武黙纳侍卫费耀色等,诣长白山审验明白,酌行祀礼,至是复命奉。
谕㫖:长白山发祥重地,竒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礼部奏言:「考金大定中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又加封帝号,明初悉去封号,止称为神,请依岳镇之礼封为」。
长白山之神,照五岳例,春、秋致祭,礼仪并同。初次往封,遣大臣择地设帐幄,立神牌致祭。其春秋二祭,令宁古塔将军遣官在乌喇地方望祭。遇有。
庆典亦应一例望祭,即令祭北镇官前往行礼」。从之。十八年五月加封。
洞庭湖之神遣官致祭。时湖南用兵,讨贼屡捷,咸言湖神助顺,遣官加封致祭。
敕曰:「顷者逆氛未靖,天讨用加,地当师旅之屯,众赖精英之佑,阅时八月,波浪不惊,俾我六军,舳舻共济,坚城立拔,馀孽宵奔,眷言挞伐之竒勲,实属神功之丕显,特申昭报,式考彛章,封为洞庭湖之神,载诸祀典,専官告祭,惟神鉴之」。
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云南,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是岁,于所遣承祭官外,各遣笔帖式一人,典守香帛祭文又各给黄縀伞一,御仗二、龙旗二、牌二。三月。
圣祖东巡
盛京望秩
长白山是时
驻跸吉林乌拉地方,于松花江岸东南设幄,次神位致祭行礼。
二十三年
圣祖东巡十月
躬祀
泰山之神十一月,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先是,吏科给事中王同祖疏请巡狩燔柴泰山,即过孔林观礼器,九卿议当允行。于是礼部议奏,虞舜东巡,至于岱宗,燔柴致祭,汉髙过鲁,以太牢祀孔子,俱系巡歴,所至致祭行礼。今
皇上圣德神功同符尧舜,仿古之制,爰事东巡,经过泰山,阙里亦应致祭」。从之。至是亲诣。
东岳庙致祭行礼,其馀均遣官致祭。二十八年东巡,致祭礼。同嗣是。
南巡所过名山大川,均照例致祭」。二十五年五月,移。
北海祀典于吉林望祭移祭见后
。副都御史徐元珙疏言:「祀典所载,致祭北海,尚沿宋、明旧制,于河南济源县,系在京之南,于义未合。况北岳已改祀浑源州,则北海应请改祀于混同江,庶方位」。允协。下部议。行部臣奏言:「混同江非奉天所辖,应照长白山例,在附近地方设立幄次神位,于祭长白山后行望祭之礼」。从之。
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庄文皇后升祔
太庙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十二年二月,遣。
皇长子祭
西岳华山。详见第十四卷
三十四年,以灾异遣官告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互见第十四卷
三十五年建。
海神庙于大沽海口加封致祭。时由天津海道运米盛京,以备赈济,海神效灵,往来迅驶。乃建庙大沽海口,封为
大沽海口之神,遣礼部司官往祭。后定祀典,用二月八月中戊日致祭。
三月,以
亲征噶尔丹,致祭所过。
山川之神是岁。
圣祖亲统六师,北征朔漠。三月戊午,遣官祭居庸关山川之神。丁卯,祭独石口山川之神。四月。
命大学士祭风雨之神,界外山川之神。五月,祭克鲁伦河之神。三十六年二月。
西巡至保德州及横城,再渡河,均遣官致祭黄河之神,至宁夏祭贺兰山之神。凡所厯名山大川,均遣官致祭,与因事遣祭之礼同。
三十六年七月,以平定朔漠,遣官告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十七年七月,建。
永定河神庙于卢沟桥,先霸州、新安等处屡被水灾,发帑浚河以疏水道。至是,新河告竣。
赐名永定河,封其神为。
永定河之神,建庙立碑,遣官致祭,春秋祀之九月。
圣祖东巡,遣大学士致祭松花江之神。
三十九年六月建。
海神庙于江南安东县。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言:「遵㫖:将海口拦黄坝拆去,水势通流,自兴工以来,风潮不作,海神效灵,请建庙崇祀」。
诏改名大通口封为。
大通口海神春秋致祭。
四十二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五十万寿,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一月
圣祖西巡,遣官致祭。
西岳华山
四十三年二月,封。
淮神为长源佑顺大淮之神」。以河道总督张鹏翮请立庙崇祀。
赐御书「灵渎安澜」匾额,与安东县大通口海神庙」,皆入春秋祀典。
四十八年三月,以复行。
册立
皇太子遣官致祭山川,如初立之礼。五十二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寿。遣官致祭山川,与四十二年同。五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后升祔
太庙,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是岁遣官将事,满、汉编检以上皆通行开列,六十年三月以。
御极六十年大庆,遣官致祭山川与万寿告祭礼同。
六十一年建。
江海潮神庙于浙江之尖山。时浙江修筑石塘工成,巡抚朱轼请建庙于江海,汇流尖山之麓。庙成,赐御书「协顺灵川」匾额,春秋致祭。详见于后
。
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宪皇帝登极,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圣祖仁皇帝尊谥,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二年八月加。
江海大神封号少詹事钱以垲上言,请加封江海诸神有功德于民者。下礼部议覆,从之,于是加。
四渎封号江渎曰涵和,河渎曰润毓,淮渎曰通佑,济渎曰永惠。均遣官赍送祭文、香帛,令督抚、布政使大员致祭,又加封。
四海龙神:东海曰显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恒,北海曰崇礼,均如四渎仪令。地方官致祭,又封。
大沽海口之神,加「广惠」二字,立庙天津。又封浙海、潮神为运德海潮之神,立庙海宁县。又封洞庭湖神加涵元」、「汇利四字,立庙常德府。均致祭如仪。
三年三月,封山东临清州河神为福漕,漳河之神,馆陶县河神为惠济漳河之神。初,礼部议覆钱以垲奏以直省庙祀诸神果,有捍御保障之功者,应令请加封号,列之祀典。于是山东抚臣以漳河济漕利运,请加封号,岁以春秋致祭,允之。
是岁,致祭。
卫源之神,卫水源出百泉,今运河之经流也。河南抚臣疏言:「百泉之上,卫源神祠,通漕济运,请列祀典」。从之。仍
御书匾额,令巡抚致祭,岁以春秋祀之。五年二月,以黄河澄清。
御制祭文,遣官致祭。
黄河之神
四年冬,督抚诸臣次苐奏报黄河澄清,地连四省。时逾二旬,诸王大臣请升殿庆贺。
世宗不许,谕以「河神福国佑民,功用显著,宜崇祀典,以答神庥」。乃遣官分诣清河、武陟二处,新建神庙致祭。
行礼嗣是每昭灵应,必遣官致祭」。
五月,重修江南宿迁县皂河河神庙,春秋致祭。
十二月,遣官致祭。
河源之神于河州口外,以黄河澄清及江南淤地,利民故也。「建祀西宁,详见于后。
七年建。
江神庙于湖广、武昌,春秋致祭,内阁奉谕㫖:山川之神,锡福于地方百姓,是以自古帝王皆诚心展祀,以答神贶。湖广境内西南数省之水,汇入大江,又为川泽之总汇,凡属土地人民及舟楫行旅,皆仗江神黙佑,保䕶安宁,允宜建修庙宇,按时致祭,以崇报享,著湖广总督巡抚动帑办理,此朕䖍祷神祇䕶国佑民之意,非谄媚以求一己之福也。乃建庙于湖北武昌平湖门之外,岁以春秋致祭。
八年建。
海神庙于浙江海宁县,加封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浙江潮神庙既建于尖山,又加封号。是岁,奉
谕㫖:「朕惟古圣人之制祭祀也,凡山川岳渎之神,有功德于民生能为之御灾捍患者,皆载在祀典,盖所以荐馨昭格,崇德报功也。雍正二年,浙江海塘,潮水冲决,发帑修筑,比年以来,塘工完整,灾沴不作,居民安业,今年潮汛盛涨,几至泛滥,官民震恐,幸而水势渐退,堤防无恙,此皆神明黙垂䕶佑,惠我蒸民者也,兹特发内帑十万于海宁县,敕建海神之庙,以崇报享着,该督遴委贤员,度地鸠工,务期制度恢宏,规模壮丽,崇奉祀事,用答明神,庇民御患之休烈,乃建庙于海宁之春熈门内,中祀运德海潮之神,以英卫公伍员,诚应武肃王钱鏐配享二神见后
,其他诸神,祀于配殿。
世宗御制碑文,加神封号,遣大臣致祭。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
皇上南巡,皆遣官致祭。二十七年后,四巡江、浙。
莅跸海宁,并
躬诣拈香又
命于杭州建庙崇祀立碑,皆如海宁之制详见于后。
是年建。
湘江神庙于湖广、长沙,春秋致祭臣
等。谨按:武昌所祀乃江渎之神,长沙之庙在湘江、橘洲,则湘江之神也。又湖南之巴陵,亦建庙于城陵矶矶为蜀江洞庭所汇,所祀盖江渎之神,而未列祭典,并识于此。
四月,建。
河源神庙于甘肃河州,加封为开津、广济佑国庇民,昭应河源之神」。先是,以黄河澄清,遣官致祭。是年奉。
谕㫖:古称黄河之神,上通云、汉,光启图书。礼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惟神泽润,万国福庇兆民,自古及今,功用昭著。我朝自定鼎以来,仰荷神庥,尤为彰显。至于澄清六省之遥,阅歴七句之久,稽诸史册,更属罕闲。朕思江南、河南等处,皆有庙宇,而河源相近之处,向来未建,専祠考河源,发于昆仑,地隔遥,边人稀境,僻其流入,内地之始,则在秦省之西宁地方,朕意于此地特建庙宇,専祀河源之神」。九卿详议具奏。寻议黄河发源西畨枯尔坤山,经河州之长宁驿流入中国,应于河州口外择地建庙,春秋致祭。
御制碑文勒石,从之。十一年、十二年,皆遣官致祭。十二月,封直𨽻。
滹沱河神为长源、永济、滹沱河神,春秋致祭,九年建。
永定河神惠济庙于石景山,永定河,即古之桑乾河,源出太原,合众水为流乘髙注下,其性湍悍,畿南恒被其害。
圣祖时亲加指示,导之安流,名曰永定」。加封河神祀之卢沟桥,雍正七年。
世宗以石景山据河上游工程最要,既严加捍御,因命择地建庙,庙成,遣官致祭。
赐名惠济仍。
御制碑文以纪之。
十年闰五月,建望祭。
长白山享殿于温德亨山今名望祭山
。旧例,春秋致祭,皆由宁古塔将军遣官于吉林之温德亨山设幄次,望祭。将军常德奏:「请于望祭之处为屋五间,与长白山相望,既不违望祭之义,又足以避风雨,庶祀事得尽其诚」。从之。十三年,令春秋二祀即以宁古塔将军致祭,恭领以上均斋戒陪祀。
七月,建。
洪泽湖神庙于髙家堰,春秋致祭,髙堰山盱石工告成奉。
谕㫖洪泽,湖赖髙堰以为保障,建立石工,为久远之计,二年以来,风涛恬静,工作易施,皆湖神黙佑之力,宜䖍诚展礼,以申报享之忱,乃令河臣建庙于堰上,岁以春秋祀之。
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极,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一月,以恭上。
世宗宪皇帝尊谥,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致祭河南开封府河神庙。先是,河东总督王士俊奏请致祭省城河神。至是,礼部请遣官赍祭文、香帛以往。
皇上以河神,显异曾奉。
世宗宪皇帝特㫖致祭,乃御中和殿阅视祭文、香帛,赍送总督行礼致祭。乾隆元年八月。
特谕致祭
河神
海神石景山。
永定河神礼部奉。
谕㫖:「南北河工与浙江海塘关系国,计民生最为𦂳要,当朕即位元年,咸庆安澜,理宜䖍修祀典,以荅神贶」。部臣议于清河、武陟、海宁三处神祠,照例赍送祭文、香帛,令总督致祭,又令直𨽻河道总督往石景山致祭,从之。
二年正月厘定。
洞庭湖神。
君山庙神致祭典礼:二祠,春秋致祀祭品,向由有司具备。是岁奉。
谕㫖:洞庭湖神,福佑一方,灵应显著,君山神庙,载在祀典,所有春秋祭品,礼仪理应,动用正项钱粮办理,著照湘江之神之例,一体开销,以昭敬礼明神至意」。四月,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南郊,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加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月,立。
海神庙于江南寳山县,春秋致祭。大海自北而南,奉贤寳山,南汇上海,皆当其冲,而寳山三面距洋,尤为险要,抚臣请筑石塘三百馀丈以资捍御,发帑成之,即建庙于上以祀。
海潮之神祀典,视淅之海宁,御制碑文纪之。
八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遣官致祭。
北镇庙
长白山
十三年二月。
皇上东巡。
躬祀
泰岳増用中和韶乐,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先是十二年六月谕内阁奉:
圣母皇太后懿㫖:泰山灵岳,坤徳资生,近在鲁邦,宜崇报享,朕不敢违。爰遵」。
懿训亲奉。
銮舆秩于岱宗,旋跸青齐。观风布泽,以昭崇圣法。
祖教孝省方钜典,大学士等㑹议以闻。寻议奏:「古者因名山以升中,原有燔柴之礼。
圣祖仁皇帝因仪文度数,书阙有间,议封禅者尤多不经,特允。廷议以祀五岳礼致祭今。
皇上东巡,致祭泰山,应遵康熈二十三年之礼举行惟是致祭方岳,向未用乐。谨按周礼,大司乐奏蕤宾,歌函锺,舞大夏,以祭山川,是山川之祭,自古用乐。今
特举盛典秩于岱宗,请用中和韶乐,令儒臣増撰乐章,令太常寺协律郎率乐生豫习备用。十三年二月壬午,至于泰安。
皇上先诣。
岱庙拈香于配天门内,降舆由仁安门入,三上香行,一跪三拜礼。翼日癸未致祭,如康熈二十三年之仪,遂奉。
皇太后登岱,所至祠庙,皆拈香致敬。奉谕:稽古巡狩,翕河乔岳,典礼攸隆。朕兹亲祀孔庙,有事于
泰山,其四岳、四渎,皆宜荐馨,用申诚敬。著该督就近,遴委大员前往,以崇秩祀」。寻议准祭文、香帛仍由京驰驿赍送。
十四年四月,以平定金川,恭上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年之礼。十五年九月,以:
册立
皇后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之礼。十月庚午朔。
皇上巡幸中州诣。
嵩岳庙拈香,越日辛未,致祭,如东巡,祭岱庙之仪。是年祭祀山川,悉准东巡之例以。
御道所经,遣官致祭黄河之神及卫源神祠。十六年二月。
皇上南巡,遣官致祭所过名山大川之神。凡巡狩所至,礼祀山川。是年,皇上南巡于山东,祀东岳泰山之神。至江南,祀清河县河渎之神,淮渎之神,江都县江渎之神,皆遣官致祭二月。
亲祭清河河神庙至浙,遣官祭海神庙、南镇会稽山,凡往返渡河渡江致祭之处,皆
亲诣拈香行礼,又诣清口风神庙、惠济祠拈香,至泰安诣岱庙拈香,葢于怀柔百神之礼,无不举矣。
六月,加封。
永定河神为安流、广惠之神,遣官致祭。十二月,以
皇太后六旬万寿,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九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望祭
长白山渡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祭。
北镇庙皆
亲诣行礼。
二十年六月,以平定伊犁,恭上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礼。是岁,以大兵西征,致祭所过。
山川之神,大军所经之山,致祭者四:一曰阿勒台山,一曰珠尔库柱山,一曰博克达山,一曰阿拉克山,皆以。
诏㫖读文致祭。
二十二年,
皇上南巡,致祭所过。
名山大川之神如十六年礼。是后四巡,江浙致祭皆同。
三月,建。
海神庙于杭州之观潮楼,敕封为「平潮利涉浙海之神」。是月,大驾驻跸杭城奉。
谕㫖:「浙海之神,自雍正八年海塘告成时,特加褒封。
敕于海宁县地方建庙崇祀,迩年以来,海波不扬,塘工巩固,朕省方浙中,亲临踏阅,见大溜直趋中小亹,両岸沙滩,自为捍御,濵海诸邑得庆安澜利及生民实资,神明显佑,应于杭州省城之观湖楼敬建海神之庙,以昭朕崇徳答佑至意应行事宜,该部查例具奏」。礼部奏言:「雍正八年。
敕建海宁海神庙,规制典礼,具有成案。今奉谕㫖,于杭州观潮楼敬建海神庙,应令该督抚敬谨相度,择吉兴修,工成之日,遣官告祭加封神号,春秋致祭,悉遵雍正八年事,宜举行并请」。
御制碑文,勒石庙中。从之。
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荡平回部,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二十五年,定西域。
山川诸神祀典,先是大军平定西域新疆,乾隆二十四年告祭,额琳哈毕尔噶鄂拉岁春秋致祀,及是驻札大臣奏请岁祭博克达、鄂拉格登、鄂拉穆素尔达巴伊犁郭,勒从之,嗣后由驻札大臣次第奏请岁祭者于山则,塔尔巴哈台、鄂拉、塔勒竒、鄂拉崆、郭尔鄂博阿、布喇拉、鄂拉巴尔鲁克、鄂拉、阿勒坦、额墨勒鄂拉、博尔图塔克、于水则崆格斯、郭勒哈什郭勒、察罕乌苏、阿里玛图郭勒、和尔郭斯、郭勒策集郭勒萨玛尔郭勒奎屯郭勒额、彬格逊淖尔、赛哩木淖尔、阿拉克图古勒淖尔额敏郭勒、裕勒雅尔郭勒,俱每岁春秋,令驻札大臣致祭。其祭文、香帛由京师赍往行礼。
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万寿,恭上。
徽号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更定遣官之制。先是岳镇海渎遣官七员,分七差致祭,后分遣八员。康熈十六年后,増祭长白山,特遣一员,后与北海同遣,共遣官九员。乾隆二十六年,左都御史金徳瑛奏请与厯代帝王陵寝及阙里兼行。礼部议言:「嗣后并为六差:长白山、北海同遣官一员,西岳、华山、西镇、呉山、江渎遣官一员,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东海及南镇、㑹稽山遣官一员,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济渎遣官一员,北岳、恒山、中镇、霍山、西海、河渎遣官一员,南海遣官一员。其厯代帝王陵寝及阙里之祀,即分道兼举,毋容另遣」。从之。
是年,建杨桥。
河神祠。先是伏汛河溢,祥符遂溃杨桥堤,乃凿引渠酾河溜,两匝月而合龙,爰建祠,并
颁额勒碑,从大学士刘统勲请也。三十六年建。
白河、神庙河,挟诸山之水而来至宻云,流益壮性,益驶其处为。
巡幸热河所必经,是年七月,霖雨积日,河骤涨,啮坡岸浮桥当水冲不可度,乃遣官致祷,越日涨,陡落丈馀。
命于河壖构祠。壬辰五月成,御制诗勒石祠内。
是年十一月。
皇太后八旬万寿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如二十六年之礼。三十九年四月。
封太白山神为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建祠祀之。四十一年五月,以平定两金川。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四十二年三月,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谥,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是年八月。
命定两金川。
山川诸神祀典,先是四十一年两金川平,该处名山大川,效灵助顺,应入祀典者。
上命副将军明亮具状以闻。寻奏:「金川之索乌甲索二山,小金川之墨尔多山,均为畨众,敬奉大军进剿。时颇著灵应。又金川大河当官兵攻剿,勒乌围时立栅沿河,坚持数日,适值阴雨连绵,河水旋长旋消,于沿滩栅寨并无妨碍,及攻克移栅后河水陡发前立栅之处,均漫水甚大。
河神效顺,实赞成功,应请秩祀,以彰报功之义,爰命载入祀典,用垂久逺。
四十三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望祭北海。
命建。
北海神庙于山海闗,并改定望祭处,奉谕海神,咸有庙祀,惟北海自山海闗至盛京一带,向未専建庙宇以隆禋祀,尚属阙典着,于山海闗、澄海楼相近处建立」。
北海神庙,以妥灵佑。九月,又谕「稽考祀典,北海原于河南济源县望祭。河南地属中州,且非濵海,固于事理未协,嗣经改于吉林东门外,望祭虽属北境,然距海尚远,亦非所宜。所有春秋秩祀及遇告祭典礼,自应恭移于此,以协方位」。
是月
上致祭
北镇神庙
又奉:
谕辽河双源遥引,合而为巨,流河襟带神皋,恬波涵润,实为陪都。境内大川,朕恭谒。
祖陵跸路所经,舟梁利涉缅,念河神之功甚,溥著専建。
河神庙,以昭妥侑。
九月
命建。
浑河神庙于
盛京城东。
谕浑河发源遥远,自东北来,入英峨边门,西流㡬及千里,㑹辽入海萦䕶。
三陵滋演万年。
灵脉长川襟带兼卫陪都,厥功甚钜,自宜䖍崇庙祀,以答神庥。著于盛京城东度地鸠工兴建。
河神庙,以昭妥佑。
是月,建。
松花江神庙。
谕吉林之松花江,导源长白,襟带神皋,为本朝发祥之地,绵演亿万载。
景运灵长,厥功甚钜,自宜䖍崇庙祀,用迓神庥,已谕令于吉林城外濵江处所度地兴建,其一切祀典,即照望祭北海之制,载入㑹典」。
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寿,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命庙宇有应修葺者,守吏以闻。五月,新建。
北海神庙成,遣亲王致祭。十二月,改定神庙。
敕赐为。
敕封时以颁发新建巨流河浑河神庙扁额,奉谕建庙神牌、扁额,均系褒崇神祀沿用敕赐二字,未协敬谨之意。嗣后如遇有建庙封神等事,拟请钦定者,庙名著写,敕建其神牌扁额,俱著写敕封字様」。四十七年,以豫省青龙冈漫口合龙未就,命乾清门侍卫阿弥达至青海河源,祭告河神。是年,豫省疏挑引渠,自兰阳至商邱一百七十馀里,越岁癸邜,春三月,河工告成。
是年三月。
谕:「朕前岁南巡,驻跸金山,即敬书金山,灵区安澜,恒佑宏仁广济至徳尊神牌位,供奉神祠,及回銮渡江时,虽有风涛,而御舟穏渡,实赖神佑,不可不崇昭秩祀,以答灵庥」。著该部载入祀典,嗣后每遇致祭之期,著该部封香帛、祝文,送往交该督抚,亲诣金山寺行礼」。四十八年。
皇上东巡。
盛京遣官致祭。
辽阳太子河。
是年
上致祭。
北镇神庙。
四十九年
谕此次河水陡长,各工险要,赖河神协应,得化险为平,著兰第锡等亲至河神庙䖍祀,以答嘉庥」。
五十年正月,以
皇上御极五十年,大庆,遣官致祭岳镇、海渎。
长白山
是年奉。
谕「江南洪泽湖向藉淮水挹注,今淮水发源之处,经毕沅勘明疏瀹将支港小河一律浚导,该处贾鲁、惠济二河,其下流归并涡河入淮,现在亦加疏浚,俾就通畅,并于淮渎庙䖍申祭告,自当仰邀」。
灵佑泉源涌发,众水㑹归,下游湖水,日就充足,以助清敌。黄至淮渎庙如果岁,久未修,或形倾圯,即动项兴修,俟庙工告竣时,朕当亲书匾额用答」。
神贶将此谕,阿桂、毕沅知之,寻覆奏南河、淮渎庙一在里河㕔属运口,毎年随时修理,现在完整臣
阿桂亲往瞻礼黙告,一在洪泽湖中、盱眙县境内龟山之上,相传向著,灵异年久未修臣
等仰体。
圣主诚敬感孚,广邀灵贶之意,亦请一体修葺,用答神庥」。从之。
皇帝亲祭方岳仪
时巡省方礼其方。
岳特行
亲祭之典,有司诹吉豫期,守土官,洁扫庙宇。内外备祭品牲牢先一日。
皇帝乃斋,扈从王公、百官、地方文武官应与祭者毕,斋行在太常寺凡祭祀皆赞□行,在有司
具祝文翰林院随时撰拟
,内阁舍人恭书于版,授太常寺官,豫送祭所。
右具祝版。
是日昧爽,光禄寺卿一人眂割牲,守土官于祭所神厨设香案,光禄寺卿公服上香,宰人牵牲告腯,遂及守土官,眂宰瘗毛血如仪。
右眂割牲。
祭之前夕,守土官各因其方为瘗坎于庙门之外。工部官张黄幄于庙㦸门内之左,銮仪卫官设洗于幄次。太常寺卿属率守土官入庙供具,陈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一,设二案一少西,北向。供祝版一,东次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各随其方
,香盘一、尊一、爵三、幂勺具。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于庙阶上,如式,乃辨位设。
皇帝拜位于庙内正中,北向,司拜褥官二人立于左稍后。陪祀王公位阶上百官位阶下,东西序立,重行异等,均北面。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分立乐悬之次。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御史二人、礼部祠祭司官二人、鸿胪寺官二人分立。王公百官拜位左右,东西面。典仪一人立东阶上,西面。掌瘗官率瘗人立于瘗坎之隅。
右供张陈设序位。
祭日漏未尽,守土大吏率属治道清跸,自行宫至祭所汜扫无令尘,扬銮仪卫官陈骑驾卤簿于
行在宫门外,领侍卫内大臣及内大臣勒所部翊卫官、䕶军统领、宗人府、王公勒所部后管官采服,分班于
行宫门外祗候,不陪祭。扈从官序列行宫门外。守土官序列祭所门前道左,陪祭王公于享殿大门外序列候。
驾至,随入内外,文武官于享殿庭左右序列。执事官豫入就位,均采服。届时太常寺卿赴。
行宫奏时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前,引后扈,不陪祭。扈从官跪送,如常仪。
右。
銮舆出行宫
驾至庙,不陪祭。守土官跪迎皇帝于大门内降舆右,赞引左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由㦸门中门入,至幄次,少俟出,盥手,銮仪卫官奉盥巾如仪,赞引对引官恭导。
皇帝升中阶,入殿中门,诣拜位前立,内大臣、侍卫止立阶下后。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陪祭王公百官按班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乐工、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典仪赞迎
神司香奉香,进至香案前祗俟,司乐赞举迎神乐奏《祈丰》之章乐辞、方岳不同,俱详乐考
。协律郎举麾,工鼓柷,乐作,赞引,奏就上香位。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立对,引官至祝案前止,赞引奏「上香,司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奏复位,恭导皇帝复位立,奏跪拜,兴。
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协律郎偃麾,工戞敔,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乐赞举初献,乐奏《华丰之章,乐作,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诣。
神案前,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毕,皆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引奏跪。
皇帝跪,群臣皆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讫,兴,以祝版,跪安于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引奏「拜兴」。
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礼,乐止,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奏兴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于左,如初献仪,乐止,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仪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于右,如亚献仪,乐止右三献。
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和丰之章,乐作,有司彻毕,乐止,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锡丰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皇帝率群臣行二跪六拜礼,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送瘗,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司香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瘗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俟过,复位立。右彻馔送神,瘗祝帛。
祝帛出,赞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皇帝降中阶,出中门,乘舆还。
行宫前列,卤簿导从、扈卫如来仪。陪祭官退,不陪祭。守土官仍于道左跪送扈从官于
行宫外跪迎,如仪。
右礼成。
还行宫。
遣官致祭方镇仪
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赍往守土官豫期洁扫庙宇,戒办牲牢器物,备执事人、司祝、司帛、司香,司爵以府州县佐贰官,通赞以教谕、训导,引赞以学弟子员充。先祭一日,遣官及执事官斋。其夕,宰人割牲于厨,地方州县官一人公服,眂宰如仪。祭日昧爽,守土官率馔人入庙供具,陈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二,设案一,于中少西,供祝版设案一于左,陈礼神制帛一色各如其方
,香盘一、尊一、爵三,设洗于阶东,引赞二人俟于门。质明,执事官豫入就位,均朝服,遣官朝服诣庙,引赞引入诣东阶下,盥手,升阶,至阶中,北面通赞赞就位,遣官就拜位立,赞迎神引,赞引遣官入殿左门,诣香案前,赞跪,遣官跪赞上香,司香跪,奉香,遣官上炷香三上,瓣香兴,赞复位,遣官复位,赞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赞赞行初献礼,司帛奉篚跪献于案,三叩,兴。司爵奉爵奠于正中,皆退。赞读,祝引赞赞,跪,遣官跪,司祝进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宣读讫,复于案叩,如初,退赞,叩,兴,遣官行三叩礼,通赞赞行亚献礼,司爵奠爵于左赞,行终献礼,司爵奠爵于右,均如初仪赞送。
神引赞赞,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赞赞,奉祝帛送瘗,执事官各奉祝帛香,由中道送瘗如仪。遣官避立拜位,东俟过,复位立,引赞引遣官视瘗礼毕,引遣官出,执事官皆退。
右方镇遣官
遣官祭山川仪。
时巡所经辇路三十里内名山大川,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赍往。始终仪节与祭。
方镇礼同。
右祭所过名山大川。
皇帝时,巡所过大川上香仪。凡将济大川,守土官于岸治坛设案,以纸为神位式书。
神号奉设案上陈果盘五、爵三、香盘一、炉一、镫二。皇帝亲诣上香,其日黎明,赞引对,引预于坛外祗俟。太常寺司香一人,预于香案旁祗俟,司拜褥官豫奉拜褥于案前祗俟,均公服。
皇帝御补服乘舆诣坛,导从扈卫如常仪,及坛降舆,司拜褥官豫布拜褥于正中退,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司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赞引对引恭导皇帝就位,三拜,兴。出坛,登舟。司拜褥官彻拜,褥退,右。
时巡所过大川上香。
遣官致祭岳镇海渎仪
凡逢:
庆典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皆因庙行礼。望祭者,设次于其所致。祭豫期,有司诹吉日,礼部疏列阁、部、院、寺文职二品以下、四品以上官衔名候。
㫖分遣承祭,将遣官。
皇帝散斋一日,遣官各斋于次。太常寺具礼神香祝翰林院随事撰拟
,制帛五岳、五镇、四海各如其方,包四渎色用黑各一
,送礼部、礼部、祠祭司官各加封题。翼日黎明,遣官公服㑹于礼部。太常寺官设黄案于
中和殿正中,左右各一,均南向。銮仪卫设龙亭一于礼部堂上正中,设香亭一于龙亭前。祠祭司官恭奉祝文、帛香设龙亭内,校尉舁亭行,导以御仗,香亭在前,龙亭在后进。
大清门中门至。
午门前亭止祠祭,司官公服诣龙亭前,跪三叩,恭奉祝文,香帛由。
午门左门。
昭德门至
中和殿,由中门入,陈祭文于中案,帛左案,香右案,跪叩如初。由殿左门出,退立。阶下记注官四人,序立于殿西檐下。导引太常寺卿二人,序立于殿北门外,侍仪、礼部尚书侍郎各一人,分立殿东、西檐之次。又侍郎一人,率钦天监博士诣。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补服,乘舆出宫,导从、扈卫如常仪。至中和殿北阶上降舆,太常寺卿导引。
御殿内诣案前,北向,徧阅祝文,香帛毕,仍自殿北门乘舆还宫。祠祭,司官奉祝文、香帛出,设龙亭内,如来仪。所司彻案,校尉舁亭出,礼部尚书侍郎从至礼部,陈于堂上正中,遣官及赍送香帛笔帖式以次序立于堂左,礼部尚书一人于亭左立。祠祭司官诣亭前,跪三叩,以次奉祝帛香授尚书,转授遣官,遣官跪受,兴,授笔帖式,依序由中门出。若非亲阅,太常寺送礼部各加封题。礼部尚书率执事官属暨遣官散斋一日。至日黎明,咸公服,㑹礼部、祠祭司官设三案于堂上正中,奉祝文设于中案,陈香左案陈帛,右案讫,退立案前,左右赞事。礼部尚书一人敬谨周视讫,以次分授遣官如前仪。
右阅祝文、香帛,遣官。
遣官至所祭地,守土官,洁庙宇,备牲牢器物,备执事人遣官暨执事官斋祭日,有司供具陈,设上香,读祝,行三献礼,一应礼仪并与。
时巡遣官祭告同。
右祭仪
岁春秋祭仪
岁春秋仲月凡。
岳镇海渎所在守土正官一人,诣庙致祭,执事以礼生,祭用少牢。馀并同。
庆典,遣官之仪。
右所在専祭。
特祭山川之神仪:
所在
名山大川,显著灵异。于民有捍御功者,奉特典遣専官或崇建庙宇,落成降香,以部笔帖式一。 人并祝文赍往守土官就庙致祭,陈设仪节,并同前右所在特祭。
岁祭山川之神仪:
直省所在山川有
敕赐封号,立専祠者,守土官以时致祭。祭日,有司具祝文,饬庙户洁扫祠宇,拂拭神案,备执事人具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镫具,陈祝文于案左,陈帛一、香盘一、壶一、爵三于案右,主祭官朝服诣祠,引赞礼生,二人引入拜位前立,乃迎神,司香自右奉香盘进,主祭官三上香,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司帛自右跪授帛,主祭官受帛,拱举授司帛,兴献于案,司酌酌酒实爵,自右跪授爵,主祭官受爵拱,举授司爵,献于正中,退,司祝跪读祝,引赞赞跪,主祭官跪读祝毕,主祭官行三叩礼,兴,司爵酌酒献于左,又酌酒献于右,退,乃彻馔送。
神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执事者以祝帛送燎,礼毕各退,各祠仪皆同。
右専祠岁祭。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